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石化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简化 食品包装 环保 政府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一般食品包装哪些食品及哪些方面应该简化,政府在简化食品包装问题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多大的责任以及未来食品包装的应往哪个方向发展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管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市场调查。
一、调查范围
调查自2014年5月10日起,历时7日,向400名阜新市普通市民、高中学生、以及大学生发放了问卷随机进行了调查,共回收回收350份,回收率为87.5%。成功回收的有效问卷成为了本次调查最终进行实际统计分析的样本。
二、调查内容和结果
(一)受访者对市场上现存食品包装的认识
(1)这里主要调查受访者对于食品包装的五大种类:纸包装、木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的知晓情况。
(2)受访者对于目前市场上食品包装的满意程度:只有2.3%的受访者是非常满意的,21.7%觉得满意,68.3%满意程度是一般,7.7%受访者是不满意的。
(3)受访者眼中食品包装的主要用途。
(4)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食品包装越来越复杂化,但是未来食品包装的食品发展应是从以下方向发展的。
(二)受访者对简化的食品包装的态度以及影响其购买的因素
(1)目前市场上的食品包装是否有进一步简化的必要。
(2)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更加的环保,商家简化了食品的包装,从而导致商品的外观不太美观还愿意继续买的人占57%,不愿意买的人占15%,要考虑考虑才做出决定犹豫不决的人占28.3%。
(3)如果不愿意购买简化包装后的食品包装,影响受访者的因素。
(4)中国消费者协会规定,只要包装的体积超过被包装的产品的10%,包装的花费超出产品本身的30%,就属于过度包装的行为了,并且以侵害消费者权益为由判定为一种商业“欺诈行为”。受访者认为食品包装应简化的方面如下表。
(5)食品包装的繁简与食品的质量有无直接关系。
(三)简化食品包装与政府、公民、企业、社会的支持
(1)买简化后的食品包装,为环保做出了贡献,政府采取奖励措施,公民是否愿意买。
(2)在消费者眼中政府给与多少奖励才适合。
(3)怎样可以促进人们买简化食品包装后的食品(多选)。有61.6%的人认为应倡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59.6%的人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奖励措施,71.6%的人认为应该从企业做起,企业应该生产简化包装的食品,53%的人认为社会媒体应加强对简化包装的食品的宣传。
(4)受访者认为政府在食品包装简化问题上应承担的责任。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受访者对市场上现存食品包装的认识的分析
调查显示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食品包装更多的是起保护作用,如果企业更加注重环保,自觉生产简化简约的食品包装应该会得到很多消费者的支持。再者消费者就目前市场上食品包装的现状满意度并不是太高,食品包装有待改进。
(二)受访者对简化的食品包装的态度以及影响其购买的因素的分析
简化食品包装也是同样的道理,最大限度的兼顾美观和实用的统一。据统计假设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更加的环保,商家简化了食品的包装,从而导致商品的外观不太美观,还愿意继续买的人占57%,不愿意买的人占15%,要考虑考虑才做出决定犹豫不决的人占28.3%。其实这28.3%的人可以很好的转化为愿意继续购买的人,只要商家稍加注意商品的外观。人们对于简化食品包装后的食品更担心的是商品本身质量和包装是否够牢固。就算对没有简化食品包装的食品,在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频发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隐患也是担忧的。
(三)对简化食品包装与政府、公民、企业、社会的支持的分析
环境保护是一项大工程,“美丽中国”需要中华名族的共同努力,政府、公民、企业、社会都应为此而奋斗。
调查数据显示,48.3%的公民认为保护环境是自己的责任不需要政府的任何奖励,说明人们对好的生活生态环境是期待和向往的,并且人们也愿意为此而努力。有61.6%的人认为应倡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59.6%的人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奖励措施,71.6%的人认为应该从企业做起,企业应该生产简化包装的食品,53%的人认为社会媒体应加强对简化包装的食品的宣传。而人们对于政府要求更多,希望政府以倡导鼓励大家使用简化包装后的食品包装为主,并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包装的过度使用监督和监管。
四、从政府角度出发对于促进人们购买简化包装后的食品提出建议和措施
(1)政府应从自身做起,要求政府官员购买和食用简化包装后的食品,做出模范带头作用。从战略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进简化包装后的食品的食用和购买作为环境保护的一大要点。
(2)政府采取奖励措施,对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分类,按其价值大小,对消费者实行定额的奖励,对企业减免部分税收和进行价格补贴,推动消费者购买推进企业生产简化包装后的食品。
(3)观念、意识、礼仪做法上的改革,消费者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也应把这项改革作为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政府在家庭、学校教育中,应广泛的宣传有关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反对污染和浪费的知识,让大多数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政府应加强行政立法,建立和健全有关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的食品包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加强政府对食品包装的监管,严格规制包装不合格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确保简化包装的食品在市场上占优势地位。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06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
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2002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2007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10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姓名:
班级:
学号: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某某大学某某校区
调查对象:
某某大学某某校区100位在校生
调查方式: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发放100份有关大学寝室文化的调查问卷,回收后通过分析数据的方式获得结果
大学生寝室文化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寝室是高等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建立寝室文化,对优化高等学校育人环境,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有重要保障作用。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当前状况,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寝室文化调查报告问卷调查和谐
调查过程:
1.第一阶段:利用互联网获取,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当前大学生总体的寝室文化及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
2.第二阶段:结合实际,通过我们小组研究讨论再拟定一份调查问卷。
3.第三阶段:我们通过自身的关系网向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
4.第四阶段:从回收的问卷中整理分析统计出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概况及反映出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前言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大学生在寝室空间所表现出的种种文化意识和行为,如生活作风、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办学水平,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寝室是住校学生主要的交流,娱乐和学习场所之一,寝室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寝室中朝夕相处,长期共同生活,因此寝室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寝室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影响,我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走访了学校自习室和辅修教室,把100份问卷发给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我校在校大学生,经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有以下问题!
1、你平均每天在寝室度过的时间是(除睡觉外)
a2小时以下b2-4小时c4-6小时d6小时以上
结果分析如下图所示
2、你喜欢在寝室学习吗?a喜欢b不喜欢
3、你认为你寝室的学习气氛如何?
a很好b还行c一般d很差
结果如下图所示4、由于生活习惯不同,是否与室友产生过不快
a产生过,而且严重b产生过,较轻微
c从来没有
结果如下图所示
5、你在寝室做的做多的是什么(除睡觉外)
6、你们寝室经常谈论的话题是?
a学习问题b时事政治c娱乐八卦d书籍电影
结果如下图所示
7、容易因为以下哪些方面而产生不快
a睡觉时间b说话方(口气,礼节)
b晨读夜读d制造噪音,影响他人休息
一、基本村情
××县××村隶属于县城所在地××街道,地处县城东南郊,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的核心区域。该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215人,耕地面积700多亩,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水稻、蔬菜种植、在县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随着县城新城区××大道商住楼、汽运城和凤凰山公园等项目的陆续开工,该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耕地由最多时期的xx多亩,缩减至现在的7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其中有6个村民小组的耕地全部被征用,1300多人成为无地农民。
二、存在的困惑与影响
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大的城市包围,部分自然村文秘杂烩网实际上已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失去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变化——村落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但就目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实现了居住地域的变迁和身份的变化,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仍没有及时跟上,政府的相关保障、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这种矛盾的现实,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
症状一:保障缺失,被征地村民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农民基本上是自我保障,其主要形式是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农民的养老方式也主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养老保障手段。××村村民土地当初被征时,均是采取货币安置、自主就业的办法,没有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数完全无地的村民办理了农村低保。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缺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补偿费用于建房、供子女读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补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步陷入困境。有的村民即使手头上还有部分补偿款,但由于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时间一长也将会面临困难,其中的一部分人将成为无土地、无资金、无生活保障的“三无农民”。
症状二:再就业难,被征地村民无地即失业
关键词:现状;原因;意见和建议;发展
[中图分类号]:D412.65 [文献标识码]:A
文化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各地要把“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列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室建设对于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条件,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我与村干部和群众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当今农村文化室的现状是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照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大部分行政村文化配套设施过于简单陈旧,文化室里一般只是“一块牌子,几张桌子,几张椅子”。图书少,娱乐、健身设施少,根本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娱乐形式比较单调。大部分行政村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少,一个行政村大型文艺活动没有超过三次,这与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农民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是通过电视、广播等。另外,由于农民自身对文化学习的觉悟性不高,一般不买书籍,不订阅报刊杂志,从而使自身精神世界比较匮乏。在调查中,不少基层干部告诉我们,给农民送点文化并不难,难的是让文化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从而改变农民的旧思想、旧观念,新农村建设才会有盼头。
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建设农村基层文化最大的阻力。我认为要发展好农村基层文化室建设,就要优先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才能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农民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物质生活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农村和农民才有精力来发展和改善文化生活。
2.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建设农村基层文化室最大的障碍。当前国家虽然大力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农村文化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往往在一个时期为完成上级交办的某项特定任务,而重视文化投入,一阵风过去了,文化投入就滑坡回落。
基层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是建设农村基层文化最大的困难。基层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层文化的投入,使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目前我市农村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且发展不平衡。有些乡镇即使建立了农村文化室,很多也是有名无实,未能充分利用。有的用之不当,甚至被挪作它用。农村文化骨干人才流失得快,文化队伍人才匮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就业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农村基层文化骨干相对减少,乡土文化人才培养缺乏后劲。部分村民尤其是下一代青少年对于本镇村的历史人文,名胜典故、风土人情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易造成新文化建设出现断层。
农村文化生活的乏味是建设农村文化室的瓶颈。单调、乏味的农村文化生活,让农村陈规陋习的代代相传钻了空子。有的村民空余时间不是凑在一起谈论东家长西家短,就是打扑克、耍麻将,甚至聚众赌博等等。可想而知,这种文化熏陶滋养下的农民何能树雄心立大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室。针对以上存在的原因,我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室建设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大力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镇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村保护地建设,使近年来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才有更大的精力来参与到村文化生活中来。
要大力发挥农村文化监督员的作用。当前国家虽然大力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农村文化保障体系不健全。只有发挥文化监督员的作用,建立有力的举报机制,农村文化室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着力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要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培养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我们在发展农村文化中,必须认真挖掘和鉴别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将党的富民政策、致富经验、科学文化知识、先进典型、思想教育等内容编排成节目贯穿于活动之中,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