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题目参考
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键词 特殊院校 应用型 英语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院于2001年开办英语教育专业,2003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三年制英语教育专科学生。几年来,我们借助特殊教育这一平台,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成果,逐步创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我院英语教育专业应以“基础扎实,突出应用、优特色、强能力”为培养原则,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特殊学校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熟练,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博爱情怀的面向普通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
2 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应该是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的应用性人才。他们应具有“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重要的能力特征之一。因此,我们要围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此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在培养娴熟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指的是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要了解教育(着重特殊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第二个方面是专业技能要求。专业技能涉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及手语翻译能力及盲文;使之具备一定的从师任教技能,学生可通过多种实践教学环节来获得这些技能。
第三个方面是综合素质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质,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并具有博爱精神;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
课程结构与体系是课程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在设置该课程体系中我们加强了通识教育,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基础,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质量的需求,不断地去“调整、改革、创新”原有的课程资源。
为此,我们按照平台—模块二级指标体系设置模块化课程。一级指标中设有四个平台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二级指标(四个平台课程体系下)中设有五个模块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该课程体系中,课程板块对应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岗位能力需求相一致。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毕业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手语初级及中级证和其他从业资格证书。
3.1 理论课程
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信息技术基础、国防教育就业指导,必修27学分。
(2)专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板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三个模块课程。在这一模块中开设了基础理论课和英语专业课程的内容,同时,还增加了部分特殊教育方面的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除了掌握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必需的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此,开设了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语语法、听力、口语、普通话及教师口语、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英语阅读、特殊学校英语课程与教学、基础手语、美国手语及盲文等十九门课程,共修78学分。实践项目融入这三个板块之中,并贯穿整个教学。
(3)选修平台课程。选修平台课程包括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其中任选课程包括专业和公共任选课程(博雅课程)。限选课程模块开设了英语口译、英语教师口语、语言学概论和第二外语等九门课程,学分为17学分。任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二十余门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辅修不同的课程,从而发挥各自的特点和潜能。至少选修1分,其中专业选修课程17学分,公共任选课程10学分。
3.2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认真研究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认识—学习—体验为途径,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三个不同层次阶段的实践工程体系,即专业认识实践、课程学习实践和岗位体验实践工程。在三阶段下,以“公共技能、专业技能和教师技能训练”为中心内容,构建了专业认识实习、校内技能实践(实训)(即写字及板书、手语;英语口语、教案写作、说课、教学模拟、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多个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实习实践时间共计24周,16学分。
该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该体系中,我们安排了校内技能实训,校外见习与实习以满足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需求。在训练内容上,我们体现了我们特教学院的特色,既有中国手语的实训,又有美国手语训练;既到普通小学校实习,又到特殊学校体验与实习。
总之,我们要树立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专业课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观念,以实现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形成以教学、交流、竞赛及就业等功能为一体的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
4 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经过几年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本院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实质性的改革与更新,逐步完善并形成了“英语专业知识+强化普通及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们通过实行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在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口语及写作大赛中多次获奖,发表省级学术论文5篇。2007年6月英语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育部,2004(10).
【关键词】校企协同;大类招生;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Based on the Colleg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YUE Xue-jun ZHANG Hui LING Kang-jie LI Hai LI Ling-yan CAI Kun GAN Hai-m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it has brought some problems including students majore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ve low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the content of teaching far away from the practical needing,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test rather than practice.After establis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latform and specializing management of the staff in the training base,the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s built up a multiple win-win mechanism.Based on student interest and the actual needs,and graduate design meeting industry practice,we have cultivating the compound talents.The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training plan has improve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and enhance its employability.
【Key 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Classified recruiting;Innovative ability;Practical teaching
采用校企协同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新时代技能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之路[1]。因此,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注重教育内涵特色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选题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不断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态势需要,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发展[2]。
1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在电子类学生能力的培养建设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尝试,但伴随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严重制约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问题。而电子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操作性都非常强,课程实践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性差
很多学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偏重于讲授为主;而作为与职业技能培养相关的课程的如果仅仅是用教师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学生参与少,终究是纸上谈兵,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更谈不上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电子类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激情。
1.2 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岗位需求
目前许多高校课程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体系,实践采用仿真教学,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导致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研发设计能力、操控和维护先进设备的能力、质量控制和检测的能力、现场管理的能力、对前沿技术的追踪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没能得到锻炼,学生毕业后无法迅速进入岗位角色,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黏合度不够。
1.3 考核重视理论,实践形同虚设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习惯用试卷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实践性强的电子类核心课程也没摆脱这种考核模式。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应用”的误导,致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具体项目的操作能力更是欠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成为电子工程专业大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这些单一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手段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已不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环境的缺乏,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影响和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
2 校企协同模式探究
协同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强调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达到“1+1>2”的效果[4]。
协同创新通过具有不同特征和利益诉求的主体之间良性互动,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实现了主体间优势互补,进而创造出新的价值。作为一种“共赢”的姿态,它是在创新理论和协同理论基础上升华的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
高校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校主体内部知识共享层级;二是,高校与其他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构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与模式,即校企协同创新是高校协同创新的核心和重点。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利用不同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特殊教育模式。协同创新,协同是手段,创新是目的。高校和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两大主体,校企合作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合作双方最关切的利益诉求[5]。
在良好的校企合作中,高等院校可以显著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企业获得稳定资金支持,培养高素质、实用创新型大学生人才。根据企业和社会实际需求,及时推进学科建设,走在时代前沿,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企业在校企协同中,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及风险,获得高素质优秀人才,提高社会声望等[6]。高校在企业支持下,获得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人才充分得到实践。
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校企协同模式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实际价值,主要包括战略性、动态性、利益多元化等特性[7]。
3 搭建校企协同平台,多途径增强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
3.1 搭建校企联合创新平台
研究设立校企合作机构,健全试运行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共建技术中心,产业园及学生工作室等),以营造校企合作环境,建立“高校――企业”共同体。以企业生产需要为主导,学生参与研发辅助工作,通过与广州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旗下的粤嵌教育集团协同培养电子工程大类的专业学生,在校企联合创新平台对电子工程类学生培养体制改革的研究和试点实践。学生可利用该平台的设备和资源,在导师的指导和企业生产需要条件下,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发明。一方面既可以增强本科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学校学院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部分科研成果可直接转化为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达到“共赢”格局。
3.2 建立和健全本科生培养试行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结合学生课程进度,研究具有战略合作高度的管理计划,对校企合作地位明确定位,通过建立和健全本科生培养试行机制,切实推进校企合作教育。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的人身安全,由院校针对实现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降低实习安全管理风险。对于企业内部技术问题,校企签订合作协议,对企业技术、生产工艺、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保密和限制。校企共建技术中心、实训基地、产业园等场所由专人专职管理,责任分工明确,流程规范,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
2)明确双方合作定位和切入点,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对于培养内容,项目规划要合理分配资源,避免教学培养过程色不明、职责混淆不清的问题。建设校企协作平台形成一种常态化、规范健全的长效运行机制,对于合作项目,要建立有效评价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定时定量评价合作效果,及时反馈,同时与生产进程对接,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有价值成果及时应用。
3)完善清晰的校企合作产权制度,建立研究成果分享和分配机制。对于创新成果,要及时申请专利,撰写论文,申报成果鉴定,切实保护创新成果,保护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企业使用创新成果,要分清权责,可以采用股份合作制,技术入股等形式开展研究成果共享。明确分配方案,促进企业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商业转化与社会推广,切实保障校企合作的基础。
4)构建可操作的与政府合作保障机制,积极谋求多方面合作与交流。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权威指导者和专门监督机构,对推行校企协同合作,考核合作效能具有重要价值。依据政府构建的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激励约束机制上,制定相应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在政府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上,寻找合作伙伴,多方面加强与外界交流,多角度深入企业的生产需要,紧跟政府的指导,谋求“高校――政府――企业”三维合作空间[8]。
5)建立与就业为导向的实习制度。学院学校要深入考察企业需要,紧跟时展要求,及时将生产一线的技术革新,更新到实习教学内容中来。整合企业和学院优势,依托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应针对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特点,建立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训机制,理论联系实际,更好指导实践创新[9]。
4 建立以毕业论文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培养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和锻炼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专业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电子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及教师研究方向情况,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建立学生毕业选题与企业行业相结合制度,体现教学模式过程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可以邀请校企合作单位与电子专业教师共同商讨并确定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形式以及开展办法。为了验证研究的毕业设计方案效果,与校企合作单位商讨选派一定数量的大四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10],利用企业的一些实际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让本科制导师、企业技术人员、本科生共同解决企业产生、技术、管理上的难题,使得教师的科研得到实践情景支撑,进一步提高下一届的本科生毕业水平,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
5 结语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科技是立国之本,创新是强国之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校企协同创新面有着极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11]。基于校企协同作用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2]夏玲,宋建军.校企深度合作: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66-68.
[3]孙艳京,杨培岭,蒋秀根.专业大类招生环境下工科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8):40-42.
[4]陈丽贞,陈慧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6):55-57.
[5]董馨,吴薇,王奕衡.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59-63.
[6]陈立福,马瑞.深度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28-30.
[7]王其和,蒋德洪,郭雯霞,张岚.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校企深度合作内涵、模型[J]. 现代商贸工业,2016(8):29-32.
[8]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0-82.
[9]牟蕾,李辉,刘西林.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1):79-81+91.
种种现象都在说明,研究生这一“高知”群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越来越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学术上不比博士,夹在本科生与博士生中间,像极了夹心饼干;工作经验上,六七年的高校生涯也耽误了一些实践的机会,论适应能力,很多都比不上提前走进社会的本科甚至专科生。在欧美许多国家,甚至我国的香港,研究生学历多被视为从本科到博士的一个过渡阶段,往往学制很短(多为一年),但在中国,学制3年,一个导师领着20个甚至30个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正在让研究生群体日益陷入焦虑和尴尬。
硕士生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需要加以改革?又如何改革?
曹灿辉(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
时下,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一边是一些高校片面追求扩招,一边是就业难。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扩招带来教育质量的下滑,使得高学历并未带来能力提升。不少考研学生坦言:读研主要是为了暂避就业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给自己增添就业筹码。但是,研究生就业甚至不如本科生,读研除了增加几年大学阅历与经济负担以外,并没能成为就业筹码。
其原因在于,一些高校的扩招,并不是从研究生本身的教育规律出发考虑,而是为了追求办学规模、办学政绩和现实利益,一名教授带十多名甚至数十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怎么可能培养出好的人才。
从总体看,社会对普通人才的需求量远大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农民工的就业难度依次递减,便是基于这个道理。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太大,社会无法提供那么多相匹配的就业岗位,硕士被“剩下”也就理所当然。
扩招从来都不是提高人才素质、缓解就业压力的灵丹妙药。本科生扩招之后,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始出现,高等教育走上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2012年4月20日,教育部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持续长达13年的高校本科扩招就此画上句号。如果没有培养制度和教育内容的改革,仅仅追求数量增加,硕士研究生扩招很可能重蹈本科扩招的覆辙。硕士研究生教育要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强化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通过建设“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推进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深层次改革。
兵兵可可(为先在线网友):
关于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早有耳闻。尤其是有研究生修改学历(降低学历)以期求得工作,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无着的时候把眼光盯在研究生考试上,结果研究生一毕业找起工作来比本科生还困难――高不成、低不就,用人单位也觉得那么高的学历有时是种浪费。所以,研究生有了自己尴尬的身份。既然如此,为何不停止扩招,让大部分考生止步象牙塔,从而踏踏实实找份谋生的工作。而且社会更是一所锻炼人的大学校,完全可以担当起培养人才(且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任。所以,应该匀出师资力量进行精英模式培养,使每一个研究生真正具有硬本事,不再畏惧就业难。
周芳元(浏阳市杨花中学):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信息时代,研究生的培养完全可以做到边工作边读书。首先,就业后的本科毕业生已具备了较高的自学能力,不必再为就业而去应付研究,在指导老师和教材的引导下,应能将研究变成一种自发和自觉行为。其次,在职后再读研,可以缓解研究生的经济负担,很多农村的孩子,本科毕业家里已经是山穷水尽,若是能让他们边工作边读研,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无疑能为他们的研究注入更大动力。再次,研究要在实践中进行,工作就是一种最好的实践,边工作边读书,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李新晟(邵阳县白仓镇中学):
研究生教育就像是在生产高端奢侈消费品,而这种高端奢侈消费品严重滞销,原因何在?一是产品产量过多,供过于求自然滞销;二是产品质量有瑕疵,只能积压在库;三是产品根本没有市场,自然卖不出去。而这三个问题,研究生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要解决研究生教育现存的问题,就要压缩整顿,提质减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周显宝(河南信阳市羊山中学):
尤其是提高硕士生质量,更为紧迫。提升研究生的“含金量”,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硕士生应有转变:其一,改革硕士生入学考试制度,硕士生入学考试可以由单一的统考加面试,转变到注重学习能力水平测试。其二,加快硕士生教育与现实应用的接轨,优化课程设置,不再“关门教育”。其三,硕士生也要将读研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慎重报考专业,努力寻找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点。
只有提升硕士生的“含金量”,才能真正把硕士生们培养成有真才实学、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才能消解民众对高等教育的种种忧虑。其实,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调整硕士生培养模式,通过专业调整缓解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从近两年硕士生招的专业上看,主要针对应用型、技术型专业,扩招范围集中在那些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研究生招生已具有了清晰的思路、很强的针对性以及长远的计划性。我们期盼这些调整和计划能早日“落地生根”,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助力社会持久发展。
吴志刚(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如何提升硕士生的“含金量”?改革是唯一途径。
一是创新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一所大学研究生培养水平与质量怎么样,最终要接受社会和市场检验,最好的评判标准应该是毕业生受欢迎程度和后续发展状况。所以,建议教育部门把毕业研究生信息数据库作为评价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依据。该数据库除录入毕业生学业、工作就业的基本情况外,还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保持与毕业生的联系,动态跟踪其学术和事业的后续发展,为每一名毕业生建立离校后档案,让每一名毕业研究生都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学校可以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来评价院系、专业及导师的工作绩效,对接社会的人才需求,从而优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考生也可以经过有关授权查询该数据库信息,作为选择专业和导师的参考依据。相比于大而化之却又难以令人信服的就业率数据,这样的数据库实际上就是各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成果展,是教育部门、考生及社会各界评价、了解研究生教育的窗口,也是毕业研究生沟通联系、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更是大学抓好研究生教育的动力。
二是加强研究生学习力培养。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性、科研型学习,对学习能力要求很高,而在研究生中不少人在这方面还有差距,这也是硕士研究生能力“注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学习力培养首先要指导学生编制学习规划,以利于有的放矢,避免“为学习而学习”的局限和盲目;其次是要组织学习科研方法的基础培训,帮助学生掌握资料搜集、整理、归纳方法,掌握论文选题、开题方法及写作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少走弯路;再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质量、学习品质和效率,及时给予指导。
三是引导鼓励职后读研及在职硕士教育。本科生直接读研,空间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知识上是从书本到书本,毕业后依然需要一个适应工作环境的过程。而有过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以及“怎样学”,通过研究生学习能够有效提高科研水平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也证明,这样的研究生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职研究生也能够更好地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有关部门要在招生政策及相关制度设计上予以考虑,积极引导广大本科生先工作再考研,鼓励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学位。这样就能在高校科研和工作实践之间形成有效沟通,相互影响,从而以高校科研指导工作实践,以工作实践充实高校科研,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实现高校、研究生、用人单位之间的互利共赢。
朱玲(新邵县迎光乡车塘完小):
硕士生的教育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加以改革确实是有必要的,但无论从宏观结构还是微观经济上来看,硕士研究生的招考不应该喊停。因为,学历和能力必须并重。社会不可能一开始就呈现完美状态,制度的完善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断试错,而制度的改革应该用实干赢得理解和尊重。
叶恒永(临湘市坦渡中学):
的确,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一个终身学习成为潮流的时代,每年几十万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实在不多,甚至是太少了。我们要顺应社会需要,培养更多的硕士。当然,是更多有竞争力的硕士。
其一,适当减少政治、英语等公共课的学习课时。在专业学习确有必要时,使政治、英语的学习达到一定深度。要增加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的课时,使硕士生的专业性更加突出,为就职做好准备,更加能接受实际工作的考验。硕士生的重要性在于其独特性,即一般情况下不可替代或者难以替代。
其二,将专业硕士的培养扩大到几乎所有职业领域。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高层次人才。“洗脚的是博士,搓澡的是副教授”应该不是讲笑话。人才能够引领行业和单位的发展,能够提升行业和单位的水平。既然社会有需要,我们就要积极回应这种需要。
其三,条件成熟时,在国家自学考试中增加硕士研究生层次。随着本科连年扩招,参加本科阶段自考的人数在缩水。为了将自考办成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品牌,我们可以增加硕士层次的自考。一般课程的考试,直接适用自考模式;实践性课程和某些特殊课程由主考学校面授。毕业时强调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独创性,接受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授予学历和学位证书。
王振华(邵东县教育局):
我倒是认为,与其想尽办法改革培养模式,不如直接改变学制。
将学制缩短,像国外一样,从三年缩短为一年较为适宜,将硕士生定位为本科生与博士生的过渡,停止扩招或放慢扩招速度。
同时,专业设置要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与博士生接轨。他们如果直接就业,则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他们如果继续读博,则能为真正成为“高知”打下坚实基础。
唐成可(绥宁县长铺三小):
我赞同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由原来的三年变为两年。这样,硕士生在就业时具有年龄优势,也有利于克服自己的就业浮躁情绪。众所周知,现在的三年制研究生,他们两年就学完了全部课程,第三年主要是写论文和找工作。由于大多数人难以平衡学业和就业的关系,最终也收不到三年制的预期培养效果,白白浪费了一年。
在缩短学制的同时,应将单一培养模式变为开放模式。过去的单一模式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就业。而如果构建“1+1”的开放模式,即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工作站开展科研一年,就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工作实践能力,还能充实企业的科研队伍。
黎淼(岳阳县云山乡中心学校):
我没有读过研究生,我的同学读了研究生,他的工作并不难找;我同学的同学也读了研究生,据同学说他同学的工作也不难找。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无论是读研究生还是读本科,都是踏踏实实地求学;在工作上,也是认认真真,从最基本的开始做,不挑三拣四,一步一个脚印。试想,这样的人既有学识,也能苦干,哪里能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呢?
一、德国音乐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
德国的音乐教师教育起始于19世纪初期,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发展形成完善的音乐教师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些音乐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包括:
1 双轨制与分级培养模式
德国的音乐教师教育分为两大类: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音乐学校教师以及私人专科音乐教师教育。它们在培训机构、培养模式和就业出路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笔者称之为音乐教师教育的“双轨制”。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采取分级培养:
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名称:LehramtMusik an Grundschulen=L1):
中学音乐教师(专业名称:LehramtMusk an Haupt-und Realschulen=12);
高中音乐教师(专业名称:LehramtMusik an Gvmnasien=L3);
特殊学校音乐教师培养(专业名称:Lehramt an Sonderschulen=L5)
其中L1、L2一般由大学音乐教育系/学院、教育学院音乐系培养,L3由专业音乐学院培养,L5一般由有特殊教育专业的教育学院和专业音乐学院共同培养。它们在内容和结构上类似,但具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和职业指向。当然这也只是大体分工。在有些州也有例外。
2 “多能”目标与“多专业性”
德国中小学规定,每位教师必须具备执教两门学科的能力。2004年。德国文化部颁布的“教师教育标准”,明确指出学校教师应有“授课、教育、评价、革新”四个方面的能力,不仅要上好课,还要对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此,德国教师教育具有“多能”目标与“多专业性”的培养特点,强调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除了第一专业之外,必须再选择至少一门其他学科作为第二专业,小学教师甚至要求有两门副专业。
音乐教师教育也不例外。学生不仅要选择分级的音乐教师专业。还得选择一到两门其他学科,如果是在专业音乐学院就读,后者常常需要到其他大学同时修读。其课程可以分为三大块:音乐以及音乐教育、第二专业、教育科学。其中第一块内容由学生注册的音乐院校执行,其培养目标定位于使未来的音乐教师具有艺术的、学术的和专业教育教学的才能,课程设置围绕着三大块内容,包括表演艺术实践领域、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领域、音乐基础理论与学术研究领域。
3 严格的国家教师资格制度
德国实行严格的国家教师资格制度,以保证在教育民主下的教育质量。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师教育分两阶段进行:(1)大学修业阶段,学习音乐教育专业和另一门自选学科,毕业考试为“第一次国家考试”;(2)作为见习教师的学习阶段。含学校教育教学见习、实习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研讨,两年内递交论文并通过教学实践测评和“第二次国家考试”,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成为正式教师,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传统的德国教育观念强调学校实践能力在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德国从政府到学生本人对教师职业选择的严肃性――因为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维系在教育的成果之上,学生一旦选择教师专业,就得遵从规定,付出比其他大学专业多两年的学习时间。
事实上,德国的教师教育还有第三阶段,即入职后的继续进修。这是学校教师的义务,进修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继续强化本学科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科学知识以及增进对当前社会新问题的认识。全国也形成了教师进修的完善网络,这些信息通过网页、专业期刊等广而告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自愿选择。
二、当前改革的焦点
德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在这场历时10多年的全面变革中,音乐教师教育领域的上述优良传统被全面继承下来,各校改革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制变革
“博洛尼亚进程”要求在欧洲实行统一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撼动了德国高教体系的核心――德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只有硕士和博士两种学历层次,没有学士学位,学生大学毕业获得第一个学位的学习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国家。改革意味着要将原有的一贯制的硕士学习分为“学士、硕士”二级学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组合的灵活性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对等转换。学士学位毕业者具有立即进入就业市场的资格,或者有权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德国政府与教育界一方面支持学制改革,另一方面坚持认为,为保证教育质量,作为学校教师必须至硕士毕业才能入职。
2 课程重组
新学制的建立。不仅仅在学习时间上有变化,更在学习结构与内容上要有调整。音乐教师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1)以“模块化”课程设置使学习计划清晰化。不同课程模块的设计,聚焦于学生作为未来的学校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能力,每一个模块由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组成,有必修和选修课程,其共同目标在于传授与形成某一共同的能力。这样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将具有共同能力目标的课程归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来相对自由地选课。这些模块按照不同的难易程度设置在不同的学习时段,使学习计划更清晰。
(2)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保证学生能力的形成。德国高等音乐教育有几种基本的课程形式:个别课、小组课、集体大课、练习课、研讨课。尤其是大量的研讨课,一般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以学生作报告和讨论为授课基础,教师只起指导和补充作用。这种课堂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研究能力、思辨能力与课堂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比勒菲尔德大学教授克劳森提出了另外四种教学形式:“理论课”要体现跨学科性,是与音乐学合作的教学形式;“学术性的参观旅行”(例如参观博物馆或音乐节)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开阔视野;“工作坊”则让学生亲自尝试与体验各种音乐,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或由本校教师主持,以专题的形式集中在某一时段进行,学生至少要根据兴趣选择参加两个;“项目设计”则主要与教育教学挂钩,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些教学形式已经在众多的音乐院校中实行,对于打破
刻板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很有益处。
(3)以“学分”量化课程的学习量。学分取代了德国高校以前的“周学时”(以每门课程每周的上课时间为标准计算),以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所需要的总时间为计算标准,一个学分的分值大约相当于30个小时的工作量,包括听课、课前预习和课外作业、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考试的时间均应计算在内。
音乐教师教育至硕士毕业必须完成最低300学分,包括音乐教育主专业、自选的第二学科、教育科学、实习、毕业论文等。这被视为从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4)强化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习与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学制改革后,“学校音乐教学实习”以及“学科教学法”等模块占有较大的比重,分散在学士学习阶段和硕士学习阶段。例如波茨坦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习章程中规定:学士阶段的实习包括三种形式――在第一或第二学期定期到学校见习、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实习理论、学校短期实习;硕士阶段有四个月的驻校实习,包括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此外,有关教育科学的理论课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其出发点在于,未来的教师应当具有坚实的教育科学基础,能够对教育和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具有教育学术性的思考和论证。
3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变化
教师教育分大学修业和学校见习两阶段的传统在改革中被继承下来。焦点在于音乐教师教育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关系及如何改革,以及大学修业期间的专业教学法知识是否切合教师见习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学校方面批评高校的知识太过理论化,没有考虑学校工作实际;高校则认为学生在见习教师阶段仅满足于从实践中得来的“Know how”以及被动适应所谓的学校管理,不可能大力推动教育的发展。一个理想的改革蓝图是,学校与高校放弃各自的成见,精诚合作,强调大学修业期间的实践部分以及教育科学、学科教学法的比重,克服教师教育中两阶段完全割裂的缺点,使它们有机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音乐教育家预言,尽管在音乐教师教育领域,迄今为止第一阶段被讨论的最多,但随着改革的深化,第二阶段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随着音乐文化、媒体技术的变化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持续的进修也将成为学校音乐教师的必需。
三、启示与借鉴
以上德国音乐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以及当前改革中的举措与困惑,对于中国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无启示。笔者认为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可以借鉴参考:
1 音乐教师教育的双轨制与分级培养模式使培养目标明确
德国学校音乐教师教育实行分级培养模式是一亮点。这种做法使培养对象确定、培养目标明确,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分别制定针对性强、清晰可行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各取所长。如果严格实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毕业生出路更明确,教师教育的就业市场也将更明朗化。
2 教师教育的“多专业性”规定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灵活就业
笔者以为,这种“多专业性”的规定将学生修业期间的关注焦点从喜爱的主专业同时引向其他领域,培养了广泛的兴趣,拓展视野,有利于其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例如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如果专职音乐教师开课不满工作量时,也有能力兼任其他课程的教学,而不至于胡乱应付。甚至可能出现由于教师编制问题,以音乐教师为“副业”,其他可执教学科为主业的情况。
3 强调实习与学校教学实践的国家教师资格制度保证教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