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负责培养人意见

负责培养人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负责培养人意见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研究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的社会越来越要求人们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展开彼此间的相互协作,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因此,合作学习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专心听老师讲课;学生有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到黑板上板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们所认识。就其局限性来说,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它的意义是很大的。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只见三尺讲台上惟我独尊,难见黑板面前人人平等,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教学方法多以灌输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得不到培养,以“教师为中心”与我们今天“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教育观念显然是相悖的。学生方面,现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排他性强,从小就不愿意、不善于合作,很多人长大了就明显地表现出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学生从上学第一天起,就直奔成绩、分数,一切都围绕分数转,学生间的交往多表现为敌对,只顾自己好,怕别人超过自己,嫉妒心理严重,在学习生活中,过分认知自己而忽视认知他人,过分重视自己及自己所属团体的个性而忽视了共同协作的精神,这种缺少人际交往与合作、看重竞争、忽视合作的现象,必将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

二、提出合作学习的依据

心理学家指出,在团体合作中,合作型目标的构建,使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的更快。教育学家认为,一个人在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必须看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组织教学应是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学生合作,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在学生主动参与中,使之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能力的得到提高,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扎实基础。因此,走合作学习之路,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已成了新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

三、科学地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一般4~6人为一组,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四、明确学习的任务

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对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究和讨论价值的学习内容,向学生说明学习的目标、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五、学会合作交流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第2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国内本科在校生及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步增加,本科生就业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且大量本科生虽然知识理论功底较强,但实践能力严重欠缺,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创新转型发展的焦点。与此同时,学术领域内关于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也全面展开。1998年“应用型本科”的概念首次在国内被提出来,此后相关的研究开始大范围出现。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主要以着作、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形式展现,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点等理论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国内外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与借鉴;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改革等。

随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开始注重对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问题的研究,突出强调校企合作关系,认为校企合作将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提出需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完善,但大多是从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格及市场需求方面加以论述,在具体各个专业类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较多,而很少涉及工商管理这个特殊专业。因此,对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仍需要不断探索。

二、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困境

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该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升。

(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其更关心从校企合作中能够获取多少利益。而一些企业则认为校企合作对于企业本身并无好处,甚至认为学生们没有工作经验,还需要老员工的指导,影响了企业原本的正常工作,会造成业绩的下滑。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管理企业更需要经验,而在校大学生往往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更何况管理企业的经验,企业不能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相应的利益。同时,学生到企业实践将会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有时企业还要负责学生的吃住问题,也给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虽然高校有很强的合作意愿,但企业由于利益激励不足,甚至带来间接的利益损失,即使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往往合作维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二)合作深度不够、质量较低。受到当前政策、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校企合作的实践进展较为缓慢,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更为匮乏,没有形成相应的合作规范、合作准则与合作体系。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活动还处于起步时期,很多高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局限于建立实训基地或实习基地,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找个实习的地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很少关注该基地是否专业对口,而且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也相当松散。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企业提供给实习或实训的在校大学生的工作岗位通常是最基本的、且技术含量极低的岗位,学生只能在某一个基层岗位实践,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要掌握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成为真正的管理人才。因此,仅限于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深度明显不够。同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实习能够获得多大的能力提升,是否能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仍没有考核标准,因此校企合作质量难以把握。

(三)高校对校企合作内容监控不足。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但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及对合作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注重合作的表面形式,而对合作的实质内容没有具体规划。一些高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与实践项目,希望借助校企合作这一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等实践机会,但多数高校仅仅是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后,就不再参与对在企业实践学生的管理与指导。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企业实践是为了获取基本的管理技能,但是高校在校企合作时具体的合作内容设计并不明确,院系对校企合作内容也没有必需的配套教学活动支撑,也对校企合作活动的内容没有必要的过程监控,所谓的校企合作就成为了高校将学生推给企业放任不管的借口。还有些高校的院系进行校企合作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了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中取得好成绩,所谓校企合作仅限于签署合作协议、举办启动仪式或颁发校外指导教师聘书等形式上,导致校企合作形式重于内容,并没有对校企合作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致使现阶段校企合作的效果与成绩并不明显。

三、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仍沿袭注重知识能力培养的本科生教育思维,缺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因此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模式将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一)平衡校企各方的利益诉求,提升企业合作积极性。利益是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各方主体积极行动的基础。校企合作的主体是高校和企业两类不同的机构,从本质上讲,这两类主体利益往往难以协调统一,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加以保障。高校在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十分明显且获利较多,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弥补高校实践环节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缺陷,通过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项目,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增强人才培养效果。而企业的利益诉求则较难实现。因此,高校在积极主动寻求合作企业时应考虑企业是否也能从合作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找准企业合作的需求点,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才能使得校企合作关系更为紧密、合作时间更为长久。例如,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知识深厚的优势,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帮助企业撰写项目策划方案,协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同时,可以利用高校自身的社会资源,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和进行项目开发等,让企业切实感觉到能够在合作中获益,才会有长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保障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效运行。例如,政府部门应建立财政税收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同合作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加大政府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倡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共建合作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工商管理专业也不例外,但是在合作内容的具体设计方面,应更多考虑到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采取具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合作共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共同搭建校外教学实践平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实践、合作研究企业管理政策措施、校企联合支持学生创业就业。其中,共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于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转型培养最为重要。校企共建教学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强实践教学和企业案例模拟分析等模式,增加校外企业实践环节,建立弹性的教学机制,打破原本相对固化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管理的真实过程,而非死记硬背一些管理理论以应对卷面考试。

同时,在制订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主动征求企业管理者及行业专家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并深入调研合作企业的用人意向,构建真正体现以应用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到校内,让学生在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现校内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企业的甄选与合作内容的监控。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选择合作企业应具有针对性,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成为合作对象,因此甄选优质对口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应选择企业管理业务较多的企业进行合作,而不宜选择工业技术较强的企业,如可选择管理咨询公司、证券投资公司、销售公司及其他第三产业企业作为合作方,同时还要综合评估企业的实力、规模、类型及社会责任等因素。高校应设立专业部门或人员负责对合作备选企业进行筛选、沟通与评估,只有选择优良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质量,应实时监控合作过程。在合作之初应有相应的合作计划及目标管理方案,在实行过程中应有严格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在合作培养一批人才结束后应有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这些是校企合作有效有序开展、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的基础保障。其中,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应建立社会、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共同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逐步转变以往单一的学生评价方式,以完善的评估体系促使科学监控校企合作的内容。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与日本经济交流的增多,学习日语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企业的发展需要商务日语的人才,但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商务日语人才,缺少实战经验,必须通过企业的培训才能使商务日语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企业必须为商务日语人才的职业发展作出明确的指引和规范。

二、简述商务日语人才投身企业后的实战能力

一般来说,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商务日语人才,日语的水平相当于日本语能力测试二级水平。该水平能够基本听懂商务日语对话,能够在商务场合上进行简单的日语翻译,但是专业能力不强,翻译上会有缺陷。因为语言是必须经过实战才能熟练运用的。针对高职高专的商务日语人才,企业不能期望他们到达工作岗位后,就能够马上发挥自己岗位的应有作用,应该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从旁观察,从中学习,待他们完全熟悉了自己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专业术语和日常工作用语后,才能派上用场,笔者把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商务日语人才称之为“慢热型商务日语人才”。但是,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商务日语人才,毕业时的日语水平已经基本上达到日本语能力测试一级水平,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商务场合的日语翻译,专业性较强,而且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比高职院校的学生高。因此,对于这类这才,企业可只需给他们两周到一个月的缓冲期,让他们熟悉自己岗位所遇到的专业术语,便能立刻派上用场,笔者把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商务日语人才称之为“快熟型商务日语人才”。但是无论是“慢热型商务日语人才”还是“快熟型商务日语人才”,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缺点,除了语言之外没有其他的专业技能,例如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缺少管理知识等,这也是他们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

三、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般招收商务日语人才的企业有日本独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与日本企业有商务往来的国有和私人企业。由于商务日语人才一般情况下不具备其他的专业技能,所以投身到这些企业之后,基本上都是担任翻译的职位。如所在企业有日本的派遣人员,一般都会担任派遣人员的随身翻译和该工作岗位上的文件和邮件翻译。如该企业没有日本的派遣人员,便是负责处理与日本往来的文件和邮件的翻译。

四、企业培育商务日语人才的现状――以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为例

笔者曾经在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担任日语翻译,对该公司的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方案比较了解,而且该公司是日本独资企业,比较有代表性,因此以该公司为例进行阐述。一般情况下,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招收本科毕业的日语专业人才担任翻译职位。该公司分成若干个科,每个科都有日本派遣人员作为管理者,因此每个科都需要配备一至两名的翻译。该公司的翻译员有两个月的实习适应期,去学习自己工作岗位上所会遇到的日语专业术语。该公司有一个日语专业术语表,每位新来的翻译都需要花时间去背诵这个表,等完全熟悉了这个表的内容后,才能顺利地开展翻译工作。该公司的翻译员在担任专任翻译三至五年后,有机会被派遣到日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学习期间的费用由公司全部负责。到日本学习回来后,会有晋升的机会。但是,这时便会遇到一个问题,晋升到什么职位才合适呢?由于语言专业的学生一般不具备其他的专业技能,因此,晋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按道理说,晋升了之后,便不再担任翻译工作,或者担任翻译工作的同时,还需兼任其他的管理职务。但是没有学过管理知识的商务日语翻译人员需要如何胜任这个晋升的职位呢?因此,有不少担任翻译岗位的商务日语人才,在公司任职两到三年后,便会选择辞职。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相当的迷茫。正因为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没有进行其他的专业培训,只是利用他们的日语专业知识来完成企业的发展,因此流失了大量的人才。同时,这些商务日语的人才到了别的企业以后,由于还没习得其他技能,只能继续担任翻译工作。这对于企业和商务日语人才来说都没有好处。

五、给用人企业制定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建议

(一)认真制定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方案

据笔者了解,无论是日本独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都没有针对语言类人才发展的相关培养方案,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只是注重人才目前所有的专业技能,而不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培训,从而抹杀了企业与语言类人才长久合作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应该认真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员工觉得在本企业工作是有前途的有希望的,从而留住人才,减少培养新入职员工的成本。

(二)把“慢热型商务日语人才”和“快熟型商务日语人才”分开对待

笔者在简述商务日语人才投身企业后的实战能力时,已经说明的两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因此在培养这两类人才的时候,要有着重点。对于“慢热型商务日语人才”,企业必须要给充分的时间这一类人才提升日语技能,给充足的机会让此类人才实践,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在他们能够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根据企业的需求,给予他们其他的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快熟型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企业不应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单纯让他们以较好的日语专业技能为公司服务,更要注重此类人才的其他技能发展,为他们从翻译岗位转型到管理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留住此类人才,也能够最好地发挥此类人才的能动性,做到企业和个人双赢。

(三)给员工提供专业培训时,要做到企业所需与员工意愿相结合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会计; 培养; 模式; 信息化; 大赛

一、会计信息化大赛基本情况简介

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主要基于全面信息化环境下的仿真企业展开,考核参赛代表队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实务综合应用水平。各参赛队由五名选手组成,分别承担会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出纳五个岗位职责。参赛队涵盖了省内各个行业企业以及行政事业性单位。

比赛过程中以生产型企业一个月的会计全部业务为基础,主要包括外部银行业务、市场业务、税务业务,企业内部凭证编制、材料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业务。比赛过程中所需的外部市场单据及资料,全部以仿真企业、税务、市场部门提供,部分内部单据通过远程互联方式,由真实企业直接采集并交给各参赛队进行账务处理。现场的成绩全部通过计算机自动评分,选手和现场观众可以实时看到选手的成绩和答题状态。

二、培养模式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末先后已有5 000余人次参与到各级各类会计信息化培训中来,近1 000余人次参与前期的选拔赛,一批业务骨干和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另据统计,在之前参与历届山西省信息化会计竞赛的选手中,已经有近50名选手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竞赛已经成为煤炭行业会计优秀人才的孵化器,以下是按照参加大赛的整个过程,对模式的具体分析。

(一)岗位设置促进会计领域专业人才的高精尖

信息化技能大赛的岗位设置分为财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出纳。不同的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就为组队参赛的选拔、培训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财务主管负责在比赛中的整个队伍协调与指挥,客观上要求主管必须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具备领导能力;总账会计负责串联整个比赛过程,记账速度及准确性将最终影响比赛的走势和成绩;成本会计负责材料、产成品的核算,自身业务水平要求较高;财务管理岗位设置较为灵活,准确完成自己业务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在团队中承担更多的任务;出纳负责与外部市场、税务、银行的衔接。

五个岗位各司其职,但在整体中相互依存,这就要求在自身领域保持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团队意识。台上竞赛的两个小时的正常发挥需要赛前无数次的配合与练习,配合与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学习的过程。会计业务的结合性、联系性较为紧密,这就客观上要求每个人都要在自身领域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对其他人的业务也必须了解掌握。这个完善的过程无形中推动了各个岗位业务水平的提升。

(二)培训教学、竞赛考试模式促成学术培养与应用实践的有机结合

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为教师课堂讲授,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只是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市场导向培养模式是指会计人才培养应着重于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会计人才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这种市场导向源于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功利主义”的“工具论”教育价值观,它把市场需求作为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价值首先是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它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表现在很多问题上都以是否有利作为衡量的标准。比如对学与术的关系问题,从教学上看,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术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解决的是如何去做的问题,是重术而轻学,而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与术应当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

会计信息化教学、培训模式一方面侧重对学术教育的培养,通过聘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学术专家,先将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电算化等有关知识进行全面总结与梳理,在师资力量上保证了业务学习的较高水平。而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现场教授、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培训,首先参赛队具备了参赛的基本业务能力和基本知识,了解比赛的流程后,每个环节都按照比赛来进行培训;其次,在模拟比赛的过程中,无论针对业务还是技术应用上的问题,现场进行指导讲解,同时针对岗位业务中的疑点、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将每次培训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实践应用的能力。

(三)有序的竞争机制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会计信息化大赛是一种全新的比赛形式,而比赛归根结底就是一种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容之一,是商品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这种机制的引入,主观上为比赛带来丰富的内容、刺激的视觉效应;客观上为参赛队之间、参赛队员之间、参赛队内部之间全方位的比较提高起到推动作用。竞争机制对推动行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必然有胜利者,胜利者的价值体现在行业内就是一种业务能力与水平的认可,这种竞赛机制充分使会计人员的个人价值在团队中、行业内得以体现。竞争机制推动行业间内部比较,排名的危机意识会使会计人员更加增强进取心和敬业精神。

2.参赛队员之间的个人竞争机制实际是“鲶鱼效应”的正效应作用。会计信息化大赛的会计人员往往都是在企业中有较高业务能力,经过严格选拔的代表,也就是说五个岗位选手都是来自各企业的会计精英,通过竞赛机制,发现与同行业领域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弥补差距。这个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无形为会计人员提升水平起到推动作用。

3.竞争机制为参赛队内部带来个人成绩与团队荣誉的问题,参赛队内部具有合作观念,形成优势互补成为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团队的综合成绩依靠五个岗位的个人成绩,个人成绩又取决于其他岗位的合作。以竞争机制为背景的团队共同愿景,是以团队学习、团队协作、发挥个人岗位才能、重视他人意见为基础的。可见在竞争机制、竞争型团队构建中,不仅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得到强化提高,而且职业道德、职业修养方面同样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大赛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会计人员培养模式,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会计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

[2] 徐双荣.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习;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一、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