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科普创建工作计划

小学科普创建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科普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科普创建工作计划

小学科普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是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推进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提高下一代环境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科教兴市,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领导要专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以及《湖北省中小学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充分认识开展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创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认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组 长:王金国

副组长:罗砚平 徐先发 刘教平

组 员:年级主任、班主任

3、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了切实抓好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创绿筹备会议,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确定了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争取在2011年成为市绿色学校。

二、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1、绿化校园

2、保持环境卫生

注重校园美化,要求每位师生像美化我们自己的家园,打扮我们自己一样来美化我们的周围环境,美化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通过设立卫生监督岗,开展卫生竞赛等途径,教育学生天天做好清扫、检查、保洁等工作。

3、进行科普教学研究

学校在全面实施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科普教育知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践,撰写科普、环保方面的小论文,并有多篇获奖。

三、拓宽教育渠道,抓好环境教育

1、注重学科渗透

我校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的内容,课前认真查找资料,寻找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科学、生活与劳动、语文、数学、班团队等课中,应着重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有关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2、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展示才华。我们主要开展以下系列性的活动:

①宣传性的教育:在学校的宣传橱窗中布置热爱我们的地球、水生命之源、不乱丢废电池等专刊,通过广播、班队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开展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环保征文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书籍,进行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动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成效。

②竞赛性的活动:美术组举办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书画、壁报比赛,班团队开展环保小报比赛、环保征文活动、环保演讲比赛等,

③养成良好习惯的活动:开展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巧手活动,利用各种废弃的瓶、罐、盒等进行小制作,并举办展览。

④调查研究性的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开展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撰写小论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⑤实践性活动:组织植绿护绿小队活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向市民宣传环保知识,清除公共场所的广告纸,打扫居民区卫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承诺。

⑥参观性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我市的绿化先进单位,使学生了解环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地关注、保护环境。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建立创绿环保领导小组。

2、召开环保工作会议,部署新的争创任务。

3、动员教师参与学校创绿环保教育。

三月份:

1、环保知识宣传。

2、新的校园绿化调整规划。

3、植树活动。

四月份:

1、环保领导小组会议。

2、开展班队评环保手抄报、环保天地黑板报专栏活动。

3、开展保护大自然、从我们做起系列活动。

五月份:

1、班团队环保小实践活动。

2、环保工作小结,整理资料。

六月份:

1、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具体检查落实工作。

2、校园绿化保洁评比工作。

3、结合学校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系列活动。

七月份――八月份

1、校园花草树木保护活动。

2、开展红领巾护树护草活动。

3、环保知识小培训。

九月份:

1、校外洁净社会、护绿活动。

2、开展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为主题大队活动。

十月份:

1、环保黑板报评比。

2、开展绿色征文活动。

3(、环保知识班团队主题班会研讨。

十一月份:

1、环保教育领导小组会议。

2、绿色征文评选。

十二月份:

1、 整理资料、工作总结。

规范办学

小学科普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年12月中下旬,县教育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教育局各股室站负责同志和部分督学,分两组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共督导学校、幼儿园96所,其中幼儿园37所,小学35所,初中18所,高中4所,职业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本次督导围绕年度重点工作、队伍建设、课程实施、办学条件、学校安全、依法治校、学校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采取现场查看、座谈了解、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搜集信息,并当场简要反馈督导意见,力求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将督导评估情况简要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年来,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各学校认真实施依法治校,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常规管理得到加强;全面推进课程实施,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师生安全意识普遍增强;认真整改存在问题,创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

(一)镇办兴教热潮持续高涨,新建、在建项目不断涌现。一年来,全县上下结合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积极进行校舍新建和改建,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实验初中顺利投入使用,初中、学校撤并。镇小学教学综合楼,镇初中功能楼、中心小学综合楼,镇初中教学实验楼,镇初中实验楼,镇一小综合楼,镇中心小学功能楼等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缓解了这些学校校舍紧张的局面。镇投资100余万元对第二初中进行校舍改造、维修,小学、小学合并,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实验学校、青阳镇初中新建单职工教师公寓,改善了青年教师的生活、住宿条件。办事处小学、镇素质教育中心、镇中心小学综合楼、职业学院综合实训楼完成主体建设,中学教学楼工程进展顺利,镇道口小学开工建设。镇中心小学开始规划,城南新区实验幼儿园列入计划,即将动工兴建。

学前教育健康发展。镇中心园完成扩建,办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办事处所有幼儿园的升级改造。各镇办普遍建立了早教中心,积极探索幼儿早期教育,定期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多数幼儿园坚持特色办园,增强了幼儿园活力,幼儿智力得到充分开发。

(二)积极参加各级评估验收,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年,结合省、市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与复评、仪器更新工程、“211”工程和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等工作,中小学内部装备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全县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省级规范化学校的验收与复评工作。一中投入700余万元进行了校舍维修改造和内部设施配备;镇投资440万元用于初中创建和一小复评工作;镇政府拨专款30万元用于初中复评工作,学校先后投入100余万元进行内部装备和校舍改造。实验学校、镇鹤伴中学等5所学校顺利通过验收,一中、第一实验小学、一小等10学校通过复评。

各学校结合省市体育卫生、职业教育和三项工程专项督导,不断加大投入,全县所有农村初中理化生仪器,小学科学仪器全部达到省定标准。镇初中等学校更新仪器橱柜,配备了高标准的实验桌凳,实验设施配备日趋标准化;镇初中建设了微型科技馆,用以提高师生科技素养。全县大部分学校设立了卫生保健室和心理咨询室并配备相应器材,不少学校配备了专(兼)职校医和心理咨询教师;中小学体育器材普遍得到补充,镇新世纪中学、镇范公小学率先在全市农村学校建设了塑胶跑道。

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示范乡镇和学校创建工作,全县大部分学校教室内安装了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或投影仪,专任教师实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部分学校还为教师购买了崭新的笔记本电脑,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教育信息网接入,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

(三)强队伍、重品牌、提品位,促进学校管理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多数学校重视教师师德建设,通过演讲比赛、教师座谈、教代会和“校务恳谈日”等形式,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积极为教师培训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各学校在落实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关注课堂教学高效理念,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了课程改革由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实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习惯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在科学性和规范性上得到明显提升,初步构建起了富有各自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一中成立了科技创新教研室,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已受理340项学生发明创意;实验中学、初中、初中分别推出了“自主学习”“问题导学”“随笔化写作”等一系列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校本教研特色课程,全面展示了学校管理与文化建设成果。

各学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积极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一中、中学、实验学校、镇初中等学校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学校楼、场、馆、舍、路、园等全部装点、修饰和命名,既美化、亮化了校园,又提高了育人效果,对师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镇一中书画艺术教育、小学棋类特色教育、小学体育特长教育、一小民乐教育、镇一小古诗文阅读、实验幼儿园科普教育、镇第一幼儿园民间体育活动等特色异彩纷呈,呈现出“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各学校重视校本教材开发工作,有的学校还开发了系统的校本教材,印发的校刊、校报标准高、实用性强、效果明显。

(四)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各单位重视制度建设,各种应急预案比较齐全,档案建设比较规范。

二是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各单位配备了专职安保人员和安保设备,进一步完善门卫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学校重点部位的管理。等镇办由财政出资配备保安。

三是各学校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防震减灾宣传周”“消防知识进校园”等活动,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课程,有效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办学条件尚需进一步改善。部分县直学校计算机、理化生仪器、实验室桌凳、教室内多媒体设施陈旧,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个别学校存在盲目建设现象,忽视了校园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部分学校功能用房不足,校舍生均面积不达标。个别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拥挤。部分学校卫生室条件简陋,无专(兼)职工作人员;体育、卫生器材配备、活动场地不达标。大部分中小学图书配备达不到省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有的图书陈旧,可读性差,更新剔旧不及时;少数学校图书室尚未实现微机管理,师生借阅不方便。

(二)学校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校舍设施维护与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学校教室门窗、体育器械以及幼儿园室外大型玩具等有待维修和保养;

二是学生宿舍、食堂、厕所仍是管理的薄弱环节。少数学校宿舍管理不到位,有的卫生脏乱差,通风不及时,异味较重;有的物品摆放不整齐;部分幼儿园午休寝室未供暖,无法正常使用。部分学校食堂管理不规范,有的食品留样不规范,个别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食品留样;有的餐具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学校、幼儿园厕所卫生较差,不能够及时冲洗。

三是部分学校依然存在功能室利用率低、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有的图书借阅率低;有的音美活动室、语音室等功能教室基本不用;有的存在设备保管不规范、放置位置不妥当,卫生清理不及时现象;有的功能室使用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四是学校安全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学校平房校舍依然存在使用杨木梁、水泥檩条现象;有的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种类少,未能及时开展安全演练,个别学校虽有应急预案,但内容交叉、不系统,实用性不强;部分学校安全、

法制教育课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有的学校没有安装电子监控设施,个别学校虽然安装却无法正常使用;有的学校门卫年龄偏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部分学校消防器材配备不足,个别学校线路老化。

(三)课程实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综合实践、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设还较为薄弱。少数学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设流于形式,有的被挤占,改上其他科目或上自习;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这些课程,但任课教师不知道如何上;有的学校没有开发校本教材;有的虽然编印了校本教材,但不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有的学校校本教材照搬照抄、欠推敲,排版不规范甚至出现错别字。

二是个别学校存在不按规定时间作息、不按课程表上课现象;少数学校要求学生提前到校或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存在补课或者变相补课情况。

三是有的学校不按国家课程方案开课。部分初中从初二年级开始提前开设了化学课;有的学校音、体、美课程被挤占,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尚需提高。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少数学校由于前几年规模扩张,教师紧缺,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少数农村小学由于规模小,学科性缺编的矛盾较为突出,兼课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教师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教师新课改理念尚未完全树立,驾驭新课改的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教师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能力不强,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

三、整改建议

(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各学校要以省、市政府教育综合督导为契机,按照《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将标准化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快图书、计算机和音体美教学器材的配备更新,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办学品位。各学校要把学校管理作为生存、发展的主线,进一步树立“向管理要质量”、“向细节要质量”的观念,提高品牌意识,做到学校管理无缝隙覆盖。

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外地先进管理经验。

二是加强师生安全、法制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三是完善学校制度,做到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四是实现功能室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将实验教学内容列入教学工作计划,并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学校要切实转变观念,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严格落实《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确保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二是通过建立制度,开展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及心理教师配备,切实开展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四是全面落实地方课程,合理设置校本课程,积极开发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