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等式教案

不等式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不等式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等式教案

不等式教案范文第1篇

1.了解不等式概念,理解不等式的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培养学生的数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

难点:不等式解集的确定.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问题探知

某班同学去植树,原计划每位同学植树4棵,但由于某组的10名同学另有任务,未能参加植树,其余同学每位植请

树6棵,结果仍未能完成计划任务,若以该班同学的人数为x,此时的x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依题意得4x>6(x-10)

1.不等式: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解析:(1)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叫不等式

(2)不等式中含有未知数,也可以不含有未知数;

(3)注意不大于和不小于的说法

例1用不等式表示

(1)a与1的和是正数;

(2)y的2倍与1的和大于3;

(3)x的一半与x的2倍的和是非正数;

(4)c与4的和的30%不大于-2;

(5)x除以2的商加上2,至多为5;

(6)a与b两数的和的平方不可能大于3.

二.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的解.

解析:不等式的解可能不止一个.

例2下列各数中,哪些是不等是x+1<3的解?哪些不是?

-3,-1,0,1,1.5,2.5,3,3.5

解:略.

练习:1.判断数:-3,-2,-1,0,1,2,3,是不是不等式2x+3<5的解?再找出另外的小于0的解两个.

2.下列各数:-5,-4,-3,-2,-1,0,1,2,3,4,5中,同时适合x+5<7和2x+2>0的有哪几个数?

三.不等式的解集

1.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不等关系,渗透不等式的列法

学生列出不等式,教师注意纠正错误

明确验证解的方法,引入不等式的解集概念

解析:解集是个范围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3是不是不等式2x>1的解

B.x=3是不是不等式2x>1的唯一解;

C.x=3不是不等式2x>1的解;

D.x=3是不等式2x>1的解集

2.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例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1;(2)x≥-1;(3)x<-1;(4)x≤-1

分析:按画数轴,定界点,走方向的步骤答

解:

注意:1.实心点表示包括这个点,空心点表示不包括这个点

2.大于向右走,小于向左走.

练习:如图,表示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其中错误的是()

练习: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3(2)x<2(3)y≥-1(4)y≤0(5)x≠4

2.教材128:1,2,3

第3题:要求试着在数轴上表示

[小结]

1.不等式的解和解集;

2.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不等式教案范文第2篇

教材简介: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于2006年重新改版。它与原教材相比,增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章,即前三章分别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这无疑给每一名任七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教材变动,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喜忧掺半","喜"在于不等式与方程一脉相承,有着广泛的联系,有利于对比着方程去探究不等式的意义、性质、解法及综合应用;"忧"是因为部分学生的底子相对较差,在学习方程的时候已很吃力,刚刚有了方程的建模思想,对于解方程及实践探索刚刚有了点滴的认识,就紧跟着学习不等式,极易造成知识点的混淆。面对以上现实,我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不等式简单变形》一节内容时,利用制作微视频,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新课程理念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立足点,着眼于学生自学的过程和思维的方式,把学习目标指向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把"做中学""乐中学"贯穿于整节课当中,并做到①重点突出--对不等式三条性质的正确理解及表示;②用恰当的方法、通俗的语言、转化的思想攻克难点--不等式性质的综合应用。

1.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体会到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众多而且复杂的,但面对大量的同类量,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它们有大小之分。学习时可以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

2.教学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识记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含义。

②弄清它们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特别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③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会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解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经历天平试验法与计算归纳法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在探索,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合理性,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实际价值。

③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数学问题的归纳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一切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返回来服务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②体会一切事物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弄清它们的本质,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③不等P系是实际生活中最多的数量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到我也会研究数学,增强学会不等式的信心。

3.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观看微视频并做好导学案的相关练习;第二环节:课上讲评学生完成的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巩固;第四环节:课堂检测,学生当场批改后教师讲评;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观看微视频并做好导学案的相关练习

活动内容: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本节课的微视频,课前让学生观看,自学并完成相应的导学案。

活动目的: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达到预习自学的目的,让学生养成先预习自学再听课的习惯。

第二环节:课上讲评学生的导学案中存在问题

活动内容:利用投影仪展示几张有错误的学生做的导学案,让学生主动举手指出错误的原因,并说出正确的解答。

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指出错误原因,并说出正确的解答,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巩固

活动内容:在解决完学生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设置两个典型例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并自纠自查。

活动目的: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变形的依据,加强学生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巩固。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学生当场批改后教师讲评

活动内容:学生独立完成检测题,教师当场批改小组长的检测题,组长当场批改组员的检测题后,师生共同讲解存在的不足。

活动目的:学生在讲解例题与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目的。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己总结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思考后对全班说出,与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活动目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与感想与全班交流,若有任何疑问可以当堂提出供大家讨论。教师学会倾听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与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的建立。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习题1.2 (2)同步练习册

4.教学反思

⑴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初中阶段,只引导学生用试验的方法去探索出三条基本性质,无需证明。通过自主的探索研究,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这是一种认识规律的重要方法。。

不等式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方法 学案引导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11-01

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面对这种情况,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师就要因生而变、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注重知识讲授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寓教于乐,寓学于导。新一轮高中数学新课改明确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极力借鉴同行们的先进经验,大胆尝试“学案引导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学案引导式”教学法的意义和结构

“学案引导式”教学法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其目标是以教材为载体,以学案为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地学会学习。这种教学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相信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学案引导法”的基本结构包括教师课前的指导,课中的引导和课后的反复释疑。具体包含四部分:学习引导+问题引导+总结引导+拓展引导。

下面是我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解法”一节教学中的学案设计,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改进。

学习内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章不等式”。

§2.3.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解法。

学时:一学时。

学习模式:

【学习引导】

(1)自主学习。

1)读教材P42~P44到练习止。

2)回答问题:

①本节内容所讲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②当a>0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③这些不同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如何计算?

3)完成练习。

4)小结。

(2)方法指导。

1)阅读本节内容时,必须对照初中学习的二次函数图像―― 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三种位置情况:即与X轴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和无交点(先考虑开口朝上的情况)。观察图像上纵坐标大于零的点和小于零的点在哪里?

2)本节内容属“数形结合”的问题,应将位于x轴上方的图像和位于x轴下方的图像上点的坐标的范围与一元二次不等式ac2+bx+c>0(或者0)的解联系起来,即就是图像上纵坐标y>0,y=0,y

3)阅读本节内容时能否想到什么内容,并与之作比较。

【思考引导】

(1)提问题。

1)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有何联系?

2)当a>0时,解一元二次不等式ac2+bx+c>0(或者

3)一元二次不等式ac2+bx+c>0(或者0)的求解有哪几种情况?

4)当a

(2)变题目。

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R或者?时,与该不等式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情况?

【总结引导】

本节内容:一元二次不等式y=ax2+ bx+c(a>0)的图解法。

第一步:达标(满足哪两个条件?)。

第二步:计算(哪个量?有什么用途?)。

第三步:分类(可分成哪几种情况?)。

第四步:写解集(依据是什么?)。

记忆方法:达标―― 看=b2-4ac正负―― 分类―― 写解集。

【拓展引导】

(1)课外作业:P45习题2~4。

(2)m为何值时,方程x2+2(m-1)x+3m2-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m为何值时,二次函数y=mx2-(1-m)x+m与x轴无交点?

2 “学案引导法”的有关说明

(1)学案与教材,教案的关系。

教材是专家依据课标的理念设计编写的,其中的语言表达标准、规范、精简、书面化.教案是教师为上好一节课,根据教师本人的特点,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教学过程材料,仅供教师使用;学案是教师依据教材为了让学生阅读教材而编写的,并通过课前的学习,课中的讨论,课后的研究,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重新描述,并书写在学案上,较口语化,适合学生本人的复习和阅读.供学生使用。

(2)学案特点。

①设计上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②方法上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

③内容上包含所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④使用上它是阶段性学习资料。

⑤手段上通过分层设计,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不等式教案范文第4篇

(1)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设,,证明:当时,.

这是笔者无意间看到的上届高三模拟试卷中的一道题,由于第二问是一道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题,便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恰好笔者需要这一方面的复习素材.

一、教学过程

易得,,所以,原不等式即证()

背景很熟悉,在不等式选讲(人教A版选修4―5)给学生讲过类似的题目:

()

于是我搞了一个小测验,发现56%的学生能顺利完成第(1)问,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全班63名学生中,竟然没有一名学生做对第(2)问,到底第(2)问难在什么地方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生1:()

教师:显然,与还有差距,能否把不等式放缩的脚步放慢点

生2:易证当时,不等式成立

当时,

()

教师:与更接近了,但还是没达到目的

由于生2的证法让学生看到希望,马上又有学生举手

生3:易证当时,不等式成立

当时,

()

教师: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还达不到目的,如果再往后慢一步呢?

生3:还是不行

点评:此时学生已经感觉到情况不妙!发现用此种方法根本就达不到要求,每次都是差

那么一点点. 问题处理至此,学生的思维受阻,这恰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关键点. [1]

大凡解题,不外乎看条件、看目标、看结果. 宏观看目标,微观看结构. 因为条件与目标之间的异同,就体现在结构上,包括微观的图形结构、式子结构与宏观的问题本省的层次结构。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数式结构、图形结构和程序结构的层次性、相似性、独立性,关联性,教会学生对问题结构进行准确地解够,可以极大地升华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本质,明确思维方向,优化解题策略,缩短思考时间,提高解题能力. [2]

教师:经过刚才的论证发现()这种放缩的幅度大了,有没有放缩的幅度小一点的方法呢?

生4:()

教师:你怎么知道这种放缩的幅度要小些呢?

生4:第一种:;第二种:

教师:精彩!好,你在黑板上板书一下

生4:

(学生刚刚被唤起的斗志一下子又被浇灭,但心又有不甘,似不想走下讲台,我们知道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错误和挫折可以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 由于学生4的执着,他又上了黑板,看得出来他没有把握,前后只不过1分钟而已)

生4:易证当时,不等式成立

当时,

教师:十分精彩,借助了前面的处理技巧,现学现用。生4的不卑不亢、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

二、教学感悟

1.关于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其难点就是不等式放缩的灵活性.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一点。因此它能有效区分考生的数学能力,这也是高考命题者所青睐的原因之一,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例题潜在的教育功能,使学生通过一个题目的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特别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学好用例题的意识。

2.每个学生都有着探究的热情、探究的欲望和创造的潜能,他们不仅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还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能不能将他们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为他们提供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3.同时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预设,不预则不立,但同时又不能只顾预设而固步自封于教案中,(原本我准备直接给学生讲解答案,临时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复习的效率.

总之,数学课堂上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的,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拨乱反正的胆识,要有取舍扬弃的智慧,及时扑捉一些有用的问题,顺势引导,让有价值的资源渐入佳境,别有洞天,让看似平常的资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让极易擦肩而过的资源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使学生的思维能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自由放飞,使课堂精彩纷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杜继渠.让本以为行不通变为可行. 中学数学,2010(9)

[2]赵思林.2010年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分类点评.中学数学,2010(9)

不等式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 预设 生成

1. 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一旦学生的思维跳出预设的框框,就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方案中来。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师生的生命活动受到阻碍和压抑。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若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教学,将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尽管这堂课多么的“环环相扣”,突出的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许这堂课会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会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无论怎样的生成,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预设”走向“生成”显得至关重要了。

2. 概念的界定

通过翻阅一些相关资料和反复思考,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较适合。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和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

教师要摆正两者关系。从教学目标上看,一种是“教学性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这是预设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讲都是共同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预设;一种是“表现性目标”,指每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预知的,这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宝贵资源,教师要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的亮点是精彩的,教师要从预设走向生成,实现两者相统一,相得益彰。

3. 实践和探索

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为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笔者在如下几方面作了探讨。

3.1 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是根据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在上《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第二课时,一开始教师就根据教材要求分析完书本例3:已知求证:|a|<1,|b|<1,求证: <1。正准备下一教学环节时,一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里强调|x|<a?圳-a<x<a,在这证明里就不用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眼睛盯着教师,急切地期盼着结果,教师将计就计跟着学生走,让大家探索。通过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解答过程:|a|<1,|b|<1,|ab|<1,即-1<ab<1。又 <1?圳-1< <1?圳-1-ab<a+b<1+ab?圳(1+a)(1+b)>0且(a-1)(b-1)>0。|a|<1 -1<a<1,同理-1<b<1,(1+a)(1+b)>0且(a-1)(b-1)>0成立。 <1。

在学生的“捣蛋”下,教师兴致大增,问:“在不等式证明这一节,我们学习了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三角代换法,大家再来试一试,看看有无其他方法?”学生纷纷动手,出现了如下两种证法: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虽然教师对教学的环节进行了精心预设,但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教师没有为了“顾全大局”对这生成性的问题弃之不顾,而是真正从学生出发,改变自己的精心预设。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3.2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将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都调动起来,从而使“动态生成”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这样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提供一个能促进有效学习的环境: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权威;没有威胁、批评,对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敬、赞扬与鼓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运用其思维和想象。

在学习了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讨论的主要方法后,教师例举了这样的问题:

已知双曲线x - =1,过点P(1,1)能否作一直线l,使l与此双曲线交于Q ,Q 两点,且点P是Q ,Q 的中点?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一一笑纳,并不失时机地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进入正确的解题方向。其中一位学生的解题如下:

设l存在,则l不平行于y轴,设点Q (x ,y ),Q (x ,y ),则有x- =1,x- =1,两式相减得:(x +x )(x -x )- =0,Q ,Q 的中点,x +x =2,y +y =2,k= =2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2x-1。

教师表扬了学生“点差法”用到恰到好处,但提出问题:“这个结论对吗?如何使其更有说服力?”大家冥思苦想,突然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出了异议:画图不满足。那有无更好的方法判断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呢?生:Δ=-8<0,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教师也达到预设的目的,即注意Δ对所求的结果进行检验。可万万没想到学生又提出问题:直线y=2x-1与原双曲线究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不符合题意,却被求出来了?此时教师面临挑战,不研究的话显然会斩掉创新思维的萌芽,因此继续引导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

若x- =1,x- =1,两式相减,则可以求出k= =2。

若 -x=1与 -x=1,两式相减,则也可以求出k= =2。

所以这里前者是后者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教师进而让学生回去研究:“是否与点P的位置由关,能否作一般性的研究?”教师创设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充分重视学生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给予表扬与鼓励,而且以此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组织者、参与者、指导着的身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畅所欲言,积极互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

3.3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课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故意的调皮捣蛋,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一堂题为《组合的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分析完例3:在100件产品中,由98件合格品,2件次品。从这100件产品中任意抽出3件。(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2)抽出的3件恰好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3)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此时学生提出第(3)小题用c・c来列式更简单。理由是:从2件次品中任意选1件有c种,再从剩下的98件产品中任意选2件有c种,完成这件事共有c・c种。听起来很有道理,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并让他们计算c・c=9702与书本答案c-c=9604不符。找出错误的原因:对于c・c分析,如先选了次品a,然后再选了次品b和合格品c,与先选次品b,再选次品a,然后选合格品c,是相同的选法,出现了重复计算,而且刚好多了98种。

学生制造的这堂课的“亮点”,不仅仅是提出了问题,而且更好地解决了其他学生的疑点和易错点,是一场大丰收。

3.4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我们关注“生成性教育资源”,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情境、问题和信息,如果对这些生成性的教育契机不进行引导,它们仅仅是一个情境、一个问题和一个信息而已。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处理简单粗暴,那么也许今后在课堂上再也听不到这种思考的声音。当然学生的问题可能有价值,可能很肤浅,也可能让你一时无法回答,我们都应做好适时地引导。

教师在和学生共同讨论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解不等式:|x-3|+|x+2|>5,把不等式左边看作数轴上的动点到两定点A(3),B(-2)得距离之和,而A与B之间距离刚好为5,从而结合数轴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x>3或x<-2|。这时学生提出右边为6呢?这方法可行吗?教师应给予引导:能否找到与A、B两点距离之和为6的点呢?一学生提供了坐标为- , 的两点,进而问题解决,解集为{x|x<- 或x> },学生们都啧啧赞叹,不禁鼓起掌来。对于该问题并且加以总结:是在距离之和为5的两点基础上同时向两边移动了 ,其它以此类推求出解集。进而对改为|x-3|-|x+2|>3的题目也作了研究,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解决了一类问题。教师充分利用生成资源,进行问题的探索,而不是囫囵吞枣,敷衍了事。

4 结束语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那么新课程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同时,真正的新课程不排斥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从预设走向生成,来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罗增儒.课例反思时时有 教师发展步步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2).

[3]王工一.数学教育新视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5]江丕权.关于美国数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简介[J].教育科学研究,1999,(1):81-89.

[6]马龙友.数学科学教育对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作用与地位[J].高等建筑教育,1998,(3).

[7]江西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组.高中数学新课标有哪些重要变化[J].数学通报,2004,(1).

[8]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室.2002/2003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报告[R].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蒋建华,赵学敏.2005教育中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