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课高中学生总结

网课高中学生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课高中学生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课高中学生总结

网课高中学生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也随之不断发展,教育的改革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些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关系的顺利转变。本文就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所谓翻转课堂,无非就是将传统课堂翻转过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单纯地讲述知识,学生只是单纯地听,教学质量取以突破性提高。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提前录制有关教学内容的微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自主学习,在课堂之上教师主要解决学生在微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翻转课堂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包括三个方面,即课前和课上。在课前的时候,英语教师录制好有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之上,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以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课后,学生应该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1.课前教师录制微课堂,学生自主观看。在课堂之前,教师要研究高中英语阅读的知识点,并录制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录制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微课堂视频的时间。通常来讲,学生学习时集中所有注意力的时长在十五分钟左右,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短暂的十五分钟,将英语阅读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句型以及语法详细讲述。众所周知,英语的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学生的语感培养尤为重要。高中英语教师在录制微课时,要寻找一些与英语阅读教学有关的图画、音频以及动画,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高中学生在课前要对教师精心录制的微课进行认知学习,对其中的重要内容要反复学习。一旦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要及时标记出来,以在课上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观看完教师录制的视频以后,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包括qq、微信等进行相互交流,对彼此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

2.课上积极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课堂是高中学生对微课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归纳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应该积极探讨,以共同解决疑难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同样是学生展现自我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平台。教师要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探究式交流活动,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及时掌握。

3.课后自主归纳总结。在课后,高中学生要认真去做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唯有自主学习,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高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不断巩固英语阅读知识,要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翻转课堂在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在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课前的微视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视频录制之时,要根据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合理设计视频的时长和视频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充分了解阅读教学内容,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在英语阅读中充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提高高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就要求高中学习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积极探讨疑难问题,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而这一切的顺利进行,都是以高中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以提高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相关的技术设备支持。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需要学校以及家庭的技术设备支持,共同搭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师生之间要实现积极沟通,以此来保障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顺利实施。

4.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优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市场对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很多高中学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具有诸多的优势,有利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之上相互沟通交流,更有利于让高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结语

随着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普遍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完善,可以说,翻转课堂为高中英Z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在此背景下,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了显著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存颉.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93-95.

[2]李燕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6,25:95-96.

网课高中学生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阅读能力 训练策略

新课改之后,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课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具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而且要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

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美国独立战争经过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6条批注:①莱克星顿枪声(开始);②大陆会议召开(建军);③《独立宣言》发表(建国);④萨拉托加战役(转折);⑤约克镇投降(胜利);⑥英美签订和约(结束)。这6条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提纲及6件大事。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北;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复习效果。

总之,要想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就必须提高高中学生综合能力,而这其中的关键是提高高中学生阅读历史课文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群,新课改后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课堂阅读能力,《考试周刊》 2008.28

网课高中学生总结范文第3篇

一、当下国内微课研究的现状

微课与现代化教育需求、背景相符,特别在语言与文化类的学科教学中,微课应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并且微课有机的组成核心为若干和教学内容相关辅助的视频,这也是微课最大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微课能够经过视觉与听觉两种途径来穿刺立体、综合信息,以便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直观了解知识的信息。例如:在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能够经视频传达语言文化的背景,以便学生学习,这也是传统的英语不能实现的,尤其与音频配合,可以为创造出身临其境之感,加强语言知识的输入,使得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二、微课和高中英语语法结合优越性

1.针对性比较强。由于高中学生英语语法的水平,会因为学生自身兴趣、学习能力与基础等受到影响,所以在班级里面学生学生学习存在巨大差别。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存在差异,在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加大操作难度,伴随微课出现,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弥补。此外,由于英语语法内容相对枯燥与复杂,主要包含词法、时态与句法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师对视频制作时,需要融入分层的教学理念,能够使得学生按照自己兴趣来选取学习内容,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微课制作过程高效性与灵活性比较高,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作微课的视频,进而提高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效果。

2.限制的条件比较少。就目前而言,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常会会因为各种因素受到干扰,例如:时间、环境与氛围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精神懈怠与交头接耳等情况,加之,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的反复讲课效率相对较低,以至于学生无法充分掌握知识点。但是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缺陷,不可以占用学生大部分学习的时间,教学的内容不复杂,主要是通过某个知识点对英语语法的知识进行分解,把一节课的讲授知识分成小课程,再分次的传给学生,使得学生学习不受到空间与时间制约。伴随现代化物质的基础设施完善,学生仅需将提前录制视频经网络发送给学生,使得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有效性与价值

1.明确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主体的地位。现代化教育理念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属于绝对的主体,全部教学的对策需要把学生主体的发展作为目的,而教师只可以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写生当作教学的主体,使得学生掌握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主动权,也就是把学生主观的参与当作基础,使得学生可以全身性参与教学活动。而在微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有较高的兴趣,可以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虚拟语气这种语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一个小组5-6人。然后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对话,经10分钟左右的交流以后,教师再让小组代表将本组交流成果显示在微视频上,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就同学成果,让其他同学指出虚拟语气的应用不足与巧妙之处,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让学生明确语法的用法。

2.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当下高中生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动力主要依赖于学习的兴趣,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而言,若学生对于高中英语的语法充满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英语语法,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生缺乏兴趣与热情,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学生就会表现出被动、低迷和迟钝,导致教学难度加大,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但是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视频,突破了高中英语的语法传统教学缺陷,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得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比赛,每个小组5-6个人,课前让小组总结所学的语法知识并造句。经过小组讨论以后,在课上让小组成?T通过微视频为呈现本组总结与语法应用的情况,观察哪一个小组总结的比较全面,总结小组造句的精妙之处。综合方面获胜的小组教师需要予以肯定与鼓励,各方面相对较薄弱的小组,教师需要提出建议与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3.将复习框架重点突出。微课的视频主要把知识点、现象与案例作为基础,给教师课堂教学营造便利、灵活环境。在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就是语法,为让学生对高中英语语法的知识有便捷与直观认识,在教师设计语法教学时,需要保证所选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

例如:可以选择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因为奥运会已经结束,所以需要采取过去进行时来讲解,再把讲解词发至学生,在学生默读相关讲解词时,可以对视频播放画面进行回顾。然后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经口、眼与耳等感官互动,以便学生充分了解英语的语法知识。

4.?Ω聪敖?行合理引导。选择微课进行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时,主要特点为目标明确、知识完整与主题突出等,可以在相关情景中充分展现教学关键内容。通常微课录制方式比较多,设备的摄像法属于常见方式,教师可应用常见视频录制的设备,例如:数码相机与手机等,对生活视频进行录制,视频内容在5分钟以内,使得学生可以在相对真实生活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例如:在对过去进行时视频进行复习时,教师需要应用一些常见事件进行教学,引导高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然后经发言方式使得学生充分了解过去进行时。通过上述方法进行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能够对学生词汇量进行丰富,同时能够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进行培养。构建主义观念认为,学生学习不是独立与单一的,但是在特定环境之中,可以经过同学、教师合作、新媒体技术应用,提高知识获取效率。

5.丰富与开放了教学内容。就既有高中英语的教材来看,教材内容均是经各方面的专家精心挑选与编排,这样不仅符合现实生活的需求,而且满足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现状,有着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教材当中内容的选择与质量保证都有一定限制,并且教材更新的速度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不一致,长久下去会阻碍了高中学生英语的素质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而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视频,能够对教材自身局限性进行弥补,

例如:教师可按照某个知识点,对相关微视频进行搜集,并且每个视频需要和时事相结合,然后拓展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内容,有效丰富高中英语语法的知识。

网课高中学生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考 复习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学考已经进行了几年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模式日渐成熟和完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是按照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全面考核,是检验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是否达标及综合评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学考试题采用无纸化形式,使用专门考试系统,将理论选择题与实际操作题融合,综合考核、确定了学生是否达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操作技能,而且对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学考对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起到指导和推动的重要作用。在几年的信息技术学考中发现“无纸化”这一特性并没有改变,试题与题型日臻完善、成熟,更趋于合理,但在学考中发现,由于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我校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结果不理想,学生的优秀率很低。怎样才能提高课堂复习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学生牢固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考中顺利通过信息技术水平测试,并在学考取得满意的结果?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信息技术学考复习中的认识和体会。

一、转变思想,推行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推行了多年,不可否认的是,高中教学还是围着高考转。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对不属于高考的科目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在许多学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认识上的偏差,总认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过不过关都不影响参加高考,在信息技术课上不能端正学习态度,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考成绩不理想。我们应对学生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学考是检验学生学习是否达标与综合评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以便很好地应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学生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和意义,为信息技术学考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练习,相互协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课程,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使用无纸化考试,使用专门的考试系统,学生上机操作考试,评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基础知识很熟练,而基本技能不熟练,考试不会取得理想成绩。有些学校学时数不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使用太多时间,模拟学考,因此根据基础知识内容科学地设置一些具体任务,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协作,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不仅解决了学生有限的练习时间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将学考内容融入到了平时教学中,改善了学习成果。

三、引导学生整合知识网络

我们在复习时,喜欢按照课本的顺序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梳理复习,看起来是系统复习,本质上是把复习课演变成了“堆积式”的新授课,教师泛泛地梳理复习,学生却感觉无聊无趣,精神不容易集中,且时间长了,学生的自由学习时间减少了,降低了复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复习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在单元复习中有什么收获与心得,把复习的知识内容化零为整,对复习中前后知识的联系、重点、难点进行网络化、系统化的整合。

信息技术学考是复习一学年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复习时,我们要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得有条理,化零为整。我们要认真研究《技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充分了解学考要求与范围,复习时可参考历年考试题型,并让学生在完成试题的同时归纳有联系的知识要点,形成一个知识要点网络,对大部分学生容易错的试题进行指导和纠正,使得知识脉络更加完整,知识链条更加连贯,知识网络更加明晰。

四、注重细节,明确定位

学业水平考试其实考的都是基础知识,题目并不难,但成绩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首先是学生练习不够,其次是细节上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在考试中,学生对于选择性的试题只要用鼠标点击相应的标签完成即可,而对于Word,Excel,Flash,Photoshop等操作需要学生操作完成后保存。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考试时有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种:学生自以为选择试题做得正确能够及格而放弃操作试题;第二种:忘记了操作试题是需要保存的;第三种:学生没有搞清楚操作对象及位置,往往选错了目标操作,造成试题得零分的现象;第四种:在一个问题上,耗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解决,导致后面的试题来不及做完。因此,平日教学与强化训练,应该让学生注意细节,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标准,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要使学生在学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就要帮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操作的规范,及时的纠错,经常总结巩固复习概念,等等。在复习时,学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明确弱点,并充分注意细节,才做到事半功倍,复习才会有实效。

五、心理辅导,积极检查

每年学考都在炎热的夏季,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学考时气候的炎热,使得一些学生过于烦躁郁闷。因此,在学考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调节考试情绪很有必要,让学生冷静平和地对待60分钟的学考,考试时认真检查每一道题,使其发挥正常水平;更要教导学生,发生断电、死机等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及时主动向老师报告,及时处理,确保考试能顺利完成。

网课高中学生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 教学对策 教学方法 语文素养

阅读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高中学生处于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高中学生应学会自主科学地阅读,高中语文教材专门设计“名著导读”板块,目的是用名著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力,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教师仍将高考作为主要支撑点,对“名著导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投入,急功近利地泛读和粗读,将精力放在习题训练和死记硬背上,致使许多学生的文化视野狭窄,语文根基薄弱,制约了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给“名著导读”的深层次推进带来难度。高中语文教师应树立“精读”名著的理念,选择有效的导学方法,真正发挥“名著”的文学引领功能。

一、倡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名著”

名著阅读教学应关注三个组成部分:作者、文本、读者,应教会学生从三个要素的有机联系中把握名著,遵循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实现对名著的深层次、立体化的理解。以考试为目的机械地搜集信息,会将作品变得支离破碎,让学生从读者的视角感悟文本,寻找作者写作当时的心境、主旨、情感,用心走进文本情境,体会文本的本真价值。“名著导读”教学首先要重视“读”的落实,必须让学生亲自阅读名著,名著梗概介绍、改编的影视作品等,虽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省略阅读时间,但是剥夺了学生直接感知的能力。转述与曲解的教学方法不是真正的阅读,是对作者和名著的亵渎。只有让读者与文字直接接触,在对语句的理解和欣赏中披文入情,在整体把握中,才能体会作品中的情绪、心境,进而勾勒出文本传递的意义与主旨。比如,以《雷雨》为例,必须亲自体会青年满含激情的文字控诉,才能体会戏剧中人物心理的矛盾与冲突,对封建制度的黑暗与腐朽进行更加深刻的鞭挞。通过阅读鉴赏,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积极,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度思考。

二、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自主体验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可以通过听课与识记掌握,“名著导读”板块必须借助个性化阅读,结合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进行自主体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积极调动知识内存和情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深度阅读中,探究问题,锻炼思辨思维与创造力。个性化阅读强调每个学生积极进行名著阅读体验,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语文基础、文字感知能力等存在差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个性,保护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与风格,挖掘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大多数名著篇幅较长,高中学习压力较大,语文教师可以制订系统科学的阅读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布置任务,将长假和日常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到长篇与短篇兼顾,各种文体都涉猎其中,让学生自主阅读,积累知识,享受阅读的快乐与轻松,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增长心智,积累写作素材。这样的安排较好地处理了应试和素质教育的矛盾,有利于学生对名著进行整体了解,同时,又不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高中学生自主阅读可能受到纸质图书的成本和资源限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网络阅读理念,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创建名著阅读校园网站,师生共同开发和维护网络名著资源,选择和上传优秀的读物,实现多地多校资源共享。语文教师可以组建班级的阅读交流群、微信平台,定期发送名著导读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方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站跟帖留言,与教师和同学在群里针对某个问题发问和交流,在自主阅读中,实时受到教师的指导,吸收外界新鲜观点。

三、辅导学生对“名著”展开精读

“名著导读”亟待改革的弊端是学生阅读过浅,泛读影响了阅读的效果,教师让学生速记名著情节和主人公,将经典句子印制成提纲,对文本的意义和中心总结归纳。名著的泛读,使一幅幅名篇佳作变成知识点总结,失去了原著的意境和文学积淀功能。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辅导,充分利用教材中“名著导读”篇幅,将其中内容、写作意图、阅读建议、点评、探究思考等板块分析清楚,体会出编者的设计思路,让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理解名著。名著涉及的人物、性格、情节、意义、价值等是多层次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规划名著阅读的方向,让学生有侧重点地展开研究,带着问题和思考徜徉在文字的海洋。比如,在《家》的课堂中,教师可将“鸣凤之死”作为导读切入点,进而揭开全文的悲剧面纱,将小说中的女性群体详细研究,思考人物命运坎坷的社会根源,学生带着悲悯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语文教师要实时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可以书写阅读日记,摘抄优秀段落,对存疑部分批注,书写读后感等,从文体、立意、文采、风格等方面获得启发,全方位汲取名著中的精华。新课改提倡研究性学习,因为依靠一个人的智慧不能完成较为复杂与深刻的名著阅读任务,要对名著深层阅读,并且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挖掘名著内在隐含的价值,需要在小组合作中精细阅读,搜集与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势,筛选与整合阅读课题和信息,对名著中难以理解的地方、存在争议的话题、重点段落等进行集体突破,从深度和广度等角度审视作品。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是经典的文学艺术人物,教师可以布置小论文――加西莫多艺术形象分析,学生在探究主人公命运和性格的过程中,深入地领会作者鲜明的对比手法,对善良的内心与丑陋的外貌产生全新的认识,提升了审美层次和思想高度。

四、指导学生开展“阅读”综合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沟通与交流名著阅读的收获,展示自己的文学修养与风采。“名著导读”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制造互动对话的机会,在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将学生个体感受当众抒发出来,加强师生对话与生生交流,师生的思维与心灵在课堂上多重碰撞交融,在协作谈论中彼此了解和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分享喜悦和收获。新课改下的“名著导读”教学,必须消除教师代替学生阅读总结的弊端,但也不能让学生任意发挥和解读。受到知识与阅历的限制,学生对名著的解读和体验有局限性,尊重个性化与差异不代表放任自流,教师要把握好学生阅读和活动的脉络,根据课堂互动生成过程及时点评,对阅读中存在的偏差与问题点拨和指正。例如《红楼梦》阅读中,有的学生在对话中说出讨厌林黛玉的小心眼,对贾宝玉不愿意考取功名理解为不思进取,教师应该强调作品的创作背景,启发学生运用历史与阶级的分析方法深入思考。学校和班级可以定期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校园活动,例如阅读报告会、名作朗诵会等,引起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向往和兴致,使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入探究文学内核,走进名著的本质与灵魂。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文学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开展名著推广演讲,让学生走上讲台,介绍和推荐自己影响深刻的名著,抒发阅读感受和心灵上的震撼。通过当众表达的方式,调动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学生的相互推介和谈心,使每个人的智慧与思想得到交流和分享。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在阅读中书写内心的感叹与情绪,拓展对名著的认知与体会;在模仿名著中提升思维方式与写作水平,培养鉴赏能力。例如,组建“名著导读”改编合作探究小组,每个学期可以组织一两次话剧表演,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同学集体参与名著改编或续写创作,体现了较高层面的文学性和创新性。例如《雷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是戏剧性较强的文本,涉及的人物和情境丰富曲折,既可以直接作为剧本进行演绎,又非常适合艺术加工和再次创作,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和参与面。合作小组集体讨论编写或改写剧本后,由小组协商设置角色和演出服务人员,争取发挥各自的才干和优点,使每个成员都得到锻炼,增强团体协作意识和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集体备课安排任务,由同一学年的学生在班级先评比表演,推荐优胜者参与全年级表演,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名著阅读。

综上所述,落实新课改理念需要多环节全方位的改变与创新,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名著的本质与内涵,运用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让师生穿越时空界限,与名著中优秀的思想与心灵碰撞,形成对现实与自我的反思。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名著阅读中的独特感受,指引学生从名著中汲取智慧的养分,不单纯为阅读而阅读,让名著为高中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彦力.让教育名著“活”起来――上好教育名著导读课[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109-112.

[2]龙祖胜,梁莉.“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导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