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类中级论文

工程类中级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类中级论文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第1篇

建筑中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建筑中级职称论文

浅谈建筑行业新型材料在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交叉及多元化产生了新的技术和工艺。这些前沿的技术、工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材料的研制开发,使得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在项目开发中进行合理应用,并使其转换为建筑企业新的生产力,进一步增加建筑施工的高技术含量,稳步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既分析了建筑材料在项目开发中应用的现状,也考虑到了建筑新型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结合多年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经历,谈谈如果加快建筑新型材料在项目开发中应用的思路。

1.建筑新型材料在项目开发中的发展现状

随着建筑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做大做强,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光导纤维,太阳反射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材料就此步入建材的领地,大大促进了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实践中,我国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1化学制品类新型建材

化学建材产品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自重轻、施工方便、生产能耗低等特点,是由高聚物加工或用高聚物对传统材料改性所制成的建筑材料的统称。随着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以及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用塑料管材发展迅猛。旧的建筑材料正在被逐步淘汰,现以大量了采用塑料窗、新型防水材料、塑料或塑料复合上下水管、塑料电线护管、无机和有机保温隔热材料等新型复合材料。

1.2新型高强度水泥

目前国内已进行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5类。不过,水泥新材料的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混凝土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随着建筑结构物的增多,混凝土材料用量也相应增大,但混凝土原材料中用量最大的砂石骨料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建筑材料,实现混凝土材料的循环利用是水泥混凝土工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1.3墙体新型材料

发展新型内外墙建筑涂料,以及新型承重或非承重墙体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对降低建筑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墙体材料是住宅的主要材料,以往我国的建筑墙体主要是实心粘土砖。随着技术的进步,大量工程建设已经开始使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以及建筑垃圾等制造的建筑材料。另外,一些新型墙体材料如石膏与玻纤配制的石膏空心墙板等也逐步被应用到具体的建筑工程中。

1.4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产无毒害、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绿色建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健康节能、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实践中,绿色建材已经开始应用到个别工程中,相信未来不久,绿色建材将成为建筑材料中的主导。

1.5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一般是指以最佳条件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且按这种变化显示自己功能的材料.它可以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针对这种变化作出瞬时主动响应,具有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和寿命预报以及靠自身驱动完成特定功能的能力。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智能材料

将成为每个 建筑必备的建筑材料新军。

2.项目开发中 应用建筑新型材料的影响因素

建筑材料成本一般占工程造价的60%-70%(以土建工程计算),建筑材料储备占流动资金60%以上。可见,建筑材料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新材料能够得到广泛应用,无疑会大大降低企业成本。但建筑新材料的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总体看,我国建筑业仍处于增长方式粗放、效益较低的 发展阶段,一些企业缺乏主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动力,众多工程仍在使用落后的工艺和技术。因此,要真正使新材料得到应用,必须考虑解决好相关的影响因素。(1)推广应用新技术必须有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有必要 组织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体系,通过认真进行策划、编制详细的 计划措施,有计划地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和岗位培训,抓好各个环节,并按照预定的计划实施,推动新材料的应用。(2)建筑新材料能否得到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企业经营效益决定的。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 工作组织 管理水平来支撑来实施,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雄厚的企业 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如果一个施工企业连应用正常建筑材料的能力都没有,就更不谈不上应用新的材料了。(3)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影响到了建筑新材料的发挥。一般来说,建筑施工的类型繁多,规模各不相同,施工作业是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的过程,在这些生产过程中要应用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有效的整体规划,进保证施工正常有次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推广应用新技术,有利于企业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增强 社会 信誉。只要上述几个问题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新技术的应用就能够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为企业开拓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筑新材料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对策

新型建材的推广应用,必须符合各种建筑体系的质量需求。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必须与建筑体系的变革相适应。因此,新型建材的应用需要一个可供建筑专家与材料专家、建材供应商和建筑承包商共同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展示场所,促进新型建材与建筑革新的同步发展。为了构筑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详细的建筑新材料应用计划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认真编制建筑新材料的应用计划和实施措施,使计划、措施、实施对策、优化办法等都能做到井然有序,这样既保证了建筑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又能使新技术得到应用,同时降低了工程的整体成本。

(2)组织新技术培训新材料的应用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为使新技术项目得到顺利的应用,建筑单位应由技术部牵头组织培训、学习规范,对有关人员进行书面交底,明确新技术的施工方法、质保措施、安全措施、质量标准和工程验收规范,为新技术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保证新材料应用质量新技术应用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工程质量上。加强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预控,是保证新材料应用后工程质量的关键。具体在开发项目中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有针对性地确保新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成功。在具体施工中,将各施工工序、技术环节对操作人员详细交底,对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保证新技术的顺利实施。

4.结语

广泛应用建筑新材料是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建筑企业来说,通过在具体项目应用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能够给自己积累丰富的 经验,从而更能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看了“建筑中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的人还看:

1.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3.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格式要求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第2篇

(一)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类型德国教育体系从整体上来看共分为三级五阶段。三级即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等教育;五阶段即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教育)、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高等教育。其中,中级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具体情况是,德国学生小学基础教育学制为四年,第五年开始分流,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入三类不同的中学:第一类是完全中学。这类学生中学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或者先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后再进入大学学习。第二类是基础中学,也称为主要学校。这类中学学制五年,结束后学生进行学制三年的职业学校进入职业培训,然后再分流。一部分进入高级专业中学,再上大学;一部分则直接成为合格的职业技能工作者而进入社会进行就业。第三类是实科中学。这类中学学制五年,结束后一部分学生进入学制三年的职业学校接受三年的职业培训,然后再分流。一部分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技能工作者选择就业工作;一部分学生则可以选择进行继续接受高级培训,为进入技术大学做准备;而另一部分学生在实科中学结束后可以选择进入高级专业中学,然后升入大学。从上述学生发展途径可以看出,按照德国教育体制,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学生都拥有升入大学的机会和路径。也就是说,学生在五年期的小学基础教育结束后,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中级教育,都拥有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渠道体制十分畅通。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德国的教育体制可以称为“橄榄型”的结构体制,在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中级教育呈现饱满丰富化。在这丰富多元化的中级教育里面,最显著的特色在于职业学校的数量和地位较大较高,可以说,德国的中级教育主要就是职业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可以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德国重要的教育类型。

(二)德国有着完整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中学体系中的完全中学主要进行严格的学术教育,强调高水平的教学质量,重视外语教学,以培养社会精英为主,而实科中学和基础中学则以职业教育为主。基础中学的主要性质是职业预备学校,职能是通过设置劳动课程进行职业教育,其学生是在完成基本的初级教育后,进入职业教育系统,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毕业后还可以进入专门的职业专科学校继续学习。实科中学则是纯粹的以接受实用学科的训练和学习为宗旨,直接目的就是为德国农工商各界培养中级技术人才。毕业后获得专科高中成熟证书,据此可以进入专科高中或者各类专门的职业学校学习。德国没有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在德国语境中,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应的称谓是职业继续教育,这是一种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当完备,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即公立综合性大学、技术大学、技术学院;第二层次是以工程师学校为前身的职业型职业高等学校,即专科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这类高等职业学校强调学生的实践技术应用能力,目标和宗旨就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德国以完备的国家立法保障职业教育规范发展

德国职业教育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职业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有着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和较高的历史地位,这一地位的形成与德国对职业教育的法制化保障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其完备的职业教育立法,才使得职业教育得到规范化、持续化发展。总的来讲,德国职业教育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德国职业教育立法时间较早,层次完整早在1182年,德国就颁布了科隆车、旋工规章》,对技术工人工作标准及管理要求提出了规范化的指导和约束,这部规章已经表明政府开始从国家层面对职业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1837年,德克森州颁布了第一个关于15岁至18岁青年接受职业义务教育的法令,成为德国为职业教育正式制定法律的开始。此后,德国相继出台了若干职业教育法律法规。1869年制定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为规范企业与学校技术培训的关系,1889年又出台了《工业法典》,在法律规范上明确了企业对学徒的培训和学生在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要求二者必须相互结合。1969年制定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该部法律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国家教育制度正式确定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德国对职业教育立法愈加重视,当前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以《联邦职业教育法》为基本法,以《青少年劳动保护法》、《手工业法》等多个单项法律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培训条例》等各类部门规章和地方各州各级职业教育法令规章所组成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结构。

(二)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内容细致,衔接贯通德国之所以为职业教育进行立法,本质上是从国家层面约束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每一部立法、每一个法条均是针对职业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制定的。每部法律内容详实细致,法律与法律之间相互补充,衔接有序,整体上贯通了职业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宏观来讲,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包含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如《联邦职业教育法》关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设定,《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关于为学徒提供合格培训条件的规定,《企业基本法》与《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关于企业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的保障等等;微观来讲,每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均有明确的调整对象和相应的程序保障,内容丰富而细致。如在《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中规定了青工的劳动时间、作息要求、请假制度、休假制度,对企业还专门提出义务性要求,如保障青少年上职业学校的学习时间,不得因青少年上职业学校而克扣工资等,十分全面。1965年制定出台的《手工业法》,对手艺业学徒训练做了非常细密的规定,包括训练的主体、训练的对象、训练的基本操作规范、训练合约,对学徒的考核、考核的监督、后续的继续教育、从业教育、残障人员的专门培训等等。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完整而系统,体现在法与法之间及法条内容间的相互衔接方面。如,为保护青少年学徒的合法权益制定有《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为保障青少年学生顺利升入高级学校进行学习制定有《职业教育促进法》;为保障学徒在企业中得到正规有效的培训和教育制定有《企业基本法》;为保障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培训,专门制定有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规范,还有职前和职后培训等各种继续教育规定。

(三)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强化监督,运转有序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地位较高,其立法内容不单纯是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它更强调对国家所制定颁布的职业教育立法的贯彻和执行,因此,几乎在德国的每一部职业教育立法里面都有对本法执行和监督的规定。如果相关义务主体违反职业教育法律,则要受到明文规定的法律制裁。如《职业培训规章》、《职业训练条例》里面均有相应的监督制裁条款,明确规定如果违反这些职业训练和培训条款就是违法行为,可以判处关押或者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这些条款设置的目的就在于监督各方法律主体严格遵守执行职业教育法律,确保职业教育法律得到有效的实施。不仅如此,由于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法律也形成了以基本法为主的完整的法律体系结构。在职业教育法律监督方面,德国也形成了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法律实施监督体系,包括社会监督、行政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等。

(四)德国职业教育立法注重研究,保障有力德国在2005年颁布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一般称为新《职业教育法》。这部新职业教育法是在充分总结1969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和1981年出台的《职业教育促进法》的实施经验基础之上重新制定而成;这部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是德国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人才的重要保障。其结构包括总则、职业、职业教育的组织、职业教育研究、规划与统计、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处罚规则、过渡条款与衔接条款等七大部分一百余条。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本部法律中单独分离出职业教育研究、规划与实际和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两大部分内容,足以说明德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这种重视来源于其科研理论的有力支撑。学者姜大源认为,关于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这部分内容有十三条,具体包括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所在地、任务、组织、机构、经费、章程、人员、督察、义务等,并进行了周密的法律规定。对于一个职业教育的执行机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在职业教育的基本法中有这么高的地位,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三、“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一)法律规制下“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确立德国职业教育的崇高地位及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立法保障。起初,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但与现实中工人人数多、技术水平低的实际情况产生矛盾,企业自发组织设立培训班对工人进行技术训练和培养,后来出现了专门的职业学校。德国政府在职业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专门的职业教育立法的形式对职业技术培训加以规范和保障。早在1964年,德国的教养与教育事务委员会,就向政府提交了“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见”,在这个意见中,专家委员首次提出“双元系统”这一概念,后来被德国政府所采纳。1969年,德国制定出台了《职业教育法》,该部法律对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领导地位及职业教育中职业学校与企业的义务和权利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成为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学校和企业均负责实施职业技术训练和教育,并且二者相互衔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德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在联邦层面通过立法等法律途径明确学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教学、培训等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切实保障依法治教的实现。德国国家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是联邦文化和教育部长联合会,这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高职能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在法律框架内代表政府对全国职业教育进行协调管理,全面负责德国职业教育的管理、实施、发展战略等。该机构并不隶属于德国联邦教育部,其宗旨是为联邦各州提供跨越地区壁垒的政治文化与教育对话交流平台。这是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进行沟通协调的重要纽带,也是德国企业与学校在“双元”互动、共同培养优秀技术人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平台,是疏通中央与地方、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壁垒,强化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有机合作。对“双元”之一的企业和学校来说,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有着共同权威性的领导机构,合作框架统一,权利义务明确,在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转。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以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模式,最为典型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德国职业教育中普遍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企业对用工的新要求,以往单纯的专门化技术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开始要求工人提高自身职业行为能力。方法和途径就是企业和学校的技术教学训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是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指的是为完成后续任务应该形成跨越专业、不受时间所限、具有多功能的职业行为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广泛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一些工作角色,亲身感受各种角色的态度、情境、心理等,增进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获取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增强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通过为学生设定分配独立的工作任务,教师以指导者、咨询者身份引导学生独立收集信息、设计实施方案、解决问题;通过人为营造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任务环境中掌握胜任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学校、企业的主体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企业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首先强调的是办学主体的二元化———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其次强调的是二元主体的联动化,二者有机互动,相互沟通和有效衔接。在主体作用方面,职业学校更多的是负责职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企业主要负责建立职业训练场所或联合组建大型实习实训中心,同时也提供一定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和学徒提供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但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职业学校与企业间存在着制度上和程序上的有效连接。一个学生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后,首先是学生身份,接受职业学校理论文化知识学习;其次是学徒身份,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接受企业的专门化职业技能培训。在时间分配上,一般以在企业技能训练为主,在职业学校学习为辅,大概比例为2:3或1:4,实践环节占较大比重。这也意味着德国学生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并非只在一个机构里完成,而是由国家举办开设的公立职业学校与私人开办的各类企业共同实施完成。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实践教育活动 职业院校 综合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职业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并促进良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的养成,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水平。

一、重视实践教育活动中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职业院校人事部门就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订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应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用政策规定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进行有序流动,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吸引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加盟;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重视“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过硬的技能队伍,要求实践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通用的岗位技能培训,使其在技能上至少有中级以上岗位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定期换岗制度、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制度,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人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岗位职责,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积极承担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

二、以顶岗实习带动实践教育活动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参加技能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加技能竞赛,为使学生熟练掌握实训技能,达到竞赛的要求,中职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设立实训中心和项目工作室,这样可以为学生在实训中提供极好的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技能训练等。

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是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学校可以找到符合学生专业的用人单位,共商合作培养机制,校企互相支持,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活动。在顶岗实习中,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顶岗实习,接触社会,锻炼社会参与能力,帮助学生强化社会价值观,增强思想教育,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顶岗实习中,把“学的”和“用的”结合,可以加深对在校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相应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专业技能,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巩固专业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三、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将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改变过于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理论教学将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将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成公共课(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专门化方向技术课(技术应用)三大模块。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串接这三大模块。使这三大模块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围绕实践性环节有机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

3.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各职业院校教务处可以专门成立实训管理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二级学院或系部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各专业要制订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课程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根据行业的实际任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做到六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四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制定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4.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先进的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经费保证及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环境四个重要方面。各二级学院或系部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实训室建设规划,保证长线专业必修实践课100%的开出率。制定实训室建设规划时要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尽可能照顾专业群的需求。同时,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校内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除发挥其校内教学与鉴定功能外,还应具备开放性和服务。要充分利用校内的计算机系统,建立仿真的、模拟的基本实训室,使学生得到基本训练后,再进入校外实习或实训场。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基本目标为每学期学生下厂实习至少一次。各二级学院或系部根据此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规模,制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总之,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加大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把课堂和课余都还给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甄凯玉.综合职业能力的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3(11).

工程类中级论文范文第4篇

一、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由于在经济、教育水平上的差异,各国的校企合作有各自的特点,并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作用,从而使校企合作教育呈现出大致不同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它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从企业际需要出发,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课程;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坚持突出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的特征,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加拿大CBE模式,它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以及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教学工厂,等等。我国的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的经验。但德国的双元制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一方面是政府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有着实质性的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德国社会贫富差距较小,社会分工没有很大的高低层次之分,即使是技术工人也能够有较高的收入和体面的生活。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我国目前都还不具备。国外的这些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的,而国内高职毕业生愿意进入技术工人岗位的十分少见,一般都从事于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工作或技术员工作。因此,国外的经验不能照搬,要有原则性吸收。

2.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及其他相关职业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引进,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逐渐从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深入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总体上来说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与校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优先到企业就业。订单式模式强调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意味着一旦学生成为订单培养的对象,毕业后即可优先成为企业的员工。

(2)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和岗位综合实训。通过两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轨。2+1教育模式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学校与企业往往难以紧密合作,造成相互之间意见和信息交换不够及时与通畅,容易导致两个阶段脱节,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学工交替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与在校学习交替进行,学做结合。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简单,但实施起来比价困难,适用于劳动密集型专业。

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校企合作是一种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高职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要做好校企合作,首先应明确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1.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量外来劳动力人口从东部回迁中西部。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明显,每年的劳动力增量在下降。因此,建筑行业对于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59位。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技术工人的1.5%,其中高级工只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了60%。新的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合作,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形成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合作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具备满足企业要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好职业道德的综合职业素质。

2.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因此,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公认。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更好地确定教学与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因此,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3.整合教学内容,明确专业定位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仍有一些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不配套甚至人才定位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都与校企之间缺少紧密的联系和沟通有关。通过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设置岗位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4.高职院校、企业发展的需求。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可利用师资力量为提供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技术咨询以及科研项目联合开发等各种服务,不仅为企业准备了大量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还增强了企业内部的研究能力,企业获益很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通过校企教师的双向流动,即企业定期选派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学校教师可定期参加企业举办的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这不仅可以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更主要的是通过让教师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的更新专业知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我院建筑设备专业校企合作成功案例

上述国内外校企合作分析中,中国知网论文可以看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改革,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结合是当今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各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平台,而不是简单的订单班或2+1等独立模式,真正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应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和就业等方面实行校企全方位结合,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下以我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为例进行说明。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是建筑类中的小专业,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在安全、舒适、高效、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作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而大力推广的绿色建筑、节能建筑,都离不开建筑设备专业的支撑。对于建筑设备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对建筑设备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校企联盟,共育企业特色人才。我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的各自优势和积极性,相互补充,走出了独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共同培养之路。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我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以特色订单形式组建企业冠名班实施教育和培训。目前已与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甬港安装特色订单班和五洲安装特色订单班。所谓特色订单班,是以合作企业人才需求为特色,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基础,将企业个性人才需求与行业共性人才需求合理结合,形成了以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特色岗位技能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根据企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行业社会普遍性需求等诸多因素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标准,共同选择专业教学内容、共同编写教材。这样设置的课程即符合企业的需要,也能够适应本专业社会的普遍人才要求;根据企业工程特点,开发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实训课程。企业奖学金是校企双方深入合作办学的标志项目之一。中国期刊特色订单班均由企业出资奖励那些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对企业来说,这部分资金既能够在学生中营造对企业实力的一种信任,产生归属感,有利优秀学生留在企业工作,同时也能够通过合作办学冠名奖学金的形式扩大企业知名度。总之,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特色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有三点:①专业方向特色。订单班对学生的主要培养方向做了修正,强化了建筑设备施工管理和造价方向,削弱了原专业中的设计方向。②地域经济特色。针对企业性质,订单班对学生的课程体系做了改革,强化了建筑给排水安装、建筑电气安装,通风工程安装、削弱了供暖工程和集中式空调工程安装。③企业文化特色。订单班对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做了改革,将实习环节设计成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段。从企业的管理出发,要求学生从基层做起,认识企业、了解专业,然后进入技术管理。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都有着双向选择的权利,订单班并不意味着全部学生都在合作企业就业,因此我们这种特色订单班,避免了普通订单班仅面向合作企业、就业面偏窄的问题,在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之间找到了最大公约数,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企业和学生的利益。

2.校企携手,共建校内实训。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课程的衔接,课程实训必须坚持以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的分析为基础,内容必须强调工学结合,突出技能培养,能体现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就要求应当参照相关的企业用人标准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选取实训内容;这些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在教室、校外实训基地,而更多的是在实验室、实训室等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完成。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元投资、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也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另一模式。例如2005年我院与上海吉博力房屋卫生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博力)共同建设的给排水实训室,由吉博力成本价提供设备,并培训学院教师。此实训室至今已为我院培训相关专业学生上千名。又如我院正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即将要建的辐射地板供热实训室和地源热泵系统展示台,由我院提供适合需求的相关场地及空间、水电等基础条件,伟星集团负责对展示装置的技术设计、材料配置及安装工作。本实训室将展示给排水、暖通、管道安装等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仅针对在校生培训,更针对企业员工、社会人员培训,真正发挥我院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行业的积极作用。

3.校企结合,促进专业改革。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原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不足,中国知网在合作企业的带动下,分析当前建筑设备专业形式,分析常规企业对建筑设备人才的需求,分析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能够零距离上岗、满足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设备人才,我们对原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更具区域特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对课程的知识点按照企业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对不同课程内容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整合。我们不仅强调水、暖、电等相近专业内容有效合理的相互渗透,而且注意到跨学科(如安装、土建、装饰的互相配合)的交叉渗透。在教师培养方面,我们通过组织教师经常性地到相关企业参观调研,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技术和企业人才需求,促使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从业意识的培养。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方面,考虑到企业在关注学生成绩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劳动态度等综合能力。教师不再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而重新制作评价体系,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考核其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