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九年级思想品德

九年级思想品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九年级思想品德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第1篇

文章要点:本篇论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如何抓好九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的看法:1 利用导语,激发兴趣;2 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3 交流成果,分享提高;4 情境式表演,调动情感体验。

关键词:兴趣 主体 交流 情境表演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了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本人经过不断探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抓好九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好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而利用好导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目的。九年级新教材的导学,首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朗诵导语,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本课主题的理解;或者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某一伟人故事或学生熟悉的某首歌曲导入。如,在学习“直面风风雨雨”这节课时,我就让学生先听歌曲《真心英雄》,然后设问:歌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歌词是那一句?这句歌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一下就调动起来,十分活跃,为导入新课成功地进行了铺垫和引路。

二、尊重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主意识增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有“小大人”的一面,另外也有好奇心强、爱发表不同意见,活泼好动孩子气的一面。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不了解其心理特点,对他们“另类”的表现一味的压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此,教师应巧妙设置话题,引导他们探究、去发现。经验告诉我,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比老一套的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为,教师直接提出、告诉给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事实证明,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效率并不高。我们常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价值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只说不做呢?为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不能新壶装老酒,只是天天口头喊课改。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提高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在教学《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的“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时,我就让学生去探究:“发达国家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非常的投入,很快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交流学习成果,分享提高

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了问题,探究了问题的答案。而接下来,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一起来分享获得成果的喜悦。一旦自己解决了某个问题,或者取得了成功,得到大家的认可,那种成就的充实感是无法形容的。探究了问题的答案后,我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这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也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长期坚持不懈的开展这种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而富有意义的事。有这样一句名言:“二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交流后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二个人一人一个思想交流后,就可以获得两个思想”。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十分重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加强交流,增进友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对照他人寻求的问题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深化提高,寻找出全面而又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课堂教学如此引导,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如,在教学《奔向全面小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学,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分组让学生结合自己所见所闻交流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疑惑,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通过这些流程,学生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

四、情境式表演,调动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第2篇

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英文名称“Flipped Classroom”,也有译为“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的,是将学习的基本两个过程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倒安排,彻底改变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重新规划课前、课上、课后的时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

2.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从现象上看,翻转课堂创新了教学方式,预先为学生录制视频课程,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U盘等方式观看教学视频或PPT,可以多次暂停,倒带,做笔记或阅读。课堂上则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探究。教师解答问题、参与探讨更深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从更深的层次思考,“翻转课堂”撼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根基,极有可能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终结者,创意这项教学改革的教师也将成为旧的教学方式的掘墓人。

3.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

第一,教学视频短而精。高度浓缩的教学内容将一节课的要义在10分钟左右的视频中呈现,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第二,形式丰富多样。视频的形式多样,可以通过网络、可以通过学校的信息平台、可以通过U盘复制、可以通过刻录的DVD给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在观看视频课件时可以选择慢放、重放、暂停等方式,对熟悉的内容可以略过不听,对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学习,而且视频可以随时播放,利于复习。

第三,教学重点明确突出。教师在10分钟视频之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抓住一堂课教学的要义,这就使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充分备足学生、备足教材并进行经典呈现。

第四,重新构建了学习流程。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放到了课上,学生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参与讨论、探究、答疑、测验并完成作业,促进了知识的学习和内化。

第五,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及时提问,也可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疑问,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第六,利于家长监控学生在家学习状况。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家观看视频、进行课前学习,其学习状态、学习态度等呈现在家长面前,家长可以对其进行督促,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克服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与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这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是,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复习课中的应用应按照建构主义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来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细节,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

2.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学工作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之前难以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思想品德课复习中,学生的基点高于新授课之时,但知识的系统化、知识的运用程度、学科技能、学科思维和思想方法存在着一定差距,翻转课堂的使用基于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以高效的目标达成为目的,教师在课上环节可以发现学生真正存在的问题所在,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提高。

三、翻转课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合理有效使用媒体原则。

翻转课堂的精髓是翻转了知识内化与知识传递,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媒体的使用是主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教师切忌把目光定在视频和媒体的应用上,须知没有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对学生的解读、没有过硬的教育方法论的支撑,媒体运用的如何精湛也不能收获好的学习效果。

2.面向全体、目标达成原则。

翻转课堂在复习课中的应用源自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坚持面向全体,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标。所以,在课前制作视频时要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坚持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课上的讨论、交流环节要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要了解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课后要跟踪学习成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跟进,帮助其完成应完成的学习任务。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传统课堂,教师的教学可以不精彩,但不能不达标,因为前者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问题,而不达标则是严重的质量问题。

3.因材施教原则。

翻转课堂中教师在课上和课后有比传统课堂更大的灵活度,可以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应该给予富有个性的指导,耐心地帮助每一个学生。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录制视频是要反复研读课程标准、逐字逐句推敲,确保科学严谨;思想性主要体现在课上、课后教师都应注意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提高学生的学识事实判断力的同时提高其学识的价值辨别力和价值判断力。

四、翻转课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应用的基本策略

1.教师团队协作策略。

高质量的微课视频是学生课前学习和课下复习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复习课阶段,10分钟左右的视频是教师智慧的凝结,教师的视频脚本是一份高质量的备课讲稿,其中不仅要重点、难点突出,更要体现复习课的提升作用。实践中,短短的10分钟视频备课要比传统复习课花费的经历更多,单凭教师一己之力很难保证备课质量和视频制作的最优化,所以,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团队合作是确保翻转课堂在复习课中应用的基础。

2.有效使用媒体策略。

翻转课堂的要义是“转”,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媒体的有效使用促成了知识传递的进程,所以,媒体是知识传递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在思想品德九年级复习课中翻转课堂的在家学习部分不必僵化到全部都要视频、网络等手段,教学手段永远要为教学内容服务。

3.及时有效评价策略。

翻转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帮助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在继承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引导作用,更加突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伴随着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符合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要求,贴近真实的教学活动。

4.密切监控策略。

翻转课堂对学生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自律意识差是影响翻转课堂质量的因素,特别是复习课时间宝贵,学生课前复习做得不扎实,课堂讨论、答疑、练习等知识内化活动的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在使用翻转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在家学习进行有效监控,采取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在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养成适应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习惯。

5.突出人文性和思想性策略。

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九年级复习课中应用的过程中要避免只关注知识落实的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视频、课上活动等环节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判断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课程的引领,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全面实现课程标准设定目标。

五、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九年级复习课中应用的关键点

1.首要任务――师生角色重定位。

(1)教师在教学不同环节的多重身份是课堂翻转之根。

在课前阶段,教师是视频的研发者和制作者。视频是翻转课堂的物质基础,教师根据复习的要点重点,筛选教学资源,编写视频脚本,进行视频设计、研发、制作。在课上阶段,教师是复习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在家观看视频后,对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向教师提问,教师能及时发现复习中的问题和盲点,为第二天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参与学生讨论,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融入学生复习的过程,主导作用更加凸显。在课后阶段,教师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反思提升等促进知识升华。

(2)学生自主性的提升是课堂翻转之本。

“颠倒的教室”是在精心教育预设和充分有效生成基础上的学习活动。在整个复习课过程中学生需要课前观看视频、进行提问,课上需要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基石――精制课程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客观上要求教学视频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好看,视频制作要语言优美、图像清晰,声音清楚,色彩鲜明,能吸引学生;其次是能看,一般教学视频7―10分钟为宜,教师要精心选择和确定视频中呈现的“知识组群”,“知识组群”一定要适中,过多则视频中呈现的内容会比较粗放,过少则学习效率受到影响,过碎则缺乏系统性;第三是易看,教学视频内容一定要结构清晰、主线明确,条理清楚,要义突出,总结精当,学生便于回忆,一看就懂,视频中教师可以插入问题,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

3.要义――教师和学生都要转。

翻转课堂中教学视频的制作固然重要,但要义还在一个“转”字,教师的“转”体现在教学方式要体现以学定教,在翻转课堂里教师在上课之前是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并以此来确定课上的着力点,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示个人学识的舞台,而是为学生提供帮助的场所。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别是在复习课阶段课上的时间都用于知识内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会像批改作业那样用“对”和“错”进行评价,也不会用题海战术式的复习代替知识内化。

4.灵魂――重建“对话”。

知识部分已经在观看视频阶段解决,课上更多的的是要解决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和辨析能力以及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翻转课堂中的对话更多的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对话和关注学科技能提升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有助于全面实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高水平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标志。

5.核心――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九年级复习课中的应用不能回避评价问题。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不仅要教师参与,更要引入多元评价,客观立体地评价学生。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与教师、同学的互动更多,教师和同学间的了解明显增加,教师不仅能够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也能进行过程性评价;在交流与合作中同学间的评价也会有所增加,评价主体更加丰富、评价内容更加具体;由于师生、生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增加,谈话、观察、项目评价、描述性评语等平时无法使用的评价方式都能实现,这些都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六、翻转课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应用的四步骤

1.预设・传递。

“预设・传递”包含了师生两个主体在课前的准备工作,是翻转课堂第一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1)教师课前预设阶段。

在本阶段教师要完成以下工作: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兼顾男女生比例、关注组内学生成绩的均衡,组内要确定1―2名组长,负责收集组内意见、发表见解、组织合作学习等;其次,教师要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和保存微课视频的资源库,实践中,教师可以把微课视频和学校校园网或学校数据平台衔接,学生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就能进行学习,也可以建设学科QQ群、班级博客、邮箱等形式;再次,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写出视频脚本,反复推敲后由组内教师集体录制制作视频和相关测试题,上传到网络平台;第四,通过E校通等方式,联系家长,向家长讲清学生在家在线学习的相关要求、时间、任务等,请求家长配合,这一环节在最初适用翻转课堂之时,能有效监控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是非常必要的;最后教师要通过师生交流的平台收集学生的提问和问题、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设计第二天课上的活动。

(2)知识传递阶段。

学生在本阶段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观看视频,对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一边看一边回忆旧知识,对原有的知识重新进行系统的构建。看完视频后,对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做教师随视频上传的测试题进行检验和巩固基本知识。对通过视频看不懂的问题和测试题不会的问题,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平台向其他同学提问。

2.引领・内化。

本阶段的教师工作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首先,教师要进行二次教学预设,即在接受了学生的反馈信息后,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并进行教学设计、创设课堂问题讨论的情景、选择课堂用来讨论分析的资料、对观看微课视频后仍然不懂的知识点的讲解准备……为课上知识的内化做好准备;其次,课上,教师要依据对学生的了解,展开讨论、问题探究、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激励机制,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师要认真倾听、与学生分享智慧与心得、及时评价并注意用正确价值观引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学懂知识、学会知识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3.体验・实践。

通过课前学习、课上内化,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都基本掌握,但若这些知识与现实分离,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惰性知识。要把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素质才是思想品德的价值所在,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肩负这样的责任。如何让知识不光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可以设计实践类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并交流,鼓励学生到真实的情景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收获成长,内化素质,知行合一。

4.总结・评价。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开卷考试;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04-02

自从河北省中考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以来,大多数的学生,甚至包括一部分家长都认为抄抄就行,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我记得很清楚,刚接手毕业班时,虽然每天布置的作业做起来不超过20分钟,但是往往还是收不上来,问学生原因,都说没有时间。为此,我确实感到很郁闷,怎样才能既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从而学好这门课,又不占用学生课下过多的时间呢?在这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多次试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大致包括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当然课上是主要的,我把课上的45分钟分成三个部分:前15分钟进行预习;中间的15分钟进行讲解;最后15分钟进行练习。具体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课上预习

通过对学生的“明察暗访”,我了解到,对于新课的内容,要想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那是不现实的,基于此,我把新课的预习放在课上进行。首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做出记号。其次,预习完后,让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自行解决一部分问题,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出本课的知识框架,提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期间,我走到学生中间进行询问指导,这又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最后,有目的的找几个组的代表表述他们的讨论结果,在这个环节中,我既掌握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了解了他们还有哪些地方不清楚。这就使得我在下面的讲解环节中有了目的性,这既可以节约宝贵的课上时间,又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很自觉的集中注意力。

二、课上讲解

有了第一环节作为前提,这一环节就只剩下画龙点睛了。首先,由较好组的代表板书知识框架,我再进行必要的补充,这就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其次,针对第一环节里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同时指出本课的重点,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听课的目的很明确,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上练习

为了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方法应该科学有效。下面简介一下练习方法。

1.选择题的练习方法。首先,在课前我先掐着时间做一遍,看看自己的出错率、出错原因,把这些都在选择题的序号前写清楚。其次,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要求学生做题时,先以做对为标准。接着给他们限定时间,要比我做的时间略长。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把我的用时、出错率、出错原因写在黑板上。不过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也就是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会故意做错,让学生感到有时自己能超过老师,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再次,指名学生回答做题结果,并要说明为什么,我再纠正一下错误答案,然后以每一纵行为一组,看哪组做的最好,对于好的组,给予掌声鼓励,学生必竟是孩子,什么时候都离不开鼓励和赏识。紧接着我再把有问题的进行讲解,学生基本就能掌握。为了今后能高效率的使用错题,要求学生在错题上标明原因,如:审题不清、不理解等。课下把练习收上来,进行必要的总结。最后,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典型的错题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出来,以备以后复习用。

2.主观题的练习方法。由于课上时间有限,一节课有一道题就行,做题前先把学生四人一组分好。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学生自己审题做答案。第二步,组内四人讨论,由组长执笔做出一份答案。内容包括:(1)共同想到的知识点,在后面标上“共想”两字。(2)由每一个或几个同学想到的,在这个知识点后面写上他或他们的名字。(3)选择几个组长分别表述答案。在此过程中加以指导,一般说来,难度不太大的题,在学生的答案中就可以找全。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在我进行必要的补充后,答案也就有了。对于做得好的组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这可以更加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下课后,把每组的答案收上来,看看哪些学生需要进行辅导,课下再进行单独辅导。这样既节省了学生课下做作业的时间,又有的放矢地辅导了学生。另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无形中减少了自己的作业批改量,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生、研究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有人或许会问,学生课上效率很高,课下是不是就无事可做?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学生在课下做些什么?

1.自助式学习。虽然说思想品德课在中考是开卷,但是还是有许多需要记忆掌握的知识,课上是没有这个时间的,只有课下来完成。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每天所掌握的内容。当然,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我只给学生规定一个下限,那就是每天至少记住一个知识点,多记不限,并且让学生在记录本上写清楚时间,为的是依据遗忘规律及时进行复习。别看一天一个不多,时间长了,这也是个不小的收获呢。实践证明,学生非常主动,因为他们不仅“自由”了,而且是自助餐式的学习。对于识记的内容,我依据学生的记录本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从而督促学生。对于检查不过关的同学,我会给他一次回答不下来也不必接受惩罚的机会,当然他们可以自己去争取更多这样的机会。比如前面做选择题时,全对组的同学就有了一次这样的机会。这样做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有犯错误、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所以检查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不过这灵活性是学生自己争取来的。对于没有机会,检查又不通过的学生,也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如:让他在课前为全体学生唱一支歌或者把每天识记的任务由一题提高到两题,等等。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验感悟 活动教学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实践中建构知识,感悟人生,培养能力,树立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新版思品课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性,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和探究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七年级政治“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一、七年级政治“体验活动课”的特点

七年级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体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七年级政治教材共设计了 22项活动内容。比如第一课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我们的学校,可以画平面图也可以是一段文字描述学校特色。第三课中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制定今后三年的总体目标,并经常及时查核验收,督促培养学生养成自己自觉管理自己的习惯。第四课“学会学习”中活动内容是把每天所做的事情分出它们的轻重缓急,以便合理安排这些事情。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七年级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如第八课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比较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异同,让初一新生能够及时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第十四课请老师、同学、父母对自己一学期各方面发展的情况做出评价,具有浓郁的素质教育色彩。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体验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中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 3―5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招考试改革的需要。

(二)教师适度指导

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三)转变学习方式

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体验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一)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

思想品德课现在在学校一般被看作是副科,一不能引起学校 、家长的重视,二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毕竟,在社会观念中,它是属于考查课,不属于大部分人观念中的主课,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但活动课却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

(二)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四、体验性活动教学的操作与实施

在体验性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尽可能把思品课中抽象的知识还原成事实,让学生面对需要去思考、讨论、合作,从而使教和学在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中构建知识,发展潜力。

(一)阅读自学,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阅读自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课前读、课中读和课后读三步。课前读即自读,它是按教师的要求三读课文:一是细读,了解全课的基本内容;二是概读,了解和提炼本课的知识体系;三是疑读,找出不理解的知识点并设问。当然教师必须对课前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在上课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在恰当时机对重难点进行课中读即引读,在引读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融入情境中读书,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看、耳听、脑想,使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统一起来,这样,学生对所读内容就会产生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引导,学生的疑问就解决了。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而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情境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乐趣

情境体验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像音乐等再现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引起学生认识的共鸣和发展。

1.运用表格、调查等手段创设情境。如在“ 分数值外的收获”这课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格中实事求是的列出自己在本学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表现,然后再列出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爱好与特长等方面的成就与遗憾及努力方向。经过这样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在思想深处能够认识到,我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考试分数,而是多方面的,这样就能够为那些分数不够理想的同学树立起自信心。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整理课余活动带给我们哪些收获?调查初中生的学习、娱乐和休闲状况,分析和讨论他们与素质发展的关系,自然引发了珍惜青春的情感,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运用小品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如在学习“宽容与理解 ”这课时,教师请一位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扮演一位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通过表演使表演者体验不同情境的不同感受,促使该同学改掉了在条件不好同学面前高傲自大的习气,他向好的方向转变。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会渲染整个学习环境,学生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三)实践活动,内化知识的情感价值

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活动,如书报的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观察记录、制作广告词、调查报告等。二是群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兴趣小组、合办板报、召开主题班会等。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农活劳动,调查家庭收入变化,学生通过实践 、调查,提高分析能力,亲身体验到父母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少同学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写到“真没想到种菜劳动需要那么多知识,耗费那么多的精力,每一分钱都这么来之不易,想想父母的辛勤劳动,我真该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活动教学的反思

体验式活动教学在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验式活动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情境比较复杂的内容就不宜运用此教学方法。

(二)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不应该求多求杂,也不应该只注意其外在的表现方式,更多地应是注重其内在品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活动的创设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三)设计一个适用体验式活动教学的材料,是一件很花时间的事情,平时要注意做个有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了解社会现实,有意识地积累各种有用的资料,尽量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才能使课堂的容量增大到体验教学法所要求的容量。

(四)应采取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新的评价方式重在对学生个体评价,可以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参与评价,重结果也重过程,要注意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以采取写评语、谈话、记录成果等方式。这些对于一个兼职政治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操作者不仅要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还应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学校也应支持教师做出大胆的尝试,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参考文献】

九年级思想品德范文第5篇

根据xx--xx学年度工作要点,以推进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主线,以对备课组建设和提高毕业班教学为工作重点,努力提升我县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重点

1、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2、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重视各个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

三、主要工作

1、进一步推进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

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老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和教材观等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本学年继续通过假期培训、校本教研等活动的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新课改理念,并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采取分片现场经验交流、公开课观摩引领、以及课例式校本教研等活动来继续推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

⑵在先前的下乡过程中,校本教研专题学习的基础上,思想品德教研员与各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引领、组织全县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深入学习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研讨、展示课活动,努力探究新课程、新教材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提升课程改革的效度。

2、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是教材解读的准确性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针对性,特别是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提升教研组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

⑴一周一次的本校思想品德各年级组教师联合集体备课

⑵通过一周一次的片教研活动,实现跨学校同学科教研。

⑶通过全县优秀思想品德教研组的引领示范活动,实现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4、认真抓好毕业班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努力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⑴抓好九年级教材分析,注意在理解、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努力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⑵通过观摩课、探究课及专题复习课竞赛等活动组织好单元复习、专题复习。

⑶搞好思想品德与历史学科的结合与沟通,组织好全县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师做好中考备考会。

5、精心做好教研实践活动

⑴下乡参与学校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尤其是校本教研活动进行的情况如何。

⑵以校为本,开展主题式培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定本学期教研的主题。主题应 来自教学实际,它是真实的、有意义的、能够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得到改良和解决的。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学习、梳理,教研组共同商讨确定两三个重点问题,作为本学期所重点研讨的问题,即校本教研的主题。教研活动应重点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以强化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具体工作

1月份

1、组织期末调研考试

2、征收各年级试卷分析

2月份

1、制定下学期补充计划

2、召开全县各学科校本教研培训活动

3月份

1、参加石家庄中考备考会

2、九年级中考单元复习指导

3、单元复习探究课

4月份

1、七、八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2、九年级进行一模考试

3、九年级集中阅卷、一模试题分析

5月份

1、中考模拟试题命题

2、部分学校中考复习指导

6月份

1、各学校中考复习指导

2、九年级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