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作文命题论文

作文命题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作文命题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文命题论文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第1篇

BQ :你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吗?

J:我一直都在做比较大胆的尝试,我曾经用 30块皮,手工切割成一个三维的一件长裙。如果灵感来了,脑袋里面想到一个图像的时候,我会尝试去做。在做设计的时候,我不会去想这个要花多少时间,因为我一直觉得创作是有回报的,当你付出时间越多的时候,你收到的成果往往是好的。我的设计轮廓性会比较强。“无季节 ”是我的设计标准。我不希望把材质按常规去划分 ――皮草永远属于冬季的,丝麻永远属于夏季的。有一些比较薄的,和极薄的面料也会在秋天出现。当然稍微厚一点的,可搭一条短裤,为了春夏穿。当时代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冬天不仅仅是为了要保暖,去穿更多的衣服。现在是为了要在冬季展现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然后我会选择怎么样一个外观。

BQ:你怎么看 ECCO品牌以及你和它的合作?你们这次设计会不会量产?

J:ECCO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有棱有角的,而是简约合穿的。作为北欧的品牌具有标志性的设计风貌 ――它不是太时尚,但它也不是太常规,它属于中间点。要看市场的反响,我们的设计相对而言也会有一些调整,当然这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是我尝试的另外一个方向,放到市场中去考验。

BQ:你觉得设计和商业的关系是什么?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大小作文结合是近些年中考作文的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大作文绝大多数是写记叙文,小作文便是写议论文、说明文片断,或应用文,或形式多样的作文修改。也有少数省市的大作文是写议论文,而小作文常常常要求写记叙文片段。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作文 命题特点 评分细则 强化训练

每年高考过后,第一时间备受关注的是作文。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无论是身边的学生,还是老师,议论纷纷的还是作文。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人批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不作为,或者“不肯有作为”,这个观点我不同意。语文教师谁不想把学生的作文教好?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有作为,怎样进行有针对的训练?应试作文和常规作文存在较大的差距。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我的看法是:深入研究高考作文命制特点,准确把握应试作文评分细则,强化应试作文训练。

一、深入研究高考作文命制特点

我们如果研究一下2010年高考18道作文题对文体的要求会发现,有的省市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比如湖南卷、江西卷;有的明确要求文体特征鲜明,比如山东卷。这是为什么呢?从1999年话题作文出现,到2004年话题作文达到全盛,话题作文在给了考生无限的写作发挥空间的同时,由于在文体方面都是“自选文体”,没有任何限制,结果出现了许多“四不像”作文,这该是话题作文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议论纷纷。如果限制文体,那么就限制了考生的发挥,那又该怎么办?于是有了山东卷的文体特征鲜明,有了湖南卷、江西卷的两种文体任选一种。

对文体的要求,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一些作文题允许考生写这写那,但是就是不许考生写诗歌。如天津卷、重庆卷、北京卷、安徽卷、上海卷、浙江卷、江苏卷、山东卷,共8套试卷不允许写诗歌。18套试卷中有一半要求诗歌除外,如果写成了诗歌体裁,判分20分以下。

2010年高考18套作文中,新材料作文题有10套,它们是全国1卷、全国2卷、海南宁夏卷、福建卷、四川卷、辽宁卷、湖北卷、安徽卷、上海卷、山东卷;新命题作文7道,这就是湖南卷、广东卷、江苏卷、重庆卷、江西卷、北京卷、浙江卷;话题作文1道,天津卷。

这里需要说一说新命题作文。新命题作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标题+要求型,二是材料+标题+要求型。重庆卷(以“难题”为题)、湖南卷(以“早”为题)属于前者类型,2010年江苏卷属于后者类型。在材料+标题+要求型题目中,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材料。因为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标题,认真阅读思考所给材料,便能顺利打开思路。2010年南京市期初考试出了两道作文题:第一道作文是标题+要求的命题作文,第二道作文是新材料作文,没有采用08.09.10年江苏三年未变的材料+命题+要求的作文模式。

二、准确把握应试作文评分细则

准确把握评分细则,对我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写作文,大有裨益。201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的基本原则是:作文须坚持立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对那些紧扣文题、概念准确、判断恰当、论证严密、富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赋分时尽量打高分。淘汰切入分的做法,采用分类打分形式:一类卷原则上63分以上:二类卷原则上56~62分;三类卷原则上42―55分:四类卷原则上28~41分;五类卷原则上27分以下。五类卷对应的审题、立意方面的要求应为:一类卷切题,二类卷符合题意,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四类卷偏题,五类卷严重偏题。对于内容方面的要求是结合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详细注明。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做到言之有物,内容便是充实的。记叙文叙述具体,描写到家,表现手法多样,突出表现中心思想,你能说内容不充实吗?议论文论述充分,论据丰富,论证方法灵活,有力论证中心论点,你能说内容不充实吗?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连贯。所谓规范,是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没有病句;所谓准确,要求语言表达恰如其分,能切合原意;所谓语言连贯,指句子之间语意贯通,顺序合理,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至于文体要求,如果让你写记叙文,就要以记叙为主,就得有六要素,就应展开合理的描述,写出的文章像记叙文的样子。如果让你写议论文,就要以议论为主,就得有三要素,就应进行理性的论述,写出的文章像议论文的样子。

三、强化应试作文训练

强化作文教学,突出作文训练,是高三应考复习的重中之重。建议结合专题复习进度,单独拟定作文复习计划。根据每单元的写作要求,从“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语言”等方面进行有重点、序列化的作文训练。重在指导学生在有限的考场时间内(60分钟),用800字左右的文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题旨的独特理解。在写作之前,可以做适当的指导,在认真批改之后,更重要的是做好讲评。

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效地训练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提升作文水平。比如:

1.积累材料法。

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渠道,获取新颖的写作素材:可以是名人故事,可以是新闻报道,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俗语谚语。起初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然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和回忆。积累的素材应以小故事为主,多义性的小故事最妙。写作时要想一想自己积累的材料有哪些可以入围写作范畴。

2.语言训练法。

每周确定一个话题,每堂课课前3分钟,要求学生写好提纲或文稿,有准备地进行口头表达。也可以复述自己积累的材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佳作欣赏法。

结合作文讲评课,把同题作文中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请习作者朗读,师生共同点评,评一评有哪些优点,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借鉴,以此拓宽写作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4.分层目标法。

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按照下等、中等、上等制定入格标准和精作标准,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确定不同学生的写作目标,学生只要按照这等要求写作文,就是好作文。

5.提纲训练法。

目的是增加训练的密度,节约训练的时间。围绕题目,只拟提纲,打好作文草稿,沉着为文。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同时,在写作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三 作文教学 原点思考 宏观安排

“作文不需要教!”“花里胡哨的作文竟是满分作文!”同事高考阅卷归来,带回阅卷现场信息和满分高分作文,教研组组织交流研讨,满耳便是这样的言语。是啊,高三作文教学的困惑本来就不少,而今耳闻阅卷现场、目睹高分作文,怎不生此等感慨呢?

冷静想来,有两大问题始终制约从小学到高中的作文教学:一是写作序列,有关“写什么”“怎样写”等问题的;二是评分规则,有关“写得怎么样”等问题的。这两大问题,在高三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针对前一问题,就“如何组织高三作文教学”问题做一阐述,后一问题将另文表达。

没有一个学生天生就会写作文的。于是乎,对教师来说,“教”学生作文总是少不得的。当然,“教作文”的途径有千条百条。单就高三作文教学的安排来说,据我们研究,就有随意型(训练不作规划)、分块型(或按传统的块,或按作文题型,或按基础与发展等级训练)、高深型(设计诸如“掌握基本技法”专题的训练)、见风型(通过猜题押题来训练)、话题型(设计诸如“诚信”“自我”等话题的训练)等不同安排。

这些安排,代表着不同的高三作文教学思考,自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在学界倡导和实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语境下,这些安排的视角都嫌偏窄,且均从单纯的“应试”出发,远离写作本真的“家”,忽视学情的分析和判断。

那么到底该怎样安排复习比较好呢?也许我们需要专家那样的思维!即要立足于培养一个高中毕业生应具有的写作素养,从写作基本功的查漏补缺出发,尽最大可能做系统的、整体的思考,其中至少涉及课程标准、命题趋势、文体学、写作学、学生这样五个原点视角。

一.从《课程标准》看,倡导“真写作”是高三作文教学的原则底线

高考作文题万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宗”是什么?就是《课程标准》《高考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的准则;《考试说明》则是《课程标准》下有关评价的指导性文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之“表达与交流”总有9条,其中前6条是关于写作的,转换到《考试说明》,就是“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

倡导“真写作”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比如《课程标准》中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课程标准》第1条),就是对写作本真问题的表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丰富思想和情感体验,是“真写作”的应有之义。忽视这一条,我们是否就该说这样的写作是“伪写作”。《萌芽》主编赵长天大声呼吁“学生作文应正本清源”,就是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伪写作”而发的。

“真写作”是生活的表达,“真写作”需要“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课程标准》第2条)。高三作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理会写作的本原意义,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好文章,学会自由地表达、真实地表达、个性化地表达、创造性地表达”(赵长天语)。当然,由于两个文本的纲领性质,不具有直接的程序操作性,我们不可能据此做出训练序列的安排。但至少,作为教师自己应明白,并通过渗透让学生明白,好作文是生活、生命的表达,拒绝假大空、八股文,这是高三作文教学应该坚持的。

二.把握命题趋势,为选择训练题型、确定写作话题作参考

高三作文教学,其终点是现实的,那就是高考。作为高三语文教师,追问命题趋势,无可非议。把握命题趋势,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而相应的安排策略,也可由此派生。

1.命题形式的把握,可为我们选择训练题型作参考

这是最为直观的趋势把握。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高考作文题的题型依次出现四种类型:命题作文(含新命题作文,即材料+命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题意作文(或称新材料作文)。各种题型各有长短,猜对明年考什么题型,并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因此,围绕题型的训练,不可能作为主体。

但把握命题形式不是没有意义的,其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选择训练题型。如分析2007-2012年高考作文题型,我们知道,2007-1011年的主打题型是命题作文、题意作文,而2012年除江苏卷以“忧与爱”为题的新命题作文外,其他均为题意作文。为此,高三作文教学,就不该选择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来训练,但也不能依据2012年对“命题作文”的冷遇,就放弃命题作文的训练。注意,新命题作文、题意作文均出现“材料”,需要加强材料阅读与审题立意的训练。

2.命题内容的把握,可为我们确定写作话题作参考

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卷,对于命题内容有其不同的喜好和取向。高三语文教师,需要研究本地选用试卷的作文命题内容趋势。从全国整体看,其趋势有:(1)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2)取材越来越贴近考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3)内涵具有丰富性和拓展性,重视探究和自主创新能力,材料的阅读和审题难度在加大。

有鉴于此,复习训练中,要重视观察周围人和事,关注人类和世界,思考社会和人生。尽管学生年龄轻,其生活阅历有限,多数学生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其生活积累不丰厚,但十七八的成长经历,不能说没有感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训练,提要钩沉。

从考场作文看,这正是近年来所欠缺的,如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陈建新教授所说:“一些考生对社会和生活缺乏思考,也不太会在生活中发现美。他们也能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一看就不是发自他们内心的。”为此,可将积累生活、思想、感情和作文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让高三写作拥有快乐的寻找、哲理的回顾和畅意的表达。

三.明确文体类别,为学生选定各种文体的样例

据近年来高考阅卷反馈看,“四不像”作文泛滥。即如近三年浙江省高考高分作文,文体特征并不鲜明,且高分作文均为空泛的议论、抒情秀,怪不得师生齐声感叹“花里胡哨的作文竟是满分作文”,此足为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导向、高三作文教学的“高危漏洞”。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这与高考“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有关,这一导向的“误读”,使中学六年忽视基础文体的训练。另一方面,也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对文体的表述过于笼统而又缺乏必要的专家解读有关。

1.《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文体表述的缺失

“文体”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文章的体裁”,按此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文体”还可以是“文学的体裁”的简称,按我国的传统划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从文体学这一角度看,《课程标准》的表述并不明确。在“课程目标”部分,“阅读与鉴赏”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表达与交流”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都是大类的文体概念,不足以指导写作教学,不利于作文复习的安排。

《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要求之二为“符合文体要求”。那么可写哪些文体呢?2008年及以前的版本,其总要求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文体表述还是清楚的。但2009年《考试说明》则表述为“能写实用类(包括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2011、2012年表述为“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与《课程标准》一致,而带给师生的困惑反比2008年前大了。

2.高考作文可选文体的辨定

进一步分析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一般认为,实用类文体包括传记、新闻、通讯(含特写、报告文学等)、科普文章及应用文(如启事、合同、广告、诊断报告、说明书)等,论述类文体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文学类文体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将三大类文体拆分,文体种类是明确了,但这样的分类颇不利于写作复习训练,要解决作文“四不像”必将徒劳。为此,结合学生阅读和写作实际,我们将高考作文可供选择的文体分为:记叙文(写人叙事)、抒情文(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哲理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说明文”的命题、写作难度都较大,一般多不选用。

为此,在考场只要熟悉记叙文、抒情文、哲理文、议论文这四种文体就可以,这与《考试说明》不矛盾,足以应对2012年福建卷、湖南卷那样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要求。

3.为学生选定各种文体的样例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小说作法’之类,我一部都没有看过,看短篇小说却不少。”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种方法,鲁迅先生称之为“实物教授法”。

要让学生的作文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作文,训练中就要提供足为“文体特征鲜明”的样例。我们不主张以考场高分作文作为样例,更不主张采用书市上“马二先生”(《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人物,本名马纯上,因屡试不第,以给书坊选取八股文为职业)“高考满分作文秘诀”中的“范文”,正所谓“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能够作为学生作文样例的,最佳的还是教材内外的名家作品,个中之理无需赘述。在阅读复习、教材重温时,教师做些点拨,引导学生写作中借鉴之。在基础文体训练时,可以印发(并可点评)典型的样例给学生学习、揣摩,如:

记叙文:(1)朱自清《背影》;(2)汪曾祺《金岳霖先生》;(3)斯特林堡《半张纸》。

抒情文:(1)朱自清《荷塘月色》;(2)老舍《想北平》;(3)归有光《项脊轩志》。

哲理文:(1)劳伦斯《鸟啼》;(2)曹文轩《前方》;(3)林清玄《生命的化妆》。

议论文:(1)《谈骨气》;(2)鲁迅《拿来主义》;(3)苏洵《六国论》。

如此明白高考可选的文体,通过针对性训练,补好文体这一“短板”。

四.引入评分规则,建立操作流程,强调读者意识

荣维东博士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写作教学的三种范式:(1)基于写作就是“写文章”的“结果—文本”取向写作教学;(2)基于写作就是“认知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作者”取向写作教学;(3)基于写作就是“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的“交流—读者”取向写作教学。他由此认为,应构建基于整合取向的写作课程。高三作文教学,确乎需要三种范式的介入。

1.关注写作的结果(文本),引入评分规则

这就是依据好作文的标准,评判某次习作的优劣。但是,传统采用教师评改法,在教学任务紧张、班额较大的今天,细批细改实不简单,更何况,学生对细批细改也并不领情。根据《课程标准》“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的要求,我们采用自改、互改和师批结合的方法。

那么如何实现自改、互改和师批在同一套话语体系(标准)下对话呢?我们引入表现性评价的方法,为四种基本文体制订评分量表,如记叙文可从“故事”(10分)、“叙述”(15分)、“情感”(15分)、“语言”(10分)和“常规”(10分)等五项分等评价,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可参考笔者发表于2012年第4期《基础教育课程》的《评分规则:运用于写作教学的全程》。

2.关注写作的过程,建立操作流程

高考时,学生能用于写作的时间一般为60-7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为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可行的操作流程。这流程大致包括六步,即审题、发散、聚敛、谋篇、行文、修改。流程的训练,可以采用集中训练(1-2次)与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训练可与基础文体训练结合进行。

3.关注写作的语境,强调读者意识

第三种范式是“交流一读者”范式,即基于与读者交流的写作,它由四个要素构成,即话题、目的、读者、角色。这四个要素构成的语境决定着文章的中心、内容、选材、详略、文体和语言等。夏丏尊在上世纪曾介绍日本文章学家五十岚力氏的“六W说”。所谓六W者,就是写作当思考六个问题:(1)为什么做这文(why)?(2)在这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what)?(3)谁在作这文(who)?(4)在什么地方作这文(where)?(5)在什么时候作这文(when)?(6)怎样作这文(how)?

高三作文教学,如能摆脱功利,如《课程标准》所说的“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也许可以引入这种范式,至少一点,就是强调作文的读者意识。“交流—读者”取向的写作教学法正好弥补了学生的这一思维缺陷。

五.切入写作学情,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训练支持

现在的学生写作学情如何,这是我们组织高三作文教学必须思考、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何收集学情,并依据学情寻找对策呢?以我们的实践,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来自考场作文的阅卷反馈;二是教师日常观察(包括问题征询、月考阅卷等);三是个性化诊断(面批作文、问卷调查)。这里重点说说后两条途径。

1.师生日常训练所遭遇的问题

从对我校重点中学的学生访谈得到的信息看,学生觉得作文之难,难在五个“不知道”:(1)不知道是否离题,总不能深入把握题意,提炼作文的主题;(2)不知道写什么,每看到作文题,大脑空空如也;(3)不知道什么体裁,一写就被指为“四不像”;(4)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5))不知道往哪儿用劲,以提高高三写作的效率。

究其原因,表层是表达能力的欠缺,深层则是思想、情感的贫乏。这与当今浅阅读(即使是教材中理当精读的文章也偏向浅阅读)有关,也与学生缺乏“闲心”观察和思考生活有关,与中学阶段写作训练量不足(《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有关。

对此,高三复习阶段,我们认为:(1)用好教材,会考复习不要放弃教材重温,重温时要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素材、语言等方面的积累;(2)用好阅读训练的材料,现代文(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阅读训练时,不要只是做训练题,要善于点拨可资借鉴的写作内容;(3)组织学生每周写一点随笔,鼓励学生记录高三的生活也为了“拳不离手”;(4)教师要精心策划每一次写作训练,要力求有收获,那种重复、低效的训练要少做。

2.学生个体写作情况的调查

就写作来说,人各有短长。朱自清曾这样分析自己:“我觉得小说非常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学不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大作家如此,高中学生更是如此,这就是高考作文命题提供允许学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的原因所在。有选择的自由,相伴的是选择的艰难。高三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并不了解自己的长与短,自然“不知道往哪儿用劲”,对这部分学生做个体诊断就十分必要。在面批等常规方式外,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我的作文优势在哪里》,通过一系列问题,调查三个方面:(1)擅写什么(话题与素材);(2)擅怎么写(表达方式与文体);(3)如何写出个性(发展等级的追求)。连用五年,颇受好评,篇幅所限,这里不作赘述。

六.基于原点思考的宏观安排

以上用大量的文字,阐述了课程标准、命题趋势、文体学、写作学、学生等五个方面的思考,并逐一提出了解决之策。现在,需要统整这些对策,为整个高三作文教学作出可行的宏观安排。我们将整个宏观安排切分为6个模块:基础认知模块、写作积累模块、文体训练模块、写作流程模块、个性写作模块、限时训练模块。

1.基础认知模块。做任何事情,大处着眼,都可以从“现在在哪里”、“要去哪里”“怎么去”三个方面发问,高三作文教学,教师、学生都需要明白“现在在哪里”的问题。这个模块,从学生角度来说,需要:(1)了解《课程标准》《高考说明》有关写作的要求,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趋势;(2)了解写作复习最核心的知识背景(题型、文体、题材);(3)填写《我的作文优势在哪里》的调查问卷;(4)确立自己写作训练的目标和行动措施。

所以如此,一是知彼(高考要求,命题趋势,题型、文体、题材等基础知识),二是知己(素材优势,擅长文体,发展追求)。可以安排1-2课时的时间,通过讲座的方式,让学生“知己知彼”。当然,“知己”三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每次作文的诊断和一点点的改进。

2.写作积累模块。写作积累不仅仅是“素材积累”。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远不仅是“素材”问题,诸多复习用书所附的写作材料、作文中堆砌中外成功人士的故事,你就可以知道,貌似“丰富”背后的“苍白”。因此,我们认为,写作的积累当包括:

(1)积累内容:立意(思想、情感)的积累;素材的积累;语言的积累。

(2)积累途径:必修和选修课本;阅读训练;你的生活;你的课外阅读。

(3)积累方法:摘录和记录,定期整理,适时重温,写作训练时快速调用。

积累是项长期的工作,我们没有时间为积累而积累。积累除了记录自己当下的生活(包括社会上发生的事)之外,都可与阅读训练、课外阅读等相伴而行。

3.文体训练模块。前文已述,需要训练的文体类型主要就记叙文、抒情文、哲理文、议论文,而且提供他们经典例文学习揣摩。学生学习揣摩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让学生知道某种文体怎样算好的,自己处在哪个层面。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再引入自评互评机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4.写作流程模块。可分建立审题、发散、聚敛、谋篇、行文、修改六步程序。重点的环节,如审题等,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集中或分散进行。更多则通过基础文体训练、月考作文、自选题作文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5.个性写作模块。在四种基础文体训练的基础上,从“写什么”“用什么文体写”两方面,培育自己的写作个性,做到既能写四种基本文体,又能在某一种文体上别有擅场。这一步可安排在第二轮复习中,结合流程训练进行。

6.限时训练模块。进入高三后,阶段考、模拟考明显增多,语文试卷一般都有作文,这是我们很好的实践演习,理应借此训练正确的作文程序和较快的行文速度。建议实践考场60分钟安排法:第一步,审题,约5分钟;第二步,立意选材,列出写作提纲,约10分钟;第三步,挥笔成文,40分钟左右(20字/分钟);第四步,检查,约5分钟。

作文命题论文范文第5篇

1、参考历年真题,总结规律。一般来说,高考英语作文体裁相对稳定,考生可参考当地最近五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从中分析规律,得出大的命题方向。如陕西对高考英语作文这一板块的考察,从新课改后重点突出的是学生对日常文体的应用,从09年至11年分别以电子邮件或写回信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出对老师的真挚友谊、与家长沟通学习压力、或解决一些基本的学习难点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高考对学生作文的考察,会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家庭、社会活动等高中生较熟悉的层面,结合应用文的常见考察点:申请类、投诉类、感谢类、祝贺类等进行综合考察。

2、把对语言基础的应用作为考前强化重点。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都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写作技能目标的要求,英语作文写作须“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问题规范、语句通顺。”2012年高考英语作文的命题趋势,仍将会把学生对语言基础的应用作为首要考察点。

3、关注热点话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可以发现,题材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现代生活,是中学生所熟知的热点话题。

高考作文与社会热点的结合是学生不可忽视的层面,它往往以议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高分网建议考生考前多看看相关热点或流行话题类的文章,首先,一定要有自己独特鲜明的观点,文章内容一定要充实。其次,文章要有一定的亮点:正确把握基础词汇和高级词汇在文章中的出现比例;高频句型在文章中的恰当使用;简单与难点语法在文中的合理搭配。今年对于议论文要重点关注正反观点类和现象分析类两种议论文。

除了把握好命题原则,掌握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更不可少:

1、审题:审题是做到切题的第一步。所谓审题就是要看清题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并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