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沿线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师专财经系会电专业09级在校大学中抽取84名进行调查。其中男生35名(42%),女生49名(58%)。年龄中位数为20岁,最大的21岁,最小的19岁。
2方法问卷调查:依据参考文献。设计统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吸烟行为、对吸烟的态度、第一次吸烟类型等项目。
3统计分析建立数据库和表格进行分析比较
本次调查共印发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49人。49名女生中有19人吸烟,35名男生中有25人吸烟,女生吸烟率为39%,男生吸烟率为71%。即平均吸烟率为55%。
1、对香烟成分很了解的:男生占57%,女生占71%.
2、知道抽烟对身体的伤害的:男生占60%(完全知道),女生占73%(部分知道).
3、认识的同学中有:男生占49%(5~10),女生占61%(10人以上).
4、第一次吸烟的类型中:男生选模仿型的占51%,女生选消遣型的占29%.
5、在校园里抽烟同学的看法:男生选无伤大雅的占23%,女生选反感的占55%.
6、不赞成女性抽烟的:男生占74%,女生占73%.
7、介意恋人抽烟的:男生占63%,女生占71%.
7、抽烟的年龄在1年内的平均率占37%
8、多数的同学在郁闷时抽烟占49%
9、抽烟之后不想戒的占少数11%
10、每个月买烟的费用少数用30占17%
11、知道抽烟对质量不好的占多数为80%
12、知道抽烟对胎儿不好的占多数为71%
分析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1、因受生活环境影响而开始吸烟的学生占大多数。
2、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很大,难以戒掉。
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及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吸烟则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排忧解愁,缓解焦虑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4、年级越高,交往的场合也越来越多,而在某些特殊场合吸烟被学生认为是成人化的标志之一。
也可能存在的因素有:(1)标新立异心理
大学生处在生理心理的日渐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在不断显现,表现欲逐步增强,时刻想以“新”“异”来吸引别人而吸烟恰好能满足这心理。
(2)追求风度心理
现在,电影视录相等娱乐传播媒介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极大。某些吸烟大学生承认他们吸烟完全学自银幕上的偶像和英雄人物。觉得吸烟很有些类人物的风度,有男子汉气味。的确,这些道德认识正处在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往往错误的将吸烟与威武,洒脱联系在一起。
(3)好奇心强,玩玩欲望高。
这部分多数是比较早吸烟的学生,好奇心强,凡事想亲身实践一下,但克服自制力却比较差,他们认为吸烟好玩、稀奇、开始只抱着玩玩、试试的心情,哪知一抽不可收。
(4)交际心理不成熟。
这些大学生中流行这么一句话:俺款爷,不买就买,一买全是“大中华”“红塔山”“万宝路”“剑”等中外高档名烟。是想借此显示其富有,是“款爷”,借此压服别的同学,在班上树立“钱”威。
(5)屈从心理。
俗话说;“近墨者黑”一些中学生受到同伙负效应影响,加上本身意志薄弱,屈从于外部诱惑压力,也随其吸上了烟。
4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A、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应酬、解闷、好奇、追求时尚等.这也许与当前学生生活平淡、学习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因此,学校应科学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加强戒烟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懂得健康的重要性,以矫正大学生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心理和行为。
B、主要是强调吸烟对个人和他人的危害和他人的危害和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为使师生能认识到吸烟对个人、他人身体的危害,及对教师在形象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各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做动员与吸烟的教师签订控制吸烟的协议;各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的广播宣传、讲座、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漫画比赛、演讲比赛、班队会活动等。
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众所周知,作为大学生,身体健康是工作生活的本钱,不能让吸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戒烟势在必行。要戒烟先要意识到戒烟的好处:仅仅戒烟一天,戒烟给心脏、血压和血液系统带来地益处便会显现出来。戒烟1年,冠心病的超额危险性比继承吸烟者下降一半。戒烟5年—15年后,中风地危险性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戒烟10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承吸烟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的危险性降低,患胃溃疡的危险降低。戒烟15年,患冠心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因此,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且最好在出现严峻健康损害之前戒烟。
5吸烟的危害(权威数据):
吸烟危害健康,科学实验早已证明,但全世界的烟民仍不断增加,特别是未成年人,吸烟人数增长迅速,实在令人担扰,据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协会共同完成的一份关于吸烟的调查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有烟民约11亿人,中国是世界第一吸烟大国,烟民约3.4亿人,世界上每年因吸烟导致疾痛而致死为315万,也就是,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所引起的疾病。当你在吞云吐雾中似乎享受一种乐趣时,是否想过吸烟将对你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世界各国近40年来对烟草危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万多份研究报告证实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今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就是烟草,吸烟已经被定为“公害”。但吸烟对身体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这是许多人都不曾想像到的。科学研究证明,烟草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烟雾中的化学成份。烟草中含有的化学成份高达4700多种,其中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苯丙比、放射性物质、刺激性化合物及砷、汞、锡、镍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它们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和致癌作用。2001年8月,美洲心脏基金会和美洲心脏病学会联合发表的反烟草斗争框架协议的《巴拿马声明》中指出,吸烟将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心脏联合会主席马里奥·马拉纳奥强调,到2003年吸烟对人的危害将超过吸毒、艾滋病和其它疾病,成为导致死亡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据悉,目前全球每年与吸烟有关疾病死亡约为490万人,到2025年将达到2000万人。新华社曾发过一条专稿,说我国的科学家在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以后得出一个结论,我国每年100万的死亡人群中,有3/4死于烟草所致的疾病,按现有趋势,到2020年,我国将有2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搞过一次调查,美国有4700万成年人吸烟,1995年到1999年间,美国每年死于吸烟导致疾病的人数估计为44万人,其中约3.5万人死于被动吸烟,而且女性致肺癌的人数目前已经超过其它癌症死亡人数的总和。肺癌是世界各地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肺癌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全球每年肺癌新患138万人,有98.9万人死亡;另据报告,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男性肺癌发病率都在上升,其上升率与吸烟率几乎一致。而像芬兰、英国、美国吸烟率下降后,肺癌的发病率也在下降。我国1990年到1992年死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7.17/10万增加到151/10万
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至2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至8倍;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等等。同时吸烟所导致的医疗成本让中国五千多万人口陷入了贫困。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1月21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了__县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及宫颈癌监测项目工作启动会议,主管副县长谢铁山同志在启动会上,就如何推进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县卫生局积极协调,多次与县妇联、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多方支持。并以文件的形式将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建立了以县妇幼保健院为中心、各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两癌检查网络。及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工作的宣传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明确了项目工作实施步骤及工作程序,为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二)大力宣传发动,为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为了“两癌”免费检查工作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我县开展了集中动员、广泛宣传活动。一是会议宣传。全县启动会后,各项目实施单位迅速行动,分别召开会议,就项目实施进行动员部署和宣传。通过召开启动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增强了做好项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开展防治知识培训和现场宣传。县妇幼保健院专家深入到乡镇向乡村妇女干部、村卫生员及广大农村妇女详细讲解两癌防治相关知识并进行防治宣传咨询。据统计,共开展现场宣传及防治知识培训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画3万余份。通过在筛查现场悬挂横幅,展出宫颈癌发病原因、防治措施及筛查流程展板,筛查登记时向受检群众发放健康知识问卷,筛查时开展医患对话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使群众进一步了解了宫颈癌的发病诱因及防治知识。各乡镇、村妇女干部积极配合开展两癌检查项目的宣传工作,让农村妇女了解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的目的和意义,积极组织本村适龄妇女进行登记检查,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从而推进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技术培训和督查质控,确保“两癌”检查质量为提高检查质量,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技术培训和督查质控力度。去年1月份、8月份特邀省级以上专家授课,举办了全县农村妇女宫颈癌业务培训,参训人员有县、镇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医务人员等相关人员,共180余人。县妇幼保健院分两批派出了妇科、实验室检查等相关专业人员共10名,参加省级“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工作短期培训班。同时,县妇幼保健院妇保科分片包干,全程参与各镇“两癌”检查工作,县项目办不定期开展督查质控6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保证检查质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合理安排检查日程与流程,确保检查工作有序进行为确保检查工作有序开展,我们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检查日程,做到既进行检查,又不影响妇女正常生活秩序。为此,县妇幼保健院同志经常是早上6点集合出发,简单的中餐后,不休息直接投入检查工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村妇女集中检查。同时,我们采取“分散检查、集中诊断”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检查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初筛工作由县妇幼保健院和各镇中心卫生院共同承担,查出的阳性对象到县妇幼保健院集中诊断;各乡镇对初筛阳性的对象发放“__县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反馈卡”,并动员她们及时到县妇幼院进行免费阴道镜检查或免费乳腺钼靶检查,县妇幼院对阴道镜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可疑者免费进行组织切片检查。
(五)完善追踪随访制度,进一步巩固后期诊治效果为确保阳性患者后期诊治效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县项目办建立了阳性病例追踪随访制度。各初筛机构对检查的阳性病例都进行登记及管理,县妇幼保健院对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对象的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各初筛单位,各初筛单位及时将反馈结果进行登记,并进行追踪随访,根据检查结果动员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同时县妇幼保健院对阳性对象都进行了专案管理及追踪随访,动员其进行治疗;对确诊为宫颈癌的对象,耐心规劝她们到省妇幼保健院、省肿瘤医院或更高级医院进行治疗。今年来,确诊为宫颈癌和乳腺癌的14名患者,有13人到上级医院进行了系统治疗。
(六)强化信息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根据项目工作要求,各筛查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的信息管理工作,对检查对象都及时进行登记及填写个案卡,阳性对象都进行专案管理;要求信息员必须于每月2日前将填写的“农村妇女宫颈癌项目情况统计表”上报至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幼保健院按季度进行统计录入,经审核后上报至市妇幼保健院。对于确诊的宫颈癌对象,县妇幼保健院必须于每月5日前录入上月确诊的个案,经审核后直接进行网络直报。一年来,无虚报、误报、漏报现象。
(七)加大农村贫困妇女“两癌”救助力度,确保检查活动稳步推进为了确保“两癌”免费检查活动稳步推进,我县妇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贫困母亲“两癌”救助力度:一是向省妇联积极争取全国“两癌”农村贫困母亲救助资金。2009以来,共争取全国“两癌”农村贫困母亲救助资金53万元,为53名农村贫困母亲每人解决1万元的救助资金;二是我县民政部门加大对农村贫困母亲“两癌”救助力度。民政部门为每个农村“两癌”贫困妇女解决2000-3000元的大病救助资金,同时还对因患“两癌”的妇女造成家庭经济
困难的解决农村低保指标。(一)宣传工作有待加强。多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仍有一部分应检妇女对“两癌”检查认识不足,对检查需求不高,认为有病才能治病,忽视预防保健。个别村组干部不够重视妇女病检查工作,导致宣传发动留有死角,部分边远村组得不到通知,宣传资料到不了群众手上。
(二)医疗服务市场不规范。部分民营医院以营利为目的,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下乡开展妇女病检查工作,但又未按正常的检查治疗常规为群众服务,在妇女群众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有些妇女群众由此对我们正常开展的项目工作便带有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乡镇级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部分乡镇卫生院妇科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承担宫颈癌的初筛工作,制约了项目工作的检查率及检查面。
1.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的“两癌”免费检查宣传活动。早安排、早宣传,让广大农村妇女在时间上统筹安排,能在规定时间参加检查。针对长期离开农村的务工妇女,倡导社会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在流动务工妇女中开展“两癌”免费检查工作。
2.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基层队伍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项目工作检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3.建议针对医疗市场服务不规范的现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妇女病检查工作应由县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公立医院承担,以确保普查质量,达到检查目的,使老百姓真正受到实惠。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
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免互相影响,听课质量不能保证;对教师而言,一个人要把精力分散在几十个人身上是不现实的,势必有偏有倚,对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实行小班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教得专注,学生听得认真。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关爱学生,关爱教师,就是关爱祖国的明天。
1、普查机构的划分组建
按照普查阶段性工作要求,对全镇二、三产企业单位数进行初步模底,有近1000家工业企业,其中属镇属的近300家,个体工商户3500家,贸易企业近100家。为使这些企业不重不漏地划分到每个普查区,普查办人员经细致调查和方案征询,拟定以企业住址所在地划分普查区,全镇分成15个行政村和三个居委会共18个普查区,较清淅地构筑成普查区域框架。
2、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定及普查补贴的落实
建立健全普查组织网络和普查人员队伍是顺理开展普查工作的前提,我镇成立了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有经济服务中心主要邻导任组长,其他涉及经普的各部门邻导为小组成员,下设经济普查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并明确分工。据以普查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镇普查办要求各普查区指定一名普查指导员必须具备业务和能力较强,对工作诚实、认真、勤奋和负责,态度谦虚和耐心的人员方能任用。普查员学历具有初中以上,每个普查区人员配备不少于4人。至7月底各普查区人员已落实到位,队伍阵雄初具。普查经费方面,各普查区负责人明确表示,本着精打细算、履行节约的原则,合理开支的普查费用确保支出。
3、普查业务培训的形式和范围
从第一次经济普查表明,市经普办组织的业务培训由于乡镇多,且每个乡镇普查员多(来不全),合在一起培训,参加人员较多,会议后收到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建议市普查办到乡镇培训,让乡镇各区普查员都能参加一次培训,对普查能更好的认识清楚。
4、做好能源普查的几个方面
首先让企业搞清消耗的能源是什么,应该填到能源报表的哪一行(如在以往的月报上发现有的企业用了蒸汽不知填热力);其次是核准消费量和计量单位(如有的企业电量万千瓦时不知是万度),分清工业消费和非工业消费量;再次是网上直报企业填准能源执标系数并进行自动计算和审核。这样做后就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5、整合调查表减少部分调查指标
第一次经普普查调查有10多种表,项目指标较多,给基层普查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势必影响到基本数字的准确性。因此,在设计普查登记表时,整合调查表,尽量减少表的种类和辅助指标,确保主要指标的准确性。
①、简化指标项目,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指标设置过多,会给普查人员、企业统计人员接受业务知识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普查表,报表太多,有些指标计算困难,上级部门能否根据取得的数据后再适当弹性调节一下。
②、精简个体调查,便于指标一步反映全貌。个体户调查表的全年营业收入采取支出法调查,营业支出项目中有场地租金、管理费、营业成本,还有业主净收入。按照此方法,个体户在填报雇员人数和从业人员时一般不容易出差错,但支出成本采取回忆式调查,仍很难达到预期的调查目标的。有些普查人员不会运用一些技巧性问话方法来打开个体户说实话的金口,可以先简单问一个月的数据来推算一年的营业支出。又因业主存在顾虑心理,这样导致业主填报数据时,尽量往低处填报,有的甚至正面回避询问。难以反映数字的真实性,能否用更好项目指标来代替。
6、精心部署普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从历次普查经验表明,普查准备工作充分,各阶段普查任务明确,如正式普查前的业务培训和试点,这是普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环节忽略或放松,对普查登记在操作过程中增加很大的难度甚至造成损失。比如普查表的数量尽量满足基层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现状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随着中央16号文件的出台,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倾斜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了解。针对目前高校中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的文件精神,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发展,真正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高等教育领域内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为了了解江苏省内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并且通过对现状的呈现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我们成立了专门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课题组。通过对辅导员队伍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加深对辅导员队伍发展趋向的认识和了解,希望能为形成一套有效的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激励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有关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研究也可以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照,丰富国内有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课题组设计了有关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问卷,我们在南京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共九所江苏省内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中选取被试。发放问卷155份,回收有效问卷153份,问卷回收率为98.7%。其中男辅导员72名,女辅导员81名。
2.测量工具
课题组编制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查问卷。
3.施测过程
因为涉及到江苏省内各地区的高职院校,所以调查以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由各高职院校的相关学生工作部门负责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2份,以尽量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1.按照年龄层次进行区分,年龄在30以下的男辅导员56名,女辅导员64名;30岁以上的男辅导员15名,女辅导员13名。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辅导员队伍的组成以年轻人为主,在我们统计的148名辅导员中,平均年龄是28.2岁。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绝大部分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应届生,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2.从学历层次上看,63名男辅导员是本科学历,5名研究生学历,其他的是大中专学历;女辅导员中,14名是研究生学历,62名是本科学历,其余是大中专学历。从事辅导员工作绝大多数是刚从本科院校的学生,大中专学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都是有着一定工作经验的,而近一两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也纷纷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而且,现在高校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专业教师均需要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少数热门专业除外。高校接受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的岗位就只有辅导员以及一些行政管理岗位。与此同时,女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一定的弱势地位。
3.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一项有关辅导员目前具体收入情况的调查,有84名被试对这一项没有做出回答,从作答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个辅导员中敏感的话题。我们对153份问卷中作答的69份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辅导员群体的月收入水平比较集中的是2000元左右,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学校的收入都各有差别。
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群体收入与各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辅导员群体收入与工作年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5)。通过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辅导员群体收入在工作年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F=6.081,p
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群体收入分别进行学历、性别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辅导员群体收入不存在学历差异(p=0.992)和性别差异(p=0.093)。
同时,我们了解到52名被试和所在单位的合同性质是聘用制,单位实行人事,他们没有编制,也就是所谓的合同工。虽然社会上现行的人事政策是逐渐取消有编制职工和没有编制职工之间的差别,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无编制对辅导员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无论在地位还是在待遇水平上。我们同时问及辅导员工作的待遇在高校教师中的待遇水平问题,在137位做出回答的被试中,有80名被试认为辅导员的待遇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是最低的,49名认为中等,有8名被试则认为是较高的,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辅导员都觉得自己的工资待遇在高校中是最低的,他们对自己的收入普遍表示不满意。
(二)现状呈现
1.学生工作泛化
我们对辅导员分管工作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在90项作答项目中,基本涉及团的工作、就业、心理、党建、宿舍、文体活动、内勤、档案管理等一系列方面,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工作泛化的一种大趋势。辅导员是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以前称为政治辅导员,而现在名称为辅导员,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学生其他方面的事情也无不和辅导员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种很危险的倾向是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和其他内容的工作占去辅导员们的大量时间,使得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受到很大的影响,似乎辅导员的角色已经开始在变化了。这个我们也可以从问卷中的另外一个题目中得到答案。在对一项题为“您怎么定位自己的角色”的回答中,在149项做出回答的答案中,选择第一项“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人生导师”和第二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之一”答案的人数共有134,不可否认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角色的定位还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选择第三项“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者”答案的人数是97;选择第四项“教学辅助人员”答案的人数是54;选择第五项“学生的保姆”答案的人数有23,这些选择项高达一定比例的现象可以说明辅导员对自己职业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们也可以说辅导员目前从事的工作的确泛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学生工作泛化的现象给辅导员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对辅导员分管学生数进行统计,在做出回答的147份中分管学生数超过200的有116名,国家明文规定的比例是不超过1:200,但是当前的事实是大多数辅导员的分管学生数都远远超出了这项比例,辅导员在数量上的配备尚有待加强。
2.培训进修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们对各所学校辅导员每学期参加的进修培训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在141名做出回答的选项中,33项是基本没有,33项是经常,而75项是偶尔。其中,培训进修的内容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学生管理、业务技能等方面,而辅导员们认为自己所需的培训则涉及心理辅导、工作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校中,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呈现日益上升的姿态。在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展了对辅导员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辅导员队伍基本上都认为心理辅导是自己所需要的培训,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从意识上和行动上都已经有强烈的需求。
3.职业成就感不足、职业归属感不强
当被问及从事辅导员有无成就感时,30人回答很有成就感,32人回答基本没有成就感,82人的回答是偶尔有成就感,这表示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成就感体验大多数是不大深刻的或者说大部分辅导员从事该工作没有较多的成就高峰体验。我们同时也了解到,辅导员在从事工作是的成就感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学生对工作的理解和对辅导员的尊重,可以看出,给予辅导员工作成就感体验的最大源泉是学生。
我们调查了被试当初选择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原因,其中有48项回答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有92项回答是源于对高校工作环境的喜欢,22项回答涉及就业压力,25项回答是其他原因。能看出来就业压力是一方面原因,但促使他们选择这份工作的理由更多是源自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以及职业兴趣倾向。
但当我们针对辅导员今后的职业发展做调查之后发现,目前辅导员工作队伍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比较突出。在做出回答的136位被试中,79位表示更愿意做专业教师,24位选择做行政人员,6位选择了其他项,有27位被试选择继续从事辅导员。在今后发展趋向的选择原因统计中,更愿意做专业教师的理由是源于对专业的发展需求,更喜欢教学和科研,向往拥有比较轻松的自我空间;选择行政人员和其他岗位的原因侧重待遇方面以及自身的发展,选择辅导员的原因基本上因为觉得喜欢和适合这份工作。
四、探讨和结论:
(一)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地位和待遇,从政策上给予切实保障。
从对辅导员群体收入以及辅导员对自身待遇水平的评价等相关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来,目前辅导员队伍的地位和待遇都是要给予足够重视的。在高职院校校的教师群体中,辅导员似乎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一方面国家的相关文件和政策都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其重要的一支队伍,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政策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各高职院校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但是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或者说如何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恐怕还是需要一番更深入的思考。
所以,在辅导员队伍地位和待遇的提高和保障上,我们仍然还是期望政府的积极干预和保障措施。同时我们也希望各高职院校能在大政策大方向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知性,从实践的层面将这项政策落实。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发展体系。
问卷调查中涉及一项“成为一名辅导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养”的问题,统计结果显示,在辅导员心目中,重要性列前四位的分别是责任心、沟通能力、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看到辅导员队伍本身对自身队伍职业素质的要求。所以,从事辅导员岗位是存在一定素质的准入条件的,它告诉我们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从事辅导员岗位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应该引起高职院校人事部门的重视。
在一项对辅导员在职称方面发展途径的123个有效答案中,认为应该从教师系列发展的人数有20,认为应该从教育管理行政系列发展的人数有37,认为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发展的人数有36,而认为应该是从独立的职称体系发展的人数有30。现实情况是,目前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针对辅导员岗位的相对独立的职称发展体系,所以导致这支队伍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关键不是从哪个职称系列去发展,而是要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曲建武.识读大学――一位老辅导员的心声[M].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2]汤琳夏,夏骄雄.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1月.
[3]肖志玲.学生辅导员队伍激励途径探微[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
[4]彭庆红,张瑜.试论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