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容实训总结

美容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容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容实训总结

美容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基础美容技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23-03

2004年6月,教育部等七部委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即积极推进产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基础美容技术》是化妆品营销与使用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之一,也是一门技能操作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重于理论,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皮肤护理的技术操作,同时又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试,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与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相互吻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与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在该课程的设计等方面作了大量教学改革尝试,现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基础美容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强化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培训的特色。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以美容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模块,以实际美容操作项目为主线,并参照《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基础美容实训课程内容,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训练真正掌握美容基本技能,以实践带动理论的掌握。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练习,还在实际生活中担任美容师相关工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学生意志、品质、职业道德和修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顾客的沟通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整体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美容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并能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皮肤全套面部护理及相关的美容专业服务技能,达到能基本独立上岗的水平,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实用型专业人才。

1.职业能力目标:(1)通过对美容院接待基本情况的了解,使初学者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走好进入美容业的第一步;(2)了解美容院前台接待的基本要求,为提高服务水平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3)面部皮肤基础护理是美容服务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各个步骤;美容按摩是学习重点,应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按摩手法的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4)熟练操作使用常用美容仪器,如美容放大镜、喷雾仪、超声波美容仪等,提高实际工作能力;(5)熟练地掌握不同部位的几种脱毛方法;(6)掌握为顾客植假睫毛和烫睫毛的操作方法。

2.知识目标:(1)了解美容院接待的重要性、主要职能及基本程序;(2)了解顾客资料登记表和面部皮肤护理方案的基本形式及内容;(3)掌握面部皮肤护理的基本程序及要求;(4)掌握面部按摩的基本手法和面部成套按摩手法;(5)理解并掌握各种类型皮肤护理的基本原则及日常家庭护理常识;(6)掌握美容放大镜、喷雾仪、超声波美容仪的作用及原理;(7)了解人体毛发生理知识及脱毛方法的分类;(8)了解睫毛的生理特点、烫睫毛的作用原理。

3.职业素质目标:(1)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为培育美容产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外,更应该加强学生意志、品质、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顾客沟通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强调学生核心能力的养成,即健康美容专业能力、化妆品应用能力、创新与审美能力及美容产业综合服务能力等。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美容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与美容师、美容导师职业工作过程高度吻合,与美容行业发展同步,内容翔实、丰富、直观。该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多,不仅是单纯的技能要求,还包括美容专业的服务素质要求,并且技能要求应紧随社会时尚潮流而变化。我们根据美容师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分解了美容实训能力模块,并且制定了详细的能力训练项目表(如下页图1、下页表1所示)。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美容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教学形式更宜灵活多变。本课程在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思考,突出教学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激励教学(成功激励、表扬激励、竞争激励),趣味教学等。

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具有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基本技能教学,实现技能教学程序化:熟悉理论、领会要点操作示教、加深理解(教师操作演示与提示要点)模仿示教、练习操作模拟训练、规范手法熟练操作、运用自如。

该课程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认真负责,工作有热情,指导学生能力强,课堂效果反映良好,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评分均在85~98分之间。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不仅可学到专业美容知识与技能,而且可积累必需的服务经验,为今后从事行业工作打下基础。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组织的中级美容师考证通过率达到99%,学生的专业美容技能也得到了企业的首肯。

课程特色

首先,在实训内容考核中,主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实训内容有机结合,以职业资格鉴定考级要求为标准,进行实训考核标准的制定与改革实践,确定了相应的、详细的分项综合考核标准。

其次,针对不同的美容实训技能模块项目,融合美容服务素质要求,分别制定了美容技术考核程序及流程图(见下页图2)。在美容技术考核操作过程中,先进行分项实训考核,根据其过程评价反馈信息,再进行实训综合考核,对结果二次评价反馈后,才进行职业资格鉴定考级,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少数学生也可以根据意愿选择其他类型的职业资格鉴定考级,可在综合考核与评价反馈后获取学分。

再次,根据美容操作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在突出技能考核为主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在创意项目考核时,根据考核要求让学生每人设计出一组图案,并附上创意说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在对皮肤护理考核时,引入口试提问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分析判断模特的皮肤类型,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在综合进行问题性皮肤护理时,要求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文献查阅,并模拟服务情境分别以小品、访谈等形式完成综合服务环节,教师现场进行点评,然后让学生互相评估打分。每个人都亲自参与考核评价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应加强实训室的管理与建设 实训室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进一步更新仪器设备,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现有实训室,以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顺利地开展。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挂牌实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方式。

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不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定期安排教师培训、业务进修等继续学习的机会。

应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外,更应该加强学生意志、品质、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应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 要不断充实《基础美容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多媒体教学环境,逐步落实本课程的网络教学。

虽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不断地总结提高,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美容化妆技术人才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颖,刘婷婷.浅谈高职院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J].医药与保健,2009,17(12).

[2]陈丽华,孙素姣,等.我校美容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大理学院学报,2006,5(4).

[3]张仁,范亚峰.医学美容技术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

[4]吴勇.高职医学美容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学美容,2006,15(8).

[5]王萍.《医学美容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2).

[6]王燕,周少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皮肤护理技术》教学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09,9(9).

美容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汽车美容 教学改革 生产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67-02

汽车美容课程是汽车专业必修课程,实训课大都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按照课程标准有计划、有组织按部就班实施。该课程主要是以汽车漆面美容护理及装潢为核心,围绕汽车漆面美容护理和内饰的装潢展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汽车漆面清洗、打蜡、抛光、封釉及镀膜等简单美容工作,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协助下能够共同完成汽车内饰件改装、音响选装、防盗器及倒车雷达选装等汽车装潢的内容,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获得的同时,掌握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方法和能力,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因该课程相对其他专业课程具有独立性,不需要太多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且每个教学项目相互独立易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能力,因此,适合开展生产性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教学改革就是需要勇敢的尝试和科学的创新,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所用,符合企业的用工标准,汽车美容课程改革本着从实用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提高技术水平;从职业感知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改革前期通过市场调研,结合生产与教学实际需求,从师资、教材、场地和设备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承接真正的美容车辆,教学任务对应生产任务,教师对应师傅,学生对应学徒,从始至终感受企业工作的乐趣。

一、建设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生产性实训教学既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也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二者兼得,因此,对任课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企业的实战经验和技术水平,能出色地完成常见汽车美容的工作任务,例如汽车精洗、打蜡、抛光、镀膜和贴膜,甚至装饰等,同时也应掌握汽车美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另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会上课,能上课,上好课,在课堂组织、学生互动、知识讲解、动作示范、仪态仪表等方面均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样的“双师型”教师不仅是证书层面的认可,而且是真正意义上能上课会生产的综合型高素质的教师。

达到上述要求,主要途径:一是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在岗培训。这部分教师理论教学功底深厚,技能操作薄弱,可以利用企业生产的平台强化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补齐短板;二是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加强教学辅导。这部分教师一线工作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但教学组织弱,只要稍加指导,可以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二、开发适合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好的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参考,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证,良好的职业技能教材要和企业行业接轨,才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此,教材开发前期,我们会组织教材编写团队到当地一些知名汽车美容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就教材形式、实训内容、岗位能力等方面,与现场技术主管、一线、人事管理人员等共同研讨,依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确定教材大纲。根据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实际需要,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宜,重点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应岗位基本技能。通过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领,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生产性学习任务,教产融合,工学一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不追求学科自身内容系统完整,只追求做中学,学中做。

汽车美容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编制过程中,组织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成立教材开发团队,结合前期完成的市场调研结果与学校实际情况,撰写符合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工作任务进行必要的增删并改,最后完善校本教材。

三、建立互联网+的学习交流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平板手机等现代媒体的普及应用,现代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也是多元性的,我们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平台,将传统的知识传授与互联网自学有机结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们建立“汽车美容”精品课程网站,在这个网站里学生登录后可以观看教师正确操作视频,并回放自己操作的视频等资料,进行课后分析总结归纳和提升,还可以翻看教师讲解课件,用于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同时开设课后习题和互动交流平台,形成教师和学生无障碍沟通,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

要保证真实有效的工作任务完整实施,离不开规范的管理体系。依据学校现有规模及生产教学实际情况,在汽车美容课程生产性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期,设立了前台接待岗位、现金结算岗位和质量检验岗位,前台接待岗位负责车辆的交接工作和物品车钥匙的保管工作,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现金结算岗位负责现金收费管理和财务报表统计工作,培养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质量检验岗位负责车辆美容与竣工检验工作,培养学生工作的细心和质量把控意识。

五、满足生产需要的教学场所及设备设施

根据汽车美容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对当地汽车美容市场调研,分析得出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美容护理和汽车装饰装潢两个方向。实训基地建设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群)技术领域和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与要求,突出“岗位能力为本、工学交替、职业道德渗透”的理念,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具有真实的企业岗位,集“生产与教学、工作与学习、培训与认证”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环境布置要融“教、学、做、产”一体,强化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建设符合学校特色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有专门的汽车清洗车间,相对封闭的漆面美容车间,全封闭的无尘贴膜车间以及用于理论教学的教室等,同时,加大设备设施投入力度,采用贴合生产实际的美容设备设施,甚至领先行业的先进设备设施。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岗位职业能力。加强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头等重任,作为中职院校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学校实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紧紧抓住教育核心问题实践教学、从实训场所、教学设施及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等关键要素,就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举措进行有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亚平.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汽车美容》课程建设研究[J].电子制作,2014(21)

[2]史庭宇.中职《汽车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广西教育,2014(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汽车美容》品牌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gxzzjg2013C053)

美容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针对上述问题,湖北职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突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初步形成了课程工程化实践教学模式,

1.课堂理论教学

课堂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即除了第3年顶岗实习(在企业)外,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整个课程学习过程。课程工程化实践教学是以实际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为导向,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划分开来,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关联递进的。为此,课程工程化实践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并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部分:

(1)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色彩、美学与化妆品知识;中医、身体与生理知识。

(2)美容技术。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保养护理技术与中医养生治疗技术。

(3)美容技术与实践流程结合。主要开展单元、集成与系统性实践,其中单元、集成实践主要针对校内课程实践,系统实践为项目实践,这项实践还涉及到消费心理、人际沟通和营销实务等美容管理方面的内容。

(4)分领域实践专题。主要分为日常生活美容和中医养生美容两个方面。其中日常生活美容实现身体外部保养,具体分为:

①面部(面、眼、颈等)护理技术;

②身体(手、肩、背、胸、温宫等)护理技术;

③修饰(化妆、礼仪等)技术;

④香薰芳疗护理等。中医养生美容实现由内养外的治疗,具体分为:

①拨罐(滑、走、定等)技术;

②刮痧技术;

③针灸和温灸技术;

④经络技术等。现代美容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先进的美容工具与技术技能的结合能提高美容的效率,提升美容质量。为此,湖北职院面对市场众多且快速变化的美容工具,购进了大量的美容仪器,自始至终将工具使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提升了教学效果。

2.课堂实践教学

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进行循序渐进的两个阶段的课堂实践教学,使学生逐步接触真正的项目实践。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贯穿探索性、创新性和开拓性思想指导,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第一阶段为模拟真实的美容项目。此阶段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知识的初步认知教育,通过参与模拟项目训练,让学生进行技术与技能的初步应用,并从心理、技术到行业规范等方面进行引导。模拟训练项目在学校由教师指导完成,采用分组结对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项目,即将学生分为从业者与客户两个角色,通过从业者和客户的角色转变,让学生体会实践中两者角色心理:从业者体会技术的使用情况,客户体会对技术的要求。在实训形式上,开展三种技能训练方式:一是合作教学。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如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设施,以教学单元内容为主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检索相关资料课堂分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游戏、演讲等师生观摩与点评。二是仿真教学。借助摸拟美容院教学条件,仿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采用技能示范教学初次模拟训练录像分析总结再次模拟训练进入实际操作的教学顺序,反复模拟训练,帮助学生增强实际工作的自信心,提升实际工作的素质与技术水平。三是服务教学。由教师带队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医疗美容技术服务活动,如节假日化妆服务、美容技能竞赛、中医保养保健展示等,在社会服务中提升学生的实战技能。第二阶段为开展实际的美容项目。此阶段在学校和医疗美容企业之间进行循环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专业项目中,提高学生真实场景下的工作能力。具体做法是:由教师带队,安排4周时间让学生到美容企业接受真实的环境熏陶和真实工作态度培养,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在这个阶段,教师在美容院进行真实环境下的示教、实景操作和案例分析,指导学生与顾客进行零距离接触,观察顾客特征,熟悉顾客需求,了解企业条件和环境。学生在熟悉顾客后,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顾客进行初步分析,并根据顾客实际,提出美容项目建议,实施具体医疗美容项目,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改工作计划,以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项目实施完毕后还要进行案例分析和总结。

3.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要突出实践性特征(如表1所示)。3年的专业课教学总学时约1300学时(除去公共课和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其中“理论基础”部分不超过300学时,与实践相关的“实用技术”和“专题讲座”分别大于800学时和200学时,占专业教学总学时数的77%,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开展实践,提升技术与技能。

二、实践教学中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指导

美容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是要实现生产经营、实训教学两个功能的有机衔接,基地建设标准、基地管理模式、基地生产项目、基地建设主体既要满足适应市场、创造经济效益的要求,又要满足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生产性实训的教学要求。

 

一、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现状

 

国务院、教育部推进实训基地建设阶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16号文件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第二阶段以国家在2010—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标志。

 

纲要提出,要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在以往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中,还比较片面、零散,没有从综合、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一概念的内涵、特征,围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多学科、多层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二、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轮大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成了一批集教学、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但仍存在若干突出问题。一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脱节,协调性不够。现在建成的实训基地仍然处在一方为主,单一合作的模式。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董事会管理、股份制运作缺乏,没有适应新的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二是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不能很好地服务专业建设,与课程标准、教学标准、专业标准脱节,基地建设标准缺失。

 

基地建设滞后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基地教学组织与管理理念传统色彩浓厚,尤其是在软环境建设上不能保障“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实施,难以适应教学系统化和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三是基地仍然以满足教学为主,或以满足生产为主,功能单一,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和生产对接。设置在学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称为“校中厂”,产品仍以教学作品为主;设置在企业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称为“厂中校”,主要以生产为主,很难作为教学之用,供学生实训;四是管理模式粗放,难以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发展和市场竞争需求,管理模式研究不足,制约了基地功能的外延和拓展,削弱了基地资源的“反哺”作用和自我造血功能,学校无法行成强大的整体服务体系;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仍然以学校为主,没有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建设主体缺乏。

 

部分高职院校缺乏项目建设经验,基地建设、运行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有些高职院校缺乏组织项目建设的经验,对有关规定和程序不熟悉,不知如何实施和开展工作。

 

三、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内容

 

(一)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研究能适应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各类基地建设标准,例如,实训基地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场地规划、企业文化环境构建等,使实训基地不仅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还要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在实训设施上,要求能给学生进行创造的实践条件,要按照生产的要求设计,进行规划;在实训氛围上,要求有企业生产流程、工序和环境的布置,通过墙上张贴制度、标语、统一着装体现职业文化;在指导教师上,要有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队伍;在实训内容上,要求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企业生产实际项目;在内部管理上,要参照企业管理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二)研究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的“仿真实训、综合实训、生产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标准建设为试点。统筹基地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寻求完善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的一般方法。同时,生产性实训是围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进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实际学习能力来安排,根据不同的岗位性质来安排实训实践,选择不同程度的生产项目,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单元,同时根据工作的相关性,将工作项目同类组合成教学项目,最终形成实践教学体系。

 

(三)研究、建设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研究建设包括设备、低值耐用品耗材账在内的实训基地总账、分账、实训室台帐在内的三级账务体系,从采购到使用到报损的设备、耗材流动体系和人员的分工、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日常管理标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核算标准和各类岗位工作标准等各类工作标准;研究建设包括设备管理制度、耗材使用制度、财务制度、保管制度、大型设备调用制度、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实训教学规范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研究企业参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与长效机制

 

研究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建设的思路办法,如以企业为主的“厂中校”建设、以校方为主“校中厂”建设,或以双方共同出资建设方式,或学校租赁企业工厂、承包生产线方式。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也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需要政府在立法、财政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成为校企合作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四、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

 

借鉴学院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国家机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已于2011年通过验收),以国家级汽车与电工电子实训基地(2012年立项)建设过程为主线,以台湾富士和机械有限公司、三环汽车集团、瑞阳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康舒电子公司合作为平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其建设过程以汽车实训基地建设为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企业调研,挂职锻炼,形成初步思想。选派几名专业技术较好的骨干教师,到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挂职锻炼三个月,了解企业的生产、维修、销售等情况,为实训基地建设做准备;第二步,引进上海通用、东风日产两个经营性4s店作为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分别考察上海通用、东风日产的4s店,了解4s店的经营范围、技术服务、用工岗位等,并与上海通用、东风日产签订4s店开店合作协议;第三步,选址、装修开设汽车美容店。生产性实训基地应该教学与经营同时兼得,我们将选址定在离学校近的汽车大买场;第四步,租赁一条汽车零配件生产线或电子产品生产线,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经营管理。主要生产服务于4s店;第五步,美容店与生产线运营管理。4s美容店对外经营,生产线满足4s美容店供货,同时生产线还为其他汽车产业提供相关零配件。生产与销售的主体是在校学生。五、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果

 

(一)统筹基地的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双重功能,形成实训室、生产车间、教学场地三位一体的基地建设标准。

 

要系统研究基地建设规划、基地建设标准、基地管理运行体系等,与课程改革如何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有机衔接。建成后的实训基地不仅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的需要,还能立足长远,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仅满足教学,还要适应市场,产生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让企业直接参与基地建设,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全面渗透企业要素,才能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真正实现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

 

(二)探索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法,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建设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统一起来,使基地正真成为教学改革的支撑平台,通过生产性实训项目的构建,形成仿真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训三个层次完整的现代职业实践课程体系。只有把工作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才能真正落实生产性实训。同时要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分析,在明确完成每项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项目的性质、内容、目标、标准和课时安排等,在生产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项目开发和教学,全面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落实教学计划。

 

(三)研究生产实训基地适应市场变化的建设模式与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采取多种灵活方式与企业合作,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如租赁企业生产线,承包企业车间,合资建设小规模工厂,企业投入经费,学校提供场地等合作方式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管理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立足服务专业建设与市场发展的长远目标,对管理的各要素进行统筹兼顾、全面谋划,要按照市场的要求系统地建立各类规章制度、制定各类规范标准。使实训基地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化配置,有序流动,提升基地管理水平,从而使基地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以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为试点平台,分别与美的集团、康舒电子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集团、台湾富士和机械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组织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改革,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形成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引入行业标准、企业岗位任职要求,进行了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项目化实践课程体系。

美容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宠物疾病诊疗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39-01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是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宠物疾病临床诊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疾病诊疗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宠物内科病、外产科病等课程的基础。而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宠物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如何不断改进实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对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学生在宠物疾病方面的诊疗水平,对近几届我院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在这门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板书进行实验的讲授,缺乏生动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公犬导尿实验操作演示过程中,由于空间范围有限,导致部分同学无法看到完整的演示过程,从而失去进一步独立操作的积极性[1]。

1.2 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实际岗位需求

例如在化验室诊断项目之血液学检查的红白细胞计数实验,讲授的主要是人工计数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对于学生制作血涂片、染色的要求较高,耗时较多,而且计数结果误差较大。这与目前宠物医院主要借助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红白细胞计数的方法相比,内容不符合实际的岗位要求。同时,所使用教材这部分内容中有关人工计数等传统计数方法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从简,将分析计数值的病理意义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与宠物医疗机构实现零距离对接[2]。

1.3 实验条件有限,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首先,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学校宠物医院业务量大,病例丰富,然而实验课授课时间的固定性和临床病例随机性的矛盾导致了实验课授课时会缺乏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资源[3]。相对于宠物医院,实验室缺乏自动化临床诊断和治疗仪器设备,或者是已有设备老化陈旧;学生即使到医院上课,实际动手操作机会较少。其次,个别实验项目因为器械套数、实验犬数量存在不足也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2 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实践证明对较为抽象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及病理原因等,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犬心音听诊这部分内容较繁杂,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把正常心音及病理心音变化制成录音,将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同时,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借助现代宠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项目积极推进此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例如运用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技能水平显著提高[5]。

2.2 改善实验和实训条件

近年来,学院利用省品牌专业项目经费,积极推动校内实验实训建设,为实验室和宠物医院购置本课程所需的部分用于疾病诊断的全自动分析仪器,如血液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在此基础上将实验项目转入宠物医院与临床诊疗同步进行,教师现场实境教学,实现课堂与岗位的有机衔接,保证了教学效果。另外,借助学院的宠物繁育中心增加了实验犬只数量,将原来实验过程中7~8人一组变成4~5人一组,确保每个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学院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提供环境条件,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外实习,接触更多的临床病例,这样才能使所学的实验知识技能满足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

3 结语

总之,为提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的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教师队伍水平、构建更加合理的考核体系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

4 参考文献

[1] 邢明伟,曾祥伟.宠物疾病防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51-52.

[2] 李守杰,王韦华,王俊全,等.高职《宠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8):214-215

[3] 皇甫和平,赵传壁,石冬梅,等.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