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分析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核心重点,而在这其中,阅读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初中学生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在生活阅历上,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积极采取语文阅读创新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价值:第一,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当前,随着教育界对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日益重视,学生的知识吸收和积累,早已不再局限在课本领域。借助于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宽。第二,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可以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语文作为一切学科的基础,不仅要求实现对学生语文专业能力的养成,而且也要求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借助于合理的阅读教学的渗透,能够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的情操获得陶冶。第三,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借助于阅读教学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丰富的知识,而这些丰富的知识也会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反哺,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创新策略
正是因为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巨大,因此在当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之中,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但由于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开展时间较短,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难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本文认为,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择素材,实现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借助于阅读教学实现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往往存在选材不当的情况。针对于这一点,建议教师从学生的客观接受能力出发,来合理地选择素材。比如说,在初中阶段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是教学的一大重点,但是当前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选择一些佶屈聱牙的《史记》《汉书》等著作,初中生显然无法胜任对这些古文的阅读。因此,建议教师可以选择《水浒传》《三国演义》这类浅显的古文来开展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古文能力。因此,在选择阅读素材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客观接受能力入手,违背学生的客观接受能力,往往更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改变教学目标,着重重视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当前一些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之中,往往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较深,因此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性。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已经格格不入,甚至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压力不断增大。针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学生要积极转变教学目标,把阅读教学从功利性的目标之下解放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繁星春水》的时候,教师可以不必强调学生的背诵能力,而是应该对学生展开追问,问学生从中获得了什么价值观念,有什么新的人生感受。另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里开展一些读书会或者阅读会等活动,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彼此取长补短,阅读的经验得到交流,而且也会降低阅读的压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情操的陶冶。最后,紧扣课本内容,实现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目前,虽然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已经注意到了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积极采取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但是在实践开展过程之中,却存在混乱无序的情况,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很多教师的阅读选材往往和课本的内容契合度不足,所以无法实现以阅读教学对学生课堂素质的反哺。针对于此,建议广大教师要积极加强备课,筛选能够和课本相互疲惫的阅读素材。比如,在开展《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阅读叶圣陶所撰写的相关著作,来加深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深入理解;在开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节课程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普希金的其他经典名篇,从而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受普希金诗歌的魅力。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在保障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自学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020―1.5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没有切实意识到学生自学习惯的重要性,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也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指导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一大失误。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叶圣陶先生曾劝诫我们:“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只知道捧着课本死记硬背是没有用处的,至多只能应付考试。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更是适应社会的必要之举。
一、语文自学习惯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而把语文自学习惯作为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途径和方法,这样其实降低了语文自学习惯的等级。更多人热衷于研究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语文自学习惯的养成。实际上,离开了良好语文自学习惯的依托,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了。叶圣陶先生是语文自学习惯的积极倡导者和切实践行者,并且对语文自学习惯有过很多论述,他曾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把习惯放在能力之前,可见叶圣陶先生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因此,我们认为,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是指学生无须依赖语文教师而能够独立进行语文学习获取各种新知识的一种不自觉的心理倾向,它无须刻意地思考和分析,就能自然地开展学习。包括规范的书写习惯、正确的朗读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懂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观察的习惯、质疑思考的习惯、博览群书的习惯等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方面是时展的要求,快速发展的21世纪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往往是以良好的习惯养成为前提的,而各种良好的习惯当中,自学习惯的养成又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还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需要具有良好自学习惯的终身学习者。
二、语文自学习惯的养成
既然语文自学习惯如此重要,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那么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呢?我们认为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是分不开的。如叶圣陶所说:“自学能力的强或弱根据在校时候所受教育的好或差。假如在校时候常被引导向自学方面前进,学生有福了,他们一辈子得到无限好的受用。”“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自学态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学生若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将学习由一件苦恼的事转化成快乐的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探究潜能和兴趣的指向。比如在教授鲁迅的《药》以前,先跟学生说这篇小说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就会激起学生在课下自学的兴趣和自觉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很多学生往往在老师布置自学任务时,满脸的苦恼和委屈,进行被动的自学,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而不是盲目被动地进行语文自学能力训练。
(二)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自学的条件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授之以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少走弯路”。要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就必须有意识地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只有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自学,并慢慢培养他们带着问题读书,圈点批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从而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些方法主要有序列法、发现法、暗示法、定向法、评价法、调整法、迁移法等,也可以遵循自读、置疑、讨论、自结、自测学习顺序。或者用“圈点批划法、读写结合法、设疑释疑法、循序渐进法、温故知新法、宏微相辅法”。此外,也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比如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中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也使他们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中,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三)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
正如爱迪生所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自学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因为思考和质疑是语文自学习惯的核心因素,离开了它们,语文自学习惯便会流于形式,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质疑是一种思考,但思考的范围更广,质疑的切入点主要有根据课文题目质疑、根据课后习题质疑、根据标点符号质疑、根据中心内容质疑等。学生自觉质疑和思考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语文教师鼓励和启发的,学生只有在平时的课堂当中养成自觉质疑思考的习惯,才能在课外阅读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建构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四)联系课内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不囿于“一车一骡一条道”,而应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课内、课外一起抓。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最终要在课外的学习当中才能得到应用,也更多地在课外使用,因此应更多地关注课外,把课内的自学习惯迁移到课外,同时,开展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在课内学到的自学习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历练和巩固。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像编辑出版校报、校刊,有组织地开展报告会、讨论会、故事会,或者指导学生自导自演话剧等,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导航,比如课外阅读经典名著、报刊杂志,阅读有影响、有争议的一些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科技读物,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练习、多活动、增长知识、开拓知识视野的平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总之,良好语文自学习惯的养成,不仅是时代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整个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只有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才能真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新萃.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 ,14 (S1):7.
[3]牟荣康.培养职校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3).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热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出整个语文水平的高低,而作文训练恰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作文难教,对于学生而言作文又难写,怕写作文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之一。作文为什么难教、难写?学生的写作热情为什么难以提高?下面将从主观及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学生写作热情低下原因的简要分析
(一)主观方面――学生阅历少、知识面窄。初中学生,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大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刚刚完成由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生活学习的阅历非常少,基本还是停留在家庭、父母和师生周围,生活圈子非常固定,生活阅历少,思维能力较弱,还处在慢慢积累经验、发现世界的阶段。而且知识面相对还很窄,非常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不管是感性思维还是理性思维都还在发展阶段,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细致观察的耐性及深度,而恰恰作文写作是要学生能够与自己或与外在的世界安静地对话,所以初中生写作热情普遍不高,主要是主观上的原因。
(二)客观方面――教师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较低,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更为重要或遗憾的一点是语文老师传统、古板的作文教学方式所致。许多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作文就被老师纳入一套僵死的模式,总分总、分分总等写作的模式大行其道,教师在课文讲解或学生的优秀作文讲评的时候,总是喜欢这一类的文章模式,这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许多教师甚至要求学生在临考前背下若干篇范文,以便获得高分。这些,乃是导致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心理上敏感、脆弱,各种焦虑感、抑郁感、挫败感交集在一起,作文上表现为无病,“为赋新词强说愁”,夸大困难,文字不通顺及条理不清晰。
二、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热情的尝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生作文教学时有过下面一段话,他建议教师们“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一)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引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二)平时出给学生的题目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借以培植‘立诚’的基础?(三)学生对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认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虽然时过境迁,但在作文教学上,叶圣陶先生的“三问”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耕耘好作文教学这块田地。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1.选好作文题目,提高学生写作信心。虽说题好一半文是针对学生写作而言的,但教师选定一个能被大多数学生接受的题目也可以说是一种成功。教师先要从改变命题内容入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帮助学生建立作文的信心。诚如叶老所言:“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天真活泼,喜欢敞开思想。因此,我们要让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易于激发其想象力。例如:《妈妈,我想对你说》等,这样的题目,学生一般都能有内容可写,也容易写好。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有材料可写,笔者采用的方式是结合综合性活动,努力创设情境唤起他们的共鸣,让学生有物可看、有话可说,再现生活过程,这样的作文才言之有物。如景物描写教学就到郊外或公园去,边看边写且随时可和老师交流心得。此外,还教他们查找资料,获取信息,丰富见闻。比如,景物描写类的作文就可以指导学生查找名家名篇进行对比,对于不清楚的知识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丰富作文内容。其中笔者认为课前三分钟是很好的一个语文能力实践活动。形式是让学生围绕某一特定主题作口头表达,要求主题明确,声音洪亮,发音标准,体态自然。如“热点事件大家说”这一话题,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感知,对积累写作素材非常有效。
3.指导学生做好读书摘记并鼓励用到作文中。阅读是吸收,吸收越丰富,下笔才会越有神。那么如何将阅读与下笔联系起来?我的做法是:重视阅读课教学,拓宽阅读面,增大训练量。要想改变学生无东西下笔的心理状态,除了直接感知生活外,还可以指导学生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而获得间接经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看书。要求学生在看书的同时把书中好的语句摘录下来,并且鼓励学生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但前提是要自己背出来写上去,而不是直接对着照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广泛地阅读,是积累丰富语言的重要前提。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阶段甚至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准备和铺垫,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所以,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热情和写作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主观及客观分析了初中生写作兴趣低的原因,探讨了一些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写作热情的方法。笔者相信,经过不断地创新和探索,一定能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作文教学理念的一个平衡点,将初中作文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在这封公开信中,张竞生说:“据竞生个人实地在书店及编辑部经验所得,断定如有10万元资本,以之请编辑七八十位,按时译书,则数年内可将世界名著二三千本,译成中文,其关系于我国文化至深且大。兼以经营世界各种名画与雕刻品,使美育及于社会,于艺术与情感的影响也非浅鲜。就赢利来说,单就书籍一项论,头一年假定出500本书,每本5万字低廉售价算,又姑定年本的售数为每年卖出3000部计,则500本书,一年可卖至总数90万元。如此除去印刷费15万元(每部照稍高价算为一角),编辑费12万元,与发行费数万元后,净利几达60万元,获利之大,可为惊人!而况兼卖美术品,与外国原书及各种教育品等,总之合起来,获利当然甚巨。推而至于第二年,第三四五年之后,则每年再出新书500本,新得之利与旧籍的赢余,累积起来,则第二年之后获利之大更难预算了。论其资本不过数万元至10万元而已,比较市上无论经营何种商业断不能得利如此之多也。”
张竞生因研究“性”问题在当时颇受非议,但是在日记中说“此意颇值得研究,不可以人废言”。看来,研究近代文化史,这封信还是颇有价值的。并且,日记中说这是一个“大规模的译书计划”。仅仅是一个“计划”便敢言及一年“出500本书”,当时文化人的气魄也可以想见了。
让我感兴趣的,不仅是张竞生的气魄,而且涉及一笔经济账。这样一个“大规模的译书计划”,在张的信中称大约需要10万元。10万元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推算一下。据陈明远先生在《文化人与钱》一书中的分析,1926年至1930年大米的价格是每斤6.2分,猪肉是每斤2角,白糖每斤1角,食盐每斤2.5分,植物油每斤1角5分。按照物价,当时的1元钱大约能折合现在的人民币35元左右。以今天的眼光,350万元就能搞一个这样庞大的出版计划,简直有点天方夜谭。以现在的出版行情计算,这样的计划起码要上千万元吧。值得一提的是,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当时的稿酬是非常高的。柔石在1928年12月6日致兄长的信中说:“近日生活亦好,每天可写二千字”。以当时比较普通的稿费标准计算,柔石每天的稿费就是4元,每个月就是120元。120元,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就是4200元。4200元可以算得上是白领了吧。但这仅仅是一般的稿酬,像、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的稿费则更高。商务印书馆当时给的稿费是千字5元,鲁迅的也是千字5元,郭沫若的要低一些,千字4元。译书的条件也是非常优厚的,林纾的稿费是千字6元,高得有点让今天的人们不敢相信。当时的版税也比较高,一般在10%、15%~20%之间。就是这样,文化人好像还不满足。当时严复应张元济之邀为商务译书,就提出待遇不优则无法专心翻译。好在商务财大气粗,张元济也是明白人,对严复的要求一一给予满足,还给他高达40%的版税。要不是商务为严复提供了如此良好的译书环境,我们能否读到影响中国思想风潮甚大的“严译八著”,真的难以想象。不过当时的文化生态比较好,你不给别人给,好东西不怕没人要。难怪严复问商务要钱的时候那么理直气壮。
这封公开信让我注意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张博士在这封信中似乎没有考虑如此庞大的计划是否要经过哪级部门的审批,好像有了钱就可办事似的。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办个出版社就像办个商店一样简单,不用经过什么复杂的审批程序。几个人一合计,只要志趣相投,出版社就办起来了,根本不像今天这样麻烦。甚至排字工人,只要有志向,也可以办成出版社,并且挺成功。如今最老牌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就是由《字林西报》的排字工人夏瑞芳和鲍氏兄弟(咸恩、咸昌)于1897年创建的。文化人涉足出版在当时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周氏兄弟、郭沫若、老舍、郑振铎、沈雁冰、叶圣陶等一大批在近代文学史上闪耀着光芒的名字当时都或多或少地和出版发生过联系。至于出版界更是人才辈出,高梦旦、张元济、王云五、胡愈之等诸位先贤,既具文化眼光,又具人文关怀。在他们的努力下,出版界和文化界的合作真可谓水融,相得益彰。
一、“开始”的习惯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很多学生在听到上课铃声时,总是匆匆忙忙跑进教室,到了教室还在嬉戏打闹,教室里嘈杂声一片,等到真正课程开始往往要一两分钟才能进入上课的状态。因此在上课时,可以尝试着请孩子进教室的脚步跟牢音乐的节拍和速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的内容、情绪,强调孩子听音乐。对表现到位的组及时给予整组奖励,对没合牢音乐表演的孩子,教师要及时指出,并请孩子重新进教室,把规矩做到位为止。如此一来,每次音乐课,孩子们就做好了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总是很期待今天的音乐是什么样的节奏,应该配合什么样的步伐。
二、“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爱尔兰作家萧伯纳也曾经说过:“难得有人一年会思考二三次以上,我则因一星期思考一两次而博得了国际声誉。”由此可知思考的重要性。许多人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唱、听听、玩玩,一节课热热闹闹就够了。其实,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不仅需要欣赏者自己的听觉去多听,感官的刺激与人内心的活动融为一体,还要有对音乐的感悟和思考,音乐艺术的功能才能实现。这其中,可以有对音乐创作背景的思考、表现要素的思考、对风格、对音乐的再创造的思考。思考就是互动,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为学习中的主动者。
三、“动手”的习惯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的一切美的表现都是在时间过程中以乐音运动的形式进行的,因此音乐具有抽象性。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音阶的掌握,孩子们总是力不从心。如果教师用直观的柯尔文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那么学生自己动手并观察手势就很容易掌握音准。对于一些较难掌握的节奏,孩子只要拍一拍、划一划就能很快掌握。在为歌曲创编等环节均能体现动手的重要性。“动手就是动脑”,孩子们通过动手不仅很快掌握音乐的特点,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四、“表演”的习惯
小学音乐教材里“表演”的内容占有重要的位置,“表演”不仅是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音乐表现形式,而且还是歌唱技能的综合应用。在表演时,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还要兼顾演唱姿势、情感、呼吸、换气的良好配合。学生养成了好的表演习惯,既可以把歌唱得很好听,还可以让唱歌成为学生的终生享受,带给他们一生的快乐。
五、“聆听”的习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人们感知音乐、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常人都有听觉的本能,但是要求养成聆听的习惯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聆听,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听,更是一种高效的听。在聆听中包含着鉴赏性的思考、主动性的理解和批判性的接受。因此,教师必须勤钻研、巧设计,提高学生的聆听兴趣。此外,聆听不仅仅是聆听音乐,也包括虚心聆听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只有良好的聆听习惯才有文明的课堂,才能聆听美妙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