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历史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教学形式;教法;生活

现如今的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是愈来愈紧密了,历史并不单纯在学术研究、教学和考试中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更多是在生活中有所表现。比如大量与历史有关的影视剧、文学作品,甚至电子游戏都有历史的影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的教学中,让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明白什么是真实的历史,什么是艺术作品。因此,中学历史就应该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以及创造和更新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能力的过程。

现今,中学历史又进入了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把火热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课程资源,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根据这一理念,各个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大量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内容。

但是历史“叙述的是人类社会的前天和昨天,说明人类社会的今天,研究和探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是过去生活的重现,包含着思维品质、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作为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历史学科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生活化。中学历史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体系建构上改变了以往高中历史课程按照编年体编排的形式,整合人类社会“三大生活”并使之协调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各领域的发展进程,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历史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历史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

而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是开拓生活化的历史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还要在立足于新课改的基础上,使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面向真实世界,教给学生有生命的、有生活的历史。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知识、建构生活知识、提炼生活经验,不断积淀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的经验,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这是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的职责现在应该是越来越多激励,越来越少传递知识,应该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形式来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情景模拟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等。

情景模拟教学是以情景体验为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分为四步模式:创设情景,使学生接受表象;亲历体验,使学生得到感染;感悟内化,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提升;激励践行,使学生从情能转到智能发展并付诸行动,如讲述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模拟一幅历史画面,让学生演绎“危局”:“留”会造成什么后果?“走”会造成什么后果?走哪步棋更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学生自主演绎后,教师再进一步“借题发挥”,我们做事能否感情用事,应以什么作为标准?引导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谈起。

问题探究式教学则是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同样地分为四步模式:问题生成,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主动探究,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问题;成果交流,使学生学会互相合作,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反馈延伸,开拓学生的视野。问题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十月革命时,教师可以联系有人针对苏联解体这一事实断定十月革命不是一次正确的历史选择这一论断提出探究问题:“你认为十月革命是正确的历史选择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时最好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则活动在学生中间及周围,巡视和指导学生,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互相交流完成果时,教师可进一步延伸提出:“为什么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只走了短短的70多年就解体了,而中国至今仍发挥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中学历史教学范文第2篇

英文名称:Reference Teaching To Middle School History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2198

国内刊号:61-1036/G4

邮发代号:52-2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中学历史教学范文第3篇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结束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6.2.

[2]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3]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袁英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汇2008.7

[6]余伟民历史教育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学历史教学范文第4篇

传统历史教学缺乏直观感染力,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新课改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课堂教学上主要表现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本文就这一话题作一些浅短的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学习兴趣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相关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其作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工具。”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在“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的背景下,应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实现当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整合,使中学的历史课堂更丰富、更新颖、更有亮点、更有特色。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是大势所趋

中学历史教育的职责在于培养广大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国民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然而,传统历史教学模式往往会忽视深层次的素质教育,除了历史教材缺陷、教师主观意识不足等方面原因,历史教学手段的单调、教条,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限制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是一个无限的知识数据库,音色兼备,界面直观,高速传输,链接灵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融入这些先进性手段。历史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可以将课堂上难以讲述的历史概念、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历史地图等,按照类别到有关网站查找、补充相应的资料,收集教学中需要的图像、文字、音频等材料,甚至可以将这些任务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去完成,这样丰富了历史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在讲述概念、介绍史实、研讨史论方面更加准确到位,生动具体,从而在有限的一节课里,让学生多角度、大容量地获取历史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学校园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投入,大多数中学已基本普及了计算机网络,这给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平台。校园门户网站的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的积累,为广大中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了可行性。另外,中学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在逐渐提高,通过寒暑假期间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计算机水平也是中学教师评职称的重要指标之一,广大中学教师高度重视,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动力很强。通过平时的计算机学习或技术培训,广大中青年教师已掌握多种计算机软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比如Flas,PPT课件,Office办公软件等,在实践中积累了设计、制作、演示教学软件的经验,对于网络上收集教学资料驾轻就熟,甚至已创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或博客。

三、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了以往历史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枯燥,使之丰富化、形象化、趣味化。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给学生带来感觉上的新颖,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多种信息融于一体,以动态的影像或互动游戏来展示教材上的历史知识,调动学生全程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了历史知识传授的效果。中学历史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使历史课堂发生质的变化。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融入新方法、新见解,使得每节课有特色、有新意,学生乐于上历史课。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化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和任务发生了改变,从以往的单向传授知识,变为了在精心制作课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搜集学习资料,然后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分享成果、交流心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这对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前需做大量的铺垫性工作,要有扎实的历史功底和综合能力,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能结合学生实际,做到“有教无类”又能“因材施教”。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的工作重心是设计一份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教案。设计课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不能把展示教师个人能力放在第一位。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脱离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初衷。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人机交互功能。通过课堂上师生交流,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课前是否准备充分,学习效果是否改善。在历史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过分地用“人机对话”替代“人人对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是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但是归根结底,评判一节历史课是否优秀的标准最有说服力依然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过分追求多媒体资料的新奇而忽略学生的实际学情,不能过分追求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效果,不能过分添加繁杂的资料而让学生眼花缭乱。过犹不及,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应把握适当的尺度。

中学历史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历史课 教学设计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教科书改革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应多样化、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1]221新课改要求现代教师转变原有的教材观,由“教材的执行者、照搬者”转变为“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教教材”,视教科书为《圣经》,视教学为“颂经”,教材成为学生必须全部接受、权威性的“物”,教科书内容成为教学的全部和归宿。[2]180新的教学理念,解放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又为教师提供了创造和发挥的空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不为教材所束缚,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地活用教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一、中学历史课中的教学设计思考

历史教学设计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及相关的客观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在提供精选的优质历史学习资源基础上,设计一个完整的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3]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设计采用直观演示、人机交互、实时操作等形式可以图文并茂、声情兼具地再现历史知识情景,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意识。现如今,中学历史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开展教学设计已成为课堂中的普遍现象。近期,笔者听了一位年轻历史教师的试讲课,讲的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中《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节,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的方式实施教学,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均做到了有效把握并取得不错的课堂效果。不过,笔者发现其教学设计的逻辑顺序并没有摆脱原有教材设计框架的束缚,依旧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造成讲课内容在前后衔接上给人以时空的割裂感。在此之前,笔者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以往本课的教学课件无一例外地遵循教科书的设计思路,没有做相应的调整。

笔者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重新思考。本节内容是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的开篇,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子目:“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主要讲述1840年以来,中国在列强入侵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其中“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在1895年之后,而美国1899年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时间又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如果按照教科书的逻辑顺序讲授新课,那么顺序应该如下:、中日、(1900年)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结束。讲完1900年的“”后再回过来讲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政策”,势必造成学生历史时空概念上的混乱。那么如何进行有效设计使内容连贯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跳出教材的原有框架,发挥创造性思维,对教材进行从组、再利用,实现对教材资源的二度开发。笔者以为,完全可以打乱教科书的固有顺序将两个子目的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依照事件发生的时空顺序进行合理编排,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通过上表内容的对照,本课的教学逻辑顺序一目了然。那么前后内容如何更好地衔接起来呢?笔者特意在“中日”之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东亚小国的日本竟然打败了庞大的清帝国,这会给西方列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通过学生讨论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及后续“门户开放政策”,整个教学过程就可以顺利地开展。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清晰的时空逻辑概念,按时间顺序可以很容易掌握历史史实的整个发展过程。同时,以时间为线索的记忆也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复习。《纲要》指出,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历史教学设计别要强调学生认知规律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如果为了突出某一特定的历史场景而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或违背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则无益于教学。[4]17在本节课中,教学设计顺序的调整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思路的简单转换,而是关乎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角色的认知,否则即使教学思路再清晰,整个课堂教学也不会有较大改观。教学具有创造性,有效更新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巨大飞跃。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人讲:“如果把一堂课作为一场戏,教学设计则是一部具有可操作性的分镜头剧本。”教学设计作为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重要桥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对教科书旨趣的深刻领会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整、补充、创生,尊重历史教科书的地位和价值,脱离历史教科书盲目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会矫枉过正。教科书应成为开放的资源,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和生长点,切勿成为教材体系的复制者。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强调由“教本教材”①向“学本教材”②转变,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以往奉教科书为主的教学设计已不再适应变化了的课堂教学实际。新的教育理念能够为教学设计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和自主探究,并要求将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学习和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原有经验(即学习起点)、学习风格、态度和认知特点,并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情境和支架。[5]8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习惯以“教材为中心”,唯教材是举,教学设计完全囿于教材的编纂体系,死板而僵化,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弱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被忽略。较传统教学设计而言,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现代教学设计已发生巨大变化。例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不再像过去那样,按照教科书的编写顺序将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一讲到底。相反,教师先呈现事件发生的过程,让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去追寻原因的出处和事件结果的影响,在过程中学习、理解、记忆和体验并感悟历史发展的脉络,既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又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充分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运用教学技术和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教学设计是一门有机融合了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应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都非常强的系统科学,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一门系统科学,其必然牵涉众多教学要素,如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者的特征、教学目标等。因此,教学设计要用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对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设计者首先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并以此为起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确定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6]5如果我们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认识不足,单纯地依据教科书内容实施教学,就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不断反思,时时评判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及认知水平,贴近现实。课堂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应该是生活的应然状态。[7]109《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使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真实的世界,做到教科书选材的生活化。[8]167-168历史教学设计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学生也会主动地学习,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历史的真实与魅力。

四、结语

教无定规、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启发教师要学会领悟、联系、转化,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往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于不觉间习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本意就在于此。

注释:

①②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6-27.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教育和教师工作资料汇编(2001-2007)[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1.

[2]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80.

[3][4][[5][6]何成刚等.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