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金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我校把小金库治理工作作为当前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学校除了组织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外,还集中组织教职工传达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工作重点,增强治理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二、加强领导,责任分工
为了保障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举报电话。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由学校支部牵头实施,工会、财务室等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与。
学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举报电话:....
三、明确要求,重点治理
根据上级文件规定,我校此次专项治理重点是2007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要求,我校通过深入自查,我校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帐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帐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按照治理范围要求,重点围绕治理内容中的七项表现开展自查活动,对2006年1月1日以来的经济业务所有收入及各类帐户、帐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通过自查,没有发现上述违规违纪问题,自查结果已在全校全体教职工上进行了通报,并在校公开栏予以公示。在认真自查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认真填报相关表格。
虽然我校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自查小金库,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加强了法制教育,强化了财政、财务管理,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确保了资金合理使用。
婆婆的省钱绝招,有时候让外人看了会难以理解:吃饺子蘸的酱油,剩下的必须要喝掉,否则她就会说浪费。平日里,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锅碗瓢盆都有豁口了,只要能用绝对不会更新。家里的阳台就是她收集废品的集散地,只要能卖钱的杂物,她都会捡回来分类。为了能够“省电”,只要家里没有客人,婆婆就会尽量不开灯,有几次我去她那里,就见她摸着黑在吃饭。我是个大手大脚的人,平时的花销比较大,在家吹空调、用煤气不知道算计,洗手间的灯是经常忘记关,这要是让婆婆看见了,就是一顿猛批。
婆婆家的附近就有一个大超市,但她却嫌那里的东西“贵”,为了能买到便宜的水果和蔬菜,清晨五六点钟她就去早市买菜。我见婆婆这么会过日子,也曾问过老公:“你妈攒了不少钱吧?”老公没好气地回答:“我妈的钱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吃也吃了,孩子的衣服和鞋子她也没少给买,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得了。”我伸了下舌头,讨了个没趣。
按说婆婆和公公的退休金不少,用不着养成这种“习惯”来攒钱吧?我规劝了她数次,她却反过来教训我:“过日子就要精打细算,不该花的钱不能花,钱是攒出来的,家里有个大事小情,向谁借不是都要还的吗?”
一、“小金库”审计概述
(一)“小金库”的含义
1995年,国家对“小金库”组织大规模清理,此次清理中,将“小金库”的概念界定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于“小金库”。
2009年“小金库”的法律概念再次得到了重新界定: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形成的资产,均属于“小金库”。
(二)“小金库”的特点
通过对近年来各类“小金库”案例的分析,不难发现“小金库”具有以下特点:
1.存在普遍性。审计中发现的“小金库”存在于各类组织,从机关单位到企事业单位,从各类团体到历史机构,参与人员从高层领导到下级员工,具有“人多势众”的普遍性。
2.违法违规性。自古以来类似“小金库”的行为就受到道德的唾弃,随着我国进入法制社会“小金库”行为更是收到了法律的制约。
3.形式多样性。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小金库”的检查越来越坚决,越来越专业,“小金库”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作案手法层出不穷。
4.隐蔽性。相关人员具有丰富的财务经验,对控制的漏洞了如指掌,使得单位的内部控制手段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利用职务之便上下勾结,构造难以发现的复杂交易,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5.挥霍性。“小金库”的存在让相关人员抱着“公款不花白不花”的心态,相当多的人员用来满足私人利益,现在盛行的“公款吃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三)“小金库”形成的原因
1.管理松散,出现漏洞。“小金库”的存在多是内部控制出现漏洞,被相关人员从漏洞中获取个人利益,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收取回扣、虚报开支。解决措施就是加强内部控制,即时填补内部控制的漏洞,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无视法纪,欺上瞒下。“小金库”的设立往往与领导脱离不了干系,这些领导勾结财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将法律与道德抛诸脑后,他们欺上瞒下,将不合理的收入出去全部隐藏起来,形成“小金库”
3.缺乏监督,处罚不力,“小金库”的行为归根到底还是我国的腐败问题。主要原因不外乎缺乏监督,处罚不力,一些财务人员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信仰和成为会计从业人员时的誓言,他们滥用职权、同流合污,使财务监督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很难攻破,甚至有些地方的主管领导也会收到部分好处,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审计的难度,经常会出现难以搜寻有力证据的情况,有时即使发现线索也会因为保护主义的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完全没有体现出法律的作用,处罚不力,因此成了“小金库”无法根治的一个原因。
(四)“小金库”的类型分析
对近年来“小金库”案件的分析不难发现,“小金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各项其他收入、回扣不入账型。在公司的实际运转中会存在很多其他业务收入,例如房租、包装物、固定资产出租等,这些收入由于比较分散,不经常发生且每笔金额较小,经常会由个别人保管,形成“小金库”。
2.虚列支出。虚列支出是指在日常业务中具有合法凭证,但虚构业务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平时是经常会发生的,这些虚构的支出便会进入操作者个人的腰包,形成“小金库”。针对这种现象询问很好的办法,可以向相关人员进行询问,了解实际支出,查明“小金库”
3.利用往来款项设置“小金库”。往来款项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应收款、应付款、预收款、预付款,在这些科目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坏账,坏账是指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较小的应收款项,在会计制度中一般是指超过三年无法收回的款项,这就给一些人提供了弄虚作假的机会,例如虚构坏账,即对于应该冲减应收账款的款项不做冲减,而是等待其成为坏账,导致坏账增多,形成“小金库”。对于这种情况,审计人员可以采取函证的方法,向对方发起函证,以获得书面证据。
4.固定资产清理不按正常程序,清理收入不入账。在固定资产清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营业外支出和固定资产清理收入,但是不同公司的原值、折旧方法、市场行情、使用年限不同导致残值有所差异,这样就容易形成“小金库”。
二、“小金库”审计的难点及审计策略
(一)“小金库”审计的难点
1.形式多样,成因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计事业的日益完善,“小金库”的形式也在随时翻新,不同的单位各有差异,这使得“小金库”的审查不知如何下手。例如经营收入编入其他核算账簿。随处可见的假发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相关人员利用非法手段避开会计控制,形成账外资金,这些账外资金就会成为 “小金库”。
2.手段隐蔽,不易察觉。现很多企业都会存在账外现金账和银行存款账,即使是非财务人员都知道企业的“两本账”,这些在账外账很难被发现。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外循环。这些单位的“小金库”活动完全在其自身外活动,与其本体完全没有联系,完全是在其关联单位进行。二是账外结算。这些单位的“小金库”活动与体外循环不同,是将一些收入完全不记录在账簿中,而是在账簿外进行,例如发生业务的两个单位相互串通,在交易中直接收取回扣或者其他利益,这就会导致收入费用不能准确体现在账簿中。
3. 设置秘密,表面合理。“小金库”的相关人员都是工作在财务工作第一线的人,他们对财务系统的漏洞有着充分的了解,这致使审计人员很难在账簿中找到破绽,此时“小金库”的相关人员又会结合成利益共同体,联合对抗检查者,加大了审计难度。
(二)“小金库”审计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1.函证法。函证是向第三方单位发出询问函,以得到可以作为出面证据的答复。在审计“小金库”时一定不要单纯的检查账目,要针对其业务顺藤摸瓜,调查其关联单位,这时可以采用函证的方法,若函证结果与被审计单位账面不同,则出现“小金库”的嫌疑性增大。
2.存货监盘法。存货监盘,是审计相关人员亲自到现场监督被审计方的盘存过程,并使用一定的抽样程序进行辅助。由于“小金库”较强的隐蔽性,应当仔细检查,将盘存结果与账面余额进行对比,若出现“账>实际”的情况时,则可能出现“小金库”。
3.票据抽查法。根据规定单位的所有收支票据凭证应全部记账,且存根联、发票联,有的还有出入库联必须保持一致,并按顺序编号。在审计过程中应仔细检查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金额是否相同。若缺少票据或账实不符,则可能出现“小金库”,这时可以考虑进行更深层次的检查。
4.检查法。检查,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进行实物审查。在审计“小金库”的过程中,即使其账面做得天衣无缝,也有可能从其记录和文件中找到破绽,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记录和文件的可靠性,其可靠性取决于记录和文件的性质和来源。
5.询问法。询问,是指通过交流的方法,从相关知情人口中获取与被审计方相关信息,从而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询问作为一种对其他审计程序的补充,广泛应用于整个过程,最主要的是会在审计工作遇到瓶颈时帮助你找到审计方向。
三、“小金库”问题的治理方法
(一)对财务人员加强思想教育,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各种违法行为的鉴别和预防能力
加强对“小金库”危害的宣传,通过一些案例或者一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所有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敲响警钟。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抵抗“小金库”的急先锋。
(二)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很好地控制“小金库”的滋生蔓延,这种制度,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全部都收入国库账户体系,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做到财政收入支出透明化,减少了滞留挪用现金的情况,帮助财政资金物尽其用。
(三)加强政府非税收收入收缴的改革
使非税收收入的立项审批管理得到强化。针对国库管理的职能,掌握其非税收收入的源头、变动等一些情况。让资金在国库账户体系中有秩序的运行,减少“小金库”的发生。
关键词:小金库 根源 途径 审计方法
一、小金库定义和产生的根源
小金库”是民间俗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财政部曾使用“小钱柜”一词。1986年开展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采用了“小金库”这一述语。此次专项治理之所以还沿用这个提法,主要是考虑“小金库”一词在过去的文件和专项工作中曾多次采用,各方面比较容易理解。所谓“小金库”:《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财监字199529号)中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其外表形形,内在错综复杂,表现五花八门,“小”已难涵盖其实质,在某些方面,它已经成为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根源和温床,严重干扰了财经管理秩序。
小金库的产生是源于利益驱使,由于国家利益与单位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存在不一致性从而导致小金库的产生。
单位集体利益的驱使侵吞国家利益而产生小金库,并非是公司缺乏监控而产生的,而往往是公司为了少缴税收或者为达到其他目的而故意所为,这种小金库的建立多是出于高级管理层的授意。这样的原因形成的小金库,多体现为隐密性高,涉及金额巨大。
个人利益的驱使侵吞单位利益而形成的小金库,多是与单位的经营目标不一致的,是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的体现。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遏制这种原因形成的小金库。
二、小金库形成途径
由于现代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产生小金库的途径越来越多,主要有两大途径。
1、收入不入账
(1)主营业务收入不入账。主要体现在零售业上,因为零售业几乎都是现金收入,而且是直接面对人民大众的现金消费。如果该单位的采购项目大多也是现金,就极易形成购销同时体外循环,摆在账面的只是按照人为意图形成的财务账,并没有客观真实反映单位的购产销情况,形成小金库的数额也会非常惊人。
(2)其他业务收入不入账,形成小金库。具体又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出租单位资产收入不入账。相关人员通过签订虚假合同,故意降低租金或者合同上给予对方免租期而实际并没有免,达到将一部分租金收入不入账;第二,将应收的商标使用费或者子公司上交的管理费收入不入账;第三,出借资金的利息收入不入账;第四,各种服务费收入不入账;第五,收到的现金折扣、佣金不入账。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现金折扣和年终按照购买额给予佣金的情况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但是不少单位却将这部分收入不入账;第六,副产品的收入或者额外业务收入不入账。单位的某部门自己以单位的名义对外承揽私活,而不将收入入账形成小金库。
(3)营业外收入不入账。具体体现在四方面:第一,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的收入不入账。提前报废固定资产,从而导致大量的现金收入不入账;通过盘亏的方式将固定资产转出账外,然后变卖不入账;盘盈的固定资产直接被卖不入账。将正常使用的资产通过清产核资的方式转出而对外出售不入账形成小金库。第二,取得的罚款收入不入账。不少单位会收到员工迟到早退、违反相关制度的罚款、员工违反合同的违约金和客户违约上交的违约金,但是却不将罚款收入体现在账上。第三,“礼品收入”。单位的领导由于手中的权利可能会收到各种名目的“礼品收入”,而单位不将其入账。第四,收到赞助的现金不入账。单位在各种节日或者周年庆典上都可能收到赞助,但是这部分赞助收入却有可能没有入账而形成小金库。
(4)补贴收入和收到投资收益不入账。
2、虚列项目,将现金转到账外形成小金库
(1)虚列成本。多领原材料然后将其变卖,或多耗原材料通过发票套现,所得收入形成小金库。
(2)虚列费用项目。如虚列广告费、赞助费、会议费等,多报费用形成小金库。
(3)巧列项目将资金转移到账外。第一,将基建款先拨入下属单位,并在本单位列支,以后再从下属单位收回形成小金库。第二,通过二级核算的合并报表将一部分现金转出。名义上是给二级单位拨款,实际是转移资金,形成小金库。第三,通过关联单位的关联交易,将资金存到关联单位形成小金库。第四,将资金以预付款形式转移到账外形成小金库,自由支出。第五,对外投资通过往来款挂账,从而达到不确认投资收益,而把投资收益进入小金库,自行处理。第六,通过先核销坏账的方法建立小金库。把本来可以收回的应收或者其他应收款直接核销掉,当收回时直接进入小金库。
三、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1、仔细观察,访谈审计。针对通过在账面上做手脚形成的小金库或多或少会在单位的会计资料或者相关资料中会留下“把柄”,所以我们必须仔细观察。而针对账外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访谈审计的方式,和有相关人员了解情况,从谈话中得到一些蛛丝马迹,同时也要鼓励举报。
2、加强企业内控的审计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和执行情况,与小金库的形成密切相关。所以审计中必须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相关重大事项是否有财务或者审计人员的参与。第二,岗位的兼容性,特别是财务不相容岗位的“一肩挑”现象。第三,人事安排的合理性。如果人员安排不恰当,可能导致良好的内控制度得不到实施。第四,授权审批制度。如果单位的授权制度仅仅是一种形式,那么小金库存在就有了肥沃的土壤。第五,企业是否已经建立财务危机的预警机制,良好的预警制度可以促使单位自查自纠小金库。
3、广泛运用分析性程序。单位重要数据的比率和趋势往往会让小金库暴露出来 .例如在单位的相关定价制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平均价格波动很大的话,可能存在收入没有入账的情况,有可能存在小金库。如果固定资产存在大量提前报废而又没有变价收入,可以考虑小金库的存在。
4、严格控制函证程序。函证是从对小金库进行查处,是审计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或者往来账转移资金形成小金库的重要方法。在函证过程中一定要审计人员自己亲自寄出或者送至被函证单位,函证结果应该保证直接到达审计人员手中,避免函证的结果由被审计单位控制。对结果不相符的函证结果应该追查到底,看是否存在小金库。关联单位可能让函证程序失效,这种情况审计人员要充分利用银行对账单的功能,印证每一笔资金的走向。
5、外延审计。除对被检查单位的会计业务审计外,还要延伸对其的会议纪要、会议记录、档案、有关合同协议进行查看。在这些会计业务外的资料里,往往隐藏着账簿里看不到的东西。除对本单位进行审计外,还要在分析判断或发现疑点的基础上,向其下属单位进行延伸审计,看有无虚构项目拨款或其他名义转移资金。
6、注意报销费用中使用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通过多报销费用而建立的小金库,其取得的发票可能存在出票单位、日期、事项等与实际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一致。审计人员要通过对比的方法,对不同时间经济活动中收到的同一单位连号的发票或者收据给与足够重视。
7、银行账户核查法。这是通过银行账号,顺藤摸瓜查处小金库的有效方法。如果企业建立的小金库较大的话,不可能全部通过现金结算。他可能设立专门的账号,或者通过设立关键人物私人账号来结算,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密切注意这些账号上资金的情况。
8、注重对人性的审计。设立小金库都是为谋取私利,所以如何加强对人性的控制,消除道德风险也是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和单位职工的谈话,或者翻阅人事档案的方式来加强对那些曾经存在经济问题的管理层的关注力度。
四、结论
小金库形成途径的多样性要求审计人员关注经济业务中各个重要环节,寻找出有效的控制点。在审计小金库过程中,应该引入“有错推定”以更有效地发现小金库,要将“职业怀疑”贯穿审计过程。
参考文献:
“小金库”的特点
一是点多面广,具有普遍性。私设“小金库”现象不但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存在,且党政机关、执法机关等单位也普遍存在。有的单位不仅内部设立了“小金库”,而且各科、室、股、站、队、所也层层私设“小金库”。二是手段狡猾,具有隐蔽性。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私设“小金库”的形式也更加隐蔽。有的做账外账,有的做假账,有的甚至干脆不做账,只有一包白纸条,办法更是巧妙,主要领导与具体承办者操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即使案发后也都有着共同本文来自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的防御心理和“攻守同盟”行为,给查处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集体负责”,具有共伙性。近几年我们办案发现,利用“小金库”实施违纪违法行为,由过去主要领导、财务人员等极少数相互勾结发展到单位领导集体与财务人员串通一气,让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共同以奖金和补助等名誉私分国有资产,可谓是“利益均占,风险集体共担”。四是“小金库”数额越来越大,涉及人员越来越多。从我们查处“小金库”的情况来看,少到上千元多到上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万到上百万元,涉案人员也越来越多,由原来的主要领导发展到所有领导,由原来的少数人发展到集体,构成一个“利益风险共同体”。五是问题难定性。通过查处“小金库”多数单位都是领导假跑项目,以请客送礼和业务往来为名,行自己贪占、个人得好处之实。用假发票、白纸条,在“小金库”如数报销,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这些钱的性质兼而有之,分辨不清难以定性,只好以违纪处理。
“小金库”危害
一是腐化了党的干部队伍,使少数党员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削弱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是使国家、集体大量资产流入个人腰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是为吃喝玩乐、请客送礼大开方便之门,严重腐化了社会风气,毒化了人们的心灵。
“小金库”的防范措施
“小金库”是个毒瘤,我们必须坚决割除。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源头治理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