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三综合实践。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在学生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情景走进小花园,引导学生梳理信息并提出问题,进而展开乘法分配律(二)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通过探索并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二,能根据运算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计算、比较、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思考的理性精神,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分配律二并能进行简算,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准备】探究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谈话:今天咱们再次走进小花园,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共9行。
预设2:芍药园长15米,牡丹园长10米,宽都是8米。
提问: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预设1:芍药比牡丹多多少棵?
预设2:芍药的种植面积比牡丹多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创设走进小花园情境图,通过熟悉的情景图,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积极主动的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下面的教学提供了素材。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一)分析素材,初步感知
提问:你会求芍药比牡丹多多少棵吗?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预设1:先求芍药和牡丹分别有多少棵,再求芍药比牡丹多少少棵,列式为12×9-8×9,也就是先算12个9和8个9是多少,再把它们相减。
预设2:先求芍药比牡丹每行少多少棵,再乘行数求出芍药比牡丹少多少棵,列式为(12-8)×9,也就是求4个9是多少。
提问:比较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得数相等,可以用=把两个算式相连,也就是12×9-8×9=(12-8)×9
预设2:都是求5个8是多少。
预设3: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二)研究素材,发现规律
出示课件。
谈话:仔细观察以上各个算式,想一想他们与12×9-8×9=(12-8)×9有着怎样的联系?现在,小组合作,算一算两边的结果,比较两边的算式,是否相等?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1:两边的算式相等。
预设2: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减。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合作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积极想办法找规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谈话:这难道是一个规律吗?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吧!
预设:54×15-34×15=(54-34)×15
999×36-899×36=(999-899)×36……
小结:因而我们可以说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减是一个规律。
提问: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预设1:(a-b)c=ac-bc
预设2:ac-bc=(a-b)c
提问: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预设:(a+b)c=ac+bc
小结: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也有类似乘法分配律那样的关系,也可以用于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比较、猜想、验证得出乘法分配率的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观察、计算、比较,并获得正确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反思回顾,提升方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计算两边的得数是否相同,接着通过比较猜想发现规律,再举例进行验证,最后得出了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减是一个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系统地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树,内化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五、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1.运用所学规律计算。
先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并说一说是怎样做的。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二的理解。
2
.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解决购物问题,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先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学会选择简便方法
3.
对乘法分配律二的延续巩固练习。
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运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与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练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更加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能自觉熟练的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内化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数学素养。
六、反思回顾,总结提升
谈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1:学会了乘法分配律(二)能使计算简便。
预设2:学会了猜想验证总结的的数学方法方法。
预设3:我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谈话:你想将这节课的“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这五个苹果送给谁?为什么?
教师该如何应对、充分利用自己课前预设以外的有效生成资源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感受学生思维的律动,并以之为主线展开教学,一旦捕捉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想法,应该舍得放弃课前的“完美”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迅速判断这一材料的教学价值,采用不同的反馈策略:或放大,深入追问,适当改变预设教案;或缩小,简约处理;或暂时搁置,后续探究。应该在尊重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并积极评价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指导、引领的作用,促进学生有效思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教师预设外的有效生成资源又有:预设外疑问、预设外错误、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几种情况。
对于预设外的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没有想到,害怕出错或者没有把握予以解决而轻易放过,要大胆改变预设,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首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研究,给学生一个机会也许就会还我们一个惊喜。即使最后问题没有最终解决那么学生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大有益处的。比如:一位老师在执教《乘法分配律》时,当老师讲完乘法分配律,准备练习时,突然有学生问:老师乘法有分配律,那么除法呢?除法有分配律吗?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已经在头脑中,主动将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在进行积极地沟连,他由乘法想到了除法,由乘法有分配律猜测到了除法是否也有分配律。面对这样的问题,也许我们课前没有想到,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是避而不谈还是改变预设来探讨这个问题呢?那位教师就处理的非常巧妙,他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进行交流,有的学生模仿乘法分配律说出: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分别用着两个数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数相加,结果不变。短暂的平静后学生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并且各自举出了例子:(49+56)÷7=49÷7+56÷7,另一方则提出反对意见(49+56)÷3=49÷3+56÷3,49÷3和56÷3都不能整除不好算,学生于是分成两大阵营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这个规律在有的情况下好算,在有的情况下却不好算。这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地评价并将关于除法分配律的问题予以提升:同学们真不简单,能够根据乘法分配律大胆的猜测并初步验证了除法的分配律,其实这个规律确实存在,只是我们以我们目前的知识还不会算49÷3和56÷3这样的算式。学生听了老师的评价,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面对这样的疑问,这样精彩的生成,如果我们都能够像例中的老师一样合理处理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他们所得的绝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他们的收获也不单单体现在数学知识上,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刻苦钻研的精神等等都会有极大地提升。
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的错误。错误资源的价值甚至要胜过正确的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的错误是学生粗心所致,有些错误则反映出了学生的一种认知的偏差。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完乘法后,我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解决:
1、有两瓶花,每瓶插8朵,一共插了多少朵?
2、有两瓶花,一瓶插了8朵,另一瓶插了7朵,一共插了多少朵?
一、熟悉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和融会贯通,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俯下身子让自己成为一名同年级的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孩子的学习基础出发,从孩子的每一点真实需要出发,钻研教材,把握教材,还要通读教材,明确新课在整套教材中处于什么领域范围,是数的范畴,还是空间图形范畴,新课的学习是在哪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又将拓展到哪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们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来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比如,《观察物体》二年级,三年级数学中都有,各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师就
必须弄清楚,如果要求二年级同学达到三年级的目标,就拔高教学难度,加重了学生负担。
二、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改背景下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备课要从学生角度来考虑,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等特点和认知水平,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真正体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主动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寻找知识的切入点。比如,在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时,学生对交换律的规律,早在二年级学乘法时,就知道,2x3=63x2=6。所以不必过多的讲解,此课重点放在乘法结合律的推导上。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后,简算容易混淆,老师就要在教这两点知识时,着重强调它们各自的特征,才会少出这类的错误。
三、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钻
研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法。问题是数学
的心脏,为使教学中的提问恰到好处,教师要深入钻研如何提问,
有利于对学生启发思维,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得生
动活泼,会质疑、善答疑,学中有问,问中有学。教学中除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明确、牢固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外,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自学能
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逐步获得。比如,
我在学习《确定位置》时,就让学生用数对说自己的位置,或老
师说数对,学生说是谁。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学生兴趣
高。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学生难掌握,学生空间想象力差,
我就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几何图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旋转知识。
四、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有条不紊
学生学习新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备课时,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作为新教材,应该备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提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怎样回答、如何板书等等。最好博采众家之才,即跟其他老师共同备课,这对新教师把握重难点,提高课堂实效性有很大帮助。
五、及时反思,积累经验
一、抓住“问题”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要解决的不只是教师给予的问题,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遇到的问题,往往这些问题最能吸引学生去自主探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有联系的问题。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的时候,在学生自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后,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吗?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吗?这个问题虽然有一些难度,但很核心,于是我就抓住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兴趣高,讨论激烈,汇报的时候思路相当清晰,很好地辨析了这两个概念。
二、捕捉思维火花,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闪现出智慧火花和灵感,课上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刹那间闪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进行简便计算练习,有这一习题:104×25,由于这题贴近刚教过的“会把一个数与接近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改写成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或差)相乘的形式,使计算简便”的内容,所以学生们大多数采用了把104改写成(100+4)再乘以25,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教师给予了肯定,但有一生举手:“老师,我没有这样做。”,引来教室里一阵哄笑,对他有点儿不屑一顾,因为平时他数学学得不是最好,经常数字抄错,计算错误。我就请他到黑板前板演:104×25=(26×4)×25=26×(4×25)之后,学生们用惊讶的目光注视他,我也摸着他的头说:“很好!很有创意,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望你以后多给大家一些机会听你的高见。”学生们情不自禁的鼓掌为他喝彩。此时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闪亮。
三、挖掘“错误”资源,点化学生困惑
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大量的错误出现,如果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如我在教学四年级《计算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 2345-39×21。学生中的1526。和48426两种答案,我要大家讨论,为什么会有两种答案呢,到底谁对?在讨论结束之后,我趁机介绍科学型计算器和普通型计算器,同时还渗透用估算来初步估计计算结果。正是在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的不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学生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课堂就显得更实在、生动、精彩了!
四、把握“分歧”资源,引发学生辩论
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老师可以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正确引导了价值观,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6.4÷0.9的商是7余数是几,有学生说是1,有学生说是0.1,学生争执不下,我就让这两方的同学展开辩论,各自陈述理由,其中一方用三种方法说明其正确性,还总结出求余数的方法,最后越辩越明。这样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现实性和儿童认知兴趣,才是教学艺术。
五、活用“尴尬”资源,挽回学生尊严
课堂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教学中的“机遇”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有这样一则教学案例: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教材是用“量”和“折“的方法加以说明。教学时学生质疑:量角有误差,把量得的角相加,等于179度、181度……。把三个内角折拼成平角,拼凑有缝隙,也并不能说明拼成的一定是平角。甚至有人提出:“量”和“折”都有局限性,仅能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个猜想!这时你对学生的质疑全盘否定吗。不,肯定不能。面对学生的大胆发问,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能得到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与长方形内角和的关系,可以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受直角三角形的的启发,学生很快发现了证明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的新方法。在这个例子中,面对意外生成的信息,我采用活用策略,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这样巧妙地挽回了质疑孩子的尴尬局面,课堂教学因此显得更精彩!
总之,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特别是“意外生成”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出版社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环境”。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来说,“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二、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在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时,笔者的微课设计主要思路是:重组经验,激活旧知―发现问题,建立猜想―开展探究,验证猜想―生成智慧,提升素养。通过基于微课的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1.重组经验,激活旧知
教学伊始,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要通过微视频使要建构的知识相关联的关键知识和经验处于较活跃的状态,为学生利用它们建构新知做好准备。
在本课开端环节,教师的教学策略类似于莱布尼兹提出的“晃筛子”做法,就是通过一定的“热身”活动把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知识经验尽可能多地抖出来,使它们置于学生注意力可能搜索的范围之内。这些知识经验,就像是在学生的头脑中植入了许许多多的思维触点,一旦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发生某种契合,就会被学生的头脑及时抓住,进而连点成线,生成新的思维演进路径,引发其富有创见的数学思考。视频里呈现三个不同的情景模式,一来用多种不同的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用不同的情景展示同一类问题,二来虽然情景不同,可是学生的解决方法之间互相联系。
2.发现问题,建立猜想
学生开展自我建构活动的源头在哪里?不是已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而是学生头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课堂教学之初,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被激活了,还有一些颇有新意的发现发表了出来,但它们很容易因思维惰性的缘故而被渐渐“固定下来”失去活力。怎么办呢?
我们还得遵循:“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还须高质量的疑。在这里微课视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让学生努力“生疑(产生自己的问题)”,二是让学生持续“追疑”(追根究底),进而产生更具思维含量、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好疑”,这是教学的转折点。
做第一件事时,视频先是提醒学生自己发问,但见“学生面面相觑,不知该提什么问题”,视频里出现老师鼓励性的提示语“不能满足于发现了什么。凡事都有原因。要接着追问这些发现背后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堂之初所提到的那些发现,将它们转化成一个个数学问题。果然,学生开始对那些“刚刚有些固化迹象”的知识刨根问底,提出了不少自己的问题。
做第二件事时,“看到学生没有什么思路”(这里的变化规律隐匿较深,四年级学生很难自己领悟,他们的表现早在老师的意料之中),微课利用微视频和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乘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终于,有学生提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可以将两种计算方法用等号连接起来”这一触及全课知识核心的观点。这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了新台阶――“不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看了,而是把中间的规律总结出来了”。
第三步,让学生用推理的办法去证实。这是整节课中学习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由于此前已有学生成功推出了“(a+b)×c=a×c+b×c”的结论,当时尽管有个别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已经形成较完善的想法,但教师并不急于让他们发表,而是有意把教学节奏放慢,希望能使更多学生投入思考的行列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对这一关键步骤的思维跳跃。为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利用微视频让学生边播边讲,讲到关键点时还会暂停视频进行讲解,学生更容易接受。
3.生成智慧,提升素养
在本节课的结尾阶段,微课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道题是针对乘法分配律的即时巩固和简单应用,第二道题是课后探究题,指向新问题的发现和新方法的探寻。布置这个课外拓展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在更自由广阔的学习环境中,进一步开阔学习视野,丰富探究经验,生成数学智慧,提升数学素养,体会那种由自主建构学习所带来的丰富的愉悦感和深刻的成就感。
三、教学效果
1.利用微课的动画性促进课堂的趣味性
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学习关注度很高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讲这一节课的时候笔者制作的这个微课连基础最差的学生、平时上课都不听讲的学生都抬起头欣赏视频,学生只要听就有办法提高成绩。二是引发学生思考。微课设计问题很贴近学生生活,平时学生都爱看视频,特别是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动画,学生关注度很高,学生很自然会参与研讨。
2.利用微课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在刚接触“乘法分配律”知识时,由于知识抽象,加上课本编写的局限性,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不能证明,而作为教师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以应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例证,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听,好像老师就在他们身边,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开展研究,验证猜想,构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序列。在合理组织的解决问题方法序列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循序渐进,拾级而上,逐步深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3.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微课可以多次使用暂停,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
“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可以使用微课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一个单元的概念按接受知识的过程一步步呈现给学生,使知识形成体系。使用微课记忆概念要注意两点:一是上课之前利用微课把前面讲的概念一起复习,让学生做到对概念的温故而知新。二是播放概念微视频的时间可以随意,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记忆。总之,要不断反复利用微课的记忆功能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