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预设性生成性教学在于在备课中设置恰当的问题,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能在备课过程中预设好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成性教学方案,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由预设而生成的问题。教师重视预设性生成性教学,就会对全体学生的主动求知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预设性生成性教学的问题源于教师既往教学和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就是说过去的、他人的自发性生成性问题转化为预设性生成性教学问题。设置预设性生成性教学的问题就是为学生搭设舞台,让学生畅谈教材的理解,袒裸真实的心灵世界。
本文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谈谈预设性生成性教学的问题的设置。
一、从教材的争议处设置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预设性生成性教学的问题
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学过的内容,也是高中教学中常被教师忽视的内容,有的甚至一带而过,这导致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初中的认知水平。如何让学生在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呢?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有教师根据既往教学的经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已经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还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这里设置了如下预设性生成性的问题:(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否一定是因为力的作用呢?(正如我能做某事,但某事不一定是我所做,有可能别人也会做)(2)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什么要去研究没有力作用的运动呢?(力与运动的关系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对此,我们不妨以退为进考虑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做什么运动?)以退为进难道不是一种值得向学生介绍的思维方法吗?!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预设性生成性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促使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积极的思考。
二、从教材的抽象、空白处设置让学生更愿意参与相关问题讨论的预设性生成性教学的问题
教材中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阐述过于简单,使学生觉得亚里士多德“不怎么的”, 亚里士多德理论竟然忽悠了一千多年,我们的先人似乎很傻啊。针对学生潜在的这一认识,笔者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要驳倒亚里士多德是非常困难的,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我特别制作了亚里士多德当年的“虚空理论”的动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将亚里士多德的“虚空理论”设置成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虚空理论”,这样特别的安排,不仅让学生品尝了失败的苦果,更充当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探究者”。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不仅很难回答,而且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方法,所以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才弄清楚。”通过这样的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物理知识,更让学生感受科学结论得出的艰难历程,并感悟科学之美,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情感、情绪的变化处设置促进学生情感价值升华的预设性生成性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教学语言的表达应准确无误,只有清晰、准确、合乎逻辑系统的语言,才最有科学性。科学性是物理课堂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决定了教师对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阐述,例如: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提到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由此必须确切指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这一个问题在后面学习了光的折射后一目了然。又如教材中二力平衡的内容很简单,但学生做题时总会出错,此时应必须强调对此定义的掌握,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但语言的科学性,并不是过分强调用科学语言表述的重要性,甚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规律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对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区别生活中的含义与物理中的含义。如“功”“体重与重力”等。
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推理具有逻辑性,论述具有系统性,教师提前备好课,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语言层次要清楚,结构条理,抓住精华,突出重点,最好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每门课程都对学生有着教育意义,物理学能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物理发展史能够启迪学生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品质,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怕失败、追求真理的毅力和爱护实验仪器、团结协作的品质。物理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追溯科学思想的历史,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教材是经过高度的抽象概括十分精炼的表述出来的,让学生认为是十分轻而易举的得到这些结论,从而失去观察、研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这一节让他们明白从伽利略的实验,到笛卡儿的补充,再到牛顿的总结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的思想性是寓教育于知识内容之中,但脱离教材内容的生拉硬扯,穿凿附会的空洞说教不可取,教师必须杜绝恶言秽语对待学生。
二、教学语言的严谨性、针对性
物理教材中用来表示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恰当,“过犹不及”而有些时候学生“本末倒置”。例如探究欧姆定律时,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而我们选5Ω、10Ω、15Ω等不同的定值电阻,最后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学生常常写成“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甚至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可以,但本人认为不能把“电流”与“电阻”倒置。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不能把“或”换成“和”,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原来它静止,将一直静止。原来它只要运动,无论做什么运动,将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这样学生可以在做题中很好的应用,例如: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对它停止施力,它将怎样?很多学生认为做曲线运动,而对牛顿第一定律彻底理解后,自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恰当、正确的表述,简要合理的补充,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注重严谨性的同时,需要我们找出捷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师的语言应该精辟、简练,但也应考虑针对性,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物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制约,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其次还受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制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受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要灵敏、随机。
三、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动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心求通而未得”称之“愤”,“口欲言而不能达”谓之“悱”,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常处于“愤”的“悱”的境地。
新课中的启发教师各有妙招,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经教师一点通,使之豁然开朗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在我们九年级复习当中,学生在反复对已学知识巩固,第一次出现某个新题型时,便束手无策,此时教师不能直接说出做法,应该适当给予启发,让他们自己找到解法,培养其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06年河南省《说明与检测》中,第58页有一居民楼电梯问题,学生对此题都感到无从下手,而只须告诉他们此电梯问题与我们常做的动滑轮提重物问题相同,让他们画出简易的示意图,此题迎刃而解,很多同学都感觉有了眉目,并最终解决问题。
四、教学语言的直观性、趣味性
物理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直观性,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感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物理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教师的教案、讲稿必须转化为口头的教学语言,把那些抽象难懂的文字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更具有直观性。物理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理趣、情趣,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
一、 课前充分准备
我们学校提倡大课堂教学方法,立足课前、课中、课后,重点在课前。
我们可能都认为,课前充分准备就是备课、备教案、备学案。其实这样的备课根本没有什么内涵,长期这样下去,不仅没有创新,还会怨声载道。我认为,备课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明确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后,结合教材内容,挖掘该知识与整个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这样我们就可以跳出教材思考问题,站在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高度思考本节教材的侧重点,搞清楚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具体讲就是本节课在全章乃至全书处于什么地位,教材编写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体现要达到哪些目的,分几课时进行,与前一节和后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教师只有提前搞懂它们之间的联系,反馈到学生那儿的才会是成体系的知识,不会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例如《二力平衡》这节课就是在前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二力平衡》研究的是物体受力但受平衡力时的运动情况。其次,要明确本节课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我们平时都很重视教学目标而忽视教育目标。我认为教育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知识技能,形成一种灵活应变的能力,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只有教育目标贯穿于教学目标的始终,我们培养出来的就不会是死啃书本的书呆子,而是与时展相匹配的高素质的人才。最后,在明确了两目标的前提下,备学生,备具体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以教材知识为例,从例题中归纳出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其次我们要备习题,但是题要少而精。并且着重在“变”上下功夫,让学生在不同的例子中感悟知识的变化规律,明白“万变不离其宗”,抓住知识的“宗”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能真正摆脱题海战术。最后备检测题,注意在这儿难度和灵活度可以根据课上的情况灵活掌握。但是要注意每节课不能目标太多,目标太高,应循序渐进。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要注意在突破难点时排除一切干扰因素找准切入点,理清学生的思路,这样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只有我们教师先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然后找出最简单的方法和道理反馈于学生,学生才愿意乐学。
二、 课堂有效组织
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如何让45分钟课堂实效性,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课堂中逐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升华为智慧,课堂的有效组织、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课堂组织必须有序。这儿的有序包括知识的有序、教师的有序、学生的有序,有序就是要有一定的序列关系,每一步都按照这样的序列关系进行,不是杂乱无章的。首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例题,小组讨论归纳出例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思路,教师了解学生们的 讨论情况,如果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如果有问题,教师可以引诱学生对例题进行分析,并且及时让学生总结归纳。然后出示类型不同但是知识目标相同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不断总结,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宗”。最后出示检测题(提前已经分层)叫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教师只需在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是进行适当的点拨。其次,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认识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学生的情感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形成和谐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以感染每一位学生,促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最后,在学生高涨的学习氛围中,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指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必须灵活多样。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班级以及教师的教学特色采取不同的方式,不能“一刀切”。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可以和老师争辩,可以仔细聆听教师的讲授然后质疑。但是要注意不论你采取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我们不闲着,我们要观察每个组的情况,对每组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反馈令学生信服。
三、 课后及时反思
课后反思,亦称“授课心得”,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
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会有成功之处,比如找准活动内容选择的切入点;巧妙新颖的引入;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善于抛接、促进互动的提问技巧以及留有悬念的延伸活动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将他们记录下来,目的是便于教师今后在教学中参考使用。
2.“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比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甚至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对积极性的挫伤以及草率的收场等等。把这些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吸取的教训。
3.“反思”学习中的“智慧火花”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牢牢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他们的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促使其他顿悟,有时还可以把教学引向,来补充和完善教学。教师对这些“智慧火花”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记录在课后反思中,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的“血液”,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实现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成长!
4.“反思”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
【关键词】苏科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苏科版物理教材是江苏地区近几年才开始使用的教材。它与传统教材有很大不同:传统物理教材一般运用的是逻辑结构的框架,并不符合探究性的科学研究思想。苏科版物理教材规避了这些缺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材本身的设计思路,扬长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真正有益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科学的、符合规律的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非起的灌输知识的作用,而是作为引导者,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效总结问题。以下笔者实现将会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科学教育法的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一、习题篇――举一反三
习题教学是中学教学中最常用却也最重要的方式。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必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熟能生巧自古以来就是真理,通过做题重复所学知识,能使学生有效巩固所学概念,深入理解和应用规律,熟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学而不思则罔”,光做题而不知变通及举一反三,却也是极为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本习题或相关例题,灵活运用变换题型、增减条件等方法改造原题,拓宽学生的思维。
例: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位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点光源S距透镜21cm,求像点位置。教师在看到这道简单的光学题时,可故意“为难”一下学生,提问:
如果我们用黑纸将透镜遮去一半,点光源所成的像将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样的变换,有利于学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加深其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提高其思维的灵活度。
二、史实篇――追本溯源
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实际上,课本上出现的理论往往来自于著名物理学家对先辈们得出结论的再完善或重构。为了准确理解概念,教师可以借助了解相关史料,让学生利用想象、灵感等“非逻辑”的方法,“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的历程,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笔者认为,理性的“逻辑方法”与感性的“非逻辑方法”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
例:牛顿第一定律便是在伽利略与笛卡尔等前辈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得出的。
三、实验篇――事实求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也是对理论的实践。而真理,往往都是经得住实践考验的理论。因此,学会应用实验这种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物理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常常运用“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这种研究方法。此种模式对学生物理学习极具借鉴意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此研究方法渗透到具体实战中。
例:在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生活中光反射现象的实例,引入课堂。然后,教师可在此提问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要了解哪些光反射的知识。接着,让学生提出假设,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如:
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平面镜、纸板、激光手电筒等相关实验器材。
做实验时,可运用以下步骤:
(1)将平面镜固定于桌上,将纸板竖放在平面镜上,将两块纸板的重叠处作为法线;
(2)将激光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沿纸板左面或右面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要在法线处;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让学生分组,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提问,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入相关课本概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进行总结。
四、概念规律篇――深入推理
物理虽然是理科,但依旧有许多概念和规律需要记忆。合格的物理教师会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教师在讲述某个概念时,可以适当让学生了解引进此概念的原因,定义此概念的缘由;在讲述规律时,要让学生知道此规律针对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历史上的科学家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而这个规律又应当怎样去表述等等内容。当然,不管研究哪条规律,剖析典型教案都是必要的过程。
五、复习篇――思维整合
新课结束后,教师应为学生安排复习计划。复习,并非单调重复讲解原来所学的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梳理个部分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师在上复习课时,可以运用归纳法、类比法或者等效替代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内容,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
例:电阻定义式R=U/I,决定式R=pL/S。定义式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来定义电阻,决定式则反映出材料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在物理课本上这样的公式有很多,教师应帮助学生用归纳法等方法整理出相关线索,熟练掌握同类知识。
六、结语
马克思说,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所以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此理论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则预示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真正优秀的教育,传播的并非是某个领域的知识,而是研究此领域的科学方法,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务必注意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思维及研究方法,并培养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滕宏俊.谈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J].技术物理教学.2013年03月.
关键词:问题设计;层次性;学习效率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说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设计问题,不仅体现了科学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也关系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巧妙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粗浅的问题设计,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自然也迅速下降。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水平,谈谈一些基本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过于简单化
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新教师经常犯的错误,他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是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比如老师说“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好不好”等等。学生则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些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
2.提问过于随意性
有些教师,由于课前没有精心设计教案,特别是没有对提问进行很好的设计,所以,在上课时,想什么就问什么,比如有些问题与上课的内容根本没有联系,这样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有些问题跨度太大,使学生的思路不能紧跟着教师,最终就会迷失方向。所以,上课的效率,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3.提问没有层次性
有些教师,问题设计时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生活实际,造成问题较难或者很难,使学生无法回答,课堂气氛沉闷。有时,学生回答不出来,个别教师就会讽刺、挖苦学生,这样就会进一步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厌学情绪。
4.提问缺乏实际意义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一些识记性的内容。这些问题过于单板、缺乏思维的提升,不能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当然也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了。
5.提问缺乏互动性
提问,总体上说就是一方提出问题,一方来回答。具体来说,就是在上课时,围绕学习的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然而,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设计,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偏离教学的方向,对学生的提问不重视,或者干脆避而不谈,这样,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质疑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此外,有些教师,上课时常常唱“独角戏”,整堂课从不向学生提问;而有些教师是完全相反,上课时不停的问,一节课有四五十个问题,学生根本没有考虑的时间。这些都是科学教师提问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上课时对问题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措施
1.要紧扣重、难点,讲究问题设计的目的性
提问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来检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到底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教师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然后针对某一个重点内容,设计几个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必须具有典型性,使问题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如:学习了密度这个概念后,学生对密度计算公式经常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本人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1)一块质量为890克的金属,体积为100厘米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多少?(2)若把这块金属切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多少?(3)根据公式,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吗?
2.要注意难度要适中,讲究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的认识水平各不相同,只一点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在提问时应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层次性。必须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然后逐渐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更高的层次。
如讲解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实验时,可设计如下问题:
(1)在本次实验时,整个实验装置中,要用到哪些仪器,它们分别有什么使用注意事项?
(2)这些装置中,哪些是气体发生装置,哪些是气体收集装置?
(3)点燃酒精灯后,马上将火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不久试管破裂,试分析原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在实验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分析原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氧气收集完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没有复燃,可能是哪些实验操作出现了问题?
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1)和问题(2)都是基础性的问题,全体学生都可以答出,特别是基础不好的中下生也可以尝试。而问题3和问题4具体一定的灵活性,要让大都数学生“跳一跳,摸得着”。而问题(5)具体一定的综合性和开发性,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它面向中上等学生,可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5个问题层次感很清晰,不同难度的问题面向不同的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3.要因势利导,讲究问题设计的启发性
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去观察,怎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呢?(1)必须积极的创造问题情境。教师应对一些课本材料进行“加工”,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做过的演示实验等,用准确、概括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利用学生刚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的矛盾激发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本身与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比较,产生矛盾,从而启发学生积极的去探究“为什么”。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本人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来,分别(下转第204页)(上接第199页)经过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玻璃表面,然后提问:
(1)小车从斜面滑下来后,为什么最后会在水平面上停下来?
学生回答:因为小车受到了接触面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2)接触面材料不同,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的快慢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阻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减小的也越快。
(3)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它将做什么运动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可能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吧!
这3个问题中,问题(1)和问题(2)是对实验现象的概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教师通过实验,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而问题(3)是在问题(1)和问题(2)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启发性猜想,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最后得到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因此,在科学课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也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必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探究,来掌握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才能不断进步,课堂效率才能不断提高。
4.要拓展学生思维,讲究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在上科学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学生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开发性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使学生上课时始终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且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改变无效的提问方式,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的提问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铁锋.《告别无效提问 成就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