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秋节最好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176-01
1分析教材,找准重难点
首先,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接到上哪一节课的通知以后,必须对教材中的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在平时上课中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再来安排上课的环节。
如八年级上册第11课《建立网站站点》。本课知识点在于认识软件、新建站点、新建主页,这是一个新软件,虽然是office中的一个软件,但是sharepoint这个软件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软件陌生,连这样的软件名都陌生,所以在打开软件这个环节的时候要重点讲授,哪怕是在打开的过程中在软件图标上停留两三秒,能让学生看清楚这个软件。而本课的重点是新建站点,“为什么要新建站点?新建站点有什么好处?如何新建站点?”这个都是这节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先发送主页文件给学生,让学生打开主页文件,学生无法正常浏览网页,然后发送学生整个站点文件夹,学生能够正常浏览,这样的比较就能让学生体会到站点文件夹的好处,并能够引出站点文件的作用,对网页中的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管理,随后引出本节课的技术任务———新建站点。
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节纯技术的课,要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了解这个技术的功效,以便学生能够在之后的应用中能体会到学习这一技能的好处,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目的。
2创设情境,主题新颖
2.1当下时事
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两耳只听读书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了解这个社会发生的大事。而通过主题定为当下时事,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国家大事,也能得到感情的升华。如在那些制作课中,安排“中国梦”主题。现在“我的梦,中国梦”比较热,可以通过我的梦升华到中国梦,可以提供一系列中国梦图片、视频等等,让学生在进行知识点操作的时候作为素材,最后可以让学生写写我的梦,中国梦,这样感情就得到了升华,情感目标也达到了。一个课堂有了情感的支撑,就开始显得有血有肉了。
2.2节日气氛
学生对于节日以及放假非常感兴趣,如果加入一些传统节日的元素,让我们的课堂开始有节日气氛,学生的上课气氛还会活跃很多。如本学期中秋节的前一天去外校上一节评比课,在和学生素未谋面,无法进行交流的情况下,利用中秋节的动画视频以及中秋节的图片文字素材进行课堂知识点的贯穿,在课堂开始学生会感到陌生与紧张,随着中秋节简单知识的交流,如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时间,中秋节的诗词,这些问答的讨论进行,学生慢慢开始放松,也开始活跃起来,而在课堂的最后播放中秋节歌曲,更产生一种喜庆的感觉。
2.3信息技术
作为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网络、计算机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东西,学生能在课堂中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对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影响非常大。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接入因特网》这一课中,在了解网卡的同时更多地让学生了解那些计算机设备,并且安排家庭局域网组建的任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并且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体会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
3素材充分,任务清晰
如果已经设定好一个主题,就要在课堂中对这些主题开展任务,要有效地开展任务,则必须有素材支撑,如果正好是网络课,则可以让学生下载相关素材,但是一般这样的课很少涉及到使用网络,那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准备好素材资料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利用这些素材展开任务。而教师在布置层层递进的任务时,一定要明确清晰。“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明确的步骤在PPT中显示,这样学生在练习与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明确的方向。
4自主探究,互动课堂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课,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时间给学生,如果一节课的时间都你一个人占着,学生听着你“滔滔不绝”地“唠叨”而没有机会自己动手操作那肯定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应让学生有更多自己动手的时间,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练习学生才能掌握教学的任务。
上课时多提问,多让学生参与讨论,多留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学会自己利用有限的条件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可以让教学气氛活跃起来,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当然要上好一堂公开课还有其他的很多因素,我以上所提及的只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只供各位参考,但是在课堂中还是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
4.1各环节过渡要自然,要善于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2教态要亲切,语言要流畅。
4.3注意有一定的板书,且板书要字迹清楚,排版工整。
4.4千万别忘了PPT各个页面的播放。
“人贵有志。”谭慧,昨天的你沉默寡言,今天的你开朗真诚,你的改变让苏老师欣喜不已。你对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当你一次次用查资料的方式锲而不舍地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苏老师着实被你的精神感动了。你对语文,对诗词创作的兴趣在一天天的增长,你的才华也在一天天的显示。作为路队长,你的组织领导才能也令人佩服。苏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用信心加恒心赢得未来更辽阔的天空。
“人小志气高。”小巧玲珑的你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和一副坦荡荡的热心肠。你总是先为别人着想,从来不为自己考虑。从打扫卫生到班级活动,虽然你不是班级的亮点,但你以默默无闻的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与赞扬。你的字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诗也写的象模象样。苏老师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你有更远大的志向和目标。苏老师有你这样的学生,怎么能不骄傲呢?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你的歌声象小百灵一样甜美温润,倾听你的感觉真好。虽然你内向少言,但苏老师知道你有一颗热情无私的心,你为班级所做的一切大家不会忘记。你的字,你的诗,你的歌,你的画,每一样都让人赏心悦目,学业成绩也遥遥领先。苏老师想真诚地对你说:“敞开你的心扉,别让无意义的悲伤占据你心灵的角落,试着去容纳更多的欢乐吧,大家都希望有你这样出色的朋友。”
“兰心慧质,妙手丹青。”你在美术和书法方面的过人才华实在令人刮目相看。你是那么温顺善良,又是那么才华横溢。对待学习,对待劳动,对待班级的一切一切,你都满怀真诚与热情,你更是班中不折不扣的纪律模范。虽然你不善言辞,但你的行动已是最好的明证。试着再开朗些吧,苏老师期待下个学期看到一个阳光般灿烂的你。
“爱人者,人恒爱之。”你是个既有爱心又善解人意的孩子,懂得在别人最需要关心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手,更懂得同情弱者,为班级做出的贡献也有目共睹,这一点是足以令苏老师感到欣慰的。但苏老师在欣慰之余又多了几分担心,你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这让本应完美的你有了太多遗憾。其实只要你远离“懒惰”这个伙伴,和“勤奋”交上朋友,加上你聪明的小脑瓜,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活泼好动的你常在不经意间犯下这样那样的小错误,所幸的是你总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并及时改正。对待学习,你的态度也比以前大有进步,能及时完成各科作业,字也写得漂亮规范多了。苏老师想对你说:“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拳头,而是靠美德博得大家的尊重。”做个名副其实的男子汉,好么?
关键词:节庆资源;民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是我们祖先五千年灿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热闹红火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全家团圆的中秋节、敬老爱老的重阳节…… 每个节日都蕴含了不同的教育意义,有的是教育人们敬老爱幼、有的教育人们勤劳善良、有的教育人们做正直勇敢的人、还有的是教育人们重视亲情等等……
接下来我就以《端午节》和《重阳节》为例,谈一下我园节庆主题活动的开展。
一、节庆主题活动前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
每个主题活动前,我们都会通过家长问卷、走访民俗博物馆等多种途径广泛搜集该民俗节日的素材和资料,挖掘出适合我们研究的一些资源,然后反复地筛选和梳理,需要充分挖掘每个节日的内涵和所蕴涵的教育元素。为了使我们设计的各活动都能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每次主题活动前我们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详尽的计划和方案。比如端午节主题活动,我们从端午节的由来,端午的习俗、端午的传说,到适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各年龄段不同的主题目标等方面入手,制定详细的方案,付诸实施。
2.幼儿的准备
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孩子的主动发现为核心的。因此端午节的前夕,我们就发动孩子和家长一同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眼来发现。孩子们和家长们都主动、积极、投入了各项准备工作,有的查找了各民族过端午的资料,了解了粽子的由来、香包的涵义;有的讲述了屈原的传说;有的汇报了端午的习俗……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中,孩子们全面而感性地认识端午节,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及心理基础。
二、节庆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教育资源,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同时存在,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主题活动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浓郁的民俗节日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及其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
在“棕香龙情”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真实地感受端午节,我们就努力为孩子布置了一个相应的节日环境:在幼儿园大厅显眼位置,我们放上了两座颇有民俗韵味的端午展台,里面陈列了各种富有端午特色的物品,如粽子、香包等。当然,在各班大门上也都悬挂起了菖蒲,在各区角中,更是展现出了许多有关端午的图片、书籍等,大家用菖蒲、棕叶烘托出了一片浓浓的端午风情。在重阳节时,我们布置了图片展重阳糕展,并且还在大厅悬挂上了有关重阳的诗词和儿歌等。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教师还充分挖掘每个节日中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节日环境资源。
1.鼓励幼儿走出去
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节日环境,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更能激起幼儿对民俗节庆的喜爱和关注。因此我们的许多教育内容也常常来自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节日环境。我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带幼儿外出参观、活动,有效地将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重阳节主题活动时,我们带孩子们走进了敬老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们。孩子们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品、亲手制作的爱心卡送到了爷爷奶奶的手里,还为他们带去了精彩的表演。欢歌笑语中,老人们感觉到了来自孩子们浓浓的爱意,而孩子们也借此机会上了生动的一课。
2.邀请家长走进来
家园互动,共同探索是最佳育儿途径,因此,在一些主题活动中,我们热情地邀请一些家长和社区人员走进我们的幼儿园,参与我们的庆祝活动。如,端午节时,我们特地邀请了许多“巧手奶奶”“巧手爷爷”与孩子们一起包粽子、缝香包;元宵节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灯笼、猜灯谜;搓元宵等等,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而且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
三、精彩纷呈的节庆主题活动
近年来,青少年传统教育缺失的问题已开始引发社会的关注。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目前青少年德育发展状况看,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1.儿童德育的现状,证实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道德的国家。无论是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还是《礼记》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许多教育家都讲求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德育对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如此丰厚的德育精髓在当今的基础教育中却很难显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许多中小学中,德育与智育发展严重失衡。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往往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更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的灌输、技术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致使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情况。教师与家长在过分追求分数的同时却忘记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念。即便是思想品德教育,有时也缺少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如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甚至很难看到“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优秀传统的品质了。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这个时代的继承者,更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已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认知与判断的能力。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与文化的重要群体。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着青少年未来的身心发展,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盛与衰落,甚至是整个国家文明的延续。因此,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急切需要社会的关注。
2.外来文化的冲击,坚定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样的外国文化正影响着中国青少年的受教育环境。我们在欣喜于多元文化为孩子们带来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看到这种文化的输出正渐渐地影响着国内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正常接纳,它已潜在地影响到中国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可。近年来,随着日韩剧、欧美剧在中国的盛行,一些“哈韩族”“哈日族”“血腥”与“暴力”等观念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蔓延,许多孩子盲目地追捧国外文化,不禁让我们为之担忧。面对近年来一些亚洲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摇与冲击,我们在气愤之余是否应该理性地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呢?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道德和传统了解的并不多,许多人都曾感叹如今的传统节日已少了以往传统佳节的气氛。民族传统文化与习俗的传承已开始日渐淡化。长此以往,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不免会缺乏对民族传统的了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然而,一个对本民族文化都不了解的人,又何谈让他爱祖国、爱家乡呢?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紧抓传统文化的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小学德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文明的发展程度。如果说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思想道德建设中最直接的思想源泉。作为国家的小公民,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小学德育管理及教学工作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价值,更为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最直接的教育平台。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包含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着中国人民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在小学教育阶段,为满足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传统美德的内容应以生动、形象的神话故事、通俗上口的诗词名句等形式为主。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也保证了传统美德教育的质量。目前,除小学语文教材与小学思品教材涵盖部分传统美德教育外,《三字经》《弟子规》在小学教育阶段已日渐成为比较热门的儿童国学教材。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德育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如《望庐山瀑布》《文成公主进藏》等课文。第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小英雄雨来》《》等课文。第三,笃志好学、奋发成才的求学精神。如,《孔子拜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第四,仁爱孝敬、尊师重道的人伦意识。如,《慈母情怀》《我最好的老师》等课文。第五,机智勇敢、虚心谦让的个人品质。如,《草船借箭》《完璧归赵》等课文。第六,勤劳节俭、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落花生》等课文。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如果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基于国学名著来展现的,那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涉及义务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以达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的。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传统文化教育可部分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等;学习传说神话,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学习中国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咏春拳等;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如,古典乐器、民族戏曲等;学习民间传统手工,如,剪纸、风筝、年画等。除此之外,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体现在诸如古筝、围棋、书法、国画、歇后语等方面的学习活动中。
三、扭转传统文化缺失的对策建议
在小学德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校教书育人的社会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不仅能够增强校本课程的特色性,它更是为丰富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有利的教学基础。因此,学校、教师及社会急需转变教育理念,以增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传文载道”的德育价值。
1.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教师应有计划地增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比重,以便在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近年来,由于教育功利化及现实社会对历史文明的淡漠,许多教师在观念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已有忽略。这样的现状急需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根源保证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传统历史文化内容与现实存在时代差异,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为枯燥的历史课堂注入生命活力。首先,学校可带领学生通过参观文化历史遗址、探访革命老前辈等活动亲身感受历史的变迁,或通过举办古典乐器、国画、书法、诗词朗诵等比赛,在展示学生才艺的基础上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展现国粹文化,如“,走进京剧脸谱世界”“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特色的主题实践课,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自然地融入我们的小学课堂。最后,班会、升旗仪式等活动也是重要的德育宣传阵地。如,以“一起来过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学生在固定主题下搜集相关资料,包括节日由来、传统习俗、相关诗词乐曲等内容,在相互展现搜集成果的过程中学国传统文化。
3.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是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所以,高等教育应重视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师范生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提升预备教师的个人素养,为今后的小学教育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