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X131.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工业化生产活动使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并破坏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平衡。地下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物质基础。同时,在地下水受到污染的过程中,就会使得整个地表水的循环系统受到影响,这样就会产生更多的水资源的问题与矛盾,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额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有效地防治地下水的污染,从而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1、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在保证生态环境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等众多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活动、生活和人类生存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其作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体现在因其具有便于开采和水质优良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可以满足特定需求的独立水源,也可以是作为一种正规的补充水源地;生态价值主要可以体现在它具有一个良好的调蓄功能,可以平衡水资源的利用率。
2、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过程之中,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与日俱增的用水需求,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了开始呈现出一个逐年增长的趋势。从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实时监控来看,全国95%以上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其中,又有超过35%的城市地下水资源其污染程度也正在逐年的严重化。这些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使地下水质情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从地下水资源污染范围来看,北方地区则是较为明显的,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不达标,这对于本来就缺水的地区来说,非常的不利。与此同时,因其地表水资源的不断恶化,使得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当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的时候,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之中,它不仅会关系到整个地表系统水资源的整体质量,而且还会威胁到人们使用地下水的安全。
3、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3.1、化肥与农药
虽然,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生产力,但它们的使用也会关系到生态环境。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一部分会残留在土壤里或漂浮在空气里;另一部分却会被农作物所吸收。这样一来,在灌溉或降雨的作用之下,它们就会渗透到地下,从而在根本上使得地下的水资源遭到污染。
3.2、大气污染物
对于大气污染物来说,它们主要是通过降雨的形式来渗透到地下,尤其是酸雨,假如这些污染物随着雨水一起渗透到地下,就会严重的损害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3.3、工业废水、废物、废渣
在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废水、废物、废渣的种类比较多,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也比较复杂,里面含有大量的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一旦它们经过河流或者雨水流入到地下水中,就会严重污染水的质量,甚至是威胁人的生命。
3.4、农村的污染
对于农村的污染来说,主要是生活中的垃圾、家禽的粪便以及乡镇企业的污水等等,这些污染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就会渗透到地下,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3.5、城市的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各种生产与生活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而那些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化粪池的污水等,都会随着河流或者雨水渗透到地下,这样就会使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
4、地下水污染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污染不仅失去作为水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而且还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等社会公害的发生,进而加剧水资源短缺一个紧张的局面,这严重的制约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1、造成经济损失
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都均可以表现为经济损失。据环保总局和农业部联合的2006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来显示出,全国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为1 463次, 污染面积约为9.4万㎡, 这直接就造成经济损失约为2.43亿元。
4.2、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地下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样也是非常巨大的。污染物排入湖泊、河流后除了对水体中水生物和天然鱼类造成危害以外,对水体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过量的硝酸盐进入湖、河之后,使湖、河水酸化并有腐蚀性,影响了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甚至是会导致某些水中生物濒临灭绝。
4.3、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大多地区的农民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用污水来浇灌农作物。当农作物吸收化学肥料和污水废水中过量氮素的时候,这会降低农作物对机械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某些农作物的养分;进而降低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减少香味和冬季的耐藏力。
4.4、危害人体健康
地下水污染直接关系到饮用水源的水质。当饮用水源受到合成有机物污染的时候,就会导致如肝癌、胃癌、肝炎、肠道线虫、腹泻以及腹水等很多疾病的产生, 尤其是人们饮用被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后可以导致癌症, 还有可能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使得患者发生死亡的现象。疾病给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同时也增加了巨额的医疗费用。
5、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5.1、合理利用化肥、农药
化肥与农药的利用,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防治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之中,务必要加强对化肥、农药使用的管理,积极的推广那些低污染、高效的化肥与农药。与此同时,在最大限度上来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5.2、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力度
地下水资源在受到污染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发觉的,大多污染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渗透到地下水中去,这就需要做好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它的污染情况,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动态,便于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5.3、采取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手段
在地下水资源的防治过程之中,我们不仅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而且还不能忽视其防治措施,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做到双管齐下,进而起到一个更好的效果。当前,鉴于地下水资源的自净能力比较差,且其中还会涉及到污染土壤以及含水层的治理问题,所以说,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处理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而言,在这其中我们就需要辅助到预防措施,来避免治理过程之中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等资源的投入。
5.4、增强地下水的保护意识
在防治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的过程之中,首先就是应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认清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这样才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防护,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们在有效控制地表水的污染之后,逐步将环境保护的重点转移到地下水水资源。
总之,对于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来讲,它是关系到生活与生产环境的大事,也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所以说,我们务必要对地下水的污染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逐渐的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其地下水污染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地下水污染的防治需要从人人做起,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共同配合、协作,才能真正的起到一个有效防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博.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3:122-123+138.
[2]南海龙,邓鑫.浅析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地下水,2013,02:41-42+108.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危害;防治
前言
水污染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由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废水等造成的。水在地球上的储量达到14.5亿km3,但是海水的比重就达到97.2%,陆地上的淡水比重仅有2.8%,关乎人们生活的淡水湖、地下水等只占淡水比重的0.34%。所以,虽然水的储量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却所剩无几,因此,水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废油、化学废品等不断的排入到关乎人们生活的江河湖海,造成水源的污染。现如今,不仅是陆地水被污染,地下水也面临着被污染的问题,主要是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等不断的渗入到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使土地变成盐碱地。我国的水不仅是被污染,还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费,全世界每天大概有6000人因缺水死亡。
我国其实还属于一个缺水国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达到全世界的1/4,全世界一共有600多个城市,但是大约有一般城市还处于缺水的状态。随着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产业不断发展,我国水污染的排放量并没有降低,全国的水污染问题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在未来还不断的影响国家、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水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1.1 水污染现状普遍
根据我国2007年水污染监察数据显示:全国的废水排放量达到556.8亿t,较之上年度增加了3.7%。在全国废水排放量中工业废水有246.6亿t,占总数的44.3%,较之上年度增加了2.7%;城镇的生活废水有310.2亿t,占总数的55.7%,较之上年度增加了4.6%。2007年全国大约有26.7%地表水水质达到劣V类标准,属于不可使用的状态。全国七大水系总体呈现中度污染的标准,流经各个城市和地区的水源也不断的被污染。
1.2 水污染治理滞后
我国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不足,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城镇污水的处理率比较低,直至2007年只有49.1%,还有一些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因为经费不足等问题而被迫关闭;②有些工业企业非法排泄污水、重金属等,严重污染水资源;③城镇生活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等相互交叠,造成复合型污染,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1.3 水资源的安全存在隐患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超过两万家工业企业,其中大约有3000家工业企业地处长江沿岸,存在着污染水资源的隐患。我国近年来的大规模水资源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以来的太湖蓝藻事件、巢湖、滇池的蓝藻事件等等,都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并且,水污染问题还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因水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有300亿元。
1.4 水资源利用率低、严重浪费
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也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如今,我国平均每立方米的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相较之国外只有1/5,其中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0.5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0.7-0.8;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效率只有6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85%;我国万元GDP的用水量达到399m3,而发达国家只有55m3。
1.5 水生态破坏
有些地区的江河湖海的水资源不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利用率超过了生态警戒线的范围,导致水域的生态功能被破坏。
2 导致水污染的原因
水资源被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水域;有毒物质通过降水或者其他渠道进入水域;没有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进入水域等。
3 水污染及其危害
3.1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在饮水和摄取食物时可以通过此过程将其中的元素带入到人体中,如果其中没有人体所需要的必要元素那么就会降低人们的身体机能;如果其中有危害人们的元素那么就会更危害人们的健康。人们食用的食物或者饮水中可能会含有致癌物质或者其他影响人们健康的元素,进入人们的体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饮用受污染的水容易导致肝癌、胃癌等,高于饮用干净的水的发病率的61.5%。如果汞、镉等危害物质进入江河湖海时,水中的植物就会将这些危害物质收集起来,如果鱼吃了这些植物后那么危害物质就会进入鱼的身体内,人吃了鱼之后危害物质就会进一步在人体内富集,最后导致人们的死亡。这过程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水生小动物小鱼大鱼人体。水中的污染物对人的危害主要如表1。
3.2 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水域中存在着许多的动物和植物,水中的生物和水之间、生物和生物之间都在不断的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总体数量上呈现一种平衡状态,但人们不断的向水中配方污染物,导致水资源污染,水域中只有能抗污染的生物生存下来,生存下来的抗污染的生物经过不断的繁衍,不断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一些有益的生物不是死亡就是被迫迁徙别处。尤其是人们向水中排放的有毒物质,不但不溶于水而且还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危害。譬如:水中的汞含量较低,但是水生生物体内的汞含量却比较大,尤其鱼体内的汞含量更高。假设水域中汞的浓度是1,那么水生生物体内的汞浓度就是700,鱼体内的汞浓度为860。
显然,一旦水域被污染,那么不但导致生物与水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被破坏;还导致有毒物质的进一步富集,最终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3 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当人们在进行工农业生产时不但需要足够的水量,而且还需要优良的水质。但是如果水资源被污染,那么会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①工农业设备遭到损坏;②改变土地的化学成分,使土地的肥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土地成为不可耕种的盐碱地;③进一步增加了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费。
4 判断水体污染的常用指标
现如今用来判断水体是否被污染的指标有:水温、酸碱度(DH)、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硝酸盐、亚硝酸盐、化学耗氧量(COD)氮、磷、氰化物、砷化物、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重金属、挥发酚、大肠菌群数、石油类等。
5水污染的预防
目前我国预防水污染的方法有:节约用水、安装相应的节水设备、开发节水技术、加强污水处理、建立健全的企业工业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加强对水体环境的管理等。
5.1 改革工艺,改进设备
利用新型的设备和工艺来预防水体污染,取代以前的有水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中的漏水、滴水、冒水等现象。
5.2 循环用水,重复用水
利用循环用水和重复用水来节约水资源,通过不同的生产工艺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净化或者其他技术处理之后再利用,降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5.3 科学施用农药、化肥
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和农药等大部分都残留在土地中,经过雨水或者灌溉作用进入土地中,导致地下水污染。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尽量使用污染较小的化肥和农药,降低水污染。
5.4 加强管理,综合治理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加强,城市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含有丰富的氮、磷等元素,工业污水占据城市污染的大部分比重,我们必须最大程度的减少氮、磷的排放量,从而保护水体环境。
5.5 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
污水资源化主要是指将污水经过净化技术处理之后作为水源再利用,污水资源化是污水处理的一个延伸影响。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可以有效的弥补有效的水资源与日益增加的用水量之间的不足。在实施次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5.5.1 充分认识到污水的价值
改变我们之前的旧观念,经过处理的污水也是干净的水,并不是脏水,应该将其作为节约水资源的一个有效方式。
5.5.2 加大科技投入,保障净化后的污水水质
水质是水资源的一个是否干净的标准,水资源只有达到一定的水质才能得到试用。目前经过处理的污水只是在工业生产或者中水中得到使用,并没有用于人们的日常饮水,因为人们的饮水的水质要求较高,但是随着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以后污水净化之后也可以用来饮用。
5.5.3 提供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的政策保障
污水资源化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加强人们利用污水的意识、增加使用净化污水的渠道等。
水污染的处理使人们预防水污染的最后一道工序,只有将被污染的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的标准之后再排放到江河湖海,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水体的污染。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排水网,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降低水体的污染。
6 结语
随着社会和生活的不断发展,足够的水量需求和水体防治是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①倡导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的意识;②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加强经济规划的能力;③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降低水体污染等。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部.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Z].北京,2008,10.
关键词:水污染污水厂市场化 防治措施
广东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此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流径主要城市的河段水质基本达到Ⅴ类,部分河段恢复到Ⅳ类水质,基本恢复水生态和景观功能;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达到90%以上;80%以上的城区主干河流建设沿江人文景观,都市亲水空间,滨河步行道路等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目标。这是广东省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的行动指南。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宏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敢想会干,勇于创新。才能完成此纲要的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的目标。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要全面分析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组成,科学地确定水污染防治的措施:
1.要根据各水功能区或控制断面的实测超标污染物,确定各水功能区或控制断面对应的上游入河超标污染物总量。然后再加密测点,在每一条小河流与水功能区交汇的地点测各小河流超标污通量,并按实测的污通量确定治污工程的规模。在如图所示的水功能区,假如实测的超标污染物有氨氮、铁、锰等物质。那么,在各小河流的末端控制断面1、2、3、4、5等,就相应要实测氨氮、铁、锰等指标。查清水功能区超标污染物的来源。若断面1、2的氨氮、铁、锰都没有超标,则不用采用措施;若断面3是氨氮超标,则在此处建生化处理设施;若断面4、5分别是铁、锰和氨氮都超标,就应该在4、5断面处兴建相应的水处理设施,去除氨氮、铁、锰等超标污染物,直至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为止。
2.在我国,任何事情都不能忽视农村的影响,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也不例外。根据我国首个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结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量的57.2%和67.4%,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较发达,特别是三高农业所占的比重大。禽畜及水产养殖业所产生的污染成为某些水功能区的主要污染来源的(如江门市天沙河的棠下河段)。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里第6.4.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中,只以现状工业、生活污染源排放情况为基础,而没有考虑农业面源的污染情况。可能导致入河水污染物总量偏低很多,从而无法完成水污染治理的目标。我方长时间考察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污染现状。虽然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已兴建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号称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9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但河流的水质未完远远不达标这一实际来分析,这些地区忽视农业源的水污染物治理是最关键的因素。另从相关的报道中获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其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也是农业污染源所致。
3.对居住人口要有较准确的估计。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表5-7的预测,珠江三角洲到2020年人口成果为5258.04万人,(其中广州1104.23万人,深圳918.64万人)笔者认为,从目前有关的居住人口资料中所知,此项数据的误差较大,且是偏小的误差较大。因此,可能由于低估了居住人口的数量导致入河排污总量偏差较大。
二、要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全面升级改造
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很多水功能区都存在微容量,重负荷的问题。由于现有的污水厂大部分执行是一级(B)的排放标准,只有少部分执行一级(A)的排放标准。但不管执行是一级(A)还是执行一级(B)的标准,都是劣Ⅴ类地表水的标准。以广州市的珠江段为例,每天要容纳处理后的污水是400多万吨,就算是执行了一级(A)标准,其出水的氨氮指标也是5mg/L,而Ⅳ类地表水的氨氮指标只有1.5mg/L。珠江的水质若要达到Ⅳ类地表水的标准,就需要1300万m3/d的天然基流用于稀释这些污水厂排出的水体。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向北京市学习,大幅提高城镇污水厂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使升级改造后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高于或等于Ⅳ类地表水的标准。只有这样,珠江三角洲的水功能区才有达标的希望。
工业排放要严管
在确定以每一条小河作为治污单元后,就要查清在小河这个小流域范围内存在着那些工业污染。若这些工业污染能通过公共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排放的,则此类的工业污染物允许纳入公共污水处理设施。否则,一定要工厂自行处理水功能区或控制断面超标部分工业污水并完全达到水功能区的环境总量要求范围内才允许其排放。
强化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责任
在“十二五”以前的水污染防治中,都是以一些兴建治污设施或关闭一些污染企业作为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手段。还没有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高度上来进行水污染防治,其结果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建了很多的污水处理厂。但水功能区的水质只有稍为改善,离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且很多措施是不利于水功能区的达标,如引珠江水作为河涌补水水源,污水厂的出水水质标准低等。因为珠江水的水质本来就不达标,引珠江水作为河涌的补水水源的,就会加大了河涌的污染物总量,使河涌的污染物未经处理就快速流入珠江,造成珠江与河涌的污染交叉感染,珠江水质达标也就难以达成。而污水厂的出水标准低对水功能区的负面作用在前段已有论述。要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就要按环境总量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其最有效的办法是落实责任,把各地区的超额污染物就地处理,不让污染物向下级河流传输。因此,必须要以小流域作为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单元,强化小流域内的行政治污责任,各人自扫门前雪,自己范围内的超额污染物自我处理,这是公平、公正、又好又快地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办法。
五、大力推进市场化治污,为民营企业进入水污染防治市场创造条件
纵观广东省的水污染现状,除东莞外,大部分的地区在水污染防治中还是以国有资本垄断为主,民营资本所占的份额较少。而这是很不利于创新和可持续治污。因为国有资本所做的治污方案都是趋向于求大,不太关心投入产出比。但事实已证明了,大型污水厂无法解决水功能区达标的问题,水污染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是最有效的措施,而分散的小流域治理水污染的模式不适合于国有资本的运营模式,只有民营资本才能与分散的小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相适应。
另外,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很大,不但有治污设施的工程投入,治污设施建成后的运行费用也很大。如何发掘河流、湖泊和污水厂的增值元素,从开发河流、湖泊和污水厂的增值元素中筹集水污染防治经费,减轻财政压力及老百姓的负担,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防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一点民营资本比国有资本的比较优势更明显。
简化水质实时监测指标,加密监测断面
根据现有的水质监测资料,珠三角水域的超标污染因子之首是氨氮。再有从BOD及氨氮的自然降解过程研究中发现,BOD是先于氨氮降解。因此,只要氨氮达标,BOD也能相应达标。因些,建议有关部门在设立水质自动检测站时,只需设立氨氮及溶解氧这两个监测成本较低指标相应的自动检测装置。这样可以既控制到所测的断面水质是否达标,又能大幅度下降监测的成本。而对于其他的水质指标,还是按现有的途径进行监测,但政府部门应多采用自来水的监测成果,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措施;特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 A
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几十年内,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一个蓬勃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不断激增和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发展,在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粗放的、破坏性的开发,甚至是一种以牺牲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来换取经济利益的方式。城镇化、现代农业、生活污水大量增加等,这些都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的水污染扩大化、复杂化,并且日趋严重。在十上提出的相关的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水利部力促大力建设我国的水生态文明。有效的控制、预防水污染已经是现阶段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结合笔者所阅读的一些文献资料和自己的一些思考,对于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进行了一个探究。
一、现阶段我国水污染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在经过近几十年来的人口大量增长、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之后,牺牲环境生态的粗放型建设的副作用也日渐明显,在水资源的角度来说,不但水资源的总量出现了明显的短缺,水质恶化的问题也不断严重。结合《中国环境统计年鉴》近年来的反应水体污染的各项指标中,我们能够看出水资源的现状和发展的整体趋势:
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在世界上位列第六位,但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只能排到109位,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左右,大约只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是联合国确认的世界上十三个主要贫水国家之一。特别是水资源存在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供求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人均占有量的稀少使得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水污染也日渐突出,成为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要进一步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绕过水资源的整体数量限制和局部质量下降这两个重大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约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依旧在饮用浅井水和江河水,在这些水源之中,由于水质受到污染导致水体中细菌含量超标的占到了四分之三,全国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物影响的人口约达1.6亿。自来水的使用也并不可靠,自来水都是江河湖泊的水或者浅井水经过简单的沉淀、过滤、加氯消毒来生产的,净化并不是十分的彻底,并且在自来水加氯消毒净化的整个过程之中,会产生许多的有机有害物质,导致人体受损,感染疾病。城市水域的污染则更为严重而复杂,受污染的水体之中除了洗涤剂、农药、化肥等有害残留物之外,还混合有大型工业产生的重金属等重污染源,这使得煮沸等净化方法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一个悲观的调查表明,我国各大主要城市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居民能够获得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饮用水,这一比例在中小城市和农村之中则更低。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水资源质量不断地下降,水环境恶化持续加重,污染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和经济利益损失不断变大,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深入分析中国地表的水资源的质量现状,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按照中等严格程度的污染标准来衡量,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水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由此也可以看到,地表水污染的情况是何等的严重。同时,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也令人担忧,在中国北方五个省区(新疆自治区、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进行的地下水资源质量调查中,无论是农区、牧区还是城镇地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在主要城市周边地区、排污河两侧地区及污水灌溉区,地下水的污染更为严重,且呈现出一个上升的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我国水污染的基本特点,即水资源质、量严重恶化,饮用水安全度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工业污水为主,农牧污水、生活污水为辅等。
二、有效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在对于水污染的基本面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寻求防止水污染的有效措施。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要有效解决当前十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积极推进产业转型,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
从之前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水资源污染不断加速恶化的本质因素是近些年来的粗放式、竭泽而渔的开发。为了彻底地防止水污染的恶化,自治区政府应该将精力放在积极地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上,从源头上遏制水污染的不断扩大。对于部分高耗水量、能源消费高,环境污染大的建设项目,尽管能够给地区带来短期内的巨大利益,但考虑到环境因素,应该设置严格的准入制度,不能实现环境保护要求的,要敢于“一票否决”,特别是如造纸、印染、化工、电镀、部分食品加工业等高耗水且高排污的建设项目,上马立项一定要慎重,控制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对于现有的此类项目,也要尽量实现限期整改,促使其早日达到排放标准,不能达标的,也要勇于制裁乃至取缔。而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环境良好的相关企业,要给予相关的扶植政策,加快其生产设施的建设和工艺流程的更新改造,力争减少和控制“三废”的整体排放量。在地区内大力推行有关清洁生产的理念,实现工业用水总量和废水排放总量的“零”增长和有毒有害物质的“零”排放,最后实现地区的整体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积极建设污水处理厂,避免“裸排”
尽管现在污水处理的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极大的普及,许多地区的污水特别是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入到了附近的江河湖泊之中,这对于水资源质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尽快建设和扩建污水处理设施,可以采取大、中、小型净化设施梯次配置,合理并举的策略,对于个别不易纳入整体处理管网的排放源,可以考虑就近建设,实现分布式处理。通过上述措施,减少和避免未经处理的污染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减少污染。
3.实现污染的整体治理,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对于水污染,很多人的反应是处理污水,这当然没有错,但固体废弃物和大气污染也对水污染有着一个明显的影响,治理污染,一定是全局联动的,水资源流域内,不仅是污水排放点要纳入治理计划,附近的垃圾堆放点(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源等也要纳入污染治理的网络之中。
4.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
在污水排放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来源于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个体企业的生产污水,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合理有效、清洁循环地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地减轻水资源的消费和污染增加,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防止污染。同时,制定相关的地区性法规,也能让治污单位在执法时能够有法所依,廉洁高效,进一步促进污染的减轻。
5.提高地区科研能力,因地制宜地治理污染
不同地区的污染源,污染方式均有着很大的差异,结合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将时下的研究成果合理转化,为我所用,才能有效地实现治理。
关键词:水功能区;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34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25
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提供科学依据。因此,了解掌握四平市境内水功能区的现状及其影响原因,对四平市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证其能够永续不断地为我市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用水,保障四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
1.1 河流水功能区评价指标
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粪大肠菌群。
1.2 湖库型水功能区评价指标
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粪大肠菌群、总磷、总氮、透明度、叶绿素a。
1.3 水功能区水质现状
根据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四平分中心2014年监测成果,对四平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全市14个地表水功能区中(水功能一级区7个,其中保护区2个、缓冲区5个;水功能二级区7个,其中饮用水源区3个、农业用水区3个、排污控制区1个),全指标评价有2个功能区达标,有12个水功能区不达标,其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双指标评价,全年有6个水功能区达标,有8个水功能区不达标,其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从评价结果看,四平市水功能区受污染严重,详见表1。
1.4 全市县级行政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统计
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县级行政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双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四平市区、伊通县、梨树县、双辽市。全市全指标评价达标率为14.3%,双指标评价达标率为42.8%,达标率较低,详见表2。
2 影响水功能区达标因素分析
2.1 水功能范围内的河流水质较差,均受到不同程序污染
四平市境内总河长为655.9 km,由于西辽河巴彦塔拉镇至省界段23.0 km常年无水,故评价河长为632.9 km。评价结果表明达标河段60.0 km,占总河长9.15%,其余河段水质均不达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全年水质类别为Ⅲ类的河长60.0 km,占总河长9.15%;水质类别为Ⅳ类的河长67.8km,占总河长的10.3%;水质类别为Ⅴ类的河长102.0km,占总河长的15.6%;水质类别为劣Ⅴ类的河长418.1km,占总河长的63.7%。评价结果见图2。
2.2 点污染源废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较大
四平市仅2014年废污水入河总量为2975.6万t,COD入河总量为3750.6t,氨氮入河总量为650.3t。其中工业废污水入河量为534.6万t,占入河总量的18.0%,COD入河量为855.4t,占入河总量的22.8%,氨氮入河量为43.6t,占入河总量的6.70%,混合废污水入河量为2441.0万t,占入河总量的82.0%,COD入河量为2895.2t,占入河总量的77.2%,氨氮入河量为606.7t,占入河总量的93.3%,详见表3。
其中梨树县污水处理厂和双辽市污水处理厂自2012年以来,一直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大量污染物未实现达标排放,直接进入境内河流中,对当地河流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3 水功能区污染防治措施
3.1 入河排污口的整治
入河排污口的整治主要包括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工程、生态净化工程、排污口合并与调整工程、污水经处理后回用、入河排污口关闭等整治措施。
严格限制设置入河排污口水域:对于污染物入河量已经削减到纳污能力范围内或者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小于纳污能力的水域,在不新增污染物入河量的控制目标前提下,采取“以新带老、削老增新”等手段,严格限制设置新的入河排污口。在现状污染物入河量未削减到水域纳污能力范围内之前,该水域不得新建、扩建入河排污口。
对于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它涉水类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内水功能区划定为禁止区;对省界缓冲区及现状水质不达标或排污量超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区域划定为严格限制区;其余划定为一般限制区。
3.2 污水处理回用
回用方案包括农田灌溉、绿化用水等,但农田灌溉、绿化等回用水不应回流入原水域。对于未按有关要求建设再生水处理回用系统、再生水回用率达不到要求的城市区域,提出限制新设入河排污口等措施。
对于排污量大、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影响突出的排污企业,若采取上述整治措施仍无法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则关闭或搬迁排污企业。
3.3 控制污染源
点源污染的控制:四平市及周边城镇直接向河流水库排污,导致水功能受到污染,使其水质超标的根本原因。因此,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大幅度消减污染物排放量,做到达标排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面源污染的控制:包括农田建设、水土保持、合理施肥、村落综合整治、鱼塘改造、推广绿色农业等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多个管理部门综合协调。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