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得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浅论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尤其需要睁开教育教学的慧眼,不断引进时代活水,不断强化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使语文课程常教常新,显示新课标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近几年对新课程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师的自我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师德修养中教育自我
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修炼的结果。新的教育形势下,师德修养首先要从严于律己做起,也就是要时常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改造和提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次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教书育人必须立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语文教育有其鲜明的人文特征,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把课堂作为“人本化教育”的主阵地,把课堂教学作为体现生命价值、迸发生命激情的理想舞台,做到目中有活生生的人,心中有渴望发展的学生。这样,才能建立一种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教师要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爱心是基础,责任心是干好的动力,事业心是其宗旨。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师教育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只有真挚、无私的爱,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并拥有持续的影响。责任心是教师的社会良知的表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没有责任心的教师,是不值得人们信任的,是有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的。只有拥有一颗事业心,怀着对人们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诚,安于清贫,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物质的诱惑,在工作中不辞辛苦,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才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二、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我
伴随知识经济的出现,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日渐成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进修成为二十一世纪解决竞争压力的唯一途径。“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1.向书本求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喜欢读书的人,一定是个学识广博、精神富足的人。语文教师要不断吸取书本中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不断充实吐纳的资本,使自己的“一桶水”变成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求知的心田。我认为,语文教学理论的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教学的艺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先生的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述等很值得语文教师用心阅读并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此外还要经常阅读教学杂志,了解国内外语文教学思想动态,对照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2.要向校内外的同行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教师都有可取之处。教师应多听他人的课,多与他人交流,因为听课、交流能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促进教师共同成长。而且教育教学的各种方法和心得是在教师之间的听课、交流中切磋出来的,是在不同教师的思维碰撞中感悟出来的,是在众多教师的集体智慧中总结出来的,这样的同行之间的学习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三、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自我
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将教师的创造性、教师的个性提上日程。唯有创造,才有个性,才有教学的个性化。教学的个性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富有个性风格,善于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培养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学生;二是学生的学习富有探究精神和自主能力,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获得良好的个性发展。教学个性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显著标志和突出特征。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形成独特的教学个性。为此,教师首先要发展自己的“思想”。一个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肯定是有“思想”的教师。那些只会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独特思想和见解的教师,是不能奢谈什么个性的。如果语文教师人云亦云,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然就不敢放飞学生的思想,不敢带领学生翱翔于教材之外的广阔的天空。长此以往,必然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学生脑袋里只能装一些陈旧的思想,思维也受不到有益的启发。
此外,还要练就语文教学过硬的专长。语文知识天高地阔,涉及诸多方面。教师很难样样精通。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要力争有“吃遍天”的“一招鲜”。或许只凭这一招,你就可以充分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敬慕你的同时,产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你可以擅长朗读,可以擅长写作,也可以擅长诱导,擅长点评小结,或者你的板书特别漂亮,或者你的语言特别幽默……这些都可以增加你的人格魅力,成为你教学个性的一部分。
四、在教研教改中完善自我
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改善教学方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探索教学规律的需要,也是促进教师自己不断进步的需要,是发展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
教师的教育科研可以从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育现象、激励自己的教学感受、记录思路开始。要从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自身教学实际出发选择课题,不妨先从小课题研究开始。比如某篇课文的研究,阅读教学的研究,写作教学的研究,口语交际的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教研等。有了相当的积累之后,再进行较大课题的研究。教师从事研究的意义不在研究出了什么,或者自己的研究能不能得到普遍承认,而在于研究过程本身,在于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深刻的问题意识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自身教育实践质量的不断提升。
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勇于创新。那些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如钱梦龙、魏书生及宁鸿彬等,他们一次次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一步步地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都是从教学改革中补差救失,闯出自己的路子,形成专家的教学个性。每一位立志成为科研型的语文教师都要在教研教改中不断总结经验培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己。
一、联想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教科版第二册《春雨的颜色》一文中,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颜”,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老师的‘颜’”。对呀,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正是姓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觉得识字教学也可以联系课文进行识字。在教学《北京》一课中,在识记“宽”这个字,学生运用了拆字法,把“宽”拆分为“宀”“艹”“见”,虽然这也达到了识字的目的,但是我觉得这种识记方法过分生硬牵强,也脱离了汉字的本身含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宽”所在的此“宽阔”拿出来,通过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来理解“宽”这个字,从而记住了“宽”。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时记,同时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二、归类识字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教科版第二册《识字一2》,要认识的“树、松、柏、杨、梨、枝、材”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的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在《神奇的塔》中要认识的字中,我把“灯、厅、打”这三个生字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识记,从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还真的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三个生字都带有‘丁’,带‘火’的是‘灯’,带‘厂’的是‘厅’,带‘扌’的是‘打’”。有的学生说:“因为有‘火’才能点‘灯’,用手才能‘打’”。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三、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声字的熟悉程度,这样教学时就可以侧重地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环节,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补强。在游戏方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教科版第二册《识字一1》中,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门’一碰,们们。”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四、情境中识字
一、为了使阅读课更有层次性,可以把阅读课分为三个类型。
(一)读书指导课
给学生讲清阅读的重要性,为学生选好书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二)美文欣赏课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机地引导。当然,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层次。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和已有的阅读能力,独立品评,勾画词句,批注所感。每一节的美文欣赏课,可以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都读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三)读书汇报课
为了避免阅读课枯燥无味,要适当开展一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朗诵比赛、摘抄展览、“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竞赛等。
上好阅读课,才能让学生读到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让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让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二、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应该分成三个类型:自学课堂、解疑课堂和训练提升课堂。
(一)在自学课堂上,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要进一步完善自学案。不要把自学案的学习目标定得笼统,以免使学生自主学习无从下手,自学完后感觉根本无法实现学习目标,很盲目。教师要把自学目标定得更加具体、明确,化大为小,由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和问题构成网络,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一节课下来让大部分同学能心中有谱,各有收获,颇有成就感。
在自主学习的阶段,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要定时定量地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最后的15分钟要留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分享获得的信息,互相解答自学中产生的问题,把讨论中遇到的困难写在自学案的我的疑问处,以便下节课师生共同解决。最后的5分钟是自学检测,训练题目包括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提升题。
在自学课上,要想使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合作探究更明确,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小组学习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学习小组,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针对语文学科,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例如字词音形义等,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学习重点等需要探究的问题、拓展的问题或者对文章主旨的感悟等问题,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2.在自学过程中,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应该安排小组合作重点讨论:学生做题思维受阻;学生所做的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认真观察学生所做的自学案,有重点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当然,我们要高效使用学习小组。
首先,明确小组学习中的职责分工。
相信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都会这样要求:“小组里相互讨论,等一会儿小组里派代表来发言。”可在全班交流发言时,很多小组都没有代表来发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对于小组内的分工并不明确:要派代表?怎么派?派谁呢?这些问题所反映的其实就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职责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分工的习惯。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组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很重要。对此我要求每个小组都必须设小组长、记录员各一名。小组长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监督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尤其是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题目,要填写在疑问处。
其次,留给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在这一点上教师应有特别强烈的“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匆匆走过场。特别是当学生围绕着疑难问题正在激烈讨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计划中断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不单会给学生留下遗憾,更重要是将会浇灭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最后,建立一套合理有序的评价规则。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做法是定期为学习效果明显的小组发最佳合作奖或给团体加分,为个人发最佳个人表现奖或给个人加分。这样学生的兴趣特别浓厚,他们的表现欲特别强,课堂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二)在解疑课上,除了检测自学内容之外,不再去重复那些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东西,而是着重讲学生在自学课上不能解答的问题,重点讲思路、讲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配以相应的练习,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拓展提升的目的。
1.使道德教育突破传统德育的局限性传统德育更多关注社会政治层面,强调从政治层面开展道德教育,更多关注政治思想态度方面的教育内容。国内研究者钞秋玲就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这种观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将道德教育仅仅限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之中,过分缩小了道德教育应有的内容和范围。吴俊清在讨论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化时认为,大德育模式下的德育,用一句直白的话说,就是“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德育的全貌几乎成为一种定势。这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接受政治思想的内容,过分关注学生对意识形态的态度与适应性,而很少关注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想法,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心理-道德教育更加关注道德教育的心理元素,是从心理层次关注道德教育,而不是仅仅从意识形态层面关注道德教育,从而弱化了意识形态对学校德育的限制。心理-道德教育强调从人性的角度面对生活问题,从利于个体内在发展的心理层面入手,引导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从政治思想层面,以要求式、命令式方式教育个体,从而弱化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影响。心理-道德教育摒除影响个体内在判断的意识形态因素,但并不意味心理-道德教育要拒绝思想政治教育,拒绝学校德育的政治价值和社会责任,相反,它拥有一种更为人性化的道德观念。心理-道德教育既尊重个体发展,又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使学校德育从外部判断标准中解放出来,摆脱单纯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2.使道德教育重新回归人性塑造的轨道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更多关注政治意识形态,强调外部规范标准,没有将人性塑造作为目标,给予人性应有的关注,常常容易使人性发生扭曲。当人无意识地以这种外部标准作为行动出发点,而不是以人性作为出发点时,人性就已发生扭曲。以政治思想作为道德教育指导方向的道德教育,在做每件事时都以是否符合政治思想为前提,符合了才可能去做,不符合或者没有规定就不能去做,这使得人总是将自己的立场规定在政治思想所许可的范围内,而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理-道德教育对人的教育增加了感情投入,更关注人性,既考虑到社会对人的需要,又从人性的层面关注个体,顾及个体自身的需要与发展。它不是用机械的标准规范人,当道德的社会要求过于强大,以至个体自身内在的需求受到压制时,心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就会通过对话这一更为人性的手段,调节社会的需求程度,从而降低其过于强大的需求,以防止社会需求对个体成员产生过度的压制,以致人性的扭曲。也就是说,心理-道德教育是以个体自身潜能的充分发展与社会价值统一为目标的,它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一旦社会价值需求超越这个目标,使人可能受到不正常压抑,心理-道德教育就会不断调节社会的可能需求,而不是把人看作只能“适应”外部世界的“工具”,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更好地完善自我。
3.使道德教育解除教育单一化的偏见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宣传在一个时期起到构建规范道德体系的教育作用,但它在很多领域与相应的学科发生思维方式的冲突,造成某些人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将教育单一化,限制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影响人的充分发展与潜能发挥。这种思想偏见的产生,使得人们将学术界缺乏活力与创新力的现象归因于思想道德教育,将中国高等教育缺乏思想活力与原始创新力归因于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对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导向的道德教育也开始产生怀疑甚至失去信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分离,使道德教育独立于思想教育,教育就不会被认为过于单一化,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心理-道德教育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可以解决将思想单一化的教育问题,化解思想教育引发个体的抵触情绪。因为它从心理的层面关注个体的道德发展,弱化了创造性的限制元素,从单纯关注意识形态转化为对道德生活的全面影响,从生动的、真实的世界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更好地融为一体,使道德教育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标准。这样,心理-道德教育从道德教育的立场出发,既顾及到社会的政治价值,又考虑到个体的道德发展,缓解了教育过程中的抵触情绪,改变了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提高了学生接受和参与德育过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心理-道德教育具有超越心育与德育的新功能
1.扩大心育与德育功能发挥的范围心理教育的功能发挥局限于个体的发展,缺乏社会性;而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局限于对社会的适应,缺乏个体性,虽然两者都涉及到对方的功能,但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发展,人格完善。[9]林教授对心理教育功能的看法,主要在于强调个体人的发展,而没有将个体的社会责任功能体现出来。约翰·马丁·里奇和约瑟佛·L·戴维提斯认为,道德教育是指为了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目的而进行的行为道德规则教育。[10]他们认为道德教育主要的功能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人,侧重点在于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对个体自身的内在发展重视不够。心理-道德教育充分发挥了个体发展的功能,也适应了社会对个体的需要。因此,心理-道德教育既扩大了心理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又提高了道德教育的个体发展潜力。心理教育是为了培养个性和谐发展、人格完善的学生,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学生,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和一致的价值取向性。心理-道德教育使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两者的不可分隔性。在心理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是心理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应用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教育的技术手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的人,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在心理教育中,总包含着道德教育,因为完善人格本身就具有高尚人格的特质;而在道德教育中,也总进行着心理教育,因为良好道德行为离不开心理教育的支持,两者具有交叉性。
2.打破心育与德育活动设计上的人为界限将心理教育局限于个体自身的内部发展,将道德教育局限于外界的社会需求,这样的人为界定造成心育与德育的教育偏离。李建刚在《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析异》一文中认为: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不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工作机制不同,评定标准不同。这种区分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交叉性、渗透性、重叠性,决定了它们的依存关系。只看到它们的区别,人为地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分离,一方面使得这些重叠的问题在定性上常碰到归属问题,引发争论与冲突;另一方面,不但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人格完整的人,还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将心育与德育目标与内在架构统一起来,化解其间的界限,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人格完整的人。心理教育重视个体发展,道德教育注重社会普遍要求,心理-道德教育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社会要求的基础上尊重个性发展,根据个体的独立性进行社会需求教育,避免内容设计和实施过程的矛盾和冲突,既为了个体的内在发展又适应社会需求。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解除心育与德育之分,化解交叉性内容的归属问题,避免心理课或德育课在设计上应该归入哪一科目的人为矛盾,避免长期以来在归属上的理论争论,避免对心理教育课性质认定上的争论,避免因过分强化区别而产生的不利实际的操作,从而将为解决这些矛盾而消耗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进行心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3.实现心育技术性与德育价值性的统一心理教育的实施过程与应用目标是技术性的,心理教育可以通过正式的课程,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以参与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以指导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公共环境,以情境熏染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参与活动、心理咨询、情境熏染都是心理教育的教育手段,它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心理知识;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体验心理教育的内涵与实质;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使学生从心理指导者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通过情境熏染,传授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应用学习、体验的知识与技术手段。对于道德教育,拉思斯曾经提出四条原则:第一,以生活为中心;第二,对现实的认可;第三,鼓励进一步思考;第四,培养个人能力。从这四条来看,它的中心是“生活”,其真正目的是希望通过学校德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就是以社会与生活作为个体发展的前提,把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个体的价值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社会遵从性,能遵循社会的价值标准,因此它具有价值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其中富有情感,很有个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很容易激发,它具有很独特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创新教育进行开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设情景,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创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你所教授的东西感兴趣时,他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运用语言时有所创新,我们所创设的语言运用情境就应以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其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天赋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的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出现,他们能能动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励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与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创设具有创造性的语境,可以用以下方法:
编故事。用所学过的语法结构和常用表达来描述或编写故事,使我们的语法更加具有交际性,同时也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被一致认为枯燥难懂的语法规则,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去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改变教师课堂角色意识,创设学生创新思维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知识权威的角色意识,倡导师生间的互动、协商、合作和对话,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多向思维中依据自己的不同想法自觉地进入探索新知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意识
教会学生质疑,探理求源,不仅要知道这是在讲什么,更应该对问题的来源进行了解有所追求,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对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的,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激发,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能够把问题提的很好,就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够对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所激发。
3、开拓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中应该对学生从新的角度大胆想象进行激发,善于重新组合自己已经占有的知识,联想要广泛,对种种新现象进行创造,以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他们思维进行激发,对丰富的精神生活进行享受。如教王维的诗,其诗歌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把诗歌向一副副优美的图画进行转换,联想、想象力不丰富是不可以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景物描绘的虚与实、动与静、远与近、明与暗、幽静与喧闹相互映衬,只有对丰富的联想、想象力进行借助,才能对一副不仅清幽而且流动的艺术图画有所构成。
4、衔接课内课外,拓展教学创新空间。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远远不够,必须向课外延伸。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其求知欲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目的。
三、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和人的个性品质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能不能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能不能对创新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的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增强自学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个人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一种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的保持是最重要的。针对小学生来说,虽然不需要有过高的要求,但是也应该从小就应该进行塑造和培养。
多维性、综合性是小学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它能够把自身的功能发挥好,肯定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新能力。第一,对课本中的创新素材要进行综合的运用,对创新性个性品质进行塑造。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对这些素材要进行充分的运用,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个性品质,对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和形成有所促进。第二,把教师榜样的作用作为参照,对创新性个性品质进行塑造。教师的一言一行肯定会影响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最具有感召力的,创新性个性品质是不是教师所具备的,将会对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和形成高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