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穷人》+拓展文章《穷苦人》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采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种写法进行心理描写。
2.通过品读文中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发现心理描写的表现形式,透过渔夫的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写法,再次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
2、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
1.
通过文中心理活动的语句,发现心理描写的表现形式,
2.
透过渔夫的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写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明确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穷人》这部短篇小说。作家托尔斯泰在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哪些主要人物?(桑娜、渔夫)运用了哪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语言)
(二)细读课文,习得方法
课件出示文章中关于桑娜的心理描写。(或呈现文中不同形式的桑娜的心理描写)
过渡:当桑娜自作主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的时候,托尔斯泰写下了此时此刻桑娜的心理活动。下面就请大家再认真的品读每一句话,能从中读出桑娜的哪些心情?
学生自学。
全班交流:
1.你读出了桑娜当时什么样的心情,是从哪一句读出来的?
出示句子: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生自由发言。
(1)引导学生发现心理活动描写中标点符号的妙处。
省略号、问号、感叹号,这么多的标点符号交织在一起,让我们体会到了桑娜怎样的心情?(指名回答)
(课件呈现去掉标点符号后的句子)如果去掉这些标点,你再读一读,还能否体会到桑娜的紧张与不安?(生尝试读一读)
是啊,标点符号同样能表情达意。就让我们关注这些标点,再来读一读这段心理描写。
出示句子: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
(1)学生阅读,思考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2)集体交流,相机小结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巧用标点,叩问自己)
(三)实践感悟,尝试方法
引导学生从渔夫一家的情况和西蒙的两个孩子的角度尝试着说一说。
过渡:渔夫不忍心看着两个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无人照顾,可他又想到自己的一家人才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再加上两个孩子,负担会更重,生活会更困难,矛盾、担心、忧虑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脸上显现出了严肃、忧虑的神情。在认真考虑之后,渔夫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收养两个孩子。
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渔夫想到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集体评议。
(四)点拨提升,迁移使用
这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的妙趣,相信大家对于心理描写一定有了新的收获,谁与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拓展阅读《穷苦人》:
1.划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集体交流;
2.根据课堂所学,写好燕妮的心理活动:
(1)面对汹涌的大海,她牵挂起自己的丈夫……
(2)看着眼前这些凄惨的景象,她心烦意乱起来……
(3)看着眼前的儿子,想着远方的丈夫,她的内心矛盾了……
3.学生写作,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小说不“小”
人物
心理活动
标点符号
情节
想象画面
一、解读课题,画龙还需点睛笔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概括课文内容,或反映主旨思想,或表明观点态度,或凸现人物特点。有的文本,抓住课题,“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题目深有含义,“自己的花”蕴藏了一种奇丽的风景,“是让别人看的”,一个“让”,点明一种颇耐人寻味的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我们应充分朗读课题,做到“三读”:一读课题,读准读通,二读课题,重读“花”,想象花的美丽,三读课题,重读“自己”和“别人”这一组反义词,推测这是一种“让”的境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题目的作用,猜测课文内容,领悟课文要表达的境界。再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题目就是文本要表明的观点,直接揭示了“真理”和“一百个问号”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善于发问是因,获得真理是果。而这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精神”,扣紧单元主题。
二、解读语言,卓逸不群任翕张
语言有温度,风格见真知。作家不同,风格不同,老舍的语言不事雕琢,幽默风趣,京味浓郁,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中可见一斑。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如议论文,因其论述事理提出主张的特性,语言具有简洁概括、严谨准确的共性,偶尔使用修辞,又有生动形象的特色。这些不同特色的语言,为学生习得语言提供了不同的范式,为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语文应用的规律展现了广泛的天地。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季羡林先生的语言独具魅力,“朴实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多么朴实无华率性真诚的词句,却蕴含着一种境界,无私奉献深入民族骨髓的境界。同时,又不失典雅清新之调,或联想丰富,如“花的海洋”引人遐想,或引用典故,“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或辞藻修饰,只靠两个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就足以描述视野中的绮丽景色。再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文,萧红的语言清新明丽,稚拙鲜活,充满诗意浪漫。“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说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是“蓝悠悠”的,富有感彩,充满童真童趣。“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自己做主,自由快乐。
三、解读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
认真研读新课标,我们得知低年段注重词句教学,中年段注重段落教学,高年段则注重篇章教学。“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1],这是语文循序渐进学习的要求。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行文思路清晰但各有不同,《山中访友》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写出所访之友;《山雨》按时间顺序,重点写出山雨到来时的盛况;《草虫的村落》中作者化身为一只小虫,移步换景中写出所见所闻;《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先概括后具体,通过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几个并列的方面突出索溪峪的美景。再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因为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议论文,课文篇章的布局和段落的布局都很清晰,适合迁移。篇章方面,课文按“提出观点―事例论证―总结观点”行文。课文的题目就是观点,主要通过三个事例论证了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段落方面,三个事例的大意都是这样:谁从什么现象中提出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真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课文所举事例的构段方式一致,都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获得真理”来行文,每一步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也是一一对应的,即“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发现真理”,这也是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四、解读词句,一字一词未宜忽
语言有温度,字词亦知冷暖。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我们要引领学生透过字词去发现词句背后的奥妙、揣摩作者的用意、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沉入词语”。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有一些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字词,如“敏感”“敏锐”,以及“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科学精神,与课题有什么关系,需要深挖。特别是几个“反复”的使用,简洁概括,却不见实验的过程,这也值得深思。再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文,其实在“得与舍”“情感与道德”之间做了一个阐释,坚守道德就是得。课文先写“得”,“得鱼”“得意”,再写“舍”,“舍鱼”“不舍”,将“得鱼―争辩―舍鱼”这样的叙事思路和“得意―急切―沮丧―不舍”这样的心情起伏融为一体,最后写“启示”,“启示”有两重含义,一个是要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抵得住不正当的诱惑;一个是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勇气。这是“得理”,更是“得益”。其中,“是留还是放”的争辩是叙事部分的焦点。儿子要留,是出于情感,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一种情感放纵;父亲要放,是出于道德,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道德坚守。“情感与道德”的抉择实际上也曾是父亲面临的问题,一面是爱鱼心切爱子情深,一面是让儿子受到严格的教育,所以才会有那意蕴深长的一“盯”。
五、解读表达,言意共生潜有境
新课标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怎样践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呢?崔峦老师曾说:“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2]
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导语明确要继续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人物描写的五种基本表达方法:言、行、心、神、貌。这个单元又将给学生带来怎样的人物表达特色呢?我们仔细解读,梳理了本单元有关人物塑造的表达特色。具体来说,《少年闰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境描写,四种奇特的元素:亮丽明艳的色彩――深蓝、金黄、碧绿;悠远辽阔的空间――天空、沙地、一望无际;机智勇武的少年;狡猾凶猛的猹,构成鲁迅最怀念的画面。以至三十年后,他仍对闰土充满着温暖的记忆。接着重点写了三件事,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捕鸟,表现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反映闰土的机智勇敢;捡贝壳、看跳鱼儿,表明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按照先果后因的结构,也有详有略地写了四件事,但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一面》是典型的一事一人,多处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有“一面”胜似数面之感。《有的人》则通过对比,凸显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写照。
文本解读,解决了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一如“阅读教学”的根,只为成就美丽的语文人生,成就精彩的语文课堂,只为那一树树的花开。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项目标常常又会出现课堂比较“乱”的现象,即学生的活动程度大大超出了教师心中的尺度,老师们也因此对这项目标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茫然。当然,若说是再现过去安安静静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接受了新课程理念的老师们来说,那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了。
那么,我们如何能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语文学科目标,又能做到“忙而不乱”呢?笔者仅就从教师教的角度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师在充分备教材的基础上,要坚持“以学论教”,依据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进行反复研究
比如,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初步确立了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或层次构成的,每个环节包括哪些内容,如,怎样导入、怎样过渡、怎样提问、怎样总结等,以及各环节顺序怎样安排,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然后以纲要的形式将教学设计大致确定下来之时,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学情了。
例如,笔者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篇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一课时时,对教案就做了多次改动。原因就在于这个班是我刚刚接手的,对学情的逐步了解,使得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教案。
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发现我班学生预习习惯较好,对于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课文总体脉络的把握,通过预习环节,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而学生的课文朗读却拖腔拖调,显得感情苍白空洞。于是,我首先花时间指导学生读熟课文,跟着老师有感情地练读课文,并且将教案中自学课文、检查自学情况的环节缩减,找准重难点,更有的放矢些。随之而来的变动就是,第一课时教学要求的修改,于是我增加了教学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增加课堂容量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忙碌起来。在设计第一部分的教案时,我又充分发挥学生上网查资料能力强的优势,放手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浏览,对肖邦离开祖国的原因做了较充分的准备。由于我充分地研读了教材,又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了充分的备课,所以教的时候语言亲切而活泼、生动而流畅,再加上构思精巧的板书,因此,学生课堂学习时呈现出了发言踊跃、忙而不乱的场景。
二、教师要勤于反思,学会在“乱”中发现问题,寻求课堂教学的真谛
我们常说的“乱”大多发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之时。在刚刚过去的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练习1”的第一题“语文与生活”中,有诸如“妻子(qīzǐ qīzi)”的区别与理解要求。课前,我觉得这是个让学生“发表感受、体验与理解”的活动点,就放手让学生同桌交流了。谁知,学生的兴奋之情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看着学生眉飞色舞的热闹场面,我可真是笑不出来!沉默之间,我反思问题所在。
我发现,原因还是我低估了学生,交流的“要求”对学生而言难度太小,我没有设计一个适当的,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的练习要求。于是,我要求学生安静下来,进一步明确了要求:(1)先分别说说词语的意思,再根据不同的意思造句;(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类似这样的词语(至少两个)。
很快,教室里的喧闹声变成了低低的讨论声了,渐渐地,有学生主动拿出笔在练习本上写起来了。我又一次看到了课堂上学生“忙而不乱”的模样!
勤于反思,在“乱”中发现问题,而非一味责怪学生,使我深深地懂得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含义。
三、尊重学生的博学多才,以课堂教学魅力掌控课堂节奏,使学生忙碌而有序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我们看到,很多时候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使闹哄哄的课堂变得安静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又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到的呢?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也。而其首要的关键还在于尊重学生。
我班的小涛是一个小调皮,在接手班级时多个老师口中都提到了他的大名。对他的“光荣史”我心中有数,但偏装不知情,每每与同学发生冲突吵到我这儿来时,我总耐心地听他一边哭一边说,瞧着那“鳄鱼的眼泪”我脸上充满了同情,并仔细分析两位同学的问题所在、这事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老师的建议,直到他点头认可。一段时间下来,小涛变了,几乎听不到他的“光荣事迹报告”了,而且还能主动向我报告同桌同学受欺负不敢报告的事,事情的圆满解决使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真诚的谢意。同时,我发现他一旦上课时有了不良情况,老师微微颔首就立刻心领神会、马上改正了。
我期待着更多的小涛的出现,我想成为一轮红日,周围是一群绽放着笑脸迎着我的可爱的向日葵!由此,我深深感到,要想成功掌控课堂节奏,教师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尊重,学生就会回报你尊重。同时,我也感到,语文教师除了在语文学科领域加强研究,也要在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广泛涉足,以自己的博学多才、更多的人文关怀等个人魅力震撼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快乐而忙碌、忙碌而有序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关键词:法制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部门、各学科、各环节、各个方面为主”,“讲法制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中”。因此,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即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也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不仅需要进行文化启蒙教育,还需要进行法制启蒙教育。对小学生进行法制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不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在法制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语文课程在学生课程中所占比重较大;二是语文教材比数学等其它教材包含着更多的人文教育资源和法制教育资源;三是法制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融进语文教学当中。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方面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又不能简单的把语文课上成法律课,因为从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对象的年龄来看,小学生毕竟不同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所以,对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应更多地在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从小处着眼,以达到涓涓细流、天长日久、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逐步增强法律意识,慢慢积累,自觉的学法、懂法和守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语文教学与法制教学相结合呢?
一、渗透法制教育应适时穿插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的主要场所。语文课文中的法制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课文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索溪峪的“野”》一文中,作者通过索溪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索溪峪的水野、野物野、人野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讲述水野、野物野、人野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么美好的大自然,每个人是不是都希望它长期保留并供后人观赏呢?那么我们就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让野生动物与人共存。如果破坏大自然,如砍伐林木、猎杀野生动物等,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尤其是猎杀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有一部专门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大家都要严格遵守。同时,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学生,如果到大自然中去游览或观赏,千万不能破坏大自然,更不能随意捕杀野生动物。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如果捕杀野生动物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就能提高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制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
二、渗透法制教育应与词语的讲解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然会讲解或使用到大量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词语时,可以有意识地尝试从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如“拾金不昧”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教师可以从法制视角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属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已触犯刑法,构成侵占罪。再比如:分析讲解“见死不救”这个词时,同样可以从法律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别人遇到危险时,你有能力施救却不愿施以援手,你就有可能为此成为被告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在教学中,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讲,都需要对生活中的词语进行最详尽、最全面的了解,并从法律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法制教育应与创设情境相结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能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如果适当时在课的伊始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讨论:我们的校园美丽吗?我为校园“美容”做了那些事?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汇报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保持身边的环境的习惯相机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个别具体的内容学习,提高学生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介绍:“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500多万年,如今许多种类濒临灭绝。”导入结束后,教师可以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鲸,保护鲸的情感。
一、问题透视
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体现习惯的养成,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却存在如下问题:
1.蜻蜓点水式
教师对教材理解不深,教学目标定位过低。课堂上,学生没有深入体会课文的内涵,认识停留在已知层面,思维蜻蜓点水,教学效率低下。如教学《孔子游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八自然段时,教师只引导学生感受孔子对水的独特论述,却忽视了文中还包含着孔子对弟子们的殷切期望,还有文中“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样的语句。这些内容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对弟子们的关爱。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语境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隐含的意蕴。
2.不遗余力式
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很透彻、到位,但却没有顾及教材编排意图,没有对学情作深入调查,教学目标定位过高。教学中,教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学生因生活阅历、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未能达到相应高度,往往如入雾里,满脸茫然。如一位教师教学《江雪》(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的生平及被贬的典故,着力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心境及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期盼,最后只留不到1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千山万径及江上的雪景,这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这样的教学,学生对诗的意境未能较好体会,对诗的深层含义也似懂非懂。
3.鱼目混珠式
教师对文本把握不准,甚至歪曲作者原意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形成对文本的片面解读或捕风捉影式的主观猜测,课堂上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使文本失去了鲜活、可学的特点。如教学《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时,教师不是先带领学生从“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这一角度出发,而是从“孙悟空的为民除害”这一角度去认识孙悟空的高大形象,使学生误以为孙悟空一出世就是一个“替天行道的神”,这样的“神”其实离学生过于遥远。
二、追本溯源,点亮“补白”的思路
教师如果能抓住教材中这些独具匠心的“空白点”,巧妙地创设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我们的课堂必将令学生回味无穷。
1.点睛处,补出文本的情味
课文是一个整体,字词句段,甚至标点,都气脉相通。课堂上,教师既要关注局部片段的精彩,又要注重全局整体的掌控。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时,先让学生用“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学生说:钱学森回国虽然遭到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但是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有学生说:虽然钱学森在美国有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还有学生说:祖国刚解放,虽然一穷二白,但是在钱学森的努力下,中国终于研制出了运载火箭和导弹。这一教学过程,既是语言训练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学生很好地将课文内容紧密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为深入理解钱学森其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疑惑处,补出文本的韵味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背后的“训练点”,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如《鞋匠的儿子》一文:“说到这里,他流下了眼泪……”此处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也使林肯的命运显得愈加让人敬佩。课文此处的留白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有的学生以傲慢参议员的身份写道:“真抱歉,总统,我原本认为你没有多高的学识,才羞辱你。你的回答,让我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不已。我要大声地说,我会为我们有你这样一位总统而骄傲的……”有的学生以林肯的身份写道:“爸爸,作为您的儿子,我谨记您的教诲,堂堂正正做人。就是今天在这样一种场合,我也没有给您丢脸。爸爸,我永远是您的儿子,我永远为我是一名鞋匠的儿子而自豪……”
这样,留白填补了,课文的内涵也更丰满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全面、深刻了。这样的阅读使学生不仅读懂了文字,而且读懂了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课文解读,这一“留白”无疑成为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最好载体。
3.插图处,补出文本的人文味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把语文定性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文的插图便是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如《马诗》一诗,插图中诗人眺望一望无际的沙漠,使读者产生无尽的遐想。通过引导学生纷纷说出此时的诗人看到了一弯明月笼罩着连绵的燕山山脉,心中感叹道: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战甲,跨骏马,驰沙场,建立功勋呢?我口说我心,孩子们道出自己发现的同时,也道出了托物言志诗特有的意蕴美。
插图是一种符号,而插图背后则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无疑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起了一座心灵之桥,充分彰显出文本的人文内涵。
三、抓准契机,在“补白”中演绎别样的精彩
如何“补白”呢?笔者以为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延时评价,在情深意浓处补白
补白是训练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良方”。合理而恰当的文本补白,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文本。延时评价更有利于通过补白让学生积累、内化丰富的情感,再通过语言或文字把情感表达出来。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在指导最后一句的朗读时,学生普遍认为原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中的“第二次,第三次”声音处理是渐高,体现老天鹅撞击冰面次数越来越多,起到了强调作用。用同样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效果很好。此时,我并未急于评判,而是采用了“延时评价”,让学生思考一下。“老师,我觉得应该这样读,‘第二次,第三次’声调可以越来越弱,说明老天鹅撞击冰面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逐渐体力不支,这不仅仅是身体与冰面的撞击,也极有可能是生命与死亡的撞击,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啊!”片刻的沉寂过后,学生恍然大悟,爆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通过朗读、体验等多种方式感悟语言文字后,我趁热打铁,提出:“大家此时此刻都会对老天鹅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你觉得哪一种读法特别能表达你的感情,就用哪一种,关键要读出敬佩、赞美的语气。”之后学生在背景音乐声中尽情朗读,浑然忘我。
2.文本对话,在斟字酌词处补白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的课堂才有活力。作为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体验交流时间,让他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一双挖掘文本资源的“慧眼”,尤其是善于抓住文本的“留白”,利用它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
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在指导学生理解、朗读“悲愤欲绝”一词后安排这样的练笔:是啊,你把“悲愤欲绝”这个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来,让我们走进肖邦的生活。闭上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圣诞节前的除夕夜,能回家的都回去过节了,肖邦听到了这个消息,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巴黎街头像一个火炉,肖邦听到了这个消息,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冰天雪地的夜晚,肖邦听到了这个消息不小心跌倒在雪堆里,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拿起笔,把你看到的画面用文字写下来。
这样的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止的“悲愤欲绝”一词在学生心中被激活了,赋予了词语强烈的、深刻的生命活力。同时,丰富了学生对肖邦这一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可说,又培养个性,为下文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课堂呈现了双赢的局面。
3.读写结合,在言已尽意犹存处补白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地方是作者独具匠心而留下的艺术空白,这些“笔未到而意到”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处都能成为激发思维、驰骋想象的益智因素。如《触摸春天》,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做了以下补白:
师:我们感受奇迹的同时一定会想到,盲童安静只有八岁,可是她有没有因为双目失明而自暴自弃?
生:没有。
师:你看出她悲观失望吗?
生:没有,我看出她的乐观。
生:我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朗的安静。
生:我看到了一个坚强的安静。
师:她整天流连在花丛中,她是多么的热爱生活。所以,“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安静有生活的权利吗?
生:(齐)有。
师:那么,请你把安静放在括号中,读进去。
生:(齐)(安静)有生活的权利,(安静)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我相信,我们也有生活的权利。(指名)请你告诉自己:“我有生活的权利”,读——
生:(齐)我有生活的权利……
师:我希望你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去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好不好?(生点头)
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那就把我们都读进去。(出示)
生:(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师:最后,这是我送给你们的一首小诗。(出示)
小小盲童创奇迹|花间流连触春意|生活权利要珍惜|缤纷世界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