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培训总结

陇南市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王文战

国培计划(2015)—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从2015年12月24日开始以来,我就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完全按照研修计划的时间规划,与2016年1月4日进行了学前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截图的方式提交到研修平台;2016年1月8日开始,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绍青讲解的《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研制说明》等两门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的微课视频,也积极参与到各位同仁们的讨论之中,还能够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15日开始,努力学习和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健老师讲解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共计三门技术素养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且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22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主的综合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根据课程要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每一环节的作业;2016年2月23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导入》(必修)、《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讲授》和《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总结与复习》(选修)等三门专题类课程,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和认真完成每一阶段的作业任务;2016年4月1日开始,根据每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再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培训总结。在这半年多的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讲座,感受着他们的激情和幽默、亲历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幸福,使我受益非浅。在我的十七年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中,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上虽然有了一套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但是通过培训学习,还是使我领略到了教育教学艺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境界,也使我认识到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粗糙与不足。我感觉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增长了许多,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都在培训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想想以前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到自己的肤浅和不足。

在将近半年的培训学习时间里,每天坚持进行理论学习,,晚上完成一些作业,还要努力配合助学老师的工作,积极为班上的同学服务,虽然有点累,但是觉得每一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幸福。本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新颖的教育教学的培训知识、信息技术与技能,满足了我们对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渴望和对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需求。现将我半年以来的网络研修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的学习,是我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在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新时代的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轨,既要有奉献精神,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又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做一个既让学生幸福,又让自己幸福的教师。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讲究艺术和技巧。

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与学生交往,要讲究艺术和技巧。现在的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运用赏识教育,但并不是说不批评和惩罚,而是说要会批评和惩罚,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成长进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正确适度的进行表扬和批评,使表扬的含金量要高,避免表扬过度,滥用表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爱护学生,切实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通过本次网络研修培训学习,让我明白,选择了教育,那就是选择了责任。作为教师,为了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果,我们就应该换位思考,善于从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管理,学会理解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爱,尤其是学会关爱后进生和一些特殊生(单亲学生、自闭学生、留守儿童)。总之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们的“缺点”,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都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还要学会及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化角色,做到与时俱进,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

四、教师要重视班级学生的心理辅导,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其中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英语写作教学的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的目标,而信息技术在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进行阐述,分析信息技术对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提升的帮助。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但在现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英语写作的课时过少,为了节省时间,学生的写作训练方式常常是以回家作业的方式进行,这就使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不能及时地指导,降低了学生的习作效果;(2)教学方式单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提出建议和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然后对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解交流,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缺少对课堂教学的兴趣,降低了学习兴趣;(3)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不能熟练运用语法知识,英语是第二语言,学生不能掌握词汇和语法,就会在使用时出现错误、不规范的情况;(4)对写作评价反馈的手段单一,对于学生的作品只是教师一个人进行批改评价,指正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任务,而且学生对老师的批改没有认真阅读,进而降低了评价反馈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1.创建情境,引出写作主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在教学中先制作出相应的影音素材,在写作训练前,给学生播放影音素材,引导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教师将学生引入相应的主题探究中。这种教学方式可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写作训练的情境中,发挥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效。

2.通过交流构建文本框架

在引出主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之间对写作基本框架的展开进行一定的交流,总结在写作时可能会用到的核心词汇或关联词,这种交流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清晰。然后教师将学生交流后总结的英语词汇进行归纳总结,并利用多媒体将信息呈现给全班同学,这样帮助学生找到更多、更有效的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丰富加工。如,I hold the view that../...not only ...but also...等句型,如On the other hand,furthermore/in the meanwhile...等关联词,都是在写作中可能会用到的,因此,教师总结会使学生思路清晰,写作时就会游刃有余。

3.合理总结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随着教学接近尾声,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估总结,这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总结中,教师将学生在写作时使用的好的语句摘选出来,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全班同学,这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认可,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提升促进的作用。同时,教师不要忽视学生作品中的典型语言错误,而要找出错误在多媒体上加以呈现,让全班同学一同进行分析,从而提醒班上的其他同学注意,避免在写作中犯相同的错误。

教师在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时,要发现作品中的亮点,评价的内容既可以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团队精神等,也可以是作品本身,同时在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不足时,要委婉,不打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小结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使教学环节更加流畅,促进学生实现资源共享,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辅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写作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出写作主题、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更好地评价学生的作品,从而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付红波.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J].神州:上旬刊,2013,1(7):41.

[2]冯婷婷.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1):189.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基本原则

随着西藏教学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要在教学中发挥最优效果,就必须与所授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根据学科教学和教学对象需求,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优化教学效果。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我认为,在西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应立足西藏实际,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运用恰当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种理论都有其适合西藏特点的正确性,然而,当推及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时却没有一种理论显示出普遍的合理性。在西藏,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现代化教学条件有限。因此,必须运用恰当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认知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上。行为主义能促进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建构主义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式地学习。因此,在西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中,应该兼顾各种理论的合理成分,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及西藏现有教学媒体等多种变量,灵活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二、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建构起整合型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活动新形态。人类的思维类型可按抽象思维、具体思维、有序思维和随机思维进行组合,不同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的人学习成效与他们所选择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有关。西藏的学生对主动将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欠缺,比较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并且需要教师明确的指导和讲授。在西藏特别是西藏农牧区,大部分学生不愿意独立学习,个人钻研,不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西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强、层次简单的整合策略。

三、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适合西藏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西藏,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社会学科类科目的课程,而对于自然学科类科目的课程或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或由于学习过程有困难等原因处于抵触状态。为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不同类别科目的特点,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社会科学类科目可以尽量模拟出最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自然科学类科目则应通过信息技术尽最大可能将抽象的规律变具体,将枯燥的学科内容变生动,给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程,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科,既有相同的整合原则,也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

四、结合西藏实际加强学生的动手活动

在西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喜欢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而信息技术恰恰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实践领域。因此,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新观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恰当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动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足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习活动结果具体化,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具体操作,反复练习,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事实上,在西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舞台。

五、立足西藏实际应用各种媒体

不同的教学媒体特点不同,作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及影响也不尽相同。印刷媒体抽象性较强,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但不能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听觉媒体在教学中通过声音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内容比较直观,但随意性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且传播范围有限。视觉媒体和视听媒体能多角度、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开展教学活动,但造价较高,投资较大。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是一个多层次、多专业的复杂体系,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发展是由许多单元技术支撑的。在西藏,虽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内地要落后一些,但常规媒体如摄象机、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等比较普遍。在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各种媒体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利用多种媒体制作适合西藏教学的电子作品。

六、针对西藏教学特点进行学习结果作品化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是提高其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总结学习结果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承上启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继续学习做好准备。在西藏,由于学生普遍良好学习习惯缺乏等原因,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往往忽略总结反馈环节。因此,在学生获得学习成果之后,应及时要求学生将学习成果总结、给其他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员。这个学习环节在西藏教学过程中犹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养学生的交流力、表现力、约束力,并使学生分享更多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西藏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恰当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推进西藏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1.信息技能的评价。信息技能评价是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术能力的评价,通过一个测评以反映学生信息操作技能的水平,从而达到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的目的。如网络技能的运用,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必须懂得网络运用,并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搜索,这既能消除学生对网络的障碍感,虽然并非每个学生都能严格按照评价要求来展开,但提高信息运用的基本技能以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益于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同时应选用某一方面,以确定学生技能的水平。增强网络运用,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见自身的学习轨迹。在教学过程中,可每周进行一次技能评价,记录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并通过最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某种形式的嘉奖,以增强学生对自身信息运用技能的信心。

2.创新能力的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是一门新学科,是评估学生对所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用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基础积累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点培养的目标,也是信息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途径。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后,可要求:上机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电子板报,要求内容健康向上,版面设计可自主决定,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要从环境出发。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大的主题比如:人口问题、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对学生的创作,评价结果应是客观的,对于能独立完成基本要求的作品给予良好以上的成绩,说明信息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锻炼。

3.思维能力的评价。评价思维能力是激励学生自觉把积累的知识进行多向联想,以增强技术与思维结合的可能性。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只有落实到将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才真正达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才能为课程整合打好基础。如学习了演示文稿软件后,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个专题的讲演稿,题目可自拟,如“我的思想”等,要求学生在制作时结合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软件以完成作品,并要求学生对讲演进行评定,教师给出评定标准,由全体师生做评委,大家互评自评,成绩现场打出,学生既是受测试者,也是测试者,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也扩展了自身的思维空间。

信息课程教学评价的形式

信息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存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促使学生从更广阔的时空中获取信息、传递思想、运用信息,以教育学生关注网络环境下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将其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成长的基石。在信息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采取的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

1.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思维等进行的预测,也称“教学前评价”。通过这种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技能储备,以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实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比如在给高一年级学生上课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评价与预测,了解学生初中阶段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具有了怎样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确立提供先决条件。

2.过程性评价。在实际的信息教学实践中,过程性评价是通过学生自评以考察其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对学习任务的意向、学习的习惯,以及渗透于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等,以给学生信息反馈,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和总结,使其对自身信息运用能力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这样,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矫正的过程,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积极心态,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激发学习的乐趣,这在实践中可称为“教学中评价”。在学习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作为学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与比较,可以促进他们不断自我反思,激发其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对计算机操作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大量的动手实践操作,通过手脑结合的动手实践,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其知识结构,并激励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成就感,为其提供了持续学习的动力。

3.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通常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出于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又称为“教学后评价”。在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就属于这种评价。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是否最终达到了信息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信息课程的期末考核,通常是让学生完成一定的动手操作,或者完成某种形式的作品,从中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相较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比较强的。高中学生善于动手实践,乐于通过自己的劳动完成某种成果。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学生做出全面鉴定,按评价结果区分等级,以对整个教学、学习活动的成效做出评定。如我校开展的OFFICE软件排版竞赛、PHOTOSHOP图片处理竞赛等,面对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对信息软件操作水平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软件作品的形式,让不同的观众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出评价,这也体现总结性评价的公平性,全方位性。

结论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用,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的课程观让我们重新审视延续多年的教学观、质量观、发展观、人才观,深刻影响着教师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同时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在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体现了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必将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我们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推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目的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其应用价值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让教师能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

教师要改变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努力贯穿开放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人与机、人与人、课程与信息的高度交互,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自主式地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

三、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负责人:

成员:小学一级教师(英语)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分工安排:

课题总负责:

制定课题方案:课题组全体成员,

资料搜集整理:课题组全体成员

阶段总结:

最终成果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课题组成员带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全新的课堂带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分工。了解国内外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而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2、实施阶段。在保定市现代教育技术“xx”课题研究的成果上,集中精力同时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2个年级实施课程计划及学期方案。分析总结阶段性教学成果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研究的相关论文。通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再次分析、总结教学成果,调整原教学计划,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⑴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经验、成果,形成论文。⑵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项。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会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绝大多数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计算机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3、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通过课题研究,锻炼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熟练的师生群体,如在我镇总校担任现代教育技术组长的张海迁老师等,有在安新县文体教育局举办的文字录入比赛中获奖的杨子轩季明伟等学生。

5、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或评比中获奖。

6、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改变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特色及价值

从宏观上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因为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超文本性可实现课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体的外部刺激多样性容易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凸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显著特点,在互动化、网络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从目前情况看,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培养骨干,建设队伍;再则就是选择带头教师,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七、我们的反思

1.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在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

2.要有全体师生的高素养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要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保障。

3.要有智能便捷的新平台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在保持和发扬朗读、演讲、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应当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要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

八、未来的打算

我校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还决心在下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学校的校园整体改造已正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当新的“三机一幕”进入教室后,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将会向更高层次开展。

1、加快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

在校园整体改造中,学校将建成一流的网络设施,学校将继续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学校的网络环境。除了硬件建设外,学校将完善已经建立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库,开发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2、加强对教师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

首先是积极、认真参加上级培训,加强管理,加强考核;其次是继续进行校级培训,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老师都要较为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坚持每年进行电教使用的活动,并不断丰富内容。

3、继续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利用网络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研究课所探索的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应用于平时的常规课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专家的引领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我们的思路一定会越来越清晰,我们南地小学的科研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以上就是我们要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