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教育论文

学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教育论文

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从观学校教育的管理点,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过程管理往往被忽视

许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要科研项目的设立和时间节点的把控,忽视教育各个方面的监管。一般情况教师教育问题研究申报成功,拿到项目研究工作就会停止不前,会将申报的研究工作放在一边,学校的领导层在这种问题上没有做到更好的梳理。在后期的阶段,申报者会到处的寻找资料拼凑信息,完成一组材料,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或证书将告一段落。因此,中学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不能单单的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上。

2教师的理论指导的缺乏存在于教育过程数据支持

中学教师的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很多的教学经验。恰恰是这样,往往中学的老师没有时间去学习理论知识充实自己。一方面,教育理论相对的浅显,这是很难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在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理论和教育方法,大多数中学教师不能使用它们来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论基础相对的不完善。

二、加强中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1.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研究已成为时代赋予教师要求的新形势。所谓科研型老师是教日常以实践和中学教师的理论分析相结合并创新,促进专业化和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中学教师“研究型的改变”离不开教育。在一方面,中学教师的教育科学和教育专家的教育研究指的不是同一个方面。中学教育应该是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以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创新。因此这样的研究不会过于的形式化,刻板化。教育研究不会和和原有基础教育相互分离。而另一方面,中学教师要发展自己,弥补学校教育的发展的基础,放弃研究是晋升的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处理态度的问题。广大中学教师认识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本身教学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建立,要从评估,项目开始,鉴定和奖励贯穿始终,整个过程需要继续提高和不断完善。一些教师在动课题研究时,,学校的表现是非常积极的,但无所谓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本身就很松弛,使得整个研究过程中极度消极,研究变空想。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处理整个研究跟踪检查,并及时完成研究任务,无法积极完成研究课题的取消其研究教师资格,撤销科研的课题。

3.加强教育和科学理论的培训

高级中等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主旨是,高中教师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方向的,没有计划,理论实践创新盲目的实践。具体而言,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教育理论到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现代教育理论的教育和培训,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基本教育的方法,基本步骤用理论本身武装。在教育理论和研究工作在教育系统的指导,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师教育的质量。

4.教育成果的重要性

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从现实情况来看,远程开放教育的入学教育进行的参差不齐,收效甚微。归根结底是对入学教育的认识不够,没有引起电大系统和学校层面的足够重视。现如今,入学教育的任务往往由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或各学院自行组织完成,有的甚至把入学教育工作直接推给班主任。即使在进行入学教育时,也只是要求学生“尽量”参加,时间一般为两课时左右,导致学生参加入学教育的出勤率不高,积极性不强,难以达到入学教育的目的。

1.入学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组织统筹目前电大的入学教育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处或是各学院负责,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有限。有的地方或是个别学院认为新生第一学期会开设《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再进行入学教育;有的地方或学院开展了入学教育,但多为“走过场”。入学教育没有引起电大系统领导和校级领导的足够重视,缺乏从中央电大到下面电大和各学校层面的系统组织统筹,这样造成入学教育工作分散、时间短、不深入、不全面,缺乏全局性。

2.入学教育缺乏严肃性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应该具有严肃性,甚至强制性。电大的入学教育应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这直接决定了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尽量”参加入学教育,从主观上就没有把入学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远程开放教育的一切教育活动“尽量”参加的习惯,远程开放教育或是电大给学生以松散、无规矩的第一印象,这不仅会影响学生以后在电大学习中的态度或学习习惯,更会使学生形成随便、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3.入学教育内容缺乏与本学校具体实际的联系从现在入学教育的情况来看,入学教育内容多数是介绍广播电视大学和远程教育的历史、电大系统、什么是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开放教育的考试与毕业、开放教育网上学习环境等,这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这些没有与实际相联系,更为具体的、和学生学习过程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多数情况下忽略了。入学教育应该更具体和更具实操性,比如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了理论知识讲座外,应该安排学生上机操作,熟悉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网上平台,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如何选课,如何完成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及时得到解决等,以及安排学生参观校园和认识相关处室的位置等等。

4.入学教育时间过于仓促电大的入学教育多为两课时的时间,据了解普通高校的入学教育短则两三日、长则一两周,普通高等教育作为以传统面授为主的教育形式,入学教育时间反而比我们从来未曾接触过的电大的入学教育时间长的多,这实在令人费解。试想电大的入学教育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能把学生在两年半学习中将会遇到的问题一一解答吗?再加上电大的学生将会面临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通过两课时的时间能够让学生理解、接受和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吗?这显然远远不够。因此,电大的入学教育只能比普通高校的入学教育长,决不能比之短。

二、措施

1.入学教育应纳入学校层面乃至电大系统层面高度重视、系统统筹入学教育应该受到电大系统、校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入学教育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中的特殊意义。改变以往由学生工作处或各学院临时、仓促开展入学教育工作的现况,把入学教育工作纳入整个电大系统和整个学校层面进行系统统筹。从入学教育的前期准备到后期实施,从入学教育的时间安排到内容编排,从入学教育的方法手段到教育形式等等,这些都要一一经过精心设计,做到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入学教育要提前一学期做准备工作,计划安排要充分详实;入学教育内容要丰富多样、全面系统,应涵盖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环境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理念、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规划职业生涯等;入学教育形式应以面授为主,逐步引导学生适应“无面授”的自主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入学教育的方法手段应该灵活、多样,通过专职教师讲授、专家讲座、与优秀毕业生座谈、参观校园文化和网上校园文化等,使学生了解远程开放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学教育要注重实效性,班主任或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沟通,对学生在入学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或建立解答渠道进行解答,及时向学校反馈入学教育情况。

2.制作针对本学校的具有指导性的《学生手册》入学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具有指导性的《学生手册》,但首要的问题是先编制针对本学校的指导性的《学生手册》。《学生手册》不要简单重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开放教育学习指南》中的内容,《开放教育学习指南》针对的是全国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而《学生手册》应该注重针对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两者可以同时成为入学教育的内容,互为补充。《学生手册》的内容应该包括:校园各个与学生有关系的部门的平面图,如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财务处等,使学生了解学校相关部门的职能和布局情况,方便学生就读期间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作为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和遵守哪些行为准则;学生入学后学费应该分几次缴纳,每一次交多少,在哪交;每学期考试的时间是几月份,关于考试纪律及违规作弊是怎么规定的,开卷、半开卷、闭卷的区别,考试时需要带些什么,考试地点在学校的什么位置等;形成性考核作业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及重要性,纸质形成性考核作业和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的区别及注意事项;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等等。学生通过《学生手册》可以了解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可以尽快熟悉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流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3.确保入学教育的时间性、实效性和严肃性电大的入学教育往往只有两课时的时间,这么短时间的入学教育远远不能满足远程开放教育学习需求,我认为电大的入学教育应该开设一学期的时间,系统安排入学教育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入学教育应该以面授的形式开始,逐渐过渡为入学教育“无面授”辅导的形式,面授为主,辅导为辅。开始的面授一是为了使学生完成从以往的“纯面授”到现在的“无面授”的过渡,二是是为了教学生今后如何在“无面授”的远程开放教育形式下更好的学习。所以面授为主的入学教育既是学习方式的过渡又是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方法的传授。入学教育还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而非是现在所要求的“尽量”参加,学生必须参加入学教育,确保了入学教育的严肃性,乃至电大教育的严肃性。

4.入学教育要结合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身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电大的入学教育不能脱离远程开放教育背景,更不能脱离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我们的入学教育对象既不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也不是某种职业学校的学生,而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有其特点:学生大多为成人,虽然有工学矛盾、学习的信心不足、学习基础差等劣势,但成人学生一般有较强的学习目的,在学习中往往能保持较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具有坚韧的学习毅力,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成人学生大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这些丰富的经验正是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好的基础。通过入学教育对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身特点的分析、讲解,使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面对学习的劣势和优势,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首先,应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前提下,要从人的一生成长中基础的因素与影响成长的最重要的要素中去确定。对比一般的人与成功人士,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最能起最基本作用的,能影响人一生的要素中去挖掘本质与最有用的要素,一般来说,主要有四项: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学习勤奋,发展科学。

1.身心健康是一个自然人生存并立足社会的最基本的前提

这一点很好理解。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有许多体会。因为,没有身心健康,就不会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就会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也许还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灾难。这方面有许多案例。比如有些大学生甚至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发生矛盾,甚至做出过激行为,造成人身伤害,且付出血的代价。有些智商高的学生,因为身体素质不好,在校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毕业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甚至不能享受正常的生活乐趣。所以,身心健康是我们教育目标追求的最基本的前提。

2.习惯良好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学校所学的具体的知识都忘记后剩下的东西。那么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只有是在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良好习惯。美国《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通过对500多名成功人士研究后指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具有良好的性格、习惯的人是任重而道远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将会决定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美国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让孩子自强;我们要把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我们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而且良好的习惯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理解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来完善一个人的良好性格。

3.学习勤奋,其中的关键词是“勤奋”

学习的最后结果如何,是由许多的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来决定的,如个人的兴趣、先天的接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生活环境等等。在诸多因素中,有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其中个人的努力就是勤奋。因为,勤奋是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而更多的情况下,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态度决定一切。

4.发展科学才有可能让一个人循序而有个性地成长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要讲科学,不科学的发展就是乱发展,不科学的发展是有害的。首先,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循序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这样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人的教育发展更应遵循这个规律,否则,必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反思当前的教育,是不是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因急功近利而揠苗助长呢?分析一个优生在某个学段的品行和成绩突然滑波,是不是揠苗助长造成的断链现象呢?其次,科学的发展,必须是个性的发展。面对世界的多元化的发展,对人的发展需要也应是多元化的。由人的智能的多元理论可知,人的智能是不平衡的,即我们所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长。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周末逼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的兴趣辅导班,这到底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还是打击他们的兴趣呢?是张扬个性还是泯灭个性呢?再反思我们中小学教育和高校自主招生,真正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真正的“不拘一格选人才”又做到几分?因此,在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学习勤奋的前提下,要根据个人的智能长处与兴趣,扬长避短,这样才是科学的发展。

二、中学具体教育目标在学校的实施

1.落实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标

一是在身体的健康上,要求学生按要求确保每天进行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从而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为了将来进一步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学校期间最好能培养出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与艺术类项目。一方面是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将来的生活品质。三是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和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能投身社会实践,明确社会责任。要教育我们学生阳光、向上、开朗,不能封闭自我,要学会大方地与同学进行阳光交流,善于沟通,善于通过正确的途径自我排解不良情绪,从而确保学生的心理是平衡的、阳光的、健康的。

2.落实习惯良好的教育目标

首先让学生了解习惯有好与坏。好的习惯才是我们一生用之不尽的人生财富,而坏的习惯会阻碍人的科学发展。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什么,提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如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课前预习、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等等。并且让学生明白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习惯成自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与学生家长保持一致,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休息、交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习惯的神奇力量。

3.落实学习勤奋的教育目标

一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以勤奋刻苦学习为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学校里,在教室里,都要有相关的标语内容。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积极传递这种精神,比如可以设一个表扬“勤奋、刻苦学习”的专栏,定期评比,进行奖励,以鼓励和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学习。也可以组织一些以“勤奋、刻苦学习”为主题的活动,让每个学生融入这种氛围。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二是要因人而异确立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奋斗过程中需要学生家长、教师的监督和鼓励来实现。有了目标的压力和动力,那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了方向,他们才会为达成目标而开动脑筋,付出努力。三是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成功,保持勤奋学习的劲头。

4.落实发展科学的教育目标

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德育教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动力之源,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在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只安排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坚定的理想、崇高的道德,是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被看做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奋起行之的紧迫课题。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生命力,才能不断地传承创新。我们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着“思想净化器”的功能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犹如一张白纸,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就呈现什么样子的作品。小学教育作为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学生具有辨明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所以说,面对社会上形形、五花八门的不良行为的侵蚀,必须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用好的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思想,给小学生一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三)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在党的十上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参与者,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这种神圣使命。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更是未来“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成绩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教师通过各种努力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综合看来,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教师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小学教育期间,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是担负着重任,教师对德育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预期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德育课程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有些学校,是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音乐及美术教师兼任德育教师,在德育知识的专业技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教学活动经常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德育教学的形式单一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学习,它也是一种实践哲学,离不开人的生活实际。而我国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及小学德育教育的引导功能,往往只是采用课堂理论的灌输和简单的是非对错的直接判断教学,很少有学校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的锻炼机会。所以,德育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灌输的纯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有限的理解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

(三)小学德育教材不规范

教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及教学时间安排的关键。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有些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空洞说教的成分居多,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对德育教育的体会不深,缺乏明确可感的对象。另外,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不能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德育培养。

三、对做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建议

改进小学德育教学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也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教育实践,认为改进小学德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足以来就有父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对子孙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德育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教者,上行下效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什么是真正的是非善恶,教育孩子明礼诚信,积极向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发挥联动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德行。

(二)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实践

的认识论就明确指出: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理论的认识才能更加的深刻。德育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校课堂倚重教材的教育只是一种纯粹理论的灌输,如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而在实际生活中,必须让孩子多参与校外实践,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去照顾残障儿童,这些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尊老爱幼。如教育孩子要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能只是去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知识,还必须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伟大,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意识,就应该带小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的内涵。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传授和发展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极大的增强的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确立了符合科学价值的标准,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世界,培养了科学态度以及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

2.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从而认识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而且可以指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创新性的工作。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着创新,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思维能力。科学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丰富思维经验,提高思维效率,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模式,从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教育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二)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积累了丰富的人文遗产。透过这些遗产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认识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各种文学和艺术的历史实质上是人类心灵的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前进的轨迹,从而受到启发,获得智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人文教育,会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2.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的漠视导致一些人的异化,使人心灵麻木枯槁,思维呆板僵化,人生态度颓废,行为方式庸俗。大学生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而缺乏人文素养,那么只能成为科技的“奴隶”。人文教育可以丰富人的审美能力,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3.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人文素质教育一般是通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传授来实现的。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提升了自身人文素养。钱学森也认为:科学工作总是从猜想开始,然后才去进行科学论证,但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因此创新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而人文的素质教育恰恰能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智力支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

哲学是在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也需要精神和情感的满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产品,文化的发展来提供了充实的精神食粮,这些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求实严谨的精神,激发人们追求真弃假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人文精神激发了人们追求自身完美与高扬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二者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21世纪是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社会。一方面,技术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精神指导。高科技对创新的追求,对协作的依赖,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都孕育和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高科技越发展,就越关心人的发展和生活,就越是与人文价值的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人文的发展需要新技术为其提供物质手段,现代社会对人的技术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学会运用一些新技术成为高质量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不能提供价值判断,人文科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了人文精神的引导,大学生就拥有了对科学价值的正确判断,能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文科学以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力量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掌舵。人文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和动力,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地思考研究课题的意义、作用和价值;树立创新精神与进取意识;,遵守科学的伦理与道德,遵从学术规范;人格趋于完美,追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自觉地消除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和烦恼;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和人生追求。因此科技越发展,大学生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直接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深入到自我内心世界,理智而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开启心智,广开思路,培养科技创造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缺乏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文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的同时,还引导着大学生积极地消除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倡导科学研究要体现人文关怀,坚守科技伦理,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避免或抑制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教育尽管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但决不是教育的全部,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是十分危险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是紧密相联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三、理工类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相关期刊更多

化学教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

小学教学参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教育学院

现代教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