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森林防灭火工作思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业局位于*市境内,始建于*年,是国家大型二档森工企业和*森工集团所属成员企业,是国家重要的商品材生产基地。企业总资产1.5亿元,总经营面积13441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2755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4.9%,下设7个林场,1个森林公园等28个基层单位,四周分别于*市、黄泥河林业局、敦化林业局、红石林业局及*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为邻,辖区内有3镇2乡,32个村,140个自然屯,是一个典型的农林交错,居住混杂的森工企业,辖区内总人口66341人,总户数18251户。其中,林业人口19000人,林业职工户7345户。
二、机构设置及设施设备情况
年初,局调整充实了以局长为总指挥的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下设由5个主伐林场、2个经营林场组成的7个分支机构,机构组成人员达114人,其中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50人(下设防火办公室、5人),分支机构人数64人。成立了由25人组成的1支专业扑火队,由40人组成的3支半专业化扑火队,由1088人组成的51支临时扑火队,共有1部防火指挥车,1部宣传车,8台值班车,4部中继台,25部车载台,98部手持机,9部传真机,15台风力灭火机。设置870块防火碑,43块永久性防火牌,18座防火墙,了望台9个,*水湿地和*红卫农场水湿地各设1个了望台。
三、今秋森林防火工作主要做法
针对今秋森林防火特点,我们在总结以往森林防火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今秋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与部署,概括起来就是:切实搞好六个落实,坚持七个抓好。具体地讲:搞好六个落实即思想认识落实,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度落实,扑火预案落实,防火措施落实,联防工作落实。坚持七个抓好,即:抓好落实,加强领导;抓好目标管理,重点突破;抓好预防为主,措施到位;抓好基础建设,有备无患;抓好队伍建设,提高素质;抓好值班值宿,严禁空岗;抓好调度运行,强化指挥。
(一)宣传到位,统一认识,营造有利于秋季森林防火的舆论氛围
首先,我们及时地召开了由局长主持的局森防指挥全体成员会议,摘要传达了省、市秋季森林防火视频会议精神,针对森林防火规律,结合上级要求和我局实际,重新调整了工作思路,为今秋森林防火工作确定了目标和任务;其次,于9月16日召开了全林区秋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局森防指全体委员、基层各林场场长、主管场长、林政员及防火办全体成员、以及驻军*部队、*森警部队、*镇政府、*镇政府相关领导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摘要传达了*省副省长*在全省秋季森林防火工作视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副市长*在*市秋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宣读了《*省2009年森林防火命令》,主管局长对我局秋季森林防火工作做了详尽的安排和周密部署;第三、利用一周时间,召开了七个林场的秋季森林防火联席会,将各级领导和各级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第四、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开展声势浩大的防火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做到了《*林业报》每期都有森林防火方面的报道。9月25日,也就是宣传日期间,局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在白林广场举行了以宣传《森林防火条例》、《*省人民政府2009年森林防火命令》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活动中,防火宣传车反复播送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省人民政府2009年森林防火命令》,扑火队员身着扑火服装,身披“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字样绶带向路人发放宣传单,同时向路人讲解扑火小常识,局属各单位统一行动,出板报、贴标语等,并在主要街道和各林场门前展示,从而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特别对广播听不到的地方,汽车进不去的地方,电话打不通的地方,交界三不管的地方和入山不易控制的地方以及外委、外流、旅游等人员,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到目前为止,全局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制作发放防火旗2000面,动用宣传车20次,深入到32个村屯进行防火宣传,较好地营造了有利于秋季森林防火的舆论氛围,使森林防火在思想认识上取得统一,得到了保证。
(二)准备到位,打牢基础,奠定有利于秋季森林防火的工作条件
首先,为了加强扑救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我们于9月20日对各林场林政员、了望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业务知识和实际军事化训练,使业务知识、体能、扑火技术战术全部达标,对由1088人组成的43支义务扑火队也适当地进行了专业化训练,使他们都能够做到在紧急状态下召之即来,战之能胜。其次,为了强化宣传效果,我们对辖区内870块防火石碑,43块永久性防火牌,18座防火墙全部进行了清洗刷新,第三,为了提高通讯质量,对手持机、中继台、车载台进行了维修保养,对传真机、台风力灭火机进行了调试,目前这些设施设备已全部进入完好状态,9个了望哨人员全部到岗。目前,交通、通讯、人员组成等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到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三)责任到位,赏罚分明,充分调动人员参与秋季森林防火工作的积极性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局、场两级扑火预案,层层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和防火责任制。局长和场长、场长和班组长及其村、屯都要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上上下下逐级督促、逐级检查的防火责任体系,将责任、利益明确到人头,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防火;二是引入问责机制,加大火案查处力度。自今年秋防以来,我局首次实行了森林防火问责制度,并由局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局监察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该制度将7个林场和森林公园的所有副场级以上领导全部纳入了监察问责范畴,明确规定,一旦发生火灾,将严格按照问责制度执行;三是狠抓了“三个第一”,即第一把火,第一肇事者,第一责任人,通过落实责任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对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到了依法管火,依法治火;四是强化督查和排查工作,切实抓好“十一”长假期间以及重大险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排查、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和制定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新林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把积极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加以部署和全力推进。努力建设成为“生态和谐、发展和谐、政治和谐、人际和谐”等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1. 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开发建设初期,林区各项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以林为主的资源型林区。改革开放以后,林区经济结构开始调整,社会结构有了新的变化,社会事业相应发展,实施“天保”工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思路,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发展社会事业,使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更加突出发展社会事业,有力推动了林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1推动林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认真总结本文由收集整理和汲取开发建设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构建林业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充分调动林业人的积极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使经济社会在总体平衡中健康向前发展;有利于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在加快林区发展的同时,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使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总体和谐。wWw.133229.coM
1.2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是解决林区不和谐问题的需要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拉动;对外交通仍是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林区职工群众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对因灾因病等特殊情况致贫人员救助难度大;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我们要通过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 构建林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1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和谐大业,生态为本。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是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基础,宁可不要gdp,也要保护大森林。因此,必须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的理念,坚定不移地保护好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确保森林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突出抓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县、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农村保护建设五个重点。抓好植被恢复,加强嫩江、黑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控制。加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等,为林业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
2.2实施“天保”工程,使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休养生息:继续争取国家“天保”工程政策支持,争取延长实施年限,使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休养生息。做好实施方案的调整、修订和完善。强化对“天保”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工作。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根据森林资源的承载力,合理确定木材产量,“十一五”期间活立木生产在现有基础上每年下调10%,直至停止主伐生产,实现由用材林基地向生态公益林区转型。继续实施分类经营,加快林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促进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与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使资源管理与利用分开,建立有利于管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
2.3实施资源培育工程,提高森林蓄积和覆被率:继续巩固营林基础地位,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森林蓄积和覆被率。坚持培育市场价值高的目的树种,坚持重点区域培育和“见缝插绿”相结合,能造林的地块都要造林,能补植的地块都要补植。抓好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实施营林工程,开展公益林抚育和低质林改造。对近山区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废弃场址和采矿迹地进行人工造林或植被恢复,对火烧迹地、采伐迹地和次生林地加快人工更新,对远山区实施封山育林。逐步提高单位面积森林公顷蓄积量,实现森林质量与和森林覆被率的“双增长”。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通过精深加工吃干榨净“三剩”资源、推行“以煤代木”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非经营性资源消耗。
2.4实施资源保护工程,使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坚持把森林防火作为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航空护林、生物防火隔离带、基
础设施、重点火险区治理和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综合防灭火能力,力争在15年内达到国际现代化林火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三总量”管理。实施自然保护区工程,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在抓好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争取工作。
3.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现有产业结构与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加快发展接续产业,以产业化和工业化为和谐社会提供经济支撑。除森林资源外,我区的旅游、气候、山特产品、土地、药材、矿产和地缘等资源都很丰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比较大,资源对资金、技术的吸引力比较强,未来发展的物质潜力条件比较好。要突出发挥中国最北地缘优势和大森林、大界江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要加快标准化小区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养殖,切实抓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学管理、饲料供应等各个环节,把新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鹿养殖基地与优良马鹿引种集散地,做强特色养殖业;要大力开发加工利用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等山产品,统一组织、统一收购,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坚持采集和种养相结合,突出纯天然、无污染、疗效好、药效高的特点,大力开发以地产资源为主的高科技产品,同时,还要建设繁育基地,扩大栽培面积,逐步实现产业化;对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的产业,对矿产资源开发要本着既获利又保护生态的原则进行,当前要把煤炭开发作为重点,提高现有煤矿生产能力和回采率,增加煤炭产量,培育税源,并坚持保护性开采,确保采矿企业边开采、边恢复或闭矿停产后全面恢复,做好矿产开发业。
面对暴雪灾害,南北气候差异是自然规律,目前人力还无法改变“天意”,但“防寒机制”却是我们能够把握的。从这次影响范围甚广的冰雪灾害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防寒机制”不够完善,才导致面对突然而至的冰雪灾害而措手不及。“防寒机制”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范意识上不够;二是具体措施存在缺失。
最近几年“暖冬”之说甚嚣尘上,各地相关部门在制定当地生产计划、安排当地群众生活的时候,就很少考虑“防寒”问题。而今年的冬天,却一反“暖冬常规”而露出了“严寒面目”。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对于防寒意识不足的有关主管部门来说,更谈不上防寒措施了。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贵州省遵义市遭遇50年一遇的冰雪低温天气,市区多处供水管道冻裂,造成停水事故。事后检查得知,很多供水管道本身的抗冻能力不够,一些供水设施采用的材料甚至存在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等问题。这在天气正常的时候,可以勉强应付,而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就会“漏洞百出”。这给我们相关的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再如某省因为凝冻天气,造成供电设施倒塌,出现电缆断裂等问题,也是供电部门当初在施工建设时对恶劣天气估计不足,导致这些工程设施、电缆产品质量在承重、抗冻设计上存在防寒缺陷。
面对自然灾害,全省消防官兵积极响应,走上了抗凝冻,保民生的第一线,第一时间参与公路破冰开道;为运油车辆护航;为城乡居民送水;为车站滞留人员和部分生活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用品和食物;积极参与突发性火灾;交通事故和其它的抢险救援;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这次雪凝灾害,却也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一、抗御自然灾害的意识必须增强
按照国务院15号文件精神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公安消防队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队力量特别是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专项解决公安消防队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经费。”
这就需要我们各级消防部门认真提高对各类可能突入而来的灾害发生时的预案准备(预案不能只停留于纸上,电脑上,每一份预案都应该有周密细致的说明和实施的保障,特别是对于一线部队的指挥员,战斗员更是要花大力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保对各类灾害事故都能把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衡阳火灾救援就是一个例子),这项工作,需要我们的战训部门制定一个有效的制度,在训练中引入“科学(技能)第一,体能第二”的新观念。这方面,我们很多实际战役中都已经有了现成的新经验,“科学抗洪”、“科学抗灾”,取得了的一些良好效果就是证明);同时要抓住机遇向地方政府提出逐年完善装备建设的建议,本次雪凝灾害中的一些必备设施如:除冰车;装甲车;生活保障车;发电车等等;特别是对近期部局提出的战勤保障基地和装备的建设要借此次全国上下对应急救援综合体系建设空前重视的东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必须提高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组织指挥、紧急动员、应急抢险、后勤保障、通信联络、信息汇集、基础防御等方面。这次灾害事故发生后,各地信息反馈速度是滞后的,宣传报道和自身困难反应不足,我们在大范围参与抢险救援的同时,自己官兵的温饱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大中队停电停水数日后上级才接到报告,总队才临时调集发电机配发到各个单位,电子办公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一半以上瘫痪,严重影响了全省统一指挥的步伐;许多一线官兵舍身保民生的事例未能及时反映出来,这方面有我们平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也有在大型事故面前工作敏感性不强,责任心不够的问题。
三、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监督工作滞后
雪凝天气来临后,我们都按照上级部署开展了对电力, 石油,通讯等行业的安全大检查,也对部分市政消火栓进行了维护保养,但近期在部分城市发生的高层和普通建筑火灾中,除了消防队随车的水源和部分室外消火栓可以取水外,高层建筑的屋顶水箱,室内管网,自动喷淋系统却因凝冻而无法使用,加上部分建筑停电,自备电源功率不足无法带动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给火灾扑救带来了难度,延误了战机,这些情况对我们下一步如何完善消防监督体系,把责任有效分解到单位,物业公司,确保特殊情况下建筑消防安全提出了新课题;同时对于现行规范中南方地区室内外消火栓均无防冻措施也应当根据这些情况有所变化。
四、借鉴经验增强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面对仿佛猝不及防的天灾,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有很多。其实,放眼国外,发达国家发生雪灾天气亦很常见,《环球时报》曾经报道美、德等国应对雪灾的举措,我们不妨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其一,建立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20__年12月,一场暴风雪光临美国东北部。早在12月3日,美国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性天气”警告。在纽约市,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提醒市民“今晚大雪将下15厘米,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帮助老人和学生等体质较弱者做好防寒准备”。 尽管雪灾造成15万户>!
其二,在一些发达国家,在小学就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这样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不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减轻政府的负担。与之比较,我国的应急机制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淡薄化的缺点。尤其,应急机制往往局限在政府层面上,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同时,我们在抗灾设施的配备上,也往往缺乏未雨绸缪的意识,比如雪灾来临时,. 很多地方煤油、蜡烛、工业盐、食用油、大米、猪肉、备用电源的短缺,充分暴露出应急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储备意识不强的问题,工作捉襟见肘。
古人早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从sars到雪凝灾害的教训,我们必须要建立必需的制度保障,要真正怀有危机意识,最终能未雨绸缪,把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建议:把消防部队参与救援的事例汇总上报,呼吁各级组织按照现在消防部队承担的社会职能增加编制;加快战勤保障基地的统一和规范化建设要求,把各地战勤保障基地建设成为地方处置大型突发性危机事件的综合性物质储备和救援设施保障基地,完善各地消防教育馆功能,除了火灾预防外,要把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安全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把消防教育馆的职能充分拓展.真正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