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在全县财政系统开展加强“财政管理年”活动,切实做到“五个规范”,即:收入管理规范、支出管理规范、行政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规范、队伍管理规范;努力做到“五化”,即:执法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工作标准化、支出精细化、监督经常化,使全县财政系统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内容

(一)规范收入管理。根据“十二五”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财政上年预算收入执行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收入目标;进一步完善与国税、地税等收入征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保障收入稳定增长和均衡入库;深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平台,理顺非税收入缴库级次,加强非税收入稽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机制;加强社会保险等基金收入收缴,不断壮大基金收入规模,增强保值增值能力,确保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制定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收益、处置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加强县乡(镇)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二)规范支出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细化。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加强项目库管理,逐步建立项目支出预算滚动安排的管理机制,推行项目预算评审制度,加大对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依法执行《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实施部门预算审查,建立和完善规范的预算追加、调整制度,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在保证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率;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的规范性、科学性;改进标准收支测算办法,完善县对乡镇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健全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加大整合力度,改进和加强涉农项目的检查和验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清理现有涉及税收、罚没收入返还比例,税收及基金征管手续费等政策,在国家统一政策内,充分考虑部门利益和征管单位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具体执行标准及期限,减少地方性政策对财政资金的再分配,防止财政性资金被“肢解”,增强政府财政的调控能力。加强县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安排预算支出的重要依据。

(三)规范行政管理。按照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县有关政务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优化管理机制,明确操作步骤;完善财政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事前听证、公示制度,规范行政复议,实行财政行政许可审批的“阳光”操作;实行政务服务窗口的“一站式”服务;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责任,执法人员一律实行持证上岗;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机要保密规定,完善来信来访工作制度,规范受理、登记、处理、督办等工作;规范会议计划管理、公务接待管理、收发文管理和档案管理;细化落实督办查办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机关率先实施办公自动化,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乡镇财政推进。

(四)规范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制衡机制,将财政监督纳入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政运行机制;利用金财工程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对预算编制、执行进行全面监控;强化财政系统内部监督,切实开展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科学地制定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严格依照工作计划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财政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规则》的要求,做到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确保监督检查质量;强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以及专业技术资格管理。

(五)规范队伍管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德才兼备、业绩突出、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推荐到适合发挥才干的工作岗位;制定规范、长效的干部培训计划,健全干部培训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大规模实施干部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按照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加强业务考核,实施财政重点工作量化考核,注重综合运用考核结果;加强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以完善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以落实为民理财为重点的财政文化建设;以开展加强“财政管理年”活动为抓手,推进创建“五型机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塑造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实施步骤和总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机关成立开展加强“财政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各乡镇财政所、各股室应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全县财政系统上下协调联动,推动加强财政管理年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二)拓展活动载体。

一是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活动时间为2011年第一季度,请有关专家,结合财政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辅导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是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竞赛。活动时间为2011年第三季度,通过竞赛,确保全体财政干部掌握并熟练运用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财政信息化水平。

三是开展专项资金跟踪问效检查活动。活动时间为2011年第二、三季度,随机确定部分重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采取调账、进点检查、互查互审等多种方式,对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情况、拨款情况、项目实施情况,以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单位的财务管理等进行全面检查。

四是开展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专项检查。活动时间为2011年第一季度,对有关股室和财政所,对其职责范围内的资金管理、内部管理等制度建设及其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五是开展民生工程等专项调研。活动时间为2011年第四季度,对全县民生工程、惠民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开展对绩效考评及创新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等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进一步改进工作。

六是不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充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形式,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自觉性,善于发现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采取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必要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严格执行纪律。县局将继续加强监督检查和明查暗访力度,加大追究的力度,对违反纪律,不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度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确保我局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七是开展加强“财政管理年”活动有奖征文。活动时间为2011年10月,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及财政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撰写理论文章,对加强财政管理年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

(三)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宣传发动阶段(3月初至3月底),由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开展加强财政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统一认识,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查摆问题、细化方案阶段(4月1日至5月31日)。各单位对照目标任务,进行全面自查,认真查摆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制定细化的活动方案,把任务责任到人。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围绕中心,服务发展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积极因素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相互影响,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情况,工作更加繁重,任务更加艰巨。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民生等方面的要求,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有效开展财政监督,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健全财政政策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依法理财等方面的保障作用,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二、创新方法,提升层次

(一)创新会计监督。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方式,拓展会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和资源,建立纵横联动的会计监督网络。结合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选取部分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整顿会计财经秩序,规范单位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一步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将“小金库”问题列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结合重大财政政策的实施和重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检查以及日常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有机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日常行政监管工作,加大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力度,强化政府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再监督。通过授权委托监管,积极探索会计师事务所分级管理。严格对违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理处罚,依法查处恶劣造假的会计行为。重点选择文化、广电和工信委三个系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二)深化内部监督。切实履行专职监督机构的“再监督”职能,转变内部监督工作方式,提高内部监督工作成效,努力保障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两个安全”。一是日常监督动态化。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将内部监督融入日常财政管理活动之中,实现日常监督由被动检查型向动态控制型转变;二是重点检查常态化。按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的要求,结合内部监督特点,制定检查计划和方案,实现重点检查由临时突击型向定期常态型转变,每年的内审面不得低于30%;三是开展抽查。设区市要组织开展对所辖县(市、区)内部监督开展交叉检查,省财政监督检查局将适时组织人员对部分市、县(区)财政局开展内部监督工作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内部监督工作不力、走过场的和其他违规问题在全省进行通报,并按有关规定对检查人员和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三)强化培训调研。加强财政监督干部培训和调研是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按照“抓培训、重考核、强素质”的思路,从财政监督检查技能、财政业务知识、财政政策法规和财政监督工作纪律等四方面入手,制定财政监督干部培训方案,落实培训经费,创新培训方式,选好培训教材,并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水平。二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认真总结财政监督工作经验和规律,增强针对性和前瞻性,注重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调研成果的利用率。同时,要将检查与调研相结合,针对财政监督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专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提升财政监督工作的整体成效。

三、把握重点,注重实效

(一)着力加强民生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选择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选择农业、水利、社保和经济建设领域的重点财政支出事项,精心研究监督检查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组织开展重点林业村级防火经费、移民搬迁扶贫资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资金、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等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促进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同时,选择部分市县和单位就民生政策落实和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深入检查调研,提出规范和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积极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针对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认真开展部门预算监督检查,保障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完善监管成果运用机制,将监督结果与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挂钩,建立相应的预算扣减机制,并向相关单位通报或向社会公告,切实加大财政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要着力加强政府采购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应采尽采,阳光运行。

(三)继续推进收入监督。要建立财政收入日常监管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止财政收入流失,保障财税政策有效落实。一是加强对财政收入的监督检查,通过对各种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缴纳、征收中执行财税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和查处越权减免、应征不征和预征收入、虚收空转等问题,确保财政收入真实、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加强对国库收纳、划分、留解、退付财政收入的监督检查,防止和查处不按规定划分、报解预算收入,擅自延解、占压、退库等问题。

四、强化建设,夯实基础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首要是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方式、途径,推动县域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结合我市实际,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全市之力,真抓实干,形成一个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态势,努力开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版权所有

一、抓特色,创造竞争优势

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发展特色经济。有特色就有优势,就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发展特色经济,关键是要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分工体系中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充分利用我市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经济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特色优势,把特色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要注意克服两个误区:一是克服“只有人无我有才是特”的片面认识。特色是相对于比较优势而言的,唯我独有是特,唯我独优是特,唯我最多是特,唯我最全是特,质量唯我最好是特,市场占有率唯我最高也是特,只要比别人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就是特色产品。二是克服贪多求全的倾向。特色经济不能遍地开花。产业一多就乱,一乱就会分散财力物力,就会形成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一定要破除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观念,善于在把握经济全局中发现特色,在推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进步中提升特色,努力造就一品,育成一业,形成规模,建成支柱。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又一潜力和后发优势所在,也是打造特色经济的最佳载体。因此,要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着力培育,打好黄帝文化牌,唱响古都文化戏,加快黄帝宫和古成寨开发建设,尽快形成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特色旅游经济新优势。

二、抓结构,激发经济活力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县域经济适应环境变化,增强自身活力的客观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富民强市这个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线,努力打造##工业强市。一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乡结构。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建设要优先发展市区和基础条件好的##、##、##等中心乡镇,树立“经营城镇”理念,提升城镇的综合功能,增强聚集效应,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所有制结构。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民营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民资民力,把民营经济培育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市民间资本雄厚,目前居民储蓄余额已达到多亿元的规模,发展潜力巨大。当务之急是要放手放胆,落实政策,放开领域,降低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创新机制、技术和管理,把民间的投资发展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推进民营经济扩大规模、快速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的过程。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产业、特色经济,走工业强市之路符合市情、基础较好。关键是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的步伐,使优势更大、特色更强。耐材行业要加快改造提档次,造纸行业要集中发展上规模,煤炭行业要整合资源长链条,建材行业要抓住龙头促发展,努力把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结构。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

三、抓整合,提高资源效益

资源整合就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种资源要素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一是要整合工业资源。国有企业改革要排除一切干扰加快步伐,需要退出的国有资本,要尽快退出,决不能因为人为的因素,延误时机,让国有资产白白耗尽。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企业和规模优势企业集中,抓好扶优扶强,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企业。二是要整合项目资源。优选项目实施主体,遵循项目建设规律,正确处理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内资项目和外资项目要“两手抓、两手赢”。激活投资主体,积极探索资产置换机制、规划引导机制和开放机制,充分发挥要素整合潜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业发展。三是要整合生态资源。生态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群众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我市是一个资源型的工业县(市),科学保护和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改良生态条件,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我们要树立“生态立市”的新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再不能出现“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过度开采资源的现象,努力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还原##的青山绿水。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综合评价制度,切实把污染程度、资源消耗程度作为项目取舍的首要标准,该合并的合并,该改造的改造,该下马的下马,逐步形成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要围绕建设“生态##”的目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绿色通道和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加快封山育林步伐,努力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四、抓体制,增强发展动力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敢于破除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旧的体制机制的羁绊,围绕发展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各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抓好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工作扫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扩大范围,逐步向商业、粮食、供销等领域延伸,做到国有资本能退则退、能少则少,优化产权结构。加快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设立工业发展及技术进步基金,通过项目贴息、税收奖励等办法,鼓励企业技术改革和新产品开发,扶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激励机制,重点增强乡镇财政实力,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规范、整治涉农收费,实行涉农税费“公示”制。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积极搞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认真落实对农民的“直补”政策。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实行考试考核制度,公开、公正、公平选拔人才,大力推进竞争上岗等各项制度改革,建立一支高效、精干、廉洁的公务员队伍,以全员合同聘用制为核心,全面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发展名牌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县管体制”,巩固提高“两基水平”。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将文化经营型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建立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防疫网络。

五、抓开放,发展外向经济

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市场化程度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更不是封闭经济。要牢固树立市外即外,无外不活,无外不兴,无外不强的意识,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一是观念上开放。要发展得快一些,大门就要敞得开一些,思想就要更解放一些。要有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理念,破除自然经济的价值观,树立科学正确的得失观。在衡量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经济得失上,要以能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一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二是经济上开放。我市的经济要赶超发达地区的经济,拘于狭窄领域开放是不行的,必须构筑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凡能促进我市科学健康发展的项目,就大胆地引进;凡是能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就大胆地吸纳。坚持一、二、三产业结合,大中小项目并举,市内市外境外资金并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政策上开放。坚持清除一切束缚对外开放的陈规陋习,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对外开放的体制弊端,出台良好的开放政策,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要舍得拿最好的项目招商引资,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为项目,以存量换增量,以别人发财换自身发展,既要注重引进资金和项目,也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一户,带动一片。

六、抓环境,打造发展平台

环境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一个地方的环境如何,是决定这个地方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一要依法行政。要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认真清理、坚决废止不符合规定的行政规章,审慎政府权力,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有关执法部门和单版权所有位必须为县域经济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服务,坚决做到严格执法,正确执法,依法行政。二要强化服务。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挑选思想觉悟高、能吃苦耐的干部去搞服务,变事后被动服务为主动超前服务,变单一表层服务为系统深层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三要健全机制。完善环境与政绩、经济挂钩机制,进一步营造与环境同荣辱、共命运的氛围。同时将服务工作纳入年终考评范围,制订科学的考评标准和奖励惩措施,加大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的惩处力度。四要诚实守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打造诚信名片,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契约和信用意识,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五要规范秩序。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创造平等竞争、有序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要统筹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快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硬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打造宽松、和谐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