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道工程论文

管道工程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道工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道工程论文

管道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1污水管道材质不合格引起质量事故

1)工程质量事故。江西省丰城市和合南路南侧地下污水管道工程,全长1600m,设计管材采用HDPE双臂缠绕管,环刚度8kN/m2,管径1m,管坡1‰,管内底平均高程为16.5m(黄海高程),管道埋深约6.5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持力层为饱和细砂层。施工措施采用两侧设置降水井,达到干化条件下大开挖埋管。工程运行一年后,部分管道发生变形、移位或脱节,细砂伴随地下水流入管内,导致该污水管道基本丧失排水功能。2)事故原因分析。经查,施工方未提供现场管材的质量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实际检测的管材环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回填未按分层压实、两侧均匀回填要求,而是采用挖机无规则回填,导致在管道隐蔽时就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纵向挠度或弯曲变形,甚至错位。3)技术处理措施。依据该工程地勘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止、降水相结合方法处理地基,管材变更为国标二级钢筋混凝土圆管。开挖前,于两侧设置降水井,达到干化作业条件后,全部清除ADPE双臂缠绕管;全线施行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止水,其底封桩、侧缝桩的高、宽尺寸由设计计算确定,彻底解决地下水影响;地基加强处理工序完成后,最后安装新购混凝土圆管并作外包封混凝土加强。施工方吸取教训,购买正规管材,业主方严把材料检测、认证关,确保了材质达标。

2污水管与管接头不规范引起质量事故

1)工程质量事故。丰城市民用企业园至火车站截污干管顶管工程,全长180m,设计管材为钢筋混凝土圆管,管径1.2m,埋深约6m,位于地下水之下的饱和细砂层中。该顶管段下游紧接一座污水提升泵房,泵房启动运行三个月后,发现沿线木制简易棚严重歪斜,砖木结构平房墙体严重开裂,顶管上部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陷,开裂达550m2。2)事故原因分析。施工方在管节顶进时,采用手掘式方法挖除土层,加上未有效控制地下水,这种施工方法远不如泥水平衡法规范,孔径难于掌握,造成顶管上部及两侧空隙过大留下隐患。尤其是管段之间的接头未严格按规定要求处理,接头密封质量不到位,事后未及时做闭水试验进行质检,导致泵房开启后管道试运行期间,细砂从接头空隙流入管道内,久而久之,最终造成管道下沉、错位、地面开裂。3)技术处理措施。针对上述质量问题,于地下水位最低时(当地枯水季节),在进一步摸清管道错位、下沉、接口质量及路面沉陷程度的基础上,分三种情况施行不同的处理方法。a.管道错位、下沉严重部位首先于管道两侧打入拉森钢板桩(规格为9000mm×400mm×13.5mm),在两侧适度布设降水井条件下,大开挖清除原管段;其次按管底高程下再挖深0.4m并回填40~80级配碎石作为垫层,压实抄平,以有效提高被扰动的细砂层承载力,作为新的管道持力层地基;最后在其上施工宽2m、厚20c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带,安装水泥圆管并作外包封混凝土加强。安装管道时,特别对接头安装工序,参建各方严格把关,确保质检程序到位。b.管道局部错位、下沉部位。采用沉井(增加检查井)及混凝土包封,对局部错位、下沉程度不很严重的管节接头进行换代或加强。c.管道接口漏水部位。采用双胀圈局部防渗漏修复方法,利用定制的不锈钢压条和耐腐蚀橡胶圈,借助液压扩张器,用不锈钢条压住橡胶圈,达到局部防渗修复效果。

3管道地基不达标及回填不规范

引起质量事故1)工程质量事故。丰城市商贸物流园区污水干管Ⅱ标工程,全长80m,管径1.5m,设计管材为HDPE高强缠绕管,环刚度为10kN/m2,管道埋深平均为6.7m,管内底标高为15.55m,位于地下水以下土层,持力层为饱和细砂层,设计地基密实度90%,承载力120kPa。交付一年后,该管道对应地面严重开裂、沉陷,管道扭曲错位,管内充满泥砂,基本上失去排污功能。2)事故原因分析。该工程未做针对性地勘,施工方仅凭试挖情况判断持力层类别及地下水初始水位高程;开挖后,参建各方未对管下地基进行密实度、承载力检测,在感觉无水状态下即开始浇筑垫层。管道安装就位后,未按设计要求回填粗砂水夯实,管道在上部荷重压力下,未经处理的砂性地基受地下水升降的影响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管材变形、翅曲、脱节。3)技术处理措施。a.地基加强处理。开挖清除报废管道后,按设计管底标高再挖深0.9m并回填狗头石,分三层铺填、压平,完全隔离松散细砂层,再铺100厚40~80级配碎石压平。b.严格检测程序。加强处理后,聘请有关专业检测机构,对处理后的复合地基进行承载力实地检测,达到并超出设计要求。c.变更管道结构。该管道地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段终端位置,是商贸物流园区污水排放的咽喉,经研究并报专家组论证同意,全段采取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内空1.5m×1.5m,其垫层底板、箱涵、结构、回填要求,均按设计图纸规定实施。

4结语

管道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基于石狮市引水二期工程顶管施工的背景概况,以及结合工程实地勘察现状,发现工程在控制和调整顶管方向、吊装与焊接管道、配置主顶油缸等方面的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笔者认为有必要借助人工顶管技术,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法如下:

1.1总顶力计算

为精准计算出总顶力,需要考虑顶进深度范围内不同质量土质的情况,并选取合适的开挖与顶进施工方法:

(1)土质较好情况。顶进深度范围内,较好的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和含水量较大的亚粘土,这种土质开挖后,容易成拱,土质系数在1.5~2.0之间,在此取值2.0。建议采用先开挖后顶进的施工方法,其总顶力可根据土质系数与顶进管子自重计算,其中顶进管子单位自重为0.789t/m,而顶进管道总长度为108.7m,可得出总自重为85.76t,总顶力为171.52t。与此同时,鉴于实际工程存在诸多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总顶力需加上设备51.46t的储备能力,最终得出顶进总顶力为222.98t。

(2)土质较差情况。顶进深度范围内,较差的地质为砂质粘性土、含水量较大粉细砂,这种土质开挖后,不容易成拱,土质系数在3~4之间,建议采用先顶进后开挖的施工方法。根据工程提供统计资料,确定顶管正阻力为70.34t,顶管侧摩擦力为273.05t,最终确定顶管阻力343t,即克服顶管阻力所需总顶力为343t。综合两种假设的条件,笔者建议本工程可借助2个250t的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即满足500t的总顶力需求。另外以钢管外径和钢管壁厚作为参数,其中取值1.62m,取值0.032m,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单位钢管承受的最大破坏力为3418.3t。由此可见,最终判断出钢管在2个250t千斤顶的顶力作用下,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1.2设备选型、配置与安装

本工程顶进施工所需设备的选型与配置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在做好顶进施工设备选型与配置工作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顶管设备的安装,其中主要有导轨安装、承压壁设置、主顶设备安装等。

(1)导轨安装。本工程所使用的导轨,为装配式导轨,这种导轨需要稳固安装在砼基础面之上,以便在顶进施工时,能够承受各种负载作用,同时保证不会出现位移、变形、沉降等问题。安装导轨时,一方面需要对管道中心点位置进行详细复核,然后根据设计管底标高平行设置导轨面,另一方面是在顶进施工时,根据实际需求对导轨进行复测调整,旨在保证顶进轴线的精度。

(2)承压壁设置。顶进施工需要借助承压壁克服顶力的影响,因此要求承压壁具有一定的强度与刚度。本工程承压壁的承压面以枕木与钢板为主材,其中枕木规格为20cm×20cm,钢板衬厚为15cm,并且垂直于顶进轴线,以及在设置到位后,利用钢丝将其绑缚牢固,以免在顶进施工中出现倾斜。

(3)其他设备安装。在安装导轨和设置承压壁之后,还应该重点把关主顶设备的安装和管节安装,安装时要求在沉井中测量放样中心线,然后在安装好顶机架、主顶装置和顶进管机之后,将管节依次吊装、顶进和拼装,直至管节安装到位,方可出洞。

1.3顶进施工

在选型、配置和安装好顶管施工设备之后,根据案例工程的特点,并秉着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目标的原则,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顶进施工:

(1)钢管接头的测量控制。本工程所选用的钢管接口,都以焊接作固定处理,在顶进施工期间,如果顶进方向稍偏,很有可能导致钢管变形,甚至是接口脱焊。笔者认为顶进施工时务必进行缜密测量,以控制好顶进的方向,并调整顶进的力度,如果发现存在偏差,需要第一时间调整方向,同时检查钢管的顺直程度和接口是否脱焊,必要时作更换钢管处理。

(2)顶进施工细节控制。顶管机头的控制,顶进时保持该设备与土体界面的平衡,以此规避顶进时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顶进偏心度的控制,可在顶进的同时增加检测频率,及时纠正管道轴线的偏差。顶进摩阻力控制的具体的做法是将改性石蜡涂抹在管道的外壁,并适当增加顶进的长度,即可减少顶进时的摩阻力。不稳定土层的控制,本工程某些部位的土层不稳定,顶进时存在地面变形和土移的现象,笔者建议以水泥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同时实时观察土层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予以及时预防。地下水压控制,本工程地下水位大约1m,顶进期间水压过大,而顶管地面没有其他的建筑物,因此建议在地下水压过大的位置,施打降水井进行排水。顶进与出土平衡的控制,为避免流砂和塌方的影响,顶进同时应该控制土体的开挖量,不得出现超挖行为,以及保持顶管轴线平衡。

(3)地下障碍物处理。地下障碍物直接影响顶管施工的进度与质量,本工程主要的地下障碍物,有地下废弃管线、孤石和砖墙等,为避免地下障碍物对顶管施工的影响,在施工前,需要根据现场勘察资料,检查是否存在与顶管管路冲突的障碍物,以便适时调整管路设计路线。在施工时,如果发现存在地下障碍物,需以开挖或者使用钢套筒的方式,排除地下障碍物,但期间需要纠正机头推挤反力造成的偏差。

(4)顶管轴线测量及管道纠偏。通过地下导线测量,可控制顶管轴线,具体的做法是从工作井地面开始,往井底方向引测,测量导线长度约为7m,即可控制长109m左右的顶管线路,适时需要借助全站仪、控制箱、工作井测站、电脑控制台等,以较高的测量精度要求,将起始边点位误差控制在2mm以内,其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以上的顶管轴线测量,需要在每次顶入土层中约30cm的时候进行至少1次,以及在每次顶入土层中约100cm的时候进行至少1次,如果存在顶管轴线偏差,则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测量的频率。关于顶管轴线偏差的纠正,根据偏差的大小,以及判断偏差是否存在增大趋势,进而对不同油压状态下的千斤顶机头长度进行调节,将每次纠偏角度控制在10'~20'范围内,以较为缓慢的速度,将偏移的顶进管道,重新调整在设计的轴线上。

1.4顶管施工时地面沉降控制

本次引水管道工程的顶管施工,多次穿越外环线的主干道,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一定影响,其中地面沉降的影响最为明显。工程在顶管施工时,上部建筑物的基础与顶管轴线距离较近,而所穿越位置的土层不稳定,容易引起局部的地面沉降。为此,在顶管施工同时,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地面的沉降。

(1)为提高控制地表沉降的精度,笔者建议采用人工掘进的方式配合施工,但期间必须控制好掘进的泥水压力,其压力控制的最佳状态大约在高于地下水压力0.01MPa,该压力值有利于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控制。

(2)顶进施工期间,管道外壁背土容易扰动土地,并造成建筑空隙,适时应当遵循“触变泥浆套”原理,在管道外壁建立触变泥浆套,以及时填充顶管造成的建筑空隙。但填充时需要同时进行工作井口压浆、机尾压浆、管道沿线补浆。

(3)完成顶进施工工序后,为了避免管道出现后期沉降问题,需在触变泥浆压注孔接头拆除之前,利用触变泥浆,将每个触变泥浆压注孔球阀里面的水泥浆置换出来;置换泥浆时,需在释放水泥浆的同时,依次将触变泥浆压注进去。

(4)在置换泥浆的同时,还应该观测与控制管道后期的沉降,期间重点监测顶管施工位置的地表、管线持续与周围建筑,并根据监测的结果,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将管道的沉降控制于基本稳定状态。

1.5管道功能性试验

在管道顶进施工及其他工序完工后,需进一步试验管道的功能性,其试验的参照标准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检查管道工作压力大小,如果工作压力超出0.1MPa压力值,则需要进行水压试验。本工程管道水压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可看出,本引水管道顶管施工达标。

管道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1.1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的工序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和现场施工两大阶段。施工前的准备包括现场图测和进行开工所需物资设备的选定采购;现场施工又包括:开挖沟槽、支护基坑、处理地基、检查井基础施工、安装管道以及基坑回填土等工序。

1.2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常见的问题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两大阶段的几道工序看似简单但却马虎不得,每个环节落实不到位都可能为日后的隐蔽工程使用埋下隐患,影响施工质量。以下是各环节中常见的施工问题:

1.2.1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施工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物资设备和测量放线质量问题上。实际施工时就会出现由于选择的管材质量差,加大裂缝或局部混凝土松散的可能,造成抗渗力低下、强度弱导致的渗水及压破情况产生;由于选购的管径尺寸不符导致安装错口、铁丝网与管缝不对中,插入管座深度不足,铁丝网长度不够的现象;由于选择压实机具不合适或回填土质量低,造成的回填土沉陷积水现象;或是由于测量偏失高或避让原有构筑物没有充分设计而导致管道横面位置偏移,纵面坡度不顺等施工问题。

1.2.2施工阶段的施工问题。大部分的施工问题发生在工序相对较多的现场施工阶段。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以发现如:开挖沟槽时,经常会有沟槽断面不合规、槽底超挖、槽底泡水、边坡塌方等问题;平基管座时,一些施工方不做排水除清处理就浇注平基砼,平基不能保证厚度且高程偏差大,管座砼跑模及有蜂窝孔洞;安管环节,在检查井内的管头露出或缩进井壁过长,直顺度差、管道错口反坡,局部管道超位移;平接口时,抹带砂浆工艺差,接口出现抹带砂浆伸出管内壁、空鼓和开裂;检查井变形、检查井下沉导致地面内陷、不平整等问题。

二、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对策

2.1提高事前预防的意识,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

市政排水管道在施工前的准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提高事前进行预防的意识,充分做好施工前准备,可以减少或避免部分施工质量的发生。

(1)提升精准意识,重视图测。应建立完善的四方会审监核制度,即审核后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进行四方图纸交底。应对图纸详细掌握,深入现场了解,检查校对图纸信息。根据当地人文地质、交通设施等环境认真记录,分析可能或能够影响施工的因素,报送专管单位或部门解决。查明电力、民用燃气等交叉管线的位置,及时做好标志及保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精准的水准高程控制网,以利于进行管道施工测最,要求每一百米距离设一水准高程参照点。必须经闭合检验,符合国家标准且测量无差。网点桩点须牢固设置于易见难丢失、埋没及破坏地为宜。

(2)严格按要求进行材料设备选购,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设备型号和材料大小质量标准进行选购。所用管材及配件均要有质检提供的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并保证提供方的资质优良。完善物资管理,建立逐层检控体制。即进场前由材料工程师进行仔细检查,如发现直观可见的质量问题时须通过内、外压测试后方能入场;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2.2严格做好事中施工各环节的有效控制

事中对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是保证施工高质高量的关键。

(1)精准放线。利用电脑绘图系统科学准确计算各个井位坐标。再关联全站仪进行现场井位确定放出。可以避免人为介入,既高效又保证了数据的精准。进行桩撒灰放线时,因中心线边坡系数宽应缩窄开挖面避免受限,同时考虑沟槽内设簧支撑,以保证安全施工。

(2)重视管道的坡度及顺直度。按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好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控制开口宽度,用白漆标注开挖线,用切割机切断路面,挖掘机开挖破碎沥青面层及路基渣层,合理堆放被挖的稳定砂层用以同土。管道安装时要准确丈量管子半径高度,并在管道半径处挂边线同时绷紧挂线,过程中保持随时关注;调整每节管的中心和高程到最佳,以石块为支垫,确保邻管接口完好。浇筑管座前做好管子双侧与平基相交三角区域的填实,可采用与管座混凝土同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在两侧同时浇筑。

(3)提高管基强度和稳定性。管道基础强度低会导致管道沉陷,接口管道断裂现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一旦发现槽底土松动浸水,应挖除松动浸水土层以稳定性好的砂粒或碎石等材料回填密实。若地基地质水文条件差,则应采取换土措施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4)确保闭水段封口严密。闭水段封口于井内的特点容易令施工方忽视。一般采用砌砖墙封堵,如果条件允许可在检查井砌筑前进行封砌。封堵前,应先清楚管口周围一段管内壁的污垢,然后涂刷一层水泥原浆;为保证密封封堵使用的全部砖块必须做润湿处理;为保持管内相对干燥和方便试验检查,在管内底设置排水孔。完成封口后,进行闭水试验,全面检验材料和管道施工质量,闭水试验自上而下分段进行。若有渗漏做好记号,管内排干后再处理,缝隙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泥浆或防水涂料直接涂刷,较多或缝隙度较严重则必须重新返工。最后回填时,做好沟槽的填补和路面的填平修复工作。

三、结语

管道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在天然气管道敷设过程中,有时需要架空敷设操作,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施工技术。如果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技术不过硬,再加上防护设备简陋,就会使得作业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大大提升事故发生率。供气状态下管道施工造成的事故有时,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部分工程会在供气运行的状态下进行施工。如果事先没有完善的施工方案,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就会造成天然气的泄露,引发事故。

2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施工中安全问题的有关措施

2.1严格控制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措施

在现场施工作业时,要控制和识别施工过程,从而达到事故的消除和预防的目标。在安全管理中,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是一个突出的内容。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不利于安全的行为以及状态的控制工作,将其列为工程控制管理的重要节点。通过大量的事实发现,对于施工过程的大力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安全控制的目标。

2.2促进施工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

在进行天然气管道的施工时,落实好安全责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就需要不断促进施工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并且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使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到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之中。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①将管理技术与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科学的、完善的管理技术成为施工管理的重要保障;②协调项目的发展过程和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中,并且根据实际过程的发函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③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将安全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落实。

2.3加强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力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杜绝安全隐患的方法。在天然气工程的施工中,建设单位的负责人、安全责任人以及施工管理员要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通过采取立体的、全方位的拉网式排查方式,即使发现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如有特殊原因无法整改的,需要出具一份完整的、可行性高的方案,并且做好防护措施,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严格安全隐患的排查,是各种不安全隐患及时杜绝,保证施工的安全。

2.4采用完整性管理模式

当前,国内外对于天然气的管道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中,完整性管理模式是最为先进并且特殊的一种管理模式。所谓的完整性模式,指的是通过收集天然气管道的完整数据,并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措施加以管理。这样的话,就会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的做出反应,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好预测防范。对于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工程来说,完整性管理模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模式,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对天然气的安全进行管理,还能够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的费用。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相比较,完整性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对施工安全进行维护,并且通过预测,对施工中的不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因此,应当不断加大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中完整性管理模式的运用,从而不断的提高我国天然气管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天然气事业的发展。

3结束语

管道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1.1接地装置混乱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

(1)如果引用的是外接电源,大都采用TT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当某一项先直接连接设备外壳时,其相对地的电压:Ue=(RA/RN+RA)U(式中RN为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该电压低于相电压,但RA与RN同在一个数量级,所以几乎不可能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于一般的过电流保护实现速断是不可能的,所以不适用于防爆场所施工用电。(2)在一些电气设备的外壳上即接地又接零,TT系统和TN系统混用。保护接零的引出端子不规范,有的从分配箱的零线重复接地引出,而有的从总配电柜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负荷端子引出。这些很可能造成某些用电设备达不到保护接零的目的,在出现事故时起不到安全用电保护的效果。

1.2施工现场用电设备保护接零线不规范

(1)在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电源线有的用三芯线,没有零线,另外单独拉一根零线接设备外壳,有的干脆不接零线;有的用四芯线时,却把零线掐掉,不用保护接零,而在设备外壳随意找一根线用一根铁棍插入地下作为保护接地。

(2)有的即使采用了保护接零,但是连接不规范,如连接不牢固或接触面铁锈等,使接地电阻大,不符合规范要求。一旦设备外壳出现带电或漏电时可能随时危及设备或人身安全。

1.3配电系统配置不规范或设计不合理

(1)根据《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师安全规范》、《Q/SY1244-2009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范》和《Q/SY1244-2009电动气动工具安全管理规范》,在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系统应设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以及开关箱,三级设为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系统。总配电箱应靠近电源附近,分配电箱设在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相对较集中的区域,而分配电箱应按照各用电负荷开关箱的位置且其开关箱水平距离应在30m以内,用电设备开关箱与现场固定式设备的控制箱间的水平距离不也能过大于3m。

(2)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总配电箱设置较为合理,而分配电箱、开关箱等大多都没有按规范设置布置。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随意布置性强,且没有在设备或箱体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有的甚至将分配电箱和开关箱混用。这样很容易发生漏电危险后,由于分配电箱额定剩余电流较大,通常在50-100mA,而小于跳闸保护动作电流,起不到保护作用。如果用分配电箱当开关箱,就可能导致某设备出现漏电后,分配电箱跳闸断电,直接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同时还有可能出现误操作,危及到人身和设备安全。

2.4漏电保护装置安装使用不规范

(1)漏电保护是临时用电系统安全可靠保障,按照规范要求,二级保护的漏电动作电流in≤0.3s,开关箱的漏电保护的动作电流im=60-100mA,动作时间≤0.1s,用于潮湿处漏电保护额定动作电流≯15mA,并且每天至少做一次漏电保护试验,保证漏电保护器的动作可靠性,在发生设备漏电故障时能够准确的动作。

(2)在部分施工现场不设二级保护,只有二级配电一级保护,即使设置了二级保护,但两级漏电保护的整定值参数相同。还有多数操作人员不按规定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日常巡查校验。致使故障漏电保护器仍在使用中,漏电保护器失灵,形同虚设。

2.5施工设备电源线不按负荷配置

(1)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电源线载流量大都小于设备额定载流量,致使电源导线加速老化。特别是在油气管道施工现场出现电源线中间接头,有的接头还还浸泡在泥水里,一但接头过热使绝缘破坏,就会引发事故。

(2)部分电工图省事,在一个开关上接两台设备,特别是在油气管道施工中,设备电源线、焊把线、移动电源线、照明线等交织在一起,一旦某根导线绝缘被破坏就有可能发生短路故障。

(3)有些配电箱使用刀闸开关,接线时取下绝缘胶盖将电源线接头直接挂在保险丝上,甚至有用铜丝代替保险丝。这都会给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针对临时用电安全不规范现象的防范措施

(1)根据工程项目实施临时用电组织措施,根据工程情况做好施工前调查,因地制宜,编制切实可行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根据低压临时用电的进出线路经,选用外接电源或自备发电机发的总容量,合理配置总(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以及各类用电设备的容量以及电源线的型号规格。正确绘制施工现场总配电平面图及安装接线图等,制定详实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安全用电防火防爆措施。

(2)加强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健全相应的技术档案。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安全警戒线,对不防爆的设备远离防爆区域或实施防爆隔离措施。严禁电源线出现中间接头,加强安全监督、巡查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资料。

(3)实施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措施。在管道抢维修工程临时用电系统施工时,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供电系统,严格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逐一配电结构,严禁配电箱与开关箱混用等不规范的现象发生,并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置。同时要求依据总的负载容量,通过计算合理配置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及匹配的动作时间。确保用电设备出现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能够准确、快速的切断故障电源。通常施工现场设备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完善保护接零系统,确保接零的可靠性,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保护接零除了在总配电箱电源侧,还必须按规范要求在配电箱线路中和末端分别作重复接地,并确保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3工程施工作业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