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浒传的读书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作出了量化标准,新教材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各地区中考也加入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藉此推动学生阅读名著,丰富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底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名著阅读教学,真正提高学生名著积累?语文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并做好检查落实,才能保证名著阅读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升学的压力,使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名著阅读;时代的间隔、阅历的限制,使学生对名著缺乏认识和了解;受各种时尚新鲜读物的诱导,使名著阅读倍受冷落。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名著阅读中去。培养阅读兴趣比阅读名著更重要。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兴趣,如在七年级下册学习了英国小说家笛福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节《荒岛余生》后,教师专门介绍这本书,并选几个精彩片段,吸引学生们读整本书;学完《济南的冬天》,可以介绍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课,理解了《水浒传》中的英雄替天行道行为后,教师可以就此进行拓展,告诉学生:这只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情不同,将将本领高强,人人描写传神,以此激发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去阅读《水浒传》。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加以比较,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动课内,相得益彰。
二、教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同时,还得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现在许多学生的阅读方法很不得当,表现为随意性、无目的性、无计划性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班、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取一定数量的书推荐给学生,每学期2—3部为宜,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限内读完。其中还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也方便同学之间的讨论,选读书可以由学生自行选读。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读物。这个工作宜在学期之初进行,并且明确阅读的要求和进度。不过要注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课外阅读一定不能贪多,分量不宜太重,否则很容易有始无终,反倒养成不良习惯,要力求作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星期天和寒暑假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其次,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在七年级上册的《关于阅读名著》中,教师简短地介绍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如读书之前先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做到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后面的名著导读包括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以及对这些片段的点评,实际上是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要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像对《爱的教育》、《童年》等小说,学生最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阅读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让学生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再比如诗歌,要注重诵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深入感受诗的意境,进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读《昆虫记》等科普著作,一方面要分清要点,注意从中汲取知识,一方面要注意体会其中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特别是对必读书,宜要求学生在读过一遍,明了全书的大意之后,再细细地读一遍,引导他们仔细体会其中的精彩章节,探究书中的疑难问题,领会书中的深意,最后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读书报告或读书笔记。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通过开展写读后感、赛诗会、读书征文、读书笔记展评、好书推介、好书换着看、图书漂流等形式的活动,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激发读书热情。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检测他们阅读的效果。
四、名著阅读重在落实检查
关键词:经典
兴趣
阅读
积累
经典名著是人类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是每位中学生必须接受和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大幅度的改进。语文教师应该首当其中,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享受经典,享受语文学习。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推动学生多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近年在全国推行"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读书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连云港市中考走在前面,对名著的考查力度和深度加大了,不再满足于只是粗略了解梗概上,而是要求能熟练地说出人物事迹,把握人物形象,有时甚至是考到细节。
怎样真正做到让经典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才能把名著阅读进行到底?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把名著阅读落实到实处,需要经过下面几个方面的努力,需要天长日久的坚持,需要拿出水滴石穿的精神。
一、教师要引导得法,帮扶到位,兴趣先导,打开大门
长期以来,古典名著阅读对学生来说都是头疼的事。为应付考试,一度流行"老师归纳简缩本"名著。就是老师把必读的名著故事梗概、主要人物事迹、主要人物形象等归纳概括而成,学生看看读读悟悟就行。说穿了,还是为分数而读书。
1.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
要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教师就面临着引导、鼓励、帮扶、指点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们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其实名著经典应该是常读常新的,从经典故事入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活泼热情,对于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险欲,吸收知识的能力也很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帮扶到位,用名著激动人心的故事打开学生阅读的大门,学生就会感觉到"别有洞天"。笔者根据多年来自己教学的不断摸索和实践,认为用《水浒传》里丰富多彩的故事吸引学生好奇、追求新鲜的心理较为恰当。小说中随处可见引人入胜的情节: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在课堂上,教师饶有兴趣地讲述其中一个故事,到情节时戛然而止,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去阅读、去体悟,适时让学生自己讲述,恰当表扬,这样自然而然就掀起一股读书热潮。
2.适时引导学生做评价
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人物性格的大胆泼辣符合学生们叛逆、求新的心理。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渴望独立、自由,既活泼开朗又多愁善感,既聪明又懵懂,往往好心办错事。总想自由自在地冲破一切束缚自由翱翔,《水浒传》中人物的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大侠风范令学生们羡慕不已。故事读多了,课间课后闲谈的话题也多了,词语积累也多了,感悟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一本《水浒传》,简直就是一百多个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大观园"。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性格丰富多样,绝不雷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做评价,学生跃跃欲试,自主性增强。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每天达到阅读小要求,并持之以恒
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如果教师每天指定的阅读内容太多,规定的条条框框太繁,学生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教师要给学生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计划,要让学生做到每天看一点,每天讲一下所看到的故事(向老师、同学或父母等),最好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并持之以恒。当然也不要把它当做负担,要快乐阅读。每天坚持看一小章节,或自己调节适量就行。一般不应少于20分钟。当然周末两天自己可以适当加量。
长期快乐的阅读必会带来丰富的知识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指导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课、汇报课等,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自己学会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能结合个人读书实践,谈书中人物形象、谈自己的感受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实例进行专题讲座,让名著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闲谈时的话题。教师要适时激励学生读书,促进学生读书。教师的指导要跟上,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检查、指导、鼓励、帮扶一定要有序进行。
三、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读、思、说、写相结合
光会读书还不行,还要会思、会说、会写。要做到读、思、说、写紧密结合。教师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名著,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让学生讲讲故事情节,说说阅读心得,评价人物形象……学思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教会学生在阅读时作摘录、做卡片、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要求学生有专一的名著笔记本,随时记下阅读的点点滴滴,包括切身的感受等,还可以摘抄优美的语句或经典片段丰富自己的积累。在写作指导中,还可以联系名著内容来拓展。比如读《水浒传》后,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写一写"我心目中的真英雄",有人从宋江、晁盖、卢俊义、吴用、武松等众人物身上看到了优点,也找到了缺点,从而赞颂今天身边的真英雄……真是百花齐放、见仁见智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又丰富了写作素材,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辩论能力。
四、教师要指导学生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名著,历经了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珍珠。名著,是发人深思的。手捧名著,读进去,会忘记了现实的酸甜苦辣,会任由时间的风驰电掣,会和书中的人物一同哭、一同笑,会感觉时光流转,会想到要叱咤风云……一书在手,好像世界在胸中。读得多了,感悟深了,潜移默化中思维开阔了,感情丰富了,知识提升了,人格更具魅力了。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展现作品的动人魅力。让学生学会创造性阅读,不人云亦云,不迷信经典,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阅读中绝不把原著奉为神圣,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大胆创新。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加大阅读深度,要有能看到文字背后"一把辛酸泪"的本领。要能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加以辩证地分析,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像《水浒传》里的水浒英雄,他们都是侠肝义胆,义盖云天的英雄,令人敬佩;但一味愚忠的结果是英雄魂聚蓼儿洼……这一点在辅导阅读中要让学生感悟到。另外像人物评价也要实事求是,用辩证的观点看。要善于从经典名著中汲取文化营养,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动自己的进步。
享受经典,享受语文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是需要拿出吃苦耐劳的精神的。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丰硕的成果?相信日积月累的努力,必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倪文锦主编
冰心奶奶曾经说过一句话:读好书,好读书,读好书。在爸爸的影响下,我们一家人都爱读书了,就连整天忙这忙那的妈妈也都手捧名着细细品味,表哥表姐都读起了名着,尤其是表哥,作业一做完,就拿着借书卡去图书馆了。
那是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后。我正在做作业,突然有开门声,我跑出去,只见爸爸手提两个大袋子,“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啊?”我好奇的问,爸爸笑而不答说:“你自己看看吧。”我迫不及待得打开看,只见这里边全是名着,爸爸说:“以后你们要多看名着,少看漫画。”我一本一本得看,只见这里边有《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三个火》《青年近卫军》《童年》《在人间》等等一系列的名着,这几天中午回家,我不在看电视,而是捧起一本本的书细细阅读,慢慢体会,并且做了许多读书笔记,这一年期末考试时,我的作文分一下子提高了七八分呢。小学生作文网
是啊,读书真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读书好
课外阅读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让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这种语文的“零食”呢?
一、得到家长的配合
时下,电视、网络等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真正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却不多。再加上少数家长仍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急功近利,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不主张或不允许孩子看课外书,只支持孩子读“作文选”“参考题解”、“辅导材料”等单一的辅助教学用书,让孩子一味地钻在书本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能不深思:如何及早让学生和家长形成“读书好”的共识?语文教师可利用校迅通,对家长做一些宣传解释工作,传授教学方法,使家长们真正认识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还课外阅读以应有的地位,切实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为孩子们提供宽松的课外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读书对于做人、学习、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进而在思想上产生“我要读书”的强烈愿望。
二、赢得学生的青睐
要让小学生真正喜欢阅读,书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你一下子硬要塞给它中外名著,他们或许一下子还真接受不了。
选择书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离开了这点,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就显得毫无意义。学生因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的需求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开始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女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史地、体育、军事、科学方面的感兴趣。所以教师引荐读物时就可根据孩子的阅读需求有的放矢了。
还要适应孩子的时尚需求。近年来,像杨红缨的系列校园小说,冒险小虎队系列丛书,英国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每人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遐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我们教师不仅要自己积极地亲身体验这种时尚,同时还要积极地在校园中,在班级里引领这种时尚。曾有报道,一位香港的小学老师,她能亲自为学生朗诵《哈利.波特》片断,能和学生一起穿上带有“哈利.波特”标志的衣服,招摇过市地去观看电影《哈利.波特》,这位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引领孩子亲近经典,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阅读古典名著、童话、经典著作,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经典是人类书籍里真正的精品。然而,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知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格林和安徒生的童话,它还包括当代甚至是当下的一切富有眼力的喜爱和推崇。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更有自己的经典:《长袜子皮皮》《鲁滨逊漂流记》《蟋蟀的住宅》《窗边的小豆豆》《时代广场的蟋蟀》等。然而,并非所有的经典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可以抓住有利的契机进行引导:我们可借助学生喜欢看电视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一次,我给学生看了电视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学生看了对鲁智深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布置学生去读水浒传当中关于鲁智深的有关情节,如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岭等,学生可以是迫不及待地去看了。我们可常常利用晨会课时间给学生讲故事,讲到故事精彩处嘎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故事发展的结果,便会想方设法去阅读。
三、教给读书的方法
1.读书方法指导课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还应让他们学会以下几种读书本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等。题读法,阅读时抓住文章题眼,猜测文章会写些什么,怎样写。阅读后,对照自己的猜测,从而了解题目与文章内容间的关系。摘录法,一边阅读,一边摘录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词、句或有关片段。批注法,边读边想,边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在自己的书上作批注,勾划有关内容,还可在边上简洁地写上自己的感受。
2.读书笔记指导课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一、二年级可以填空式读书笔记为主,三、四年级可写摘录式读书笔记,五、六年级可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等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切不可硬性规定学生完成多少篇或多少字数的读书笔记,以引起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反感,而应该注重读书笔记的质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写读书笔记是自己喜欢的一种读书方式。
3.读后交流评论课
在“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的课程设计思路下,《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专门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议,并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了一部分经典名著进行了推荐。相配套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也专门安排了名著推荐阅读的内容。每年的中考试题也都强化了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考查。从以上情况来看,名著阅读已经受到语文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已经以读书课的形式进入到越来越多的课堂。
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名著阅读目前仍然存在着“大问题”。家长、教师、学校的认识偏颇导致阅读环境并不宽松。学生的学业负荷导致读书时间被大量挤占,有点空闲时间学生宁可做几道数理化题目。教师的督促引导缺乏也导致学生阅读驱动力不足。有些教师只是在学期初布置学生要读哪几本名著,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到一个学期结束,学生究竟读没读,读的效果怎么样,都还是个未知数。长此以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每学期推荐阅读的2-3部名著就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针对此种情况,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名著阅读进行了一些探索,其核心理念是“抓好两课,持续跟进”。“两课”指的是“名著导读课”和“读书成果展示课”,分别出现在一个读书活动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串起了整个阅读过程,让读书活动有始有终。
名著导读课的设计
主要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在课外扎扎实实投入阅读,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设计时就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多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名著阅读也不例外。学生只有真正对要读的名著产生阅读期待并乐于去读,才可能在课外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所以,一节好的名著导读课选一个巧妙的角度很重要。
以大家都很熟悉的古典名著《水浒传》来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就很多。大体可分为:人物绰号激趣;人物故事激趣;精彩情节激趣;人物形象比较激趣等。书中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侠义恩仇的武松,鲁莽天真的李逵,暴烈豪爽的鲁智深,委曲隐忍的林冲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水浒传》的导读课上,我们就可以从梁山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人物的绰号,激发学生探究这一个个绰号的由来,进而激发学生对全书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从本书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入手,如“武松打虎”“真假李逵”“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书中还写了这些人物的哪些故事,从熟悉到陌生,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逐步串联起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大致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全书内容进一步阅读了解的欲望。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关于名著的导读,让学生通过阅读精彩的片段,进而调动学生想要了解前因后果的期待,指导学生进一步的阅读。除了引领学生了解名著内容外,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进行探究,其中比较阅读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水浒传》中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比较接近,我就让学生对两个人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为了找出答案,就要主动去阅读,去比较,对名著的阅读也就走向深入了。
2.具体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名著的主要方法有:(1)先读前言、目录、后记。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名著全貌。(2)精度与略读结合。即在通读全书,整体把握的同时,对精彩片段和重点难点反复阅读,力求理解透彻。(3)做好读书笔记。如摘录精彩片段,作圈点批注,写读书心得等。(4)遇到疑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多与同学交流。
3.指导制订读书计划
在完成激趣导读任务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大体来说,可根据阅读名著的长短安排时间,长则两三个月,短则半个月。像《水浒传》这样的长篇,就要安排时间长一些。而像《伊索寓言》这样比较短小的,安排时间就短一些。还要学生具体定出每天或每周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跟进指导。
交流展示课的设计
1.提前进行安排
交流展示课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所以学生要在上展示课之前就做好准备。这就有必要提前安排好展示课的时间和学生展示的形式。可以在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这个阶段就做好安排,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就进行准备,以保证“展示交流”环节的有效性。
2.形式多样的展示
读书展示的形式应力求多样,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比如说片段朗读、小品表演、心得交流、观点辩论、读书报告、知识抢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可以依据学生年级从低到高安排由易到难的展示,比如初一可安排精彩片段朗读、表演、读后感等形式,初二可进行知识抢答、观点辩论等形式,而初三就可以指导学生写出读书论文等。
3.及时总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