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课程总结

会计课程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课程总结

会计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PDCA循环;全面质量;教学活动

一、PDCA循环下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管理体系概述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是一套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是一个不断循环提升的质量管理过程。(如图1)

PDCA循环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指依据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将会计专业教学活动整合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四个环节。分别是搭建教学计划平台(P),实施理论、实践与能力一体化教学活动(D),再到岗、证、能融通考核(C),最后环节是总结经验(A),分析总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PDCA循环下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提升的会计专业教学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岗、证、能一体化培养,规范教、学、管行为,推动会计专业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图2)

二、PDCA循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搭建教学计划平台(PLAN)

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在PDCA循环体系下会计专业教学活动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开展:首先,正确认识会计教育目标,本文主要采用阎达五、王化成先生关于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性知识,具有较好地从事会计审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其次,界定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经济时代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需要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最后,细化会计专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能只重视会计专业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学活动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活动行为,需要将专业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及综合素质有机揉合在一起,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塑造。

(二)实施多维课程体系(DO)

依据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及具体方案,实施多维课程体系。多维课程体系要以会计职业能力为基础,综合会计人员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要求,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互为一体的三维课程体系。第一个维度是基于会计工作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向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及将来的会计岗位需求训练会计相关技能,如:填写支票,装订凭证等会计专业技能;第二个维度是会计专业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第三个维度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方法能力,如逻辑思维、统计分析等能力。通过多维课程体系实现学生能力本位和全面素质培养之间的协调,将教学活动整合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化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三)动态的、过程性效果评价(CHECK)

纵观多数高职院关于会计教学活动评价“几张试卷几套账”,导致教学活动评价形式单一,过多注重结果评价,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评价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引领与促进作用。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多个角度,贯穿于课、内外整个教学活动;评价内容包括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会计技能的熟练程度、小组 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情况、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在评价时间方面,教学评价应该涵盖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从专业课程角度评价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掌握程度,从能力提升方面考核学生某方面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根据会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表的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目前会计岗位需求的吻合程度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考核,籍以调整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

(四)总结经验(ACTION)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教学活动总结反馈机制,总结反馈环节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PDCA这个循环体系能否不断提升的关键。在总结反馈环节,需要学院、教学部、教师及学生等各个主体,从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出发,针对每一实施环节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好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进而规范化、制度化;不足的方面加以总结分析,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或现象,针对这个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应对新的就业环境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改进完善PDCA循环系统进入下一个循环系统。最终,通过PDCA循环的不断运转,原先在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问题不断出现而又不断解决,如此循环不止,是全面提升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体系。

总之,将PDCA理论应用于会计专业教学管理活动,对于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将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会计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07-01

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将不再适用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检验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且可以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以现代信息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代替传统落后的评价体系。

一、传统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评价

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评价更加注重的是总结性评价和知识性评价,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就是期末的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课后作业,即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成绩是(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所有成绩均由教师一人评价完成,与一直接触到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差不多,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即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导致大多数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并不清楚在高职院校学习与在普通高校学习,及与在初中、高中的学习有何不同,仍然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要多学些技能、走出校园就能够零距离上岗的意识。因此,落后的评价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甚至职业理想,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个人潜力和能力的发挥。

二、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是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自我诊断、自我认可和自我完善,他评是教师和同学对学习者的评价,可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性,两者相结合,有利于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增加课程的参与度,促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的内容更容易达成共识,并真正实现以评促改。

2.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可以理解为是对学习者的综合性评价,重在整个教学模式的教学最终效果的评价,它是对被评价者的最终判断,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可起到调节、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观察学习者适应和进步的全过程及最终的教学效果。

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科学性是评价指标符合高职课程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分平时和期末两大模块来设计指标,平时再按照具体教学环节设计课前视频学习、课堂学习过程、课后效果总结三个维度设计一级指标项,即从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效果三大方面展开评价。可操作性是在确立的一级指标项下的各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在完整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化易操作,即简单易行。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遵循上述评价原则,分平时和期末两大模块,构建了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每一个指标项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下图:

会计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2016年大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一

时光飞逝,转眼间新年钟声又即将敲响,又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工作,总结以往经验、吸取过去教训,本人以这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20xx年于国家于百姓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将稳定一切紧密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系部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收听收看国家经济政治新闻,随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等各方面我都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素养,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教育教学方面

这学年上学期,我承担xxx工程造价专业的资产评估及其课程设计以及xxx法学本科专业的房地产评估等课程教学任务,并参加了xxx和xxx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答辩。本学期承担了20XX级工程造价专业的工程财务和20XX级工程管理专业的会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课程大纲、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积极开拓教学思路,试着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我认为专业教学离不开当前行业的状况及其今后的发展态势,因而我时刻关注相关行业的动态,鼓励学生积极了解行业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其有所思有所想,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平时积极参加教研室进行的各项教研活动,与同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彼此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另外还担任xxx工程造价专业xxx人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

三、科研方面

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对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本年度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等刊物上。

在即将到来的猴年,将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2016年大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二

时光飞逝,在锦城的第一年就这样很快的过去;回首这一年,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在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中成长,非常感谢系上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和提高。接下来,我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在12年,我先后承担了xx级xx专业《xxx》和xx级xx、xx管理及xx级与xx级xx《xxx》的教学工作。为了能上好这两门课程,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课程,针对学生才学习完基会就直接过渡到中财且会计准则新修订的实际情况,我在课程准备时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同时,在教学安排中,尽量把准则中新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对于《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为了给学生财务软件的使用一个直观的展示和系统的认识,我参考多所高校相关精品课程教案,自己编制了实训教程并在课件制作上将软件演示的屏幕截图融于课件中,让课件不仅有理论知识介绍还有案例演示,我希望信息系统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软件,更要让他们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能设计出符合企业财务环境和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为了能上好每一堂课,我在背课上下了不少功夫,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及时调整和补充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考虑到上课班级人数众多,每次课下课后,我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同学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态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介于《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理论比较枯燥的特点,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让学生尽量多动手操作;为此,我将每次三节课的上机操作延长了一节;力争做到每上一次机,学生对用友财务软件的认识就更进一步。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认真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为了做到习题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收集各种辅助资料,在财务会计的每章课程学习完后编写分章节的习题并配以详细的答案解析,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在会计信息系统的上机课中,我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演示。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为了能让学生课后也能练习财务软件的使用,我不仅帮助学生找软件安装光盘,还多次到学生寝室指导学生安装。

二、工作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系上安排下来的其他工作,本人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我还承担了xx级的独立操作实验指导任务,在xx年暑期带领xx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分2批次完成了独立操作实验。另外,在这一学期中,我根据系上的安排担任xx级会计专业3、4班新生的班主任,为了让他们对会计专业有更好的认识,我还制作了详细地专业介绍课件。在新学期中,我将一如既往的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完成自己的各项教学任务。

三、业务进修方面

为了能上好《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我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计算机数据库语言方面的知识,让自己能及时解决学生在软件使用中所遇到的数据库方面的问题。在暑假期间,我还积极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在培训中提升自己。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针对自己语速较快的特点,尽量控制语速;此外,在课程安排与设计上,力求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为简洁明快。

会计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以前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不是为了实际应用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应付考试,以致于会计专业培养出了一批考霸,但很少有能将专业知识熟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致于学生在毕业以后还要花相当长一部分时间来适应工作。二是会计专业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融合程度不高,很多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太少,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高,只会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这些技术远远不能达到对会计工作计算机操作程度的要求。

2.教学模式落后

现在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大部分高校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授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首先老师向学生讲授新的教学内容,通过演示软件操作过程让学生学习,然后学生再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模仿操作,不断重复,直到熟练,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学生学习的过程很被动,一直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很难发挥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有创新的发现。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全部集中到教师的讲授中,所以对课程的知识难点遗漏是普遍的现象,也很难做到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重视。再次,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不理解教学内容,遇到同类的问题仍然不懂,很多问题不能做好触类旁通。

3.考核方式单调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单调,一般都是采取理论考试的方法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笔试的方式,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试主要是通过老师给定范围和资料,学生按照资料进行操作。这种考核方式是非常片面的,单纯的以一次性的考试成绩论成败,忽略了学生平时的努力。正确的考核方式是应该把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都加载考核范围内,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片面的只看考试成绩容易培养只会考试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1.1课课融通

会计电算化课程强调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融通,尤其是和计算机课程的融通,在会计电算化开通的课程中,包括基础课程和相关课程,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等,在相关课程里包括计算机审计、数据库应用基础等,相关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对学生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之间的相互融通。具体来说,《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作为电算化操作的理论基础,在实验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进行回顾,例如,如何利用原始凭证进行正确的凭证制单、月末如何利用自动转账功能进行转账定义及转账生成、UFO系统中报表的公式设置等都与会计理论知识密不可分;通过《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财务软件的原理,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会计应用系统的操作和日常维护等技能;通过对《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学习,使学生可以利用Excel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利用Excel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等,实现对会计数据的综合利用;《计算机审计》以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会计数据作为其原始数据,利用数据接口进行导入。

1.2课证融通

课证融通指的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中,主要培养既有能力又有资格的学生,能力就是会计点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资格就是指能够取得国家通用的执业证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帮助学生得到了会计领域的资格认证,方面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1.3证岗融通

证岗融通是指学生的会计资格证和学生的就业岗位的融通。现在就业压力持续增加,每年数十万的大学毕业生,而就业岗位又相对匮乏,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一定要以就业为导向,搭理培养实用型的会计人才,鼓励学生在学校期间多考虑就业问题,以就业为目的选择自己学习的方向,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强调会计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这是顺利实现就业的途径之一。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要根据我国现在的就业形势,培养一毕业就能顺利就业的应用型人才,这方面的人才需要具备几个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2.探索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在真正的操作环境中,培养自己的主动性和组织能力,教师在这期间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旁观者和帮助者。以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销售业务”课堂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根据销售业务的5种类型,将全体学生分为5组,每组负责一种销售类型,以此为基础创设学习情境,在情境中设疑和提问。每组学生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去查找资料,讨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在小组内部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进行角色分配,合理分配销售人员和主管人员,指定专人进行具体的操作,同时还可以对这些分工进行轮岗,让小组成员都能够体验到不同的岗位;再次,课程结束以后,要适时总结,归纳汇总问题和经验,针对问题总结解决方案,保留经验,以后继续使用;最后,老师要做好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将成功的经验运用到下一次教学中去。整个的教学过程,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应用到就业岗位中。

3.创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会计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硕士; 会计学; 教学法

一、引言

笔者自1999年3月始即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从事研究生会计课程的教学,至今已整整12年。笔者在十届MBA学生中作为A角讲授会计学这门核心课。管理学院现每年招收MBA学生180名,另外还有少量春季MBA学生。众所周知,会计学这门核心课虽然重要,但历来被学生们认为枯燥、难懂、难学,并视为畏途。有学生甚至用数学的语言形象地比喻说:“如果授课教师把会计学又讲得十分枯燥、难懂的话,就成为枯燥乏味的平方了”。可见要教好会计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一般认为,MBA学生已经是研究生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务工作经验,在MBA学生中有效地开展会计学的教学应该不算难事。其实不然,随着承办MBA教育的院校的日益增多和MBA的扩招以及就业的困难,MBA学生中以在职学习的居多,他们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均不及普硕的研究生,理解力和学习能力也逊于后者。因而迫切需要任课教师针对其特点在教学法上下足功夫以弥补其不足。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对MBA会计学的教学有了相当的感悟与体会,也积累了一些适合于MBA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不揣浅陋,在此择其要者总结出来,以供各位同行在教学中参考和借鉴。

二、对会计学教学体系进行重新设计

笔者根据MBA会计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会计学的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1所示。重新设计后的教学体系共包括5个模块。第一个教学模块主要讲解会计要素、会计平衡公式、账户的设置、借贷复式记账法、结账分录、账项调整等。在这一教学模块中,还要安排一次会计实操练习,让每个学生用会计软件独立完成一个会计循环,从而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有一个全面、系统、感性的认识。这一部分就构成了本课程的基础,也称之为会计学原理。通常,会计学的任课教师一般在会计原理之后就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自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开始依次介绍资产负债表项目的会计核算、利润表项目的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分析,从而结束全部课程。而笔者设计的教学体系自第二个教学模块起就有所不同。笔者首先讲解利润表项目的会计核算、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其次是资产负债表项目的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的阅读和分析;紧接着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阅读和分析;最后以会计报表的综合分析――杜邦模型和合并报表的倍数分析作结。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

其一,利润表是最简单的一张会计报表,而且应该是先编利润表,再编资产负债表,再根据两张相邻的资产负债表和一张当期利润表,才能编制现金流量表。经过这样重排之后,更符合课程本身内在的逻辑,也便于学生理解。课程本身的脉络也更加清晰。

其二,将基本层面的会计报表分析紧接在三张报表的项目讲解之后,让学生立即能看到会计信息的用途,从而提高了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其三,合并报表部分对抵销分录的讲解只一笔带过,交待清楚报表的合并不是简单的汇总,而是先相互抵销之后再汇总。在这部分,主要讲解合并报表的倍数分析法及其意义。因为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是财务会计的一大难题,讲解起来费时费力。过后学生们依旧很快就遗忘了。讲了等于没讲,所以不如不讲。但合并报表的分析却不得不讲,原因是各数据库及新闻媒体所引用的会计数据均是合并报表的数据。

三、对某些难点问题在理解上寻求突破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历来被认为是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尤其是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其调节公式中各项目前的正负号极易被学生记混。笔者通过摸索,总结出了一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无需学生记忆公式中的正负号。下面就以一个实例予以说明。

如某商场2010年12月份共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其中赊销收入40万元。营业成本计160万元,其中本期购进的100万元存货全部被销售完毕,还有60万元存货系以前期间的留存。本期计提的折旧费用为20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而形成的投资收益10万元。试分别用直接法和间接法编制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金额单位以万元计。

通过表1可以看出:直接法就是在经营活动范围内将一张利润表由上到下从权责发生制翻译成收付实现制,即“正向翻译”。间接法就是在经营活动范围内将一张利润表由下到上从权责发生制翻译成收付实现制,即“反向翻译”。头脑中有了“语言翻译”的概念,间接法调节公式中的正负号就不用刻意去记忆了。所涉及的调整不外乎4类,概括成表2即可。

由此可见:只要让学生理会到到底什么是直接法、什么是间接法,编制的实质是什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这一教学难点就不攻自破了。因此笔者在此对两种方法重新定义为:

(1)直接法:以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把利润表从权责发生制翻译成现金收付制下的经营活动范围内的净利润。

(2)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算点,把利润表从权责发生制翻译成现金收付制下的经营活动范围内的净利润。

四、引入人文元素以激发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兴趣

会计学本身由于具有过分数字化和零碎的特点而容易让学生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中国学生自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诗词歌赋均耳熟能详且容易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会计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能学好会计课。下面笔者就如何引入人文元素以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兴趣介绍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牵强附会记忆法

一般企业对记账凭证的分类若按专用凭证分类法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颜色一般为红、黑、绿三色。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一点,笔者对其牵强附会式地解释为: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收到货币资金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所以收款凭证是白底红字的;黑色代表忧伤,付出货币资金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所以付款凭证是白底黑字的;绿色代表和平,在既没有货币资金收到也没有货币资金支付时,就表示平安无事,所以转账凭证是白底绿字的。

(二)流行歌词和俗语的引用

权责发生制指的是以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来记录收入和费用,无论企业是否收到或付出与之相关的货币资金;而收付实现制则正好相反。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什么是收付实现制,笔者曾这样解释道:权责发生制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因为会计制度规定必须使用权责发生制)”;而收付实现制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时明日忧”。用流行歌词和俗语来概括两种会计记账制度的异同,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理解 到位。

(三)形象化比喻的运用

对于合并报表的理解,学生们觉得很困难。为了让学生彻底理解什么是合并报表,笔者曾打比方说:“假如男朋友借500元钱给女朋友,在合并之前,男方称之为其他应收款,女方称之为其他应付款。待二者感情成熟领取了结婚证书之后,内部债权债务相互抵销,就谁也不欠谁的了。这就好比抵销分录的编制。那么,什么是合并报表呢,就是那一纸结婚证书。但是婚后若有官司要打,依旧是各自应诉各自的。双方都是独立的法人。所以报表的合并只是形式上的。”

(四)自编打油诗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主旨

笔者曾编过两首打油诗来概括自己所讲授的会计学这门课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所学过的会计知识点,理清会计学的逻辑结构并进行高度的凝练和概括。现将这两首打油诗抄录如下,并对第一首打油诗详解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一门会计课程,归结起来就是“一生二,再生三,最后又回归到一”。这就是其内在的逻辑结构。第二首打油诗中的“卢氏方法”指的是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发明的借贷复式记账法。而“一根藤上枝蔓生”指的是由一个会计平衡公式衍生出枝枝节节的账务处理流程。这两首打油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富有情趣。如第二首打油诗初看起来像是一首“艳诗”,令学生们觉得会计课程原来还如此可爱、有意思,从而学习的兴趣大增。笔者将这两首打油诗命名为“会计民谣”。

第二首

卢氏方法万古传,一根藤上枝蔓生。

二重规则行天下,三道帘幕诱人掀。

四处梯田披锦绣,中有佳人惹人怜。

杜郎俊朗归何处,千里姻缘赖我牵。

五、小结

以上是笔者对自己从事十余年MBA会计学教学实践的系统总结。在会计与财务领域,会计课程处于较基础的地位,虽然实用,但却显得杂乱,要讲好并受学生欢迎不容易。事实上,只要用心,讲好会计课程也是可能的。根据笔者亲身的经历,认为,要讲好MBA会计学,有几点必须要做到:把握要点、理清课程本身的逻辑关系、化繁为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将基本的会计报表分析的思想贯穿始终。

当然,除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外,要讲好MBA会计学,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具有如下的素质:要精通专业,这样才能讲得熟练,熟而后能生巧;要善于表词达意,即表达能力强;要善于调动各种教学技巧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一个富有条理而又个性跳脱、飞扬生动且才能丰富的教师有助于将会计课程讲得生动、活泼、耐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总结的只是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若能对各位同行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能被各位同行用之于教学实践并使学生受益,则笔者的写作目的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 费新.《基础会计》教学中难点的讲解诀窍[J].会计之友,2009(3):80-81.

[2] 董力为,刘英.会计学课程表式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探讨[J].现代会计与审计,2009,5(12):17-27.

[3] 张婷.浅谈“基础会计”课程的探究性教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20(12):91-92.

[4] 温玉彪.不同教学方法在《中级会计实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10(4):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