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西;福寿文化传承创新途径

G127

中华福寿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民族教化方面具有潜移默化、民族规范和民族凝聚等作用,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人民物质和精神日益丰富的今天,福寿文化成为社会普遍需要的文化之一。广西地理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是多民族长期居住融合的地区之一,是国内分布最多的福寿资源区域。研究福寿文化的传承,探讨福寿文化的创新传播之路,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福寿文化的内涵

福寿,简言之即“幸福长寿”。福,指幸福、福气。凡富贵寿考、康健安宁、吉庆如意、全备圆满皆谓之福。①《尚书・洪范》载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②孔颖达疏云:“‘一曰寿,’年得长也。”寿,指年寿、寿限,进而引申为指长寿,活得岁数大。福文化的思想内涵是“阴阳合一”,寿文化最基本的思想内涵是“天人合一”,福寿两全成为人们的理想,俗语里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春联里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都是这种理想的体现。

福寿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随社会历史变迁而丰富发展。总体来说,福寿文化就是以追求幸福安康长寿为目标、以传承和谐美满生活为主旋律的文化复合体。福寿文化的主体承载者是长久生活于某一福寿区域中的居民,他们自发地形成了以福寿为美的审美理念,养成了天人合一、福寿安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氛围。

福寿文化的内涵经过数千年发展而日益丰富,经过长久居民数代人不断积累而形成,具有地域性。上升到哲学高度,福寿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成果,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生命寄生于天地之间的良性状态。

二、广西的福寿文化

作为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省份之一,广西地处祖国西南部,南面临海,北面靠山,与内陆链接以桂柳走廊为主,地理位置特殊,形成了丰富的原生态福寿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国福寿文化的重镇。广西的福寿文化呈现出一系列特征。

(一)广西福寿文化源远流长。远自宋代,桂北永福县就出现了摩崖石刻“百寿图”,被视为稀世之宝,数百年来盛传不衰,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和审美价值。而镌于该县中心凤山顶上的石壁“福”字石刻,传说乃据宋代武状元李琪之掌书“福”字,由高僧雕刻而成,距今800多年。巴马在秦代就已归属中华版图,隶属桂林郡,因地处偏远,山水丰富,居民安乐,无为而治,长久以来以寿见长,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

(二)广西福寿文化资源分布较广。在中国老年学学会评选认定的41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广占10席,分别是巴马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岑溪市、东兴市、蒙山县、容县、永福县、扶绥县、上林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广西以占四分之一强的“长寿之乡”,居全国之首,广西也因此成为中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广西的福寿资源呈现片状分布的特点,不均匀地分布于桂南、桂北、桂西北、桂东南等区域。广西的福寿资源差异性突出,一地的福寿文化与另一地的福寿文化具有很大的不同,各具特色。例如,永福位于桂柳地区文化核心区域,形成了以福寿文化见长、以福寿安康长乐为主题的福寿资源;容县是侨民之乡,形成了以侨民侨居为主题的福寿资源;巴马是瑶族长期居住的地区,形成了自然山水养生长寿的福寿资源。

(三)广西福寿文化与独特的山水、地理、人文紧密相连。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受海洋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广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落差较大,地理自然资源丰富。广西常年雨量丰富,汛期时间长达9个月,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是下游西江、珠江的主要给水地区。充沛的水资源长年累月不断冲刷于山川间,形成了丰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些福寿文化的片区就处于这些喀斯特地貌中。长期以来,因交通不便,广西区域内的片状福寿群体独立自由自主发展,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其他临近福寿群体影响,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系统和日常生活体系,是一个个独立的“桃花源”。例如,永福以福寿文化的阐述见长,巴马以自然山水养生见长等等。

三、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的意义

在现阶段,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广西福寿文化,去旧变新,赋予其科学内涵,成为摆在民族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有利于推动边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发展总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总是曲折向前发展的过程。广西福寿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悠久性等属性,是凝结各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发掘、弘扬广西优秀的福寿文化遗产,有利于繁荣当今文化事业,建设西部和谐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提高文化发展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部署,引导传播福寿文化应该被地方列为当务之急。只有一个个民族地区、民族区域的文化发展起来,才能为区域整体的文化增添动力,才能丰富一个国家的综合文化实力,为国家的整体文化软实力增添活力。

(二)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同世界的融合进一步加强,一些洋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以其仪式简单、过程浪漫等优点,正越来越向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出挑战,以致于当下的年轻人对于西洋节如数家珍,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无知淡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激荡下,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福寿文化不能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若不积极去旧变新,许多优秀的福寿文化将面临被历史湮没的危险。这其中的原因复杂,既有文化主体自身发展的原因,也与主管部门缺乏引导和先进管理相关。广西福寿文化是广西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动员,发掘整理,去粗取精,去旧变新,发展、弘扬传统的福寿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激发正能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四、广西福寿文化的传播和创新途径

笔者以为,广西福寿文化要去旧变新,宏观上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福寿文化本身、福寿文化的宣传者、福寿文化的经营者,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实现变新,具体表现如下。

(一)广西福寿文化本身:扬弃与传承

福寿文化本身是一个变动的虚拟体。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福寿文化呈现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历史内涵。福寿文化的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福寿文化都与当时的社会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价值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当代的福寿文化本身正呈现出新的活力和生机。作为主体,福寿文化承载了丰富的福寿历史文化,深刻影响着福寿群体和福寿群体的周边人群,形成一种无形的强有力的软实力。

由于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制度的钳制之下,视野狭窄,活动范围小,从而形成了许多诸如五四时期批判的旧道德、旧伦理、旧观念等“文化包袱”,具有愚昧性和保守性,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一些地区的祝寿礼仪文化,不仅花样繁多,而且巧立名目,铺张奢靡,造成财力、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而“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世俗旧观念,致使超生频现,导致男女比例失调,不利于社会发展。

广西福寿文化本身,要从内容上剔除那些烦琐的、有危害的、具有迷信色彩的部分,保证广西福寿文化的纯洁性、丰富性和健康性。我们要挖掘丰富的广西福寿文化资源,让福寿文化在一种和谐氛围中实现健康发展,使人人都能享受到福寿文化带给大家的滋润和哺育,让广西福寿文化更富有积极意义。

(二)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倡导新形式、新内容

熟悉电视节目的观众一定不会不知道,历史巨制《大长今》、《甄传》几乎征服了所有的电视观众。二者为何如此成功?观赏过的人们都知道,它们的一个重要成功因素,在于表现了许多优秀的中韩民俗文化,例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犹如摆在观众眼前的一道丰富大餐,色、香、味、形俱佳,把历史真实地再现在观众眼前,赢得高收视率确是合乎情理。

《大长今》、《甄传》的事例启示我们,作为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者,要力求用新形式、新面孔来宣传和弘扬本地域的优秀民族文化,而不是止步不前,墨守陈规,应该吸取精华。把优秀的广西福寿文化通过有意义的手段或方式以现代的形式表现出来,剔除消极的、迷信的、落后的部分,通过补充新内容加以合理改造而以新面孔出现,不断地把广西福寿文化推向前进。

要用新的方式来发扬广西福寿文化,离不开现代媒体的传播,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工具。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通过其自身特有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广西福寿文化的前进,不仅能满足受众精神需求,满足他们的娱乐需要,而且能够拉近受众和媒体的距离,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收听收视点击率,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可喜的是,一些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已经认识到了广西福寿文化的重要性。如广西电视台2012年以来制作、播放的《广西历史文化大讲堂》,是一档大型的有关本土历史文化的系列电视节目。该节目揉入丰富的电视元素,讲述故事化、呈现影像化、嘉宾学者化,富于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奖项。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加强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推介。在网络媒体方面,最知名的是广西永福县打造的“中华福寿网”,通过“福寿文化、福寿节、福寿物产、福寿丛书”等栏目传播福寿文化,深受大众欢迎。

福寿文化是民众最容易接受并广受关注的文化形态,电视传播既能传承传统文明,又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既能取悦民众,又能引导民众,有着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现代媒体再现福寿文化,在题材上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福寿文化能与现代媒体联姻,使民俗的传承摆脱了地域时空的限制。福寿文化的宣传者要着力打造福寿文化品牌,发扬优秀丰富的广西福寿文化,就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媒体。以鲜活的艺术形式、饱满的艺术内涵征服受众,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又传播了福寿文化,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广西福寿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可见,福寿文化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创新、发掘新的内容,才能持续地推动广西福寿文化的发展,保证广西福寿文化的活力。

(三)广西福寿文化的经营:创办福寿文化产业

中华福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文化含量和精神含量异常丰富。怎么开发好这个资源是眼下的重要课题,而福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模式。

福寿文化旅游开发就是以一个地区的福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开发。广西福寿文化具有西部地域性、多样性、多层次性的特点,涵盖非常广泛,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艺术等,其内容极其庞杂丰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无形的甚至在心理上感觉不值一提的现成资源,非常具有市场潜力,只要开发得当,就能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西北师范大学民俗学教师王贵生认为:“民俗文化走向市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创办福寿文化产业,同旅游业紧密结合,实现协调发展,已经是中华福寿文化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广西,2006年至今连办7届的桂林永福养生旅游福寿节,2008年至今举办4届的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以节庆方式诠释福寿文化的精髓,都是很好的实践典范。这些以传统福寿文化为基础的节庆活动,承担了保护当地特色文化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功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非常明显,实现文化与地方经济良性循环。如永福县通过举办养生福寿节,既弘扬了福寿文化,又提高了永福的知名度,永福走出国门,世界了解永福,养生福寿节成为促进永福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盛会,提升了县域经济竞争力。而巴马作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通过文化品牌“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向世界推出了巴马国际长寿养生之都的美好形象,其中的长寿研究成为巴马长寿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催化剂,展现了软实力、硬支撑的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主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福寿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具有可行性的成功举措。据《河池日报》2012年11月15日报道,巴马通过节庆活动的宣传、推介、洽谈,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作用。2012年1至10月,巴马接待国内外游客191万人次,比2011年同期增长25%;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50%。福寿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举措既保护和发展了广西民族福寿文化,又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发展。

在开发广西福寿文化旅游资源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遵循规律办事。作为福寿文化旅游开发者,切忌盲目上马,乱摊项目,过度开发。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福寿文化旅游开发机制,按照市场化开发的思路,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完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硬件条件。其次要整合资源,推出品牌,形成优势。此外还要注重福寿文化的保护,不能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发生变质,造成当地福寿文化的贬值。

注释:

①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②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马庚存.民俗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培育[J].南京社会科学,2004,(7).

[2]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

[3]姜继为,吕桂兰.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陶虹.依托福寿文化打造永福养生旅游业[J].法制与经济,2012,(5).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王希杰;学术探索;语言学;修辞学;“三一”语言学派

中图分类号:H 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2-0111-06

王希杰1960年走上语言学研究之路,学界对他的学识才情、学术创建多有赞许。海内外不少学者对他的学术理论、学术思想自觉进行研究、阐发和运用,据不完全统计,研究文章总数近250余篇,论著5部,总字数超过了260余万字,形成了一个王希杰学派——学界命名为“‘三一’语言学派”。

一、学术起点与学术传承

1960年20岁的王希杰在《中国语文》连续发表了《列举和分承》、《鲁迅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两篇文章,其时他还是一个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

王希杰说:“我在一些地方写道,我有两类老师,一类,教我现代西方语言学,如:方光焘、岑麒祥等;另一类,教我传统语言学,如洪诚、黄淬伯、钱玄(小云)等。”这两类老师的特点是,前者熟悉西方学术思想,重视理论方法,后者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重视语言事实。正是这两类不同治学旨趣、不同学术造诣的导师给了他不同的学术滋养,为其成功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基础。

方光焘、岑麒祥都是留学法国接受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滋养的杰出语言学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深刻影响了王希杰的语言学研究走向,其中方光焘对王希杰的影响尤为深刻。方先生是著名理论语言学家、语法学家和语言战略家。他对学生非常严格,在指导王希杰毕业论文第一次见面时所说的一番语影响了王希杰的一生:

你在《中国语文》上发表的两篇论文,

我都看过了。严格地说,这算不上科学的研

究!这不过是收罗了大量的语料,加以分

类,再一一分析罢了。真正的科学研究绝不

是罗列事实。真正的科学研究,必须是从一

定的原则、原理出发,占有一定数量的可靠

的语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来加

以分析,然后抽象概括为理论,最后建立自

己的理论体系。

王希杰大学毕业留校,首先在方光焘担任主任的语法理论研究室做实习研究员,师从方先生学习语言学理论。方先生对王希杰有很高期许,在方先生的指导下,王希杰专攻索绪尔、叶尔姆斯列夫和美国描写语言学,其语言观与方法论明显受到了结构主义的影响。钱玄是王希杰走上语言学之路的引路人。洪城、黄淬伯是朴学家,他们严谨的治学作风、对语言事实的高度重视,同样深刻影响了王希杰。在两类名师的综合影响下,王希杰的学术研究就体现为既重理论探索,又重语言事实。

二、学术探索

王希杰的学术探索体现了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理论探索与积累语料并重

王希杰的学术研究涉及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语言分支学科,在语法、修辞、词汇方面用力最勤,屡有创建,在语法学上的一些独到见解的论文对语法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反响,其中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代表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观王希杰50年来的学术探索,一以贯之的特点是既重视理论探索,又十分重视语料的收集积累,这是语言学界的共识。1993年王希杰的《修辞学新论》出版,胡裕树先生在“序言”中认为这是一本“三新”著作:“首先是观念新:新的语言观,新的修辞学观”;“其次是:方法新”;“第三是,语料新”。概括精准,得到了广泛认同。

因为王希杰致力于理论探索并不断超越创新,所以他在不同时代的研究成果都代表了该时代的研究水平。上世纪80年代的《汉语修辞学》、90年代的《修辞学新论》、《修辞学通论》、新世纪的《修辞学导论》、《汉语修辞论》等,一经面世便给学界带来新的理论冲击,并引发研究阐释的热情。王希杰对理论探索的重视,应该说与方光焘等先生的教导有直接关系。

重视第一手语料的收集积累同样是他治学的鲜明特色,所以读他的书不但可以获得理论启发,而且经常被他精彩而得当的例证所吸引,甚至不时出现一些研究者直接从其著作中借用例证的现象。还有的研究者不无好奇问王希杰:为什么精彩的例子都跑到你的书里去了?

王希杰对语料的重视,不但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中,还可直接从他的有关论文、论著中得到印证。2000年出版的《修辞学导论》设专章“例子和态度”、“体系和例子”,同年撰写并发表了论文《修辞学论著写作中的例子问题》(《辽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2003年还专门与孟建安进行了《关于修辞学论著中的用例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的学术对话。在这些论著、论文、对话中王希杰系统阐述了其例证观,如例子在理论建设、体系建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修辞学论著中如何使用例子、如何评价例子,修辞学论著中例子运用的偏差等等。应该说,王希杰对语料的重视不仅受到了洪诚、黄淬伯、钱玄等老师的深刻影响,更与其本人对例证价值的认识直接相关。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

发展趋势

战略规划

服务转型

队伍建设

经验交流

分类号G251

DOI

10.16603/j.issnl002-1027.2016.06.003

2016年9月28日至29日,第九届全国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在河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办,河南大学图书馆承办。来自全国83所高校以及《图书与情报》杂志社的200余位图书馆界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提升品质增强效益规划未来”,深入探讨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新理念和新探索,为图书馆事业增强效益、提升品质建言献策,规划未来的发展之路。

论坛由五个专家报告和一个主题报告、两场主题发言和大会优秀征文主题报告交流三个板块组成。来自上海海事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的8篇优秀论文进行了交流。本文对论坛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1.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战略规划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必须积极更新理念,适应时展,同时图书馆服务技术的进步也受益于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变革。2013年,国际图联第一次了《图书馆趋势报告》;2014年8月,国际图联里昂年会了《图书馆地平线报告》,提出了未来5年图书馆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1)大学图书馆服务嵌入课程;(2)重新思考图书馆员的角色与技能;(3)收集和保存研究数据的数字化产出并纳入馆藏;(4)发现系统的选择竞争;(5)支持积极变革的需要;(6)持续推进整合、互操作与协作的项目。北京大学的刘兹恒教授以“图书馆发展的十大趋势”为题,阐述了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环境网络化、资源数据化、功能智慧化、阅读移动化、空间创意化、用户自主化、工作规范化、馆藏仓储自动化、事业社会化。未来图书馆的服务是泛在化的,用户在哪里,图书馆的服务就在哪里,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获得图书馆的服务,甚至用户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却已经利用到了图书馆的资源或者得到了图书馆员的帮助。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实行的“资源到所,服务到人”的服务模式,通过公共集成服务平台,将数字化文献资源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推送到科研现场,使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办公室、野外场站和家里就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图书馆开展面向一线创新基地、研究所、办公室、课题组和个人的学科化服务,努力“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致力于提升科技自主创新的文献保障能力和学科情报服务能力。未来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提供,图书馆之间实现深度整合,共建共享真正成为现实。未来的图书馆不论大馆小馆,在云环境下连为一体,各自分工,开展资源建设和服务。图书馆有了参与数字出版的条件,打破了当前出版社和图书馆分处于信息资源的生产、流通上下游的秩序,创造了信息传播的新业态。图书馆不再只是信息资源生命周期中处于下游即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机构,随着网络化开放存取的进展,图书馆将会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数字出版机构。

刘兹恒教授从“如何对图书馆的服务及其未来角色进行重新构建、教育数字化给图书馆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图书馆怎样在所在社区发挥实体和数字化作用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宣传自身成就”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美国图书馆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服务、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加强图书馆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南开大学的柯平教授分析了我国图书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指出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出了不少成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首先要进行科学定位,每个图书馆要基于自己的特色进行定位,避免同质化。已经制定好的规划都建立在对当前形势的描述上,没有做环境扫描和情景规划,这样很难进行科学的定位。战略管理方面进展缓慢,在战略规划工作上,图书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和变革方向

2015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图书馆应不断提高文献服务水平,采用现代化技术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空间,注重用户体验,提高馆藏利用率和服务效率。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图书馆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服务方式,加强队伍建设,辅助教学变革,支撑人才培养。论坛就此也邀请专家作了报告。

2.1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要嵌入科研过程,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陈进馆长认为必须立足于支持教学和科研来进行图书馆定位,大学图书馆应该重点关注服务的转型和创新,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智慧图书馆。要重视标准化,以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发展。面对海量异构分布的资源环境,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指出,引导读者快速发现学术资源并有效获取是图书馆必须夯实的服务基础。图书馆要提升面向多角色的数据支撑能力,要融入数字学术支撑环境建设,图书馆要在科研数据的出版、共享、引证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协作创新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肖珑认为研究支持服务是未来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点。高校图书馆要进行研究服务的创新,要搭建科研数据管理平台,开展数据收集和分析服务。

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认为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创新要从门户开始,新一代图书馆系统应该是构建在文献元数据仓储上的图书馆门户。他详细介绍了重庆大学图书馆建设元数据管理平台的具体工作以及基于数据平台进行的馆藏分析、文献推荐、读者交互、构建专题资源库和课程资源库、虚拟图书馆等创新型服务工作。重庆大学图书馆和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建设图书馆区域联盟――“智慧图书馆服务门户联盟”。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指出,D书馆具有很强的技术敏感性,图书馆服务的每一个飞跃都受益于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图书馆服务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她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读在清华”和“数据支撑服务”应用案例。面向读者的服务方面:图书馆积极整合需求与服务,综合利用数字化、虚拟书架、多源数据集成等技术,建设开放弹性的一体化服务平台――读在清华。该平台的数据准备简单,馆员应用门槛低,可以快速部署虚拟专题书架,可面向老师直接服务。面向机构的数据支撑服务满足了机构对学术产出精细化管理的需要,针对学者对学术影响力追踪的需求,为每位学者建立学术主页,打通了数据源获取渠道和校园内部身份数据获取渠道。

针对图书馆如何深化科研服务的问题,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认为从“科研项目申报”到“研究过程”以及学术成果的“发表和评价”等环节都离不开图书馆的重要支持作用。另外,武汉大学图书馆王新才馆长从“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特色”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的特点和实现路径。他指出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特色的实现要素主要包括馆员的知识素养、技术运用能力、策划与实现能力、争取经费与政策的能力等;图书馆服务要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服务对象进行细分,对馆舍空间布局进行改进和重设;阅读推广活动要重视品牌塑造。他从师资队伍、图书推荐、新生入馆教育、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具体实践。

2.2图书馆空间再造和馆际合作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和变革对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和馆际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空间的改造和功能重组是近几年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朝荣教授介绍了香港NT大学图书馆在优化空间、支援研究、跨校协作等方面的创新以及未来发展的要点。优化空间方面:聚焦读者需求,区划不同的空间配置,构建灵活多变的功能布局,提供超过600个座位的24小时开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使用需要。创建跨学科的互动空间来辅助学习,引进多类型文化活动吸引读者。在跨校合作方面,由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主导,香港八所高校共同参与开发及推行共享、互动的多媒体课件,以提升香港高等教育中的资讯素养教育水准。课件以真实个案建构情境,利用互动及多媒体的形式,加强学生树立科目共通的信息素养概念。另外,八所高校依托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学图书馆联席会,建设共享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实现联合编目、目录共享、联盟采购和馆藏建设合作。

2.3图书馆服务的绩效评估

如今,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领域,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是推动图书馆工作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一套完整的图书馆绩效考核制度应包括考核目标、考核依据和办法、考核主体、考核对象、考核的反馈与应用、激励机制等。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考核目标、考核依据和办法以及激励机制。”针对大学图书馆服务不同层次的目标:满足用户需求;提升读者的学习、研究和决策效率,提升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文化发展和社会繁荣;传承人类文明等,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慎金花从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估的组成要素、理论背景、现实需求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并指出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努力。

3.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经验交流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15年,国家提出了“双一流”建设战略,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为我国未来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了新的蓝图。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制定新的发展目标,重在服务的转型和创新。因此,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高校图书馆业界的专家们分别基于各自图书馆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信息分析服务辅助管理决策”、“信息素养服务支撑人才培养”、“馆员队伍建设”、“构建创新服务体系”等问题并交流了服务和管理的实践经验。

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顾建新认为,随着教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图书馆服务要立足于辅助教学变革,支撑人才培养。图书馆的任务是以用户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能。

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铁虎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以信息分析为核心的学科服务工作:为科研团队提供定题服务、文献传递等个性化服务。收集推送“最新学科研究热点与前沿”,为学校高端人才引进提供决策参考等。

河南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郭鸿昌从“文献资源采购、基础服务、跨部门岗位设置、学科信息服务、阅读推广”等方面介绍了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创新服务。重点介绍了图书馆构建的“3+3+2服务体系”,包括三个创新服务平台:360导读平台、部室博客和QQ群、馆读互动信箱和图书馆官方微信微博。三样温馨服务:一净、二心三引导(即干净的阅览环境;对待读者贴心,回答问题耐心;即引导学生养成文明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做文明的读者,引导学生强化公民意识。)。两种学术沙龙:定期举办资源利用学术沙龙和科研学术沙龙。信息服务方面,开展了情报分析、学科评价、专利信息服务。该馆对ESI、SCIE等13个数据库中的河南大学发文量及被引量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完成了《河南大学优势、潜力学科及高被引文献分析报告(2004-2014)》《河南大学论文产出能力及学术影响力统计分析报告(2010-2014)》《河南大学ESI最新统计数据(2005-2015)分析报告》《河南大学专利(2015)分析报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刘万国从学术交流新生态与文献资源建设角度,阐述了建设图书馆文献资源联盟的重要性。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宇从建设高素质的馆员队伍角度,介绍了该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李玉海重点介绍了该馆在文献保障、课题跟踪、学科评估、机构知识库建设等方面将服务嵌入科研过程、辅助管理决策的具体实践。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周跃红认为,图书馆的全部业务包含三个维度:资源维、服务维、管理维。资源是基础,服务是核心,管理是关键。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存在馆舍有限、阅读空间面积不足、电子阅览室窄小等实际问题。根据该馆共享空间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物理空间建设:以小见大,挖掘空间;接入互联网+,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凝聚文化氛围,灵活利用空间。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相对缺乏,在有限条件下进行提升和合理配置是问题获得缓解或解决的关键,应升级电子设备,为技术应用提供支撑、保障;优化馆藏布局,实现一站式信息获取;整合数字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4.优秀论文交流

在论坛的优秀征文报告环节,共有八篇优秀论文的作者作了汇报交流。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的陈灏、顾亚竹、梁伟波、王慧的论文《“平台战略”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构建校园文化服务平台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海大人文”平台建设为例》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近年来所建设的校园文化服务平台“海大人文”为例,从“平台战略”的视角,探讨了当前大学图书馆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新作用,并对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李燕、魏群义、孙锐、王英的《面向一流学科建设的资源保障与利用策略研究》,首先分析了重庆大学图书馆目前在一流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制度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服务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四个维度对一流学科的文献需求进行了{研,找出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一流学科文献资源需求存在的差距,提出了面向一流学科的数字资源保障策略及有效促进资源深度利用的服务模式。

东南大学图书馆的石明兰、陆美、钱鹏、程宏、陈卫红的《JALIS学科服务平台查收查引模块设计与实现》,通过网站调查和文献调研,对既有的图书馆查收查引系统及查收查引工作流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查收查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开发JA-LIS学科服务平台查收查引模块。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块解决了手工排除自引时因人为原因而可能出现的他引结果数据不同的问题,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该模块还实现了查收查引业务数据的存档和再利用,为机构知识库建设准备了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史慧丹的《大学生阅读推广:关联与创新――以39所985高校网站调查为例》,以我国39所985高校图书馆的网站调查为基础,通过对该类高校的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的一系列关联活动的考察,提出了“设置专门的阅读推广小组”“加强区域协作”“注重活动可持续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一系列措施,并探究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后期评估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孙媛媛的论文《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向全国31个省高校图书馆发放的“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人员结构、实施分类管理、重视馆员培训等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三亚学院图书馆游凤霞的论文《高校图书馆核心服务绩效评估和创新服务》,提出高校图书馆要对自身服务进行自我的纵横向评估,对自身的服务绩效特别是核心服务要有一个常态的监测,掌握核心服务成效,这样才能发现图书馆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朱金德、钱承军的《学术评价中期刊在论文评价中的作用边界》,主要探讨了期刊对于论文评价的作用、期刊评价指标及其分类以及期刊对论文评价的作用的边界问题。

河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于红英的论文《试论建立高校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以河南大学阅读推广为例》,根据河南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提出了通过建立阅读推广机构、完善保障体系、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品牌活动等措施,建立高校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的方案。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应偏重于培养专业化的艺术舞蹈人才,通俗舞蹈教育则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格局违背了普通高校培养综合型、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越来越不被身为受教者的大学生所接受。本文分析了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可行性,并就具体执行方法进行了探究。 

 

目前,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已开始设置舞蹈教育专修或选修课程,然而,很多大学开展的舞蹈教育课程主要是进行艺术舞蹈教育,从目前的生源情况和教学效果来看,艺术舞蹈教育并未得到大学生的热力追捧和普遍认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与艺术舞蹈本身的特点不无关系,艺术舞蹈虽然艺术品位较高,但并不符合普通大众的欣赏习惯,所以排斥的心理可想而知,要想发展舞蹈教育,提高舞蹈教育水平,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基础的“通俗舞蹈教育”,以此来逐步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一、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的可行性分析 

相对于艺术舞蹈而言,通俗舞蹈以大众娱乐为基本目的,舞蹈形式相对自由,适合大众参与,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感到兴趣,才会去深入学习和探索,这对提升舞蹈教育水平、提高舞蹈教育效果是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具体理由如下: 

1.推行通俗舞蹈符合大学生审美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需求是学习兴趣的直接动机,舞蹈教育也必须找到受众的需求,然而我们当前的高校艺术舞蹈教育就忽视了学生对通俗和大众文化的需求。一个通俗舞蹈缺失的课堂,必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当今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需求,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舞蹈教育的目的最终也无法实现。 

2.推行通俗舞蹈是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具体贯彻 

通俗舞蹈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通俗舞蹈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促进他们掌握基本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培养舞蹈审美的能力,并且可以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进而完成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推行通俗舞蹈教育是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3.推行通俗舞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是普通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而“创造”是与“自由”相关、与“束缚”相背的,通俗舞蹈就崇尚行云流水、自由发挥,大学生在对于通俗舞蹈的学习和实践中,可以放松心情,解放心灵,进而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二、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具体教学方式 

在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大程度地普及和提高大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综合素质和审美情操,而不是一概而论地进行专业化和技术化培养。在高校推行的通俗舞蹈教育有别于传统的舞蹈教育,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1.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学要体现实践特色 

与其它舞蹈形式从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不同,通俗舞蹈更多是对于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一种舞蹈表现和诠释,所以,通俗舞蹈教学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质和兴趣。在学习通俗舞蹈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突出通俗舞蹈实践课程的分量,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2.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学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①。许多舞蹈老师没有考虑学生间的需求差异,采用同一要求、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和辅导,从而导致舞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脚步,无法感受成功的,长期的落后状态使他们对舞蹈教学产生抵触和恐惧情绪,丧失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因此,在高校通俗舞蹈教育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也可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师以最基础的知识为引子,以提问的形式逐步把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知识范围,走在前面的学生可以温习基础的知识,走在后面的学生可以逐步学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3.高校通俗舞蹈教学应营造丰富而直观的情境 

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肢体艺术,在相关的“情境”中,人们才会做出由感而发的肢体运动,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营造恰如其分的“情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高校舞蹈教育,更该注重“情境”的营造,因为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有独立思考和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往往命令式的教唆不能对其产生正面的作用,只有营造出适当的“情境”,他们才会主动感受这种情境,主动地将自己融入到这种情境中去。 

普通高校推行通俗舞蹈教育是对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一种传播和传承,同时也符合培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综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发展,为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普通高校通俗舞蹈教育将大有可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同仁加入到在普通高校推广通俗舞蹈教育的行列中来,也期待着高校通俗舞蹈教育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注释: 

①杜保胜.分层次推进教学法的实践和探讨;中学数学教学;1997年 

 

参考文献: 

[1]黄宽柔,姜桂平.舞蹈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 

[2]阎孝英.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初探,湖北体育科技[j],1995.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