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处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健全机构、配齐人员
两河指挥部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联合的《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规定,充分认识工程档案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项目建成后的管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技改、审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项目立项开始,就成立档案小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文件、图纸、合同等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对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对本单位各部门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定期召集有关参建单位及档案管理人员参加项目档案工作会议,汇报项目档案工作进度,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新事物,有别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学会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一是积极参加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二是在工作中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方法,由业务工作水平较高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业务能力较差的管理人员进行帮带培训工作,在档案资源、文书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一是档案收集工作。陡河青龙河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在与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签署各类合同、协议时,明确规定工程档案应具备的质量和数量要求、移交时间等,把项目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纳入合同管理,明确图纸资料移交的具体要求和处罚条款。指挥部制定了《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归档目录》,按照前期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等八项内容将档案整理的收集归档范围进行了分类,明确了建设单位资料接收范围及向城建档案馆移交资料范围。《施工监理阶段资料立卷整理标准》对施工监理单位提出了详细的立卷整理方法及数量等要求。
二是建立合同台帐。合同管理是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建设初期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对项目建设签订的合同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制定合同审批单,对合同签订日期、内容摘要、审核领导、经办人、份数、保管出处等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并分类汇总,建立台帐。围绕合同,由经办人负责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装盒后定期移交档案室。并为日常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档案移交、鉴定工作。依据《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为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指挥部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适用于指挥部内部资料及施工监理单位移交程序及表格:指挥部相关各处室、所属各单位均按照《归档目录》要求及移交流程移交资料,遵循“谁形成谁负责”的原则。在掌握审核标准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马虎迁就,以确保项目档案的质量。
四是档案分类编号。为了系统、科学的管理档案,充分发挥工程档案的作用,安全有序的对档案进行保管,档案室首先对工程总体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工作。按照六个单独立项子项目将档案分类大项依次分类。结合工程实际特点,编制了档案号、档案类目设置、档案分类形式、排序等具体方案。
五是档案数字化建设方案。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应用在档案基础业务建设中日渐增多,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两河指挥部将工程档案及文书档案列入档案数字化范围,按照档案部门规定,制定档案数字化扫描加工方案。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软、硬件建设
信息化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保密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干警对不断更新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的使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只满足于简单的操作和使用,而对其技术性保密性能不去读懂弄通,甚至根本不予理会,以致在实际运用中造成失泄密事故;二是对信息化设备和技术的使用主观上缺乏应有的保密意识。如用计算机上互联网;用移动存储介质接触互联网和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网络与互联网不采取有效的物理隔离办法,机关内部在计算机调整使用、维修保管以及淘汰落后的信息设备等环节上不进行有效的安全处置等。
·信息化硬件建设不完备
如在信息化建设中,有的忽视对硬件在保密性能方面的选择,造成设备本身的先天性技术漏洞,给信息保密留下安全隐患;有的则是硬件在使用前必须加装相应的保密设备,而由于种种原因,保密设备配置却不到位,致使信息保密完全处于放任和虚无状态。
·信息化保密管理工作薄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保密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原有的保密制度滞后,不能对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效规范。需要健全的保密工作责任制、密码管理制度、信息采集审核制度、出入工作室制度、计算机安全使用制度、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等一整套规范化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又没有全面建立和有效完善。二是有的制度虽然建立了,但只停留在文字上,执行和落实不力。如对信息化保密管理不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禁不止,保密规章和保密责任不落实,缺乏严格的检查和有效的监督等。
做好信息化保密工作的建议
·强化保密意识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要把保密工作与检察业务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引导干警始终绷紧信息保密这根弦,牢固树立“保密无小事,保守秘密,慎之又慎”的意识,消除麻痹思想和错误认识,不断增强干警的保密技能,更新保密观念,熟知保密知识和保密规定。对重点岗位和重点涉秘人员更要进行重点保密教育,杜绝人为失泄密事故的发生。
·加大保密技术装备投入,筑牢“技术防线”
要按照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规范、统一应用软件和统一归口管理”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保密软硬件设施,重点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多媒体示证系统等保密建设,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保密安全防护网。
·强化保密管理,筑牢“管理防线”
关键词:高校财务 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确定前提、提供条件、规范操作和防错纠正的基础性工作,其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资产安全完整。财政部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和管理要求、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管理是否规范,影响到高校财务的良好运作和高校整体的健康发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保证新高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顺利执行的基础。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专设了“成本费用管理”一章,强调成本费用的核算,并将“事业支出”科目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5个一级会计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和反映。高校财会制度改革要求逐步细化成本核算,建立成本费用与相关支出的核对机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才能为新高校财务和会计制度顺利执行提供条件和保障。
(二)为高校正确决策提供信息保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的财务及管理决策,只有规范有序的会计基础工作,才能从源头上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为高校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内部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过程,可以推进高校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防范风险,从而提高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和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四)有利于预防和阻止腐败现象滋生。规范严谨的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对高校经济业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把关,这就为高校抵制财务造假和经济违法乱纪筑起防火墙,对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起到了积极预防和阻止的作用。
(五)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一方面,规范有序的会计基础工作,可以使整个会计控制过程顺畅高效,另一方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离不开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电算化软件的优化应用,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
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自主招生权放大,办学形式多样化,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教学、科研、后勤、新校区建设、校办产业等经济活动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加上财政体制和财务制度改革的要求,高校会计业务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增加,高校财会工作所承担的责任、压力和风险也相应增大,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基础工作疏于管理,在不同层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和配备不合理。一是财务部门负责人不符合法规规定的专业任用条件。法律法规对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但高校存在管理行政化,强调个人职级而忽略法规要求任用财务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二是会计人员存在一人多岗、兼任不相容职位工作的情况,如出纳人员兼有复核岗位等。三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会计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的会计人员应当有计划进行轮换,但各高校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难以正常实施轮岗制度。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目前,高校会计处理过程中核算不到位、不规范,造成了财务报表数据不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账务处理不正确。如把外来经费收入当做往来款入账。二是会计账务处理随意不严谨、会计科目运用不当。如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以来,有不少高校仍未对经济业务明确区分教育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导致科目串用、乱用、错用。三是记账凭证摘要描述不清晰,附件张数计数不准确甚至没有填写。四是没有及时进行银行和往来款的对账以及账务清理的工作。五是资产明细账与总账未及时对账或账账不符、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会计监督职能软化。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和重要职能之一,是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收支业务要求补充、更正或不予受理的功能。目前,一些高校出现会计监督职能软化现象,致使在实际工作中,诸如使用假发票、作废发票报销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报销出租车费、定额长途车费等出现连号票据;办公用品费、考察费、会议费在报销时只提供发票,没有明细清单;现金使用不规范,违反现金限额管理;餐费发票在报销凭证中填写为会议费列支;原始凭证缺少流程要求的审批人、证明人或经办人的签字;经费未能按预算计划使用等等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并可能为虚假开支和违法违纪提供了空间。
(四)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不高。高校会计电算化收费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核算系统相互分离,未能实现数据共享,或者只有核算系统。而核算系统很多又只是应用在会计账务处理上,在会计规范控制和管理上的功能应用较少。例如,会计项目经费按预算用途使用的控制可以通过设置额度字典、额度关联控制科目和额度录入来轻松实现,但仍有高校用传统台账登记的方式控制,导致工作量大容易出错。
三、原因分析
(一)缺乏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利环境。一是高校领导对会计工作缺乏重视,财务部门的工作得到认可度不高,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会计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会计人员规范基础工作的积极性。二是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跟不上,会计人员学历偏低、没受过专业系统学习;教育、财政和财务制度不断变革,会计人员没能及时更新知识。专业素质跟不上,导致一方面因会计人员水平限制未能对经济业务进行正确无误的会计处理,另一方面因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而忽视工作的规范性,随意进行会计处理。三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够,存在贪图方便而降低工作标准或其他原因,使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有序没能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学校员工普遍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理解,对会计人员的规范性要求常常误以为是刁难而不愿配合,增加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难度。
(二)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目前,不少高校尚未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内控机制,不能满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二是财务制度缺乏全面性,不能包括会计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不能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三是财务制度过于简单、笼统,缺少实质性和具体操作规程的内容。四是认为实行内部控制手续繁琐、程序复杂,对内控规定的必要程序任意简化,内控制度不够全面,执行不够得力。五是缺少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三)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的资金投入及人才培养。高校财务在电算化应用上程度还较低,一是因为大多电算化软件对高校财务的适应性较差,较少针对高校会计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规范控制和管理的功能。二是缺少资金投入,导致使用的软件多年不升级,落后于新形势、新业务的要求。三是会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电算化知识,不懂有关的设置而未能充分应用软件提供的规范控制和管理功能。
(四)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不少高校缺乏内部审计的力量,难以独立行使对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外部会计监督主要来源于中介机构以及教育、财政和审计等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参差不齐,对高校的会计工作的审计往往流于形式,政府部门的监督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对高校会计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内外部监督的缺失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缺少牵制和约束,使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难以被发现和改进。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对策
(一)以理念素质为核心,营造会计基础工作的良好环境。要真正使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首先必须以理念素质为核心,要求高校负责人树立重视会计工作的正确理念,高校会计人员全面提升工作素质和水平,全校教职员工增强遵守会计工作规范的意识,从而营造会计基础工作的良好环境。
1.高校负责人要树立和推行重视会计工作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高校负责人要加强会计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承担会计责任的法律意识,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给学校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对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用,选用专业知识过硬、职业道德素养高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人员担任财务部门负责人。二是督促财务部门加强会计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坚定要求和支持会计人员严格行使核算和监督职能。三是积极宣传推行重视会计工作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自觉遵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氛围。
2.财务部门要强化培训建立高水平的会计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会计队伍,是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前提。高校要加强会计队伍自身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强化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能够做到专业扎实、忠于职守、高效负责、客观公正和坚持准则,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二)以制度为准则,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高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基础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一是明确会计机构和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关键会计岗位轮岗制。二是对会计基础工作在内容、范围、格式、权限和程序等方面以制度的形式进行明确的规范,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真实、合法完整。三是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及时把握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进和纠正。四是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各个业务环节及其控制点,制定具体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等。五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
(三)以电算化为工具,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会计业务日益复杂,很多基础工作通过电算化操作能大大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手工操作的错误率。因而高校应该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资金投入以及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或引进,通过实现先进的电算化管理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以监督为手段,促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高校会计人员的内部监督作用,并尽可能组织内审力量对会计工作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应定期委托高素质的中介机构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独立性评估和审计,通过外部力量及时发现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加以解决和改进,从而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良性循环。S
参考文献:
1.罗苑.高校会计基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2010,(6).
关键词 MAX-Ⅱ型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标准化操作;注意事项;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106-02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是指在特定的运动负荷下(自行车或跑台),收集受试者呼出的气体并加以分析,对VO2max等指标进行直接或间接测定,并辅助心电导联监测心电变化,从而能够综合评估个体的有氧运动能力、运动时血流变化情况、心脏电生理反应及无限制运动的征兆或症状。通过测试所收集的气体和心率表及电极传导提供的数据,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水平和最大有氧工作能力,为探索训练负荷的变化规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使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更具科学性[1-4]。
美国AEI公司生产的MAX-Ⅱ型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以其精确、耐用的分析器 、经典的气体采集方法、直观的操作面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体育科研、体育教学 、运动医学等领域。
1 仪器简介
1.1 仪器组成
仪器主要由气体分析系统、计算机系统、心率遥测系统、工作台车4部分组成。
1.2 仪器系统功能特点
气体采集方法:高速、低阻抗气体混合室法(要求4L以上的气体混合室) 它是国际公认的经典方法,特点是无论在小通还是大通气量时都可保证气体分析的准确性,特别适用于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的研究。
氧分析器测试范围:0%~100%; 二氧化碳分析器测试范围:0%~10%。
压差式流量传感器,流量范围:0L/S~15L/S它独特的地方是测试受试者的吸气量,这样就保证了气体组成是恒定的温度、水蒸气含量和黏度是不变的。
分析器校准:校准的方法分通过计算机的全自动校准和手动校准。这种双重校准方法并用,是此机器的独有特点。
1.3 仪器简易操作流程
1)打开机器预热大约1个小时左右。按下仪器前面板的Calibrate(Low)按钮,同时打开氮气瓶,调节气瓶流量阀,使流量表为10psi,调节LOW旋钮,使O2和CO2读数为0。按下仪器前面板的 High按钮,同时打开混合气瓶,调节气瓶流量阀,使流量表为10psi,调节HIGH旋钮,使O2和CO2读数为5.05和20.99,各气瓶数值可能会有差异,请以气瓶数值为准;
2)启动计算机桌面上的MOXUS程序,点击工具栏上的Calibrate按钮,进入定标界面。点击定标界面的AutoCal按钮,进行自动定标,定标结束后关闭气瓶;
3)点击定标界面的Calibration按钮,进入流量定标界面。将呼吸三通接到呼吸管路上,同时接上打气筒,看流量平衡灯绿灯是否亮,若不亮,调节灯下面的旋钮,使其亮,然后进行打气操作。只要将屏幕上五组数据打满,点击OK。反复进行两次后,自动退出流量定标界面,第二次平均误差值要求在1%以内。点击定标界面的Save保存,然后点击Exit;
4)点击工具栏上的Subject Data按钮,录入个人信息。点击工具栏上的Start Study按钮,进入测试界面。给受试者戴上呼吸面罩和头盔,让受试者进行热身,等到测试界面的各项值稳定后,点击Start Study进行数据采集。
2 注意事项与维护保养
2.1 注意事项
2.1.1 测试前注意点
1)受试者在测试前保持身体健康,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者,禁止测试以免交叉感染影响其余健康受试者;
2)确保受试者测试前保持正常饮食,避免低血糖等状况发生,询问受试者测试前身体疲劳指数,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对于初次受试者,说明实验目的,具备的强度,让其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调动受试者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客观的实验数据;
4)仪器要进行充分的预热,如实验量比较大,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上,可以提前一天打开机器预热,这样第二天校准完机器即可以开始测试,缩短了受试者等待测试的时间。
2.1.2 测试中注意点
1)仪器校准是实验中的基础也是关键步骤,所以校准时不要保存不标准的校准结果,若实验中VE值偏高则极有可能是此原因造成的,此时可重启电脑后重新进行校准,保存正确的校准值;2)气筒是校准中的重要工具,首先应查看气筒刻度是否在3L的位置,其次通过长期测试发现,最佳方法是目视前方,视线离开软件界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刻意调整打气节奏获得想要的校准值,伴随着自己的呼吸有节奏的打气,这样出来的校准值真实可靠;3)校准时应注意流量平衡灯是否在中间绿灯位置,流量平衡计的位置则应在100-125CC毫米汞柱之间;4)如预测试时没有出现任何数据,则首先应检查进、出气管是否插反。其次可以查看口嘴中的橡皮小圈是否装反,装反则应及时取下更正,否则受试者呼吸困难;5)通测试前一定要输入仪器即时测得的周围空气含量,温度,湿度,并输入到测试信息中,此步骤非常关键!对测试过程中计算受试者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有显著的影响;6)测试时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无关人员或其余受试者应和当前受试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干扰实验进程;7)RER(呼吸商)是判断受试者是否疲劳,达到最大摄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实验过程中判断实验数据是否准确的重要指标。在预测试时若受试者RER迟迟不能达到安静值,但又不是特别高时,一般是进气管和混合舱里废气没有完全排空所致,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可以开始测试,30s~1min后RER下降,指标正常。但是若开始较长时间RER仍旧很高,或者出现持续下降、数值忽高忽低等情况则应停止实验,检查仪器情况,重新校准定标通过后再开始测试;8)VE(呼吸当量)是判断仪器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往往测试后VO2MAX等指标的虚高就是VE偏高引起的,正常情况下从安静状态到开始测试后应该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假如测试初始即出现很高的数值,则应停止测试,重新校准仪器通过后再开始测试;9)实验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受试者口嘴,鼻夹情况,确保没有漏气,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假如受试者较多,则一般在测试4个~5个受试者后重新进行定标,校准,确保仪器正常使用状态。
2.2 测试后的维护保养及注意问题
1)测试后应首先检查气瓶是否关闭,避免气瓶里气体无谓的浪费,气瓶若长期未用,可以滚动一下气瓶以免气体分层[3]。可以拔下2根通气管,进行清洗;
2)取下气体采样线,进行清洗,晾干。若一天受试者众多,可以采取上下午轮换使用的方法,保持干燥;
3)若长时间没有测试,可以将侧面通气管底部安上黑色防尘盖,但下次进行测试时务必取下,否则校准不能通过;
4)清洗消毒各个口嘴,鼻夹,面罩等之后,必须晾干并整齐摆放,便于下次测试的使用。
3 结与讨论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运动心肺功能仪按照测试原理主要分为Breath by Breath(每口气法),气体混合室两大类。前者主要以便携式仪器为主,测试优点为没有混合室,测量误差极小。因为是遥测,所以不受实验场地限制的影响,携带也较为方便。缺点为测试运动员极限最大摄氧量,大通气量时析,容易造成采样线内水汽过多,堵塞,引起实验结果差异,此类仪器更加适用于医院康复治疗,检测病患心肺功能等领域。后者气体混合室类的仪器,缺点同每口气法相比,测试精度不如每口气法,也存在一定的延迟问题。但是它的特点为无论在小通气量还是大通气量时都可以保证气体分析的准确性,同其他方法相比(如每口气法),特别适用于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的研究,而且同采用每口气法测试原理的仪器相比,分析器和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都更长,这也就意味着可以减少更多的实验成本[5-7]。
参考文献
[1]Weisman IM, Zeballos RJ.Clinical exercise testing [J].Clin Chest Med, 2001, 22(4): 9-701.
[2]李琦.运动心肺试验在呼吸领域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0,6(5):49-52.
[3]穆魁津,林友华.肺功能测定原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170-186.
[4]Karlman Wasserman,James E.Hansen.Prnciples of Exercise Testing and Interpretation[M].Science Press,2008:176-177.
[5]冯连世,李开刚.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59-160.
为了切实做好2008年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整体功能和在促进企业加强规范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集团公司《关于编制2008年审计工作计划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公司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现提出编制2008年审计工作计划的指导意见。
一、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2008年是公司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的重要一年。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改革、调整、管理、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一方面,审计工作本身要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调整审计职能和人员结构,不断强化审计管理,创新审计工作思路、手段和方法,促进内部审计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审计监督工作,促使公司的工作方针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落实,为公司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加快发展服务。2008年的审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主线,以维护企业权益、服务企业发展、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突出重点,服务大局,讲求实效,实事求是,突出管理和效益审计,强化控制力与执行力的审计,严格财务报告合规性和真实性审计。加强事前和事中审计,在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的同时,着力抓好审计基础管理工作和审计队伍建设。要通过强有力的审计监督工作,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增强内部控制执行力,有效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为公司扎实推进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服务。
二、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2008年的审计工作计划编制工作,要以当年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与管理的中心任务为依据,同时结合各单位经营管理的风险评估情况及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科学予以编制。一是要优先安排好制度规定的审计项目,保证制度规定的审计监督工作得以落实;二是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安排好相关审计监督工作,以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三是要贴近生产经营和改革、管理工作,围绕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选择和安排好审计项目,以促进公司经营管理和改革目标的实现,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四是要根据历史审计情况,对所属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较大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以防范风险和完善管理。
(二)编制原则。编制2008年的审计工作计划,要坚持“抓重点、求实效、留余地、上水平”的原则。1.抓重点,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住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问题等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明年要把原油、成品油、物资装备的采购、化工产品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减排,固定资产投资和主要成本费用等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2.求实效,就是审计工作计划要注重实效。要通过科学安排审计项目,抓领导关心的具有普遍性、倾向性或典型性的问题,并注意坚持点面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在维护公司或企业权益、防范经营管理风险、健全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留余地,就是审计计划的安排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留有余地,要与审计力量相适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计划既不能安排得太满,也不能安排得过松,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审计数量和质量的关系。4.上水平,就是审计工作要把加强管理、提高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在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注意把促进科学管理和提高水平作为审计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并选择、安排好有关审计项目和单位;另一方面审计工作本身要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理顺管理关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三、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管理工作计划。
(一)审计项目计划应围绕六大项目内容予以编制:1.经济责任审计。此类审计项目应根据制度规定并接受人事部门委托予以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可分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两类,要逐步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2.管理和效益审计。此类审计项目应以加强和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拟选择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及因素或围绕增收节支、防范风险等来安排。管理和效益审计既可以按专项安排,也可以按单位立项安排。3.财务收支或财务报告审计。此类审计项目应依据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对企业风险评估情况的目标,选择风险较大和审计间隔时间较长的企业开展。有条件的企业还可适当安排财务决算同步审计试点。4.工程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各派出机构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可安排工程投资及检维修项目预(结)算审计。5.内部控制独立审计评价。此类审计项目应按照总部有关规定的要求编制并适时开展。此外,围绕领导关心的问题,可适当安排一些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
(二)审计管理工作计划应根据属地单位审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和需要予以编制。审计管理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和审计管理基础工作方面的计划。2.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的计划。3.加强审计业务审理,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计划。4.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审计信息化手段方面的工作计划。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水平方面的工作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