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懒惰心理论文

懒惰心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懒惰心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懒惰心理论文

懒惰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1、思想方面的懒惰

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面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里想:反正我不举手,也会有人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

2。行动方面的懒惰

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在我校的养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场或教学楼内看到杂物要主动捡起”的要求,而许多同学由于懒惰,即使是弯弯腰这样的动作也懒得去做。学校每周末的大扫除,总有个别行为懒惰的同学溜边或干活时拈轻怕重,更有甚者,要父母代替打扫卫生,其懒惰程度可见一斑。

二、懒惰心理的成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懒惰心理的产生呢?

l、依赖性强。

如今今的独生子女有严重的依赖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懒惰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进心

上进心是前进的动力。缺少上进心的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质量,不求快节奏,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懒惰现象的产生。例如:在我校每届儿童画展中,要求班级中的每位同学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在班级内展出。就有个别同学放松自己的要求,心想:班级有这么多幅作品,也不缺我这一幅,应付过去就得了,于是懒得精心构思,懒得用心着色,草草完成了事。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是产生懒惰心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3.家庭关系的影响

从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影响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

三、矫正懒惰习惯的方法。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项点,为此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惯。

l、要养成每天清早按时起床和外出锻炼的习惯,改掉恋床不起的恶习。

2.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脸、洗自己的衣物。在学校认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别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和各种劳动、远足活动,从而锻炼意志,磨练耐力。

3、制定学习计划。所有各科作业都严格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逐步养成不完成作业不睡觉的习惯,改掉“明日复明旧”的思想。

4.寻找榜样。找一个学习勤奋,做事勤劳的同学做为自己的榜样,并请这位同学多帮助和监督自己。

5、又进步了,天天坚持检查自己行为,如果当天没有懒惰现象发少,就在当天的日记本上贴一面小红旗,表明进步了。只要坚持一至两个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懒惰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差生思维缺陷

在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主持的“教学最优化”实验中,关于差生教育的思想观点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中要求差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的效果和质量上,这一点,我们在长期执教过程中有较深的体会。

这里“差生”的界定依据和特征,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差,在学习———认识活动中,表现出基本的学习技能———读、写、算的技能存在缺陷,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掌握知识。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中,有两项是属于语文学习的范围。所以语文作为各学科之母,教学效果对提高差生的学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差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思维速度均低于同龄者,其思维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区分教材重点,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他们很容易被当作低智商者,实际上,经过反复测试,大多数差生心智绝无问题,智商平均居于中上,其中不乏IQ120以上者。差生的外在表现为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过程非常被动,虽然他们也记笔记、做作业,但事倍而功半,学习效果很差。通过观察、调查、分析其原因:差生对学习抱着消极态度,往往是由于长期受挫折而导致的“失败积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信心造成的。所以,克服差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出发点,是要为差生提供和创造能够取得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使他们通过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兴趣,树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进而对学习有正确的态度。在有了较为端正的学习态度后,关键在于解决差生内在的原因,克服差生的思维的缺陷。实际上,差生思维的缺陷,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关。因此,语文教学的主攻方向应该放在优化教学方法和对差生进行区别教学上。

首先,运用问题研究因素,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克服差生的“思维惰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讲授《多收了五斗》一课时,由于课文的时代与今天的生活距离较远,我就注意从现实生活引入课文。如: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不愿要硬币,嫌太沉,不方便带,都愿要纸币,可旧毡帽朋友想要银元,当当响的银元,他们为什么不想要钞票?尤其是中央银行的钞票?不少学生都愣了。经过对照课文,反复讨论,终于明确是官绅的欺诈、纸币的贬值,使得农民遭受双重剥削而不得已的一种自我保护心态。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人在议论发财,谈做生意这一社会热点引入课文,提出问题:于勒发没发财?假使于勒从美洲发财回来,“我”父亲和母亲的态度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课堂讨论非常热烈,同学们争相发言,除了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优美外,其学习效果不亚于另一个好班,多年后,有学生还回忆起这一课,并且说从中感受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其次,要通过教学使差生掌握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的思维技能,学会区分教学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加强差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些老师往往认为,对差生只需提供一些事实、例子、图表就可以了,理论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依据主要理论倒能使差生把个别事实、概念联系或概括起来,从而洞察到其中一般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学生思维技能的必要途径,教师要时常注意要求和帮助差生逐步掌握语文学科的主要理论,使理论逐步成为学习的核心、基础和主干。

在教学过程中,每到初三、高三,我总是要留出一大段时间来系统地复习中学教材全程的语文知识,重点在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从拼音到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现代文到文言文;从记叙文到议论文;从阅读欣赏到写作训练,详细地,扎实地过一遍。这样做之后,差生的成绩总要跨一大步。另外,在学期教授过程中,注意在每册课本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如每一册的语法,我均是安排在第一单元中集中学习,其它单元学习时就进行复习巩固,差生既有兴趣,又能经常练习,有较好的效果。

第三,注重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思维的综合品质,通常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学习上的意志力,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给予差生帮助,增加他们独立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培养他们提问、思考和讨论的习惯。

过去,我们对帮助差生有一种比较传统的做法,就是在他周围安排些好的学生,以起到帮助的作用,但并没有提示如何帮助,常常成了问什么答什么。大多问的是答案,自然地给的也是答案。其实起不了帮助的作用,相反进一步加深了差生思维的懒惰性和依赖性。我发现这个问题后,采取差生与差生坐在一起,既便于老师相对集中地进行辅导,又使他们之间有一种平等竞争的感觉,反而产生一种互不服气的争胜心理。当然教师要注意引导的艺术。对差生的要求可以放低一点,作业量,答题的质量水平,完成的速度,都可以另作安排,但必须要求独立完成。甚至允许剩题、留空,但不允许抄袭。

为了强化差生思维的独立性,我在作业批改上采取了三项措施。举作文为例:

第一、批改要及时。

在学生作文思维兴奋点未消失前,迅速反馈作文情况,促其良好心境得到巩固;

第二、要公正。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难免会产生“月晕心理”,即有的教师对一些作文程度较好的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另眼相看,有时明明该学生应付了事,都能得个好分数。相反,一些程度不好的学生,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他有生以来最好的文章,但是,由于教师先入为主的心理在作怪,或者拿它跟最好的作文比,结果仍然得不到他期望的分数,于是,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此对差生作文的评价一定尽可能客观公正,尽可能与他自己的前几篇作文比较,并适当对差生给予鼓励。

第三,要多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懒惰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竟争的加剧和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要求广告的传播能捕捉受众的心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结合西方心理学、营梢管理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讨论人性的四种假设与广告传播之间的关系,分析这四种假设给广告传播带来的启示性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广告传播策略。

“火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直到诞生以后,才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马克思说:‘火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不能完全抽象地看待人性问题,人性也不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必须结合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面临的社会关系来解读人性。

西方心理学中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牡会人”、“自我实现的尤’和“复杂人”的假设。这四种假设最初是应用于经济管理、营销心理学领域,它表明了西方管理营销界对于人性看法的发展历程。广告传播也可以利用这四种假设来分析消费者心理,实施有效的广告传播方法,从而提高品牌影响力并促进销售,这对当今的广告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联系广告传播实际来探讨人性问题,因为广告传播者传播什么样的广告信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传播信息、运用什么样的心理策略,都与他们如何看待人的问题紧密相关。

一、‘经济尤,假设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一)“经济lw,,假设概述

“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直译为“理性经济人”,“经济大,假设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D . M . McGregor)提出的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其基本观点如下: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拟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达到组织的目标;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人大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少数人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二)“经济人”假设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经济人”假设应用在广告传播中,会给广告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意义: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接受信息的心理状态是被动的;多数人生活只为了满足基本需要,易受金钱、物质方面的刺激;多数人的消费目的是为了满足私利,接受信息时倾向于理性。广告传播者的主要任务是说明产品的功能、特征和品质,同时提供大量的理性数据,使人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合理思考并利用相应的促销手段,如:折扣、赠品、积分卡等物质方面的奖励和刺激,这种物质刺激会使他们的心理趋于平衡,从而促进购买,而人的感情对广告传播则是无关紧要的。简单地说,就是重视接受者的利益取得而不考虑感情。

‘经济人”假设把多数人看成是天生懒惰的,实质上是早已被驳斥的遗传决定论的人性观,被看作是过时的。在广告传播中,“经济人”假设在分析人性方面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物质奖励对消费有着巨大的作用刺激,但单纯考虑受众的物质需求显然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因此,现代社会中对于特定受众、特定产品以及特定产品有限生命周期下,折扣、赠品等营销手段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适用于所有。

二、‘牡会尤,的假设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一)“社会/w,’假设概述

‘社会人,"( socialinan)也译为‘牡交人”。‘牡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索。著名的‘霍桑实验”是‘牡会大,假设的有力支持。霍桑通过分组并改变其中一组的照明条件来寻求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实验表明,让工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实验,工人们认为这是管理当局对他们的重视。同时,由于在实验中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工人之间有融洽的关系,促使实验中两组产量都有了提高。这表明人际关系是比照明条件更为重要的因素。

(二)“社会人”假设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牡会大,假设认为物质刺激和金钱奖励在广告传播中起到的只是次要的效果,而广告的公共关系在传播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这其中的公共关系包括三方面:一是广告产品品牌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指的是产品经过广告宣传或消费体验而形成的广告受众的态度、情感以及主观质量;二是广告企业形象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即企业通过一个或多个品牌的销售和广告传播与受众建立的关系;三是广告受众之间的关系,人们的消费会产生相应消费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他们消费心理和行为的指南。基于此假设,在广告传播中更应注重产品品牌以及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建立的感情关系,较高的信任、积极的消费态度以及良好的公共关系会提升广告传播的效果,并且广告可以通过某种营销手段促使有助于产品销售的消费参照群体的形成,如通过媒体宣传形成流行风潮,建立会员交流平台等。

“社会人”假设更注重受众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关系、积极的消费态度是广告传播效果的关键,但它不完全否定其中的物质刺激,与‘经济人”假设相比,可以说是进了一步。注重产品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营造良好参照群体是提高产品影响力和销售量的有力手段,而这其中的方式和方法却不那么简单,买方与卖方毕竟是对立的,其中必然有着天生的隔阂,广告营销的尺度很难把握。

三、“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一)“自我实现的刀,假设概述

“自我实现的人”( self-actualizing man)的概念是马斯洛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类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但马斯洛也承认,在现实中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人是极少数,多数人之所以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火’的水平,是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束缚,社会环境没有为人的自我实现创造适当的条件。 美国组织心理学家阿基里斯(C. Argyris)提出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理论。他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是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这种成熟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但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完全的成熟,因为周围环境、管理制度等限制了人的发展。实际上,阿基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有同样的涵义。成熟过程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人之所以不能达到完全成熟和充分自我实现,是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麦格雷戈总结并归纳了马斯洛、阿基里斯以及其他人的类似观点,结合相应问题,提出了Y理论。理论实际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的概括,其基本内容如下: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惟一方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开发了一部分。

(二)“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与传统广告不同,现代广告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这些语言不仅与产品品名没有关系甚至于产品功能、特点没有任何关系,广告表达的象征性意义告诉受众,消费不为经济实惠,也不为完全的物质满足,而是为了希望,为了“自我实现”。运动鞋的消费主要不在于它的用途而在于广告当中的‘匕切皆有可能”,购买休闲装也不在于它能遮羞避寒或是大方实用而是“我有自己的舞台”等等。广告传播对于人性的分析应该是细致人微的,成功的广告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应该是有一定象征性意义的,其中的隐喻不仅能塑造一个品牌,成就一个经典甚至是创造一个神话。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与“经济人”假设有着同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人既不是天生懒惰的,也不是天生勤奋的,人的发展也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人之所以不能充分地自我实现,是由于受到环境的束缚和限制。而实际上,人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影响,特别是社会关系影响的结果。但“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依然值得借鉴,例如,广告应给品牌赋予某种特殊的象征性意义,这种意义不与产品本身相关而是与受众的“自我实现”相关,给予受众内在的鼓励和成就感,这便形成一种能指与所指关系,使其与产品链接。

四、“复杂人”的假设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一)“复杂人”假设概述

“复杂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假设,这是由于长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经济大,、“社会人”的假设,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并不适用于一切人。因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所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称为应变理论(contingent theory)。‘应变”是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采取适当的措施。由于它既不同于X理论,也不同于Y理论,有人把它称为“超Y理论”。

(二)“复杂人”假设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基于“复杂人”的假设我们认识到:第一,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每个人的需要都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第二,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motive patterns )。例如,两个人购买了相同的产品,但他们的动机可能不相同:一个可能是因为折扣,另外一个可能是因为好朋友的推荐。第三,一个人消费不同类型或不同价位产品时,会产生不同的需要。例如,个人在购买生活用品上精打细算,而在艺术品却不计成本。因此,在广告传播中,传播者应分析广告目标受众的年龄、消费需要层次、参照群体等各个方面的特点,根据广告目标,适当调整广告信息与传播方法,从而进行差异性营销传播。

“复杂人”假设只强调人们之间差异性的一面,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人们共同性的一面,这又是片面的。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广告传播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但是,“复杂人”的假设和应变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它强调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受众采取灵活机动的措施,其中的启示性意义是应当肯定的。

懒惰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2007年初,北京某中学一名高三学生被人发现从12楼的家中坠下身亡,初步推断为自杀,死因可能是家人对该学生管教过于严格……

5月中旬,一些高等学府优秀学子跳楼身亡的消息又相继出现在媒体上:和去年一名跳楼自杀的女博士生同校的另一名女博士,在今年的同一天,从相邻的一栋楼跳楼身亡;另外,北京某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因毕业论文不顺而引发抑郁症,最终导致跳楼自杀……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不断地出现,这已经说明,有关高中生、大学生及研究生自杀的问题应该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更广泛关注。

独立,是必备的生存能力

导致一个人自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从心理学来看,因人际关系、恋爱、学业、就业、生活等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挫折,都是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就是缺乏依据环境变化调节自我的能力。

一个人出生之后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就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以这两种情结来象征并说明人的未成年状态。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这两个情结、割断对他人的寄生和依赖、靠自己的力量独立于世界的过程。真正的“独立自强”在根本上是一个人长大的基本标志。

一个卵子和一个结合成胚胎时,就决定了他(她)是一个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存在者。因此他不应该一直寄生和依赖别人,而要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所谓属于自己的生活就是独立思考、独立决断、独立行动和独立承担责任的独立自强的生活。他要生活在他自己的欢乐、幸福、哀伤与绝望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独立自强绝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德性,而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

父母应该多一些“懒惰”

然而,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方面的教育令人担忧。“独苗苗”的现状使得许多父母都热衷于保护、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事情他们全部,帮孩子去做,甚至替孩子去思考。

由于父母的包办、,使孩子在体能、智能和社会性参与方面的权利受到限制。因此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孩子在独立能力这个环节上的低能:他们不会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有的甚至连鸡蛋皮都不会剥;男孩没有阳刚之气;不会和父母之外的人打交道,到了恋爱年龄却不会和异性相处;而女孩不是太软弱了,就是阳刚气十足。

孩子们还表现出,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分析、如何解决,养成了依赖、埋怨、任性、爱提要求、固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非要到手等坏毛病。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尊重与自我实现是人的五大需求之一。要让孩子真正得到尊重,父母就应多些“懒惰”,少些直接干预,给孩子的个人空间再大一点儿。

专家建议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能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生活、自立自强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可以尽早地做能做的事,尽早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尽早承受一些以后可能会面临的压力。例如,一次我女儿要组织同学搞联谊会,她问我该如何组织,我没有马上告诉她该怎样做,而是引导她自己策划整个活动内容,并对她的策划予以指导,让她自己进行完善。最终联谊会圆满举行,女儿也从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其次,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鼓励他们思考,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孩子心中对是与非、对与错、可行与不可行的概念还非常模糊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出正确判断。当家长的建议和孩子的判断产生分歧时,家长应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但如果面临的是原则性问题,家长要告知孩子结果的严重性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是非原则性问题,家长则应尽量让孩子做决定。

比如,早恋是家长们非常头痛的一个社会问题。但家长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只是一味地禁止,应该坐下来和孩子进行交流,分析发生早恋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同时,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要懂得承担责任。

懒惰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教学主体中的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技工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改进技工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

关键词 :技工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方法探索

众所周知,近些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与日俱增。但高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具备一定外语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却越发短缺。

本文根据笔者在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经历,试对技工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从加强英语教学与技术教育及社会实践的结合等方面,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技师学院基础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层面

(1)生源综合素质偏低,英语基础薄弱。从生源方面看,选读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无法升入高中继续学习而被分流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知识缺乏系统性。

(2)面对英语学习,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存在这样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承认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缺乏学好英语的决心和毅力。因此学生很容易在一种纠结又矛盾的心理状态下使英语学习继续恶化,造成“不学不对,学又不成”的一种尴尬局面。

同时学生对英语学习严重缺乏兴趣,原因大多为上课听不懂、学习量太大、成绩上不去等。这类学生往往属于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实践力都较弱的双低生,长期缺乏学习成就感,厌学情绪严重。

(3)学习能力不足。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特别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低下以及意志力薄弱这三个方面。大部分学生在课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加之本身理解力较低,故学生对很多学习内容无法掌握。同时,学生意志力薄弱,习惯性地以懒惰、退缩、放弃等方式来应对学习困难。

2.教师层面

(1)课程设置的难度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以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为例,目前基础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应对第五学期的成人高考,因此教材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一直都紧紧围绕考试大纲要求而定。而这恰恰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这一现实相抵触,课程设置的难度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

(2)教学方法缺乏探索性、创新性、建设性。许多技工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仍处于黑板、粉笔、录音机的“老三样”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纯理论的照本宣科和“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鸦雀无声”的“教师独角戏”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还局限于让学生背单词、记短语、做题目,学生只是机械被动的学习者,英语学习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乐趣。

(3)教师授课情绪低迷,职业倦怠严重。众所周知,教师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对技工院校的基础英语授课教师来说,因为生源质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很多教师无论如何尽心教授,学生都难出成绩。许多教师的工作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也就逐渐消失殆尽。

二、技工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的方法探索

针对上述技工院校基础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从教师层面提出如下改进方法。

1.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

根据笔者的经验,很多学生排斥英语都是由排斥授课教师开始的,起因多是因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言语打击。言语批评作为一种心理打击,对摧毁学生的学习梦想,破坏力巨大。中国自古就有“教学相长”之说,因此建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2.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学习动机,首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激发其自觉性学习。其次要结合学生基础弱、问题多、易放弃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后,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启发、评价、竞争、奖惩等各种手段,将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主动的学习行为。

3.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教学不能背离大纲要求,因此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仍然以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为例,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可尝试按层次进行基础英语教学。比如以前同级学生在不同班级中进行平行教学,现在我们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按高中低三个层次设置授课班,分级教学。因为基础英语不涉及专业范畴,因此尽管同一层次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专业,但英语水平相当,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都维佳.浅谈技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

[2]刘艳.广西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1).

相关期刊更多

科学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

理论与当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中国机电工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