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国庆节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每年的十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是我们伟大祖国母亲的生日。伴随着风风雨雨,我们的母亲祖国已经55周岁了,这一天,举国上下都在欢度庆祝这一节日。
一大清早,我们便到了学校,在学校里,同学们有的出黑板报、画画;有的做贺卡、开主题班会;还有的通过日记、诗歌等形式纷纷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国庆长假,同学们跟爸爸妈妈一起走出家门,游览名胜古迹,领略祖国的伟大文化。商店的门口悬挂着气球和彩旗,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里面人声鼎沸,原来都在打折、开展系列促销活动。街上人山人海,就连坐车买票也要排着长长的队伍,打的也要等好长时间。风景区的游人有如长龙,不计其数,男女老少尽在其中,人们都趁着节日出来游玩。
远方北京的叔叔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北京国庆热闹非凡。我很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看看我们伟大首都的面貌,我和叔叔已经约好明年暑假一起同畅游北京。
国庆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人民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得很快。我们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愿祖国妈妈永远美丽、永远繁荣,愿祖国一年比一年兴旺、发达!
相关资讯:
2009年国庆作文:祖国在我心中
迎国庆征文范文:祖国走过风雨六十年
喜迎国庆60周年作文:我的祖国
关键词: 创新教学 积累素材 创设情境 体验成功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的学科,在其听、说、读、写、四大版块中,都蕴含着大量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素。其中说和写更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学生说和写的起始和逐步发展的阶段,在学生的说和写中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重要。本人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创新能力,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引导学生多途径积累素材
1.多读。多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的同时,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报,特别是优秀的少儿读物。无论是古今中外的诗歌、童话、寓言、笑话,还是小说,科普读物、名言警句、优美词句,我都让学生读,让他们从中积累优美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学习各种表达手法。
2.多听。作文不仅要“眼观六路”,“还要耳听八方”。为此,我常常鼓励学生动一动耳,听一听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娓娓动听的讲话,相声演员幽默风趣的话语,电视散文,群众中的俗语,人与人之间的交谈,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各种声音。为写出有声有色,微妙微肖的作文而积累丰富的材料。
3.多记。俗话说得好,“留心生活素材,记录生活成文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丰富多彩的观察体验,如果不及时记下来,时过境迁,往往如隔云雾,即使能落笔成文,也很难具体生动。勤写观察笔记是丰富作文素材的好方法,为此,我经常提倡学生在平时外出活动时,要留心自己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并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和所悟,及时把它写下来,逐渐养成随时随地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在作文时出现“无米之炊”的困境。
二、抓好多角度的作文前指导
学生作文前,我都注意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写作知识,提供一些诱导学生思维的材料,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想象,以拓宽其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同中求导,活跃思路,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如写人,要让学生懂得抓住人物性格中的主要特征来写。所谓主要特征,就是你希望在你的文章中着重表现的那一方面。比如:邓敏同学,平时学习很用功,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性格内向,话不多,但劳动积极,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她能歌善舞,常在学校的歌咏大赛中获奖等等。那么,当你决定写邓敏同学的时候,如何选择她的“主要特征”呢?这就要看你对她这些性格中的哪一方面体会最深,了解最多了。毫无疑问,你只能选择她性格中你最了解的一个或两三个方面来写。又如写自然景物,可写景物的位置、内容、构成、色彩、质地、形状、姿态,轮廓以及各景物内部之间的关联等 。写活动过程要特别注意精彩,阶段人们的表现等。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可以直接描写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间接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
此外,让学生明白习作贵在一个“真”。要写自己最想写的,最想告诉别人的,不吐不快的;要写真经历,真见闻,真感受,真体验,真思想,真情感……只有真的,才是自己的,才是有个性,有创造性的。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三、拟贴近学生生活的文题
写作重在记录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大多数学生写作无话可说、无病。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让写作贴近学生生活。用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作文命题生活化,不断创设生活课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意识。只有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作文题目要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只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灵,使作文命题生活化,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如设计的作文题有:《我怕 》,《告诉你,我的秘密》,《我喜欢 》,《哈哈,我真开心》……这些具有儿童情趣的文题,诱发了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使他们写出洋溢童真的作文。又如我们可以设置贴近学生的节日写作系列,如《××老师的故事》(教师节)、《思念》(中秋节)、《赏月所想》(中秋节)、《我家的变化》(国庆节)、《家的变迁》(国庆节)、《盘点2009》(元旦节)、《新年畅想》(元旦节)、《感恩》(感恩节)、《拜年》(春节)、《春节的美好记忆》(春节)等。开学初可写《回首童年》、《感受____年级》等,学期期末可以设置《再见,____年级》等题目。这些题目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写起来就会有话可说。
四、营造体验成功的氛围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和称赞,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我常常利用早读课或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将批改中发现的构思巧,角度新,情感真切,语言清丽,叙述生动的习作,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给全体学生听。如:有时由作者本人读,有时由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声情并茂读,有时由写作能力提高较快的同学读。需要特别表扬的习作,则由老师亲自读。朗读他们的作文时,我着力创造一种隆重的氛围。有时我在读他们的习作之前,喜笑颜开地报出作者的姓名,被表扬的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有时,我绘声绘色地朗读他们的作文,盛赞文章的佳妙之处,然后,迎着全班同学敬佩的目光,报出作者的姓名;或故造悬念,先让同学们猜一猜,再请作者在羡慕的掌声中领回自己的作文本。
五、尊重学生作文的原创性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学赖宁”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颂扬英雄的歌曲”,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曲,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学英雄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乡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庭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市儿童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儿童公园,可一写有关儿童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儿童公园,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又如,沙头角镇退休工人陈观玉,几十年来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不为名不图利,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被人们誉为“九十年代的活雷锋”。利用假日,我组织学生登门采访。回来后,让学生写《值得敬佩的人》这篇作文。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作文素材。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5.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二、加强交流,让学生打好写文的基础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说得就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矗如,每次课外组织一些参观访问及观察活动后,我都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就是平常的一般作文,我也让学生先说后写。国庆节期间,大多数学生家长都领学生去外面参观、游乐。他们有的去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有的去工人文化宫、儿童公园,有的去东方神曲、大小梅沙;还有的亲临洪湖公园目睹焰火晚会的壮观场景。回来后,他们争着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班上本地和从内地转来的学生抢着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外渡假的学生返楼后争先恐后地介绍外地的风土人情、名胜景观。他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我索性在语文课上隔周开设一节“交流课”,布置学生把观察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都整理记录下来,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科技书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要求阅读后,选择一则内容新颖有趣的科技珍闻,做好介绍的准备。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业设计;新形式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业设计要讲究策略,除了基础性作业,还可以创新优化作业的设计形式,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笔者认为,新课标理念下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新形式:
一、口头性作业
1.开故事会。初中有部分课文故事性很强,学完后布置讲故事,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扩编、创意,加上手势,配上音乐,讲给教师、同学、家长听。如,在学完名著推荐与阅读《海底两万里》或《水浒传》之后,让学生讲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随后评选若干名“故事大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搜集、整理能力的提高,而且发展了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开辩论会。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一定时间,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对值得学生争论、讨论、商量的问题,分小组以辩论会或讨论会的形式举行。
3.演讲比赛。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节日,比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青年节、母亲节或父亲节等,在这个时候,让学生围绕节日主题自主创作一些诗文,并选出文采出众的学生开展演讲比赛。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够让学生明白节日的含义,又能锻炼孩子表达自我的能力。
二、写作类作业
1.仿写。语文课本中所精心挑选的文章,大多是知名作家所写成的。他们的语言精炼,用词准确,条理分明,很值得一提。特别是当中一些句式及修辞方法,更是学生在习作上的最佳导师。课文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熟读成诵,印象深刻。每当这时,笔者总是紧密结合文章的写法,加以点拨,让学生仿文练笔,从句段入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2.小作文。小作文比较自由灵活,在不到写大作文的时间里不定时地对生活突发事件、热点新闻、社会活动、学校班级活动等做出快速灵活的反映,也可以写下读书心得、生活感悟、美文赏析和优美句段摘录,也可以剪贴名作、看图作文的材料等,集中小型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积累本的功能。
3.大作文。以“情境教学作文法”实验课题规划为纲,以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为写作情境,以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为讨论重点。只提供写作情境和常规要求,而不定话题或主要论点,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事件、社会情境中提炼出自己的论题和观点。
三、综合性学习类作业
1.研究性作业。作为语文教师,都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在学了《孔乙已》《范进中举》之后,笔者布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虽然论题较大,但学生乐意,加之教师的指导,结果还是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拍手叫好。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指明了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2.实践性作业。这种作业,从内容方面来说,可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学习中的难点、感兴趣的问题,对生活、社会、大自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究;从实施上来说,可在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自由申报活动课题,根据学生的申报情况确定课题的范围、内容、成员,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由各小组成员制定好活动方案,分阶段展开研究,也可根据教学进度随机布置;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一个周、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发展而定;从实践主体来说,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可以班为单位开展,也可以是师生合作,甚至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加。
3.想象性作业。学生的想像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了《木兰诗》这篇课文后,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想想花木兰回家后会发生哪些事,然后续写成《木兰回来了》,以此来延伸发展课文内容。学生有的写花木兰回来后父老乡亲的反应,大家纷纷来看望花木兰,请她讲作战过程;有的写由于受花木兰的影响,将士们更加有气势;有的放在现在社会背景下,写花木兰回来后父母鼓励她做尚书郎,为国效力,增强、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
丽江古镇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大家早上好,
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丽江古城导游词。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大智大慧的纳西先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为主要纪录方式,它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历史发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态文化,约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历史。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并蓄其他宗教,笃信万物有灵,为多神教。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卷帙浩繁的经书,内容丰富多采。涉含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简科全书。东巴文化以其自己独特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几百年来始终吸引着许多中外学者和有志之士,前来研究翻译和观赏。东巴文化是纳西人民对世界人类的伟大贡献。
纳西古乐是古城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丽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风景。纳西古乐是唐宋以来的一些词牌和曲牌音乐。在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以后,这种音乐就陆续地传到了丽江。这种音乐在中原地区早已成为绝音,但自传至丽江后被广泛地传播开来,在乡村在小镇随处都听到这美妙的声音。纳西古乐保存至今,还有22个曲目,其中有的融进了纳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风格。纳西古乐被中外学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天音”。聆听纳西古乐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意境。经过近二十年的弘扬与宣传,纳西古乐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乐坛上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乐会出访英国引起轰动;1997年2月在香港艺术节演出受到高度评价;1998年在被称为中国最高音乐殿坛的北京音乐厅演出,进一步证明了纳西古乐的艺术价值;1998年5月受挪威国王的邀请,在挪威国庆节上隆重演出;之后,相继前往法国、比利时、瑞典、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纳西古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日益为世界所认识和青睐。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