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职业素养论文

教师职业素养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职业素养论文

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第1篇

所谓的“现代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师要与时俱进,拥有与时展相适应的教学理念。现代美术教学就是使每个学习者都能从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得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收益,并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美术教师必须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把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1、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树立关注学生的进步和

各方面发展的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要一味的讲,把教师自己看成整个课堂的核心,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需求,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七年级美术教材“造型.表现”板块中《校园小伙伴》这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在获得有关人体比例的知识的同时,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获得情感方面的需求。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小伙伴,增加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美术知识,也关注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增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

2、现代美术教学理念要注重美术课的特殊性

它的特殊性在于它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艺术的多样性的特征就决定了美术学课的检验标准是全面的、可塑的、个性的、发展的。所以美术教学是灵活多变的,不能用经验的、教条的方法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也不能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3、教师要有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行为

每位教师在教完一节课、一单元、一学期的时候都要进行课后反思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上,自己设置的美术情境为什么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问题怎样才能给予及时的解决等。在反思的同时也要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其他教师在教学中的好的教学模式、方法。只有在不停地反思、反省中才能进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对教育有关部门来说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定期让教师学习美术教学的新理念,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准绳和标准可依,知道我们的初中美术教育不需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实行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型”美术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如果以后再组织类似的培训应该不同于以往的表面式培训,要真正让教师理解、明白什么是“美术教学”,并且要把培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去。其次要组织全县各个初中的美术教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以往在县级学校会定期组织考试科目的公开课、示范课,而美术课则很少,如织金县的王老师工作三年来只遇到过一次全毕节地区组织的中小学美术科目的优质课评比。组织教师上公开课可以从侧面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扬优点,改进不足。重视开展美术示范课,还要及时进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将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并且把这种认识与实际的教学相结合,让新的美术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能指导美术教师突破自身的限制,提高教学水平。

三、结语

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职业素养

本文尝试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道德素质、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教学以及掌握现代教学媒介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语文教师高尚而美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发自内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是一个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对语文教学抱有深厚感情的一个典型。她在《我深深的爱》一文中深情地说:“我和语文也许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学生时代就深深的爱上了它,有时竟达到了废寝忘食入了迷的地步。后来当了语文教师,与它朝夕相处,钻研它、理解它,感情就更深了。教中学语文,成了我终身从事的高尚事业,我为此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如果教师能把教书当成一种享受,那么就能真正用心对待自己的学生。一个教师只有保持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真心实意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这个职业很清贫,不要把他当作谋生的方式。

二、语文教师渊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素养

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心智的开发者,是学生心理完善的辅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多重角色决定教师需要加强专业素养。

教师语文专业知识修养必须做到渊博而精深。就拿钻研教材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把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并能准确地加工教材。”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参或者现成的教案去执行,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教师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课文时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强的说服力。而且教师在研究课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时,不要强迫自己去接受,要大胆地对此进行质疑。其实,教科书的编订者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他们也没办法给予唯一的答案,他们编订的内容只是供教师参考而已。相反,教师比他们更有发言权,因为教师每天和学生接触,他们对学生了如指掌,明白学生的现状。这一切要求教师积极加强语文学科文化知识修养,通过渊博而精神的知识去导引入。

三、语文教师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教育目的、任务、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现代教学观。“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只重成绩忽视了能力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摆脱传统满堂罐的思想,树立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现代教学观。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的,学生是作为一个人在接受知识、探究知识,教师没道理抹杀学生的个性,而应树立民主、科学、个性的现代观念,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语文教师娴熟而适切的专业能力素养

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毕业论文;“团队”模式;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06-02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通过毕业论文,创建一种新型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也已经成为推进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

一、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21世纪以来,实践环节薄弱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整体水平下滑,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学校方面。学校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学生毕业论文经费、实验设备、实验用房等教学资源紧缺。二是来自于指导教师方面。例如部分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学术与技术水平有限、缺乏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经验与方法、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指导人数偏多等。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例如学生对毕业环节认识不足、忙于就业、重视不够、平时缺少锻炼、理论知识不扎实等。这些问题导致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指导、论文评阅、学生答辩等环节不够严谨,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加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尤其是部分学生离校去企业实习,导致学校对学生监管不够,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因此,改革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提高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

1.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含义与优势。团队指导模式是一种在理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新模式[4]。我们的团队模式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教师团队,根据团队中教师特点进行分工,同时也有利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二是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紧密结合,以教师承担的实际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将科研团队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即形成一种“团队—科研”模式来指导毕业论文工作,这样有利于开展大型科研课题,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充分的实验数据;三是学生团队,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将一个大课题分成几个子课题,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来完成,同时又要求学生注意到课题间的联系与衔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在毕业环节通过参与实际科研课题,通过系统培训与锻炼,强化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

2.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①教师团队的组建与分工。笔者所在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团队由1名老教师、2名中年教师和2名青年教师组成。老教师主要负责选题审核,保证团队的课题有较高起点,负责开题报告的审核,中年教师主要负责实验中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研究的开展等过程指导,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与毕业答辩准备;青年教师主要负责文献查阅、科技文献阅读及外文文献翻译,青年教师更易与学生沟通,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了解学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掌握学生动态。在团队模式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毕业论文进程中的各个环节开展不同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引领。②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团队模式指导毕业论文有利于对学生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思考、团队精神的锻炼。毕业论文实施的全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前序课程中所学的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得到实际运用与提升。本团队在毕业论文工作中采取一学年分阶段渐进完成、各阶段目标明确、每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2~3项能力模式进行,采取的具体指导方式有教师讲解、跟踪指导、学生讨论、撰写总结报告等。要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指导,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毕业论文工作在第七学期开题,整个过程分为开题阶段、研究阶段、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开题阶段,指导老师集中讲解、学生实践与讨论、老师总结与检查要分多次进行,重点培养学生文献查阅与整理、科技文献翻译、可行性方案论证的能力。研究阶段是后续撰写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团队真正发挥协同效应的过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学生提出计划,老师检查并提出建议;学生实施操作,老师指导并督促;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解决。注重加强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锻炼其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边做边整理边总结,养成良好习惯。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此阶段采取老师集中讲解—学生撰写—老师再讲解的步骤,经过几个轮回最终完成。坚持预答辩做法,在正式答辩之前,指导老师集中讲解答辩注意事项,团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预答辩,学生与老师均给予点评,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答辩经验,也提供一次锻炼机会。正式答辩时学生按照答辩规则、程序、要求进行。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思维与应变能力。

在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转变了观念,树立以学生培养为本的思想,增加了质量意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环境保护和服务意识,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效果,在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校厅[2004]14号)[EB/OL].[2008-11-06].

http:///edoas/website18

[2]常虹.提高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5-10.

[3]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7.

[4]汪灵,林金辉,龙剑平.理工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指导法研究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会科学版),2008,16(4):88-91.

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第4篇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华职业学校十五周年纪念(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王永祥.从“劳工神圣”的新伦理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附1:《教师职业道德高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原因及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实现[J].礼仪与文明,2002(1):51-55.

[2]王清风.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37-40.

[3]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杨春茂.论新时期中小学师德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9):25-27.

[5]石文明.新时期的教师修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3(1):89-92.

附2:《会计职业道德滑坡与职业道德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宏、朱开熹.2002.“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会计之友.(1)

[2]广东省财政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编委会.2003.会计职业道德.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3]于书林.2002.论会计人员道德观.现代会计.(1)

[4]殷国滨.2002.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现代会计.(2)

[5]财政部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

附3:《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健.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D].内蒙古大学,2013.

[2]申慧英.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

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师范生 职业技能 研究

师范性是师范教育的特性所在,中学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教师是否具有职业技能,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师范毕业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然而,作为体现师范性标志之一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一直未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师范院校及学生的重视。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随后制定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规范要求。但从实际考察的情况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师范院校的调查资料表明,当前师范院校大部分毕业生缺乏从教基本技能,主要表现在:不善于口头表达,不善于板书,不善于组织管理,不会做班主任工作,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差的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

一、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差的成因

(一)师范院校“重专业知识,轻师范性”倾向严重。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影响,师范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多倾向于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的课程,以增强毕业生择业的竞争力和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来提高经济效益,却大大忽视和削弱了师范性课程,导致涉及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删之又删、少之又少,基本上只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外加教育实习。课时仅占总课时量的12%左右,这与英国、美国、日本及前苏联、前西德等国家的20%―25%相去甚远,表现出严重的比例失调。

(二)未真正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计划。

波兰著名教育家亚努什・科尔恰克说:“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在自己的阵痛中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将这真正纳入课程计划,要让学生联系见习、实习实际来揣摩、涵泳教育教学真谛,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掌握教学规律,进行创造性劳动,获得教育教学真经。可目前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却不能从时间、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得到根本的保证,从未真正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计划。许多系部的多功能教室不给教学法、教学论课程使用,导致该课程教师只能主动牺牲周六、周日、节假日及晚上休息时间带学生看教学实况录像或进行微格训练,无法达到规范化、实效化。正规的训练也无法认真考核,致使相当一部分师范生认为技能训练是额外负担,因而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效果。

(三)师范性强的课程未充分发挥作用。

系统论认为,在教育系统的诸要素中,教师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一端联结着教育资源,一端联结着教育对象,在教与学的矛盾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师范院校的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空洞、枯燥,方法和手段单一、俗套;轻实践,重理论,而理论上又无重大创新和突破的现象。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在撰写论文、评定职称时常遭到不公正待遇,认为该课程论文在师范院校里水平低、无意义,由此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严重恶果。师范性强的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未充分发挥作用,并且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而各专业教学法课程教师又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研究甚少,知之不多,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四)教学法教学论课程教师大多缺基础教育经验。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在师范院校各系部讲授教学法、教学论的教师,应该是既有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又有教育理论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可目前师范院校的许多教学法、教学论教师没有中学教育经验,尤其缺乏对中学教育最新动态的了解,直接影响到指导师范生从教技能训练的质量。学生唯一的正规、长时间的教学技能的实践机会是教育实习,而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不但缺乏指导教师,而且指导教师大多是由不上专业教学法课的其他教师担任,无法保证给实习生及时、有益的正确指导,间接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不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一)缺乏科学的指导。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在训练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但目前的现状是,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总体比较薄弱,既有管理上的原因,又有教师自身的原因。相对而言,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比较“外露”,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对学生训练能够提供良好的指导。按常规各科教学法在训练技能方面应独具优势,与学科专业、教育实习有直接联系,并且课程由各系自己开设,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悖,这主要与“法”中无“法”的课程自身有关,也与教“法”者不懂“法”有关。心理学、教育学教师不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其他各科教师头脑中毫无技能训练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有的学科教学法教师未从事过基础教育工作,也不屑于深入中学调研和考察,这样就不能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指导。这些师范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指导上的贫困落后。

(二)缺乏规范的管理。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个系统工程,从实施上来说,师范院校的教务处、各系部应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形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的训练链。但现实情况是,教务处统筹管理此项工作。在理论思考和操作运行中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多,特别对各专业学生必备的一般技能的训练、对课程的教学管得较多,一般技能训练抓得较紧,但对学科专业技能训练抓得相对较弱;课内教学较正规,课外分散训练较随意,无论是部门间的分工协作还是训练内容的安排,缺乏整体上的协调、管理上的规范,使本应严格规范的技能训练陷入目标不统一、活动即兴式、效率低下的怪圈。

(三)缺乏有效的反馈。

养成教师职业技能必须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在动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发展效益,必须注意反馈调节功能。而训练计划的安排不当,从根本上压抑和限制了这种功能。师范学生平时职业技能训练效果的好坏,不易得到检测,只在教育实习前后才能亲身体验。等他们静下心来思考研究教师的指导,有所反思、有所进步和提高的时候,教育实习也行将结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生对技能训练没能充分发挥反馈调节功能而深感遗憾。研究表明,这种动机倾向是理智的和较为直接的,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内驱力,是值得珍惜的。通过综合性实习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评价还较公正,却因不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计划而把它放弃了。

(四)缺乏严格的考核。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第四条指出:“高等师范学校要从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高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对四大部分训练内容(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考核分别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各师范院校在实际执行中却偏离甚远: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和书写规范汉字考核比较规范、正常、成熟外,对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有的学校连细化的考核标准都未制订,更谈不上严格考核。考核本身具有评价、激励、反馈等功能。考核可以检验师范生职业技能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评价师范教学工作成效;检验和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们更好地加强技能训练,同时也促进师范教学改革的深入。然而,未能做到严格考核,几乎使这些功能丧失殆尽。

基础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改革中肩负重任,对青少年的教育、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负有重大职责。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师资,新课程理念下的基础教育对师资素质的高要求与师范毕业生质量规格间形成了一定反差,导致师范毕业生对教师职业的“适应期”延长。师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贫困状况从用人单位对师范毕业生的评价中可以得到证实,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差。

综上所述,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是目前师范教育中存在的普遍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亟待加强,采取有效措施贯彻执行国家教委于1992年9月制定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和1994年进一步制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的文件精神,努力抓好师范院校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迫在眉睫,否则将严重影响师范毕业生质量乃至基础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

[2]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