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自二十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一直在理论与实践中砥砺前行,虽然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走过弯路,遇到过难题,但是凭借着务实优良的制度安排,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傲人成绩。我国金融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就是在如此的大环境下形成体系,并且逐渐羽翼丰满,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同时又丰富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当然,我国的金融学领域也存在些许问题有待解决。

一、我国金融学的历史沿革

(一)计划经济打天下的时代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下,我国在生产、资源供给和产品消费等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然后再将指令性计划传递给相应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再根据具体计划分派给具体生产部门及运行机构。如此的经济体制也就决定着服务于市场经济运行的金融学必将没有重大的发展。具体来说,在金融学的纯理论研究方面,当时可以通过借鉴和学习他国理论成果,并观察他国的实际运行和操作经验,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成果。但是至于金融学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就不具备发芽和茁壮成长的环境了。这也就造成我国初期在金融学方面,理论研究较早而实际应用较晚的单条腿走路现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羽翼渐丰,金融学成长适逢肥沃土壤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重要阶段,金融学理论体系也随之枝繁叶茂,金融学的实际应用也日渐深入。与此同时,金融学细分的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商业银行学、行为金融学以及国际金融学等分支理论学科也都有了巨大发展,并且切实地指导着具体经济运行,而且也涌现出了一批学科带头人。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的市场倾向改革由“横向窄、纵向浅”渐渐的过渡到“辐射广、深挖掘”,由此金融学研究和应用又继续被向“精细全”推进,并且十分注重实际应用的研究。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创业板入市、大小非解禁及沪港通、深港通的的开通,乃至于股指期货市场的上马,贵金属完全放开的实时交易都是金融学实际应用的广阔舞台。

二、我国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一)理论与市场日趋完善,问题与发展相克相生

目前我国金融已步入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其间涉及的问题多样,突出的如监管体制的转型、金融风险的防范、市场机制的健全、金融工具的完善、银行坏账的处理、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建立、上市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的完善等。还有一些现实发生的现象也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股灾重现”体现了金融监管之松;“银行表外业务占比过大”使得经济运行的可控性降低;“民间资本的非合理运营”扰乱正常经济运行等,这些说明我们的金融市场尚不完善,金融理论尚不能满足指导市场行为的有效需求,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立法还不能很好的保护市场和参与者。总结说来,上述问题的出现基本源于以下三点:1.金融学的学科理论发展不足,学科交叉有待提高。金融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对数学、物理及心理学有所包含。所以,我们在进行金融理论研究时要注重多学科交叉,尽可能的用多学科的理论同时对一个金融现象进行剖析,例如就可以通过消费心理学、数理统计学、商业银行学等多角度对当下的房地产迷局进行分析,并将结论纳入到金融学中。当然,行为金融学等学科的发展与壮大也说明了学科交叉研究正逐步受到青睐。如此一来,把其它学科的“枝”嫁接到金融学的“干”上,金融学不仅能“开枝散叶”又能结出符合金融实践口味的“果”。2.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结合度不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促进理论的形成。这就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少理论的实践只是漫无目的乱撞,同时缺少实践的理论只是无用的教条。所以,我们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不仅要保持金融实践的大步流星,还要促进金融理论的迎头赶上。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学学科建设要丰富,内容要充实,同时还要具备相当强的实用性和理论指导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运行实例。3.舶来的金融学理论和实践较多,水土不服现象时有发生。受市场经济起步晚、理论基础差的制约,我国的诸多金融主体和金融学理论的拿来主义思想盛行。看似在西方经济体大行其道的做法被引入国内后就运行不畅,乃至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由此看来,对国际上成熟的金融运行实例和金融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是很有必要的。一来避免了“闭门造车”所额外付出的成本,二来节省了从零开始理论研究所浪费的各种资源。

(二)金融学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日益成熟

加入WTO之后,金融国际化迫在眉睫,我国急需大批具有扎实功底且具有较高国际交往能力的金融人才。因此,金融学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紧扣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脉搏,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欣慰的是我们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金融人才培养向“大金融”方向发展,力求培养高层次的市场型国际型人才。2.金融学专业课程日趋微观化实用化。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管制色彩较浓厚,金融运行绩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制度和政策等宏观因素,因此我们的金融理论研究和诸多金融课程设置较偏重于宏观理论和宏观分析。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金融运行效率愈来愈取决于微观主体,因此金融学研究也慢慢的向微观化倾斜。

(三)经济实力全球瞩目,金融专业能力成长有目共睹

一直以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总是不断地学习西方金融运营和管理经验和金融学理论体系。我们为了加入WTO而去改造我们的市场,以符合WTO对于市场经济的定义。我们也曾为了得到欧美经济强国的认可,而照搬照抄国外金融建设体系。殊不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别国看来优质高效的理论体系和运行经验未必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也未必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当发现虽然身为WTO的一员,而且仍要面对成员间的不平等竞争和恶意反倾销;当发现总是总结学习西方的金融经济学理论,而且我国金融理论的研究总是成果寥寥;当发现老牌资本强国的经济体制模式和游戏规则并不适合我们,而且游戏的参与者总是遭受游戏规则制定者的不平等对待。我们才发现建立不依赖别人的金融学体系,发展适合自己的金融学理论,制定公平高效的经济“游戏规则”才是稳健高效发展之道。于是中央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地筹建并推进“亚投行”,并且促进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此外还推进了“东盟十国”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如此一来,我国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制定着我们自己的世界经济运行规则。这也就给我国金融学理论的特色发展创造了实践环境和灵感源泉。

三、对我国金融学未来的展望

(一)金融学的理论分科将会趋于完善,学科交叉将会更多

按目前的金融学理论发展方向,金融学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门类:宏观金融学、微观金融学及交叉金融学(即金融学与数学、心理学等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学科)。1.宏观金融学将会更贴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将会在宏观经济体制的制定和运行、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安排、金融媒介的流通和管理等方面发挥出相辅相成的作用。2.微观金融学主要包含投资学、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和公司金融等三个方面,这都是决定市场主体是否健康发展、市场是否具有严格的自律性以及市场是否符合“有效市场理论”这一微观金融学理论基础的必要前提。所以微观金融学将来发展应该也必须是务实有效的,且能够给予微观市场运行足够的理论支撑。3.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化,学科交叉是不可避免的。数学、心理学在金融学中被广泛运用,阐述金融思想的工具从日常语言发展到数理语言和心理现象。这将有利于未来管理金融市场更加的理性,所设计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运行方式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二)更加侧重于资本成本方面的实际研究

金融学的有效运用离不开资本,而且资本成本被看作中心。其中金融学假定企业得到投资者带来的资金,并且期望能获得某种形式的投资回报,那么此“某种形式的投资回报”就成了所谓的融资成本,同时资本成本被换算成现金后被表示为现金流,此现金流并不是金融学目前所能研究的范畴。与此同时,公司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本成本的影响。因此“哪些具有投资价值”、“通过何种途径解决融资需要”、“投资回报能有多少”就成了金融学所要考虑的问题。

(三)继续推进金融学的人才梯队培养

我国在金融学人才培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但是随着我国及国际上金融学的大发展,金融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诸多方面,且已经深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金融学的教学实践方面狠下功夫,在金融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可单单地赵本宣读,应当注重理论连系实际,尤其是当下金融学领域或金融市场上的热点知识或突出矛盾,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争取把金融学的人才培养成为理论知识过关、职业道德过硬、实战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经过一番论述,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学的发展趋势应从理想化向现实化、从纯理论研究向注重实践、从只关注单学科到多学科交叉等方面全方位发展。其结果是首先我国的金融学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其次金融学的宏观高度将会进一步升高并指导宏观经济运行,再次金融学的微观研究将会细致到具体类目且帮助完善体系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在促进金融业稳定发展的同时,还要不断接受金融学所带来的新问题,做到积极应对、从容不迫,以促进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F•勒罗伊,简•沃纳.金融经济学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与经济金融体制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密切相关,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经济理论研究和各国历史实践证明,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金融的发展,金融是资源配置的中心、宏观调控的中心和稳定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中国的金融资产获得快速增长,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金融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中心,不断在要素市场和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俨然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

一、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运行体制改革,是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改革的整体进程体现为市场作用的不断扩大,最终达到使市场成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市场化程度分析,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阶段。从重视价值规律,到计划和市场双轨运行,再到突出市场机制作用;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实行“放权让利”,承认个人、家庭和单位团体、地方有各自的局部利益,允许自由市场和交易的存在,允许个体私营经济有一定发展,鼓励发展商品经济,再农村试行,在城市进行各种扩大企业自的试点和探索,开辟“经济特区”,探索对外开放。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运行体制的市场化得到了起步和扩大。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体制初步建立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框架,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改革得到了全面、深入、有序地推进。

第三阶段为2002年后,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的完善阶段。十六届三种全会全面部署建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包括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力度,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快资本要素和重要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步伐等各方面,不断将市场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二、我国金融体制变迁回顾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的金融体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建立起了中国市场化的金融体系。金融体制改革也体现出了渐进式的特点,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逐渐转化为当前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按照金融制度改革的过程和深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6年,是我国金融制度的创新阶段。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探索,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银行取信用渠道运用的资金占社会资金的需求剧增,“大一统”的金融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也随之启动。按产业分工恢复和成立了四家专业银行,试行商业化信贷和货币发行的分离,实现了从单层银行体制向双层银行体制的转变。

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3年,是我国金融制度的增量供给阶段,金融机构进一步多元化发展。“渐进”的理念在中国经济改革乃至金融改革的影响深远,由于最终目标是全面开放,在开放以前在国内扶植足够数量具有足够竞争力的金融机构被认为是金融改革过度阶段的重要步骤。在此思路下,组建了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信托、政权以及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向外资金融机构打开了市场准入的大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金融体系。金融宏观调控由行政调控和直接调控向经济调控和间接调控转变,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也开始使用,中国现代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得以建立,计划金融体制进一步向市场金融体制迈进。

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今,是我国金融制度的规范发展阶段。创立了金融监管体系,颁布了《商业银行法》,规范了金融的监管和法律监督;实行了商业银行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加快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全面启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实现了汇率并轨,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将巴塞尔协议作为银行业资本充足的统一标准,并认真落实和兑现WTO有关承诺,加大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阶段,2012年之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混业经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结束,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自由化发展。从2008年以后证券行业的地域垄断格局逐渐打破,证监会对于证券公司跨省开设营业部的限制逐步减弱,到2012年券商非现场开户提上日程,如最终批准执行,理论上完全打开券商之间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2012年互联网金融正式启动,第一个放开的金融业务为基金代销,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范围从此不再受到地域限制。于此同时,银行业混业经营也早已启动,目前银行不仅可以代销基金,还可黄金业务。

2013年起,尽管金融业还未实现完全自由化,但自由化竞争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同时2013年以来政府对金融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的政策已经逐步放开,可以预见中国金融业的完全市场化的大幕已经拉开。

三、我国金融体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金融体系与经济体系的相关度来看,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和金融结构严谨存在着与西方国家相同的因素,即体现了经济与金融之间的一般关系。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总量大幅度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18亿发展到2011年的47564亿,金融资产总额也从1978年的3418亿发展到1289800亿。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实践反应出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刺激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够将储蓄自己有效动员并引导到生产投资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蓬勃的经济发展也通过国民所得提高和

金融服务的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对金融制度和金融业都提出了必然要求,而这些根本上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然而,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西方国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丰满、成熟和精巧的体系,并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但对于我们而言,市场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都是外部引进的,并不是内在自发形成的,中国的市场化也只能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闭关与这种制度的完善想联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也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市场化的模式和道路,规定了中国市场化的可能性边界和基本的约束条件。

因此,在转轨过程中,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还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因素决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分配制度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政府对金融结构调整的支持程度,都是经济体制转轨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这些都需要逐步进行改革和调整。这也是金融体制改革上我们采取从试点到推开的方法,走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原因。

四、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很快,有效地支撑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迈进的经济改革。从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在政府的有力控制下,通过走渐进式发展的道路,金融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金融自由化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可以说几乎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也是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所以,金融市场的控制也非常严格,从金融市场构成来看,目前依然是以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市场;银行存、贷款利率也仍然受到中央银行的严格控制;国有金融机构也未能实现适应市场化经营转变,以上这些都表明,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相当程度上受抑制的、被分割的、不完善的市场。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我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适时选择理想的发展路径。在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方面,我们必须继续深刻认识和研究金融和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根据当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结合金融总量和结构发展的现状,及时调整今后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中国金融改革思路.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苏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苏南模式”;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8/09-0135-04

党的以来,苏南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地区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地区特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率先发展、全面发展,苏、锡、常分别于2004、2005和2006年总体上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苏南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苏南的实践是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先导,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内涵和美好前景。

一、苏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

苏南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社会活动形成了“融合古今,汇通中西”的吴文化。苏南不仅传承了精细维美、务实争先、尚文重礼、兼容并蓄的传统地域特色文化内核,而且将社会主义制度与敢于创新、开放进取、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尊重、保护一切有利于苏南经济发展的因素,使苏南的发展经过了发展目标不断转换的过程。[1]

1.“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南人一方面善于利用靠近大中城市的条件和当时商品短缺的机会,因陋就简地办起了集体所有制的社队工业;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务实争先的精神,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首开发展乡镇企业之先河,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开创了我省第一个发展机遇期。以后,苏南又善于利用“双轨制”中的市场调节机制,一方面,采取与内地进行物资协作的方式解决了社队工业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将上海和本地大中城市的技术和人才吸收到乡镇企业,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迅速在全国打开市场,带动了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领先全国而又久盛不衰的“苏南速度”。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苏南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百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而且“以工建农”、“以工建镇”,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出现了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特征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独特景观。为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南模式”已经形成,促进了农村全面繁荣和农民的共同富裕,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

“苏南模式”形成后,以其特有的经济活力,促进了苏南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瞩目的发展模式,其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特性,被理论界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苏南模式的原有活力逐渐丧失,乡镇企业逐渐“空壳化”。与此同时,“乡乡冒烟”、“村村点火”的“小、散、乱”的布局弊端,越来越成为苏南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于是,苏南各地的乡镇政府在乡镇企业中推行了“一包三改”(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干部委任制为聘任制、改职工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滚动工资制)和企业内部审计制等多项制度。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产权制度,所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乡镇企业突破了“集体为主”的所有制框架,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经过改制,乡镇企业的产权主体由原来的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转换为作为产权所有者的职工代表和私营企业主,以多元化产权主体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在苏南乡镇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推行。结果,不仅外资和民间资本大量注入乡镇企业,而且还出现了城市企业进入乡镇企业集团、乡镇企业进入城市企业集团的新趋势,城乡企业的界限已明显淡化,原来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经济”逐渐被突破,农村工业也在结束了“小、散、乱”的布局和结构状态的同时,与改制和改组后的城市工业一起向园区集中,城乡工业也因此逐渐融合、联动发展,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

2.“新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苏南主动与浦东开发、开放相呼应,先后建立起了大批各类开发园区,并迅速将开发园区建成了“外资高地”和“产业高地”。随着开发园区的发育成长,也随着市、县(市)按开发区功能建设和管理的各类工业小区的兴起,苏南出现了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同步提升的新变化。但是,20世纪末,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新一轮国际产业的大分工,出现了以国际产业大转移为特征的世界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苏南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使得苏南成为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各市一方面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精心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大量转移的历史机遇,在经济国际化的背景下,不断强化城市的现代功能,大力加强都市圈建设,将苏南带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互动并进的城乡一体化新时期。在这一时期,苏南全面突破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并且出现了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已经不再具有了原先“苏南模式”中“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办和村办工业为主”、“以县乡干部为主要决策人”的特征;二是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城乡工业的界限已经消除,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也不再有制度,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成为苏南发展的新特征;三是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拉动下,苏南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苏南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迅速提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

苏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指标的快速翻番,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至2006年,苏锡常已全面达小康,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已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关注的重点由物质财富的增加拓展到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苏南主动顺应这种历史转变,加快推进这种转变,把发展的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把注意力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推动经济优化发展的同时,把建设的重点转向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注重兼顾社会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公正和谐,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的新苏南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和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强调: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为此,苏南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社会环境。[3]

(一)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保障和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难点集中到了社会事业领域,亟须解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矛盾。针对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为基础,把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放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上,有效解决了行政部门“管”的一手太软、“办”的一手太硬的弊端,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政府行业指导、依法监管的职能得到了有效加强。

1.提升社会发展理念。首先,在社会发展的动力上有新的认识。苏南处于从全面小康社会向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在继续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同时,把非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摆上突出位置,激发社会事业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和源源不竭的动力。其次,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上有新的认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建立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第三,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上有新的认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依靠政府“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事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需求。为此,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做到进一步释放社会事业活力,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动员各方社会力量参与。

2.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苏南的改革已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已从单一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向以改革政府自身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手在卫生、教育、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实施“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体制改革,同时对事业单位实施“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政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和全社会行业管理上来,主要工作为政策导向、规划布局、业务指导、行业监管和营造发展环境。

3.创新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健全人口健康发展机制,创新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暂住证和人口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居住证及与之相配套的新的人口登记制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人口管理和服务。优化人口结构,逐步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的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

(二)改善人民生活,体现和谐

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苏南以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到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惠民为重。

1.统筹城乡就业体系。三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变单纯的生活保障为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岗位援助并重,通过减免税费、就业补贴、鼓励创业等政策,尽快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用鼓励就业的办法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与此同时,苏南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管理体制,已形成了城乡统筹的就业目标体系、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城乡覆盖的就业培训和服务网络。

2.统筹城乡社保制度。近年来,苏南不断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力度。通过行政推动、依法推进和舆论引导多管齐下,全市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快速递增,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的影响不断扩大,为健全和完善苏南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二是着力解决城乡部分人群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度缺失、供给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历次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分别对从事种养业的农民、城镇无保障老人建立了适当的养老保障制度,并推出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苏南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养老保障方面,苏南形成了以“城保、地保、新农保”为主要内容、以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为补充的“三层次一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在医疗保障方面,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层次、全覆盖”的医疗保障制度。2007年,苏州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的覆盖面均达到98%以上,全市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补贴的覆盖率达到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6.5%;无锡市综合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为98.2%,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9.6%,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9%;常州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征缴率达97.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9.3%。

3.统筹城乡居民增收。实施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行动计划,促进了各类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有效覆盖;在完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和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切入点,帮助企业建立与经济效益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积极发挥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乡镇仲裁办事处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畅通劳动法律救济渠道,把矛盾冲突降低最低限度。

为此,苏南城乡居民增收比全国、全省既快又差距小。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实际增长9.5%,增速均比上年加快。同期,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8元,同比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61元,增长12.9%。2007年,苏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迅速。苏州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1%;无锡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98元,同比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6元,同比增长12.9%,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增长10%以上;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89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9033元,增长12.9%。

(三)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推进和谐

提升人口素质是有效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力资源特别是劳动力素质和高素质人才等“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受教育的层次和范围逐年提升,居民的素质普遍增强,但与苏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此外,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加大。为此,把培育优秀人才作为发展的关键,积极采取措施,着眼提升人口素质,加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突出引进各领域技术带头人,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1.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为带动,全方位构建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多层次、多元化终身教育体系。着力保持基础教育全省领先地位,进一步完善提升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中教育优质集约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各类社会文化、学习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郁氛围。

2.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结合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开发机制,设立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努力打造人才强区。重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为重点,以创新、创意、创业载体建设为依托,深化政产学研联盟,完善各项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创业发展。

3.优化人口结构。坚持人口管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劳动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外来从业人员素质结构优化,实现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双向互动、协同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美英.苏南率先发展的文化解读[J].常州: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5):97.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积极采取措施,将社会资源在空间上进行有效配置,改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协调”现象,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谐是指构成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或因素相互配合维持事物处于正常活动的状态,和谐的对立面是冲突乃至解体。从区域经济学原理上看,和谐社会就是要求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差距适度,区际关系良好,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

1.殷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时期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一穷二白”的“和谐社会”,而应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殷实的“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的标准之一,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满足这些需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键靠发展,贫困落后是产生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尽快摆脱生产力落后的局面,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物质保证,也才会对社会和谐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到相对殷实的程度,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合理需求的满足就缺乏物质基础,公平和效率的实现就缺乏牢固的经济支撑,社会和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从区域角度看,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应是全国范围的“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地区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根本特征。这种本质决定了我国各地区之间要有一个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其差距不能过大,更不能搞两极分化。过大的区域差距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消费过度与不足的重要原因,会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难度,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导致混乱、不满及社会公益服务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动荡,造成社会政治的不稳定,不仅和谐社会的实现无从谈起,而且前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也会遭到极大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撇开区域问题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不现实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和谐一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由于受到自然禀赋、人口素质、历史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

1.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持续扩大。1988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之比为1.41:1:1.11,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39:1:0.87;2000年,这一比例分别变成1.49:1:1.06、1.47:1:0.77。2005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区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的2倍还多。

2.GDP比重和人均DGP比重差距持续扩大。1980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我国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 ,到2002年,占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其中,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53、1.92倍,到2002年分别扩大到2.03和2.59倍。以上说明,无论是经济总量GDP还是人均GDP,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都扩大了。

3.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有研究指出,1999年,除宁夏外,西部其余11省市区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均在20位以后。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交通、电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仍较东部地区落后,投资硬件环境尚有差距。

4.外贸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对外出口商品多为高新技术产品,东部地区显然具有明显优势,加上东部发达地区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力的绝对优势,在发生贸易摩擦、初级产品出口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的应变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据预测,2008年,在外贸出口方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及对策思考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党和国家政府应对区域经济进行统筹规划,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给予具体的指导或扶植,加强引导和调节。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为中西部地区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利用本身资源优势、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投资、利用外资、开放程度、计划、金融、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使中西部文化摆脱独立性、封闭性、凝固性,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

2.东部地区要为协调区域发展多做贡献。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并以自己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和帮助中、西部的发展,如多向国家缴纳税收从而减轻中、西部的税务负担;向中西部提供教育资金技术上的援助等等。这既是服从“东部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后,要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局”的需要,也是保证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3.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奋起直追。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奋起直追,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区域经济,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发挥;要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使中西部地区资源产业在对整体经济提供长期基础性支持的同时,获得自身发展,并从市场要求出发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尽快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创造外部环境条件;要制定吸引、稳定人才的合理机制,遏制“孔雀东南飞”势头,提高知识分子的福利待遇,进行科技人才的定向培养,提高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等等。

4.东、中、西部实行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国各地区要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和意识,削弱甚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保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畅通,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配置,使东部地区先进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顺利流入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则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原材料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加强东中西部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使东中西部在相互协作基础上缩小差距、共同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王梦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理论动态》第1628期

[2]肖玉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现状和对策》,《唯实》2004年第6期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环境金融学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始终在艰难和险阻中前行,尽管遇到了种种困难挑战,但所幸凭借坚固信念和毅力取得了突出成就。而金融学理论和实践也正是在此环境下形成了较完善体系,构建了相对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总体来说,金融学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

一、关于金融学历史演变的阐述分析

(一)计划经济阶段

据相关历史实践了解到,计划经济市场下我国无论是产品消费支出还是资源生产提供均由政府部门事先计划安排,随后再将计划指令下达到对应部门机构,部门机构再将计划指令分发给具体性的生产运行等操作组织,这种经济体制直接决定了我国金融学不会有太大发展。从金融学理论角度来说,其可以积极吸收借鉴他国优秀实践成果和操作经验,然而因我国并不具备金融学发展的最佳环境,致使出现了理论较早而实践较晚情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谓是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为:“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环境为辅”、“将计划经济制度看做是计划和市场统一制度”及“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等,相应的金融学也随之延伸拓展,金融学实践应用频率也是愈来愈高。同时还可将金融学详细划分成财务学、银行学、证券学及行为金融学等多个组成部分,各个环节分工明确共同指挥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发展。除此之外,在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渐渐转变成横向窄、纵向浅趋势。由此可以了解到,我国金融学发展正朝着精细化方向前进,并且对金融学实践应用也是愈发重视,这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无疑有着十分积极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学面临的挑战

(一)内涵缺乏明确性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国内针对金融学方面的内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这也是我国金融学必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市场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金融学早已成为术语之一,在这种诱因的基础上,现阶段我们所谓的金融学不但涉及到此种定义,并且还能够为金融学未来发展趋势奠定基础。部分研究学者表明,我国金融学更注重围观,因此金融学最终所呈现出的内涵便会存有较强的为惯性,就如资本主义市场一般,因为金融学内涵出现的变化,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性也就愈发突出。借助对金融学词条内涵进行的分析与探讨表明,其中主要涉及到金融、财政与融资等多种内涵。部分研究学者针对金融学做出了进一步的划分,主要分成国际金融学以及货币银行学两个方面。与此同时,还将金融学与货币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以此让金融学和银行系统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然而对比其他先进国家所提出的金融学理论,与国内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理论之间存有一定的不同,或者说完全不一样,其他先进国家认为,在金融学之内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涵:首先,和投资学之间关联极为紧密的范畴。其次,企业之内具有较强特有性的金融体系。国内经济学者针对金融学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多数会将金融学划分到理财学的范畴之内,由此便产生了金融内涵与会计内涵界限不明的现象。

(二)学科理论缺乏前沿性

由于金融学自身内涵缺乏明确性,所以直接造成金融学理论缺乏前沿性的现象出现。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学经济体系内,主要涉及到国际金融学以及银行学两个方面,特别是展开宏观研究的过程中,多数都是把金融学归类于银行学之中。冉伟,无论是站在商业层面,还是管理学层面而言,金融学其实更倾向于金融与投资两方面,具有一定的微观性。如今国内在提出金融学理论的过程中,依旧需要建立在以往经济机制的基础上,然而却未对二者展开精准的划分,由此造成金融学研究长时间以来都处于较为局限的状态。

(三)专业知识未能与实际生活接轨

金融学一直以来都是和社会群众日常生活之间都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之一,然而在具体的研究之内却未遵循战略发展指导,其已拥有的金融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生产工作中,往往会应用到很多金融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然而在社会经济市场不断革新的影响下,金融学发展早已不能紧跟时代快速发展的速度,其所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我们实际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基于此种现况下,金融行业也便不能在市场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便会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出现。就如证券市场一般,若是想革新国有股现阶段的减持现象,同时革新与之相应的监督管理理念或者是依法指导等多项内容,那么则都需要在与之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辅助下所完成。以此若是金融学不能提供更为有效与准确的指导,那么其所面临的金融学问题也就不能获得很好的处理由此也就对金融行业的战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基础理论缺乏前沿性

就金融行業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金融学所具备的价值也正处于上升阶段。然而因为国内金融学中所设置的内容较为滞后,内涵定义缺乏明确性,知识体系建设较为粗糙,所以不但致使金融学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性的现象发生,基础理论缺乏前沿性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加之师资力量极为匮乏等多方面因素,都对金融学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学的发展前景分析

(一)金融学理论分科势必然愈发健全,更为注重学科交叉

就金融学理论现阶段的发展趋势而言,金融学日后发展方向能够分成宏观金融学、微观金融学与交叉金融学三种类型。首先,宏观金融学必然会更注重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未来建设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会在金融市场战略发展与设定、宏观经济制度编制与执行、金融媒介疏通及其管理等多个方面展现出珠联璧合的作用与意义。其次,由于微观金融学会涉及到投资学、企业金融以及证券市场微观体系三方面,而这都极易对市场主体能否持续发展、市场能否更具一定自律性与自主性、市场能否达到微观金融学相关理论前提的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并且还是重要基础。因此,围观金融学日后发展需要更具实际性以及高效性,同时何况有为微观市场的正常运行及顺利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最后,在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化的形势下,学科交叉必然是无法逃避的。将数学与心理学和金融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付诸实践,能够进一步展现金融思想工具由常规语言逐渐转化至数理语言以及心理现象。而这对日后金融市场开展科学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促使所生产出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体系运作形式与市场未来发展需求相一致,并且不断强化其可靠性。

(二)不断提升金融学专业人才团队培养力度

就国内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早已形成标新立异的特性,然而在国际与国内金融学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影响下,金融学早已与我们日常生活与生产工作之间的关联极为紧密,勇士互联网金融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由此表明,加大金融学教学及实践力度就显得极为关键。所以,在对金融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不能够仅仅的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对理论结合实际给予高度的重视,特别是现阶段金融学范畴以及金融市场之内的热门知识以及主要问题,都应该尽可能的积极面对挑战,学有所得,以此促使金融学专业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为丰富,职业道德良好以及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通过以上探讨,笔者认为国内金融学未来发展方向需要从实际、实践与学科结合等多方面着手,综合性发展。其获取的结果为:首先,促使国内未来经济学更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然后,促使国内金融学更具宏观性,确保经济运行的战略发展。最后,开展与金融学相关的微观研究,从所有细节着手,同时帮助优化系统建设及其发展。所以,在推动金融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正确应对金融学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有条不紊,从而才可以推动金融学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学的发展展望[J].金融经济,2017(018). 

[2] 张茹琪,王樱潮.关于金融学教学改革的观点与建议[J].经贸实践,2017(21):336-337. 

[3] 王程,余承谦,李振波, 等.金融世界观与金融学知识体系浅析[J].消费导刊,2019(13):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