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中级论文

医学中级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中级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中级论文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第1篇

在进行肿瘤放射治疗时,采用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了共识。影像技术贯穿于放射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对放射治疗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利用影像技术可以对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具体的信息分析,从而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对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信息源,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推动了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有出现了组合型一体化设备,这些组合型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突破,并且极大的改善了医学影像与诊疗效果之间的传统界限,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性不断的加强,对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线性能量传递治疗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Y线能量与X线能量得到提高,在利用两者进行放射治疗时,能够有效的杀死大量的癌细胞,阻止癌细胞的扩散,从而增强治疗的效果。但是,当着两个射线进入到人体之后,会沿着轨迹行进,其传递能量比较的小,被称为低LET,在静止期细胞、缺氧细胞方面,要通过低LET将其杀灭是不可能的。为此,人们开始注重对高LET射线的研究。对于细胞分裂、细胞氧含量各期的依赖,高LET射线的生物效应程度比较的小,即使在低氧、缺氧的状态下,杀灭肿瘤细胞都是可以实现的。近年问世的仪器包括重粒子、快中子、质子等,虽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多为研究阶段。在国内,临床对中子刀的应用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而质子的治疗还处于试运阶段,由于器械的造价较为昂贵,为此在短期内普及还比较困难。在高LET治疗中,能量释放最为猛烈的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它是利用原子核爆炸,将肿瘤细胞内的肿瘤细胞摧毁,得到有效治疗的一种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对一种含非放射性的自然元素硼进行注射,其与肿瘤细胞的亲和力非常的强,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其进入人体后能在肿瘤细胞内迅速凝聚,之后借助超低能中子射线进行照射,硼元素在肿瘤细胞内与中子射线发生核反应,而一种具高线性能量转换的α粒子由此得到释放,即使α粒子的释放是少量的,也能够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3近距离治疗(后装机)

自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Ra)元素之后,1905年开始了第一例组织间Ra插植治疗。1930年Paterson和Packer建立了Ra针插植规则及剂量计算方法,正式开始了近距离治疗。直到20世纪80年代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后装机)取代了传统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机采用远距离操作,计算机控制,能够勾划出清晰的图像和剂量曲线分布。无论从安全性、可靠性、防护性和病人舒适程度考虑,明显提高了精度和治疗效果,从而迅速推广。近距离治疗有多种方式,因肿瘤位置或解剖结构的差异,可采取不同的照射技术,空腔脏器常用腔内治疗,实质性肿块采取组织间植入,近几年又开展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前列腺癌、胰腺癌、甚至某些类型的肺癌、脑瘤等,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继近距离放疗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有些模具或敷贴器治疗现在已为浅层X线或电子束所取代,术中置管术因受条件限制,国内仅有少数单位作过报道。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核素种类繁多,源型各异,(管、针、液、胶囊等剂型)能量和半衰期也不同,除钴能量较高外,多数为低能含γ和β的混合线。放射线经金属外壳过滤后成单一的γ线能谱。它照射的范围有限,损伤危险性很小,是重要的辅助放射治疗工具。

4结论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第2篇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实施者,只有当学生关注于某个领域时,才会希望更多地了解它,把它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

1.1让学生知道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第一堂课即明确课程目标,列出需完成的阅读材料,布置课外任务及完成日期,教学计划及安排分发给学生,提出对到课、迟交或不交作业等情况的相关政策。每次课前在黑板上列好提纲,或发内容讲义给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对自学章节写预习报告,通过检查预习报告、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考查学生自学的情况。

1.2学生自主建立处方分析题库基础记忆性的知识只是课堂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主要目的,更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推理思维能力上面。每章要求每个同学文献或者网络检索一个处方,写下自己查找的处方组成、处方成分分析、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查到的处方还只是一种信息,还需在此基础上,把每章学生查到的最典型的几个处方共享给其他学生,或者让学生互相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吸收和理解,从而转化为知识。由此可强化学生文献检索能力、药物制剂处方分析及设计能力,并可将学生收集的处方作为期末考试处方设计题的题库[3]。

1.3改变作业批改的方式课后布置的作业,学生互相抄袭的情况很常见,没法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因此改变作业批改的方式,学生作业上交后,教师快速浏览一遍,发现主要问题后,不对应地随机发给学生,给学生说明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尤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点评后,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以此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1.4布置阅读任务任何时候,学生都需要有价值的阅读内容,建立有诚意的连接和互动,而不是过度的信息轰炸。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每章针对性地发给学生若干篇前沿进展性的文章。通过小测验,让学生了解他们必须对自己的阅读任务负起责任,并设计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材料上学到的信息和观点。这将为他们的阅读带来内部动机。

1.5设计工艺操作单元的磁贴将重要的、典型的制剂工艺做成若干磁贴,每个磁贴上写明一个操作单元,要求学生在黑板上按照工艺操作的顺序排列,并讲解工艺过程和注意事项。这样的环节可安排在课程中间,学生讲解一方面可以缓解其他学生的视觉疲劳,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1.6注重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反思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促进注重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反思:(1)学生提问题:每次课每个学生提出1-2个问题,建立问题库。(2)课堂小结:每次下课前3分钟,要求学生写课堂小结,写下本次课中的几个要点,或是他们脑子里最突出的问题,并指定一个同学准备在下次上课前用5分钟对本次课的内容归纳说明。(3)要求学生以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每章进行系统总结,以此可理清思维的脉络,掌握整个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加强不同课程间的联系及直觉思维的培养。比如学生以液体制剂为核心词汇,从常用溶剂、附加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混悬剂、乳剂等分支展开。

1.7改变学生对考试的态度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经常会抱怨课程没什么意思,考试只是死记硬背,看不到所学的东西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学生更多地只是关心成绩而不是学习的过程。针对此类现象,改革考试的方法,比如增加平时小论文、处方设计等方面的学习任务后,把课程分数更多地分解到平时成绩中。期末考试的题目以灵活应用型的题目为主,从学生自己查的资料中出题。考试结束后,给学生评价试卷的机会。适当的机会教育,比如讲到制剂的设计时,从“质量不是通过检验实现的,而是通过设计赋予的”这句话入手,药品生产是过程管理重于质量标准,而学习亦是过程大于结果。

2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2.1专业前景展望教学设计中穿插一些制药行业的前景和展望。比如通过国家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局的经济学数据,给学生展示医药行业尤其生物制药行业近年内的快速发展。从国家政策层面,解读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以向学生展示医药行业的美好前景。从区域性发展的角度,以武汉生物谷若干大型制药企业的入驻为例,说明武汉制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如以修正药业创始人修涞贵的经历激励学生努力追求和探索的勇气。以近期某制药企业招聘制剂研发主管的要求为例,加强学生对药剂学的主要学习内容的认识,加深对企业专业人才要求的理解。

2.2培养自信的态度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水平上不自信的现象,通过往届学生在实习单位或者工作单位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同的具体事例,给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需要努力之处,一方面学生能珍惜机会是最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学校课程设置上实验实践课程比例大,而且有多个设计性实验的项目,对动手能力、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科学推理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力重于学历。

2.3科学合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给学生的习惯、兴趣等带来一些有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延伸持续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甚至是工作和生活中,使学生做好进入不同工作领域的准备。例如提倡学生以多种形式重视分享和点滴累积。如班级群里每日60秒药学小常识,内容短小精悍,一分钟内可读完,必要的时候中英文对照,学习专业英语。针对学生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的普遍现象,建议学生手机安装丁香客、用药助手等药学相关手机应用,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也让学生养成关心自己所学学科的习惯。

2.4公开的鼓励表扬根据心理学上的赫洛克效应,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认同和称赞。对学生阅读任务、处方查询、思维导图绘制等学习任务完成比较好的同学,及时的鼓励表扬。

3教学实践总结和反思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第3篇

在学生写作中,拟题呈现的问题往往是:题目单词化,如合作,选择,教育等;题目没有表明态度的词,未能形成断定语,如论人性,议道德,罚与不罚等;题目缺少必要的质或量的限定,如权利是害,合作共赢,勤奋出人才等;题目无逻辑思辨,如理性不是爱,惩戒学生是错误的,真理之路只有一条等。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之道

1.针对拟题问题,设定课时“学习点”清单,明确学什么

学生议论文拟题呈现的问题,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拟题目未能形成断定语;一类是所拟题目缺少逻辑思辨。因此针对这两类问题设定清晰的课时“学习点”。

【学习点1】拟制含有“断定语”的题目(基础等级)

(1)概念阐释。所谓“断定语”,就是“甲是乙”或“甲非乙”这种形式,就是含有主词与表词的形式意义都完全的(短语)句子。“断定语”,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断定语”题目一般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断定对象,一是断定态度(肯定或否定)。如题目“陟罚臧否可异同”,断定对象是“陟罚臧否”,断定态度是“可异同”。

(2)语规阐释。“断定语”题目的语法规则:主谓短语式(常式),如“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2016年全国卷考生)。

【学习点2】拟制逻辑思辨的题目(发展等级)

(1)概念阐释。从思辨的一般要求来看,无非包括辨正误、辨真伪、辨表里等几个方面。结合学生的拟题问题,主要就事物的质与量的限定,事物的表象与本质的辨析,事物的对立与统一的矛盾等方面的思辨欠缺。

(2)思辨思维“路向”阐释。①思辨质与量。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的质与量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和数量程度中呈现的,当量有了变化,就会影响到质。因此拟题时,要判断题目内容的量和质是否恰如其分。②思辨表与里。要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看问题要全面,要深入。既要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也要看到同一角度不同的方面,又要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③思辨对立与统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看问题要有对立统一的眼光,事物有对立的两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2.针对拟题的训练过程问题,设计“基于学习点的评价量表”,明确怎么练

(1)阐述学习过程。给出评价量表,并将评价量表印发给学生,明确训练过程的三个层级步骤:①对照评价量表的描述或量化,先对自己拟制的题目进行自评(填写表格);②小组合作,交换评价量表,对照评价量表的描述或量化,对他生拟制的题目进行评价(互评),并说出评价的理由(填写表格);③小组交流拟题情况和评价情况,着重交流拟题存在的问题,老师关注好、中、差三个等级水平的学生的拟题情况,每个等级水平的拟题挑出3至5个进行评价,对照评价量表的描述或量化要求,着重指导修改过程,体现修改的思维“路向”;④然后学生再对自己的拟题进行思考、修改,再思考、修改,最后达成“学习点”的学习要求。

(2)呈现“评价量表(一)”,学生完成。

(3)课时训练示例

①课前给学生训练材料,要求:拟制题目。

“3.31”南京虐童案

2015年4月4日,南京男童被虐打的一组照片经男童老师上传微博后在网上疯传。照片时间为4月3日晚22点,照片上,一名男童背部、手臂、腿上布满了伤痕。

虐打原因:3月31日下午,李征琴女士(小宝养母)在下班途中接到小宝电话,说今天语文考试得了第一名,她听了心里很开心,还想着回家如何奖励小宝。可赶到家看了试卷之后发现小宝又发生了考试抄袭作弊现象。按照李女士的说法,小宝屡次抄袭不改,而且拒不认错,再加上想起他曾一学期不做英语作业还说谎的事,李女士终于忍不住了,一气之下随手拿起竹制的痒痒挠“教训”了孩子。

之后,孩子就打开书包准备做作业,可却从书包里露出了跳绳。李女士知道,小宝又没有按照承诺(只有体育课,才能带跳绳上学)所说,利用课间时间做作业,而是又出去玩耍了。她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认为孩子长此下去会养成撒谎的习惯,于是从孩子手中夺下跳绳没头没脸地就往孩子身上抽了起来。后经鉴定,受害儿童挫伤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10%,属轻伤一级。

2015年7月,南京虐童案中的养母李征琴因涉嫌故意伤害犯罪,由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浦口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5年9月30日下午2点,经过两天半的庭审,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虐童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征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针对材料所述事件,你有何感想或看法?请在材料内容含意范围内拟制题目。

②上课开始时,将学生拟题呈现在大屏幕上。

拟题类一:伤害该打? 中国式教育如何教育? 教育的方式 棍棒下的教育

拟题类二:论诚信的重要性 论“望子成龙” 论正确的教育方法

拟题类三:慈爱与严爱 罚与不罚 依法还是依情

拟题类四:严厉也是一种爱 打骂是把双刃剑 爱得越深,痛得越深

③学生评价以上的拟题,引发如何拟题的思考?出示课时“学习点”。

针对呈现的拟题,学生评价,引发如何拟题的思考?然后出示“学习点”,阐释学习点内容,让学生明白拟题的规则及拟制思辨题目的思维路向。

④对照评价量表,进行拟题评价和反复修改。

对照评价量表,对自己拟制的题目先自评,然后小组间的同学互评,老师巡查、收集学生的拟题情况和评价情况,针对典型的拟题和评价参与进去进行指导和修改,反复摩习,完成评价量表(二)。

⑤收回评价量表(一)(二),跟进、反思“学习点”目标达成情况。

三、案例反思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学科教学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到如今已经经历十年时间,此次课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其力度是以往数次课改无法比拟的,对我国基础教育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作用。学科教学论既是高师院校体现教师教育特点的重要课程,又是直接反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载体。然而,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课程——学科教学论,在现实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必将影响到师资水平的提升,成为影响新课改顺利开展的障碍。本文主要就当前学科教学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

一、学科教学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离

当前,学科教学论的学者已经对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取得了基本共识,即认为学科教学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这样的学科定位正好符合其存在的价值和现实功能。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学科性质定位不明确,所以在实际的学科教学论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是分离的,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这种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对学科教学理论的讲述,而鲜有对学科实践的关注。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所掌握的学科教学理论只是存在于头脑之中,而很少能够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并对其进行检验。这样只注重学科教学理论的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因为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理论内化为学科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须知,“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而“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

第二,过于重视实践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作为培养教师主干课程的学科教学论自然就承担起了与此相对应的任务,即培养教师进行“教”的技术和技能。这样,学科教学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科教学技能的培训师,学生则变异为技能的掌握者,这样的教学无异于动物驯兽员训练动物。这其实是将活泼、生动、复杂和多变的教育教学活动简化为一种简单的训练。这是对教学论的偏狭理解,将教学论简化为“教论”,而且也是对“教论”的异化。

这种教学方式所培养出来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习得某种技能,而这种技能的获得便是通过反复的训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就是其具体的表现方式。这样培养出的教师与当前新课改所要求的反思型教师有着本质的差别。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既进行了理论,同时也进行了实践,“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到总学时太少、实习(练习)条件的限制,这门课变成了提纲挈领地讲理论,蜻蜓点水式地做典型练习,偶尔进入中学课堂去观摩的‘过场’课。”可见,这样的教学还是无法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同样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学科师资队伍薄弱

一般来说,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员:其一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科班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二是学科专业人员;其三是由具有丰富的中学教学实践经验的中学教师来担任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在这三类人员当中还存在一类比较特殊的人员,他们活动于高校学科教学研究和基础教育之间。

对于这样的师资队伍组成进行分析,会发现一些问题。科班出生的硕士、博士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毕业人员,他们有着其他几类人员没有的学术理论高度,但是其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学科专业人员的优势在于有着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但对教育专业知识的积累上略显单薄,有些人的学术研究方向甚至不在学科教学方面;第三类人员是典型的利用经验代替学科教学论的人员。而存在于三者之中的活动于高校学科教学研究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这类人员兼具了其他几类人员的优点,有着真正的学术实力,然而,这类人员在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却很少。

就整体而言,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还比较薄弱,其直接带来的结果是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学术根基松软,学术底气不足,学术理论水平偏低。

3.自我封闭的学科发展环境

学科教学论发展环境的自我封闭主要表现为两个主要方面:

第一,表现为各门学科教学论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形成各自为政、各守一隅的状况。如果翻开各门学科教学论教材,不难发现各门课程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这固然说明了各个学科自身有着不同特点,同时也说明各学科教学论间缺乏必要的规范性,缺乏彼此的沟通及共识共建。即使同一学科的教学论教材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以地理教学论教材为例,现已经出版的数种版本的教材就有不同的内容体系,使人感到无所适从。这无形之中使该学科群处于分散状态,不能或很难形成集体合力,这对于学科教学论学科群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表现为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漠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多的学科教学论学者喜好在已有的学科教学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再研究,而鲜有能够扎根于中学教学一线的基于课堂教学的基础研究。正是由于研究者们漠视对原本是学科教学论理论产生的发源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所以在面对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基础教育领域,学科教学论很难解决现实中小学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更不可能阐释其深刻的涵义,难怪学科教学论的有效性和价值性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质疑和诘难。

4.学科研究的简单移植

一门学科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模式,其中比较实用且行之快捷的方法就是移植。学科教学论的发展过程之中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它所直接移植的学科主要来自于教学论和教育学,尤以教学论为甚。

然而,当前的问题在于,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如今的学科教学论建设过程中仍旧以这种方法为主,就有碍于学科自身的发展了。这里我们以学科教学论教材的内容体系为例说明。大多数版本的学科教学论教材都是基于教学论学科内容体系编制而成,即人们所见的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目的论+学科课程论+学科学习论+学科教学管理论+学科教学评价论。诚然,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的上位学科,下位学科在建制自身的学科内容体系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它的影响,但是这种建制不是简单的学科体系的移植和复制,而是在自身学科特点基础上所进行的借鉴、提升和创新。这样舶来的学科研究方法自然来得容易,然而却是以牺牲自身的学科特色为代价的,“特色是以学科定位的”,试想如果学科教学论没有自己的特色,而是在教学论基础上冠以学科之名而无学科之实,那么其也没有多大存在的必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科教学论会出现“在理论上未能超越普通教育学的水平;在实践的层面上,又不及各科教材教法具体深入,似乎仅仅在教学论及教育学各部分内容的前面加上某学科的名称,这样困惑的原因吧。

二、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学科教学论的性质决定了其理论和实践特性。因而,在教学中就要求,既要重视学科理论教学,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即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也就是说,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本身也源于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密切关系。理论总是为实践服务的,同时也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实践是产生理论的重要源泉。明确了这样的关系后,就有了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操作方式。首先,进行学科理论方面的教学,即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层面对学科教学进行宏观把握。其次,进行实践方面的教学,即培养学生基本的教学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会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如何指导实践的,从而为把学生培养成专业型的教师做好准备。

当然,在实际的学科教学论教学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学科教学论教学时间较少、实践条件不具备等原因,导致难于保证理论和实践的充分教学,这样就很难完成二者的统一。鉴于这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作为学科教学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各种方式来保证二者的教学有充足时间,比如“整合教学过程,践行言行合一”及“精选教学内容,注重方法启迪”等,以此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使学生能真正体验到学科教学论对于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提升师资队伍素养

学科教学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的支持。针对当前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的构成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办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其走向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学科教学论属于应用理论学科,其主要内容依赖于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积累。科班出生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在理论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比较缺乏的是实践经验。鉴于此,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可以让这些人员定期到中学教学一线任教,在教学中获得直接的教学体验和经验。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与教育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学科教学论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学科特点,才能教好学科教学论。而单纯的学科专业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学教师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因而要对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习,并积极将所学的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教学之中。此外,为了适应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手段更新速度加快的需要,学科教学论教师需要加强在职自修与专业培训,特别是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计算机等新的教学手段的学习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适应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发展的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

3.开放学科发展环境

自我封闭的学科发展环境是学科教学论发展的死胡同,开放学科发展环境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要加强两方面的联系,即横向的联系和纵向的联系。所谓横向的联系就是各门不同学科教学论之间的联系。各门学科教学论教师间要加强彼此的联系,共同解决在学科教学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回答来自基础教育一线提出的问题,这样各学科教学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团体,对于学科本身和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所谓纵向的联系指的是各学科教学论教师要和中小学教师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对于学科教学论教师了解基础教育现状、检验教学理论和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渠道,也是联系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论研究与教学的专业人员应抓住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这个有利时机,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科教学论发展和自身专业能力提升。

4.转变研究范式

传统学科教学论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简单移植,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导致学科教学论没有自身特色,这在前文已经述及。而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改变传统学科教学论的研究范式势在必行。

第一,由基于上位学科的简单移植向基于学科特点的创新转变。以往的学科教学论话语体系基本来源于其上位学科的教育学和教学论,鲜有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为此,有必要开展深入到基础教育一线进行扎根式的教学研究,在对众多鲜活教学实践经验、现象和问题的概括、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实打实的教学理论。这样的教学理论才是基于实践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所接受。这样的学科教学论才是真正有活力、有生命力和有特色的。

医学中级论文范文第5篇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s)是指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系统制定出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处理的指导性意见(推荐意见),对于规范临床实践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3J0为此,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全面开展了中医标准化项目。2011年,第一部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正式出版了,即《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f Clinical Practice inChinese Medicine , EB-CPG in TCM ),也被称之为“制定指南的指南”,它明确提出了综合最新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引人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制定完成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作为目前最有活力的新兴学科,它汇集最新、最佳临床证据,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医疗决策的实施。循证性指南的“灵魂”是强调高质量的证据,因此证据的搜集与级别判定和推荐意见的形成是循证性指南制定过程的关键。证据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指南的质量,而严格的文献评价是对证据质量优劣分析的重要环节。严格文献评价,采用明确的评价原则和科学的评价工具,对已发表的临床科研文献从真实性和实用性两方面进行批评性评价,找出被评价文献的优缺点,经过评价后的文献成为证据来源。这不仅体现了循证医学以“证据”为核心的思想,而且为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学基础。有关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文献报道繁多,鉴于目前中医临床医生对实用性及科学性较高的重症肌无力指南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现代文献进行检索和严格评价,借此抛砖引玉,为“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提供循证证据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证据产生的总体思路工作组

在确定小组成员、明确研究主题后,对相关的中文文献、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英文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检索和评价。由工作组4名人员分别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2名人员采用背对背方式对文献进行逐一评价,遇到对同一文献评价结果差异较大时,由2人协商解决,若仍不能解决时由工作组成员进行集中讨论解决。

1.2 文献检索

1.2.1现代中文文献检索策略

1)分析研究主题:根据本研究内容和需求,以尽量查全为原则,工作小组分别依据病名:“重症肌无力、屡病、屡证”等主题词、针对重症肌无力的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结局等方面提取关键词。以某些传统方药、治法、特色诊疗技术等均可作为检索词,如“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等;本领域或本行业某些造诣深厚的知名专家姓名也可作为检索词,如“吴以岭”“况时祥”等。

2)检索数据库:①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I}I)(时间:1980年至2015年8月);②选用维普数据库(时间:1989年8月至2015年8月);③选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时I司;1978年8月至2015年8月);④百度、谷歌等网页中检索该病相关中医研究。

3)检索方式:以计算机检索为主。

1.2.2英文文献检索检索策略:

1)分析研究主题:根据研究内容和需求,分解研究的主题概念,确定关键词或主题词,确定检索词:Myasthenia Gravis ,MG,Myasthenia Gravi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tine .

2)检索资源:通过Google , IOF等国际上专业学术网站进行有关重症肌无力文献检索;检索医学数据库如PubMed , Medli、等,最后按照本研究的要求进行筛选。

1.3 纳人标准

1)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2)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CT)类文献的纳人标准:①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重症肌无力患者;③报告了研究对象来源(住院或门诊)和其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等);④陈述了研究目的;⑤明确了研究的诊断标准、纳人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⑥交代了随机的方法(简单随机法、数字表随机法等);⑦干预措施:各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或针刺、艾灸等中医疗法;⑧报告了结局测量,并解读;⑨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说明。

3)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纳人:①观察对象:重症肌无力患者(波动期,稳定期,危象期)②有明确研究目的和诊断标准③干预措施:各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或针刺、艾灸等中医疗法;④报告了研究结局,并解读。4)基于中医临床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总结的病例系列或病例报告。

1.4 排除标准

以“屡病”研究文献题目,但内容描述非“重症肌无力”文献;文献综述类文献;纯理论研究文献;纯西医治疗本病临床研究文献及动物实验类研究。

1.5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Meta

分析类文献评价采用AMSTAR量表.评价每个条款的评语选项有“是”“否”“不清楚”以及“未采用”,并给与计分,如“是”为1分,“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为0分,共11分,AMSTAR量表得分0一4分为低质量研究,5一8分为中等质量研究,9一11分为高质量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类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改良Jadad量表[a〕评价: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的隐藏、盲法、撤出与退出3方面情况。1一3分视为低质量研究,4一7分视为高质量研究。

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采用MINORS量表[9〕条目评价,评价指标共12条,每条分值为0 -2分。前8条针对无对照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前8条与后4条目一并作为有对照组的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最高分为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1.6 文献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中医药的临床证据分级方法

按照“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中提出的“基于证据体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参考建议”实施。

2 结果

2.1 检索CNKI,CBM、维普、Pubmed等文献数据库

检索文献32 670篇,所有文献题录导人NoteEx-press软件,剔重并经过筛选后最终纳人43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2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1,病例系列112篇,病例报告197篇。

2.2 文献质量评价

根据检索所得出的文献分类,研究小组应用前面制定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表2、表3。从上述列表可以看出,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系统分析或Meta分析的文献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为中等质量。占绝大多数的病例系列或病例报告类的文献质量评分也均在12分或12分以下。

2.3 文献证据

级别检索得出372篇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文献中,推荐级别为IV,104篇,推荐级别为V , 268篇。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