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36-02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来不断增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后劲。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作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法律制度,也理应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并以此来推动我国企业与市场接轨、与现代接轨、与国际接轨,最终实现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一、正视不足,提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和认识

总体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对内加强制度建设,对外积极开拓市场,在获得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创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奇迹。成绩是主要的,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各企业的实际,努力提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和认识,用现代思想来武装企业,并保障企业不断前行。

(一)克服“移花接木,生搬硬套”的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企业数量不断涌现。当这些企业逐步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管理模式肯定行不通,这时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就成了首要课题。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喜欢“移花接木,生搬硬套”,这是一种快捷方式,但其中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实行有选择地“拿来主义”,否则由于缺乏基础,可能会导致管理上的不适应、不适用,结果自然不会很理想。

(二)克服“消积被动,预见性差”的思想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讲求科学的管理理念,即主动管理、前瞻式管理等。但目前现实是,很多企业缺乏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了问题,经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损失惨重。因此,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企业来说,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要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未雨绸缪,做好相应的资源储备,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永续前进,不被一时的不利形势所左右和决定。

(三)克服“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的思想

基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目前保守思想较为浓厚,求稳有余,而创新、创造不足。当然,保守思想并没有错,其能够保障企业拥有更多的理性,只不过要尽力规避过于保守的负面影响,即小富即安,自以为是,自我满足。殊不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步,因为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只有不断创新,勇立潮头,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多措并举,提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效率和

效益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当前企业管理的核心运作体系。结合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实践和存在的诸多不足,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我国当务之急是要多措并举,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给力,提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效率和效益,发挥出企业组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能动作用。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企业要以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提高效益,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其中,一是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领域,法人治理机构不清,职能混淆,存在越位、缺位等现象。因此,一定要规范董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同时要加大监事会和职工代表的权力,保证企业监督制度有序运行。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重大决策责任制度,对于一些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一定要实行集体决策制度,做到充分市场调研、充分酝酿讨论、充分民主决定,从而保障决策的科学、有效。

(二)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这是从企业的核心运行制度而言的。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股份制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推进企业的民主进程,规避一元制企业可能会出现的决策弊端。在这方面,我国可以从股权改革和设计方面入手,通过招商引资和资本市场运作,促进企业的股权分散。当然,其中有三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是要防止国有资产在股权改革中可能会造成的流失现象,这要通过制度规范和加强监管来实现;二是实行相对多数的控股制度,即不必限定在51%的持股份额,这样有利于股权的稀释和股本的增容;三是对于经理层,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可以将其薪酬与职责、贡献挂钩,并且通过股权、期权来实现,这样有利于经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这些重要人员与公司利益的互利共赢。

(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规划,创新企业生产、财务、质量、营销、环保、人力资源等具体管理制度的发展和提升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的“根本大法”,在这方面,作为现代企业来说,必须要有企业家的智慧,运用战略的思路和眼光,通过统筹内外部环境和资源,集合一些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来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在此总的制度指引下,企业的一些生产、财务、质量、营销、环保、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制度也必须同步跟进,必要时要创新一些方式方法,共同来推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坚持基本原则,提升整体创造力竞争力

党报成立报业传媒集团应区别于一般的传媒集团,任何时候其党报的政治属性不能丢,因此应该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党报集团媒体优势,深化新闻改革,提高宣传水平,打造新闻精品,在突出权威性、注重大众性方面下真功,求实效。坚持媒体创新,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媒体影响力。以内容创新为重点,继续巩固发展报纸、杂志等传统纸介媒体;以业态创新为重点,大力发展网络、移动终端、动漫等数字新兴媒体,加快新旧媒体转型融合。坚持转变报业发展方式,促进主业和多元产业协调发展。稳固壮大报社主业,大力发展多元产业,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做大集团经济总量,推动集团事业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为集团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解放思想,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高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新旧体制平稳过渡。坚持推进品牌战略,全面打造和提升党报传媒品牌,强化品牌号召力、影响力和增值力。树立品牌塑造和保护意识,加强品牌资产的科学策划和专门管理。在注重宣传和强化报业集团整体品牌形象的基础上,以党报为核心,各子报、刊、网以及品牌栏目、品牌专题为辐射,形成品牌丰富、布局合理、延伸科学的多品牌格局,充分发挥报社品牌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坚持科技进步,促进媒体创新和技术装备能力提升。注重引进吸收应用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注重引进应用先进的信息制作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引进建设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健康的报业发展环境。将以人为本作为推动报社发展的核心,注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显著提高职工收入,让全社职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的报业集团。

二、深化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传统党报成立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后,应紧紧抓住“改革、创新、开放”三个着力点,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力推动事业产业发展。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按照中央和我省报刊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在中央报刊体制改革方案的指导下,在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社委会决策领导体制不动摇的前提下,理顺报社机构体制,稳步推进报社转企改制工作。建立事业体制和企业体制并存构架,完成传媒集团挂牌;合理进行资产剥离,理顺产权关系,完善企业制度,实现集团公司运作;积极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妥善解决职工身份转换、社保衔接、医疗保障、企业年金等问题,消除职工后顾之忧。推进媒体改革融合,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特性和网络、数字移动媒体的优势,以版面改革和内容创新为重点,以细化和拓展市场为目标,建立各媒体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独特的品牌个性,实现各报、刊、网目标市场差异化,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整合新闻、广告、发行资源,实行采编经营联动、各媒体联动,积极推进报网融合,培育新的媒体和业态,最大限度提升报业集团规模效益,全面增强报业集团整体竞争力。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媒体创新、经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相结合,形成良性运行的全面综合创新格局。媒体创新以内容和业态创新为重点,着力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经营创新以大力发展多元经济为重点,大胆涉足相关文化产业及媒体上下游产业,全力推进房地产业,积极介入资本市场,探索股权投资、产权交易等投资项目,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形成多元发展格局;技术创新以引进吸收新技术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媒体和印刷新技术运用,提高各方效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传统报业事业和产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对外开放搞活,激发传统党报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今后,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将不断提高。在这样的传媒文化发展环境下,传统报业要以积极的姿态,探索各种形式的媒体合作、产业合作、资本合作,一方面要以宽广的胸襟,欢迎国有实力资本参股集团所属子公司,共谋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战略眼光走出去,全面推进跨媒体、跨地区、跨领域发展战略。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决策力、执行力和保障力,是确保传统报业转型的关键。要加强和改善社委会的统一领导,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理顺“采编、经营两分开”下的领导管理体制。本着既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提升宣传品质,又要有利于促进报社经济发展的原则,建立事业体制和企业体制双轨运行下的领导管理格局,为集团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通过转企改制,全面实行集团公司运作模式,进一步明晰报社集团公司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事业和企业并轨、采编和经营分开体制下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控制有力、运转灵活的财务管理体制,实现报社全媒体产业链的高效和优化。

三、培养经营人才,健全民主决策机制

党报在成立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之前,都是以新闻为主业的单位,新闻人才的培养一直非常重视,拥有很多办报人才。但是,相比于新闻类的人才,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需的经营类人才却少之又少,不仅经营类的专家型的人才少,从事经营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和采编人员相比都更少,经营队伍严重不足。很多党报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经营性人才大多都是从采编岗位上转岗过来的。以前集团开展竞聘,很多资深的新闻人才为了提拔,无处安放,就转岗经营岗位。他们熟悉的思维模式都是传统的采编流程,对经营业务很多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必须从头开始。这样一来,直接导致经营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没有专业的经营知识,缺乏经营意识,也没有经营的实战。这样的经营人员,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很多时候都会败下阵来。不仅如此,从采编转岗到经营岗位的,一般都是担任中层以上的职务,严重影响了一直从事经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堵住了他们上升的通道,让经营人才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所需的经营人才引进机制不足,自己培养经营人才不够有利,从外面引进经营人才的道路也没有打通。一般传统党报的人事构成中分很多种,有事业编制的、有集团聘的、有部门聘的,甚至有项目聘的。集团每年招收新闻岗位的研究生,都会给予集团聘的待遇,但因为受到学历因素的影响,很多业务能力很强,但只是本科的经营性人才进入集团却不能享受集团聘的待遇,因为大学生进入事业单位必须经过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的统一考试。往往很优秀的经营人才是要经过市场的历练的,而不是只有高学历就够的。诸多门槛的设置,导致集团对经营性人才的引进困难重重。为此,党报在成立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后,应加强对经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劳动人事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分配激励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理顺集团内设和下属机构组织架构体制,完善“全员聘用、以岗择人、以岗定酬、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人力资源管理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特别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培训和专业人才引进,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保持报社经济增长与职工增收相协调,让积极参与改革并为改革做出贡献的职工,分享改革成果,构建和谐报社。同时,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提高领导干部民主决策意识,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和机制,完善决策形式、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充分发挥机关党委和各单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作用,鼓励全社职工积极参与集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职工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合力推进报社事业和产业发展。

四、构建企业文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传统报业一般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员工的工资收入相比于其他事业单位,要高出很多,在全省企事业单位中收入水平也属于第一梯队。正是比一般单位高的收入水平,让党报的员工有“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改革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集团任何一项关于转型升级的改革举措推出后,都会受到不小的阻力,大家害怕失败,怕丢掉“铁饭碗”的身份,更害怕丢掉现在看似还不错的好日子。对于转型升级的最终目标,普通员工很多并不明确,不知道一系列改革措施实施后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对未来持未知怀疑的态度,因此“不敢”改,也不愿意改。作为一家现代化的企业,报业传媒有限公司已经上马,开弓没有回头箭,要想企业抢占先机,赢得发展,必须在内部凝聚起最大的公约数。以文化人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党报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讲政治是摆在首位的,多年来的政治素养,让党报人身上带着讲政治、打硬仗、能吃苦的基因。因为在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这一正能量。在企业内部倡导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全集团职工“主人翁”思想意识,营造团结合作、斗志高昂、积极向上氛围;适当加大集团文艺、体育项目投入,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进一步加强职工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努力提高全社员工的身心健康;弘扬敬老风尚,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氛围。增强离退休职工生活服务、医疗服务等养老服务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报社职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完善廉政监督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反腐倡廉学习和教育,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反腐倡廉工作部署,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进一步完善干部廉洁从政、选拔任用以及招标投标等各项制度。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形成遵法守法、依法行事的良好风气;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促进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彧.试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报业数字化转型[J].新闻世界,2015年第01期.

[2]范以锦.对“报业转型新战略”思考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4年09期.

[3]杜宇.报业“本领恐慌”背景下的业态创新[J].中国报业,2014年3月刊.

[4]戴世富,韩晓丹.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转型策略[J].中国出版,2015(01).

[5]周志懿.老报纸新报业之思:报业未来趋势判断[J].传媒,2018(11).

[6]王海滨.全媒体时代记者站转型之路探析[J].山西科技,2017(03).

[7]凌宁宁.融媒体时代地市台的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6).

[8]刘翠萍.全媒体时代广播受众关注点[J].新闻战线,2017(24).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要改变国有资产权责不清和大量流失的现状,建立资产增值发展的责任机制。大方向是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实现企业公司化I政资分开,建立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实现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化l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现政府管理间接化I调整企业产权结构。使企业股权分散化I建立国有产权流动的市场机制,促进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化I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化。这其中关键问题是产权问题,而使市场经济机制在产权关系中起作用则是问题的核心.

2 主要问题

建筑业的现状较其他行业来说,推行公司化更加困难,存在问题更多,它限制着向股份制迈进主要表现在:

(1)建筑市场不完善,采用市场经济机制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在建筑市场中,严重存在条子工程、明招暗定、吃拿回扣、盲目压价的问题。纯粹的价格竞争被统一定额所限制,也因各种因素作用而被扭曲,企业竞争是多因素的甚至是复杂的,信誉取胜极为有限。

(2)推行施工项目管理尚缺乏实质性进展。市场机制在许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主导企业管理的是经营承包,而众所周知,经营承包短期行为多,调动的是承包者个人的积极性,而忽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更缺少对国家和企业长远利益的保证。同时,经营承包没有统—规范,存在许多弊端如何处理好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关系,对经营承包的管理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探讨

(3)近年来建筑队伍不断增多.建筑产品价格低和“僧多粥少”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没有多少自己的积累,也难以吸引社会资金。与许多高技术产业的积累发展情况不同,建筑企业的积累有限,更缺乏企业股份的资本条件。 在这种情下,近期广泛地在国有建筑企业推行股份制足不现实的,在处理好企业和国家股权关系之前谈企业与企业间的合股也为时过早。宏观上,首先要求国家在建筑市场管理和价格政策上实行更加有利的政策。面对企业来说,更现实的做法是造就市场经济机制在企业管理中发展作用。

3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国家允许一级施工企业享受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鼓励施工水平高的企业独立或与外国公司合营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竞争,同时鼓励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总承包中的分包。从整体来看,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意识.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意识。经营思想是建筑工程企业的灵魂,它贯穿了建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筑工程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受它支配,它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建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特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我们应该抓好“四全”管理:即以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战略为目标的全面计划管理、以提高产品使用价值为目标的全面质量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为目标的全面经济核算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全面人事劳动管理,并建立以此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思想,这样才能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

3,2 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营方式相适应

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努力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根据建筑工程企业特点,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向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国有建筑工程企业改革不仅仅是放权让利或转换经营机制,实质在于原有模式,包括产权组织形式、领导机制、管理制度、经营机制等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要剔除和改善,因此解决深层次问题、深化改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我们重点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有效化解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现代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模式很多,如职能制结构、生产区域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结构、矩阵式结构、联邦制结构等,建筑工程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模式、行业特点、生产经营特点等,选择适当的形式。在改革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时,要立足于发挥基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权力的划分要与赋于职能相对应,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要与集权、分权的程度相适应,应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管理权限的划分。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母公司直接从事主业的生产经营必然遇到与予公吲之问的同业竞争。而集团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的存在,既不利于集团母公司管理协调功能的行使,也不利于整个集团的整体优势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为此,集团公司应实行内部资产重组,优化集团资源配置,通过专业重组,集中处于分散中的专业施工力量,改变专业公司低水平重复设置的格局,最终形成集团的专业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专业公司群体。同时,进一步明确子公司的经营职能范围,实行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并举,加大管理协调和资本运营的力度,提高生产经营的层次,生产经营活动仅限于特殊需要的总承包、房地产开发以及闰际贸易与合作等方面,从而避开了与子公司在同一市场断面的同业竞争。

(2)加强对分包单位、分包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近些年在施工企业中,分包甲.位完成的产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企业的经济效益未能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同步增长,甚至出现效益滑坡,质量下降、拖延工期等,严重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良现象。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规模失控,特别是分包工程管理的失控。如有的工程项目领导、公司经理在工程外包时,不审查分包队伍的“一照三书”,即营业执照、企业技术资质等级证书、取费资格证书、授权委托书:有的技术人员失去原则,不必要地变更设计,多计工程量;质检人员不能很好地把好质量关,该返工的不返工,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预算人员高套定额,虚增项目,不按级取费等。有的项目领导,不重视合同管理私下口头定价,在结算时,由于价格问题而争执,甚至发生经济合同等纠纷,给企业带来损失。为此,我们应认真查验“一照三书”并签订分包合同,在抓好施工质量,确保公司声誉的同时,注意作好外包价款的结算工作,如结算时的套用定额标准、实际用工数量等。

(3)必须作好扎实的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基础和创新工作。作好基础工作,建立和健全各种基础制度、专项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应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和本建筑工程企业的特点,改革开创新的管理制度,采用现代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3更新管理知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及竞争能力

不断更新管理知识、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水平,不断引进人才,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融入国际经济发展之中。而对于建筑业来说,意味着按国际惯例建立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体制,我国将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建筑企业将承受更大的挑战。面对转轨的宏观经济体制和建筑工程企业体制,面对国内外建筑工程企业的激烈竞争,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使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能够生存与发展,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适应新体制要求,建立能适应激烈市场竞争需要的现代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制度,更新管理者知识,重视人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科技含量。

4 结束语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须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首先,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它的基本要求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煤矿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实现管理理念的精细化,使企业的每个环节都精密有序,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追求精细化管理的自觉参与者。其次,企业要通过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科学、准确地给自己定位,牢牢把握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扩大经济社会影响;企业要对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了如指掌,洞察入微,抓住主要矛盾,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精细化的操作,稳步实施改革措施,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再次,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就会努力工作,达到确定的目标;要给员工讲清精细管理的科学道理,以获得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要建立精细化管理的用人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建立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奖惩机制。

二、剖析企业存在问题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须认清企业目前发展现状。首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机电设备的种类多而杂;如果没有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来管理好设备,就会使不合格的设备投入使用,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其次,煤矿机电设备选型是在设备规划工作中优化方案的过程,是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一工作尚处于粗放式的管理,导致设备购置和使用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设备的买、用、修、改造互相扯皮,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使设备利用率低下,甚至大量闲置、积压,造成较大的浪费。再次,煤矿机电设备粗放式管理中,基础管理总账、台账、明细账为手工记帐,工作量繁重,以物易物,账、物不符现象时有发生。

三、实施煤机精细化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成本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018-02

成本管理是评价企业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准,基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须保持制度与管理的统一性,才可发挥成本管理的优势,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成本管理需要合理的体系支持,利用制度,为体系构建提供科学指导,进而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管控环境,推进企业的运营,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促使企业为我国提供可观的经济效益。

1简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为成本运营提供管理环境,以企业运营的成本整体为管理对象,包括成本核算、预测和控制,促使多项成本信息符合企业的实际。实现成本管理的途径则是对企业活动中的各项财务,实行有目的的核算,汇总核算内容,观察是否遵循预测结果,根据变动信息,作出成本决策,体现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成本管理主要是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效率,企业通过成本管理,正确认识到自身的社会地位,发现运营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在保障基本运营效果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发挥内在潜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1]。单纯进行成本管理,并不能实现对应价值,因此还需企业制度的介入,企业制度可以作为管理依据,充分体现制度、成本与管理的统一性,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成长。现代经济多体制并存,为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利用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内部实力,优化企业结构,推进企业形成适合现展的成本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还可促使企业越来越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特性。

2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分析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降低成本管理的风险。

2.1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较低

部分企业对待成本管理,呈现局限性,只是将成本管理集中在某一特定的部门,不能将成本管理的意识灌输到企业整体,由于意识淡化,促使成本管理始终体现片面性,绝大部分企业内部的员工,感受不到成本管理的价值,无法意识到成本管理的作用。例如:企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群体的工作人员负责各自的流水生产,在每一项生产环节都存在成本管理,但是因为工作人员之间缺乏交流,企业高层没有针对整体成本管理做有效分析,导致工作人员处于闭塞的状态,既没有意识到来自外界的经济压力,也没有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影响企业的进步。

2.2成本管理的信息缺乏真实考核

成本管理中包含核算、决策等各项数据信息,与企业制度直接相关,实质成本管理在此类信息方面,严重缺乏真实性,基本的财务数据也不能做到明确划分,失去信息考核的原则性[2]。例如:由于成本信息不明确,会计人员在信息核算时,无法准确记录财务信息,致使部分需要明确划分的信息,被记录到同一范畴内,引发严重的财务风险,甚至为企业提供错误的成本信息,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2.3成本管理的模式落后

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过分依赖传统模式,导致同一企业内部,存在新旧两种管理模式,拒绝传统模式的改进,成本管理仍旧停留在表面,不能挖掘管理的实质内容,促使模式结构混乱、混淆,在此现象的影响下,企业与现代制度出现发展矛盾,不能利用成本管理,实现企业价值。

2.4成本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受管理意识和模式的影响,我国企业缺乏有效的手段,不能支持成本管理的运行,导致成本手段只适用于部分成本管理,不能深入到企业全部的成本过程,既无法保障成本管理的能力,也不能体现管理手段的优质性,促使企业的发展停留于现在状态,影响成本管理的深度。

3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的措施

保障企业成本管理得到改善,需要针对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保障企业运营良好。

3.1加强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知

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环境下,企业逐渐加强对成本项目的管理,第一培养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促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和效益,例如:企业可以取一段时期内的成本信息作为管理内容,分析企业的动态数据,得出成本管理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工作人员主动发现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价值,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第二规划成本责任,将责任连接绩效,充分推进成本管理意识,例如:企业细化分析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将成本管理作为考核的因素添加到绩效内,紧密联系成本管理与企业业务,促使工作人员深入认识成本由核算到控制的管理实质。企业明确成本管理意识后,为实际管理行为提供明确指导,保障各项成本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进行。

3.2强化成本管理信息的真实处理

企业为加强自身对成本信息的处理,可以模拟同行业效益比较高的企业,以高效益企业为研究对象,吸取其他企业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改善自身内部的多项问题[3]。例如:企业可以借助合作、交流的机会,安排相关人员在其他企业学习,重点观察其他企业在现代制度下的发展,如何综合利用成本管理,实现信息的优质处理,咨询其他企业信息处理的模式,逐渐引进到自身企业中,一方面避免成本管理中的信息混淆,另一方面保障成本信息的合理划分和精确记录,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成本信息,防止企业在成本分析与控制方面,出现失衡风险。

3.3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改进与创新,需要采用引进、借鉴的方式。我国在成本管理方面,没有实现完全成熟,与西方国家相比,确实存在较大差距。第一,我国企业可以效仿西方国家成本管理模式,实行由小到大的借鉴,可以在成本核算的管理上,借鉴一小部分,根据借鉴效果和取得效益,逐渐渗入到成本的决策与分析中,实现最终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第二,根据自身企业制度,在借鉴的过程中,实行自主创新,提高管理模式的适应度,逐渐摸索出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制度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的竞争实力。

3.4优化企业成本的管理手段

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将编制作为优化管理手段的途径,针对成本管理的各项费用、资金,进行有效处理[4]。编制手段可以将企业运营作为实际背景,提出战略性的管理观念,合理分配成本资源,保障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能够在科学手段下实行。例如:企业结合市场信息,为编制手段提供环境约束,促使成本管理通过编制手段,把控整体市场的变化趋势,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体现编制手段的优势,进而强化企业制度,发挥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益。

4结论

近几年,我国各个企业实行现代制度的构建,对企业的运行提出多方向的约束和控制,尤其是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提出管理要求,同时提出发展目标,加强对企业的建设力度,同时提高企业的各项能力,避免企业运营中出现成本风险,影响企业的实际效益,降低企业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在现代企业制度约束下,成本管理体现一定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霖.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开放潮,2011(Z3):29-31.

[2]刘冰.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策略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2(36):78-80.

[3]李升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党史博采(理论),2012(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