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年度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遵守林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新时期林地管理的方针政策,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发展为重点,依法依规、科学严谨地做好全镇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提高林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则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在“政府组织、专家指导、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前提下,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严格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各项措施。
2、坚持集约节约的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林地征占用限额制度,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占用林地定额,加强林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林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根据林地功能分区,实现占补平衡,保障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分析判断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发展阶段,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突出解决规划期内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问题。
二、规划期限和基础数据
以年为规划基准年,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林地利用现状基础数据采用年的资源档案数据。
三、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一)主要任务
将我镇林地和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分解到村并落实到山头地块,确定林地保护等级和质量等级,明确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强化对我镇林地保护利用的宏观调控;推进我镇林地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指导我镇林地保护利用的协调和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林地保护利用体制机制。
(二)工作重点
1、客观反映我镇的林地保护利用现状。规划的基准年是年,以“十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补充调查和逐年资源数据的更新资料,将林地保护利用的各项数据更新到年。
2、提出林地保护利用的战略任务。根据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对林地的要求和国家以及省市规划的宏观需要,通过供求分析,测篇规划期内各类林地需求、布局和发展趋势。分析林地保护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提出林地保护利用的战略任务。
3、确定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控制指标。按照省市规划提出的相关目标和要求,确定全镇2020年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森林覆盖率、林地生产率、重点公益林地、重点商品林地结构和征占用林地定额等主要调控指标。
4、落实林地边界。根据林地现状和政府规划的林地范围,将所有林地小班落实到1:10000的地形图上后,再叠加至最新的卫星遥感影像图上,最后形成全省、全国的林地“一张图”。
5、确定林地保护利用的区划布局。在衔接省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内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布局,明确林地小班的森林类别、林地保护利用等级、林地质量等级。
6、确定林地保护措施。按照加强森林保护,严格用途管制,实行分级管理和差别化管理的要求,分别区域、类别、等级确定林地保护的具体措施。
7、确定林地利用措施。按照优化结构、保障重点、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要求,分别区域、差别和等级确定林地利用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8、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与措施。围绕规划的落实,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确保规划的实施。
四、工作安排和要求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镇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周主任、徐主任任顾问,陈主任任组长,张主任任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城建所、国土所、环保站、交通办、民政办、林业站、统计站、规划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林业站),由彭波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与协调,具体规划编制工作由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乙级资质)承担。
(二)召开动员和培训会议
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规划编制动员会,部署工作任务,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基础资料;召开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会,掌握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技术,确保规划编制各项技术要求落实到整个编制工作过程和成果之中。
(三)制定规划框架
由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召集成员单位提供各单位相关2010-2020年的规划资料,及时进行资料统计、汇总,认真编制林地保护规划框架,报上级审查,9月上旬完成。
(四)落实林地边界
我镇按照10个村(居)委会、连云山林场和金坑采育场进行落界(村名、面积、边界以民政部门提供资料为准),明确林地小班的森林类别、林地保护利用等级、林地质量等级,制定林地保护和利用措施。合理安排三个约束性指标: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限量和林地保有量;三个预期性指标:林地生产率、重点公益林比率和重点商品林地比率。9月底完成外业,10月完成内业。
(五)内部评审和报批
林地利用规划编制组在11月底提交初步规划文本,由领导小组进行内部评审。内部评审后组织专家评审,再上报上级审核,上级审核通过后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一、学习发动
1、时间:12月22日
2、内容:传达教育局年度考核工作布置会精神,学习市区年度考核文件、师德考评文件精神,明确年度考核工作安排,布置考核工作。
二、考核述评
1、领导干部考核
时间:12月22日下午
对象:张安明、毛祥林、许功华、王佚朗
程序:个人述职--—教育局组织群众测评--—考核提交
2、教科中心考核
时间:12月26日上午
对象:其他全体人员
注意:已经述职人员不述职,主要负责人不参与等级测评,调研人员考核为合格
程序:个人述职--—群众测评-—-组织研究--—公示反馈
三、总结
1、考核表整理工作
2、工作提交与汇报
200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研科研工作,促进教科研员专业发展,完善教科中心评价机制,总结教科研工作经验,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根据教育局关于年度考核工作的要求,本单位12月22日至元月6日组织完成了20年度考核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发动,提高年度考核工作的认识
一是制定了年度考核工作的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准备。
二是认真组织学习,明确年度考核工作的意义。我们传达了教育局年度考核工作布置会精神,学习了市区年度考核文件、师德考评文件精神,使大家明确年度考核工作安排。
三是提高认识,摆正工作位置。通过动员,大家认识到年度考核既是考核评优,更是工作经验的总结和交流,是工作的反思与对策的研究,要把考核工作当作学习交流来对待。
二、认真组织,提高年度考核要作的质量
一是认真做好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准备细致周到,述职全面具体,汇报了工作,提出来了问题,思考了工作的发展方向,群众测评反映良好。
二是认真组织单位述评。12月26日年度考核述评工作非常成功,每位同志认真总结了个人一年的工作,涉及学习研究,常规工作、服务指导工作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交流学习提高的工作目的。会上,下发了教科中心教科研员工作情况统计表,组织了测评;会后,检查了听评课手册,教科研工作手册,引导全体同志讲求实效。
2004、2005年度奖励晋级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各中小学: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龙坪中心学校实际,为妥善搞好2004、2005年度奖励晋级工作,充分发挥奖励晋级的积极作用,极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激活竞争机制,经中心学校集体研究,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各校要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宣传奖励晋级政策,制订相应的方案和措施,依据有关制度,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从稳定、和谐多角度出发,搞好这次奖励晋级工作,为推动今后的各项工作作好导向作用。
二、建议与要求:
1、各校推荐对象年龄截止2006年10月1日,男年满55岁,女年满50岁以上者,必须04、05两年优秀以上资格,其余对象必须具备04、05年两优一模(市级表彰及以上模范),对不具备条件的对象,一律不予上报。
2、各中小学要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宣传有关奖励晋级政策,让教师人人知晓;推荐结果出来后,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名单予以公示。
3、要动员年轻同志把指标让给老同志,特别是年龄偏大,即将退休且坚持在教学一线的老同志。
4、在本次晋级中,对于那些调资幅度不是很大且与今后职称挂钩发生冲突的少数同志,也可动员他们让一让。
三、指标分解:
1、总体原则。各校以2004、2005年年均学生人数为基数,按中学1:16.8和小学1:21.6测算编制,再按年终编制数3%予以计算奖励晋级指标。中心学校一次性将指标分解到各中小学,由各中小学按顺序报晋级名单。
2、为鼓励、支持偏远、薄弱、困难、缺编小学教师安心工作,指标适当可以予以倾斜。
四、资格审定:
1、上报对象除符合上级文件规定条件之外,同时兼顾中心学校“八个必备条件” 的规定和有关一票否决的规定。
2、对于中小学上报对象资格审定,由中心学校杜会计牵头,会同李银舟、胡定丰、胡望兵、董茂才、付思远依据政策负责把关,对不具备条件者审落不补,指标收回。
3、要求各中小学负责做好稳定宣传、解释工作,各校存在问题内部消化,中心学校概不负责。推荐名单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不得超报,逾期不办。
一、活动主题
“美丽·远离——青少年学生防毒行动”
二、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6月25日上午8:30——9:30
地点:市民族中学篮球场
三、活动内容
以“美丽·远离——青少年学生防毒行动”暨禁毒宣传进校园作为活动主题,结合“不让进校园”要求,增强青少年学生抵御侵害能力,普及禁毒防毒拒毒知识,大力宣传预防教育工作,重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理念。
四、活动安排
(一)镇出席领导
镇委书记周坛,镇委副书记、镇长邓运海,镇委委员、镇禁毒办主任王国熊,及镇领导班子出席活动;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各机关单位和学校负责人。
(二)活动组织
会场组织参加活动人员1000人,具体安排如下:
1、民族中学和中心学校负责组织900名学生(着校服)参加活动;
2、各村两委干部,沐塘村、大火村组织部分村民群众100名参加活动;
3、镇禁毒办负责组织公安民警10名、司法干警2名(以上人员均着制式服装)参加活动;
4、共青团、妇联负责组织20名禁毒青年志愿者组成方阵参加活动;
5、邀请市电视台负责活动现场电视报道,并及时播放此次活动实况,形成全方位的禁毒宣传热潮;
6、活动当日由东平派出所负责会场的交通、安全保卫工作;
7、参加活动的人员于当日8:00前列队进场。
(三)会场议程
1、镇长邓运海主持会场活动;
2、加略村党支部书记作表态发言
3、民族中学学生代表作“不让进校园”表态发言;
4、镇委书记周坛作重要讲话;
5、镇委、镇政府、各单位领导带头在“远离,阳光生活”横幅上签名。
6、组织学生观看禁毒图片展。
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按照预定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掀起“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镇禁毒办负责协调指导和落实会场活动议程,民族中学负责主会场的场地设置和音响设备。
(二)司法所负责提供所需各种禁毒宣传资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的原则,对农民种植水稻进行良种补贴,鼓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加快良种推广步伐,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力争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0.6468万亩,其中早稻12.9921万亩,晚稻17.6547万亩,总产量达到11.5万吨以上。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品质进一步改善。
三、补贴范围、标准、方式和对象
(一)补贴范围。在全市范围内种植水稻实行良种补贴。兴隆华侨农场种植的水稻纳入良种补贴范围。
(二)补贴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补贴标准,早稻10元/亩、晚稻15元/亩。
(三)补贴方式。采取现金直接补贴的方式,实行良种推介、农民自愿购种。补贴资金按核定的良种水稻种植面积通过“一卡通”发放给种植户。
(四)补贴对象。对生产中使用水稻良种的农民(含农场职工)给予补贴。对土地承包人租赁土地给他人种植或由他人代种水稻的,按谁种谁享受补贴的原则,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承租人或代种人。
四、推介品种
水稻推介的主导品种为:Ⅱ优128、特优128、天优2168、天优10、瑞丰优616、T优551、桂农占等。
五、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严格落实种植面积。采取农户据实申报,村委会登记、核实、公示后上报镇人民政府,镇汇总审核上报市农业局、市财政局,群众监督的办法进行。
1.村委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申报、登记、核实、公示、造册。每造水稻插秧结束后,首先由农户据实向村委会申报种植面积和品种,村委会会同村民小组以农户土地承包证书中水(旱)田面积为基本依据逐户调查核实,农户申报面积与土地承包证书中水(旱)田面积有变化的要书面说明增减原因。村委会将核实、核对的结果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户张榜公示7天以上,有异议的要重新组织丈量、核对。公示无异议后,由村委会进行确认、登记,汇总成册,报送镇人民政府。
2.镇人民政府核实汇总上报、建立档案。由镇人民政府对所辖各村委会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实,特别对申报面积超过该行政村农户土地承包证书中水(旱)田面积总量的,要进行重点核实。核定无误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同时进行汇总,建立电子档案,将本辖区种植面积和品种的汇总结果上报市农业局、市财政局。上报时间要求,早稻面积统计到月底,月底上报;晚稻面积统计到月底,月底上报。
3.市审核汇总上报。市农业局负责对各镇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对申报面积超过该镇农户土地承包证书中水(旱)田面积总量的,要进行重点核实,并书面说明原因,审核无误后汇总数据。兴隆华侨农场参照农户的申报程序落实水稻种植面积和品种,并上报市农业局、市财政局,由市农业局核实面积,纳入市汇总。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将各镇(农场)上报的补贴面积和品种汇总审核后,联合行文上报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
(二)补贴资金发放程序。采取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实行公开推介良种,落实种植面积,农民自愿购种。中央财政下拨的补贴资金到位后,由市财政局按照市农业局核定的各镇补贴面积,及时将补贴资金下拨到镇财政所。镇财政所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和补贴清单,直接向补贴对象兑付补贴资金。兴隆华侨农场由市财政局按照市农业局核定的补贴面积,将补贴资金拨付给农场,由农场发放给种植户。已建立“一卡通”的,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农民;未办理“一卡通”的直接将现金发到种植农户,需本人亲自签名领取。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年底前要认真总结当年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并书面上报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
(三)健全良种补贴档案。加强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各级有关部门对补贴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表格、数据、补贴资金发放清单等凭证立卷归档保存,建立健全良种补贴明细档案,实现市级有区域图、镇级有落实表,村级有到户清册。镇级面积落实表一式两份,分别由镇政府和市农业局保管。发放补贴资金的清册一式两份,用于行政公示和补贴资金发放时农民签字确认。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由市农业局和市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各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市农业局负责项目补贴面积的核定、计划安排、优良品种推介、宣传发动、栽培技术培训等组织实施工作;市财政局负责落实补贴资金预算、拨付、项目工作经费及资金发放监管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水稻良种补贴面积的申报和审核。农业、财政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强化部门协调,保证按时完成水稻良种补贴工作任务。
(二)强化项目公示。实行良种补贴村级公示制,公示内容包括农户姓名、良种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市农业局、市财政局设立良种补贴监督电话,并在当地媒体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市农业局监督电话:62222322,市财政局监督电话:62228933。
(三)强化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按照国家规定严格使用资金。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良种补贴面积,不得套取、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不得用补贴资金抵扣各种税费、债务和欠款。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的,除追回补贴资金外,并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市财政局要安排所需配套工作经费,保证补贴品种推介展示、补贴面积核实、补贴资金发放、补贴档案建立和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支出,严禁挤占挪用中央下拨的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