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训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导语】
宝山成考成绩查询时间
2018年上海宝山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将于2018年11月下旬正式公布,考生可访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查询。
2018年上海宝山成人高考成绩查询:shmeea.edu.cn/
日 期主 要 工 作8月25日2018年上海市成人高校招生报名网上咨询活动,咨询时间9:00-15:009月6日—9月10日网上报名及填报“意向志愿”(9月6日9:00至9月10日11:00),考生在网上输入基本信息、填报志愿、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网上缴费(缴费截止至9月11日11:00)9月14日—9月17日现场确认,考生校对网上输入的基本信息、数码照相(照片不符合规格者补拍),招生院校核验学历证书及相关证件。同时进行网上补报名。9月14日-17日8:30-16:3010月23日前各招生院校发放考生准考证10月27日、28日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11月下旬统一文化考试成绩复核11月下旬确定上海市成人高校各科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11月底网上第二次志愿填报确认,放弃者视为以“意向志愿”为准12月中旬专升本、高起本录取12月下旬开始高起专录取12月底录取工作结束
报名时间:预计2017年12月下旬;
考试日期:预计2018年4月中旬;
报名网站:四川人事考试网(scpta.gov.cn)
报名条件:四川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报名条件
(一)主任医(药、护、技)师:
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二)报名参加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医学博士后出站人员;
(2)医学博士学位,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3)医学硕士学位,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5)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报名参加卫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知识考试:
(1)符合《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条件(试行)》(川职改〔1992〕69号)规定的;
(2)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3年以上,在任期内获得以下荣誉之一的:
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
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3)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经组织选派到藏区工作且年度考核结果均为优秀的援藏卫生技术人员。
(4)医学中专毕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满9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合格;
②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9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3年以上,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奖励证书;
③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9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5年以上。
针对当前我国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现代工程师的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确立了工程实践训练及其内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正在实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要求是一致的,从而为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培养工程师目标而实施的工程实践训练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工程教育;工程师;对策;工程实践训练
0引言
我国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一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道路。其核心是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就需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最大量、最迫切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以应用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和本质所在,强调通过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工程师能力的基本训练。因此,本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时期我国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进行讨论,使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能够更好的引导工程教育对经济建设新阶段所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1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
1.1高等工程教育
实施高等工程教育,院校的阶段性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较为系统的理工学科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使其在毕业时,具备成为合格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条件(或者称为工程师的毛坯)。院校高等工程教育是培育和造就合格工程师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是以技术科学作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师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工程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和经济性,它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显著的工程实践性[1]。这里“技术科学”是指“把工程实际中所用的许多设计原则加以提炼、整理和总结,使之上升成为理论,因而就能够把工程实际的各个不同领域的共同性显示出来,并服务于工程技术。理论分析是技术科学的主要内容”[2]。
1.2现代工程师的素养和能力要求
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因此,在讨论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内涵之前,需要进一步明确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要求。首先,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所应用的内容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了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和咨询等为主要环节的工程链[1]。若将绿色制造和资源循环的理念融入其中,并将营销、管理和咨询中所获得的信息用于再制造和指导新产品的研发,那么实际上现代工程就由工程链演变成了工程环,高质量、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在工程环中螺旋式的上升和前进。其次,现代工程中的工程链(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许多工程和技术问题,需要工程师予以合理的解决。这就使得现代工程需要大批能够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具备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兼容并包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第三,从现代工程意义看,一种产品的成功与否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它对环境的作用和其性价比。所以,必须在工程过程中加入背景因素。这种背景因素概况起来既包括企业的和组织的背景,也有顾客的愿望,还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和文化的因素,可称之为非技术因素。如果院校工程教育忽视了这些关键的非技术因素,其结果使工程师只能在现代工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也就失去了在现代工程中的领导地位和主体作用。市场呼唤工程师型的企业家和企业家型的工程师,现代工程师需要有能力组织团队、制定战略,协作创新的领导能力。因此,一名现代工程师应当要能够综合应用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完成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在知识方面需要掌握由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如工程经济、环保、管理和法律等)组成的通识教育和技术科学构成的学科专业基础;在能力方面通过工程实践训练从而具备工程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德育方面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基本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等[3-4]。
1.3一名合格工程师的培养环节
纵观世界各国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情况,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大体需要用7~9年时间,期间要经历和完成三个重要环节。一是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二是工程实践的训练;三是工程经历或者说工作实际的体验[5]。前两个环节的实施应该是相互融合交叉进行,通常在院校工程教育阶段进行,特别是第二个环节的实施虽属于院校工程教育培养阶段,但是必须要有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才能真正完成初步的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第三个环节的实施和水平的提升在工作岗位中进行,即工程实际中进行,属于继续工程教育。所谓继续工程教育是指建立在大学教育基础上的对在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更新、补充和提高的教育,是培训而不是学历、学位教育。工程经历这个环节没有终点,将伴随工程师终生。因此,工程实践训练是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本质与特色体现,是高等工程教育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标志。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工程实践训练就是院校高等工程教育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所必须进行的工程实践活动模式和内容的总和。工程实践训练是促进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训练工科大学生基本的工程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唯一途径,它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工程实践训练场所。
2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演变与存在的问题
2.1国内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的历史变化
1895年,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建立,以实业救国、强国和注重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开始。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是学习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解放后效仿苏联模式在校办工厂中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同时校办工厂具备生产功能,实现了教学和生产一体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又逐步转向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为目标。必须注意到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也在不断调整,从偏重科学、研究主导的工程教育,在近20年来也已经更加重视工程实践性。美国的工业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背景和高水平的比较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从而可以弥补院校工程教育对工程实践关注的不足。相比之下,我国的工业界并不具备很强的研发背景和实力,多数企业也不具备良好的继续工程教育条件。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工科院校纷纷在校内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实现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6]。从起步到现在10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到效仿前苏联、然后又回到跟踪学习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同时积极探索自身道路中不断前进的。
2.2国内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高等工程教育培养了数千万的工程技术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办学规模居世界第一;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和结构。基本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从2005年到现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从无到有,2013年已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但是我们的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实践训练和能力培养方面目前还存在如下的主要问题:(1)对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重要性地位的认识不到位。效仿早期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以科学研究主导工程教育,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再加上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重“学”轻“术”,工程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地位没有很好的得到保障。(2)有些虽然认识到了工程实践训练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但是,没有平衡好工程实践训练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工程实践教育过程要么依附于理论教学,要么完全独立于理论教学。(3)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比较完善的工程教育实践训练内容体系、一般标准、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4)实施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大多数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工程知识、工程经历、工程规范和实际生产经验不足,严重制约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水平。(5)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封闭办学。开放办学、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有效体制和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在高校兼职、指导学生工程实践训练的机制没有形成。(6)工程实践训练投入不足。学生和教师的精力投入均不足,既包括总体时间上的不足,也包括实践训练的工作量强度不够、训练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滞后。在我国这样大规模的院校工程教育背景下,经费投入也相对缺乏,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
3工程实践训练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3.1正确认识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问题
从原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1995年赴美考察报告《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5],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代表团2002年的《访美考察报告》[7]和2005年清华大学工程教育认证考察团对德国的访问考察报告《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及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8],等等。可以看出,上述这些问题在当时美国和德国或多或少的同样存在,但是这些国家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国,虽然也认识到了所存在问题的共性与我国自己的特殊性。但是,没有完全形成有效和长效的改革措施,或者措施落实不到位。这其中的主要和重要的背景差异是:美国和德国等国家都是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高度发达的后工业化国家,而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而且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许有人会因此说,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欧美那样的程度,高等工程教育自然赶不上他们。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如果高等工程教育不能超前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那么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和小康社会何时才能实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优先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目标要求,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现状与经验,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和继承我们自己工程教育中工程实践训练好的传统和借鉴欧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早日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进入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供强大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
3.2加强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思想与方法
工程实践教育既不是理论教育,也不是单纯的实际操作和岗位能力,而是根据教育目标组织的有明确理论指导下的既动脑又动手的实践活动,要体现现代科技和工程综合特征以及产业界的需求。院校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承载着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需要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工程实践能力,即目标定位问题;二是怎么样培养这种能力的问题,即途径方式方法问题。工程实践训练体系应该由总布局(框架)、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构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工程实践训练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应该确立为: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突出工程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学会技术创新、注重工程应用。并贯彻如下的方法要求:
(1)坚持工程实践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与特色。通过工程实践教育、训练,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2)坚持技术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训练。工程实践训练并非完全依附于理论知识体系的从属,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3)遵循认知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工程实践训练内容分层次循序渐进,由基础、设计、综合到创新,由相对独立到交叉融合。
(4)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道路。工程教育必须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工程实践训练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和交流。行业、企业应该成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更加重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原则。工程实践训练和能力培养考虑逐步与国际接轨,反映时代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
(6)工程实践训练要求指导教师须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具有实践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和具有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三能型”教师。
(7)在实施工程实践训练时要注意,相对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实训等环节尽可能由工程实践能力强的讲授相关理论课教师承担,这样教师就能够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哪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偏差等等,从而有利于后续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如果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由不同的教师承担,则改进教学的效果是会打折扣的。
4结语
本文以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进行了讨论,针对当前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现代工程师的素养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确立了工程实践训练及其内涵,提出了加强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思想方法。这和当前我国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与要求是一致的,从而为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培养工程师目标而实施的工程实践训练提供了指导。
作者:罗印升 俞洋 沈琳 刘晓杰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1999,22(1):19-22.
[2]钱学森.工程控制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余寿文,王孙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1-7.
[4]朱高峰.工程教育中的几个理念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5.
[5]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赴美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59-67.
[6]卢静,刘付军.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启示[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4-67.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了井喷现象,国内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匮乏,尤其是既掌握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可谓“风毛麟角”,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后劲,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民办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传承学科本位。作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教师由于是在学科本位下形成的知识体系,所以当其站在讲台上时,很多情况下还是在重复自己上学时老师授课所采用的方法:重讲授,轻实践,重语法,轻口语。重点放在语法词汇讲解,学生缺少课堂锻炼机会,忽略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旅游专业技能的培训,这就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特色不相符合,无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考试方法固守笔试答卷。目前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对理论性的内容教授十分丰富,但对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很多旅游英语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数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答卷的方法,这些课程的实践性要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理论性。所以只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师复合能力欠缺。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既包括使用英语授课的英语专业课,同时也包括使用中文授课的旅游专业课,而往往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作为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可能非常高,但对旅游专业知识却一知半解。所以授课重点放在了语法、单词等内容上,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习到旅游专业知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旅游专业的教师身上。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无法将旅游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及国际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本学科的时代性和全球化特点。
4、教学与专业实习脱节。实习对于在校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来讲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但更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要求,扩大知名度,提高招生入学率;旅游企业得到较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至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从业要求却很少过问。这就使得教学与实践生产脱节,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出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旅游和英语两个方面的优势。
三、民办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教学目标定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从旅游市场的需求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多数毕业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无法达到旅游企业单位的要求。为此,我们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在保证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了口译技能的培训,口语课贯穿于每学期的教学当中,在学生毕业实习的前一阶段,加大口语课的课时量,达到每周6学时。
2、教学方式:突出“能力本位”,引进“合作学习”。旅游英语专业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包括旅游英语的业务操作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等。为此,要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教学采用的形式主要有:两人对话、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组间交流、组间竞赛、角色扮演等。首先,教师把全班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使具有相同兴趣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合理的搭配,以确保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各小组自己推选组长,在小组合作中,每组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任务,有分有合,各展所长,特长互补。其次,教师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例如上英语导游课时,教师要求各小组课前收集某一旅游景点的材料,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模拟旅游景点现场,让各组选派学生分角色扮演导游员和游客进行模拟导游训练,最后,进行组间互评、竞赛。
3、考核方式:内容形式和时机的多元化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对学生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在内容方式土: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单元测验、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英语演讲、团队活动、办公设备操作、实习报告、专业技能证书、论文答辩等综合成绩;在评估时机上改变静态的一次性考试形式,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对学生实施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及总结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毕业后的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找出与相关标准的差距,锻炼学生终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业成就,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校企结合―工学交替” 旅游英语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申办2010世博会成功,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匮乏,尤其是既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可谓“凤毛麟角”,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后劲,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广东的旅游创汇、旅游业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2005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880亿元,占全国的24.5%,居全国首位。广东省政府提出了“十一五”旅游发展目标:到2010年要把广东省建设成为辐射全国、影响亚太地区、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出入境的客流中心和集散地;全省旅游业的总体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领先全国,国际竞争力位居前列,继续发挥在全国旅游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为解决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与旅游相关的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个专业方向。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原本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及就业观念的滞后,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就业情况不甚理想。我院近3年学生实习就业的情况调查发现,只有60%左右的学生从事了旅游行业的工作,不到20%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可以发挥其在旅游和英语两个方面的专业特长。所以及时发现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迫切。
我院利用外语优势,进行合作办学,拓展职教空间。目前我院旅游英语专业已经开展的“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如下:
一、探索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功能
我院旅游英语专业已建成一批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分别有19家旅游、酒店等校外实习基地和8个校内实训基地;在建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及1个校园宾馆。这样就为教学提供了全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落到实处,成功地使教学与就业真正结合。我院引进了社会资源,加大了校内实训室的资金投入,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保证了实训设备和场地的前沿性;建成了环境真实、设备先进的集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体,满足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我教研室每年定期组织各实训室的指导教师到对口企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制定、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校企合作,使实习基地成为学生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职业道德培养、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的基地;继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最终建成国际、国内相结合的校外实习网络。
二、发挥旅游英语专业的培训功能
面对旅游行业的国际化趋势,旅游英语专业计划与国际顶级品牌旅行社、酒店携手合作,寻求合作伙伴,开发培训项目,把获得“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纳入学生实习考核标准体系。具体规划如下:
1.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规范双方责任与义务,保证学生的工作时间、报酬、休假。
2.制定详实的实习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实纲和实习工作计划,实纲一般包括:实习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实习的程序和时间安排;实习的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包括精神文明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勤俭节约和保密保安及安全生产等教育;检查和考核办法。
3.实行“二双”管理。“双指导”:学校派遣专业教师作为实习带队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精神文明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及生活等各方面的指导,同时聘请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参加企业每周两次实习生管理例会,负责学生岗位培训及技能应用指导。“双评估”:企业根据学生工作期间表现进行考评,学生实习完成后给定实习评估成绩,校方根据企业评定,并结合学生的实结报告进行总结,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4.建立网络师生沟通平台。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结或心得,教师定期检查并解答学生问题。
5.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
三、构建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纵深改革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为必修课,设在第6学期。校外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按照《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应至少完成一套完整的岗位技能训练项目,按学校企业双方管理,以取得校企共同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作为考核标准。校企双方依托“人才培养质量全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完成共同管理和考核工作。实习中学生具有“双身份”,教学过程存在“双地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质量为考核的内容之一,由双导师评定成绩。
2.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相对间接、远期的,但又是非常巨大的。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成本,招聘到了“合意”的人才,同时也塑造了文化品牌,树立了形象。通过企业学生学到了真正的适用的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奖金支持或节省设备、场地,改善了实训环境,并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了校企“双赢”。可见,找准动力之源,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能真正驱动成功的校企合作。
(2)建立校企合作的调控机制。即建立协调、调整产学结合开展的机制。如招生计划调整、校企互相往来。在建设中还应探索校外兼职队伍的管理机制。
(3)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即建立监控、保证产学结合开展的机制。如企业资金保障、学校招生培训保障。
(4)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即建立检验与评估产学结合开展情况的机制。
四、建设促进旅游+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旅游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复合教学能力非常重要。为了使英语教师掌握一定的旅游实践知识,学院每年选派1―2名英语教师参加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并鼓励他们考取导游证。同时,在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时,采取1+1的方式,即每组实习指导教师都由一个旅游专业教师加一个英语专业教师组成,每月定期到实习单位蹲点、考察,写出书面考察报告。安排旅游专业教师定期参加英语口语培训,不断提高其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求他们进行双语教学。旅游专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能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我院旅游英语专业“校企结合―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形成了基本职业能力,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缩短了毕业生上岗适应期。这种产学合作形势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解除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近两年该专业的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达到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顺利完成了由学习者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张健.高职实践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出路研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