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BPR的基本思想与现代企业生产要素重构
(一)BPR的基本思想
BPR即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业务过程重构之意。源于1993年迈克尔。海默在《企业流程重构—管理革命的宣言》一书。是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的新思想和新方法。BPR的基本思想是过程导向,即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再将精力集中在狭义的任务上。突破企业中部门间的界限,将分散的在各功能部门的任务整合成过程流。过程是一组有界的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和活动集合,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每种输入和输出都是通过特定的转换机构实现的。怎样运用BPR的基本思想,重构现代企业的生产要素呢?
(二)现代企业的生产要素重构
传统的生产要素仅指原材料、机器设备、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与传统的生产经营环境相适应。而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信息时代,在企业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的含量和信息要素显得愈来愈重要。
企业是个生产经营体系。企业为了从事生产或劳务,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具备实现目标的特殊功能,即必须拥有生产某种产品、提供某种劳务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反映这种要素相互结合运动的各种信息。因此,企业系统主要是由人、财、物、信息、目标等五个要素所组成。(见图1)
(三)现代企业系统是生产要素输入和输出的特定转换机构
由上述要素组成的企业系统,可以抽象地看作是一个转换机构。这个转换机构的功能是将输入转换为输出(见图2)
企业系统输入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经过转换机构的加工处理,输出物质产品、增殖了的资金、局部革新了的技术、以及具有新作用的信息等。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生产单位。社会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影响、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国际形势、社会变动、政府的方针政策、经济动向、市场状况等,都会对企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必须使自己的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协调吻合,密切衔接,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并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现代企业系统的流程重构
现代企业系统的流程包括四大流程:企业的产品流程、企业的价值流程、企业的人事流程、企业的信息流程。
1.企业的产品流程
在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作为商品,具有两重性:有用性和价值。产品的有用性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物质实体,即产品由何种原材料制成;二是效用特征,即产品的用途、性能等,它是根据社会需求通过设计、加工制造而成的;三是外观,即产品的形状、涂色、包装等,使产品不但能用,而且外观要美。产品形成、生产出来之后,就可投入市场销售。社会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产品也要不断更新变革。产品更新变革之后,生产过程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或多或少的调整、改造,或根本性的改造。这个过程的运动程序是: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决策,进行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制造,生产出产品;经过销售供用户使用和消费;在使用过程中为用户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并了解和研究使用中的要求,进一步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以便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投入市场。这个过程就是企业的产品流程。
2.企业的价值流程
企业的产品流程,同时随着资金的筹措、投入运用、耗费,获得资金成果的价值流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耗费各种各样的资源,产品销售之后,要对各种耗费进行补偿,同时要获得盈利。所以对整个产品流程要用货币形式,从价值方面进行核算、监督、控制,使产品在充分利用资源和最经济、最合算的条件下生产出来。这就需要有一个价值系统、财务系统来表现企业的产品流程。伴随产品流程,并以货币形态来反映、监督、控制产品流程的资金运动过程,就是企业的价值流程。
3.企业的人事流程
生产经营活动的客体是物质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过程,而主体是劳动者。劳动者的录用、调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奖惩、升迁,以及质量要求、数量控制、各类劳动者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应按照企业产品流程各部分的客观要求合理安排,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协调人事行为,以劳动的数量、质量、管理方式、劳动技能、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来主导产品流程正常、有效地进行,这样的人事发展变化过程,就是企业的人事流程。
4.企业的信息流程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通过信息进行的。通过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控制为管理服务。企业的计划系统也包括在企业信息系统之内。由于它的作用重要,因而在企业系统结构图中单列出来。反映产品流程、价值流程、人事流程的运动过程,并对上述过程进行调节、控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信息运动过程,就是企业的信息流程。企业作为一个系统,从属于更大的系统。企业要根据国家法律、法令,根据国内与国际形势、市场状况、经济动向、国家计划等方面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改革、适应外部需求,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本控制系统重构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系统结构的特征
1.企业系统是人机系统
企业是由提供劳动力资源的人和形成劳动手段的机器设备、设施、工具以及资金、信息、其他物质资料等构成的。企业功能的发挥,要通过人的作用,以人为主体实现人机结合。企业系统中的问题主要是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有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劳动力手段的效能,在人的合理结合中,创造企业效益。
2.企业是动态的开放系统
外部环境的变化,经常影响企业系统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内部、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就是为了适时调整结构和行为,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提高企业自身适应能力。同时,对环境施加影响,争取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3.企业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
如果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它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分系统,如科技开发分系统、生产分系统、营销分系统、财务分系统、人力资源分系统、后勤服务分系统等。分系统又可划分为若干个更细的子系统等,例如,生产分系统可以划分为各种产品的生产体系,每种产品的生产可能就是一个分厂,分厂中设有车间、科室、工段、班组等。由上所述,企业是个多层次的系统。企业系统与分系统、分系统与子系统、分系统与分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表现为总目标、分目标与各项具体目标之间的关联,因而企业系统又是个多目标系统。根据企业系统的层次和目标,来设计企业的结构和功能,并使其合理化,是企业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控制的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企业对出资者资产的保值、增殖负有责任。如何反映和控制这种责任呢?在产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为:销,且供销环节的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因而,成本控制仅限于“制造成本”领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根据生产任务进行原料采购,其经营环节为:销产供,且供销渠道变化,价格波动频繁。因此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应冲破偏狭的“制造成本”领域,在更广阔的范围进行研究。
(三)企业成本控制系统功能重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目标是追求投资者资产达到最大的增殖能力,这就要求经营者创造出经营资产的最佳获利能力。其对策是建立责任成本控制系统。责任成本控制系统不应是封闭系统,更不是孤立系统,应属于一个环境适应性很强的开放系统。因此,该系统从空间角度分析,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还应涉及到设计成本和流通成本;从时间角度分析,不仅包括责任成本的事中控制,还应包括事前、事后控制。具体讲,该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1.决策预控功能
系统的决策预控功能是指企业不同层次的经济责任单位,在该责任单位经营权力所能调节和控制的责任成本范围内,对各种经营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把传统的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预控行为。这种事前预控应包括的内容为:第一,决策风险的预知性。市价的波动性带来决策的风险,这种风险必须在正式经营生产之前,予以充分揭示。因此,各责任单位的决策者,应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拟定出最不利条件下的经营方案。把决策风险,预先控制在正式生产经营之前;第二,决策单位的层次性。责任单位的层次,也许是车间,也许是厂部,也许是某一企业集团。不同的责任单位,有不同的责任预控目标。衔接各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责任单位的利益所使用的计算工具——科学的内部转移价格;第三,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判断决策方案是否可行所依据的原则只能是经济评价的原则,即不仅要评价该方案生产技术上的可行性,而且要评价市场上的可销售性,更要评价经营方案的可获利性;第四,决策过程的科学性。企业实施责任成本的预警系统。决策过程,正是各责任单位,根据确定的决策目标,不断发现、补充、优选方案的过程,即科学化决策过程。
2.成本预测功能
企业全面的成本预测,是使企业“内部”生产能力适应于“外部”市场状况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传统的责任成本控制理论,对责任成本控制的研究,停留在“制造成本”领域。其责任成本的层次关系。如图3所示。
传统的责任成本控制理论与产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是相适应的。这是因为在产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供、销环境相对稳定,抓住了“制造成本”,就等于抓住了经济效益的“源头”。
当企业的销经营模式被销产供模式所取代时,客观上宣告了传统的责任成本控制理论的过时。
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所建立的责任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从“源头”控制,即从设备选型、产品设计开始。因为“源头”控制的缺陷,对于产品制造成本而言,是一种先天不足。“源头”控制,直接影响“制造成本”的料、工、费、责任成本控制,应以“源头”控制为起点。“源头”控制,离不开市场调查和成本预测。责任成本“源头”控制制及成本预测功能如图4所示。责任成本控制系统的预测功能,是建立在设计、生产,销售各部门的责任成本预算的基础上,具有准确性、可信性、全面性的特征。
3.责任预算功能
责任预算是责任目标的具体化,是责任成本控制的分项展开,其实施步骤为:
第一,计算责任成本的预算差异。责任成本预算差异=责任成本实际发生额-责任成本预算成本其中:责任成本预算额=(实际产量×单位变动项目的责任预算成本+固定项目的责任预算成本)
第二,分析责任成本预算差异。按财务分析的“连环替代法”或“差额计算法”分析责任成本预算差异并分析计算出“量差”和“价差”,查找产生差异的各种原因。
第三,追溯责任成本预算差异。责任成本预算差异的追溯过程,是各经济责任单位所负责任的追踪过程。例如,销货部门反馈的信息是:产品质量差、次品废品多,退货、退款频繁,其追踪过程,如图5所示。
第四,责任预算、绩效考评。各经济责任单位的净收益=该责任单位提供的实物量或劳务量×内部转移价格-责任成本实际发生额4.产销预调功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责任成本控制系统的出发点,应是追求投资者资产达到最大的获利能力,而最大获利能力的取得,有赖于从“工厂”到“市场”的全方位的衔接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产品仅属于获利的载体。因此,从生产到流通全方位降低获利载体的劳动消耗,使产品从“工厂”到“市场”的“惊险跳跃”中,风险最小,获利最大。“惊险的跳跃”的全过程,正是产销预调功能发挥作用的过程。产销预调功能,如图6所示。
「参考文献
1、陈荣秋。生产与运作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荣秋。生产计划与控制:概念、方法与系统。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针对变电系统运行的相关制度,例如,操作制度、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等进行合理的规定,建立合理的设备管理和运行维护制度方式。为了提高通信现场技术人员的安全设备处理能力,防止因各类事故造成相关问题的产生,对电气配件进行有效的检查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完善电站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因运行操作失误直接影响整个变电站系统的正常运行。
2、变电站系统的运行管理。变电站系统的运行有人工控制管理的和自动控制管理两种。人工控制的变电站系统按照8小时交接班制度进行编排,对每一个班组进行人员匹配,制定合理的配租成员,保证每一个班组的整体技术员工的分配。
3、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分析。变电站的运行以变电设备的运行为主,对运行的相关设备、技术操作、资料设局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确保变电设备的有效运行,及时完成变电站系统运行的相关管理总结,提高变电设备的相关运行质量,更好的加深变电站系统的运行工作过程,对变电站系统设备进行细致的管理人事,防止因设备故障造成变电系统的错误,直接影响变电系统的整体工作过程。通过实践方法认识,提高变电设备内容的有效分析和管理。运行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是对变电站相关数据的有效检测,以合理的运行方式检测相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用有效的解决方法完成数据的处理,合理的应用相关运行方式完成继电器的保护工作,保证直流系统的有效化管理,加深变电站系统继电保护效果工作,进行细致的自动设备运行,认识接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变电站系统中的电容和电流相关变化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变电接线运行和接地电压的准确性,检查变电站的接地设备运行情况。
二、变电系统设备的安全化管理
变电站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人员通过合理的操作性管理,对相关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安全数据的准确记录,切实的认识变电设备的安全级别,采用合理化的实施管理规程,对操控、上岗、交接、检测等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定,确保变电系统的整体合格效率达到万无一失,制定合理的设备状况检查管理方法。严格执行相关变电系统的调查过程,对于发生的问题要以转变的方式上报汇总,确保事故相关处理原因,明确相关处理职责,保证相关处理过程,更好的完善变电系统的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防止变电装置误碰现象,可以通过给变电设备的等级需要对防负荷开关、防电挂接地装置、防接地闸盒装置、防止误碰电源装置间隔装置组成。变电站的运行人员应当熟悉相关的防误装置原理,掌握相关的操作和维护过程,对变电站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电气设备的相关误操作形式的产生。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确保电气设备防误装置的有效工作,保证装置设备的状态良好程度,对运行中发生的防误装置进行缺损控制处理,实时的处理防误装置产生的停用或解除工作。及时处理变电设备的整体系统维护,保证设备的整体清洁性,合理化完成系统的变电操控,技术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变电装置的误碰电源装置问题的产生。
三、变电站系统设备的管理
1、合理的变电设备检测可以保证变电站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布局、技术方案和相关检测维修,实现技术设备的变电管理,对相关变电运行部门进行有效的规范,确保变电设备的整体验收情况,保证变电设备的合理投入运行,完成电网的有效使用。
2、变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通过对变电设备的年度、月度计划制定,确保变电设备相关检测范围,保证变电技术的有效维护和开展。
3、变电系统的运行以变电站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定相应的周期,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系统维护处理,保证变电系统设备的有效工作。
4、变电站系统的变电运行应以变电设备的相关维护形式进行分工,做好相关的日常工作,实现变电站系统设备维护工作的有效性。
浅谈汽轮机的控制系统
摘要:本文简述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现有的控制技术和手段。根据汽轮机的原理和控制系统特性,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改造而成即实用又简单的控制系统。
关键词:转速控制功率控制压力负载
Improvedtocontrolsystemofsteamturbine
Yunnanyunweico.ltdHuangzhaorong
Alstract;Thearticlesynopsisofprinciplestruceturalandcontroltechniqueofsteamturbineaccordingtotheprinciplecodchcvractesticofcontrolsystem;utilizationadvancetechniqueimproredtooldcontrolsystembepracticalbityandsimplification
KeyWoeds;specd.cotrolpowercontrolpressavelocal
-、概述:汽轮机是由本体、汽轮机转子、油路、蒸汽路等部分组成。蒸汽经电动门主气阀、自动门主汽阀、调节汽阀到喷嘴冲动叶轮使叶轮转动。入口压力与出口压力之间的差压越大、转子的转速就越快。转子转动带动负载做功。负载的变化会影响转速,入口和出口蒸汽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转速的变化,凝结水温度的变化和真空的变化也会影响转速的变化。
汽轮机控制系统设计根据是转子的能量平衡方程式即:
J*dε/dt=MT–MG–Mf
J为转子的转动惯量(Kg.m.s2)ε为转子角速度MT蒸汽转矩
MG为发电机的电磁转矩Mf为阻力力矩
MT=4.73*D*H0*η0e/n
D是进汽轮机蒸汽流量(Kg/h)H0绝热焓降
η0e是汽机相对效率n转速
发电机的电磁转矩取主要决于负载的特性数学表示为
Mg=K1+K*n+K3*n
Mf与真空、转速及油温等因素有关
从以上可以看出,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D就能改变MT,MT能随Mg的变化,维持转速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机组做功的功率与外界负载相适应时,保持发电机运行稳定,当外界负载或机组本身变化时,平衡被打破,这时调节系统改变汽轮机的功率使之建立新的平衡。并保持转速的偏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从以上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转速的变化综合反映了各个因素变化的情况。因此只要将转速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其它的因素就容易控制好。
以前的控制系统是全液压调节系统,由
速度传感器
压力变换器液压调速器
错油门油动机
油箱、注油器、逆止阀、主油泵、节流孔组成。动作过程方框图如图1所示
现有汽轮机的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DEH控制系统,主要控制方法是(EH)和数字控制系统(D),而DEH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磁力断路油门、错油门、油动机DDV、OPC、控制器等,这些控制手段完全依靠油来进行控制信号的传递,因此对油质的要求很高。而设备内的油长时间使用就会产生油垢、堵塞油孔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系统的硬件结构 DEH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部分与液压控制部分(EH)两部伤组成。DEH部分完成控制、控制逻辑的运算,通过操作员站等人机接口设备完成运行、操作、监控及系统管理。对汽轮机、发电机运行参数的实时采集,经过各种控制策略、控制回路的运算,最终的阀门控制指令输出到执行机构,由液压执行部件驱动调节汽阀完成对机组的负荷、转速等被调节变量的控制。人机接口是操作人员或系统工程师与DEH系统的人机界面。操作员通过操作员站对DEH进行操作,给出汽轮机的运行方式、控制目标值等各种控制指令,完成各种试验,进行回路投切等。 EH系统是DEH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供油装置(油泵、油箱)、油管路及附件(蓄能器等)、执行机构(油动机)、危急遮断系统等。供油系统为系统提供压力油。执行机构响应DEH的指令信号,控制油动机的位置,以调节汽轮机各蒸汽进汽阀的开度,从而控制汽轮机运行。危急遮断系统响应控制系统或汽轮机保护系统发出的指令,当DEH发出超速控制信号时,紧急关闭调节阀;当汽轮机保护系统发出停机信号或机械超速等动作引起汽轮机安全油泄去时,危急遮断系统紧急关闭全部汽轮机蒸汽进汽门,使机组安全停机。调门的安全油为OPC油,主汽门的安全油为AST安全油。OPC安全油泄去时,调门快速关闭;AST安全油泄去时,同时通过单向阀泄去OPC安全油,所有阀门快速关闭,汽轮机紧急跳闸。因此,必须对原来的控制手段进行改造才能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二,改进方法:在保证汽轮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控制手段、测量手段和执行机构。如DCS、FCS等控制系统;以及光电式、感应式、霍耳式等速度传感器;气动、液动和电动执行机构。并对这些控制设备和控制技术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可以提高现有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DCS控制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控制系统,可靠性高,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它有控制、报警、累积、联锁等功能。釆用ABB公司的AC800F。
系统概述
IndustrialIT系统是ABB公司推出的一种全能综合型开放控制系统,该系统融传统的DCS和PLC优点于一体并支持多种国际现场总线标准。它既具备DCS的复杂模拟回路调节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HMI)及方便的工程软件,同时又具有与高档PLC指标相当的高速逻辑和顺序控制性能。
系统既可连接常规I/O,又可连接RemoteI/O及Profibus、FF、CAN、Modbus等各种现场总线设备。
系统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极好的扩展性,无论是小型生产装置的控制,还是超大规模的全厂一体化控制,甚至对于跨厂的管理控制应用,IndustrialIT都能应付自如。
系统分为两级:操作管理级(操作站OS、工程师站ES及网关GS)和过程控制级(过程站PS及现场控制器AC800F)。在操作管理级上不仅实现传统的控制系统监控操作功能(预定义及自由格式动态画面显示、趋势显示、弹出式报警及操作指导信息、报表打印、硬件诊断等),而且完成配方管理及数据交换等管理功能。过程控制级实现包括复杂控制在内的各种回路调节(各种PID、比值、Simith……)和高速逻辑控制、顺序控制以及批量间歇控制功能。
组态与调试工具软件ControlBuildF
ControlBuildF是IndustrialIT系统的工程工具,它是集组态(包括硬件配置、控制策略、HIS即人机接口等组态)、工程调试和诊断功能为一体的工具软件包。ControlBuildF采用统一的系统全局数据库和交叉参考工具,不仅能方便地完成控制组态,而且是一个高性能的过程调试工具。IndustrialIT系统过程控制站PS和现场控制器AC800F所需的各种控制算法和策略都是由
ControlBuildF来组态的,并采用图形化的组态方法(符合IEC61131-3标准)。
ControlBuildF也用于对操作站人机接口(HIS)功能的组态并还可直接对现场总线设备进行组态。
控制算法和策略组态可选用以下IEC61131-3标准组态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FBD(功能方块图)LD(梯形图)
SFC(顺序功能图)IL(指令表)ST(结构化文本)
ControlBuildF安装在IndustrialIT系统工程师站上,完成后的组态结果由工程师站通过系统网络下载至相应的PS、FC及操作站OS中。
系统提供一个含有190多种功能模块(标准算法程序)的功能块库。用户还可自定义功能块。ControlBuildF提供200多个标准图形符号(静态和动态)及大量美观实用的立体图例可供HIS组态选用。
ControlBuildF在执行组态编译时能自动查找定位错误源,交叉参考功能可帮助工程师迅速查找对应的变量位号、功能块及操作画面。ControlBuildF可引入或导出ASCII程序、显示画面、变量位号和部分项目树。ControlBuildF还可输出包括全部组态结果的图形化工程文档。
ControlBuildF还具有如下特点:
使用同一工程软件完成控制策略组态和HMI组态。(即硬件配置组态、过程控制编程、操作站组态一体化)
功能库提供190多个功能(算法)模块
宏库提供200多个可扩展和定义的图形符号和大量三维图例供画面组态
采用项目树使得程序生成灵活,程序组织清晰明了
采用统一的系统全局数据库
Windows下的在线帮助功能
项目文件备份口令保护
操作管理级
操作管理级主要包括操作站、工程师站、数据网关、管理计算机及相应软件,另外还包括打印机、操作台等辅助设备。操作站的任务是生产监控,即综合监视来自过程控制级的所有信息,进行监示、报警、趋势生成、记录、打印输出及人工干预操作(发送命令、修改参数等)。工程师站用于系统软件组态和调试投运。
操作员站上的操作监控软件DigiVis及工程师站上的组态调试软件ControlBuildF是操作管理级必须的软件(均基于WindowsNT)。另外可选的软件主要有权限锁定软件(DigiLock)、批量控制软件(DigiBatch)、运行在管理PC机上的生产数据浏览软件(DigiBrowse)及运行在数据网关PC上的开放数据接口软件(DigiDDE,DigiOPC,DigiAPI)。
速度传感器用途更加广泛,可靠性更高。
具体改造步骤:以抽汽式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的控制系统为例进行说明。调速系统
汽轮机在并网前是进行速度控制,而并网后进行功率控制。并网前的控制是以速度为主控参数、干扰因素有蒸汽压力、抽出蒸汽压力、真空等。起动后,汽轮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产生的机械输出功率经发电机转换成电磁功率,提供给电网负载。电网负载经常是变化,电功率变化速率远比机械功率快得多。机械输出功率不能及时调节时,汽轮机的转速便随着变化,破坏电网频率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发电机负荷在空载至满载的整个范围内汽轮机总是在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汽轮机必须装设调速系统。其控制图如图2所示:
2、并网后,汽轮机是以发电为主,这时的主控制参数是发电量即功率。如果输出功率等于给定功率时,那么机组的实际转速也就等于转速的给定值,控制器的输出不变,进汽调节汽阀处于相对应的静止状态;当电网实际功率变化时,转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控制器的输出值发生变化,变化值经电-液转换器等都有相应的输出,驱动油动机去调节进汽调节汽阀的开度,以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调整给定功率值可以改变汽轮机的负荷能力。在起动升速过程中发电机空载,功率反馈通道没有反馈信息,这时调节转速给定值可以改变汽轮机的转速。控制回路图如图2所示。
以上控制回路的控制质量能满足工艺要求偏差小于1%,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质量,对图2、3控制回路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控制回路,控制偏差将小于0.5%。汽轮机的转速在3000±15转/分之间。比现有3000±30转/分偏差小。
3、控制手段采用速度传感器、速度变送器、DCS控制系统、执行机构。该控制系统对油的质量要求不高。只有执行结构须用油,油路断开后调节气阀自动关闭、其时间不到1秒钟。
4、安全可靠:为提高汽轮机的安全可靠性,将速度传感器(两台)安装在汽轮机外壳的机头上,变送器两台,AI卡两块互为冗余,另外还有三个速度显示回路。功率变送器釆用三块,两块用在控制系统中、AI卡互为冗余,一块用于显示和累积。自动主汽门保留,主蒸汽压力调节回路也保留。其余一些安全措施也保留。
在速度控制回路中,设置了103%高报警,110%高高报警,打闸停车。使自动主汽门迅速关断主蒸汽。
三、改进后的控制系统:改进后的控制系统使汽轮机机组抗干忧性更强,运行更稳定,操作维护更方便。使用的元件更少,可靠性更高。
1、速度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
2、功率控制回路如图5所示
两个控制回路切换时是无忧切换。
从以上方框图可以看到,改造后的控制系统省去了压力变换器,错油门,调压器等液动设备。功能不省,只是将液动设备改为电动设备。同时将油动机进行略加改动即可。
四、结束语:压力控制系统,真空控制系统及油温控制均釆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五、参考文献:
1、DEH安装使用说明书
2、ABBAC800F培训教材
1.1一般资料
辖区内自愿接受管理的240例孕产妇中(观察组),年龄23~39岁,162例为初产妇、78例为经产妇;为接受管理的240例孕产妇中(对照组),年龄22~40岁,161例为初产妇、79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产前孕妇随访指导;(2)产妇家庭护理干预。
1.3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褥期情况比较
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产褥期问题明显减弱,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情况:母乳喂养障碍3例(1.25%)、脐部感染7例(2.92%)、病理性黄疸14例(5.83%)、红臀4例(1.67%)、湿疹12例(5.00%)、消化不良14例(5.83%)、腹泻6例(2.50%)。对照组新生儿情况:母乳喂养障碍10例(4.17%)、脐部感染25例(10.42%)、病理性黄疸36例(15.00%)、红臀11例(4.58%)、湿疹24例(10.00%)、消化不良29例(12.08%)、腹泻8例(3.33%)。观察组新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于孕产妇定期查体与产后访视保健质量,社区护理干预均在其中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指的是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及专业知识的人员以社区作为范畴,并将疾病防治、健康促进作为目的,为社区人群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护理服务的一种手段。对于孕产妇而言,由于产褥期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情况,例如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皲裂及便秘等;同时,新生儿也可能会引发各种不良情况,例如消化不良、红臀、母乳喂养障碍及腹泻等。因此,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便显得极为重要。
4结语
关键词计量供热双管系统室外供热系统供热调节
计量供热按热量计量是建筑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我国集中供热发展趋势。建设部提出,在城市供热住宅中推行分室控温,分户计量。
天津市在计量供热设计方面积极探索,经过各有关部门多年实验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编制了《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总结计量供热技术成果,规范住宅供热系统设计。在规程中,提出新建集中供热住宅,应按照按户分环,分室控温的计量供热方式进行设计。采用户用热量表计量方式时,应采用热表到户,一户一表形式。在多层或高层住宅内,采用下分式双管系统,设共用供回水立管,连接各层户内系统。为了传统的双管垂直制式系统加以区别,本文将这种系统称为"新双管"系统。在供热设计实践中,这一系统已经逐步被采用。本文通过对"新双管"系统主要特点的分析,探讨与之匹配的室外供热系统的调节控制策略,以期在工程实践中使这一系统更加完善。
一、"新双管"系统分析
建筑物内供暖系统为下分式双管系统,系统的不平衡率K
(1)
式中:ΔP1--首层环路的资用压头Pa
ΔP2--顶层环路的资用压头Pa
(2)
式中:ΔP1h--首层环路中户内系统的资用压头Pa
ΔP2h--顶层环路中户内系统的资用压头Pa
ΔPy--主立管沿程阻力Pa
ΔPg--主立管局部阻力Pa
H--顶层散热器与首层散热器之间的高差m
h--重力水头Pa/m
取ΔPg=0.5ΔPy,且在85℃/60℃工况下,每米垂直供回水管产生的附加压头为143Pa。
(3)
将(3)代入(1),(4)
一般来说,"新双管"系统各层户内系统形式一致,资用压头基本相同。在正常运行之前,对户内系统进行预调节,使这时,
(5)
当主立管的阻力能够抵消由于温差和高差产生的重力水头时,K趋于0,最利于平衡。
这时,1.5ΔPy=143H,又ΔPy=2HΔPj(ΔPj为主立管上的平均沿程比摩阻)
"新双管"系统中,由于户内管道系统的阻力远大于传统中的仅接一组散热器的阻力值。由(4)式知,ΔP1比较大,有利于系统平衡。
由以上分析可知,此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设计中认真进行水力计算,调整管径克服重力水头影响,可彻底解决水力失调问题。避免了传统双管"上热下冷"这种逐层温降的不均匀性。
2.户内系统(图1)
户内供暖系统宜采用双管系统。在双管系统中,散热器进出口温差大,流量对散热器的影响大,容易通过温控阀制散热器的散热量,便于调节。而且,这种系统是个变流量系统,可以根据热用户的要求进行量调节。
温控阀除了调节室温,恒定室温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阀门的流量大小平衡系统,解决水力失调问题。在双管系统中选有高阻值的可预调节自力式温控阀,其调节性较好,能实现室温自动调节。并且系统正常运行之前,可对温控阀进行预调节,提高系统稳定性。正是由于增加了温控阀,热能表等高阻值设备,户内系统水平并联的各组散热器才能保持平衡,新双管系统才能更好运行。
二、运行调节
实施分户热计量后,"新双管"供热系统的调节性能大大增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温控阀,通过改变散热器的流量大小来调节从热量,从而控制室内温度。由于温控阀的主动调节,使热网水力工况变化很大,室外供热系统要有完善的调节控制措施和高水平的运行管理,才能适应整个系统变流量运行的需要。
我国传统常规的室外供热系统多采用集中式热力站,供热管网分为一级管网和二级管网。供热系统运行时应是质调节和量调节相结合,根据供热负荷发生变化(如室外气温变化)采用质调节,再根据热用户末端负荷变化采用量调节。供热管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保障供热计量的前提,为避免整个供热系统的水力失调,要采取各种严格的措施。
对于"新双管"系统,由于温控阀的主动调节,室内系统压力和流量随时变化。如某一用户的温控阀关小,相对应的管路流量减少,造成总流量减少,干管上压力损失也相应减少。这样,外网给这个用户所提供的资用压头将增加。在热力入口设自力式差压控制阀,可以根据压差的变化自动调节,使外网提供的用户资用压头基本保持不变,保证系统在调节运行中有平衡的水力工况。双管系统散热器间为并联状态,在定压差控制时,任意调节,流量都可以满足用户需要。
2.二次网的调节(图3)
由于温控阀的主动调节,二次网是个变流量系统,二次网循环泵应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及时调整水泵的转速,适应室内系统的流量调节,以达到节能目的。
为了保证热量充分供应,要求在任何时候用户都有足够的资用压头,可以采用供回水定压差控制。把供热网某用户的供回水压差作为压差控制点。当各个用户所要求的次用压头相同时,压差控制点选在最远用户处:当各个用户所要求的资用压头不同时,压差控制点选在要求资用压头最大的用户处,其压差设定值为所要求的最大资用压头。在运行中保证该用户的供回水压差不变。比如说,由于热用户的调节导致流量减少,压差控制点的压差升高,降低循环泵的转速,恢复其压差设定值。
3.一次网的调节(图3)
由热源至热力站的一级管网,宜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根据采暖期室外温度的变化,可将采暖期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调整锅炉运行台数和后来水泵运行台数,分阶段改变一级管网循环流量。同时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改变热源的从回水温度。这样可保证热源的安全运行,又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希望二次网的供水温度只与室外温度有关,不因一些用户的调节而改变,影响其他用户。这样,热力站内应充温度自动调节装置。气温补偿器给出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水温调节曲线,对应一个室外温度,有一个供水温度的给定
值。当室内某些温控阀动作时,二次网的供水温度就会发生变化,气温补偿器就会通过信号动作,调节一次网通过换热器流量,使二次网供水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运行曲线上。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作为一种新型的供热模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节能方面相比传统的供热方式有明显的优势。本文所分析的"新双管"供热系统是这种新型的供热模式之一,在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做为年轻的工程设计人员,希望能以此向同行师长求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