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第1篇

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镜子,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现就我校七年级在2019--2020-2学期七升八期末考试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是由县教研室组织人员统一命题,试题难度适中,纵观各学科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地检测学生对本学期所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成绩分析

学生成绩:全年级总分最高分694.5分,最低分65.5分,差距很大。语文最高分107分,最低分4分;数学最高分115分,最低分6分;英语最高分119分,最低分10分;生物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分;历史最高分97分,最低分6 分;地理最高分98分,最低分6 分;政治最高分93分,最低分4分;各样统计最高与最低差距较大。

年级成绩:语文平均分84.07分,排名全县第3名,三率和185.26,排名全县第4名;数学平均分75.07分,排名全县第3名,三率和156.67,排名全县第3名;英语平均分72.71分,排名全县第5名,三率和153.77,排名全县第5名;政治平均分66.16分,排名全县第6名,三率和155.81,排名全县第6名;历史平均分59.73分,排名全县第3名,三率和133.1,排名全县第4名;地理平均分60.52分,排名全县第9名,三率和131.53,排名全县第9名;生物平均分68.32分,排名全县第4名,三率和169.81,排名全县第5名;总合格率32.84,排名全县第3名;总均率和1085.95分,排名全县第3名。

前2000名成绩:总分212人,所占率62.72,排名全县第4名;语文227人,所占率67.16,排名全县第2名;数学228人,所占率67.66,排名全县第2名;英语191人,所占率56.51,排名全县第6名;道法216人,所占率63.91,排名全县第5名;历史197人,所占率58.28,排名全县第4名;地理202人,所占率59.76,排名全县第8名;生物218人,所占率64.69,排名全县第4名;

上一级七年级成绩:

年级成绩:语文平均分86.6分,排名全县第3名,三率和202.2,排名全县第3名;数学平均分77分,排名全县第3名,三率和168,排名全县第3名;英语平均分72.2分,排名全县第6名,三率和146.1,排名全县第6名;政治平均分73.7分,排名全县第4名,三率和200.3,排名全县第4名;历史平均分58.5分,排名全县第12名,三率和120.1,排名全县第18名;地理平均分62.4分,排名全县第9名,三率和139.9,排名全县第11名;生物平均分64分,排名全县第5名,三率和152.7,排名全县第5名;总合格率35.6,排名全县第5名;总均率和1129.3分,排名全县第7名。

前2000名成绩:总分218人,所占率59.7,排名全县第6名;语文245人,所占率67.1,排名全县第2名;数学241人,所占率66,排名全县第1名;英语192人,所占率52.6,排名全县第6名;道法250人,所占率68.5,排名全县第5名;历史193人,所占率52.9,排名全县第12名;地理205人,所占率56.2,排名全县第11名;生物245人,所占率67.1,排名全县第4名。

同期比较,语数英学科与上一级七年级比较略有落后,政史地生有进步。

三、存在的问题

1、急功近利,轻视习惯培养。

语文教师对一些很重要基本功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功较差。试卷中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都出现较多的错别字,老师们应持之以恒的坚持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的成绩,提高语文素养,必将指日可待。

2、计算不细心,没有检查的习惯。学生在做数学试卷时,遇到计算或者求解的问题,计算能力不过关,细节上不注意,缺乏检查的习惯,导致计算题有很多失分。

3、学生审题不严谨。部分学生缺乏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拿到题目后往往想当然,凭主观意愿来解题。学生没仔细观察,分析题目要求,错误较多,这种情况反映出学习学生思维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4、教师本身教学要求不严格。具体表现有:做图方面,学生画图不用做图工具,画完后不标相关数据;卷面方面,学生书写不规范,卷面任意涂改,字迹潦草;答题方面,内容颠三倒四,杂乱无序,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语等,这些细节还需要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严格要求,逐步规范。

5、记忆性的内容及学科掌握不熟练,记忆不牢靠,回答问题答不到得分点上。

四、改进措施及奋斗目标: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时候,学生偏科现象会加剧,所以遇到这些问题,年级组要高度重视,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新的学期里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切实做好育人氛围的营造。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次考试的平均分、合格率,全体教师将分学科、分层次将学生包抓到人、包抓到底,使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3、抓严抓实各项常规工作。

(1)严抓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开学后,我们要严抓各类计划的制订,要求各学科教师在第一周内制订好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计划,要保证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做到每项工作开展时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同时制定各类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在新的学期,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促使各学科教师进一步把握好教材,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3)抓实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一抓备课。教师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各课质量的关键。年级组将对全体教师要求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及时。每一节课都力求做到,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同时年级组也将加大教师备课的检查。

二抓课堂。如何上好一节课,需要授课教师课前不断修改自己的备课,了解学情,钻研教法,力求课堂环环相扣,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年级组将不定时走进课堂,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改进,课后询问学生掌握情况,并做好记载,提出建设性意见,敦促整改,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从而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抓落实。对于教师,每月大规模的检查一次教师备课,查看是否按照计划及年级组要求备课;检查学生作业批阅情况,查看教师是否详细批阅,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对于学生,要求全体教师抓好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该做的习题、该背的内容必须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要做好跟踪督促。

4、继续组织开展好每一次考试质量分析活动,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再下功夫。

学校组织的每一次考试,年级组将组织全体教师及时分析所带学科的教学成绩,并做好分析记载。同时将组织各班及时召开班级质量分析会,寻找差距,树立目标,及时调整后期奋斗的方向。年级组将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表彰大会,表彰优秀,树立榜样,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潜力。

5、继续发挥团队作用,各备课组加强交流研讨,步调一致;年级组做好工作的检查与督促,力争全年完成以下目标:

(1)所有学科的平均分、三率和均能位居全县前5名;语数英三科争3保4;

(2)前2000人所占比率位居全县前4名;

(3)合格率位居全县第3名。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第2篇

试卷结构:

本次试卷有两种题型,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

考情分析:该试卷难度较易。全级平均分58.69分,最高分83分,最低分40分。及格率63.4%。择一班平均分72.47分;择二班平均分68.32分;普通班平均分60.3分。

存在问题分析:

1. 选择题得分率较低的题有4,7,8,9,10,11,12,17。第4题二线城市优势主次难以区别。第7,8题,学生不能结合材料判断问题。第15题材料理解不正确。9,10题,结合题目给的相关材料分析,学生不能抓住材料分析,并结合近十年发展趋势分析问题。11,12题材料理解不透彻。17题淤泥质海岸与基岩海岸的发展方向不清。

2. 综合题存在问题主要有:26,27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地图信息分析不到位。28(1)分析题目存在问题,4个问题变成了三个甚至两个。30(1)学生审题不清,乱答。总的来说,综合题普遍存在答题思路混乱,不规范,点不够,错别字较多;材料分析不到位,不能很好的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抄材料。

改进措施:

1. 今后集体备课进一步细化,学重难点及相关练习;老师们努力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课后重视基础知识的记背,教师的跟踪检查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还应多相互学习。

2.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加强学生的地理常识性知识。地理常识的缺乏影响我们对问题的正确判断。

3. 在今后教学中,不管综合题还是选择题一定要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材料,找答案,不断训练学生做题技巧,指导学生答题方法。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强调并记忆相关的地理专业术语,力求做到答题时能运用好学科术语。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户县一中 张蕊玲

2013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结束了,考试结果基本另我们老师满意。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课题组老师特别注意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研究各种教法运用于教学,并不断尝试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和指导。

一、 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这次高一地理考试的范围是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全部以及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的交换”的前两节,所以考试内容涉及的难点知识较多。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第一章在他们没有学习立体几何的前提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而这些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平时考试必然会涉及。不过从考试题本身来看,难点知识考察的是不少,可所出的问题却并不难(相对于高考题的难度而言),基本都属于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但是没有好的教法和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大部分学生要学好这些知识是很难的,要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课题研究以来,由于我们重视了教法和学法指导,重视了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所以这次考试的结果还是令我们满意的。

高一年级共有19个班,1103名学生,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个人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43分,班级均分1、2班为81分,其他班的均分为67分。相比较去年同期考试的结果,在都是户县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的条件下,今年我们学校高一学生取得的成绩明显有所提高。这说明我们的研究工作是有效果的,我们会不断努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使学生爱学地理,会学地理,学懂地理。

二、试卷特点及具体得分情况分析

本试卷结构简约合理,由30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选择题中,较容易答对的题目有1、2、3、6、19、21、23、24、25、29题,这些题考察课本中最基础的知识,属记忆类的较多,学生们基本上没有失分。其余20个题目均考察了较难的知识,如第4、5题考察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对于这个知识,教学时主要采取了:引导学生对图表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等学习方法。从学生的得分情况看,比预想的要好得多。第10、11、12、13、14、15、16、17、18、26、27、28题主要考察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况及其地理意义等有关知识,这部分知识是第一章中最难理解的内容,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失分的题目。对于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常见自然现象的解释、启发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地球仪演示法、小实验探究法、读图绘图法、阅读教材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课堂及时训练巩固的方法等。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为原则,适时转换教法,改变学法的指导,最终教学效果明显。因为从学生的得分情况看,成绩很理想,也就是这些题的错误率比我们估计的要低得多。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是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其余6个选择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得分情况也不错,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非选择题也以考察学生的能力为主,31题考察太阳系结构图以及除地球以外其他行星有无生命存在的原因分析,由于课堂重视了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合作探究方法的培养运用,大多学生在这道题上几乎没有失分。32题考察地球公转轨道及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得分率较高,这与平时的读图分析训练密不可分。33和34题分别考察了岩石的分类及原因、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知识,得分请况较好。这部分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在让学生见到大量图片的同时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效果明显。

由以上可见,只有注重课堂中教法和学法的指导,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第3篇

XX年下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根据县教研室和上塘学区工作安排,结合本校实际,本学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继续围绕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加强质量监控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

1、 着眼课堂教学,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本学期将首先以“优质课”评比为契机,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学区、县优质课评比。校内教研将推选教师上观摩课,拟将举行语、数低、中、高段观摩课,每个级段两节课,课后组织教师议课。

2、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本学期校本教研,将由教导处牵头,安排由优秀教师主讲的讲座活动。

3、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做好上学期的期末质量分析,关注教师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工作。认真做好期末考查科目的考查,文化课的统一检测工作。本学期可能三年级语、数、英、科县教研室抽测。

4、 加强对完小的教学调研

5、 开展学科竞赛

本学期主要认真做好五年级学生英语书写大赛。

6、 加强教研组建设与校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活动

7、 积极配合县教研室和学区做好教科研工作

三、活动行事历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参加对象

1

9月3日—9月9日

开学工作会议、正常开学

全体教师

2

9月10日—9月16日

学区教科研会议

教导主任

3

9月17日—9月23日

教导处计划制定、学分审核

教导处

4

9月24日—9月30日

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校公开课开始

5

10月1日—10月7日

校基本功选拔、学区新教师调研国庆节放假

全体教师

6

10月8日—10月14日

校基本功选拔、学区新教师调研

7

10月15日—10月21日

学区基本功选拔、校质量分析会

全体教师

8

10月22日—10月28日

五年级英语书写比赛、校第一次观摩课活动

相关老师

9

10月29日—11月4日

县基本功评比

10

11月5日—11月11日

学区小学教学联谊活动

相关老师

11

11月12日—11月18日

期中考试

12

11月19日—11月25日

县小学备课组活动、学区小学语文研讨活动

语文老师

13

11月26日—12月2日

校第二次观摩课活动

相关老师

14

12月3日—12月9日

学区中小学(语、数)教研活动

语数老师

15

12月10日—12月16日

学区小学调研活动、完小教学调研

16

12月17日—12月23日

县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第三次观摩课活动

相关老师

17

12月24日—12月30日

校本培训专题讲座(一)

18

12月31日—1月6日

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19

1月7日—1月13日

期末学生口试、考查科目成绩上交

20

1月14日—1月20日

期末考试

21

1月21日—1月27日

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工作

22

1月28日—2月3日

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工作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第4篇

本文所说的特优生,是指在本校同年级中名列前茅且有希望成为区县中高考状元甚至省市前列的优秀学生。一个学校首先要争取有这样的一批苗子固然重要,但如何把这样的苗子培养成真正的特优生更是问题的关健。从起始年级开始,抓好每次重要考试的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就是特优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一些学校由于不知道怎样开展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纵然有几个特优生苗子,等到学生毕业时也是“泯然众人矣”,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本文就月考或期末考试中的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从年级、教师、学生三个维度作些探讨。

一、 年级如何进行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

每次月考或期末考试后,年级都要在一定的场合进行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一般在年级考试质量分析会上,将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也可以招集相关教师召开专门的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会。这样做,旨在让大家了解在特优生培养方面谁做得更好,谁需要奋起直追,从而强化相关教师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为达此目的,只有选准分析的维度,才能让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感到科学合理,才能激发出强大的工作动力。

年级对特优生考试质量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从单科级名次(有市县名次更好)来看,同一特优生单科名次较好的是哪几个学科,相对薄弱的是哪几个学科;特优生群体单科平均名次较好的是哪几个学科,相对薄弱的是哪几个学科。

第二,从与各单科年级(或市县)最高分的差距来看,同一特优生差距较大的是哪几个学科,差距较小的是哪几个学科;特优生群体平均差距较大的是哪几个学科,差距较小的是哪几个学科。

第三,若有市县该次考试的有关数据,还可以就本校特优生群体各单科的平均分、平均名次与市县其他学校的特优生群体进行比较。哪些学科占优势,需要鼓励;哪些学科薄弱,需要鞭策,就一清二楚了。

第四,从历次考试来看,同一特优生单科名次有进步的是哪几个学科,有退步的是哪几个学科;特优生群体单科平均名次有进步的是哪几个学科,有退步的是哪几个学科。

第五,从历次考试来看,同一特优生与各单科年级(或市县)最高分的差距,在缩小的是哪几个学科,在扩大的是哪几个学科;特优生群体与各单科年级(或市县)最高分的平均差距,在缩小的是哪几个学科,在扩大的是哪几个学科。

第六,给每个特优生确定一至二科的薄弱学科,由任课教师在下一阶段加大培优力度。要求相关教师将培优内容和培优记录表,每周上交年级备案。

作为学校或年级,在期末考核中,对在特优生培养中取得突出成绩者,要予以特殊奖励;对工作不落实或出现较大退步者,要进行个别谈话,认真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并加以落实。

召集相关教师参加的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会,每个相关教师都要作本学科的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二、 教师如何进行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

每次重要的考试后,应明确要求各相关教师对指定的特优生进行考试质量分析,这样可以弄清特优生该学科近段时间学习的主要问题所在,从而提高对特优生培养的教学针对性。

教师进行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首先要对本次试卷质量进行简要的评价。这套试卷与最新的高考(或中考)试卷结构是否一致?与高考(或中考)试卷比较,其难度怎么样?本学期所学内容之外,以前所学的内容覆盖了多少?对优秀学生是否有较高的区分度?如果一套试卷没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对特优生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

其次,要统计出班级单科前10名学生各小题的得分及得分率,以便将特优生的各错题放在班级优秀学生群体中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教与学的问题。只要求分析前10名学生,是为了操作简便,降低工作强度,易于教师持久开展此项工作。

其次,教师要对特优生的每个错题,进行归因分析并加以分类。是审题有误吗?是事实性知识记得不牢吗?是概念性知识理解有误吗?是程序性知识或答题模式或解题技巧掌握得不熟吗?是书写失误吗?是学科思维存在障碍吗?是考试心理障碍吗?

再次,根据其错误原因,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进行适当的跟踪训练。尤其是针对概念性知识理解有误,答题模式或解题技巧掌握得不熟的情况,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一定量的针对性训练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灵活应用。这里要强调的是,补救措施既包括针对某几个具体问题的临时性措施,也应包括针对带有倾向性问题的阶段性、系统性措施。如针对学生材料作文偏题的问题,就不能仅仅只解决本次作文偏题,还要就如何避免类似作文偏题问题进行系列训练。

最后,各位老师还可就特优生培养工作,向学校或年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另外,特优生的答题卷和对特优生的考试质量分析,每次要由任课教师复印存档,以便不时查阅,对症下药。

三、如何指导特优生进行考试质量分析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年级的分析,教师的分析,都是外因,学生本人才是内因。特优生本人在考试后进行质量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弄清自己以后一段时间的着力点,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然,不宜繁琐,不宜用时过多,以免干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此,作为年级组或学校,设计一个简要的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表,让学生填写,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特优生考试质量分析表,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前历次考试中各单科和年级(或市县)最高分比较,最小的差距是多少?

2.本次考试各单科的分数和级名次。

3.本次考试各单科的年级(或市县)最高分,以及获最高分的学生姓名。

4.本次考试各单科与年级(或市县)最高分的差距是多少。

5.下次考试各单科的差距目标。

6.本次考试失分分类统计。(1)审题有误失分多少?(2)知识记得不牢失分多少?(3)答题模式或解题技巧掌握得不熟失分多少?(4)计算失误失分多少?(5)书写失误失分多少?(6)思考不周失分多少?(7)考试心理障碍失分多少?

7.本次考试中最不应该丢的5至10分是哪些学科的哪些考点?怎么改进?

8.以后一段时间,要重点抓的一至二科是什么?怎样抓?

9.本次考试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哪几点?

上述前四项可以由年级组或班主任填写。

设计上述第一项,是要让学生和过去比较,本次考试和历次考试中与年级最高分的差距是在缩小还是在扩大。

设计上述第三项,是要让特优生对有一定差距的学科,有一个明确的追赶对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更能激发出一个有志者的拼搏精神。

设计上述第四、五项,是要让特优生将各单科都和年级或市县最高分比较。即使是总分第一名的学生,也不可能科科都是年级或市县第一名,这样比较就会有差距,有差距就容易产生奋起直追的动力。而如果只和第一名的总分比较,有可能次次都是某位同学第一名,只容易让其志得意满,丧失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设计上述第六至八项,是为了让特优生分析自己的失分原因,找出可以解决却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便下次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九项,旨在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亮点,及时给自己鼓劲,这样会更有勇气和信心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第5篇

1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表12005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班期末考试小题分析一览表

我院05、06、07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54、133和163人。为简便起见,笔者只对出每个专业班的上学期《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期末考试结果质量分析报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从中发现端倪。

简析:该次考试5人缺考。命题无超纲,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答卷情况良好,成绩为正态分布。从试题内容回答情况看,第三大题填空题成绩较差,分析发现该部分为概念、数值等需记忆的部分内容,教科书内容信息量大,学习、复习时间短,所以成绩不甚理想,这部分的内容可在见习期间,通过临床加深理解、记忆。

表22006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班期末考试小题分析一览表

简析:该次考试3人缺考。本届“中西班”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好,《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也在逐渐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改进。本次考试除极少数同学外,大多数的成绩都比较理想,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据了解,少数没考好的同学多为平时缺课者,今后除加强临床实践予以弥补外,也要依靠专业课老师平时与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对听课情况的管理与沟通,“三管齐下”搞好本课程的教学。

表32007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班期末考试小题分析一览表

简析:该次考试7人缺考。考虑到该班学生人数众多,理论基础与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故本次期终考试试卷在命题时就将着眼点放在对该课程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测试上。从考试结果看,大部分同学成绩较好,少数人还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只有极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加上平时学习不认真、不用功,因此未能通过此次考试。从统计学结果分析,本次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原理,因而也是比较合理的、真实的。

2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思考

思考之一:考试成绩能够说明什么?

本文所分析的课程考试成绩具有“两同一不同”,即参加考试的学生专业相同、课程相同,而试卷内容不同。从试卷各小题的难度系数看是逐年加大,第一年的难度系数是0.73663,第二年是0.746615,第三年是0.753333,而学生平均成绩却逐年提高,三年的成绩分别为73.6633、74.66154和75.3333,反映了本课程教师在编写教材、准备教案、实际授课时,能够不断总结经验,着眼于学生实际和临床需求,吸取临床教学精华,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学水平呈不断提升的趋势,从而增加了该门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有助于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开设和可持续发展。

思考之二:课堂教学是否是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成绩的主要形式?

近年来,对中西医结合教育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如何开展,一直是高层管理者、教育理论界乃至社会各界探讨不止、争论不休的重要话题。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传统的中、西医人才培养形式的不同所致。西医通行的是学校教育,而中医则更崇尚的是“师带徒”形式。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也如西医人才的培养教育一样,成了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于中医人才培养形式这一“革命性的变化”的是非对错,当然只有留待实践历史去作进一步的检验[1]。既然将开设的专业命名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所学的课程又叫《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那么课堂教学和闭卷考试就应该是该专业和该课程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也是检验“教”与“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因此,既不能忽视必要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毕业后的“师带徒”方式上,否则恐怕会培养出不少“庸医”。

事实也是如此,从本文所述的三次考试试卷整体成绩来看,没有一个同学获得满分,也没有一个同学获得零分,绝大多数同学得分在60至90分之间,正所谓“两头无、中间大”。而从各个小题得分情况看,得零分的共有38人次,获得小题满分的也只有216人次!应该说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教学方所愿意看到的,——道理很简单:俗话说“人命关天”,作为“救死扶伤”和“去疾除病”的医生,虽不能要求个个都能“妙手回春”,时时都能“药到病除”,但作为临床必修课程,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任何一个知识点的“零掌握”,无疑是对“生命之托”的儿戏和对“白衣天使”称号的亵渎。从患者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来看,对其知识点的掌握不能达到100%的准确,其实也包含着“误诊”甚至“错诊”的极大隐患。因此,作为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的尝试,应该而且必须将课堂教学作为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学习成绩的主要形式,以此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