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1篇

如:今年刚开学,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生,胖胖的,很帅气的一个男生。可过了两周,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了该男生玩自己的生殖器,我很惊讶,也很担心,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一、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

第一步,我把他的家长请到了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家庭情况一切正常。第二步,访查了他要好的几位同学,得知该生近段时间爱上网,会不会是在网上看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呢?

二、和学生谈心

将该生叫到办公室很诚恳地和他谈心。他很害怕,也很羞涩,一直将头埋得很深,不敢看我。从他的表情上,我看出了他的自尊,看出了他强烈的道德意识,简单地询问后,我告诉他说:“要做一个健康的人就要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发育。网络像一把双刃剑,能帮人,也能伤人,关键是看你如何正确使用……”一席话,让该生认识到了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对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与生物老师沟通,特意上一堂人体结构与性的生理课,让他明白这是人生长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没什么丢人的,不用有心理负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四、教给学生正确调整的方法

先调整生活方式,要求他在校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课外活动;在家多做家务,多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再调整学习方式,要求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让他感觉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不空虚,这样,心态自然也就调整好了。身体健康了,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

五、老师也应正确对待

要懂得尊重学生,不随意传播,以免伤及学生自尊;不能因此而歧视该生,应在感情上多与学生沟通,多与该生谈心,在学习多鼓励和支持他,在生活上多帮助他,帮他树立自信心,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我的,老师是喜欢我的,老师是相信我的,我能做得很好。”给予学生希望,切忌一棒子打死。

过了两周,我发觉该生活泼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一些坏毛病也改了。再次找该生谈心,他开朗地笑了。从他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的进步,看到了他心理的健康。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2篇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1)有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课堂氛围,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3)有助于加强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4)有助于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内化和运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1)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案例。(2)组织引导案例讨论。教师要设计组织好教学,组建讨论小组,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课堂氛围,呈现案例,组织讨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3)总结、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案例讨论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也要及时总结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步骤

(一)课前准备工作。(1)确定案例类型。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并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为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心理、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择业心理、挫折的承受与应对、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干预等10个章节,在每个章节中,精选和制作3-4则案例。(2)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通常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包涵一个主要心理问题,这个主要心理问题又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解决的方法有心理学原理依据且多种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既可选择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涵心理学知识的经典事件,也可选择校内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典型例子。(3)设计与组织教学。第一,选择讨论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采用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有关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心理知识,获得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案。第二,选择适当的教学传媒。结合教学目标、案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力求吸引学生并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我要说”的冲动。(4)组建讨论小组。一个班级一般组建5-6个讨论小组,小组规模应控制在10人以内,一般以5-7人为宜。在组建小组时,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等,成员间要合理搭配,避免过于沉闷或过于活跃。还要确保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小组领导者可记录并总结好小组成员的观点,为小组在班级中讨论发言做充分准备。(5)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既要了解案例的基本情况,还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这些问题既要难度适中,还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知识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参考文献、为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案例范围的问题做好预案。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好个人准备,教师至少提前一周将案例及相关问题和参考文献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讨论材料。

(二)课堂实施步骤。(1)呈现教学案例。按照选择的教学传媒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重温教学案例内容,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尽快使学生进入到案例情境中,激发讨论的冲动。教师也可根据讨论问题的多少、主次程度或难以程度采取呈现案例、讨论、再呈现案例再讨论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讨论疑难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小组领导者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或小组领导者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等多种方式,讨论对案例的看法,如主要心理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其中的心理学知识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每个人和每个小组都会对案例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这样就会形成许多问题,这就是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区别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3)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实施。在对疑难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会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淘汰一些不合适的方案。确定方案后需要讨论什么时候实施计划,如何付诸行动等。(4)总结、评价与反馈。第一,教师要分析、总结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明确重点。第二,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加以拓展。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赏识表扬为主,并指出努力方向。第五,教师要要求学生也要及时总结自己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的讨论调整好努力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二)案例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一要应尽量选取5年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这个事件既要反映大学生将来可能要面临的心理问题,且具有代表性。第二,案例的答案应具有开放性。第三,案例的难度适中。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前言

近年来,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效果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然而大多数中学在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实施方面,仍然显得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重技术和素质的教学,轻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 其优势在于既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有着独特的力量。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影响是不同的,但这种潜在的影响力常常由于主客观原因而被体育教师们忽视。根据现代的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构成健康的主体,且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因此,中学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盐城市中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尚存在较大的缺失,表现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向着科学化迈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分析

2.1 身体素质发展备受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遭冷遇

学校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个途径,人不仅可以获得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的知识,而且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和心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等都应当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然而在盐城市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大多沿袭了过去的做法。虽然推行了以追求身心并进的体育新课程标准,可是教师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执行上仍不尽人意。大多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只注重技能的传授及体育课运动的负荷和强度对身体的影响,而对于体育课中或其他时间里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心理问题不够重视,或视若罔闻,或轻描淡写。对体育运动项目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挖掘不够深入,导致在体育课的组织,尤其是集体练习的设计与组织中,缺少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不够。导致体育教学重身体发展轻心理品质培养的原因在于:(1)体育教师心理知识的欠缺;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心理学则又是非常抽象的学问。虽然体育教师在接受专业教育的期间修完了体育心理学课程并取得合格,但这并不等于他就能胜任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当心理问题成为社会普遍问题的今天,他们的心理学知识结构很难成功解释各类复杂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更不用说去疏导那些问题学生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城市,中小学引进专业的心理学老师已经是正常的事情了,但在盐城的各级中学尚未出现此类情况。)体育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自然力不从心。(2)体育教师教学理念难以转变;说到体育,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跑多快、跳多高,总以为跑得快、跳得高便是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这种想法在盐城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身上依然尽显。所以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习惯性地以追求技能达标和素质达标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甚至是唯一的任务,从而忽视体育课上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3)体育教师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把握不够,对项目中心理品质的影响因素理解不够深入。每一个运动项目在人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中,其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在体操运动中,需要练习者细心体会身体的感觉,并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方可成功克服困难,完成动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感知、思维、果断和勇敢等心理活动过程和品质的培养大为有益,但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在语言和动作的诱导、动作难易程度的排列等方面能够做出充分而有效的安排。

2.2 违背心理发展规律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学生心理问题的真正解决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对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和态度,即便是同一事物和现象,反映在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生身上,形成的对该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态度、情感也不一样。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认识的偏颇,因此,解决心理问题应当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引导和疏导为先。首先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或现象,摒弃主观臆断的思维方法,才能获得对事物或现象的正确认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认识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最后,要引导学生认识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都是客观存在的,帮助学生树立应激的世界观。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往往是既省时又省力的息事宁人的传统问题解决方法,这样的处理方式,表面上化解矛盾,解决了问题,其实早已成为更大的心理问题的隐患。

体育教学是一个独特的教育活动,其独特性在于言传与身教的高度统一,在于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然而,盐城地区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问题处理方式粗暴,重结果而不重疏导的简单教育方式正在延续和蔓延。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第一,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心理学知识。人的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心理学更是高深莫测的科学。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需要教师深谙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而且还需要洞悉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善于正确分析社会的各种问题现象。尽管该地区的体育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结构,但这并不能掩盖由于近年来的师资生源质量下降所引起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下降的事实。第二,体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在下降。从来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在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和在越来越腐败的社会风气中逐渐被侵蚀。体育教师在工作中不能尽心尽责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为名所动,为利所撼,表现为工作得过且过,对课堂教育教学缺乏深入地研究。

2.3 有名无实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所谓有名无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注重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忽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亦即看起来有,实质上无的状态。在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普遍偏向于学生的身体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导致盐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显得慌乱,紧张,难以自拔。当前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表现有:第一,随着新课标教学目标的改革,体育教师在教学计划上安排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具体的体育课堂上仍然以身体练习为主,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行为,致使学生在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方面出现偏颇,在面对困难时自信心不足、胆怯等不良心理现象频频出现;第二,当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体育教师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只满足于化解矛盾,强制性要求学生的现象较多,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品的提高并无实质效果,致使学生心理品质的建立和提高方面效果较差。

导致上述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有:第一,老师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不认真。由于体育教师的工资,发展前景等因素,以及一些不良的体育工作作风的蔓延,致使盐城市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待工作态度不认真,自由散漫,在工作中不能尽心尽责对学生负责,表现得得过且过。第二,由于盐城市经济还不够发达,体育教育投入水平较低,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即使有部分认真负责的体育教师想利用组织体育实践活动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也没有这个条件来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第三,体育教师剖析教材的能力不够,无法有效地把握体育运动项目中对学生心理品质影响的特征因素,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上采取了主动回避或敷衍的态度,从而降低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力。

2.4 说教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缺乏具体的实践活动

在盐城市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中,简单的说教,强制要求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忽视了学生通过实际活动去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品。造成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说教轻实践现象的原因可能有:第一,说教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省时省力无风险。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以通过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为主,以说服引导为辅的综合教育形式,这是体育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重要特点,是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盐城市大多数中学,班级人数多,学生个性特出,客观上组织实践活动的难度较大,加上体育课意外事件对教育教师的负面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组织方法设计上从简从易,以避风险,这就使得教材中的运动项目的心理影响因素在学生身心发展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每每遇到学生心理问题爆发时,大多数体育教师喜欢选择说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第二,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习惯的影响。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当融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根据时代特征和青少年成长需要,选择能够培养学生自信、勇敢、意志、宽容和合作意识等心理品质的运动项目,合理安排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盐城市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喜欢采用放羊式教学,平时轻松惯了,不愿意消耗这么大的精力去完成这个过程。

2.5 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心理影响特征缺乏了解,身心发展脱节

什么样的运动项目需要学生什么样的心理品质,反过来讲通过这个项目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这个方面特殊的品质。理论上讲,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品质,例如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品质,田径运动中的长跑项目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解、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等等。但如果这些项目在教学中组织不当,则会使其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力大为下降,甚至缺失。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对不同项目的心理影响特征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得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脱节,心理健康水平得不到全面综合提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第一,理论水平低下,对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把握的不够清楚,不能很好的挖掘教材中心理品质的影响因素,致使体育课堂的教学设计缺少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第二,教学态度不够端正,教学环节脱节或缺失,上课随意性较强。体育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设计老套,缺乏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手段都只停留在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第三,各自为阵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在体育教学中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提高对教材的认识,教学设计更趋于合理。

3 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3.1 改革教学模式,加大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

改革盐城市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彻底根除盐城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思想,借鉴学习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比较好的地区,制定符合盐城市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同时体育教育是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同时我们也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标准,严于利己,为人师表。刻苦钻研体育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和强化完善自己的体育技能。在体育教育工作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真确的参加体育课程,融入到集体中去,使得学生不管是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都能够得到提高。

3.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引导和体验,使他们心理活动协调统一

教育性是学校方方面面教育工作的统一属性,因此,体育教学中应该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面的推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分布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学生对心理问题产生正确的认识。传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只重视学生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物事物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教育方面的空白,所以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付出实际行动,做到实处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

3.3 提高体育教师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发展

首先,建立一支以教师为骨干,特别是培育一班工作负责,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来指导这支队伍进行日常工作。其次,体育教师可以在学校宣传栏张贴与心理健康知识有关的文章,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宣传心理健康教学,让学生对心里健康教育有所了解。最后,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通过问卷和谈话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对档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学生存在的早期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干预,尽快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因材施教。

3.4 多渠道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2],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了解中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通过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制定符合学生各方面心理品质形成的计划。例如:第一,加强动机和目的性的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第二,建立严格的纪律制度,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体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品质的时候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是主要渠道,但课内与课外要有基结合,要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多参加团队活动、兴趣小组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评价提高自己,还能使内向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中学生学会宽容、理解他人,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

3.5 重视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做好备学生、备教案、备教学的各个环节等[3]。在上体育课之前体育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品质特点、个性及行为习惯有所了解,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共性与差异性,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对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体育教师也应当要做到不备教案不上课,做到不上一节没有准备的课,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生命过程,体育教师课前应当深入挖掘、研究教材,充分掌握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手段,充实自身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体育课堂中,要多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不足,了解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然后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国勋.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10,4:157―158

[2] 盛红镭.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相结合的实践[J].科教文汇,2007,09:141-142

[3] 陈洁.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才智,2011,(30):268-269

[4] 谭光勇.略论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J].科教导刊,2012,2:210-211

[5] 樊新生.体育教学如何增进大学生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J].体育学刊,2000,(2):90-101

[6] 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2):82-84

[7] 赵洪涛、闫磊磊.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9,14(3):53-55

[8] 柯建华. 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23(4):440-444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确保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就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较高的起点和超前的意识,构建群防群控的有效网络,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拒艾滋病毒于校门之外,守校园一片净土,保学生健康平安。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构建不同层面、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艾滋病防治宣传网络和管理机制,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全区师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分目标:小学和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歧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高中:进一步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责任感。

三、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

(一)健全领导体制,明确工作目标,建立运转有效的防治工作体制。区内各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抓好、抓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形成全社会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一是积极协助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发放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画、宣传纸、宣传册、宣传标语等宣传阵地,保证每周一次相关内容的宣传,且做到内容定期更新;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问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宣传活动;四是普遍开展“参与换水游戏,认识艾滋病危害”健康教育课活动;五是学校图书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治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六是沿滩中学、自贡14中等城区中学要组织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并定期开展“心系红丝带”宣传活动;七是请相关专家进行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无偿献血知识讲座;八是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日”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三)要将艾滋病防治教育纳入年度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师和课时,做到教师有教案,课时有保障。

(四)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在艾滋病骨干教师培训时,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同伴教育方法训练,启动中学艾滋病防治同伴教育活动,在中学生中尝试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对部分有影响力的学生进行培训后,组织与班级同学一起以灵活轻松的游戏和自由深入的讨论,学会坦然面对来自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让他们学会在性和生殖健康、防治艾滋病方面做出安全的负责任的决定,并向其他同龄人传播艾滋病防治信息。

(五)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利用学生掌握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通过孩子向家长、社会进行宣传、推广艾滋病防治知识,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通知》(〔2006〕]13号)、《艾滋病防治工作条例》,同时利用骨干教师对本区的教师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要求中学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100%,并将培训的签到表、图片、培训信息及总结报区教育局政教体卫股。

(七)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明白艾滋病防治的目的意义;知晓艾滋病的主要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国家的艾滋病防治政策。

四、工作要求:

1、区内各学校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做好本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年度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师和课时,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课时标准为初中6课时/学期,高中4课时/学期。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5篇

一、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海南中学是海南省教育厅直属的省重点中学、海南省示范性学校,学生均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佼佼者,因此,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优秀学生,使其成为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海南中学是全寄宿学校,学生除了面临环境适应、学习内容及人际适应外,还面临着学习方面的激烈竞争,这些状况都需要心理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做充分考虑。在实践中,我们以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为核心创建校本课程体系,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校本课程体系的内容及开展形式则是根据各年级情况而设计,主要涵盖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初中阶段初一至初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是学校校本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两周一次课。

初一的课程设计以“适应与养成”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和养成更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同时加强自我认识,使之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新同学新老师沟通,主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友善、热情、开放思想等积极心理品质。

初二的课程设计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为核心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培养谦虚、自律、幽默、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

初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以“顺利应对中考”为目标,培养对各种挫折的耐受力,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升学观,学会调节情绪,排解学习压力,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和技能,以感恩的心态去看待中考等,促进自己心灵的成长,主要培养学生感恩、坚持、创造力、团队精神等积极心理品质。

而高中阶段将高一年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校本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课程以“适应”及“规划”为核心目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适应”高中新的学习和人际;学习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做好选科、选考的准备及探索未来职业规划等,主要培养学生的热情、好奇心、好W、善于交际、善良、爱、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二年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校本选修模块的内容,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开展。课程以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为核心目标,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及确定自己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领导才能、公平、诚实、谦虚、幽默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三年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入了班级周会课,心理教师、班主任互相配合,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安排。课程以“个性化成长”为核心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升学观和择业观;学会感恩、调节情绪,排解学习压力;激发潜能,高效学习,科学应考;积极应对挫折,体验心灵成长,以感恩的心态去看待高考,看待自己心灵的成长。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宽恕、感恩、希望、坚持、勇敢等积极心理品质。

海南中学还开发了多套校本实验教材。2008年10月,出版了高中校本心理实验教材《心灵俱乐部》;2008年8月,出版了《德育实践与探索》,收录了部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及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课程;2009年3月,出版了实验教材《放飞理想 相信自己――高考成功心理》《中考成功心理宝典》;2009年11月,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及咨询案例集》;2009年4月,开始每学年编印一辑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手册《阳光手册》;2010年,“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研究获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二等奖,“‘中高考成功心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获三等奖;2016年开始,我们又着手汇编初一到高一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系列课程,也将结集出版。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二、以“融入式”生涯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助力

2014年,海南中学全面启动了学校生涯教育。学校首先成立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党委书记负责主抓,调动全员参与,对多方面资源整合利用,多渠道融入,由此形成教育合力来推动这项重要工作。

2015年10月,申报的课题“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融入式’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海南省“十二五”重点课题立项,学校也进一步以课题研究来推动生涯教育工作。

1.学校心理教师参与到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中来,推动生涯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开展。心理教师除了在传统的心理课上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外,还开设了生涯选修课“电影人生DD开启幸福生涯之旅”,以对学生喜爱的电影进行观摩与研讨的形式,与积极心理辅导相融合,为学生开启了了解自我、了解世界的生涯选修课程,得到学生的欢迎并让他们获益匪浅。

2.将生涯教育融入班级建设和主题班会课中,创建生涯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除了利用教室黑板报外,还指导学生自主创建了生涯规划班刊,分享生涯教育资讯,以及记录学生在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另外,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一起设计及开展系列生涯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指导作用和班主任的具体落实作用,从而调动每位教师在生涯教育中的优势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

3.学校对家长开展了大量的生涯规划普及讲座,进一步帮助家长认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开发家长资源,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生涯教育合力。如开展“家长进课堂”的职场分享活动,以及“家长进校园”的职业推荐大会。前者家长进课堂分享职场经历和人生感悟;后者家长们进校园,和学生面对面进行类似招聘会的现场职业介绍大会,让学生可以接触及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同时这些活动也是为了寒暑假开展的“JA职业见习日活动”(工作影子活动)做准备。

4.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生涯教育。“走出去”活动之一就是沿袭我们学校具有特色传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职业体验,人物访谈等,并撰写研究或调查报告,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另外,每年的寒暑假,学生也要“走出去”参与社区服务,例如我们暑假开展的“职场体验与探访”主题社区服务活动、“JA职业见习日活动”(工作影子活动),寒假开展的“幸福生涯人访谈”主题社区服务活动等。

“请进来”是利用校友及社会相关人士的资源,请他们到学校来开展各种活动,如学校的“衍林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各行各业人士来做演讲,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分享知识,分享人生阅历或见识等。学校还邀请大学校友返校开展活动,让大学校友和在校学生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涯和高考经历,以及上大学后的收获和感悟,来帮助在校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增进对不同大学院校与专业的认识了解,更好地珍惜及把握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及加强相关能力素养的培养,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些“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都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资讯和强大动力,引导其朝着自己的梦想,更科学更理智地规划自己的幸福人生。当“融入式”生涯教育形成合力的时候,可以说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增添了更为有利的成长助力。

在生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值得记录的,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不断回顾和反思自我,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肯定和激励。因此,我们请每个学生为自己建立一份生涯成长记录袋,汇编一份自己的生涯成长记录册,同时也将为学生建立生涯成长电子档案,帮助学生把成长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汇编,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珍贵礼物。

三、营造幸福温暖气氛,帮助学生绽放美丽心灵

海南中学的高中部幸福教育中心、初中部心理辅导中心都是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成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服罩行模配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旨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环境,多渠道营造幸福温暖的氛围,使师生的心灵像花儿一样绽放,负能量得到释放,正能量得到提升,个人得到成长,使其真正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高中部幸福教育中心建筑面积四百余平方米,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三百余万,中心整个装修设计风格结合了海南的海洋文化特点。中心所有天花板都是明亮的蓝天白云,地板则是海洋、沙滩、溪流的灵动呈现。中心设有不同功能室(区)九个,并以海洋特色命名:心理阅览区(沐风阁)、宣泄室(海螺屋)、悦纳室(紫贝居)、咨询室(星语房)、沙盘室(沙海苑)、团体室(海豚湾)、潜能室(珍珠屿)等。中心购置了先进的心理仪器和设备,如音乐放松椅、按摩椅、身心反馈仪、自信天使、拥抱使者、注意力挑战仪、团体音乐放松仪等,还购置了大量的心理阅读书籍。初中部心理辅导中心位于初中部办公楼六楼、教学楼七楼,由四个功能室组成,分别是个体咨询室(畅心园)、沙盘游戏室(沙海苑)、宣泄室(清心阁)和团体心理辅导室。

学校初高中的心理中心,由心理教师均轮流值班,主要针对个别存在心理困扰或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采用心理热线、“心灵小屋”、心理信箱及网上心理咨询等方式,多渠道为学生进行咨询辅导。学生还可以在这里通过音乐放松椅、按摩椅、自信天使、个体沙盘等享受自助服务,以达到放松身心、增强自信心的目的。特别是高中部的幸福教育中心,利用场地和设备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幸福自助活动,如周一的海豚湾“幸福K歌会”、周三的沙海苑“沙盘心灵花园”、周五的海豚湾“幸福电影院”等,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宣泄及调整,以达到放飞心灵、调整身心、体验幸福的目的。

四、家校联动,共同呵护学生的美丽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需要家庭的参与、社会的支持。海南中学于2006年成立家长学校,由学校相关领导、心理教师及外讲专家为各年级家长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针对性强的专题亲子教育讲座,如对初一家长开展“改变从您开始――亲子沟通训练讲座”,对初二学生家长开展“知‘性’话题――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对高一家长开展“和孩子共同成长――高一新生适应性讲座”“文理分科指导”,对高二家长开展“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问题”“高二学生的理想教育”,针对初三、高三家长开展“爱的鼓励――考前家长心理讲座”等。通过这些专题教育,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宣传,同时提升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水平,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进一步扩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012年10月,海南中学的两位心理教师撰写的家长专题讲座教案在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征集评选活动中均荣获三等奖。2013年,海南中学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首批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同时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