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国演义故事梗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范文第1篇

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对于提高文学素养、发展思维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明确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等。”《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的瑰宝,有着很高的阅读价值。

笔者曾让高一年级学生试做了2013年江苏省的高考文言文考题,发现在三道选择题中,第七题错误率高达67%,超乎想象。学生对《三国演义》不熟悉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苏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四大名著中名著阅读部分规定的有《水浒传》《西游记》,而不包含《三国演义》,由于种种原因,中学师生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学生高一年级结束后面临文理分班,课业压力加大,阅读名著的时间甚少,文科生迫于附加题名著部分不得不读,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是相当吃力,而理科生没有语文附加题,势必又造成《三国演义》阅读的空白。所以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务必在高一年级切实落实《三国演义》的阅读任务,具体的阅读办法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要求

《三国演义》是一部鸿篇巨著,全书共一百二十回,达六十五万字左右。虽然明代蒋大器评价为“文不甚深”,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读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率,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阅读要求。

笔者在所教班级做了如下安排:在阅读时间上,主要利用周末时间,在校期间可以安排1~2节课。在阅读之前,补充一些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指导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每周要求阅读八回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做内容概括和内容点评。安排学生精读重点情节,指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全书阅读结束后,对一学期的阅读做一个总结,对阅读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以示鼓励。

二、方法指导,提高效率

面对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学生要想把握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是很困难的,看一遍两遍是不能达到效果的。所以教师必须在方法上进行指导,才能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粗读与精读相结合

读书之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略读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同时,精读和略读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三国演义》中重点情节有四十个左右,要求学生对这些回目要精读,其他一些回目可以粗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重要的内容有所侧重。

2.评论与原著相结合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留下很多研究文献。有些学生看完《三国演义》后,对其中人物的把握并不是很到位,从而对关于这些人物的情节也印象不深,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三国演义》人物点评类的著作或文章,像易中天的《品三国》、沈伯俊的《说三国》等,学生看了这些文章后,会对原著的人物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涉及此人物的情节也就掌握得比较牢固,阅读效率也就提高了。

3.影视与书本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多媒体辅助手段也进入了课堂,我们了解名著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了。关于《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主要有两个版本,即1994年王扶林导演的版本和2010年高希希导演的版本。此外还有很多与《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情节有关的电影电视。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在电视上开了关于《三国演义》的讲座。这些对阅读《三国演义》原著是很好的补充,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故事情节,加深印象。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要制定计划,明确阅读任务,也应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为了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尝试组织以下活动:

1.读书汇报课

教师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针对本周指定的阅读内容进行一次交流。在这一节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抢答题:“紫髯碧眼好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指的是何人?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哪五位?提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抢答,既检查了知识,又活跃了气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也可以讨论交流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排演三国课本剧

《三国演义》是中学课本中最适合排演课本剧的小说之一。小说中的历史名人很多,诸葛亮、曹操、刘备等数不胜数。小说的经典故事也多,例如《隆中对》《走麦城》《煮酒论英雄》等,课本剧资源极其丰富。让学生当一次演员,切身体会一下人物的思想性格,对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帮助很大。笔者曾指导学生排演了课本剧《隆中对》,学生写剧本,挑演员,琢磨演出表情、动作,演完之后,所有演员对自己所演角色的思想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情骤升。

3.三国知识竞赛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范文第2篇

语文教学离不开文本,经典名著是很好的文本,不管是小学语文教材还是中学语文教材,都有名著故事或名著原作。在小学阶段,教师、学生与名著打交道是难免的。但是,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据我在本校的调查发现,名著阅读量少得可怜,以我国四大名著为例,我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我国四大名著名称及作者的熟悉程度,六年级65%,五年级47.6%,四年级38.5%;学生对四大名著一些次关键人物情况的熟悉程度:六年级54.3%,五年级37.6%,四年级26.4%;学生获得四大名著知识的途径:影视作品43.4%,网络41.2%,小故事15.2%,原著仅占5.2%。这一结果令人吃惊。吃惊之余,我们发现,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现状呈现出阅读文化快餐的形式;以观看影视作品代替原著阅读;以名著研读成果的阅读代替原著阅读;不阅读等问题。

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一是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冲击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理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小学生逐渐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我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网络小段子、微信阅读占72.3%,经典名著仅占2.3%。这与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与经典名著需要慢读细品的阅读要求有很大差距。

二是名著写作的时代背景与当下小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很难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许多经典名著写作的时代距今数百年,最近的也有上百年,现在的小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状况。比如,有小学生提出“唐朝的长安距西天有千万里之遥,为什么要派专人取经,佛祖完全可以通过QQ传过来呀”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

三是学生欣赏能力有限,驾驭不了名著。名著的美隐于字里行间,常常需要掩卷沉思才可以体会到。学生急于求成,很难发现名著的美,所以不懂得欣赏,也就发现不了名著的魅力,丧失阅读兴趣。

四是语文教师缺乏引导。我所在的中心小学,许多教师都尝试过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但是教师所做的大多是任务布置,比如,暑假要求学生阅读一本名著,撰写几十篇读书心得或者读书笔记。我发现好几名学生的读书笔记根本不是自己写的而是源自“百度”,是抄袭,这就说明,学生连原著的面都没见,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东拼西凑,毫无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指导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小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更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我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把握学生阅读指导的深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因个性特点、知识结构、成长阅历的不同对同一部名著、同一个主人公会有不同的评价、不同的认知。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求他们品读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对个别极为突出的学生还是不成问题的),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就应该有所区分,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生而言,只要能复述故事梗概、对主要人物进行初步评价就可以了。对于稍微突出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如在《三国演义》的阅读指导中,针对班级阅读功底较为扎实的三名同学,我提出了比较阅读的要求,要求他们把《三国演义》的部分章节与《三国志》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文学形象与历史人物形象并不是一回事,甚至还有学生发现《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是虚构的。

二是营造阅读经典名著的良好氛围。阅读永远不是一个教师、不是一个学生的事,而是全班、全校的事,只有发动更多人去促进、去支持,名著阅读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基于以上认识,我率先在班级举办读书节活动,并以此为契机,主动请缨,承办学校读书节活动。在读书节活动中,我发动语文教师做阅读心得体会、阅读方法的专题报告,同时举办学生论坛,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分享交流的平台,通过一番努力,学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许多学生由不敢阅读名著转向积极走进名著,还有一部分学生由最初的驻足观望转向积极参与,学生论坛由原来每次只有三两个学生发言到现在学生要求上台的人数倍增,致使我们不得不采取排队的方法组织,学生由原来的发言三五句就冷场到现在不得不限制发言时间。

三是组织相关活动,引领学生步入文学名著的殿堂。我不认为兴趣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由于名著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和当前小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天壤之别,这就容易出现名著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名著,我们要采取除了培养兴趣之外,还要激励学生走进名著、阅读名著、鉴赏名著。如我们借鉴汉字听写大会的做法,组织语文教师从《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些距离当今生活比较接近但又不同于当今生活的一些词汇作为汉字听写大会的题材,为了在汉字听写大会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证明自我,许多学生自觉走进名著、了解名著、阅读名著,在学字词的过程中把自己融入名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范文第3篇

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语文高考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列入考试范围。

高中小说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小说课外阅读有效开展尤为重要。

一、高中小说课外阅读现状

一年来,我们通过对高二学生名著阅读现状的追踪问卷调查,主要有如下表现。

1、阅读目的

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应付高考而读,为数极少的学生能够自觉阅读名著。

2、阅读时间过少

大多数同学是利用课堂时间来阅读名著,除此之外的时间少。

3、阅读的方法简单

大多数学生都是采用跳读式,只记下大致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

4、影响学生阅读名著的因素

高二学生普遍认为看名著是有必要的,但是学业压力大,时间精力有限,书山题海还应付不过来,何谈读那些修身养性的“名著”。虽然高考考试迫在眉睫,但是,到高三再突击就可以,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开始阅读。

二、高中小说课外阅读指导途径

1、制定名著阅读计划

小说课外拓展阅读从内容看,仍然是阅读教学,但从形式看应属于语文实践活动领域,在实践中,可借鉴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

阅读计划安排: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

必读书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

必读书目:茅盾的《子夜》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营建课外阅读氛围

①教师引领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拿出来与同学们传阅交流。并由几位同学专门管理,同时借鉴“图书馆”管理制度,规定借阅期限,让学生在“书非借不能读也”中开展课外阅读。

②举办“阅读交流会”。引导学生体味名著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通过名著导读课或者是赏析课介绍故事梗概,讲述人物命运,赏读精彩片段,分析文本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等,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和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外去阅读原著。

让同学们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吟诵名著精彩片断,交流课外阅读体会,让心灵直接对话。教师要善于点拨答疑,巧于设问激励,同学们在获得更深层次理解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锤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境界得到提升。

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在欣赏他人的同时自我激励,学习借鉴其他同学长处,增强阅读鉴赏能力。在这种氛围中,每位同学都竭尽所能,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学生自主性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课外阅读的有效落实。

3、拓展阅读指导

①根据学情,对小说课外阅读任务进行分层次,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配不同的阅读任务。

②教师设计一份“课外阅读卡”,卡片内容包括:课外阅读时间、书名、作者、情节梗概、人物点评、品味赏析、收获感受等。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做好读书笔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习惯。课外阅读作笔记,应成为高中生熟练掌握的阅读方法。通过定期检查阅读卡,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锻炼学生的课外阅读意志。

③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原著。鲁迅曾指出,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烂肉”、喝“酸酒”长大,是可能成为畸人的。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方法以及那些所谓“速读”、“精读”式的“二贩子阅读方法”是有害无益的。对文学名著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这里应注意不能要求学生只读“名著导读”和青少年版本的名著简缩本。要求学生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向整本名著作扩展,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来加强对局部的理解。立足课内,带动课外,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拓展辐射。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与文本充分对话,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自主分析感悟能力,自主欣赏评价能力,自主吸收迁移能力。

④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的指导影响着课外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收获不大,阅读的积极性就会减退,如果阅读方法得当,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阅读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

⑴顺蔓摸瓜法

示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人物庞杂、事件琐细。阅读时如果以几次大的战役、有名的计谋、三大阵营的关键人物为主线带动整部小说,则能做到要点明晰。

以人物为主线示例如下:

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

刘备:性格特点———宽仁爱民、知人善任、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

主要故事情节———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摔阿斗、白帝城托孤等。

关羽:性格特点———“义绝”形象,忠义、勇武、高傲、刚愎自用。

主要故事情节———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

张飞:性格特点———粗豪爽直、勇猛、粗中有细。

主要故事情节———怒鞭督邮、断喝长坂桥、智取瓦口隘。

Ⅱ、诸葛亮:性格特点———“智绝”形象,竭忠尽智、小心谨慎、鞠躬尽瘁。

主要故事情节———定三分隆中对策、博望坡出奇制胜、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智取陈仓、失街亭、空城计、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

Ⅲ、曹操:性格特点———“奸绝”形象,奸诈狠毒、胆智超人、有雄才大略。

主要故事情节———徐州屠城、水淹邺城、华佗被害、近待被杀、误杀吕伯奢一家、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等。

⑵纲举目张法

示例——《复活》精彩情节

Ⅰ犯下罪孽 Ⅱ绝望堕落 Ⅲ荒诞庭审 Ⅳ定罪流放 Ⅴ请求宽恕

Ⅵ罪恶上层Ⅶ走向决裂 Ⅷ收获真爱 Ⅹ灵魂复活

4、创新小说课外阅读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小说拓展阅读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必须创新评价方法,确保课外阅读顺利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的开始部分设置“五分钟说名著”环节,学生复述情节并谈自己的个性化的鉴赏感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专门开设小说拓展阅读成果展示课,让学生推选出活动主持人,开展精彩片段朗读、读书报告、观点辩论、知识竞赛等活动。

在评价目的的方面,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变为强调促进发展,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确保每一位同学阅读能力有实实在在的提高。

在评价过程方面,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强调过程,评价应侧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阅读良好习惯及持之以恒的阅读意志。

三、讨论与思考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范文第4篇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使之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儿童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童话、寓言及关于英雄人物的注音读物。他们不仅喜欢读,而且喜欢讲给别人听。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不仅要是此类读物的热心读者,而且要积极推荐,引导学生去阅读。中高年级则应将学生的兴趣引至名人传记和科普类读物上,结合语文课的学习,相机推荐适合他们“口味”的书目,鼓励他们课后自由阅读。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冰心、鲁迅、季羡林、、叶圣陶等名人,教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热爱读书,争取成为名人,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乐于进取。

二、提示课外阅读方法,使之会读

课外阅读既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又是课内阅读的补充,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

1.教给阅读方法。

学生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还需加强指导。每节阅读指导课上精读一两篇读物,教会学生从整体入手分三步读书:初读,归纳主要内容;速读,质疑解疑;细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释词。告诉学生在自由阅读时,不仅可以连读、略读,而且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跳读,如二年级能把200多页的书在放学以后几小时就看完,有的孩子就是挑最有趣的情节跳读的。

2.明确阅读要求。

让学生明确不同体裁的读物有不同的要求:童话、寓言重在明理;历史故事重在明晰故事梗概;诗歌重在通过诵读体会其意;科普读物应明白书中的科学道理。还要求学生对各类文章中精彩的重点段,要理解、会背诵、会仿写。这样既能为写作打下基础,又能提高理解能力。

3.养成良好的习惯。

必须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随时把文章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好的诗文、语句、段落力求熟记成诵;对于一些让自己感触很深的,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成读后感,使读书笔记成为存储知识的宝库。

三、指导选择课外读物,使之想读

国家虽然对出版物有明确规定,但形形的书刊仍在社会角落泛滥,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这就要求教师时常向学生推荐富有启发、教育意义又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书籍,让学生与好书为伴,“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标中的语句)。

1.针对学生个性,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有选择性地确定阅读书籍。选择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读物,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加强同课本的联系。如学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滴水穿石的启示》、《诺贝尔》等一组文章后,学生感受到了主人公那种不屈不饶、持之以恒、不向命运低头的高尚品质,于是我推荐学生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并写出读后感,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选择同课堂学习联系紧密的文章阅读,学习的效率事半功倍。

2.与时俱进,感受现代儿童文学的魅力。

浩瀚的历史长河,留下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名篇,我们要引导孩子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但也别忘记与时俱进,引导孩子读一读现代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关注现代生活。于是我利用学校图书室内的一些图书资源,推荐孩子读一读现代感很强的,如黄蓓佳、杨红樱、曹文轩等的作品,如《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班长上台》……这些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主人翁丰富的内心世界很容易吸引孩子。学生和小说中主人公共处一个时代,经历同样的事情,在情感上极易产生共鸣。

在读好《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名著及其它名著的同时,也要读一读现代儿童小说,感受时代的气息。

3.背诵古诗词,感受诗词魅力。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动画创作及其市场的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动画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行了深入、科学的分析,并从观众心理需求、动画创作及国际动画市场方面,探索了动画创作随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现代动画 观众心理 创新 途径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技、文化、艺术思想、信息传播等因素,使动画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涉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主要文化艺术形式。现代动画业面对国家、地区和国际市场,在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行业及市场在不断扩大,并形成国际性市场竞争的局面。动画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为观众带来了愈来愈广阔的选择空间,观众愈来愈显现出其市场引导性的重要作用。对动画制作行业来说,有观众就有市场,就有效益,就有发展,而占有观众越多,其市场就越大,效益就越好,发展就越快。这样,动画制作者就将竞争的目光投向观众,了解、分析观众的心理需要,以便在制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成功率。我国动画具有民族思想情感及独特的水墨画形式,创造了中国动画的辉煌,但面对国际市场、动画强国,还要进一步发展。要发展就要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通常了解观众心理需求的方法有采访、调查问卷等。动画制作前期,在策划阶段,编剧、导演和美术设计所起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片子、不同的策划思路有所不同。从动画的题材、主题思想、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观后感等方面,对不同年龄、职业、知识层次的观众进行调查,并用统计的百分比确定观众的相关心理需求状况。这种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可以确定一个地区、国家观众的心理需要,也可以从中探寻国际观众的心理需要趋向,对动画制作大有益处,但由于调查限于地区、国家,就不能代表国际市场的所有观众。所以,调查、了解、分析现代动画观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面对国内、国际市场,面对全球观众,面对全人类的文化、艺术、生活及观众对动画片的心理需求现状,从根本上分析,寻找观众对动画片的心理需求。怎样的动画作品会受到世界观众的喜爱,这是分析认识现代动画观众心理需求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国际优秀动画受欢迎的现状以及对观众思想深层的分析,可以看出,优秀动画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为观众提供了人类精神生活共同需要的文化艺术思想内涵,即观众从动画作品中获取的智慧、知识内涵,享受的愉悦,感受的美术、音乐同现代科技结合所产生的文化艺术美感等。在此前提下,年龄、职业、知识层次、民族、民俗、宗教信仰等都不会成为观众接受动画片的障碍,各种思想、情感、精神都可以在动画片中表现,使动画制作者创作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优秀作品。观众对动画片的心理需求可分为智慧性、知识性、愉悦性和欣赏性。

一 智慧性

中国人讲“开卷有益”,其实各种优秀的文艺作品都会给人带来“益”。当动画片普及到全体社会成员时,观众都有意或无意的要求从中认知智慧性的思想、方法。我们看到的经典动画《阿凡提的故事》、《聪明的一休》、《三国演义》等,观众就可以在认知故事情节中感受相应的智慧思想、方法,以充实自己的精神、思想,提高认知能力。正是观众的这种需要心理,作品中的思想、方法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如阿凡提买巴依家的树荫,剧中的巴依都感到奇怪,阿凡提为什么要买树荫呢?这一别人想不到的智慧之举,牵引着观众的心。人们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时就找一休想办法,聪明的一休总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妙法,但当一休面对新的疑难问题时,人们就会产生这样的悬念:这一次一休能想出怎样的好办法呢?这种智慧性的悬念同样吸引观众。同样,诸葛亮当上军师,调兵遣将,施展其军事智慧、才能时,关羽等人不服并怀疑,这就为观众埋下了拭目以待的伏笔。这种吸引观众心理,使观众热衷观看的现象,是观众对智慧性需要的反映。人们往往还会将其智慧性的情节口头传诵、议论,这样,动画片中的智慧思想、方法,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人们的智力水平,增强了人们分析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一从看动画到现实生活的认知性变化,更加深了观众对相关动画作品的肯定、喜爱。

二 知识性

一件优秀的现代设计总是形成和传递大量的有效信息。动画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支撑下,以其独特的艺术功能反映人类文化思想、社会生活。动画片的题材已穿越了历史的、未来的、现实的时间、空间。动画片将人类的、动物的、植物的、机器人的以及神仙鬼怪等艺术形象,以离奇古怪而不乏创新性的故事情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人们看到了各种各样题材、主题、内容、思想、情感形式的动画片。丰富多彩的动画片使观众大开眼界,人们可以看到自然、社会的历史,甚至恐龙的生活画面,可以看到未来时空的科幻情景,现实生活场景以及相关的神话、童话、寓言故事、文学名著等。由于动画反映知识内容的广泛、全面性,人们观看时的认识范围也相对广泛、全面。这是现代观众关注动画的根本原因。观众通过观看《三国演义》、《封神榜》可以了解周王朝建立及三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故事等;《女娲补天》、《海力布》、《渔童》可以让人们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以及人对自然、人类社会的思想情感;《草原英雄小姐妹》反映现实生活中草原少年在暴风雪中保护集体羊群的故事情节及其高尚的思想、精神品质。反映未来时空的科幻作品,国外的居多,如美国的《机器人总动员》,将观众的认知视野扩展到未来的宇宙时空之中。由文学作品改编的《西游记》、《聊斋》、《堂吉诃德》、《白雪公主》等作品,可使观众通过动画片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背景、题材、主题、思想、内容等知识,提高文学知识水平。这些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人们对作品中知识性内含需求的具体表现形式。《西游记》中的唐僧以善为本,为取真经,在西天路上经受八十一磨难,唐僧师徒与妖怪搏斗的情节都非常精彩,深受观众喜爱。观众看《堂吉诃德》就能了解西班牙这一文学名著的故事梗概,其中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在践行骑士道的过程中,有一系列滑稽、可笑、有趣的事情。美国动画《唐老鸭和米老鼠》具有很强的喜剧性、娱乐性,其中就讲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及比赛项目的相关知识。这些片中的知识性内容都是观众所需要的,因而其艺术形象、故事情节就受到观众的的喜爱。观众往往将看到的知识同自身的认识、阅历结合,就能加深理解,提高知识水平,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好处。

三 愉悦性

动画艺术具有赏心悦目的娱乐性特点。早期动画是让儿童在观看中产生认知性的愉悦感,从而快乐地成长。现在动画反映的题材范围、美术技术水平、观众的欣赏认知水平等,均促使动画艺术的愉悦品位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显著。社会发展的速度使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放松,调节身心,保持健康的心态,以适应社会活动的需要。在看动画片时,其愉悦性有利于观众的身心健康。前面谈到的智慧性、知识性就可以在观众思维认知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当观众看到动画片中的人物用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时,会同他们产生共同的愉悦感。如阿凡提买树荫教训巴依的结果;一休白天打灯笼,以蜡烛燃烧的多少为新佑卫门找宝刀的事情;年幼的曹冲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等,让人愉悦。同样,当人们认知了某方面的知识、道理,并有所感悟时,会产生满足性的愉悦感。如人们通过动画片了解《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堂吉诃德》等文学作品的内容时,就会有这种愉悦感。当吸引观众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感发展到质的变化时,也会给观众带来愉悦感。如《西游记》中唐僧揭去如来佛的符咒解救齐天大圣并收为徒弟,猪八戒由祸害高老庄的妖怪变为唐僧徒弟时的情节以及《猫和老鼠》中猫成了秃鹰的“家庭主妇”,在鸟巢给秃鹰孵卵织毛衣的情态等,都给观众愉悦感。现代科技使动画的视听性娱乐特点更加显著。观众首先接触到的是动画的造型、背景、色彩、音乐、歌曲等,这些都是动画表现智慧性、知识性必备的艺术形式,同时能直接带给观众以视听觉的愉觉。这是动画吸引观众,观众喜欢动画的直接因素。优秀动画往往将其造型以片头或招贴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传递动画愉悦性信息,加深观众对动画造型的印象。美国迪斯尼创作的唐老鸭和米老鼠的造型是现代的,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唐老鸭和米老鼠》的背景及其色彩为其喜剧性动画活动提供了艺术空间、情感氛围,可使观众通过视觉感受艺术真实性的乐趣,增强喜剧效果。动画中好的音乐、歌曲同样能带给观众欣赏性的愉悦感,其中典型的音乐歌曲会被青少年口头传唱。

四 欣赏性

现代科技作用下的动画艺术具有美术、音乐、造型动态等欣赏性内容,观众通过视听及欣赏性思维享受其艺术美带来的愉悦。中外动画艺术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如历史人物诸葛亮、关公,神话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哪吒、龙王,民间故事中的阿凡提、一休,科幻故事中的机器猫、黑猫警长、变形金刚以及唐老鸭、米老鼠,蓝精灵等形象。观众对动画造型的欣赏,往往同其故事情节联系,欣赏的内容丰富而且情感深刻。人们自古以来就想着让图画动起来。这比拍电影电视剧的历史久远的多。现代动画在相关科技的作用下,背景与剧情配合紧密,体现了动画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的艺术典型性和真实性。如《牧笛》、《山水情》中的山水景色具有空旷优雅、自然秀美、意境深远的特点;《猫和老鼠》的背景色彩使猫和老鼠表演的喜闹剧更具有娱乐性的特点,景色真切美丽,观赏性强的还有《白雪公主》、《鼹鼠的故事》等。音乐及歌曲是现代影视的重要元素。音乐、歌曲可以悦耳动听,增强动画的娱乐性和欣赏性,又可揭示主题,提高作品的文化艺术品位。《鼹鼠的故事》、《白雪公主》、《僵尸新娘》等动画中的音乐歌曲具有自然、优美、动听、抒情,同背景、故事情节和谐统一的特点。现代科技手段支撑的造型动态,使欣赏性更具有现代特色,如《猫和老鼠》中飞翔猫的动态画面;猫看到老鼠又变成白色时,两只眼睛夺眶而出的特殊动态画面以及《僵尸新娘》中的鬼魅色彩的动态等。如果从动画片整体的角度看,还可以从作品的智慧性,知识性,艺术性等方面,鉴赏动画题材、思想和形式。正因为观众需要欣赏动画的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及包含的相关内容,为了满足市场,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国内将一些相声、小品、公益广告以及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都以动画的形式再现给观众,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可见,动画的欣赏性很重要,观众很需要。

五 结语

现代动画制作者要创造面向国际市场的优秀作品,就必须对现代动画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行科学分析,使动画创作朝着国际观众所需要的方向发展。现代优秀的动画作品,在满足观众需要及受到观众欢迎的同时,体现了作品的使用价值和作品的市场价值,并产生了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Birthday Boy》导演Sejong Park说:“我希望观看这部影片的所有人,不论富贵还是贫穷,都能够感觉到一些人性的东西,这也是我的目标所在。”科学地分析现代动画观众的心理需求,根据观众的心理需求创作优秀动画作品,是现代动画创作的有效途径。这一途径符合动画艺术本身及其市场的发展规律。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经济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画创作也要不断分析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观众心理需求,并不断创作新的、优秀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川、武寒青:《动画前期创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3] 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