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制造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机械制造;实践教学;改善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31
0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领域的工作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机械制造业零部件的加工生产方式和以往大不相同。这就对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跟上行业发展趋势,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精髓,摒弃过时的教训内容与教学理念。机械制造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任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能深度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习兴趣。目前,很多学校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严重阻碍了教学计划的进行,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提出几个提高机械制造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供各大高校参考。
1 重视实践教学,加大资金投入
1.1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机械制造专业尤其重视动手实践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才能让学生迅速成长,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非常重要。第一,学校应该扩充实训基地,根据学校自身条件,适当进行基地扩充,丰富实践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实践需求;第二,扩宽眼光,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扩展实践基地,将教学场地扩展到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1.2 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的整体水平与教学效果紧密联系,是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师资的建设,打造精英团队,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善于总结经验,归纳出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同时提升个人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在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时候,可以广泛吸取社会高级人才到本校授课,引入实用、创新理念,把丰富的工作经验带入课堂,也可以促进本校教师的成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2 适当增加实训教学的课时
虽然很多学校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安排教学计划的时候,往往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较少,实训时间严重不足。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多实践能力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熟能生巧,因此,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对于学生充分掌握实践要领有很大的帮助。通常情况下,学校会在学期末安排三周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教学目标,甚至有些学生连基本的工具使用都还没完全掌握。因此,增加实训教学的时间非常有必要,这是对实践教学的补充,也是对知识探索的升华,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实践技能,达到教学目标。
3 贯彻实施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存在实训基地不大、实训器材缺乏、办学资金紧缺的现象,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打破传统的校园教学,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学校自身场地、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企业同样具备知识传承的特点,而且更具实践性。学校如何合理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决定着教学实践教学能否更上一层楼。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共同建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能力等多方面统筹兼顾,共同计划,全力挖掘并实施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4 拓宽机械制造实践教学的方法
4.1 感观教学法
即充分利用现有的简单图表、模型等教具,实施感观教学法。因为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涵盖了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工艺、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学科。教师在此部分教学中应该向学生展示几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教会学生使用实体。教师在传授金属材料知识时,可以拿一小块钢、铁、有色金属、工程塑料等物理材料来展示。老师用来展示一个实体,这比书本上的素描图更生动,直观的知识会让学生更容易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W效果。
4.2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师通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对各种机械零件的制作进行场景还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学习本课程的动机。如:通过旋转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巩固了切削参数、刀具材料和结构的知识;通过麻花钻、深孔钻示范了解两位不同的特点和钻头结构、钻井参数,从而进一步认识的差异和使用深孔钻麻花钻;通过装配、维修和技术人员熟悉实际演示机械维修点和装配方法;通过常见电工仪表、常用工具、线材加工,一般照明安装和示范,使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电气工程等。动画视频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特别是对机械制造实践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4.3 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法
关于机械制造实际理论教学环节,可以在高校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教学,或到机械厂进行参观等方式进行。由于很多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他们对零件的实际加工过程非常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是枯燥的、抽象的、复杂的,因此教师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机械制造车间和实训基地作为第二课堂,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机械制造实践教学效果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根本上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此外,还应该注重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加强双方合作,为学生提高更好的实践机会,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秀花,李敬礼.机械类教学平台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0):74-78.
一、职业教育中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背离
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围绕综合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来开展,而不是依靠教学内容来决定,但是,许多职业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主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使得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背离,从而降低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1]。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应该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践能力,通过科学的设置课程和专业,提高学生的综合性技能,而不是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割裂开来。但是,在职业院校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象,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1.2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机械专业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仅仅以灌输、讲解纯理论知识为主。虽然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让学生完整、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却过于强调对本位思想,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忽视了专业教学内容与学生将来具体工作情境的联系,使得教学效果较差。另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自身的主导作用,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进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1.3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相脱离是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在设置课程方面,很多职业院校倾向于灌输、讲解重复的理论知识,而机械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很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2]。同时,在实训课程教学和理论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内容不断地重复、交叉的情况。由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严重脱离教学实践,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高,创新能力较低。
二、职业教育中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2.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比较固定,但是,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机械制造专业的知识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与时俱进,合理安排教学课程,选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从而提升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质量。例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适当选择零件制造控制、机械加工实训等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提高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以提升教学质量。
2.2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制造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职业院校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职业院校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例如,在数控技术专业上,职业院校应该合理设计知识比例,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 项目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252-01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授予对象基础较差
该课程所授予的对象主要为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较薄弱,认知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有部分学生长时间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社交困难。甚至有少数学生心理矛盾冲突过强,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敌视,情绪易激动,遇事一触即发,行为易走极端。
1.2 教学内容广泛和教学体系陈旧
目前,三年制高职的《机械制造基础》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是在传统的工程材料、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工艺学和公差与技术测量五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虽然按照零件的制造过程,从材料的选择――毛坯的成型――零件的切削加工――零件的检测四个过程把教学内容整合为4个部分,但是仍然存在教学内容涉及的面广,内容过于详细,且有些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显陈旧。
1.3 教学方式陈旧
受各种应试考试的制约,很多教师的授课观念较保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传授知识,教师只是一味的讲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取的信息量较少,也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1.4 实训与理论融合不够
长期以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配套实训就是《金工实训》。而很多学校的金工实训是车工实训、钳工实训和焊工实训的组合。金工实习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动手能力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机械制造基础不仅仅只包含车、钳、焊,实训课程结束后,学生也不能将理论的知识和实训的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
2 课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施
2.1 课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理念
依托学院与五粮液集团联合共建的“五粮液技术学院”,秉承“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通过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以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设计由浅入深的学习内容;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工学交替等形式组织教学,实施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教学活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使课程兼具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保证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形成“校企共育、工学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课程体系设置
《金工实习》虽然是实践操作为主的技能实训课,但同时必须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没有理论教学支撑的《金工实习》必然只能停留在获取一些感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较低层次上;同时没有《金工实习》的实践教学,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理论教学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课程应整合理论《机械制造基础》与《金工实训》两门课程为一门课,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
2.3 课程项目选取
现行的教材是根据学科知识系统性编写的,项目教学不可能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因此,在选取项目时要以教材主要的知识点为依据,打破现有教材的“组合”形式,不能拘泥于教材现状。以典型的制造加工项目来覆盖主要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又是通过若干个教学任务来实现。另外,选取项目时要考虑到项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以及完成项目过程中所涉及技术的先进性。鉴于这些情况,对项目做了以下选择:以减速器中的主要零部件为载体,如轴套、减速器传动轴、齿轮轴、箱体等的加工制造为项目,按照任务分析、制定工作计划、选择机床、选择并安装刀具、选择材料、安装工件、零件的加工制造、零件的质量检测以及教学考核这几个方面来完成每个项目任务。
2.4 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首先确定项目任务,教师先下达任务或图样,学生通过项目工作任务书或审读图样来了解任务要求,获得有关工作目标的技术要求和整体概念。
学生根据项目任务的实际需要,确定工作步骤和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在此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拓展设计思维,还应针对学生不同的构思进行个性化指导,并把自己的方案与学生的方案进行比较、审核与修订,选择出最佳方案。在实施任务计划之前,教师应针对该项目涉及的一些理论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比如:碳钢的种类及性能、车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刀具材料类型、刀具几何角度及其对车削加工的影响、机床的性能及其基本操作等。
然后对任务进行实施,以上图1套筒为例,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拟定加工工艺路线:下料、钻中心孔、粗车、钻孔、车、车,并注意每道工序内容严格按照上面尺寸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并独立完成零件的过程,教师只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是才给予指导和帮助。具体完成以下内容:安装工件毛坯――安装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车端面、倒角、车外圆――车套筒内孔――质量检测――设备保养及现场清扫――完成实训报告单。
最后在检查完各组的成果以后,教师应归纳、点评学生在车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结语
《机械制造基础》项目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按部就班的模式,采用更积极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通过项目实践,完成成果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成就感,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满足社会需求,符合企业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服务学生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同样需要改变教法,要注重实践能力,以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为手段。
关键词 :中职 教学做合一 理实一体化 项目模块化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集工程材料、热处理工艺、机械零件毛坯成形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内容冗余、杂乱无逻辑性。因此,要提高课程有效教学,重要的是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合理安排课程,增加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对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一、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不光要备教的内容,还要备学生:如何让学生将关注度集中在教师授课内容上;怎样安排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调控;怎样评价等。教师上课前做了充分准备,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形式多样了,学生才会在感兴趣的有趣氛围中学习。
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中讲授铸锻焊时,该部分包括金属变形理论、铸锻焊毛坯制造方法和缺陷分析等内容,教师授课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开展各部分教学。如铸造加工应该按金属的铸造性能和收缩性、常见的砂型铸造和几种典型的特种铸造、铸铁的冶炼、浇注及铸造产生的缺陷的顺序授课。如果将教学顺序颠倒,知识的逻辑性和自然性被打乱,不利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教师在上课初就要抓住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自觉、愉快地跟紧教师的教学活动。近年来笔者学校提倡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授课,通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设计的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进行展示,使学生快速被吸引过来。
以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来说,在讲解齿轮结构与参数时可以通过模型展示讲授此轮齿数、分度圆、渐开线、齿轮模数等,在展示模型之前可以播放齿轮的发展、齿轮传动的应用、齿轮传动的演示过程等视频。利用辅助手段教师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对课堂上实实在在的东西更感兴趣。
三、理实一体化,做到教学做合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学科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统一。除了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学生想真正理解、掌握,必须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很多“差生”理论知识较差,但实训很积极,能力往往比理论成绩好的学生强。抓住这个特点,完全可以弥补这些学生的不足。
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车工切削加工,讲解车床进给量、切削速度、被吃刀量车削三要素时,教师课堂讲解多次,学生仍然问题很多。如果通过实践操作训练来教学,学生参加实际切削加工时,必须亲手做、必须要考虑这三要素。如果学生课堂理论没学好,只有去翻书查找、请教同学或求教教师,不知不觉中,学生加深了印象,加强了理解,完成了实践,掌握了知识。
四、以项目教学为引导,推进教学策略的实施
项目模块化教学是将课程体系中的知识重组,使授课内容模块化。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经学过了金属工艺学、机械基础等,那么授课时重复的内容就要简单概括,不做重复讲解,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相应地调整教材中的章节,重组知识结构,建立以“项目为章、模块为节”的教学模式。
如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机械加工技术部分,主要模块包括车、铣、刨、磨、钻、镗等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和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基础子模块。各种机械切削加工方法都包括了机床结构、刀具夹具选择、工件装夹和切削要素等内容,可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总结机械切削加工特点,再结合学生钳工、车工实训的经历,提出疑问,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自觉学习项目里各模块的知识点。
总之,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旨在通过体验式的项目化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做合一的共同努力,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法,明确“理论是基础,实践是能力”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技能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陈本德.《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三江学院学报,2011(3).
关键词:ED-2000自动化生产线 机械 电气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63-02
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为了适应专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硬件建设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然而目前各种先进设备更新很快,有的甚至3~5年就更新一代,有的学院实训用设备利用率较低,如何保证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技能又充分利用实训用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我院于2008年引进了北京杰创永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D-2000自动化生产线”作为机械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设备,本系统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主要控制手段。控制功能是通过3个气缸、一个直流电机产生推进和摇臂动作依次完成工件的传送来实现的。为确保系统的运行可靠,在系统的初始位置装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另在每个气缸和摇臂电机的原位和到位处均装有接近开关或微动开关,以保障执行机构动作的准确性。
对于这条生产线,相比于其它高职院校的自动化生产线,机械零件过于小巧、学生易损坏,设备陈旧、不符合近年国家或北京市职业院校机电设备相关知识比赛规定,但是,它却包括了典型的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不管专业技术如何发展,其基本机械和控制原理本质上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增改实训内容,调整学生实训时间,加强设备的利用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012―2013学年,我院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安排了专业综合实训,利用ED-2000自动化生产线,我们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训内容具体安排如以下几点。
1 观察生产线
为了培养学生对ED-2000自动化生产线的认识,首先让学生观察其外形,教师演示其完成的工作过程,然后让学生写出其工作情况。
2 学习机械部分
学生每4人分成1组,每组发一个电工工具箱和整理箱,首先学生把生产线上各零部件贴上标号后,让学生拆散此生产线机械零部件,然后每组学生组长绘制本生产线的装配机械工程图纸,组员1和2绘制不同典型机械零部件的三视图,组员3进行生产线中用到的典型机械零件制造与加工分析。
这样,学生在机械识图与绘图、机械零件装配、机械制造与加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综合训练。尽管设备陈旧小巧,实训过程中各位学生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损坏机械零部件的现象很少。
最后,每组学生齐心协力重新把生产线组装完好后教师才验收各组学习情况,教师再给予相应分的学习成绩。
3 学习控制部分
本系统控制区装有开关组件、PLC组件、按钮盒组件、稳压电源组件、继电器组件和输入/输出端子板组件等。铝合金板的三面装设走线槽。传感器、电磁阀、直流电机、按钮盒、指示灯等设备的信号导线均通过走线槽后经输入、输出端子板与PLC的端子连接。
按钮盒装有发出系统操作命令的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复位按钮和急停按钮,另有一转换开关用于系统运行方式的选择,可选择连续、单周期和步进三种不同的运行工况。灯塔上装有红黄绿三节灯具用于表示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
电源系统将AC220V供电直接引入断路器,再通过电源端子板分配电源,一路送至PLC供电,另一路送至稳压电源。稳压电源输出的DC24V电源经负载电源开关送至输出端子板作为负载的供电。系统中各传感器的供电由PLC内部的DC24V电源提供。
气源系统经气路总开关和调节过滤减压阀后将供气送至电磁阀组,再从各电磁阀直接送至对应的气缸用气。
学生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电气控制电路图,完成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2)气动控制元件的认识与调试。
(3)检测与传感装置元件的认识与安装调试。
(4)气动与电动执行机构的认识与安装调试。
(5)PLC的编程与安装调试。
(6)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这样,学生重新认识和训练了传感器、电磁阀、直流电机、按钮、指示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设备元件,经过以上6个任务的完成,掌握了调试控制元器件的常用方法,能够排除常见控制部分故障,对电气控制的知识能够进行综合灵活运用。
4 学习效果分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训的目的是学生把所学的机械、电气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与相关企业技术进行零距离接触。我们通过此次的综合实训,学生上交学习资料有:(1)绘制ED-2000自动化生产线装配三视图、摆臂组件三视图、电动机组件三视图、双气缸组件三视图、导向管组件三视图、滑道组件三视图、单气缸组件三视图。(2)画出控制系统气路连接图、电源系统及安装接线图、PLC电气原理接线图、控制盒电气安装接线图、传感器电气安装接线图、电磁阀控制电气原理及安装接线图、摇臂电机控制电气原理及安装接线图、输入输出端子板出线图、控制系统功能图、PLC电气安装接线图。(3)写出生产线的工作情况、编写PLC控制程序、写出实训总结;学生现场完成的工作有:①机械零部件的拆卸。②机械零部件的装配。③气动控制元件、检测与传感装置元件安装调试。④气动与电动执行机构安装调试。⑤PLC编程与安装调试。⑥系统故障排除。
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是靠一个人维持的,任何工作岗位都有一定的职业要求,每个成员只是团队中的一份子,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其在小组中完成一定的任务,这样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考核方式按下表进行。
通过考核,本次实训学生的优秀率为30%,及格率为100%。经过验收,实训结束后每组硬件完好,没有损坏和丢失零部件的现象。
5 结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各类物质得到极大的丰富,特别是专业技术较强的生产设备,生产厂家多、设备更新快,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思维方法和动手实践方法,我们建议不要盲目注重先进设备的购置,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