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班级管理论文

我班级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班级管理论文

我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技术创新

一、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1、体现在成本管理环境弱化方面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环境使其形成了有别于大企业的成本管理特点。中小企业则多是民营企业,他们在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的影响、企业组织形式、资金来源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要比大企业严峻得多。如何规范成本管理制度,使中小企业得到发展,需要需要政府采取相应对策。在文化环境方面,大企业员工受教育的程度及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中小企业往往采用家族式的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文化方面,大企业的刚性特征较为明显,而中小企业则更具有柔性化特征。

2、体现在管理目标单一方面

大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除了遵循本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外,还必须兼顾周边中小企业群的成本管理要求。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则较为简单,是在满足顾客要求、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断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努力增加利润是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动因,也是其目标的直接体现。只有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才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更改地进行成本决策,真正做到增收节支,主动提高质量,最终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3、体现在成本管理观念滞后方面

"规模效益"往往是大企业降低成本的代名词,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产销量的限制,增加利润不能仅仅靠降低成本来实现,更多的是要在产品的求新、求变、求质量、求优质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实现。低成本扩张,多元化经营对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环境等优势的大企业来说是可行的,中小企业却不可盲目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否则不但不能降低风险,还会使企业陷入困境。中小企业利用"船小好掉头"的特点,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企划等方法,通过成本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成本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是提升企业附加值的重要措施。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成本费用的多少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优劣,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最直接的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越高则企业的盈利空间越大,同样企业的附加值也会越大。因此,要想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就必须把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这一问题放在第一位,以成本管理来带动、协调和促进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从而使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其次,许多企业开始明确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成本核算,有效地降低了产品成本。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外有经营环境变化、政府税收和同行业竞争等威胁,内有股东分红和职工待遇的压力,企业用来缓解内外部带来的压力,主要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能够避免由于提高售价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也能降低由于商品流转税的增加而带来的压力。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实证分析--以温州日丰打火机厂为例

1990年创立的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是集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轻工制造企业,主要生产金属外壳打火机,年生产能力达2000多万只[1]。然而,在如今成本高涨的形势下,打火机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2003年下半年,由于市场过度饱和,打火机厂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偷工减料,生产的打火机质量低下,使打火机厂名誉扫地,销售量大幅度减少,据调查,在温州甚至有超过20%的打火机企业甚至没有销售记录。而随着近几年国内制造打火机主要原料的有色金属价格的一路攀升,使得制造企业成本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2008年开始实行的新《劳动合同法》预计将会令企业增加15%-20%的人工成本。日丰打火机厂的危机如实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成本管理理念具有局限性

从温州打火机厂的事例中可以看到,由于质量低劣、粗制滥造,2003年下半年的时候,温州绝大多数打火机厂名誉扫地,订单大幅度减少,日丰打火机厂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认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涉及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只能以节约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等等,这些过于陈旧的理念已经不能与如今的市场环境需求相适应。企业缺乏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往往不够重视对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能力的整体管理与全面分析,不能正确认识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更无法同市场环境有机的结合,这不但无法使企业利用外部环境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还往往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使企业自身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实践中的表现是,成本管理仅仅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主要管理对象,而没有认识到其他活动(如技术投入、市场营销和后续服务等)的重要性。另外,企业总是按先后顺序对发生的各项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忽视了其他各项活动可能对已发生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降低了企业对其成本控制的准确度。

(二)成本管理范围过于狭窄

从实例中可以看出,浙江大多数中小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方法仍然是降低产品生产耗费和节约费用,简单的认为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成本。企业在看待成本的效用时没有从长期、全面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对产品成本有影响的研发设计、市场开拓等各项活动。而由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成本费用却无法为企业带来现时的直接收益,所以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缺失。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不能降低成本,而且还会导致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丧失主动权。同时企业还应该看到,在人民币汇率上升、原材料价格提升和劳动成本大幅度上涨的今天,单纯的依靠低价位谋生存的策略已经不可取了,成本费用只能是有条件、有限度的的降低。日丰打火机厂出现的危机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是我国中小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遇到的难题。成本体现了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低成本就表示企业投入较少的资源而取得了更多的产品或服务。我国的中小企业通常按照成本习性来划分产品成本并进行核算, 产品产量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 产量越高,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在销量不变的前提下, 企业的利润就会越高。这样的划分方式致使企业忽略了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而只通过提高产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通过积压存货, 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转移到存货中, 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2]。这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可取的。

(三)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在成本管理手段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采用分步法或品种法进行成本计算,与发达国家企业普遍采用的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相比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当前中小企业主要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而我国现在只有约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据调查,我国约57.1%的企业使用品种法,约41.5%的企业使用分步法[3]。其次,在成本管理的手段方面,虽然许多中小企业引入了会计电算化,但他们往往只停留在"仿真手工"的核算阶段,并没有在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时真正的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精准的核算和综合分析。这样的方式最终导致企业决策者对成本管理有关信息了解和掌握的不够准确和及时,进而无法做出正确的、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

(四)成本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普遍素质偏低这一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中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本管理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偏低。在进行成本分析和预算时,由于职业判断能力的不足,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只会选用一些简单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并没有重视选择合理、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如:采用人工工资比例法或人工工时比例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忽略了不同批次产品在实际耗费中存在的差异,从而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失真。其次,受实力所限,企业普遍缺乏熟悉国际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人才,缺乏使用金融避险工具的经验,更加不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成本,难以在产品的出口成本里将这些成本准确地核算出来,加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再次,成本管理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普遍偏低。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向外部传播虚假的财务信息,在成本费用的计量、固定资产折旧、坏账损失的确定、存货的处理等方面出现了不合理不客观的人为地调整的现象,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五)企业职工成本管理意识和积极性缺乏

长时间以来,许多企业的职工都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事,相应的成本费用和企业效益问题也都应由企业财务部或领导来控制和管理。因此,企业职工的成本意识十分薄弱,对于应该控制哪些成本、要如何控制等问题不想过问也无法过问。其次,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仍然把职工当作创造财富的"工具",想方设法用其创造利润。与此同时,企业降低管理成本的主要手段通常都是节省人工支出。其结果是整个企业都处于命令加控制的管理方式,企业员工缺乏创造观念,自然也没有成本管理的意识。

三、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温州日丰打火机厂的危机警示我们,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想要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在成本管理上执行更加严格、更加科学的措施。因此,对成本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结合自身生产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成本管理战略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日渐成熟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管理已经不能单纯地与降低成本相提并论,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该与整体经济效益相联系。成本的效益观念应该成为企业一切成本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由传统的"节约理念"转变为现代的"效益理念",从而建立一种新型成本效益观。成本效益观体现了财务管理思想中的净增效益原则,该原则认为某些成本的支出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1]。按照该原则的理念,企业要重视产品的生产成本,还要重视在市场上该产品产生的各种效益,更加科学细致地对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更加合理的成本投入方案,尽可能以较少的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尽可能多的为企业创造利益流入,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二)拓宽成本管理的范畴

市场上任何一种产品的成本绝不是只包括制造成本,而是包括产品从生产到退出市场这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对企业活动的全过程都发挥作用。而不是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阶段。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地位,就应该对成本管理进行合理、科学、客观的更为细致的划分,拓宽传统的成本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1、成本管理不能仅仅限于产品材料工费项目的核算,而应该扩展到产品的需求分析、产品的设计、技术的开发、相关技术的发展形势分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成本的分析等。依据相应的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产品的生产成本、信息成本、维护成本、技术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等采用更为严谨、科学、细致的手段进行管理。

2、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商品的形态也不再受物质形式的约束,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也应该由物质产品成本向非物质成本方向拓展,如把人力资源成本拓展到非物质的环境成本等。

3、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实现从企业内部制度到企业外部环境的管理重心的转变,将对生产管理的重视转为对经营决策管理的重视。分析研究各种决策成本,如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相关成本等,这些都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1.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实行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首先要有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所以,企业应认清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学习和借鉴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当中,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

2.建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国际网络的覆盖,中小企业应建立以此为中心的现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信息储存量大、使用便捷等特点,取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加快数据处理速度,从而加快信息的反馈,提升成本管理人员的决策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以互联网为工具,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提供所需的市场信息,使企业准确、全面、及时的把握市场变化,抢占市场先机,帮助企业淘汰过时的产品,减少无形的损失,从而使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优势地位。

(四)提升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素质

提升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素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对成本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还应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的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的各种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成本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也应该在员工职业道德方面给予更高的关注,促使员工对国家相关财政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财经法纪要求进行工作。另一方面,要正确确立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把全体成员纳入成本管理的范围中。要确立职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全体职工对成本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职工成本观念,使成本管理真正成为全员参与的管理。

(五)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

企业任何一项科技发明或高新技术成果和的应用所带来的成本竞争力要远远大于我们通过内部挖掘带来的竞争优势,它不仅可以促进销量增长、提高售价,还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中小企业拥有技术创新的优势,更应该重视发明、重视创新、重视个人创造力、重视研发工作、重视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在产品的质量、性能、样式、工艺等各方面进行改进,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保持企业的领先优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使产品的质量、性能、款式、工艺不断得到改进,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产品服务的附加值,降低了企业产品的无形损失。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也可以提高企业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优化工艺、降废减损,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结语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的最终结果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使企业能够迅速在同类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核心因素。本篇论文以温州日丰打火机公司为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成本管理范围过于狭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成本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企业职工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和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相信我国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不断改进会让企业拥有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朱长辉.从"温州制造"危机看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6).

②姚红.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思考[J].财会通讯,2008,(2).

我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班级管理;辅导员

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和成败,是衡量学校整个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意义上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管理对象--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就存在着学生的自我管理形式。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形式是班级管理[1]。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已成为高校辅导员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控制理论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

一、控制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自动控制技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到卫星、宇宙飞船上天,小到化工、热电等行业的自动化生产,都离不开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自动控制具有反应速度快、控制准确、控制效果平稳等优点,将过程控制原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将班级作为一个被控系统,应用控制的理论知识使班级管理趋于平稳,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受控装置和反馈装置(或检测监控装置)等几个部分。如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闭合环路即控制装置与受控装置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联系,往返进行信息传递。其中控制部分是核心,由它发出的信息或指令到达受控部分,以改变受控部分的状态,或产生某种活动。受控部分不断将反映输出变量变化情况的反馈信息送回控制部分,不断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以达到精确调节这部分,反馈回路与初始设定目标比较,则控制器就知道被控对象是否在稳定状态内。

控制从始至终存在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生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一是控制目的是保证组织中的各项活动按既定的计划或标准进行,控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控制与计划密不可分;二是控制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信息检测系统,一方面可以预警,一方面可以发现“偏差”产生原因;三是控制是一个过程,控制与计划的关系相当紧密,计划为控制提供依据,控制是计划实现的保证。

二、班级管理中的单闭环控制

单闭环控制模式,即管理预期目标制定后,由控制器发出,通过执行器,最终完成任务目标。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有自我管理过程控制,有信息反馈回路,可以让执行器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1.班级管理的控制目标

微观角度的班级管理目标包含了宿舍管理、班委会管理、学生学期成绩目标管理、课堂管理等等。目标确定时,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要保证管理的易实施性,也要保证管理的易考核性。

2.班级所有成员都是班级管理的执行机构

闭环控制中,班级所有成员都是班级管理的执行机构。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则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式。辅导员不可能一直与学生在一起,也不可能时刻了解到所有学生的想法。一味的采取以往的“命令式”的管理,并不能达到最终的控制效果。通常一个辅导员都会带好几个班级,所有的班级成立一个班级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要是各个班级推选出来的管理者,然后委员会的成员再选出委员会的主席。一个系统就这样产生了,如图2。管理者即是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班级自治系统中,关键的是放权班委,如果班委不敢手放开去做事情,同学中有问题不敢向辅导员反应,或者是对于班级不正之风隐瞒不报。让班级这个执行机构能很好的运作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可以使班级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即班级凝聚力。班级中一旦形成了班级凝聚力,学生的自治性也会随之提高,也会推进班级自治管理,提高其稳定性。

3.班级成员的自我发现是班级的重要监测系统

当检测反馈系统发现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控制器就开始工作了。偏差控制是下一步工作的保证,他将逐渐减小与设定状态的偏差,通过执行器去调节,使班级系统趋于稳定。但是作为班级一个复杂的系统“偏差=班级管理理想状态(设定值)-班级管理中实际情况”。既要对照设定的标准,又要对照分析出来的原因,具体理出措施办法。分析原因时,注意产生偏差的根本点何在,是根子上的问题还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若是根本点上的偏差,特别是影响面大的偏差一定要追到底。若是细枝末节的偏差找到主要原因更正即可。

4.完善的校、班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依据

校、班等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一个有力的舵手,即班级管理的控制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说完整的规章制度是班级自治的前提。规章制度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按照一个不完整的制度来管理,盲目将权力放于学生,只会使辅导员的工作陷于被动,最终将导致班级系统失控。

三、班级管理的双闭环控制

自我管理的单闭环控制不是弱化、甚至忽视辅导员的管理作用,而是要求辅导员能正确把握班级发展趋势,避免自我管理随意化、无序化,以致陷入自我管理的误区。因此辅导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勤观察、勤督促、勤指导,使班级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发展。下面简单介绍班级管理中的双闭环控制。

1.双闭环控制的控制目标

宏观的角度的班级管理目标,即要保证一个班级团结性、组织性、纪律性、凝聚力强。

2.发挥班委、党员、老师在信息反馈中的优越性

班级管理中班委、党员、任课老师是辅导员工作的得力助手,班级少了这些“眼睛”则辅导员遇事则像瓮中之鳖,盲人指路了,就像控制器没有了检测反馈系统。

(1)优化干部队伍,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对于大学班级同样适用。任何一个班级建设方法,总是依靠班级的干部传达、贯彻、组织实施,依靠骨干队伍宣传带动、以身示范。班级出现不稳定因素,例如,同学中有出现感情问题,出现宿舍关系不融洽,经常旷课、旷操,经常去网吧或者夜不归宿的。班干部要有比普通学生更敏锐的洞察力,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辅导员。

(2)培养党员同志,成为学生中的标兵。

大学生党员有着不同于普通学生的身份,奉献意识,服务观念以及大局观较强。党员在大学生中少数的一部分,但是党员的影响力在宿舍文化,班级学风中都有体现。党员在日常工作中与班委有相近之处,班级的某些同学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生活作风上松松垮垮,社团工作中权利、利益无法权衡时,党员同志要走在一线帮助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或者第一时间将所知道的信息反馈给班委会甚至辅导员。

(3)主动联系任课教师,调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

大学教师在学校中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其实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的作用上比其他途径、方法更为直接、更有效果。教学活动是学校最频繁的最重要的工作。因而,学生有很多问题都是从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专业思想、毕业就业等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就不会因为大学没有目标而困扰。在年长的,资历老的教师面前,学生往往更容易流露出真实想法。教师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在教学中加以适当的引导,或是及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辅导员。

3.辅导员是班级管理中有力的舵手

运用双闭环控制一定要明确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辅导员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如同世界经济的宏观调控一样,是班级管理的调控者、领导者、策划者。针对班委、党员、老师反馈的问题,从多方面去了解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最近的生活工作状态去分析。对于班级整体出现的问题在年级大会,专业大会上可以直接指出。辅导员要大胆地使用班级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放手使用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其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对学生干部进行传、帮、带,帮助学生干部总结经验教训,使他们能够在班级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闭环控制系统对班级管理系统的初步评价

工程上从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三个方面来评价系统的总体性能,运用到班级管理系统上,则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班级管理的性能。

1.稳定性

当班级管理系统发生变化时候,即其环境或者系统内部发生变化对系统产生扰动时候,班级中出现不稳定现象,但是经过控制器一段时间的调节之后,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下去,则系统就认为是稳态的。

2.准确性

准确性对于班级管理系统来说,是要求系统能够稳定在班级管理中各项指标上。例如班级的团结性,凝聚力,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班级同学的参与度就可以看出来,如果班级同学的积极性很高,则可以肯定此系统的准确性很高,控制很成功。

3.快速性

快速性对于班级管理系统而言,可以理解为一旦班级出现情况,这里指的是班级中的学生经常旷课,出现心理问题,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等。闭环控制系统能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由执行器执行命令。用调节处理时间,超调时间,发生频率等来表示班级管理系统响应速度的快慢,“调节时间”可以客观地表示某个突发事件,或者班级上某个学生出现问题到该问题成功解决的快速反应能力,时间越短,系统则更能满足班级管理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更能发挥作用。

班级管理中应用自动控制,决定性的是选出好的班委,制定好的班级制度,学校任课老师积极配合辅导员的工作。这在学生入学时候就要做好基础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的大学观念,走大学之道,成大学之才。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教育管理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马庆坤.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方向分析[C].中国石油集团优秀管理论文一等奖,2005,11.

我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要提高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我认为应该做到:

1 正确认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直接领导者,是班集体建设中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交流最多,了解最深,对学生活动引导和干预最多。对班内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思想意识,情感趋势等全面懂悉。这使得班主任在引导和管理学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情感优势和权威优势。从实际工作来看,怎样在学生中树立这两种优势,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切实解决的问题。有的班主任只注意树立权威,而忽视了情感的培养。结果师生感情疏远,如同猫见老鼠;有的班主任只注意情感的投入而忽视了权威的树立,结果学生偏离班集体建设的轨道。只有把这两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的班主任,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取得成功。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的德育影响力在全校职工中其他人员是很是具有的。因此,把学校教职工当作一支育人大军,那么班主任是这支大军中的主将。学校要在德育管理中真正取得实际效果,必须发挥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

合格的教师很多,但他们不一定都是合格的班主任。一名合格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再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这是他在教育工作中的角色意识不断转换,是他的社会价值观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他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不断提高,是一个教师重新塑造自己的过程。作为学校,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班集体管理人才,应该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引导教师去完成自我完善和自我塑造的过程。

一所学校,要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应该这样来做:

2.1 应鼓励青年教师勇挑重担,因为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尝试一切新鲜事物;他们有着旺盛充沛的精力,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他们思维敏锐,善于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工作方式,这些都是他们初做班主任的优势。

2.2 要鼓励班主任在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替下,灵活自主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学校要保护班主任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允许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小的工作失误,在实际工作中,不影响学校全局的工作失误不做过多的探究和责问,相信实践会进步和完善。

2.3 要多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通过研讨,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途径。班主任工作研讨对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应采取以下形式:

(1) 开展月班主任工作会。在月班主任工作会上,自我总结,通过总结上月各班工作,布置本月工作,使其更加规范,更加全面,更加细致。

(2) 开展班级管理论文交流。通过论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促使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寻求德育管理中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提高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3) 举办德育科研。学校应收集当前德育管理中所反应出来的比较有共性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组织办班主任来对此研究,寻求其理论支撑和操作办法。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丰富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方法。

(4) 开展“传”・“帮”・“带”活动。学校组织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老师给青年教师传经送宝,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得到发扬和传承。解决了青你班主任在工作中经验和方法不足的问题。

(5) 开展德育工作的理论学习。在学习中要注意教育理念的更新,管理方式的更新,让先进的育人理念和管理理念在每一名教师的头脑中烙下深深的印象,并变成实际工作中的自觉行为。

3 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

班主任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点,抓住了班主任管理就抓住了学校德育管理的关键。对班主任的管理学校应有长期的工作计划和短期的工作目标,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计划时的工作有序,目标使得管理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班主任的管理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口号主义,必须有科学的计划,现实的目标和切合实际的工作措施。

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应和班主任的培养有机结合。因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培养是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为管理服务的。而管理却能用制度?奖惩等形式引导和驱动班主任去努力提高自己,达到培养的目标。但是培养不能代替管理,管理制度重措施・重奖惩・重约束・重实效;管理重平时考核?考勤和工作纪律,是以制度为手段来完成工作目标。

4 充分发挥‘激励’在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

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前瞻性对整个德育工作带来良好的局面,会使班内,校内呈现良好的德育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班主任在协调和处理班集体成员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人是偏差,心理障碍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种超负荷的工作让人劳心费神,筋疲力尽。学校应看到和思考,是什么激励和支撑着班主任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是什么让他们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我想,科学适当的激励措施会使制度化为自我需要,会把约束变为动力;科学适当的激励会让每一位班主任在工作中获得成功,获得尊重的心理需求。激励的基本出发点是:

4.1 学校根据实际给班级下达相应的德育管理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来激励班主任通过自身努力完成预定目标。可根据目标的易难程度,分阶段性,把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来完成。当每一阶段目标完成时,学校应及时进行反馈,给与肯定和奖励。

4.2 充分利用奖惩的功效来调动班主任工作中的激励作用。要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奖励是自己的工作成果被社会肯定的体现,适当的奖励可以持续激发工作热情。

4.3 学校要创设条件给班主任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通过一定的工作,使其才华得到上级或同行及社会的认同。

4.4 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作用。模范及是一种精神推动力,又是一种工作方法的借鉴,树立模范,及是对优秀的肯定又是对后进的激励。

我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第十六中学近几年进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情况回顾,分析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内涵和影响因素,提出了践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长效机制策略。旨在转化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引领的榜样作用,结合校园文化和体育特色,落实常态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探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提供范例参考。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29

2007年我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上级要求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与校本文化相应的体育健身氛围,号召青少年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随着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开展,却面临困难重重,甚至遭到质疑。尽管理论界、学术界对阳光体育运动课题研究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但大多理论性较强,操作性的研究不多。

广州市越秀区全面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继2010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后,区教育局于2010年12月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了“2010年度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2007至2014年我校参加广州市和越秀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获广州市一等奖、越秀区特等奖和最佳设计奖,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活动效果。近年来开始从校本特色课程、校园文化和人性化需求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改革,注重领导的榜样带头作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整合体育活动资源和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存在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于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进行为期三学年的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阅读了相关论文论著,熟悉了阳光体育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1.2.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问卷2400份,回收率91.3%。问卷经过体育专家指导和修改,具有较好的内容和结构效度。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对各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2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的内涵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一种新型课间操形式,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快乐教育。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一词的解释: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1]。对机制的内涵理解为三层含义:第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二、系统内相互作用;第三、泛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内在的规律性。长效机制是系统内相互作用,长期持续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构建可减少、甚至避免“虎头蛇尾”、“形式主义”的出现,有利于建立具有战略性措施、长期稳定的保障管理体系,遏制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3大课间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在设置大课间体育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问卷时,在2400份有效问卷中,得出调查结果显示:应试教育的影响占最大比例,有883人选择是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最大因素,占比例人数38%,其次选择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的榜样作用为870人,占比例人数的36%。内容无新意、体育经费、体育设施的不足、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榜样和家长的约束、法规制度的贯彻不到位、学校监督管理不力占比例人数分别是13%、7%、3%、2%、1%。学生在文化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以致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参与大课间活动。还有学生认为大课间活动要常态化开展,与学校领导、班主任重视,并且亲自带头锻炼,带动学生锻炼有很大关系。学生认为内容无新意也占一定比例,这也是我们在今后进行大课间实践活动要反思,要进行改善的地方。

4大课间实践策略

4.1丰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1年以来,我校不断尝试新增项目或更换项目内容,让学生对大课间产生新鲜感、好奇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2011年增加了手语操,2013年增加了趣味运动项目(花样跳绳、弹弹球、飞盘)。手语操是我校体育老师精心自编自导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并且逐年进行适当的改编。手语操的练习较好地渗透了德育教育,其表现出的韵律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4.2集中分组相结合,促进学生练习功效

2012年以来,我校采用集中与分组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广播操、健身操采用集中的练习形式;球类、趣味运动项目采用分组分项进行练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划分运动区域,尽量做到各项目之间不干扰。在分组轮换过程中遵守就近原则,不拖延时间,保证学生的大课间运动时间,促进学生练习功效。

4.3学校领导、老师的榜样作用,促进形成激励机制

我校近几年来,学校领导主动带头参与体育活动,包括大课间活动。校领导们经常课余时间跑步、打羽毛球、篮球,班主任、任课老师也加入到锻炼中的队伍来,在全校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班主任起初是自发地在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跑步,后来任课老师也渐渐加入大课间活动,有老师们参与,学生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显然更加投入。我校把大课间活动跟学校德育工作评比相结合。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包括活动内容、参与情况、活动效果等进行评比,并纳入班级管理、班主任绩效评比依据,占一定分值参评。每年度评选“大课间先进班”,荣获此荣誉的班级在评选优秀班级时可以加分,班上推选“大课间体育达人”,激励学生参与运动。同时,要针对“弱势群体”,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提高其自信心[2]。在阳光体育实践活动中多鼓励、多激励,少责备、少批评,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活动实践效果。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女生的激励,女生相对来说要比男生参与的积极性要低一些。要为女生建立以青春、美丽、健康、活力为标识的运动的身体形象[3],作为女生的追求目标,使女生为实现目标而投入到大课间实践活动当中来。

4.4引入大课间应急机制,确保常态化开展

建立大课间活动应急机制,有利于保障大课间常态化开展。比如,遇上雨天天气,我们采取活动班级减半,即全校奇数班出来活动(下次轮换偶数班),充分利用学校的风雨场、乒乓球馆、礼堂舞台、礼堂通道进行活动。活动内容以原地纵跳、原地高抬腿、仰卧起坐为主,留在教室的班级做眼保健操和手语操。在大风天气时,尽量减少球类运动,安排力量训练(哑铃、深蹲)、跑步等。当然,大台风天气应停止活动,确保学生安全。为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或评比,大课间活动采用最优化的活动模式,设有学校舞台展示环节,不同项目轮换展示,使大课间活动层次分明、迭起。

4.5校本课程特色,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引入校本教材内容,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选择开展阳光体育项目上,尽量结合本校的体育文化和校本教材开展实效的体育活动,体现本校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特色[4]。因此,要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场地实际情况,选择性采用适合本校开发和发展的项目。我校体育校本教材主要内容是武术和围棋、篮球。每年特招一定数量的围棋和武术体育特长生,这些特长生成为学校组队出去参赛的主力军,尤其武术特长生还成为大课间活动展示区的主要表演者。为展现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在组织大课间活动时,把围棋特征和民族传统武术融入大课间活动之中。比如,在活动中让一部分学生着黑色服装、一部分学生着白色服装,进行交叉跑动、并行跑动、环绕跑动,很好展现了“围棋”特征。同时,引入武术扇操,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壮观,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校园文化。

5构建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效果

我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和现有器材,努力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积极探索、尝试改革创新。近几年来,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吸引师生走到阳光下,走进运动场,主动参加体育锻炼,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学校每年抽样800人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兴趣浓厚、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坚持锻炼、合作交往、积极参与、身心受益方面,学生们的认同程度是逐年提升,获得的实践效果是满意的。

学校每年抽查测试肺活量和台阶指数,情况如表1、表2、表3。

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肺活量成绩、台阶指数成绩是逐年提高的,尤其是2014年相对于2013年来说,肺活量、台阶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我校长期开展大课间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构建了较稳定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长效机制。

从分析测查结果来看,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更新大课间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从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生活实际的视野挖掘素材,并使之相结合,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建立校本化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

6结论与建议

6.1我校开展校本化的大课间活动,突出校本课程和学校民族传统特色,构建阳光大课间长效机制是可行的。学生的肺活量和台阶指数逐年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学习兴趣等逐年提高,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6.2大课间活动必须是常态化开展,不能只注重形式,应付检查或评比。学校应有一套实施方案和应急方案,确保大课间常态化开展。

6.3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尽量每年有所改革创新,适当更新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4大课间活动应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管理实效,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体格健全的人。

6.5倡导校领导、老师的榜样作用,引领、带动学生的参与,做到全员参与,使大课间活动实效最大化。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课题课题编号:BLA100102;基金项目:广州市越秀区软科学课题课题编号:2011-JY-039]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8.

[2]黄宁波.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2):3-5.

[3]熊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运动身体理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7):30-35.

相关期刊更多

皮革与化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全国皮革化工材料研究开发中心

现代班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班主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