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普素质行动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科普法》,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全省各级科协、学会围绕“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和“节约能源”的主题,于2006年9月17日前后组织了数百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进一步推动了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为推动科普工作进一步发展,省科协决定对2006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进行总结表彰。根据省科协《关于开展2006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豫科协普〔2006〕6号)有关精神,现将总结表彰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表彰项目及对象
(一)评选“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对象为各省辖市科协。
(二)评选“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对象为全省性学会及其所属科普教育基地,地方性学会、省辖市以下科协、企事业单位和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参与“全国科普日”的社会团体。
二、评选表彰条件
(一)“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评选条件
1、根据200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总体要求,围绕活动的主题,认真开展了本市(区、县/市)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工作扎实有效;全市(区、县/市)活动规模大,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群众多,活动效果明显;活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方面的支持。
2、建立和完善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积极协助和推动各成员单位开展“节约能源”主题活动及各项科普工作,有明确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方案,牵头作用明显。
3、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符合公众需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特别是围绕提高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
4、较好地利用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为基层科普工作提供较丰富的资源和服务。
5、积极打造社会化的科普工作平台,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教育基地切实发挥了科普示范带头作用。
(二)“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评选条件
围绕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根据自身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普活动,活动内容、形式贴近群众,科普志愿者、群众参与积极,活动效果好。
三、评选表彰办法
(一)“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由省科协按照评选条件,根据各省辖市科协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评选。
(二)“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的评选按以下方式进行:
1、全省性学会及所属的科普教育基地、参与省会主会场重点活动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由省科协组织评选;
2、地方性学会、省辖市以下科协、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科普教育基地的评选,由各省辖市科协根据分配的名额进行初评,报省科协审定。
(三)“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评定后,由省科协予以表彰;并从中筛选部分优秀组织单位参加全国“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的评选。
四、有关要求
(一)及时报送总结材料
各有关全省性学会、省辖市科协,要根据评选条件对200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同时要对活动的有关资料以及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对科普日活动的有关报道进行收集和整理(可汇编成册或制作光盘),并填写《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情况调查表》(见附件1)和《省辖市科协科普资料发放统计表》(见附件2),于10月31日前将活动总结及相关材料(同时报送电子版)报河南省科协科普部。各推荐单位报送的材料要求真实准确。各省辖市科协报送的材料将作为“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评选的主要依据;全省性学会及参与“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社会团体的材料将作为“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评选的主要依据。
镇党委、政府一贯重视“行动”工作,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我镇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年终考评。在年初财政预算中有专项经费安排,按照每年不少于1万元标准,将经费划拨给镇卫生院防保组,专门用于“行动”工作。各村(社区)、各单位均安排一定的经费以满足“行动”工作的需要。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过问“行动”工作的落实,每年至少听取镇爱委会“行动”工作情况汇报两次,并针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建设性地指导工作。此外,在有关工作会议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还一以贯之地强调爱国卫生工作和卫生镇创建成果巩固工作,提出“行动”工作要狠抓检查、督促,分管负责人要直接参与各类活动,要注重实效,要不断深化。镇爱卫会根据镇情实际,定期召开常规工作例会,专题研究部署“行动”工作,做到“行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
二、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行动”工作组织程度
近年来,我镇在调整镇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卫生、农业、教育、计生、文广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参与配合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形成了党委发令、政府领跑、领导小组实施、爱卫会督查的“行动”工作机制。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也设立了各自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齐了专、兼职的工作人员。镇爱卫会明确各个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同时担负着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工作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行动办”,具体实施行动工作。镇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直接指导有关单位、部门开展工作,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考核活动。镇卫生院积极履行职能,负责全镇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挑选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强的医护工作人员组成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卫生院院长任组长,散布全镇各村(社区)的乡村医生为行动联络员,并登记造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20__年,我镇取得扬州市级卫生镇荣誉后,我镇更加大了工作力度,做到组织机构不散,人员经费不减,“行动”工作依然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领导,为“行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紧扣目标任务,把行动工作抓细做实,全面提升质态
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任务是柔性的,目标却是刚性的。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镇政府共投入健康教育经费近11万元,其中20__年1.1万元、20__年1.2万元、20__年1.8万元、20__年3万元、今年3.6万元。间接投入近410万元,主要用于大仪中学学生公寓新建项目120万元、学生食堂翻建工程20万元、水冲式厕所15万元,大仪中心小学学生食堂新建项目45万元、各村小学、办学点危、旧房改造工程50万元,镇区公厕、道路等新建维修50万元,农村改厕10万元,自来水改造100万元等等。
2、加大宣传力度。按照要求,在镇区主要道路、中心区、村(社区)及相关单位都设有固定的不少于2平方米的健康教育画廊或板报,每年统一刷新内容四次以上;购置了必备的音像制品10多套,由文广中心在自办的健康教育节目中统一播放,通过有线电视送健康知识到千家万户。购买各类宣传手册120__余册,发放自制宣传单60000余份,做到每户一册,人手一份,家喻户晓。添置了近6万元的除四害 药品,发放至农(居)户和公共场所。
3、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一是突出镇卫生院是“行动”工作的主阵地。镇卫生院在过道醒目处设立宣传栏,门诊、病房、各诊室都悬挂招贴宣传画,积极开展卫生科普宣传,每月由专人定期刷新内容。每年都要聘请专家来院对医护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充电式”健康教育业务培训。二是突出学校健康教育辐射性。近年来,我镇中小学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掀起家、校、村(社区)共同进行的健康教育热潮,全镇中学、完小健康课开课率达100%,做到了“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效果评价,此外,大仪中心小学、香沟学校多年来一直是无烟学校。三是突出公共场所和饮食行业示范性。针对我镇食品加工企业众多的特点,我们组织业主学习行业卫生知识,每年至少组织2次以上;在商场、超市、饭店公共场所开展控烟、禁烟宣传等。四是针对特殊人群强化宣传教育。对家庭妇女、农药使用者、主要劳动力及节假日返乡的外出打工者做好诸如劳动防护、呼吸道疾病、非典型肺炎防治等相关卫生知识宣传,利用逢集在人流密度高的场所举办临时卫生知识咨询台,在各村卫生室设立固定咨询台。
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宣传,全民的卫生意识也得到明显提高,群众良好的卫生习惯已经形成。我们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目前,我镇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知晓率分别达81%和76%以上。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知晓率分别达90%和85%以上。
四、科学管理,依法管理,长效管理,将“行动”工作向纵深推进
第一部分200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抓住重点领域,突破关键环节,以大科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强化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新2009年,我局将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在全国范围内整合科技资源,以更加更新的观念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和开辟国内重点高校服务我市经济建造和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对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能力,为我市与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
〔一)努力争取对我市产学研合作的有力扶持。在对我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6.122010*科技针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共性问题,积极引导企业联合国内重点建造高校,共同提出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重大共性、关键和核心技术项目,积极争取省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支持.
2009年,我市共有23个项目列人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1430万元资金扶持。其中,“绿色包装产业共性技术”列人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获得200万元资金扶持,“高性能纸张的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列人*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获得210万元资金扶持.
(二)积极探索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的新模式。为总结市校科技合作的经验成果、探索双方合作的途径与形式、推动*和相关高校全面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2009年,我市采取主动“走出去”的形式,先后赴武汉市和成都市开展产学研活动。1月份,我市构造印刷包装行业部分重点企业和有关专业镇负责人赴武汉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校市、校企产学研合作事宜开展深人洽谈。本次活动实效显著,胜利促成“共建广东省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10项科技合作协议的签订。10月份,我市再次构造产学研合作访问团,赴成都市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促成我市企业与两所高校签订了“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产业重大共性技术”等13项科研合作项目.
(三)继续办好我市特色产业产学研交流传统活动。继前几年连续胜利举办食品、包装机械、新材料、输配电设备制造等行业的产学研交流活动之后,2009年6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导部产学研结合调解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粤东(*)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产学研结合活动”又在我市胜利举办。来自*大学、省材料研究学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省科技厅、省部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粤东各市科技部门负责人,粤东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产学研结合活动由科技发展论坛、产学研对接座谈会和重点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组成。本次产学研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共促成*大学与我市有关企业达成41项合作意向。本次活动的胜利举办,对于推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与粤东地区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在粤东地区的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粤东地区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造,提高自主创新的承载能力
2009年,我市创新载体建造取得新进展,创新服务体系取得新突破,科技型企业队伍取得新发展。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加大对创新载体的建造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的空间布局。一是科技园区发展态势良好。高新区、民营科技园、软件园、农业科技园等科技综合、专业性园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集聚效应持续增强,科技园区已发展成为我市培育科技型企业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的聚集地,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工业财税收人的主要来源。金平民营科技园现有人园企业300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0家,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园区形成了轻工装备制造、印刷、食品、输配电设备、精细化工五大支柱产业,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4.00亿元,上缴税金18.60亿元,成为驱动金平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龙湖民营科技园现有企业252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7家,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一批光机电、电子信l/2010*科技·7技工作息、输配电设备制造、生物技术企业在园区集聚,产业特色鲜明,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5.30亿元,上缴税金19.63亿元,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软件园现有人园企业65家,汇集了我市软件产业的主要开发力量,其中医疗信息化产业特色显著,依托于软件园的“省火炬计划医疗信息化特色产业基地”建造有序推进,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2009年园区实现总收人6.5亿元左右,软件产品收人达到3.5亿元,其中软件服务外包2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外,高新区、*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农业科技园也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二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绩喜人。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基地开展科技创新,以基地建造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目前,全市4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为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印刷包装、医疗信息化等6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
三是技术创新专业镇建造成效显著。继续围绕我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特点,开展技术创新专业镇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南澳县深澳镇、龙湖区龙祥街道、金平区大华街道3个镇(街道)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增至26家,数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构造认定了龙湖区金霞街道、潮阳区关埠镇、金平区东方街道、澄海区莲上镇、莲华镇5个镇(街道)为*市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市级专业镇增至12家.
(二)鼓励优势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提高行业创新的服务能力。一是支持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加大对现有的轻工装备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以科技立项扶持平台的创新能力建造,*轻工装备研究院的“节能减排技术实验室建造”、“轻工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实验室建造”两个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20万元。新启动建造由澄海区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的“玩具快速成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该平台的建造,对于研究和解决澄海玩具产业面临的新产品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引导行业优势企业增强研究开发机构的建造,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高行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新组建了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现代电源、中药、金属包装容器、再造烟叶、LED半导体照明、糖果凉果及烘焙食品、智能型电动玩具8家省级工程中心和13家市级工程中心.
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4家,市级国有科研机构16家,市级民办科研机构3家.
(三)培育科技创新的主体队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民营科技经济。2009年,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不断壮大我市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择优选择部分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重点增强引导和支持,通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形成各种类型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2009年,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超声仪器研究所、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列人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现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广东东方错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西陇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试点验收,被认定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二是按新标准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以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办法》出台及实一/2010*科技契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过程中,敦促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建造,规范财务治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更好的发挥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工作指引》的要求,会同市财政、地税、国税部门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精心构造申报,共推荐两批共7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有62家企业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构造的专家评审,进行公示。三是大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2009年,全市新增1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构造认定了29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全市累计认定市级以上民营科技企业616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83家。同时,根据民科企业认定的新变化,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考核和更名工作的通知》,就民科企业的界定,省、市级民科企业的认定标准、程序进行明确,不断完善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治理。四是努力培育软件企业。新增2家省级软件企业,全市现有省级软件企业20家。五是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扶持政策.
2009年,省科技厅、经贸委、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治理试行办法》,规范了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的操作程序。该政策出台后,我局会同市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建立了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调解机制、明确了具体操作规程,推动此项政策在我市的贯彻实施。目前,此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此外,继续做好软件园人园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2009年共落实税收优惠返还100多万元,补助人园企业办理著作权登记、双软认证和系统集成费用20万元.
三、实施精细化治理和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的科学配置
2009年,我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规范科技治理手段、细化科技服务内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构造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和构造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科技立项扶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认真编制2009年度*市科技计划,按工业科技项目、信息技术项目、大农业科技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其他项目(包括科技能力建造、创新体系建造等)五部分进行统筹安排,并在工业和社会发展项目中,重点安排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大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项目,促进产业发展。本年度共安排项目159项,计划总投资7.5亿元,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为主,市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人1745万元作为引导启动资金。这批项目的实施,预计年新增产值可达32.49亿元,年税利6.19亿元,创节汇1.58亿美元.
(二)抓好科技成果的治理奖励。2009年度,主持省、市科技成果鉴定36项,包括工业项目17项、农业项目7项、医疗卫生项目1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1项、国内领先水平n项。进一步完善*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办法,对评审专家选聘、评审方式、工作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共评定市科学技术奖励39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3项,构造19项科技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奖励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激励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三)增强科技项目的绩效治理。一方面,构造开展2009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增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及时、全面地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有效地发挥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推动项目的规范治理和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增强省级科技项目的规范治理,共构造122010*科技·技工作对181个省级科技项目开展结题验收,其中,工业项目68项、农业项目48项、科技能力建造项目27项、民科园建造项目巧项、社会发展项目6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造项目6项、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项目4项、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计划项目4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
(四)加快技术市场的培育发展。大力发展网上技术市场,做好科技成果、技术需求项目的网上采集和工作,提升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转化的服务能力。做好技术合同登记、统计工作,全年共受理、登记技术合同44项,其中技术开发合同40项、技术转让合同1项、技术服务合同3项。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为238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291万元.
(五)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市外向型企业居多的特点,引导企业增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全球范围拓展合作领域,并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立项扶持,发挥推广、示范、带动效应。2009年,我市共有5个项目列人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扶持资金90万元,立项数量和获得扶持资金均为近年最好成绩.
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对新农村
建造的引领作用2009年,我市抓住国家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继续贯彻落实《*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9一2010)》,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带动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开展专题调研,明晰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市农村科技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开展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农村信息化建造》的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开展农业科技区域创新能力调研,对2009年以来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省科技厅。此外,还就海洋科技发展等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二)功少决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兴农。
一是发挥科技支撑效应,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年初,低温冷冻灾害对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较大危害。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防寒抗冻恢复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我局成立了农业防寒抗冻恢复生产科技应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做好科技防寒防冻以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经精心构造申报,“潮南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减灾综合措施”项目列入省科技减灾专项。同时,指导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积极构造专家到种养大户、农业基地指导抗灾减灾工作,依靠科技手段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引导和精心构造本年度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个项目列人省农业科技项目,获扶持经费12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市海藻资源丰富、海藻养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省重点课题“*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项目的有关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在龙须菜、坛紫菜等养殖标准化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引导各涉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林业种植、蔬菜瓜果种植、*柑品种改良等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扶持引导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造。积极构建我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向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市场等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2009年,“*农村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蔬菜产业)”列入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造项目.
(三)开辟工作新路,增强农业科技合作。
在巩固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关系的同时,增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科技合作,寻求农业高校的技术支持。牵头联系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潮南区东华村的技术支撑单位,做好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新农村示范点工作,帮扶东华村发展成为具有粤东濒海平原种养业的示范典型。增强地区间的横向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建立与我省粤西海洋大市湛江市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深化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推动*龙鱼进口项目落户我市。此外,积极构造引导我市农业科技界增强与*台商的合作,以联合攻关项目,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
(四)构造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村实用技术。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先后构造了在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举办的“科普惠农兴村—送科技下乡”,以及在南澳县举办的“龙须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两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同时,通过科技立项,支持*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展龙须菜品种的引进和技术推广工作,构造开展龙须菜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
五、增强科技发展环境建造,完善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2009年,我市科技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上下发展科技的意识得到增强,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增强构造领导,统一思想部署工作.
12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达学习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表彰奖励省、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总结部署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造创新型*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科技创新的工作合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出台工作计划,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经充分酝酿、反复论证,市政府于3月巧日颁布实施了《*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分析了全市科技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提出了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部署了重点任务,明确了规划布局,是“十一五”期间统筹全市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政策。同时,制定了《建造创新型*行动计划》(2009一2012年),提出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切实推进创新型*建造,从而有效提高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三)开展科普教导,营造氛围提高认知。
一是广泛开展群众科普宣传教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携手建造创新型*”为主题的“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撑发展两大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二是引导科普场馆增强功能建造。精心构造我市的省级青少年科技教导基地申报省科普项目,增强基地建造,完善科普功能。“*科技馆模拟人体解剖实践室”、“科普画廊的建造与利用”和“教导基地科普宣传演示设施建造”列人省青少年科技教导基地科普项目。积极引导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发挥科普功效,*科技馆新增“青少年科技探索园”常设科普展馆,全年承办7项大型展览及科普活动,完成各项学术报告会、讲座、论坛技术演示等科技活动59场次,承接举办各类培训班18场次,接受参观科普展览85000人次。三是增强基层科普阵地建造。引导一批基础良好、具备一定科普能力的街道社区居委会增强科普功能建造,经常性开展科普教导活动,建立和发展面向群众的科普活动前沿阵地。金平区永祥街道永安社区、石炮台街道新湖社区、海安街道海悦社区,澄海区澄华街道华冠社区被认定为2009年度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四是及时报送政务信息和开展宣传报道。全年共向省科技厅报送信息专报6期,向l/2010*科技·11·技工作市委报送信息专报18期,向市政府报送信息专报17期。出版编辑《*科技》4期。通过新闻传媒、网络大力宣传报道我市的科技工作动态。参加电台“民声热线”栏目,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引导和精心构造本年度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个项目列人省农业科技项目,获扶持经费12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市海藻资源丰富、海藻养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省重点课题“*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项目的有关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在龙须菜、坛紫菜等养殖标准化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引导各涉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林业种植、蔬菜瓜果种植、*柑品种改良等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扶持引导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造。积极构建我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向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市场等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抓好队伍建造,强化治理提升服务.
认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保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
一、今年1-6月份事故情况
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62起,同比+10.7%;死亡22人,同比+4.76%;伤60人,同比+22.45%;直接经济损失57.97万元,同比-25.26%。死亡人数占考核指标的37.29%。其中:
工矿生产经营单位伤亡事故4起,同比持平;死亡2人,同比-33.33%;直接经济损失49万,同比-30%。
道路交通事故54起,同比+14.89%;死亡19人,同比+11.76%;伤58人,同比+20.83%;直接经济损失5.89万元,同比-0.27%。
水上交通事故2起,同比+100%;死亡1人,同比持平;无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同比+1980%。
火灾事故2起,同比-50%;无人员伤亡,同比持平;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同比-35.9%。
总的表现为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但预防事故的基础还不牢固,一些领域事故仍然多发,事故控制存在较大波动性。
二、上半年安全生产主要工作
(一)坚持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齐抓共管格局。
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于1月5日召开会议,总结回顾去年工作,通报考核情况,表彰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同时,对今年全县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各镇区、部门和单位签订了09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督促各镇、各有关部门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行政村、企业和所属单位,力求使责任落实更广更深,做到逐级有人管,行行有人抓。根据发展新形势和安全生产客观要求,今年县政府扩大了直接与有关部门签约的范围,把水利、城投、水务、三产、粮食、城管等部门纳入县政府直接签约的部门,强化监管。
研究完善对各镇、各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办法,层层分解市下达的事故考核指标,全面组织年中、年度检查考评,查找不足,做好整改意见反馈,建立严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继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年”活动,明确了15个牵头部门的责任分工和隐患治理工作要求,同时在矿山、危险化学品、机械制造、冶金铸造、造纸、印染、船舶修造和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等行业,具体部署隐患治理工作,推动隐患整治工作的纵深推进,实现各镇(区)、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村(社区)对管辖范围隐患排查“三个全覆盖”。完成了2009年度县级重大安全隐患的现场甄别、挂牌督办、公告公示等工作,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和整改时间“四落实”,并建立了重大安全隐患周期滚动排查制度,每季上报一次重大隐患排摸情况,截止目前各镇、各部门累计上报47项,把重大隐患整治作为经常性工作。开展了新一轮重大危险源排查工作,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库,落实监控责任。
吸取“4.01”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教训,加强警示教育作用。下发《隐患排查指南》,组成四个组对道路交通、三产旅游、危化品、工矿、建筑施工、“三合一”和人员密集场所、船舶修造等行业开展了突击督查和提醒,各镇、各部门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全县安监系统共检查企业1600余家,排查整改隐患约1100条,下达整改通知书20余份。
(三)强化推手措施,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指导力度。
一是抓特色,继续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合作组活动。为推进全县安全生产合作组活动,县安委办在去年下半年督查基础上,今年6月中旬再次组织督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提出下一步改进意见,推进合作组长效机制建设,提高运行质量。今年新特点是以行业为主、区域为辅,不断扩大网络覆盖面,在建筑、毛纺、扣板等事故易发行业普遍新建了合作组,截止目前,全县安全生产合作组由去年的62个组增加到67个组,参加企业数由去年的568家增加到637家,并在村级企业和街道社区中积极探索组建安全生产合作组,使合作组延伸扩大至全镇工业企业。坚持每季活动制度,每次活动有动员部署,明确活动要求和具体安排,检查有记录和反馈,在贯彻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开展工商贸企业评估分级、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安全检查密度、延伸监管范围、促进互相间学习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规模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开展规范化创建活动。结合贯彻《浙江省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评估分级标准》,深化安全生产ABC分类管理工作,上半年全县各镇区对照省级“人、机、环”28项标准,进行检查评估,其中A类205家,B类416家,C类38家,D类7家,进一步摸清了安全生产底数,加强对C和D类企业的重点监控,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机制。鼓励引导机械制造、危化、冶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今年全县有24家机械企业、14家危化企业列入创建计划,县安监局专门组织标准化建设辅导班,帮助基层掌握标准化工作要求和内容,提高创建速度。修订完善了村和企业两级安全管理台帐,依法细化了基层基础安全生产工作,村级一套3本,企业一套4本,装订成册印发到全县750家规模企业、高危企业和115个村级组织,便于政府部门掌握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便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促进基层规范化管理。
三是提高安全生产监察频率。开展机关干部“进企业破难题”安全服务专项活动,要求机关干部职工每月平均下基层、进企业不少于10次,全面了解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防护措施、现场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为企业整改积极提供咨询、技术指导和政策法规宣传服务,专门建立了检查工作台帐,3月份以来累计进企业230家次,对问题突出的组织了专项整治,对危害程度严重的企业发出整改指令书16份。同时,对镇安监站人员提出检查工作量化要求,要求乡镇安监站人员每月检查企业不少于15家,其中重点监控企业5家,一般企业10家,实现管辖范围企业100%全覆盖,群众举报投诉查处率100%,高危企业定期监察100%。
(四)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推进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一是开展服务企业的冠名专项执法行动。在年初开展为期45天的“春雨”专项行动中,共检查企业103家,排查安全事故隐患380多条,发出整改指令书10多份,整改复查率达100%。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并结合高温安全生产特点,紧接着部署开展了“夏季护航”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深化化工、矿山、机械、造纸、灯泡、扣板、服装等17个区域特色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认真开展易燃易爆场所、危险化学品及防爆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和“四不放过”原则,依法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联合调查处理,严肃追究相关事故责任人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是加强执法机制建设。修订出台了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分解和绩效考核办法》、《2009年*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意见》,增强执法责任感,促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分析研究,掌握新情况,落实新措施,推动部门联合执法,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效能。在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县安监局联合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组织开展了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市场集中专项整治,出动120人次,检查商户1200余家,依法查扣非法烟花爆竹累计236箱,价值4.8万余元。
三是推进委托执法工作。县安监局在全市安监系统和全县行政执法部门中,率先启动镇区委托执法工作,全县所有镇(区)安监站安监人员取得了省安全监管人员执法资格,并组织专门培训,熟悉执法文书制作、执法程序,与8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分别签定了委托执法协议书,构建了执法新格局,增强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目前,已有3个受委托单位实施处罚5次。
(五)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
着眼“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扩大覆盖面,提高有效性”,继续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制订了全年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积极利用电台、电视、报刊、手册、讲座、公益广告、宣传展板等手段,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出刊《安全导报》,加强电台每周《安全之声》专题节目建设,有针对性地制作电视专题节目;牵头组织开展全县“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了5000多套宣传挂图,组织了“建设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6月14日在*广场举办了大型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等,除常规动作外,县安监局开展了送安全生产知识下乡、下企业、到车间的“十百千万护航”活动,即送10场安全生产知识电影,送100场安全生产知识专题辅导讲座,送1000册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编,送10000册职工安全生产知识读本,组织编写了《*县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警示录》,收集、整理、剖析了20*年-20*年工矿企业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16起事故案例,免费发放3000册到基层企业和安全监管组织,增强警示教育作用;首次开展“百厂安全知识图板展览”在各镇区巡展,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触目惊心的事故场景,向一线职工传递工矿、消防、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基层普遍认为展出对员工很有触动;首次组织十大安全生产行业评选,增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参与互动,让群众评选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有待加强、事故易发、安全隐患较多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民意支持;首次举办安全生产摄影比赛,全县广大摄影爱好者共提供参赛作品258件,真实反映工矿商贸、道路(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电力、学校、核电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宣传教育和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等安全生产活动的情景场面,并组织了60幅优秀摄影作品展,扩大社会影响力。“安全生产月”期间,新设置了3块安全生产大型公益广告,首次设置了15个滚动宣传灯箱,加大宣传投入,营造安全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市安监系统率先启动新居民从业人员培训工程。根据新居民文化水平较低、从事危险性岗位多、事故发生率达80%的情况,在前两年开展“全员培训”基础上,今年重点实施新居民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程,成立县“新居民安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居民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把培训教育工作落实到各镇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各镇、各有关部门也认真组织新居民从业人员数量、分布调查,开展各类专项培训讲座活动,目前已有2.5万名新居民得到培训,力争今年8万名新居民从业人员都得到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并使此项工作经常化。
实行“双百”目标管理,突出抓好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电工、电焊工、厂内机动车驾驶、危险化学品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教育,今年上半年培训人数在800人以上,力争年底实现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两个100%”。
(六)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确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意义,建立领导小组,制订了整体实施意见和学习阶段、分析检查工作方案,围绕“科学发展促安全,安全发展促和谐”的主题,采取专题辅导、主题宣讲、交流心得体会和自学等方式,认真开展学习活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与时俱进、爱岗敬业、务实高效、一心为民、廉洁自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在分析检查阶段,紧紧围绕“民主公开、共谋科学发展大计”的主线,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了解、民主恳谈、民主评议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起草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召开了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坦诚布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工作,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
同时,结合开展“优化服务年”、机关干部进企业调研解难暨省“百千企业安全服务专项行动”要求,进一步在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为“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方针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开展一次服务承诺活动。三个科室、一个大队都制订了服务承诺书,公开承诺要始终牢记责任,恪尽职守,热心服务,规范执法,遵纪守法,做到“民有所呼所求,我有所应所为”,树立安监部门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是完善机关工作人员分片联镇、联企、联项目安全监管制度。局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个片,重点联系一个镇和一家行业重点企业,每个机关干部职工分别联系一个镇和一家企业,结合专题调研活动,全面了解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给企业出谋划策,帮助指导排查整改安全生产隐患。对企业安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行首联责任制。以片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加强上下沟通,推动局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结合“安全生产年”“三项行动”,县安监局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新举措,比如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讲座,局领导带头上好安全生产课,及时汇编下发事故案例,免费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对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实行月度量化考核,督促工作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勤指导勤检查,推动隐患整治,进一步推行“人性化执法”,把服务指导工作放在监察执法工作的首位,帮助企业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有效减少基层的抵触情绪,化解执法压力,增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安全生产法制意识。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安全监管力量薄弱,镇区安监机构疲于应付。基层安全监管力量普遍配备不足,兼职过多,加之今年排查和督查工作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无法适应繁重的安全监管工作,检查指导不到位,导致许多重要工作没有有效落实到企业,影响了工作进展和预期成效。
二是企业安全基础依然薄弱,企业主安全意识有待加强。一些企业主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在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问题上,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仍然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对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隐患治理要求等不清楚、不过问,疏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安全生产工作尚未纳入企业正常管理范围,企业安全生产“人防、技防、物防”措施不够扎实,事故时有发生。
三是执法力量仍然薄弱,目前不能应对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大量的一般事故及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处理,同时基层对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是部分镇区、部门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虽然认识到位,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具体工作投入、队伍建设上落实不够。
三、下阶段我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和常抓不懈的意识,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强化安全监管,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责任:
(一)加强领导,发挥好安监局综合协调作用。
督促政府和企业“两个责任主体”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的关系,完善部门和乡镇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督促企业把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职工。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完善各级考核奖惩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问责制,增强政府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
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督查,结合“安全生产年”,对各镇、各部门“三项行动”、“三项建设”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狠抓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和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坚持安全生产季度例会制度,通报情况,分析问题,部署落实不同阶段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分析研究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学校等不同行业领域新问题、新情况和薄弱环节,指导督促主管部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好监管工作,构筑安全生产严密防线。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治大隐患、防大事故。
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年”活动,督促15个牵头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深化年”活动和重大隐患周期滚动排查治理工作,深化道路(水上)交通、建筑、渔业生产、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商贸旅游等重点行业、事故多发易发行业的安全生产治理,把治理行动与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结合起来,确保治理工作进度和质量,巩固扩大治理成果。突出紧固件、印染、造纸、矿山、化工等安全管理薄弱和事故易发行业,掌握不同行业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设施水平,严格落实关键部位安全措施;结合评估分类工作,对基础薄弱、管理混乱的企业分批重点督促指导,逐步改善安全条件。
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贯彻执行浙江省印染和造纸两大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办法,进一步推动机械和危化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扩大达标覆盖面。在规模以下企业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评估分类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持续改进、自我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掌握市场准入标准,不断推进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评价工作,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依法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行为。
督促各镇、各部门、单位对管辖范围内的企业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问题进行认真清理、检查,摸清底数,同时根据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以及执法薄弱环节,重点查处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打击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期限整治,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超员、超载、超速、超限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切实做到边查边纠、边查边改、边查边打击,从严从快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种非法违法问题,着力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进一步完善执法行动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落实量化检查制度,提高监管监察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加强配合协作,形成执法合力,增强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推进乡镇委托执法工作,下半年将组织一次委托执法工作的总结、点评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基层安监站执法能力;广泛发动群众举报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惩处瞒报事故、失职、渎职以及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公开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落实事故查处结案报备制度、约谈制度、现场会制度和通报制度,切实推动工作开展。四是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针对执法行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健全执法机构,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保证执法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深入推进。
(四)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切实抓好新居民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程,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围绕确保新居民从业人员新上岗培训率达到100%和确保其他新居民从业人员一年接受不少于一次安全培训考核的目标,通过定期考核、专项督查、每月进度检查等工作,确保培训教育活动按计划持续开展、灵活推进,全面提高新居民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三类人员”为重点,切实抓好持证上岗培训,加大监察力度;进一步抓好安全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安全培训师资、教材、课件和试题库建设,严格“教考分离”原则,把好培训考核关,提高培训质量。加大对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安全监管能力。
拓展宣传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争取电台、电视台、报社、新闻网站的合作和支持,继续办好《安全导报》,提高《安全之声》栏目的质量。规范政府网站信息工作,及时公布安全生产工作进展情况和重要安全生产信息。
积极推进企业、社区、校园、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在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组织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活动,推进安全知识科普活动,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要求,大力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结合平安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主题宣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