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范文第1篇

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最高60分的降分优惠。此举一度被誉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举”,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

自主招生,减负还是增负?

自主招生揭开了高校“象牙塔”的神秘面纱,让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前就深入关注和研究高校,更早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然而对于自主招生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自主招生考试渐成另一项负担,准备高考之余,许多学生还要另外准备多所学校的自主招考,“小高考”、“增负”、“掐尖”等各种非议不断。一些教育学者认为其延缓了教改的步伐,使“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愿景化为泡影。

今年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实施的第十个年头,阵容发展到80多所高校,“北约”、“华约”、“卓越”等联盟的建立,更是将高校自主招生推向战国时代。“华约”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七所高校;“北约”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包括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香港大学11所高校;“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合自主选拔录取学业能力测试”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九所高校。

联考使高校招生形成集团化作战,高校“抱团”联合考试如同“圈地选羊”,不仅加剧了生源竞争,更是将“自主招生”演变成“小高考”。学生不但要奔波于各地参加各学校招考,家庭也要为此付出高额的开支,原本以“减负”、“打破千校一面”而设置的自主招生反而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自主招生,真的自主吗?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的重要措施,由高校自行组织,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然而,高校自主招生10年,遭到的最大质疑之一,就是没有给“偏才、怪才”创造更多破格录取的机会。

各高校自主招生形式如出一辙:先是各自为政举行笔试增加学生的赶考负担,接着是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可却不同步推进自主招生信息全面公开,再接着推出联考却把联考变异为“搞结盟”。高校拥有的自主招生权,不过是给学生几十分的录取优惠,学生参加高考后最终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而不是像国外学生那样,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学校的办学声誉、录取专业、提供的教育服务进行选择。有专家指出,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目前还并未向公众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

此外,近年的自主招生被指名校“功利化”地“掐尖”,同时因操作程序不公开、不透明,权力寻租及少数内部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各高校单独组织的自招考试,每年都要耗费上百万元考试经费,繁冗的招考过程也让考生、家长甚至中学校长苦不堪言。而高校单独命题的自招,无论结果的公信力还是命题的科学性,也频受质疑。

自主招生设立的初衷是在除了招收到普遍意义上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外,招到具有特殊才能和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应该延伸到高校与中学在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的衔接,通过针对中学的教育拓展活动,发现高校的理想人才。而今的自主招生,并未脱离以考分评价学生的桎梏,堪称前景不明的“伪自主招生”。这两年北大等高校又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但推荐生仍是在各项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忽视了“偏才”、“怪才”等具有特殊潜质的人才。对大多数参与自主招生的考生来说,没有摆脱这样一种“功利化”选择:只是想由此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高校自主招生,演变为一场戴着镣铐跳舞的狂欢。

自主招生,路漫漫其修远

目前的高中阶段学习,“应试化”风气严重,即主要是通过研习教材、大题量演练以提高成绩。但高校自招考试,一方面尚无成熟模式;另一方面,高校的种种“创新”让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考生往往“摸不着头脑”。

反观国外的自主招生,公平、自主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美国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的录取标准千差万别,学校的自体现得非常充分。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不仅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而且也会对其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固然有用,但考生的其他经历几乎占了同样重要的地位。学校一方面看重那些极具学习精神、求知欲强并具有一定学术成果的考生,把他们作为最有潜力的学术新星加以录取,希望他们现在或将来能在学术方面为学校争光,另一方面也会录取那些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并在艺术、美术、开公司、慈善、竞选等领域有特长的考生,因为学校认为是他们的人格特质促成了今日的成就,希望其入学后能在各种校内外活动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而具体录取则由一个录取委员会负责,其成员来自校方管理层、教师、学生、校友、运动员或其他学校认为与录取有关的人员代表,一般在20人左右。校长不参加,录取委员会有充分的自。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自主招生制度 思考

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实行自主招生考试,至2010年,拥有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从3所增加到76所,由拥有5%的招生自到部分高校20%的招生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正逐渐走向成熟。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各大高校公布出2010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之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先是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国内名校宣布,在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中将展开合作,通过联考方式进行自主招生;接着是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以及北大、北航、香港大学的三校联考;然后是四川大学推行的“双特生”政策。自主招生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纵观高校自主招生这几年的发展历程,我将我国的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对比,从而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一、自主招生的含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3]1号),“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自主招生是高校在教育部及其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条件出发,独立自主地拟订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1]。

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不同,不是以高考分数为唯一参照的招生录取制度。高校可以录取那些文体特长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几个学科大赛中获得奖励者,在科技创新、文学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长的学生,甚至在某方面特别突出的“偏才”或“奇才”[2]。这些偏科的学生如果参加全国统考,肯定会被高校拒之门外。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体现出“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科学人才观。另外,高校自主招生相比全国统一高考,还具有其他优势:①降低分数线录取。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对被确定为自主招生对象的学生会降低一定的分数线录取。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优惠的录取政策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②提供一个互相了解的平台。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有面试这一环节,正好给了学生和高校教师了解对方的一个平台。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优秀学生报考自己的学校;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向高校教师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才艺,让高校教师充分了解自己。③自主招生在时间上安排合理。高校自主招生一般是在每年的1月中旬进行,为期两天。就算学生没有通过自主招生考核,对学生未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也没有太多的影响。④创新能力。有些学生单科成绩非常优秀,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具有较强的培养潜力。高校愿意自主招收这样的学生。⑤招生范围扩大,实行双向选择。只要是高三学生就可以报名,高校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高校。

高校自主招生是对统一高考和招生的一种补充,可以让一些在某方面突出的学生比较早地摆脱高考的束缚,调整好状态,准备迎接更高层次的学习。随着教育的发展,统一高考和招生的弊端日益显露。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给高考改革带来一定的活力,但是高校自主招生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也正原因如此,公众才会对高校自主招生存在诸多质疑。

二、高校自主招生摆脱困境的对策

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这对高考制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高校自主招生不但担负着我国考试制度改革积累经验、探索道路的历史使命,而且担负着促进素质教育和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重任。然而,公众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质疑,这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消除公众对自主招生的质疑,就必须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1.加强高校民主管理,实行透明化操作。

高校应建立健全自主招生的组织机构和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程序。高校的招生录取是一项非常认真严肃的事业,关系到学生、中学、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人的利益[3]。在自主招生选拔录取的工作中,高校应该向全社会公开自主招生的整个过程,这样能使自主招生的过程处于公开、透明状态中。如果高校自主招生没有透明化的操作,可能大多数人仍然会更愿意相信以高考分数作为录取的标准。另外,高校自主招生的不透明,可能会给有“暗箱操作”想法的人方便,出现腐败的现象。因此,自主招生的标准、规则、程序一定要公开,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录取才能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合理。

2.建立公平与诚信制度,创造良好的招生环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的差距仍然很大。高校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考虑的生源大都是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生,有的甚至只有重点中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去申请参加自主考试,这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有些优秀的学生因经济条件不好,不得不放弃参加自主招生。因此,高校应该考虑给那些贫困学生在经济上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他们能享受自主招生带来的好处。同时,高校应该建立诚信制度,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使中学推荐的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生或有特长的学生。对那些弄虚作假的中学采取取消推荐自主招生资格的惩罚,而对滥竽充数的学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

3.建立明确的法律或法规,加大自主招生监管力度。

当以往“清晰的分数选拔”变成“相对模糊的面试选拔”后,高校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保证制度的公平与公正,确保招生部门不滋生腐败,是确保自主招生能够稳步健康推进的重要前提。从理论上讲,自主招生可以保证高校选拔到优质生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偏才、怪才因高考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但由于自主招生的标准是“不唯分数”的综合指标,实际上降低了分数在招生录取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规则的权力向哪部分人倾斜,哪部分人就会大大受益,教育公平问题势必就会更加突出。正如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所言,恢复高校自和腐败的增加必然是一个共生的过程。在长期缺乏自主和自律的情况下,高校很有可能出现招生腐败。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健全的民主管理体制,社会监督机制也还不完善,在现有体制和诚信环境中,确实很难从根源上杜绝招生腐败。因此,要保证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仅依靠高校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由政府、社会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途径的监督机构,进一步规范。

4.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设想。

目前的自主招生改革没有完全达到改革的目的,而且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改革和进行政策调整。

(1)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我国高考和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应是:人人有机会,获得机会靠个人。这就是说高等教育和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对所有人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但每个人要把机会变成现实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向所有人开放,不分出身和地位,无论阶级、肤色、民族、性别、年龄,但接受高等教育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学力,即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和能力。高考和招生改革必须坚持这一价值理想和基本原则。

(2)制度设计。根据这一价值目标,并针对目前招生考试制度和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设想了两个自主招生改革方案:一是一步到位,对现行的高考和招生制度进行整体改革,建构一个理想的考试和招生制度;二是保持现行的高考和统招制度架构,只对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进行完善。这两个方案的制度设计是一样的,即统一考试,自主招生。

所谓统一考试就是: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分。只有统一考试才能提供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和客观的,而且统一考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减轻考生、中学、大学的负担,节约社会成本,提高考试效率,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考试的质量,有利于宏观调控考试,并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教育质量的比较,提高效率和信度。考试不应多元化,多元化的考试无法进行比较,没有共同的客观标准,容易导致不公平。统一考试下的科目、内容、考试的性质可以多样,但也不可太多,以十几门为宜,这样可以全面衡量和评价学生。统一考试可每年实施两次,为大学、中学和考生提供多一次机会。

自主招生表现在两方面:在考试上,设置多种考试科目,有的科目可设两类或三类卷,也可设不同性质的考试,而各大学有选择考试科目和类型的自,自己本校招生的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统一考试的实施机构分别向考生和所报考大学报告分数,以及分析报告。在招生上,高校可自主设立分数线,甚至可以要求单科成绩;更可以将统一考试作为资格要求,划定某一基准,在基准成绩之上的学生都可自主申请,高校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免面试,或要求面试。

两个方案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全国统一考试,后者是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联合组织考试,但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考试因为另有高考,而高考考查学科知识,因此自主考试可以是能力测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学术倾向,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何种设计,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全面测评学生,最终都要有利于大学选拔多样化有特色的创造性人才。高校招生可根据学校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来确定自己选拔人才的标准,择优录取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并可在面试时,再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评价,这不但有利于大学选拔符合自己办学目标的人才,而且可以让不同系科专业挑选到有专长的学生,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虽然人们对高校自主招生有着种种困惑,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高校自主招生的这条路必定会布满荆棘和障碍,还可能出现与先前预期相反的结果,高校必须正确地处理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唐滢.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6.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考改革 高校招生

随着我国高考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开展自主招生、高校生源竞争、综合选拔机制、法规制度建设等研究,如何使学校作为招生主体在今后招生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目前新课程改革、多元化考试评价体系和多样化选拔录取制度是我国高考改革的主要方向,其特点是高考录取以统一考试为主,与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评价、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突出了高校选才的主体性。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正逐步实行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逐步建立“三位一体”等多元化考试评价选拔体系。所谓的“三位一体”是指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选拔适合高校培养目标的学生,有利于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以浙江省为例,2009年开始实行新课改高考,同时开始建立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三位一体”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由于高考改革涉及面广,浙江省分阶段推进,2009年、2010年浙江省高校招生录取基本还是按照高考总分进行。2011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高考招生在浙江省内部分高校开始试点,2012年逐步在浙江省内高校进行推广。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其实质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更大程度保证高考选拔的公平、公正、公开,更大限度地满足考生和高校自主选择权,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校发展。在现行的高考选拔体制下,高校招生自还是十分有限,高校招生部门对新课改下的高考改革参与性不高,对其主体性影响研究还比较匮乏,对其相关政策了解也一知半解。对于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对高校招生主体性影响谈及比较少。可以预见随着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地逐步建立、高考改革的稳步推进必将对高校招生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素质教育

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课程标准的原则,以各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为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可见,高中课程评价和高考只要真正实现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并以此来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对高校招生工作来说,深化完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招生制度试点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新课改高考方案的深入落实。对于高校可持续发展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高校招生工作必须尽快适应考试评价方式的改革,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自主招生

高校招生的主体性是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突出高校招生主体性是素质教育、自主招生、生源竞争等迫切需要。强化高校招生主体性能突出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性、科学性、公平性,既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又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全国统一的高考模式,在文科、理科两大类和艺术、体育两小类的框架内,所有的招生学校不管其培养模式是否有差异,均实行统一的考试科目。高校的招生自很难得到实现,随着高考投档比例的缩小(有些高校采取1∶1投档)以及远程网上录取的应用,高校招生工作几乎没有自,只要下载电子档案按程序操作就够了。在高中新课改的基础上,高考将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的高考模式,其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高等学校招收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新生,让适合的人通过合适的考试接受适合自身的教育。

三、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生源竞争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随着高校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招生环节中的竞争是高校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之一。应该说高校间的生源竞争,既是高校办学自的重要体现,也是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成为高校招生工作的重点,因为生源质量决定着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2003年,部分高校开始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国内名校间自主考试有三大联考阵营,实实在在形成“三国杀”。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人大等7校组织的“华约”,以北京大学、复旦、港大等13校组成的“北约”,以及北京理工、同济、哈工大等9校组成的“卓越同盟”。

近几年,港澳名校也加入内地高校生源竞争中,这种竞争已经成为国内高校经受国际化冲击的一次有益“热身”。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改革的深入,国内高校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因此,用一种历史、发展的眼光看,港校与内地名校之间、内地各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将更多体现在高校综合实力的竞争以及高校品牌特色的竞争。

四、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自我约束

目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范围还十分有限,学校范围有限定、选拔标准有限定,其最根本原因在于监督体制不够完备,有人认为自主招生可能助长高校招生腐败现象的发生,不利于诚信教育的开展。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改革难免出现问题,改革本来就有一个渐进完备的过程。因此,对于自主招生,高校必须要有一套保障制度,包括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监管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此过分担忧大可不必,因为高校虽然拥有招生的自,可以按照各自的培养目标来制定录取标准,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学校不敢也不愿意做出有损于自己的事情。否则,高校就会面临法律法规的追究以及道德的谴责,学校的办学声誉更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可以肯定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考改革必将稳步向前推进,既然是“改革”,无论其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有人认为名校联合考试只不过是“圈地选羊”,不但加剧了生源竞争,而且可能演变成“小高考”,加重学生的负担;“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入选的中学,都是各地的重点中学,无法惠及农村普通中学,无助于教育公平地推进,基于以上考虑,2011年,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中推出A计划和B计划,推出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考生的试点方案。可以看出高校招生工作在逐步完善中,高校招生工作改革推进同样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杨学为.中国高考史述论[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7.

[3]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

[4]徐涌金.大学生素质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统独之争[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A).

[6]叶燕.我国高考改革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 , 2008(13).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大学先修课;教育公平;高等教育;高中教育

由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基础知识为考入大学做准备。但这样的教育模式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出现。为了改善这种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的状况,部分大学与高中合作开展大学先修课以激发学生学学课程兴趣,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高校自主招生提供参考依据。

一、大学先修课简介

1.何为大学先修课

大学先修课,又称大学先修课程,它是指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达到大学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1]。大学先修课最早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高级中学中产生,由美国大学理事会赞助与授权,其课程难度大致与大学课程持平,而比一般高中课程更深入、复杂和详细。选修大学先修课程的学生在通过考试之后即可获得学分,而这些学分是大学认可的。

在借鉴国外大学先修课的基础上, 我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大学先修课概念,即指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达到大学一定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面向准备就读国内大学的高中学生。通过考核后,学生修得的学分有可能成为大学入学参考标准并可转为大学学分。

2.当前我国大学先修课实施现状

90年代末,大学先修课雏形在江苏省出现。1996年至2001年,南京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教改实验班,规模达70人。实验班取消高考应试课程,代之以微积分、英语等大学课程,学生高中毕业后保送升入这些高校继续学习。应该说这一实验是具有开创性的,但由于未能建立起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最终实验失败。

此后在借鉴南京金陵中学经验基础上,各地纷纷开设本地大学先修课程。2003年,华东师大二附中与上海交大联手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在国内率先将部分大学必修课搬到高三;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中与上海交大共同制定了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案,聘请交大的教授专家开设特设课程;2013年1月,北京大学宣布与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供高二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其成绩将作为北京大学自主选拔的重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2014年3月18日,中国教育学会正式启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全国共有64所高中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大学先修课程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二、大学先修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教育公平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大学先修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收到了显著的好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遭受着“有违教育公平”的质疑。

1.合作学校选择上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一是体现在合作高中的选择上。能够开设大学先修课的高中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发达地区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比较高的高中,因为这些高中基础好,开课的效果比较理想;第二类是与高校本身关系比较密切的附属高中。如北京大学选择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合作。二是单一地区合作高中的数量不是很多,仍以北京市为例,通过筛选与考量,最终开设先修课程的高中只有30所,占全部高中数量的比例很小。

正是基于以上现状,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有可能会拉大不同地区之间或者是同一地区不同水平的高中之间的差距,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那些优质高中可以借助大学先修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学习取得提前进入名校的机会,而弱势高中则只能通过常规高中教育让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这种不公平将会加剧高中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进而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2.课程运行中的不公平

这种运行中的不公平首先表现在参与大学先修课的学生的选拔上,因为课程难度等原因,各高中都会只选取一小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一般只有年级排名前5%的学生才能参加。其次学校也严格控制选报某一门先修课学生的数量,导致很多想选该门课程的学生因为人数等原因而不得不放弃选择。这种选拔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具体情况,而是对尖子生有所侧重和倾斜,那些成绩不好但却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就失去了参加先修课学习的机会。此外,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而学校的这种选拔走的仍然是培养高分低能学生的路子,这也与开设课程的初衷相违背。

另外,受高校的能力所限,对教师的分配也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基于此,高校在师资分配上就会有所侧重。对于那些合作关系密切的高中来说,高校往往派出比较优秀的教师队伍;对质量稍微差一点的合作中学,就派出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甚至是直接由高中自主安排教师授课的方式来开展课程。

这种师资分配上的不公平往往导致教学效果差距很大,师资质量高的教师教学效果很好,师资质量一般的学校开课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会出现知识点遗漏、错误等教学事故,这对选修大学先修课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知识上的误导,以后想要再改正这种错误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最后一点是教学评价上的不公平。目前大学先修课的开设都是自行合作。国家层面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与细则。在同一地区甚至存在着不同高校与不同高中合作开展的大学先修课。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些学校之间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而是各自为政。尽管有可能开设同样的课程,但由于评价标准的不同而导致学习效果有所差异。

另外,在同一高校的合作高中群体中也存在着评价的差异,针对有明确招生意向的高中,高校会帮助其建立起明确细致的评价标准,而那些意向不明确或仅仅是为了跟风而参与进来的高中,其评价标准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不做任何具体要求。这种教育评价上的不公平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质量与后续改进,也影响着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专业课的学习。

3.招生上的不公平

开设大学先修课的目的除了让高中生提前感知大学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与能力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为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在完成大学先修课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相应加分,至录取后免修相关课程,缩短他们的大学学习年限。这些学生与同期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相比占有很大的优势,高校也往往以他们作为优先录取的对象。

但在当前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这种做法是难以得到公众信服的。因为这类学生往往会被理解为学校员工或教师的孩子而得到的照顾。再则,高校之所以会和某些高中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是出于为本校选拔人才的考量,而这些通过的学生想要报考其他高校,那他们已获得的成绩便会作废。这对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考生们来说是一种不公正的待遇。

另外,高校从参与先修课的学生中录取数量过多必然会导致正常统考招生数额减少,这又对那些通过正常高考的考生来说竞争更加激烈,录取的几率减小。这对高校招生的公平性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三、针对大学先修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公平问题的对策

以上种种问题是大学先修课自身所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尽管我们无法完全解决。但可以通过一系列相对公平化措施的施行来削弱先修课程的不良影响,做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

1.树立公平的理念

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任何一种政策或者措施的实行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而是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尽量做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人才并不仅仅集中在教育发达地区,在偏远地区也有存在。所以在选择合作高中上要照顾各个地区的高中,不能有所偏颇。另外还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领导与管理机构,能给予大学先修课统一的管理,使得各校开课水平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

2.建立公平的机制

首先要做到学生选拔的公平,即不仅考虑到那些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要考虑那些对某一门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并肯为之钻研的特长生;其次要做到师资分配的相对公平,即尽量分派能力相当并且与学生接受能力相符合的教师,对于师资缺乏的高中可以采用远程授课的方式来开设课程;最后则是各学校之间要建立沟通机制,商讨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做到课程评价标准的统一。

3.进行公平的招生

一方面要做到课程学分互认,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避免了因为报考不同学校而导致原先已获得学分作废现象;另一方面则要削弱其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比重,通过折算或者仅作为参考分数等形式算入到考生总成绩中,尽量缩小与未参加课程考生之间的差距[2]。

此外还要慎重确定自主招录的数量,避免因为自主招生数量过多影响统考招生。

四、结语

作为衔接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种方式,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有效地加强了高校与高中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高中课程质量,促进高中发展;还能为高校发掘、培养优秀学生,提供优质生源。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大学先修课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开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违背教育公平的现象。这存在于合作对象选择与课程运行整个过程中。除此之外,大学先修课也是高校自主招生时参考的重要依据,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挑战高校招生的公平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在政策制定和运行中做到尽可能公平以外,也要适当减少大学先修课成绩在高考分数中的比重,从而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侯 丹.我国普通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范文第5篇

1月下旬,媒体传出上海部分高校“自招”(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一事,社会反响十分强烈。也许是它触动了人们捍卫汉语的那根敏感神经,将曾经表达过的忧虑、发出的呼吁“激活”了。如果从不同层面对此进行观照和思考,也许对我国今后的学校教育乃至全民教育不无启示。

【议源事件】

据《长江日报》等媒体1月24日报道,23日、24日两天,上海同济大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记者发现,6所高校中,有4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对此,一位高校招生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因为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

【各方反馈】

中学方面

同济大学现场有考生抱怨:“为什么英语文理科学生必考,而语文不是,不都是语言吗?”

徐汇区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认为,不考语文和现在高校普遍重理轻文密切相关:“语文素养是基本素养,并非只有文科学生才应该学习掌握。担心‘增加负担’而不重视语文是不合理的。”(据《新民晚报》)

虹口区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告诉记者,“其实相较几年前,这种情况已经大为好转”,早在三四年前,复旦和交大两所名校自主招生理科测试也都不考语文,现在文理科生则均须参加,“这可能和他们抓通识教育,强调考生基本人文素养有关,希望其他高校也能向这两所高校学习”。(据新浪新闻中心)

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邹寿元表示:“我对这次事件完全持反对意见,主要是高校招生办老师在导向上存在错误,现在自主招生高校不断增多,如果竞相模仿,短时间内或许没有较大影响,但长远看势必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造成重大影响。”(据“新华教育”)

有关大学

1月28日,新华网“新闻时评”发表了《高校自主招生为何不考语文――对话3位大学校长》,由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季明、许晓青与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谈敏、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和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进行对话。这次对话涉及这样几个问题:1. 不考语文是不是“学科歧视”?2. 不考语文能否减轻学生负担?3. 不考语文会不会导致“语文边缘化”?当然,记者和三位校长的谈话并非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对于第一个问题,谈敏和徐明稚均否认“歧视”说,称“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减负”。对于第二个问题,两位校长回避了正面答复,只有俞立中明确表示,“即使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了,事实上也不能达到‘减负’的初衷,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以外再增加任何的笔试都有违减负本身的理念”。对于第三个问题,谈敏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随着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的不断上升,不必担心仅仅几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不考语文而导致“语文边缘化”。(据“新华网・教育频道”)

网友、民众

有人在网上发表内容为“语文成高考‘最后一课’”的漫画,激愤地说,语文书可以扔掉了,老祖宗的东西没用了,外国人也可以来中国参加高考了。

有人在“西祠胡同”发帖《自主招生不考语文,原来很傻很天真无底线》:“语文被踢出必考科目,一时间,学科歧视在网上激起千层浪。截至记者发稿时,第一调查网问卷调查显示:48.7%网友称这是‘母语文化的悲哀’;26.8%网友认为‘语文不考,英语必考,是崇洋的生动体现’。”

该帖子还列举了部分网友的意见,根据态度不同分为“火山爆发派”“高瞻远瞩派”“就事论事派”“无奈困惑派”。代表性的意见有:1. 现在世界都在向汉文化学习,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么能把语文丢掉?太荒唐了!2.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高考还是要考的,不必太激动。3. 语文考试主观性太大,真的是无法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水平,考语文,学生骂;不考语文,不是学生的都骂……4. “ABCD”彻底战胜“山石田土方”,歧视母语,民族的悲哀。

权威人士

据人民网上海1月26日消息,上海市政协委员胡光律师对此做法的评价是“草率、短视,不负责任,与法律抵触”。胡光于26日中午与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全球化经济研究室主任金芳、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李承、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胡苏云、全国律协副会长吕红兵等委员联合署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对上海部分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提出意见。截至记者(包蹇)发稿时,联合署名的政协委员总数已经有31名。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树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语文是最基本的工具,“现在很多人专业知识是有的,但不会表达,归根结底就是语文基础没打好,导致写出来的东西与想要表达的不一样。”他认为,语文也是立身之本,“我们社会上一直流行重理轻文的观点,可是再怎么样也不能将语文摒弃在外,这种做法简直太荒唐了”。(人民网・广东频道)

【观照与思考】

学校教育层面

“自招”不考语文是否涉及“学科歧视”?这样的提问太尖锐,因为“歧视”太惹眼,太刺目。但如果将“歧视”改为“偏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承认确实存在。在上海4所高校“自招”不考语文之前,重庆大学的自主招生中,理科考试科目就一直未包含语文。而这种“偏向”与数学基本无关,症结在于在语文与英语之间有意无意地偏重后者而忽视前者。

据媒体披露,有人曾于2005年6月在湘西某中学的初一初二做过一个调查,题目是: 你每天花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有多少?调查结果是:回答“几乎全部”的占30%,回答“大部分(三分之二)”的占60%,回答“正常学习时间”的占10%。由此可见“重英语轻母语”的状况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

即使是语文教育本身,走的也是急功近利的路子,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学。教辅资料满天飞,原著往往遭冷落。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温象羽就认为,功利、短视的教与学、“为考试而学”扼制了学生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某些小学语文老师不让学生背唐诗,而是背注释,因为考试考注释不考诗;一些语文老师不引导学生欣赏原文原著,只是让他们背作者是谁、别号是什么以及作品目录。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她承载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兴衰也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世界地位。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妄自菲薄是当今一些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心态上的误区。然而,这个误区却是有些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行为错位造成的。真该好好反省啊!

社会价值取向层面

表面上看,“自招弃汉语”是高校选才的学科偏向,深层问题在于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换言之,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折射于高校自招的科目偏向。可以设想,如果把招生自交给全中国所有高校,那么势必会有相当大比例的理工科自招考试,同样会选择不考语文,所以说“不能把棒子仅仅打在这几所学校身上,这是全社会的问题”(录自《新闻1+1》)。什么问题呢?笔者以为是急功近利和短视的问题,是实用主义和狭隘的生存哲学问题。与数理化和英语相比,语文“显性的功利价值”要小得多。语文的逐渐边缘化或母语教育的退化就是这一社会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为什么中国社会“疯狂英语”和“寂寞汉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还不都是“有用”与“无用”、“用处大”与“用处小”的世俗观念在起价值主导作用?针对上海某高校招办的那位老师所说的“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白岩松一语道破实质:英语学好了之后有“钱途”,这个“钱”是金钱的“钱”;但是语文学不好的话,我们的文化没有前途,这个“前”是前进的前。

而这一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恰恰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语言不仅仅是基础工具,它也是民族文化的表征。法国作家都德,在他的名篇《最后一课》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我这是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新的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所以我请你们一定要专心听讲。”130年过去了,这篇文章即便在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慨不已。德国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曾经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是民族的灵魂所在,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也只有在自己的语言之中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这绝不是小题大做,故作深刻,而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早在上个世纪,作家余光中就写下了“哀中文之式微”,感叹现代中国人汉语能力的下降。而如今的状况可能更糟,学习英语早已从娃娃抓起,面对人们对汉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汉语教育质量的一路下滑,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痛心疾首地说:“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远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我只有利用自己的课堂告诉学生: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汉语是至今通用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还告诉同学们,“五四”时期某些大师提出的“汉语落后”论已经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如果从综合指标看,汉语即使不是最先进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之一。

语文决不是一个考试科目的问题,她关涉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语文里有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数千年文明的积淀。中国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文化,还能要求别人尊重吗?

那些抬高英语、压制语文的人,有一个理由是如果英语不好将来搞研究查资料不行。这固然是对的。问题是,搞研究语文就不重要吗?巧得很,在上海4所高校“自招弃语”的前一个月,即2009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张春泉先生的《做学术研究先学好语文》,文章指出:“恰恰是对这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便捷的认知工具,人们反而容易忽视。当下,不仅一般人对语文重视不够,就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整天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专家学者有时也会忽视语文。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张春泉认为,语文不仅是交流、认知的基本工具,而且是进行一切学术研究――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为什么语文如此重要,能成为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张先生提出了三点理由:其一,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其二,语文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其三,语文还是提高人的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

其实,道理很简单,学术研究的成果最终要表达出来,为大众所了解,才能发挥效用。要表达,就需要借助语言文字,需要讲究修辞,毕竟世界上没有裸的不需要载体的思想观点。当然,语文的重要性决不仅止于此。事实上,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家之言】

语文凉热

在考场更在每个人心间

胡印斌

语文的话题门槛大抵很低,一点火星,总会蔓延成全民的论辩狂欢。这一次,引燃讨论柴薪的是一些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居然不考语文。消息甫出,各路语文教育捍卫者奋袂而起,声讨之声不绝于耳。语文,或曰汉语,是中国人自在呼吸的母语。免考语文,影响读写,阻隔文化,长此下去,危哉殆哉。

仅仅从质疑的热度看,上海几所高校的“不考语文”,确实是点燃了火药桶,成为公众倾泻不满情绪的靶子。然而,与“不考语文”事件颇有些渊源,一种已久、更为坚硬的社会现实却是“不学语文”。公众不满高校不考语文尚且还有责任方,而面对“不学语文”的社会现象,则基本上无的可以放矢。也因此,在高校“不考语文”的风波下面,隐含着一种深广的社会情绪,那就是对语文、汉语、母语落寞的深深忧虑。

语文的落寞真实而生动。这种落寞从经济社会甚至家常日用的诸多方面都可看出端倪,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实用写作乃至文学创作、阅读体验,均呈现出粗粝、毛糙、肆意的情形。近些年来,这已经屡屡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从语文教材的任何改动都可能成为舆论热点,可知社会在语文问题上的敏感程度。而且,此种忧虑一旦放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则更具别样意味。事关民众自信、国家尊严、文化传承、历史接续,讨论遂成为扯不断的线团,断断续续,难理头绪。

特别是,一旦参照英语教育的“烈火烹油”,更让舆论为之癫狂。很多论者提到英语的大行其道时似乎很不舒服,认为“从娃娃抓起”“全民学英语”是对母语的偏废,甚至连“崇洋”的说法也出来了。但是,不能将语文的落寞迁怒于英语的火热,更不能试图以抑制英语来作为缓解不舒服的先决条件。不学好英语并不意味着必然就能够学好语文,这应该是两码事。

语文凉热,“不考”可能导致“不学”,教学考试作为语文教育的主渠道责无旁贷。不过,校园之外,语文其实就植根于每一个国人的心间,那是一个渗透、影响、移易、浸润的过程,春雨润物、大象无形。“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诗句为汉语蕴涵的人文精神作了生动注解。千年以降,中华民族以汉语体察世界、接纳客体,并不断丰富拓展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此种内心的蕴藉,往往正是语文的滋润所在。套用余秋雨的话说,没有哪一种考试能够考出中国人那美丽的才华。

易言之,那种以为一考就可以定乾坤、不考就会江山易色的想法,不仅天真,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狂妄,当我们在指责中学语文教育的“标准化”时,强调的是语文的文化传承功能;而当我们指责大学招生不考语文时,往往又在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标准的游移正反映出心灵的干巴。悠远的、美好的、精致的、粗犷的母语,其实已经在这样的游移中被割裂为实用主义的工具。我们的心与承载千年文化的汉语之间,已经蒙了厚厚一层膜,灵动没有了,鲜活消失了,弹指之间,却不啻万水千山。

我们看到,即是那些情绪激烈的语文卫道者,何尝没有值得检讨的地方?上海某律师“痛斥”高校不考语文,一上来就语气粗暴,全无论辩风范。上海几所高校回应争议也是言不及义,“汉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仅仅几所高校不考语文应当不会产生太大的社会引导效应”……让人感觉这些高校人士思维之混乱。至于一些批评不考语文现象的论者,也不过高声重复了一些常识而已。

社会也需要检讨,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社会在汉语的使用上影响更大。政治上的语体沿用、套用、借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八股文体的质木无文、套话连篇且不必说;那些粉丝无数的演艺明星,那些网络风云人物,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往往是大众语文失范的始作俑者。然而,公众很少能够看到这些人物的个体努力、内心省察。我们总是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是民族的灵魂所在,问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自外于这样的“呼吸”。

这样的文化论争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社会关注,却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在论争中我们只是看到了对他人道德正确、义正词严的指责,并没有丝毫自责的意思。语文失落,为什么个体不反躬自省呢?“反求诸己”“向内寻求”正是汉语承载的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错的何以都是别人?如此论争,注定是风雨过后一切故我,就像此前几次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一样,并不会切实推动或改变什么。

据说,某年秋天,文化人王小波在北方某小城遇到一拨儿耍猴的人。“他们用杨秀清的口吻说: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现在给大家耍场猴戏。”王小波说,猴戏当然没看,我怕看了不喜欢,就背上反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罪名,也希望有人把这些顺嘴就圣化自己的人管一管。同样是文化人的梁文道就此批评道:“我们很喜欢在文化论战的时候把自己捧得很高很神圣,占据道德高地。”在这场“不考语文”文化风波中,我似乎也隐约看到了那些走江湖者的影子。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02.02)

【保语护根――代结束语】

应当承认,“母语有了危机”“母语遭到了伤害”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目前,我们的母语地位日渐式微。几年前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有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学界精英出会。然而,这次大会上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有位香港大学的博士很纳闷:为何论文汇编没有中文?甚至有学者申请用汉语作报告竟然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如前所述,只有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坚持以汉语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这些有着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国土上竟然不能讲“母语”,这种现象可谓“天下奇闻”。难怪武汉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不无感慨地说:汉语在中国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了。

事实上,与其说是英语的“入侵”,倒不如说是我们自己放弃了母语的阵地――自己不把自己的语言当一回事,自己看低了自己的“母语”。上海四所高校“自招”不考语文,实际上就是这种潜意识的“流露”,因此“保语护根”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