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扶贫论文

消费扶贫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扶贫论文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1篇

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马玲.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J].消费导刊.2008(11)

[2]孙洪波.中国与拉美油气合作的机遇、障碍和对策[J].国际石油经济.2009(03)

[3]孙贤胜,裴国平.海外石油作业公司建立国际化管理机制初探[J].国际石油经济.2008(09)

[4]冯保华.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策略分析[J].消费导刊.2008(15)

[5]余立.应对世界石油石化工业新格局提高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水平[J].当代石油石化.2008(07)

[6]付晓东,文余源编着.投资环境优化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张汉亚,张长春主编.投资环境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8]卢进勇,杜奇华编着.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9]赵振智,胡婧潇.我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的战略控制力研究[J].化工管理.2009(04)

[10]郭鹏,韩文杰,陈振贵.海外项目投资管理探索[J].中国石油企业.2008(10)

[11]赵鹏大等编着.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M].地质出版社,2003

[12]何晓群编着.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3]张敦富主编.中国投资环境[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14]KatsuakiKoike,SetsuroMatsuda,ToruSuzuki,MichitoOhmi.NeuralNetwork-BasedEstimationofPrincipalMetalContentsintheHokurokuDistrict,NorthernJapan,forExploringKuroko-TypeDeposits[J].NaturalResourcesResearch.2002(2)

[15]刘鸿斌.中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浅议[J].消费导刊.2008(18)

[16]MargarethaScott,RoussosDimitrakopoulos.QuantitativeAnalysisofMineralResourcesforStrategicPlanning:ImplicationsforAustralianGeologicalSurveys[J].NaturalResourcesResearch.2001(3)

[17]唐金鸽,邵万钦.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8(05)

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晏波.矿业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2]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3]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4]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5]吕宾.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及征收细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6]史晓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地协同利用与管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7]王全明.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8]王翠香.模糊数学在个旧东区锡矿资源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9]韩玥.基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的能源政策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0]唐宇.新疆乌恰地区Pb-Zn资源成矿预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11]吕国范.中原经济区资源产业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12]赵子铭.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3]汤军.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异常定量预测与评价研究--以山东临清坳陷东部德南洼陷综合研究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14]张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15]冯宇.资源约束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16]吴飞.个旧锡矿区地质数据的极值分布和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17]黄静宁.深层次致矿异常信息提取及其找矿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18]王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9]Yamakawa,TomodaS.AFuzzyNeuronandItsApplicationtoPatternRecognition.ProctheThirdFuzzysystemAssociatCongress.1989

[20]KuemmerleW.Thedrivers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toresearchanddevelopment: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9

[21]HLin,QWan,XLi,etal.GIS-basedmulticriteriaevaluationforinvestmentenvironment.EnvironmentPlanningBPlanningandDesign.1997

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林闯,苏文博,孟坤,刘渠,刘卫东.云计算安全:架构、机制与模型评价[J].计算机学报.2013(09)

[2]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05)

[3]王鹏翩,冯登国,张立武.一种支持完全细粒度属性撤销的CP-ABE方案[J].软件学报.2012(10)

[4]杜春来.无线移动自组网密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王锦晓,张旻,陈勤.一种高效属性可撤销的属性基加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2012(S1)

[6]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东方.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2011(07)

[7]刘志宏.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8]袁珽.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密钥管理和虚假数据过滤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

[9]麻浩,王晓明.外包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J].计算机工程.2011(09)

[10]冯登国,张敏,张妍,徐震.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1(01)

[11]田胜利.基于l-多样性的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12]付戈.数据库动态恢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3]汪志鹏.私有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14]时杰.关系数据库细粒度访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15]彭清泉.无线网络中密钥管理与认证方法及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6]郑健,刘广亮,李兆国.基于椭圆曲线的等级密钥管理方案[J].福建电脑.2010(03)

[17]黄志宏,巫莉莉,张波.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08)

[18]DENGRobert.CCA-secureunidirectionalproxyre-encryptionintheadaptivecorruptionmodelwithoutrandomoracles[J].ScienceChina(InformationSciences).2010(03)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贫困文化 滇桂黔民族地区 战略选择

在我国西南边陲的滇桂黔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仍如久治不愈的顽症困扰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倾向于从人口、资源、能源、土地、历史条件等方面去寻找贫困的根源,因而在实施扶贫措施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对农村进行“输血”或“造血”式扶贫。其结果是在“输血”的同时,造就了一批“懒汉村”,“等、靠、要”的思想越来越严重。

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笔者根据自身长期的观察与调查思考,发现造成这些地区持续贫困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长期固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贫困文化”,决定性的因素是价值观的贫困。因此,实施文化扶贫才是扶助农村贫困群体,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的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选择。本文将就此课题作以下粗浅探讨。

一、贫困文化在滇桂黔民族地区的表现

“贫困文化”是指贫困群体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制度显失公正及自身条件差等原因, 为了自我维护、适应贫困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特定的文化体系。用“贫困文化”来诠释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 能够恰当地说明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刻根源。在滇桂黔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的山区, 那里生态环境恶劣, 地势崎岖,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居住比较分散, 地理位置上的隔断加上小农习性、民族习性、血缘性、地缘性使他们远离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虽然人们勤劳、纯朴, 但他们长期的拼搏依然无法改变现状, 这就容易形成一种随遇而安、惟命是从、与世无争的贫困文化,其在民族地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想观念上贫困文化表现为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

1.1因循保守、听天由命的人生观

由于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饱受贫困的折磨,许多村民形成了很强的宿命感,他们已经习惯于过贫困的生活,面对贫困,他们奉行一种无为哲学,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忍受贫穷。这种听天由命的人生观,缺少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严重束缚了这些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

1.2滞后的教育观

由于贫困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地区的人们普遍不重视教育,认为“读书没用”,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较多。一方面,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入学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已初步具备了劳动能力,基于劳动力的需要,过早的离开了学校。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会使脱贫致富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1.3厚死薄生、非理性的消费观

主要指在进行具体的消费选择时,贫困群体依据的是感性原则,以直观感觉、情感、主观偏好等作为消费的标准与原则。表现在红白事的大操大办以及盲目购置生活用品、生产用具方面。在贫困的滇桂黔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非常节俭,而在结婚、送丧的事上,他们的消费却又表现出惊人的一反常态的铺张浪费。人们往往为婚嫁耗尽他们一生累积的钱财,甚至债台高筑,在婚后几年、十几年的劳作都是为了偿还“结婚钱”。这种不合理的消费,破坏了积累与消费的平衡,致使农村发展资金的匮乏,延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4陈旧落后的婚育观

这主要表现在婚嫁和生育两个方面。“一方面,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封建残余思想大量存在且根深蒂固。由于那里的农业生产多是粗放型经营,需要大量的强壮男劳动力,再加上其它现实的原因,很多农民为了生个儿子甘愿冒倾家荡产的危险,想尽一切办法超生,结果是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的障碍。

1.5不经济的时间观

在这些贫困农村,人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因而时间观念差,生活节奏慢。而是将大量时间浪费到对来年耕作的等待中,这种甘于贫困的态度磨灭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使农村劳动力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有知足长乐的生活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等等这些观念都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们的行为。

2.在心理状态上贫困文化表现为心理消极

贫困文化在心理上的表现为安于现状、自给自足、知足常乐、畏惧风险、满足于现状的安贫心理; 有人管更好,没人管也死不了的“等、靠、要”心理;信仰缺乏、精神委靡、盲目拜仙求神的迷信心理;面子要紧的传统文化心理等影响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们的心态。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已习惯于接受政府的援助和社会的救济,并视其理所当然,逐渐形成一种靠救济和援助度日的依赖心理,于是他们坐等救济,坐吃救济,吃光用光救济再要救济,“有自由,无主张,抱着膀子晒太阳,坐等上面救济粮”,正是这种心理的生动写照。因此对一些长期接受救济的农民来说,“春等救济粮,冬等冬令装,夏炎秋雨不出房”的现象也便不足为奇了。

二、贫困文化对滇桂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贫困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使个人的贫困长期维系,而且阻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影响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帮助贫困农村的人口脱贫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同时也是一项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任务。早在十六大报告就指出,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指标不仅包括经济指标,还包括政治民主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整体来讲,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文化性贫困相对于结构性贫困的治理难度更大,势必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文化性贫困扭曲了一些农民的心理,削弱了他们昔日在困难中吃苦耐劳的生存意志和竞争意识,许多人为此走上了犯罪道路,构成严重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此外,陷入长期贫困的农民对于科学的认同和接受有限,迷信思想严重,容易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引诱,成为一些扰乱社会的马前小卒。

3.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滇桂黔黔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活在环境如此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民,在贫困文化制约下,在行为上表现出只顾眼前利益, 忽略长远发展, 不能正确处理自身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对于生态系统本来就相当脆弱的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发在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大都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且,他们的生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又通过代际传递而在其子孙一代重复上演,人际关系严重恶化,可持续发展的链条被人为地阻隔,陷入灾害、贫困、更大灾害、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

4.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贫困文化使农村教育缺乏必需的文化动力。这主要表现在,贫困文化不能形成农村教育发展所要求的人文环境,消极的思想和观念因素时时处处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贫困经济环境支持了贫困文化的独立存在,而不能与现代文化产生直接的撞击和交流,使得农村教育缺乏文化刺激和影响的推力。其次,表现在对农村教育评价的功利化价值取向上。由于贫困农村低下的生产力和低文化的劳动力互为条件,一方面农民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更多或更直接依靠的是体力和经验,很少需要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低下,小规模的简单再生产无法升级换代,因而导致人们常用非常狭隘实用的态度对待文化和教育,认为供子女念书识字不合算,教育被许多农民当作无用之物。

三、文化扶贫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文化扶贫即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

事实上,贫困的本质规定是一种恶性循环,贫困和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是影响当前滇桂黔农村发展、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这种贫困文化一旦形成,便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因受其熏陶而缺少向上流动的动力,进而接受很少的教育,就业竞争力薄弱,只能从事低收入的职业,最后变得更加贫困。人类社会即将进人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种大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智力水平的提升与文化素质的提高显得更加重要,文化扶贫战略迫在眉睫。

四、消解农村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的途径

贫困文化的价值观念直接制约着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要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从贫困的主体——“人”的角度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为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坚持文化扶贫的持续性

文化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对贫困文化的改造和创新,因此,要克服文化扶贫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一阵风”做法。把文化扶贫当作改造贫困文化的活动,建设性的扶贫。“三下乡”活动应该保持经常性、长期性;要加强对乡村文化队伍、科技队伍的支援和培训;做到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通住户,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能村镇通互联网,及时把外界的信息传送给农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走出去”,开阔视野,创造经济效益;把科技人员“请进来”,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交给农民新的技能和知识,教会农民怎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2.把转变农民的价值观念作为根本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本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把文化扶贫作为一种精神改造和建设的工程。培育农民文化自觉的意识,转变思想观念。要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借助图书、大众传媒等文化载体,对贫困人群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针对他们的“自我藩篱”,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确立他们的文化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们在健康文明的氛围中转变生活价值形态。

3.重视“三农”问题,切断贫困文化的传承渠道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为贫困文化的产生与蔓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打破这种结构上的藩篱,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贫困文化滋生的土壤。只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才会更加切实有效。农民只有在思想上增强了“抗贫抗弱”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摈弃贫困文化,接受外界输入的新文化。

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滇桂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祭祖拜天仪式及宗教节庆活动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史诗、民间故事、谣言、谚语等。这些民间蕴藏的民族文化瑰宝具有不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整理和开发,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文化自身的建设,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5.打造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

“文化”与“产业”本属2个概念。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文化特有的经济价值,尝试着用经济的手段来看待传统文化的积淀,寻找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的交接点。文化富民,就是要把根植于人民群众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掘出来,直接惠及人民群众。对各地的地方性文化,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调查与重估,做出能否开发、怎样开发、如何实施等决策,让群众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参与者,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生产与消费的互动轨道,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改变地区贫困面貌、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创造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贫困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单纯的物质扶贫不能从根本上医治滇桂黔地区的贫困。 要坚持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相结合的方针。真正实现从过去“输血式”救济、被动扶贫转化为“造血式”、主动的扶贫。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选择就是进行文化扶贫,以改变贫困文化模式。形成崭新的、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观念、文化模式, 实质性地推动这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反贫困进程。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全获奖论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22.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扶贫;贫困文化;文化富民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对农村进行“输血”或“造血”式扶贫。其结果是在“输血”的同时,造就了一批“懒汉村”,“等、靠、要”的思想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春等救济粮,冬等棉衣裳,夏炎秋雨不出房”的现象。而近几年的“造血”工程,前景也不容乐观。不管是送技术、送信息、帮助农民修路、上项目、办企业,还是与农民结对子,建农机站,这些花费很大心血建立起来的设施与场所往往成了摆设,与扶贫目的相距很远,导致大量的扶贫资金流失,最终迫使“造血”工程“胎死腹中”。

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为什么在国家每年下拨的扶贫资金成倍增长、财政支农资金以每年数百亿的速度递增的同时,还是解决不了某些地区的贫困落后状况呢?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依靠国家的“三农”政策,通过自身的努力,很快就摆脱贫困,而另一些人却整年与贫困相随相伴呢?国家的扶贫政策为什么得不到实际的经济效益呢?笔者根据自身长期的调查,发现造成一些地区持续贫困的原因根本不在物质的支持方面,而根源于农村长期固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贫困文化”。因此,能否消解农村的贫困文化,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1贫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认为,穷人贫困与其拥有的文化———贫困文化有关。

他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阶层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一套“病态”的价值信仰系统,他们不愿意也不期望自身的经济繁荣,不期望走向上层社会……逐渐地,他们有了相悖于主流社会的亚文化生活方式。在他看来,贫困文化首先是一种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不相容而处于边缘状态的特有文化。处于贫困文化中的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认识自己的困难。其次,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承的特性。穷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其结果形成了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贫困文化。一旦形成贫困文化,穷人就会不断招募新成员,并通过耳提面命的方式对后代进行教化和引导,将病态的信仰快速传递给未成年人,把他们锁进贫困、绝望而堕落的怪圈,训练他们成为社会的底层人。

在我国,贫困文化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国内的许多学者都将贫困文化看作是传统小农文化的一种表现,具体可归结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贫守旧、求稳求全、知足常乐的生活观,重农轻商、不思变革、重义轻利的财富观,安土重迁、守望田园的乡土观,好逸恶劳、办事拖沓的人生习性,厚死薄生、奢办婚事的消费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消极等待、恪守传统的时间观,自给自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群观,生性多疑、盲目排外的人际观,急功近利、恶意“杀熟”的功利观等,不一而足。由此可知,“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1]所以,贫困文化是一种社会的、习俗的或心理的因素促成的社会积淀,是贫困者对贫困的一种适应和自我维护。它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形成一种消极的价值取向和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并与目光短浅、空虚无聊、听天由命、自暴自弃相联系,是个人、家庭和社会贫困的根源。

贫困文化的产生可以从传统和现代2条线索去挖掘。从传统方面来看,早在20世纪50年代指出,我国传统社会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社会。他认为,“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2]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信奉“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生活方式,循规蹈矩地守着自己的“土窝”,对外部的世界、外部的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正如鲁迅笔下阿Q居住的“土谷祠”一样,有“土”、有“谷”、有“祠”便足矣,有时甚至为了维持目前的生活状态而“饿死不离乡”。其次,封闭的地域性使得“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被尊奉为理想的社会。在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公共设施短缺,信息不畅。这些是贫困文化产生的地域性土壤。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的地缘关系,自然促成了贫困地区的乡土观念和落后的价值理念。再次,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格局以及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是形成贫困文化的制度性因素。农民由于社会排斥而实现不了自己的“预期”,因而,“在极其贫困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会具有获得和占有的欲望。他们的愿望超不出日常需要的范围,或者即使表现出了某种超出常需的愿望,这种愿望也不过是一种痴想,永远不会发展成为一种强烈的意志力量。当这种状态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人们就会变得没有远见,满不在乎,苟且偷生。”[3]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土地至上、小农本位、重农轻商、重义轻利、多子多福、知足常乐、听天由命是我国广大农村普遍的价值观。

从现代方面来看,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但在广大农村,由于道路交通、大众传媒等公共设施的不健全,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一些农民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作物;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他们不善于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厂矿企业,结果往往使一些扶贫项目在经营中倒闭、破产。这样不仅使国家的扶贫资金流失,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地区农民的“预期”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使得他们退守到贫困文化的防御中去。穷人认为,他们的贫困是上天造就的,不管外界怎样给他们“输血”或扶持他们“造血”,都摆脱不了贫困的梦魇。贫困文化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穷人中蔓延,使他们在贫困的泥潭中愈陷愈深,不能自拔。因此,要彻底根除农民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思想上摈弃他们的贫困文化。

2消解农村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的途径贫困文化的价值观念直接制约着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

文化贫困是农民贫困的根源。要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从贫困的主体———“人”的角度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即向他们输入新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适用的技术,输入各方信息,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达到文化富民的目的。为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2.1坚持文化扶贫的持续性文化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对贫困文化的改造和创新,涉及整个传统文化领域,包括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因此,要克服文化扶贫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一阵风”做法。要把文化扶贫当作改造贫困文化的活动,建设性的扶贫,把文化扶贫当作一种“移风易俗”的文化建设工程。“三下乡”活动应该保持经常性、长期性;要加强对乡村文化队伍、科技队伍的支援和培训;做到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通住户,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能村镇通互联网,及时把外界的信息传送给农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走出去”,开阔视野,创造经济效益;把科技人员“请进来”,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交给农民新的技能和知识,一方面增加农产品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教会农民怎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2.2把转变农民的价值观念作为根本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本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把文化扶贫作为一种精神改造和建设的工程。培育农民文化自觉的意识,转变思想观念。要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借助图书、大众传媒等文化载体,对贫困人群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针对他们的“自我藩篱”,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确立他们的文化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们在健康文明的氛围中转变生活价值形态。

2.3重视“三农”问题,切断贫困文化的传承渠道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为贫困文化的产生与蔓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打破这种结构上的藩篱,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贫困文化滋生的土壤。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正在致力于建设的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只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才会更加切实有效。农民只有在思想上增强了“抗贫抗弱”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摈弃贫困文化,接受外界输入的新文化。

2.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祭祖拜天仪式及宗教节庆活动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史诗、民间故事、谣言、谚语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面人、糖人、剪纸、编织、刺绣、彩绘、蜡染等。这些民间蕴藏的民族文化瑰宝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欣赏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更在于它们融合了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承载着原生态、环境及文化的历史印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整理和开发,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文化自身的建设,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2.5打造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文化”与“产业”本属2个概念。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文化特有的经济价值,尝试着用经济的手段来看待传统文化的积淀,寻找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的交接点,于是文化消费、文化贸易、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等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文化富民,就是要把根植于人民群众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掘出来,直接惠及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体。对各地的地方性文化,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调查与重估。通过科学价值评估,做出能否开发、怎样开发、如何实施等决策,让群众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参与者,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生产与消费的互动轨道,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改变地区贫困面貌、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全获奖论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22.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有效需求,信贷产品,汇兑业务,扶贫小额贷款

一、农村金融产品需求现状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普通的存贷款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类银行卡等支付结算和理财等服务需求;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开始产生,产业集群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需求种类虽然有明显增多,有效需求还明显不足。造成有效需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客户对金融产品使用意识较薄弱

长期以来,重储蓄、轻投资的消费观念在我国农村没有得到革新,因为人们对各种经营的市场风险预测心中无底,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不足。而且农村地区各方面的信息比较闭塞,对各种投资活动不甚了解,因此金融业务在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与市场基础。

农村经济环境较差,这对农村客户金融意识的培养不利。在农村日常交易基本上都是小额交易,居民一般采用现金或者支票来完成交易。这样的客观环境使居民没有意识到金融产品的重要性,在观念上不了解不接受金融产品,为金融产品在农村的推广造成主观性障碍。

(二)农村地区金融设备有效投入不足

农村银行网点设置严重低于城市地区,这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金融设备有效投入不足,造成金融环境较差,银行卡产品就不好推广。由于农村地区人口稀疏地域跨度大,对商业银行的投入及管理有很多不利及不便,因此网点设置及金融机具的配备等严重低于城市地区,使目前大多数以银行卡为载体的金融业务无法实施。

(三)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很少

目前各种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但是这些新产品中,无论是贷款方面,还是理财产品方面,没有针对农村地区,可以说根本没有考虑农村客户。而且金融品种业务与农村地区客户需求不匹配,不适应新时期的农村新需求。

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产品有效需求的措施

金融产品的创新应该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进行,让金融需求引导金融的供给。加快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创新,扩大支农服务范围,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有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应该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为主。以下是我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金融产品宣传力度

加大金融产品投入与宣传,改善用卡环境,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对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政府应当大力支持金融产品的使用

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策略广泛深入的宣传银行卡应用的知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利用有关金融产品推广应用的广告和专题片,使金融产品深入人心,提高客户使用产品的意识。农村地区政府人员应该倡导并带头使用产品,引导并形成一个积极的金融产品使用环境,农村客户信任并且接受金融产品。

2.对一些现金收费流量大部门免费安装POS机

对医院、学校、加油站等部门免费安装POS机。同时鼓励水电气等公用企业使用POS机。同时政府应该利用其主导地位,调动商户使用POS机和受理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二)大力推出贴近农户生活的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

1. 以金穗惠农卡为模板的银行卡产品应在农村推广

农行已经在成都发行了面向广大农户研发的综合性借记卡----金穗惠农卡,这预示着银行卡这一现代金融产品将在广大农村普及。该卡的业务是实用性的。比如可办理循环小额农户贷款,可以满足农户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需求,这项业务使用方便,不误农时,对农户考虑周到;惠农卡还可以办理财政补贴领取、社保医保资金缴领、水费电费缴纳等事项,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农行卡办卡用卡的成本也比较低,受到农户的拥护,极大提高了农户用卡的积极性。

2.农村汇兑业务要解决农民异地存取款困难问题

农户汇兑业务主要是为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取款,江苏省在汇兑业务的创新上的经验值得借鉴。江苏2005年成功推出了全国首张省级联社借记卡---圆鼎卡。它集存、取、汇款等功能于一身,能在加入中国银联网络的金融网点自动柜员机上办理业务,可在所有中国银联特约商户刷卡消费。“圆鼎卡”服务对象以农户为主,办理流程简便,服务周全,深受农民欢迎。截至2006年6月末,江苏省发卡量已突破170万张,业务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三)为农村地区生产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创新服务

扶贫小额贷款业务是目前相对最好的一项支农业务。通过农村信用社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发放,帮助其发展小型生产经营项目,实现增产增收目标。江苏省、山西平遥、天津等地区的扶贫小额贷款业务运行的相对成功。截至2008年2月底,江苏省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8亿元,其中支持个人创业26.37亿元,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20.43亿元;山西平遥已经累计向2175户农户发放了17923万元贷款,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得力的助手。

扶贫小额贷款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农户需求进一步细分,比如针对农户养殖的养殖类小额贷款,周期长、收益低是农业种植的特点,但又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因此此类贷款的金额可以略低,利率尽量低,但还款期限应该宽松;针对农户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小额贷款业务在农村很有市场,农民个体户发展非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也很旺盛,此类生产活动周期相对较短、风险较高,因此在贷款额度上适度放宽,利率及还款期限限制要严格。

(四)金融产品创新应该着力支持农村中小企业

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村经济主要由中小企业带动作用。他们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必需品,还可以吸收剩余劳动力,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在某种意义上对农村的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意义重大,农村中小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贷款目前依然艰难,但是中小企业又急需资金,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贷款方式的创新便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起点。循环贷款、整贷零偿贷款、存货融资、动产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等贷款方式的应用,能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三、结论

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金融体系中的难题,本人认为需求问题更是农村金融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虽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空间也是相当大的。针对不同的需求主体推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对刺激农户金融有效需求的作用是显著的。

参考文献

[1]罗斌,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2]易丽丽,浅谈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及对策,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第4期

[3]魏晶雪,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研究,经济师,2008年第3期

消费扶贫论文范文第5篇

在学校外进行艺术实践,主要形式有:学院领导和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所在地政府、文化、教育等部门组织的大型演出活动、公益演出、下乡义务演出和对贫困山区中小学进行义务扶贫教育活动;或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学校、少年宫、艺术馆等文化教育单位参与艺术培训、教学辅导或编排文艺节目;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到企事业单位、学校、文化馆等文化、教育单位,从事艺术培训、教学辅导或协助编排文艺节目等活动;与和声、合唱指挥、歌曲作法、民族民间音乐、小乐队配器、电脑音乐作曲与编配等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演唱、演奏、新作品试唱试奏等活动。参加政府、文化、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组织的各类比赛和竞赛;到民间采风,或观摩学习,以及大学生假期文化下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实践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一)实践是高师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环节

(二)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保证

1、培养巩固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感悟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和文化素养

3、参与舞台创作实践,提高综合技能

4、提高社会能力,满足就业需求

(三)艺术实践是高师音乐教育成功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普通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技能训练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1)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制作等技能类课程,此类课程明确属于实践类范畴,是技能技巧训练、特殊语言表达和艺术情感表达的实践环节。(2)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环节看似与音乐专业技能训练的距离很远,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基础理论部分。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音乐构成规律及其创作法则的课程体系。一般讲,除了技法实训类(如声乐、器乐)和音乐史学、美学方面的课程外,音乐专业的所有集体类课程都可划入这一范畴,如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与作曲、复调等。

第三、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部分。我国普通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片面地强调哪一个方面。加强艺术实践锻炼,对全面提升普通高校师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市场也逐渐形成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艺术教育工作面对这个被喻为“朝阳产业”的文化市场作出及时调整,培养各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艺术实践以现代音乐教育文化产业的建立为契机,活跃全民音乐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高师艺术实践形式之一的“工作室制”。

“工作室制”是将艺术教育同社会发展、文化消费紧密相连,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一些社会发展性项目的研究开发任务,使艺术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使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际的结合,给艺术教育注入了活力,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与社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