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研究生

经济学研究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研究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第1篇

一、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要素“本科化”色彩较浓

课程内容与本科大量重复,实施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与学生互动较少。老师面对考核和晋升职称的压力,对学生要求低,通常课后回去做研究,写文章、做课题,对于学生关注太少;课程体系结构不利于学生研究的深入和研究兴趣的培养;课程门数存在因人设课现象,数目较多。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脱节。

2.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突出

一是在学校层面,为方便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以各种文件形式,对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统一要求;二是在某一具体专业内部,研究生之间相互抄袭,指导教师又没有认真把关,导致不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基本雷同,没有因材施教,个性和特色丧失。

3.课程体系结构“学科化”特征明显

一是由于没有相互支撑的教学团队,课程体系要素相对局限于特定学科范围之内;二是课程体系结构相对忽视实践性课程,没有结合国际潮流、中国特色和经济现状,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4.课程实施过程“应用化”倾向不足

一是理论课程多,数理基础课不足。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数理功底本身不强;另外,部分学生来自于文科本科生,对于学习较深的数理课程有难度。但缺少数理分析,就不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二是主干课程设置中缺乏方法论研究。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人才,必须培养学生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二、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课程设置以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的,以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为目标,以经济学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核心,以经济学为指导,立足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进行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改革与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涉及三个方面: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是选修课。

1.主干课程

主干课程包括四个层次:①经济史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演进历程,提升学习兴致。这类课程包括:“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名著选读”等。②基础理论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③应用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部门、区域、国家乃至世界的运行与发展。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公共财政学”、“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④方法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实践,使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和动手能力。包括“经济学方法论”、“经济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atlab等。

2.特色课程

根据各自优势与特色,或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开设3~5门特色课程。如“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经济”、“西部大开发专题”、“经济学前沿专题”、“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20位经济学家思想述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题等特色课程。

3.实践课程

充分发挥应用经济学学科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加大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争取与企业、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积极承担政府、企业咨询类课题。课程主要包括:①各类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科研课题以及学生间的课余学术讨论等。②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的专门场所。③通过在校外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两段式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

1.课程审査机制

(1)严格审査新开设课程。从学科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师资力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査,并加强对课程开发的指导监督。

(2)定期审查已开设课程。通过定期审查,保证课程符合培养需要、保持较高质量。除教学专家外,注意吸收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审査。对于质量未达到要求的课程提出改进、甚至停课要求。

2.研究生选课管理

(1)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审査。综合考虑研究生已有基础和兴趣志向,发挥导师和培养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制定指导和审查,严格对计划执行的管理和监督。

(2)形成开放、灵活的选课机制。建立跨学科、跨院(系)和跨校选课机制,扩大课程选择范围,支持研究生根据培养需要在论文工作阶段修习部分相关课程。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1)促进学生、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

(2)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知识生产过程的理解。

(3)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支持服务。为研究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咨询和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指导,开展研究生课程学习交流活动。加强教学服务平台和数字化课程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

(4)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激励与支持。提高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在教师薪酬结构中,特别是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

(5)加强师德与师能建设。强化政策措施,引导和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学、认真教书育人。支持教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鼓励国际和跨学科合作。建设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平台。

四、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

1.创新考核方式,严格课程考核

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的特点确定考核方式,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

2.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

根据学校、学科和硕士层次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生中期考核,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补修或重修,确有必要的应对培养计划做出调整,不适宜继续攻读的应予分流或淘汰。

3.严格课程教学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办法严格教学管理。已确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必须按计划组织完成教学工作,不得随意替换任课教师、变更教学和考核安排、减少学时和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开课前,教师应按照课程设置要求、针对选课学生特点认真进行教学准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对课程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做详实安排,对学生课前准备提出要求和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应在开课前向学生公布并提交管理部门备案,作为开展教学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4.完善课程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养模式,功能定位,价值管理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其核心内容就是强化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导向原则。通过改进招生办法,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和完善导师负责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等措施,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硕士研究生而言,培养机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调整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许多方面。因此,一方面需要逐步渐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系统的理论指导。

数量经济学(Quantitative Economics)是我国率先提出的一门年轻的学科,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1978年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克莱因教授为首的美国经济学家七人代表团应中国社科院之邀在颐和园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继此,1979年3月30日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正式成立,数量经济学也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数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经济学科。它包括经济分析中所涉及的传统计量经济学、优化理论、投入产出、技术经济学等所有涉及数量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国内的数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国外目前已逐渐认同了国内这一专业的提法,一般理解为广义的计量经济学。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在于培养某个方向或领域的专才(高级专门人才)、而非通才,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最为擅长的方向上对社会有所贡献。由于人和人才标准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人才类型及其培养无法一概而论,只能是基于主要特征进行的类别归属划分和培养目标界定。【1】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改革目标,应用系统科学的一般概念和高教管理的价值原理,就财经院校高级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和实现机制,给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递次探讨。

一、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特点、现状和趋势分析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业性、前沿性和研究性。【2】其中,专业的划分主要与学科有关。无论是由单一学科支撑的专业还是由若干相近学科支撑的专业,围绕这些学科特有的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相应技能组织系统的教学与研究,理应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相对稳定的内容。

数量经济学在本世纪伊始便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发展局面。目前,国内的数量经济学整体水平正处于快速提高的过程当中。重要原因是多数经济学家对于数量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促进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与此同时,国际上数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比较灵活、研究和教学相当规范、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结合紧密,数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起到了对经济学整体发展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

数量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数学在所有科学中的地位,其基本特征就是通过经济分析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从而为其他经济学科的深化提供了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数量经济学又是经济学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其学科的发展定位就是在理论上揭示经济数量关系变化的规律性,在方法论上为经济研究和经济工作提供经济数量分析的方法,在应用上为改进经济计划和经济管理服务。数量经济学虽有它自己的基本原理、原则及其具体运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它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在应用中,完善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和决策,是发展这门学科的宗旨。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数量经济学与数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系统科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数学为数量经济学提供数量分析的一般方法,而数量经济学向数学提出如何适应经济问题特殊需要的课题,给数学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社会经济统计学用统计方法来反映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经济学则在此基础上用模型方法对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除其他核算(如计划会计、业务等)外,统计资料是数量经济学的基本资料来源,数量经济学的发展以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为条件,同时又不断促进统计指标统计分类、统计方法,以至统计理论的改进、革新和发展;系统科学给数量经济学提供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的系统分析方法,而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又丰富了系统科学的内容,为系统科学的发展扩大了基础。此外,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在内容上有相互交叉、重叠的部分,但两者研究的范围和侧重面不同。后者只研究生产力方面的数量关系问题,前者还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数量关系问题;后者是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微观问题,前者是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宏观问题的研究。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8)的排名,目前国内设置数量经济学专业及其综合实力排名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设置数量经济学专业的高校主要有国家和地方两级的综合类、财经类和理工类等三类高等院校。其中,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逐渐成为国内数量经济学专业、尤其是研究生人才教育的领先机构。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还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应用和重方法、轻能力等问题。另据调查,我国目前以金融领域为代表的高层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现状也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3】。具体地,主要体现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

(1)各层次人才间的差异性还不明显,培养规格还需明确界定。

(2)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相对薄弱。

(3)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比重还不尽合理。

(4)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重视不够。

第二、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均不合理,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较大。同时,学生对其评价也最低,给出"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答案的比重最高。

(2)不同层次专业课程设置的相互衔接和递进不明显,简单重复的较多。且在教学内容、深浅程度方面与本科体现不出差异,导致硕士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尤为突出,也为进一步接受博士生教育造成一定困难。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能有机结合,缺乏实践环节。

(4)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第三、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1)近60%学生认为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效果一般。

(2)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应试教育模式也很难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师资队伍结构方面:

(1)授课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但教师可支配的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教学管理水平差,教学效果有所下降,部分教师因为工作量过重而无暇精心指导学生,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2)由于新引进的教师较多,良好的梯队尚未有效形成。

(3)教学内容的更新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师创造国内外实务和理论交流的机会和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的当务之急。

与综合类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功能定位不同,财经院校多是以应用性学科为主的院校,其培养主要目标是高级应用型财经类人才。从上述关于数量经济学学科内容和性质的介绍表明,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关键难点就是其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造诣。其中,从普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要素。总之,积极推进数量经济学在内的财经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改革,必须基于我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实际情况。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教育资源,也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途径。

二、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理论

按照高等教育学的一般规律,研究生培养也同样是分层次和类型的。同时,研究生教育的上述基本特点中,专业性是随着学科在特定方向上的拓宽和应用,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的。而前沿性则是相对于基础而育,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至于研究型,因专业前沿属试探研究性领域,仅仅靠知识的传授和吸纳显然无法进入,必须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才能有所作为。因而,以各种方式参加生产新知识的科研过程,是研究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而言,其社会科学学科的一般属性决定了其人才的质量是整个教育的核心,而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标志。【4】

综合分析财经类院校硕士研究生现有的一般和典型的培养模式,针对财经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以下我们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理论,提出了两种不同内涵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的财经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别地,对于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提出了在完成必要的基本理论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经验概括为理论的能力的培养模式。

事实上,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理念,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和基础规范,就是培养功能的目标定位。这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而教育的社会效用的高低,则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从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在现有的功能系统简单静态分析理论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阶段性动态功能强度分析。综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和实现机制问题的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5】【6】,我们提出了如下的价值工程功能定位系统理论。其中,采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图示方法概括性表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功能定位系统动态性和能动性理论见图1、图2和图3。

总之,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的前提,应是其培养功能定位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而其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基于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内在属性的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

三、结论

本文针对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讨论,依其自身逻辑关系,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系统性观点:

第一、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

第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教育资源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途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功能的两个核心要素。

上述结论,也可以作为关于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的一般性借鉴和具体化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8,№.3

2、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8

3、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调查,毛洪涛,《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0期

4、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6,№.8

5、赵耀文,价值工程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基于高校财经类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研究,《价值工程》,2008,№.4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第3篇

高中数学教学在“题海”战术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严重的忽视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长远目标。因此,应该提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中积累数学方面的经验,文章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高中数学;活动;实践;经验;积累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生活,并且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数学经验”。数学教学分为实践与理论教学。实践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在实践中学生要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去尝试着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提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老师需要着重重视,利用活动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经验中不断积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感受生活实际,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数学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开展实践活动便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学生在实践中还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运用价值。课本中的知识仅仅凭借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传统教育中,学生只学习到了理论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实际应用方面却缺少了学习。实践是基于理论的,实践时也是结合理论进行拓展的,学生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于数学的理解才真正完善。解决生活问题时,学生也可以利用数学问题,但是学生如果没有实践经验,就不能做到这一点,结合生活进行设计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问题处理能力。比如:数学中有“工程挖土方量”问题,老师可以利用学过的立体几何问题来解决,让学生去估算实际的挖掘量、虽然在理论上是可以将其模拟成椎体、柱体进行分析,但是在实际中是有所差别的,学生需要亲身实践,去调查一下具体的操作流程,实地调查去收集数据。在实践中是否与理论上面一样是将其分割成简单几何体的,如果不是那么又是怎样操作的。这个实践价值是很高的,学生贴近生活去调查,增强生活经验。

二、选取现实素材,获得对数学活动的感悟

数学实践活动有些是需要老师跟着参与的,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那么实践的效率是非常高的,老师可以引导这学生进行实践。学生要注重感悟,对于数学实践活动不是参与就结束了,需要对于活动进行分析,思考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应该如何改进,数学理论方面是否也可以进行提升,换种数学思路进行分析。生活中的例题是非常多的,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到很多内容,学生要学着去感悟。老师可以引导着学生,教导学生如何去感悟活动。首先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行活动反思,自己的实践方法是否有错,其次在实验后,学生可以分析自己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能否进行改进。比如:学习立体几何以后,让学生检验屋梁与墙面是否垂直,老师便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材料,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并且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尝试着想出科学的测量方法。老师可以在一旁进行指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不强,老师可以说一说其他方面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三、开展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提高实践能力

实际活动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自主能力。现在社会需要有的就是自主能力,学生只有拥有自主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尤其是在生活中,学生有着自主的意识,在解决很多问题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学生在理论学习时,自主意识并不强,那么要想训练学生自主能力,便可以从实践出发。学生对于实践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学生对于数学实践的兴趣远远比理论要高,学生喜欢将自身投入到实践中。利用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实践,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学生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学习。比如:在教学“数列”后,对于生活中的利息、家政理财等等方面,学生都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收集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反馈。在小组综合汇总方面,不同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学生进行总结分析,谁分析的最到位,谁的数据有欠缺,接着学生可以进行二次实践,再次去在生活中找寻自己错误的地方,结合讨论的结果将调查方式进行一定的优化。

四、鼓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活动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共同点就是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参与到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活动的效率,将活动变成有效的、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的实践活动。老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如何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实践之中。对于学生而言,许多生活中的事情或者是学生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将这些有难度的问题加以优化后,设计成实验的题目。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叠一张纸片,尝试着多叠几次。学生自己实验时,可能叠到7次就很难进行下去了,学生突然会发现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复杂的,那么学生继续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可以这样解释,如果你将一张纸叠了n次,那么纸张的理论厚度是多少呢?如果纸张的厚度有数据所指的那么多,那么纸张的宽度又是多少呢?学生研究下会发现奥秘所在了。这就是函数的力量,学生对于函数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对于函数的学习也会更加感兴趣,学生思维也变得非常活跃。

总之,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实践活动积累数学经验。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也需要融入到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数学经验,融合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思维层次的提升。

作者:施春辉 单位:南通市通州湾三余中学

【参考文献】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竞合精神;培育实践;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70-02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创新与合作精神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精神,成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与经济合作。教育是促进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我国经济而且是世界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心。竞合精神在健全的人格塑造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力求沟通双赢,在合作中追求自我优化,并借此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一、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竞争是指“人们对有限东西的争夺,是为了实现有利于自己而进行的争取生存的行为(参加者自觉努力争取获得比对方更优越的地位)”[1]。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众与群众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具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2]。竞争与合作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竞争促进了合作的加强,提高了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而合作又保证了竞争的成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研究表明:合作、竞争与社会适应性总体水平和职业选择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等显著相关[4]。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选择、适应社会等方面更多地需要合作与竞争。社会的发展,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竞争的必要与合作的可贵。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准备期。即将走向社会的他们,今后要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合作与竞争显得尤为重要。要求他们在竞争的同时,更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

二、竞合精神的理论依据

(一)合作竞争理论(cooperation-competition theory)

合作竞争理论,源于竞争对抗性本身固有的缺点的认识和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美国的乔尔・布里克和戴维・厄恩斯特在其《协作型竞争》一书中提出了竞合理论,直到十多年后才引入国内,但主要是在公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学校教育方面研究的还相对较少。

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博弈。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进行竞争,也有合作,是一种合作竞争的新理念。它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同时,利用博弈理论和方法来制定企业合作竞争战略,强调了战略制定的互动性和系统性,并通过大量的沙盘推演进行博弈策略分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合作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共赢性,反映了企业战略要以博弈思想分析各种商业互动关系、与商业博弈活动所有参与者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关系为重点。

将此理论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开展合作中的竞争,使其具备博弈的概念与策略,从而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关系。

(二)约翰逊兄弟关于学生在学习中竞争与合作理论的研究模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戴维・W・约翰逊和罗杰・T・约翰逊致力于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建立了竞争与合作的理论模型。(见下图)

对此模型,Johnson兄弟及其同仁进行了多年的现场实验验证,一系列的研究表明:1.在合作情境下参与者可以协助他人达到目标,促进互动,而在竞争情境下参与者就会破坏他人目标的实现,阻抗互动。2.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相信别人会帮助自己,以一种合作的态度倾听别人的建议,愿意帮助别人,希望别人喜欢自己。3.学生的合作经验同对别人知识、情感、情绪、行为的觉察能力正相关,合作学习会促使对别人行为的觉察。由此可见,合作模型更有利于形成人际吸引,建立密切的同伴关系,从而帮助个体更好地完成任务[5]。

(三)竞合成功的要素理论

尼尔・瑞克曼等在对大量实例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促使竞争合作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有三个,即贡献、亲密和远景[6]。

1.贡献。贡献是指建立合作竞争关系后能够创造的具体有效的成果,即能够增加的实际生产力和价值。贡献是合作竞争成功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是成功的合作竞争关系可以存在的原因。贡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减少重复与浪费;二是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并从中受益;三是创造新机会。

2.亲密。成功的合作竞争关系超越了一般的交易伙伴,具有一定的亲密程度,这种亲密是在传统的交易模式下不存在的。要建立这种亲密的关系,企业必须:一是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建立合作竞争关系的核心;二是信息共享,促使信息和知识的快速流动,降低信息收集和交易成本;三是建立有效的合作团队。

3.远景。远景是建立合作竞争企业的导向系统,它描绘了合作企业所要共同达到的目标和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成为建立合作竞争关系企业的活力源泉。远景要能正确的发挥作用,必须能评估伙伴的潜能、发展伙伴关系、进行可行性分析等。

三、大学生竞合精神的培育实践

大学生竞合精神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做起,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本人,都要积极行动。

(一)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实施竞争合作教育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培养大学生的竞合精神。如苏联教育家阿莫那什维里创造了合作教学法,即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特别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与学,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把“合作”作为教育教学关系的核心形式。同时,它又是个性化、民主化的教学方式,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轻松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上积极开展合作与竞争的活动。价值观教育,及时引导,防止出现合作与竞争的偏差。竞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适当使用人际交往技能和小组学习技能,使小组成员达到较高的合作水平。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教师可采用诸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切块拼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等进行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系统进行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机会。

(二)教师引导法。教师是大学生合作、竞争人格培养的直接领路人,其作用不可小觑。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教育对象只是作为接受体,教学也只是单方面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系,受教育者始终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的储存器。而合作教学针对这一弊端,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为前提,以理解、尊重和关爱学生为支点,以向学生展示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高尚的师德、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为“诱导”,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互助合作新型师生关系,使师生通力合作,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学习提高,实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而为培养大学生的竞合精神奠定基础。

(三)团队精神活动法。实践活动对学生竞合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竞合教育模式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扩大认知领域,优化竞争与合作素质。可提倡团队精神,为大学生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团体合作的愉快与幸福,让他们在团体中快乐地学习与成长。注重培养大学生合作人格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竞争人格,防止出现恶性竞争。为此,要对竞争与合作活动作出具体规划设计,发挥活动的多重功能,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演讲辩论、社会调查、学科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素质奠定基础。开展诸如竞赛活动、各种研究活动小组、各种文艺晚会、各种展览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团队竞争集体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竞合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团队竞争活动中,竞争和合作共同作用,竞争是提供利益的刺激手段,诱导各参加者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而成功不是一个人能实现的,要靠集体的智慧。此时,合作是统一力量的途径和方法,依托合作形成合力,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并最终完成活动。这样,团队竞争活动就能达到竞合精神的培养目的。这种团队竞争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既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自我教育法。大学生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发展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外界强化和自我内化的统一。因此在竞合教学模式中应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合作、竞争人格的自我培养。首先要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生活离不开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其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其次,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竞争与合作的技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竞争,不断超越自我。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主动积极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再次,要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多沟通、多交流有助于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合作人格的培养。多参与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唯有多参与,才可以切实体会到合作与竞争的乐趣,并且使自己得以快乐成长。最后,还应该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它将帮助人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实践生成[J].教育学术月刊,2009.

[2]江文芬.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及其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110-113.

[3][英]休谟:休谟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56.

[4]李永强.大学生合作―竞争人格特点与其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0,(5):43.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第5篇

1SWOT理论概述

SWOT理论也就是SWOT分析法,也叫优劣势分析法,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分析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存在什么机会,会受到什么威胁。企业使用SWOT分析法对自己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认清自身的情况,从而把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并结合公司的战略进行部署,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SWOT分析法虽然是企业的一种分析方法,但是它在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1]。

2大学生就业环境的SWOT分析

2.1外部环境威胁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来说,他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威胁主要来源于市场上激烈的竞争。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大,就业岗位不足,市场狭小的情况十分严重,难以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此外,高校在自身的专业设计上,也存在和社会脱节的情况,加上社会格局变化快速,有的专业就业局势尴尬,用人单位在可选情况较大的情况下,在进行招聘的时候会有着较多的限制条件,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难度重重。

2.2外部环境机会

大学生经历了系统化的学习,不仅在自身的专业能力上有着较强的水平,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中,他们也培养了较强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于不同岗位工作的适应性会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使得就业的概率大大的增加,成为了“万金油”。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喜欢选择一些综合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员工,因此大学生获得了一定的青睐和优势。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在大学生的就业上提供帮助,这些政策的出台也给学生带来了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会,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3内部优势

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想象力丰富,与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员比起来,他们有着相对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这在就业竞争中能凸显出优势。对于社会环境,虽然大学生缺乏经验,但是他们自身还是有着比较强的适应能力的,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来说,接受能力强,容易跟得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由于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大学生的思维、习惯、思想都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这些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2.4内部劣势

就业的主体是高校毕业生,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意识比较淡薄,就业观念也相对落后,很多学生并没有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而是到了毕业季才慌慌张张地择业。受到父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就业上还是过于追求“编制”,没有能够根据时代的特点进行转变。有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自身的就业心理素质比较差,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不对口或者不理想的情况,他们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和不安。此外,自我评估能力不足,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评价不够客观,导致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着影响和偏差,这样的能力不足也形成了学生在就业上的劣势。

3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情况

3.1对于就业政策不够了解,解读能力薄弱

就业政策是国家和政府推出的推动大学生就业、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一些惠民措施,是稳定性较强、风险性较低的重要资源。如果能够对就业政策把握到位,就可以更好地在就业中获得优势和收获。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对就业政策的把握是他们的基本职责,也是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力。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对就业政策的把握会推动他们在就业中得到更好的帮助。当前,我国不少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没有很好地重视,有的即使重视了,也因为自身缺乏良好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在政策的把握上不够得当和准确,从而不利于自己就业行为的进行和就业良好成果的呈现。

3.2自我评估定位能力不足,评估结果不准确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学生如果能够对自我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在就业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成功率会更高。自我定位是需要进行自我评估的,通过自我评估可以更好地进行定位。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我能力进行合理、准确地评估,对于自身的能力状况不够了解,从而出现了就业的期望值过大、本位思想严重、好高骛远的情况,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环境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估和定位,最终导致实际就业与自我能力上的偏差,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发展,也使得国家的教育资源和其它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对自己进行了评估,但是评估不准的情况是常见的,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他们对自身的了解不够清晰,同时也在于家庭对他们的一些影响。有的学生受到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滞后的就业观念等使得他们的自我评估和自我定位不准确、不科学、不实际,从而就业成功率大大下降,就业满意度也得不到提高。

3.3就业技能不够突出,竞争力不强

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比拼的不仅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同时还有他们的就业技巧和能力。因此,就业技能是就业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技能是一个十分广义的概念,它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简历制作、临场表现、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等都是它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对新媒体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就业技能的一部分。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在综合就业能力上显得较为薄弱,尤其在人际沟通方面,虽然他们在这方面凸显出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优势,但是从整体的沟通能力角度出发,还没有达到社会的需求状态,和相近学历的人比起来,没有体现出更大的优势,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不自然或者怯场的情况,考虑问题不够周到,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在自身的礼仪、职业素养上也不够突出,不能使自己在就业中占据先机,获得招聘方的青睐从而赢得更好的岗位。就业技能不突出最终也会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使得他们在就业中不占据优势地位。

4基于SWOT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4.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述

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英国,它指的是“可雇佣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获得并保持一份工作的能力。一般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仅指的是他们完成就业的过程,更应该注重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完成情况和持久拥有情况以及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履行情况。

4.2基于SWOT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就业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在大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大学生活,避免虚度光阴,同时也能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地关注社会的需求,了解自己专业和理想职业的发展现状,以便于学生进行更好的调整,并为之制定可行的计划。我国的高校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上,一直都是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来进行。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可以让其尽早地为自己做规划和打算,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资本,近年来根据创业的号召,一些高校也增设了诸如“SYB创业培训”之类的课程。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抓住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提升这两个立足点[2]。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前提,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指导模式,帮助学生进行提升。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引导,使学生能自己更好地发展,并且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回归到群体的共性当中,而不是一味的个性化,导致与社会的需求相去甚远,成为一个异类,惨遭社会的淘汰。(2)加强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各个方面来共同促进,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勇于创新,不要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磨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业指导课程由于内容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是更容易进行创新的,因为它是一门从理论起源但是最终需要回归到实践的一门实用性课程。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上,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就业技能大赛、职场模拟活动、求职观摩等等,将理论性的课堂搬到实践性的操作场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就业的每一个环节,并且从自己亲身感受的角度触发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课程的学习中有选择性地进行知识的补充和知识的建构创造。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加强实践基地的建立。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来说,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亲身的感受中自己体会、不断打磨,从而进行调整和提高,因此,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社会上的一些企业进行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不断地体验和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3)改革培养方案,注意就业教育。在高校中,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每个高校都会有的,但是具体的开展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就业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地融进人才的培养方案中,缺少了系统化的背景,使其得不到重视,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从而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不到良好的作用。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进行结合,通过培养方案来呈现和实现,加大就业教育的比重,切实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3]。(4)提升师资力量。很多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都是辅导员,他们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能力,难以在就业指导的方式上进行更多有意义的变动,对于课程内容和指导方式的把握都比较局限。同时,受到辅导员工作现状的影响,繁琐的日常工作使得他们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指导的施教者自身的水平和整体的师资结构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是有较大的影响的。虽然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也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从师资力量和水平上来说还是有所欠缺的。要想做好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工作,就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改善和调整,多引进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开展项目性的科研工作,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在人才引进和师资结构组成上,学校本身对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高校对于就业工作只重视最终的就业率,因为这个和学校的招生息息相关,因此忽略了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教育过程的质量才是决定最终就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才会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素质上升缓慢,跟不上社会格局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要求。部分从事这方面教学的教师本身并不专业,这种状态决定了整个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达不到社会的标准,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因此,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十分重要,要从自身来提高,也要注重社会资源的良好整合,外聘一些企业的优秀人士担任校外的导师,定期做客就业指导课程,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性的帮助。(5)加强就业心理教育。从SWOT理论分析来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的学生因为心理素质不够强,使得自身的劣势在不断的增加[4]。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从而出现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要组建专业化的心理教育队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确保他们处于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为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心理和思想方面的有利帮助。在就业的心理教育方面,高校要注重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心理的调查和跟踪,尤其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建立追踪档案,开展干预治疗工作,避免引发严重的后果。

5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个人性的问题,它也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基于SWOT理论对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学生的更好成长。

作者:刘陈姣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崔海英,王淑仙,栗蕊蕊.大学生就业能力解析及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基于SWOT理论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0(2):27-31.

[2]李海兆,孙晓明,左杨,等.基于SWOT理论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