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结构设计论文

钢结构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钢结构设计论文

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钢结构现场施工

1.前言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公布以来已经快三年。这几年,这类工程发展,《规程》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也陆续听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今冬雨水较大,降雪较多,有些地方雪特别大,结构压坏恐怕很难避免,但有的地方雪不大房子也有垮的,漏水的更多。最近某厂屋顶漏水解决不了,找到钢结构委员会来了,不是雨水,是冷凝水,以前还没有碰到过。另外,也看到一些工程,有的框架梁太细,令人担心,遇到大雪很可能出问题。有的骨架立起来摇摇幌幌,没有支撑,说装上墙板就好了,好象有了墙板就可以不要支撑。现在排架多起来。用钢筋砼柱、轻钢梁,造价较低,但有的严重不合规定。现在是市场驱动,有些企业搞承包能省就省,尽量压低造价,管它是否符合规定。有的连规定也不清楚。利用开年会的机会,结合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就门式刚架房屋设计施工中的问题,作一个发言,抛砖引玉,希望和与会代表交流,取得一致看法。

2.设计方面

1)屋面活荷载取值

框架荷载取0.3kN/m2已经沿用多年,不打算修改。但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板和檩条,其活荷载要提高到0.5kN/m2。《钢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不上人屋面的活荷载为0.5kN/m2,但构件的荷载面积大于60m2的可乘折减系数0.6。门式刚架一般符合此条件,所以可用0.3kN/m2,与钢结构设计规范保持一致。国外这类,要考虑0.15-0.5N/m2的附加荷载,而我们无此规定,遇到超载情况,就要出安全问题。现在有的框架梁太细,檩条太小,明显有克扣荷载情况,今后应特别注意,决不允许在有限的活荷载中“挖潜”。

2)屋脊垂度要控制

框架斜梁的竖向挠度限值一般情况规定为1/180,除验算坡面斜梁挠度外,是否要验算跨中下垂度?过去不明确,它可能讲课时说过不包括屋脊点垂度。现在了解到,美国是计算的。他们作框架分析,一般是将构件分段,用等截面程序计算,每段都要计算水平和竖向位移,不能大于允许值,等于要验算跨中垂度。跨中垂度反映屋面竖向刚度,刚度太小竖向变形就大。要的度本来就小,脊点下垂后引起屋面漏水,是漏水的原因之一。有的工程由于屋面竖向刚度过小,第一榀刚架与山墙间的屋面出现斜坡,使屋面变形。现在打算做个规定,刚架侧移后,当山尖下垂对坡度影响较大时(例如使坡度小于1/20),要验算山尖垂度,以便对屋面刚度进行控制。

3)钢柱换砼柱

少数单位设计的门式刚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轻钢斜梁组成,斜梁用竖放式端板与砼柱中的预埋螺栓相连,形成刚接,目的是想节省钢材和降低造价。在厂房中,的确是有用砼柱和钢桁架组成的框架,但此时梁柱只能铰接,不能刚接。多高层建筑中,钢梁与墙的连接也是如此。因为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虽然构件可以通过配筋承受弯矩和剪力,但在连接部位,它的抗拉、抗冲切的性能很并,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松动和破坏。还有的单位,在门式刚架设计好之后,又根据业主要求将钢柱换成砼柱,而梁截面不变。应当指出,砼柱加钢梁作成排架是可以的,但将刚架的钢柱换成砼柱,而钢梁不变,是不行的。由于连接不同,构件内力也不同,要的工程斜梁很细,可能与此有关。建筑结构是一门科学,如果不按科学办事,是要吃苦头的。今后国家要执行建筑法,实行强制性条款,违反其中一项,出了工程事故,是要受罚的。

4)檩条计算不安全

檩条计算问题较大。檩要是冷弯薄壁构件,受压板件或压弯板件的宽厚比大,在受力时要屈曲,强度计算应采用有效宽度,对原有截面要减弱,不能象热轧型钢那样全截面有效。有效宽度理论是在《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技术规程》中讲的,有的设计人员恐怕还不了解,甚至有些设计软件也未考虑。但是,设计光靠软件不行,还要能判断。软件未考虑的,自己要考虑,否则就不需要高级工程师了。再有,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强度计算要用净断面,忽略钉孔减弱。这种减弱,一般达到6-15%,对小截面窄翼缘的梁影响较大。刚架整体分析采用的是全截面,如果强度计算不用净截面,实际应力将高于计算值。《规程》3.1.7条规定:“结构构件的受拉强度应按净截面计算,受压强度应按有效截面计算,稳定性应按有效截面计算,变形和各种稳定系数均可按毛截面计算”。曾有人问,这条规定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人再提这样的问题,我想问他,钢结构学过没有?因为这是钢结构的基本概念问题。如果这样的问题都签不出,说明他还不具备钢结构的设计资格的。有的单位看到国外资料中檩条很薄,也想用薄的。国外檩条普遍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但我国低合金钢Q345的冲压性能不行,只有用Q235的。人家是按有效截面计算承载力的。如果用Q235的,又想用得薄,计算时还不考虑有效截面,荷载稍大时檩条就要垮。

3.施工方面

1)柱子拔出

有的刚架在大风时柱子被拔起,这是实际中常出现的事故。主要原因不是刚架计算失误,而且设计柱间支撑时,未考虑支撑传给柱脚的拉力。尤其是房屋纵向尺度较小时,只设置少量柱间支撑来抵抗纵向风荷载,支撑传给柱脚的拉力很大,而柱脚又没有采取可靠的抗拔措施,很可能将柱子拔起。,因此,在风荷载较大的地区刚架柱受拉时,在柱脚应考虑抗拔构造,例如锚栓端部设锚板等。

2)没有柱间支撑

这种情况最近较多,需要大声疾呼,这样不行。蒙皮作用虽然各国都在研究,但没有任何一本规范允许不设支撑。蒙皮作用的影响因素太多,并非在任何情况多能发挥作用。特别是柱间支撑,受力较大,绝不能省略。蒙皮作用最多只能视为一种刚度储备。

3)端板合不上

端板连接是结构的重要部位。由于加工要求不严,而腹板与端板间夹角又,有的工程两块端板完全对不上,合不起来。强行用螺栓拉在一起,仍留下很宽缝隙,严惩影响工程质量。

4)锚栓不铅直

框架柱柱脚底板水平度差,锚栓不铅直,柱子安装后不在一条直线上,东倒西歪,使房屋外观很难着,这种情况不少。锚栓安装应坚持先将底板用下部调整螺栓调平,再用用无收缩砂浆二次灌浆填实,国外此法施工。最近在上海讨论轻钢施工验收规程,不少专家强调了这种方法。

5)保温材吸水超重

有些房屋雪不大就垮了,究其原因,是屋面防水施工太差,雪融化后水逐渐渗入,为保温村所吸收。今年冬季落雪多次,迁延时间较长。屋面的设计荷载很小时,当吸水量达至一定程序,超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就要倒塌。

6)保温材料胡乱安装

保温材料一般采用玻璃棉,其厚度根据热功计算确定。正规做法是采用背面带铝箔隔汽层的玻璃棉,有的不用铝箔,用牛皮纸,我不清楚牛皮纸是否可作隔汽层,如果可以,也比不用任何隔汽层好。防止冷凝水向室内滴水,是房屋的使用要求之一。有人以为铝箔只是为了美观,或承受拉力,实际上它的主要作用是作隔汽层。承受悬挂时的拉力还可以用玻璃纤维布或钢丝网。现在看到有些工程,玻璃棉不用任何隔汽层。另外,当采用内层钢板吊顶时,不是将保温卷材压在檩条上,而是为了施工方便,将保温材剪断,放在檩条之间的吊顶上,形成冷桥。某工程在这样处理的同时,又将吊顶钢板搭接方向弄反。加之,冬季混凝土地坪施工作业时,将周边门窗关闭,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大量水汽在屋顶凝集,由吊顶钢板搭接处流下,形成了“外面不下里面下”的状况,使工程不能交工。经验告诉我们,当保温卷材有隔汽层并保持接缝处密封时,卷材是干燥的,无隔汽层时卷材是湿的。在水份的长期浸泡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温棉将被逐渐压实,最终失去应有的保温作用,因此安装方法是否对头,关系很大。

4.其它

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尽管结构形式的选择通常是结构工程师的工作,建筑师也必须对影响结构和连接设计的因素有一定的了解;即使国内绝大多数钢连接构件的设计由制造商完成,建筑师也必须对于现代钢结构建筑结构构件的连接方法、控制性原则和导致因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钢结构构件及特点

钢结构构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截面多样性:一方面,钢材的各向匀质性使得它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这与木材的各向非匀质性区别显著:同为线性结构构件,钢结构的截面多样性是木结构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有工字钢而没有“工字木”的原因,杆件结构中连接构件几乎全部是钢也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形状也对连接设计也产生强烈的影响。在受力范围允许的情况下,不同型钢的选择可以导致不同形式的连接。

二、连接设计受到的约束

钢材种类繁多,耐受力也不尽相同,连接设计通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构件的来源:理论上钢结构构件或是连接构件具有任意加工性,但在各具体项目中,结构构件与连接构件总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有经验的设计师通常选择容易获得,方便安装的型钢,并设计出简单有效的连接方式与连接构件。

2.连接手段的限制:钢结构的施工特点之一是采用工厂加工、现场装配。这是区别于传统砌筑方式而产生大量节点的原因。各种型钢之间的连接,主要有三种手段:铆接、焊接和栓接。钢结构建筑的早期多采用铆接,施工简单但需要在构件上挖出洞口而降低了断面性能,容易在节点处产生集中应力,近来较少采用。采用焊接的节点,外观简洁而荷载传递效率连续,但施工作业要求较高。后期出现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同样可以达到类似焊接的强度要求,在现代钢结构中大量采用。

3.连接构件具有层级性: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之间存在复杂而逻辑的层级关系,在连接层面,这种层级关系反映为构件尺寸与安装先后的差异。连接的目的是实现层级转换,也是实现力由三维向二维转化、最终传递到一维构件的关键。复杂的连接通常由立体连接构件、平面连接构件组合完成。

4.连接构件所处的平面:两个线性结构构件总是处在一个平面内,该平面为构件应力的发生平面,连接构件为了有效抵抗这个平面内的应力、弯矩或剪力,常常设计在此平面内,如钢管与拉索的焊片总处在这两者构成的平面中;在多个构件的连接情况下,组合的平面构件可以与立体的受力情况相对应。

三、连接对象的原型与连接的分类

钢结构建筑的结构构建包括杆件与索两种基本类型,由此产生的连接方式可分作索与索的连接,杆件与杆件的连接,索与杆件的连接。无论平面结构或是空间结构,由于构件单体的线性特质,结构体系的复杂与否并不会导致更多类型的连接,而复杂的连接可看作由这三种基本类型组合而成。

1.索与索的连接

索在结构体系中只承受拉力,内力沿索的轴线不变,索的截面不会因长度变化而变化。其连接特点如下:

a.位于端部的连接必须通过索套来实现。(图1)

b.位于索中部的连接可由各类夹具来完成。

c.多根索的连接需要设计新的节点,根据索与索结合方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如常见的单层或双层索结构,根据布置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出现平行或辐射等形式。索网的轻质有效,迎合了人们对轻巧与透明的普遍追求。皮亚诺设计的位于意大利的BancaPopolarediLodi总部室外广场的玻璃顶(图2),受力结构由上下两组索网相互拉接而成,玻璃夹在结构中间,并由水平向的联系索加强稳定,固定于四周混凝土墙体之上,所有节点均为索-索连接,轻盈而透明的屋顶表现了索在特定场合的优势。

2.杆件与杆件的连接

杆件较索更早出现,应用也更广泛,由于杆件既可受拉也可受压,这使得杆件之间的连接设计也较索更为复杂多变。决定杆件连接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a.杆件之间的交角,b.杆件各自的截面形式。前者由结构体系决定,后者可以在连接设计阶段选择不同型钢或进行组合,以方便连接构件的设计。

在交角非垂直的情况下应该谨慎选择构件截面,降低节点设计难度。在柏林某信息中心(图3)的梁柱连接中,圆钢管柱被突兀地截断,然后与多块钢板焊接于工字钢梁,交接显得十分机械而僵硬。与之形成对比,赫佐格设计的汉诺威展览大厅(图4)屋顶处梁柱连接设计中,一方面,选择拉索避免了杆件间的非垂直交接;另一方面,方形钢管柱在连接处的分解与圆形变化,使其与圆形钢管梁之间的连接过渡的自然合理。

在贝聿铭设计的美秀博物馆(图5)屋顶构架中,多根杆件的立体交接没有采用常规球形节点做法,而是设计了一个多方向板式铸钢节点构件,横向钢管贯穿其间且保持截面不变,其余构件在节点处转化为钢板与节点构件用螺栓连接,从而保证了结构面与屋顶面平行,取得简洁平整的效果。如若用普通球形节点,那么庞大的节点势必使屋顶构架显得沉重,也无法反映传统木构建筑中榫卯连接的简洁,更难以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

3.索与杆件的连接

虽然索最符合钢材的材料性能,但由于它是只具备单向抗拉性能的柔性构件,所以索与杆件结合组成的结构体系可以取得轻盈与稳定的双重优势,如近年来在大跨领域十分流行的张拉弦结构。即使在较小跨度建筑中,索与杆件组合的方式也相当普遍。

连接设计根据索的连续与否,须采用不同的连接件以对应:位于索端部的连接,需要通过索套、螺栓、焊片一系列构件与杆件固定,此种连接程序构造简单合理,应用也十分普遍,同时可以选择索套夹焊片或是焊片夹索套两种不同的方式。如意大利热那亚旧海港的重新开发项目中(图6),索膜与杆件的连接在分别涂以灰色和白色的不同的层级中采用了上述两种方式。但也可以通过索套的特殊设计与杆件直接结合,需要注意的是焊片的省略意味着索套必须承担转化索与杆件所成角度的功能,如吉芭欧文化中心(图7)拉索与基座的连接:尺度夸张有力且旋转了一定角度的索套整合了焊片的功能,使得这一节点在此类连接中独树一帜。位于索中部的连接,可以采用索夹,索卡(少数情况下也可采用焊接的办法)来固定索与杆件的位置。汉诺威贸易交易大厅(图8)鱼腹梁中,上弦杆与下弦索的连接设计采用了索卡固定。

四、连接设计的方法

在相当一部分的钢结构建筑中,结构对于构件形式与尺寸的要求并不十分苛刻,这就给构件与连接设计带来相当大的设计余地。建筑师对于构件形式与尺寸的选择与连接设计或者说连接形式息息相关。对国内设计师而言,实际情况常常是有限的型钢选择与为数不多的成型连接构件,所以设计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这些方法或手段常常带有纯粹表现的色彩。

1.分解分解的对象是结构概念中抽象的单一构件,在实际连接中常表现为构件数量的分解或截面形式的分解。这一手法在包括了钢结构的杆件体系的连接设计中颇为常见,如悬挂结构中的受压杆常分解成几根杆的组合;柱子常分解为束柱等等。这些分解有的是出于结构受力的需要,有的仅仅是为了在构件中制造间隙,方便连接。复杂节点采用分解设计有利于提炼出连接的基本形式,从而达到简化连接概念,整合节点设计的目的。

位于美国休斯敦名为CyTwombly画廊(图9,图10)的钢结构屋顶连接设计中,大量运用了分解的概念,巧妙地将多层的屋顶结构与遮阳系统结合起来。首先是由工字钢组成的网格状遮阳结构,天窗结构悬挂在遮阳结构之下。由于受拉构件更符合钢材力学性质而尺寸较小,因此悬挂的拉杆没有分解,而钢梁受力较为复杂(受弯、剪),故尺寸较大且由一根分解作两根。整个屋顶设计逻辑清晰,与屋顶功能上的分层概念相得益彰。

2.转化截面形式的考量与尺寸的转化也是连接设计的主要问题。转化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构件截面,方便连接设计。构件截面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管状类截面(如圆钢管)及非管状类截面(如工字钢)。前者之间的连接往往需要缩小截面,如网架球节点处的缩小了的实心钢管。后者之间的连接通常对构件做简化处理,如去掉宽翼,只保留型钢的高度部分,而且常与分解设计相结合。除了改变构件截面形状外,沿垂直于构件轴线的面将构件切断后,再设计新的节点去连接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如前面讨论过的美秀博物馆(图2)屋顶构架节点中,钢管截面的转化不仅带来连接的便利,也使得节点设计的灵活性得以体现,在表达传力的同时,利用雕塑似的造型设计将力的流动视觉化、艺术化。

3.整合整合设计立足于减少构件种类及数量,简化连接方式,强调结构形式方面的整体性,使得这类设计作品往往具有优雅的形象。这种方法有两个前提:1)各节点受力方式相同。2)结构构件截面形状类似、尺度近似。受力方式相同保证了选择相似截面的科学性,截面形式相似、尺度近似则保证了视觉的整体性。

福斯特设计的由钢和玻璃组成的英国剑桥法律系楼(图11)的外表皮,模糊了窗、墙、屋顶之间的概念,构件间的连接采用整合设计正好表达了这一思想。编织状的表皮是由许多高度极小的拱型空腹梁交织而成的结构,所有构件皆为圆形钢管焊接,整个结构显得匀质而典雅。无独有偶,OMA设计的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图12)的表皮设计运用了同样原理。为了达到整合的效果,整个建筑的所有表面完全由相交成菱形的工字钢组成,工字钢截面形状、尺度大小完全一致,联结方式也统一采用铆接,经过受力分析计算,在受力较大、需要加大截面高度的地方采用了两根或三根工字钢叠加完成,手法理性而又浪漫,成就了图书馆安静祥和的气氛。

结语

尽管类型可以分析归纳,方法可以分类总结,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成了教条,也不意味着获得优秀设计有了方程式。由于对钢材性能的挖掘与对形式极致的追求,导致连接设计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因素,即使这样,连接构件的设计也不应成为工程师或构件商的责任,因为技术的扎实储备始终是建筑师获得优秀连接设计的无法超越的渐进步骤。虽然符合钢材性质的连接方式(铆接、焊接、拴接)必须要遵循这些定律并在钢材的允许范围内进行设计,但是优秀的设计仍然能够找到优美的连接的形式而不会因为受到约束而产生刻板的机械产品。即使美观在各个时代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但一种内在的、符合材料逻辑的吸引力必然会突破风格或理论的限定而达到美的真谛。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PeterTrebilcock,MarkLawson,ArchitecturalDesigninSteel,2003

[2]Sutherland,MasterofStructure:EngineeringToday''''sBuildings,LaurenceKing,2002

[3]CateerineSlessor,Eco-TechSustainableArchitectureandHighTechnology,Thames&Hudson,1997

[4][芬兰]伊萨·皮罗宁,钢的建筑造型,高辉、陈治国、王虹译,天津大学,2004

[5][日本]日本钢结构协会,钢结构技术总览,陈以一,傅功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德国]舒立茨等,钢及结构手册,殷福新等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轻钢结构 工业厂房 材料选择 设计 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钢结构建筑的迅速发展,轻钢结构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特别在工业厂房的建设中则更为迅猛。其特点有:其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自重轻、承载力高,在大跨度及超高层建筑中代替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文拟就轻钢结构的优点、材料选择和设计中的注意点、在设计中根据其特点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钢结构的作用,就钢结构工业厂房在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作简单阐述。

一、轻钢结构及其适用范围

所谓轻钢结构通常是指由下列钢材所构成的结构:①冷弯薄壁型钢结构;②热轧轻型钢结构;③焊接或高频焊接轻型钢结构;④轻型钢管结构;⑤板壁较薄的焊接组合梁及焊接组合柱而构成的结构。

1. 适用范围

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这种结构由于其用度广、优势明显,已大量应用于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工业厂房、办公楼以及高层建筑中的非承重构件等。对单层工业厂房而言,通常以H型钢,采用焊接连接作为梁柱,以C形或Z形轻钢板作檩条,屋盖系统或楼面系统用压型彩色钢板作面层,上面可浇混凝土,压型钢板既可作为钢筋,必要时也可以再配钢筋。墙面围护也可采用单层或夹层压型钢板,夹层板内部可充填各种保温层。

2. 主要优点

⑴施工周期短:轻钢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所有构件均可以由工厂制作现场拼接安装,对一般规模较小的工业厂房仅需2个月左右。

⑵综合经济效益好:由于施工周期短,可以提前投入使用,提前获取投资效益;更由于采用色彩鲜艳的彩色压型钢板,美观华丽,改善了周边环境的动态感;因为建筑物本身的自重轻,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桩基,可以节省投资;由于采用了聚苯已烯泡沫夹心板或单板加保温棉等措施后,使保温、隔热和隔章等效果良好。彩色钢板是以镀锌为基板又用硅酮作为表面,经两除两烘加工而成,耐久性也较好,根据目前我国的市场价格,轻钢结构的造价已经低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厂房的跨度越大时,其优势更为明显,这也是它赖以竞争的一大优势。

⑶抗震性能好:由于钢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重轻,因而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响应及灾害影响程度,极有利于抗震。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区国家,在地震区建筑中应多多推广应用钢结构,必可大大减少地震灾害和人员伤亡。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应予记起。目前,天津市已正式启动轻钢结构住宅。

⑷宜于拆卸搬迁:一旦业主对所造厂址不满意或外界环境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则整个建筑可在很短时间内拆迁,损失极小,而所有这些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无法具备的。

正是由于轻钢结构的诸多优点,而且随着近年来防火、防腐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已较好地解决了轻钢结构抗腐蚀性差的缺点,使得它在工业厂房以及民用设施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材料选择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轻钢结构作为普通钢结构的衍生结构,以提高构件的截面刚度和整体稳定承载力,为此,不得不突破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对板件宽厚比限值的规定,允许板件产生局部失稳,进而利用屈曲后强度的提高。

轻钢结构门式刚架是主要的承重结构,一般是采用实腹型变截面的柱和梁组成。门式刚架的形成可以单坡、双坡和多坡,多跨建筑的中间柱多采用较接的摇摆柱。门式刚架工字截面钢构件中腹板以受剪为主,抗弯作用不如翼缘有效,增大腹板的高度,可使翼缘抗弯能力发挥得更为充分。但是,在增大腹板高度的同时,如果厚度增之过大,则腹板耗钢量太多,也是不经济的。因此,先进的设计方法是采用高而薄的腹板,而是还有相当可观的屈曲后强度可以利用。在主要为均布荷载起控制作用的结构中,在允冲击、疲劳、振动等荷载的条件下,可充分利用结构受力板件的屈曲有效截面来分析压弯杆件腹板的稳定性,从而使其腹极高厚比限值可以大幅度提高。根据天津大学所作的试验证明,当荷载超过理论计算的屈曲临界载限多时腹板才呈现凸曲变形,且凸曲变形都不大,故适当利用屈曲后强度是可行的。

当前,我国钢结构(含轻钢结构)发展的形势很好, 21世纪是钢结构快速发展时期,长期以来,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一统天下的格局将被打破,从事钢结构制造、施工企业前景宽阔,建筑设计技术人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仍需我们加以重视。

1.钢材的保温隔热与防火

钢材具有很高的导热性能,其导热系数为50w(m.℃),当受热达到100℃以上时,其抗拉强度就会降低,塑性增大;温度达到250℃时,钢材抗拉强度会稍提高,但塑性却降低,出现蓝脆现象;温度达到500℃时,钢材强度降至很低,会致使钢结构塌落。所以当钢结构所处环境温度达到150℃以上时,就必须做隔热防火设计。其做法一般为:钢结构外侧包耐火砖、混凝土或硬质防火板材。或者钢结构刷厚涂型防火涂料,厚度按《钢结构防火涂料技术规程》计算。

2.屋面支撑系统及屋面设计

屋盖支撑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厂房跨度、高度、柱网布置、屋盖结构形式、吊车吨位和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等条件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无论有檩或无檩体系的屋盖结构均应设置垂直支撑;在无檩体系中,大型屋面板有三点和屋架焊接,可起到上弦支撑作用,但考虑到施工条件的限制和安装需要。无论有檩或无檩体系屋盖均应在屋架上弦和天窗架上弦设置上弦横向支撑。对于屋架间距不小于12m的厂房或厂房内设有特重级桥式吊车或厂房内有较大振动设备的均应设置纵向水平支撑。

屋面的排水及防水设计在屋面设计中需重点考虑,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屋面坡度最小为5%,在积雪较大的地区,坡度应适当加大。单坡屋面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温差以及降雨所形成的最大水头高度。根据工程设计经验,单坡屋面长度宜控制在70m以内。目前,市场上钢结构屋面的做法常用的有两种:①刚性屋面:双层彩色压型钢板内夹保温棉;②复合柔性屋面:由屋面彩钢板内板、隔气层、保温层、卷材防水层组成。

3.温度伸缩缝的设置

温度变化将引起钢结构厂房的变形,使结构产生温度应力,当厂房平面尺度较大时,为避免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应在厂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温度伸缩缝,区段的长度可以根据钢结构规范来执行。温度伸缩缝一般采用设置双柱的方法来处理,对纵向温度伸缩缝可在屋架支座处设置滚动支座。

4.防锈处理

钢结构表面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就会锈蚀,当钢结构厂房空气中有侵蚀性介质或钢结构处在潮湿环境中时,钢结构厂房锈蚀就会更加明显和严重。钢结构的锈蚀不仅会使构件截面减小,还会使钢构件表层局部产生锈坑,当构件受力时将引起应力集中现象,使结构过早破坏。因此,对钢结构厂房构件的防锈蚀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应根据厂房侵蚀介质情况和环境条件在总图布置、工艺布置、材料选择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厂房结构的安全。一般钢结构的防腐常采用防锈底漆和面漆,涂装层数及厚度常根据其使用环境和涂层性质来决定。一般室内钢结构在自然大气介质作用下,要求涂层厚度100μm,即底漆两道,面漆两道。露天钢结构或在工业大气介质作用下的钢结构,要求漆膜总厚度为150μm~200μm。且在酸环境中的钢结构要求使用氯磺化防酸漆。钢柱柱脚在地面以下部分要用不低于C20的混凝土包裹,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5.立面设计

轻钢结构的建筑主要有把握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规模、线条、色彩、变化。钢结构厂房的立面主要由工艺布置来决定,在满足工艺的要求下力求立面简洁恢宏同时使节点尽量简单统一。彩色压型钢板使得轻钢厂房的建筑表现得体形轻盈色彩丰富,明显优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重单一。在轻钢厂房的设计中常采用跳跃性色彩和冷色调,重点突出主要出入口、外天沟、收边泛水等地方,既体现了现代化厂房的恢宏气势,又丰富了立面效果。

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目前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在设计分析方面仍面临很多挑战,为能解决这些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学者对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设计上做了研究。在唐山大地震中,大多数以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为主的工业厂房结构柱破坏,造成很大的损失和伤亡,此后,我国学者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开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的内容如下: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对排架结构进行了有机玻璃模型的具体分析;李树祯等采用弹塑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横向单棍的排架结构进行分析,认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用普通的设计方法可满足抗震的基本要求,但从概率角度出发,其可靠度相对较低,地震作用下部分构件可能超过强度而严重破坏,“强柱弱梁”整体厂房还做不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对变柱变梁异型平面节点、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柱和带直交梁空间节点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了长柱、短柱、普通混凝土柱以及异型节点承载力在高强混凝土上的计算公式,为改善节点区的配筋及高强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弹性扭转效应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各国的规范对结构的弹性扭转效应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对于结构进入塑性扭转,由于塑性扭转效应涉及到对整体结构的空间弹塑性分析的问题,其在这一领域问题较为明显,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等结构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总体上讲,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设计及理论方面,通过理论研究分析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但目前排架结构的研究重点仍处于对平面和弹性阶段的研究和分析,目的是能将空间计算问题尽量简化为平面的简单问题计算。由于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的自身复杂性、专业性和特殊性,当前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塑性扭转效应和非线性分析问题;当前抗震性能的试验在钢筋混凝土排架整体结构领域进行较少,在排架结构的设计中,抗震设防的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排架结构处于塑性区后,其抗震能力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在结构扭转效应表现突出;此外,对排架与框架相互结合剪力墙结构的研究涉及较少,对框排架的工作性能及受力特点有待进一步的更多的研究和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中框架与排架的协同工作受力情况较为模糊。

2我国目前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排架设计的不足

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面,GB50191—2012构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指导规范不同地域、不同排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本文结合《构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具体条文,阐述了目前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中设计的不足和缺陷。有关排架结构上部屋架结构计算的规定有:

1)《构筑抗震设计规范》6.2.19条规定,针对Ⅲ,Ⅳ类场地和8度、9度时,应该考虑屋架下弦的拉压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并核算屋架承载力;

2)《构筑抗震设计规范》6.2.22条规定,针对Ⅲ,Ⅳ类场地和8度、9度时,应验算变形产生的附加内力。上述两点叙述,规范使用“应”字,因此应考虑建立合适的屋架和支撑的杆系模型,否则无法得出上述内力值。在钢结构排架设计方面,钢排架结构施工进度快,造价低,但以后要经常维护保养。框架结构施工复杂,造价高,后期维护工作量低。在工程建设中,钢架也就是在排架柱方向通过设置联系梁或桁架的方式使排架柱方向形成可以抵抗纵向力下变形的钢框架(局部开间或连续开间),具体做法可采用实腹联系梁或格构桁架———根据可设置高度选用,采用门式柱间支撑,可以留出工艺空间,还能对柱平面外予以加强。但我国处于高度使用水泥的情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从节能减排方面讲,钢排架结构应作为首选,但规范未给具体说明。

3结语

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设计中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设计是复杂并且艰巨的任务,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做到:对工作认真,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熟悉操作与规范,了解规范的真正含义;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结构形式,具有明确的传力、灵活的结构布置、整体性与抗震性等集聚一身的优点。已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多层的工业与民用的建筑中。随着计算机不断的发展,框架结构也由人工的转为计算机来进行计算,凭着对高科技的依赖性,计算精度逐渐提高,设计人员工作的强度却在逐渐的降低,但框架结构的设计依然存在一些实际性或者理念性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保证设计的质量得到提高。

一、设计构造时出现的问题

(一)对框架结构而言,柱是保证竖向承载和结构抗侧力工作的重要构件,其重要性远大于梁,在框架柱相对完整的情况下框架梁即使呈酥碎状态也不会引起恶性倒塌,要做到强柱弱梁,让框架的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框架梁上,框架节点核心区的设计就尤为重要,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GB50011―2010第6.3.10中有明确的规定“一、二以及三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配箍的特征值分别不能<0.08、0.10、0.12,并且由体积配箍率不能<0.4%、0.5%、0.6%”。这样的规定常常被设计人员忽略,尤其在柱的轴压力比不大的时候,要求常常不得到满足。这样的规定能保证节点核心区的延性构造,应当严格遵守。

(二)底层的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应该满足《建筑抗震设计的规范》(GB50011―2011)中有明确的规定了:“净柱身高的1/3不能超过底层下端的身高”这是设计中的重点说明。

(三)框架梁纵向的配筋率应当注意遵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3中有明确的规定:梁端箍筋的最大间距、最小直径以及加密长度的都必须使用表6.3.3中的数据,当纵向的钢筋配筋率>2%的时候,箍筋的最小直径应该增加2mm。这个问题在目前的设计中常常被设计人员忽略,造成梁端的延性不足。

(四)梁柱节点处框架梁上部纵筋伸入节点的锚固长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9.3.4规定:“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此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并向节点内弯折,其包含弯狐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b,弯折钢筋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d”。当截面的尺寸小于400×400mm的时候应注意上部纵筋直径的选择,否则这一项的要求极不容易得到保障。

二、结构抗震的等级

在工程的设计中,大部分的房屋建筑按其《建筑防震设计规范》的分类属于丙类的建筑,例如住宅以及办公楼等的一般建筑,其抗震的等级可以根据结构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来按照《抗震规范》的6.1.2来确定。而电讯、能源和医疗、交通等类型的建筑物以及大型商场和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首先,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标准》(DB50223―95)来确定哪些是哪一类的建筑。乙丙类的建筑按照本地区抗震的设防烈度进行计算。一般的情况下,当抗震的设防烈度在6~8度的时候,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的烈度提高一度,应根据《抗震规范》表中6.1.2来进行抗震等级的确定。如:位于8度地震区的乙类建筑,应当按照9度由《抗震规范》确定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当8度的建筑高度超过表6.1.2的范围时,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后再采取措施,但在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会错当成丙类建筑来进行设计,使其建筑的扛着能力下降,必须对设计计算做出修改。

三、框架计算简图的合理性

在没有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情况下,独立基础应该埋置较深,为了减小计算高度和底层侧位的左移,应在标准以下的某个适当的位置设置基础拉梁。如果按三层的设计来进行计算,首层层高为3.6m,这样的简图是不合理的,假定房屋嵌固在基础拉梁的顶面,这样的底层的配筋就应该由基础拉梁顶面的截面进行控制,而实际上房屋底层的配筋是基础顶面出的截图所控制的。所以在计算时,应将基础层1输入,层高实际为3.2m。

四、基础拉梁的设计以及计算应符合实际的情况

(一)基础拉梁的设计:

多层框架的房屋单独的柱基埋置较深,或者柱基承受重力荷的能力差别较大,或着在受力层范围之类,根据抗震的要求,应该沿主轴看、两个不同方向设置基础拉梁。基础拉梁的设计应该要大一些,梁的高度应在柱中心距的1/10~1/15,截面的宽度应取梁高1/2~1/3.这样可以使底柱弯曲的距离平衡,减少底层的位移。

(二)基础拉梁的计算应符合实际情况:

用TAT或者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的计算时,在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的情况下,楼板厚度应取零,并且定义弹性节点,采用总刚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及计算。虽然楼板厚度取零,也定义为弹性节点,但未使用总刚分析,程序的分析会自动按照地面假定来进行计算,与实际的情况不符合。

五、框架梁、柱箍筋的间距处理

《抗震规范》第6.3.3条以及6.3.8条对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都做出了明确的决定。根据规定,工程在习惯上取梁、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大间距是100mm,非加密区的为200mm。从电算程序信息中得知内定梁、柱箍筋加密区的间距是100mm,并以此条件算出加密区箍筋的面积,再由设计人员根据箍筋的直径与数量。但在程序的内定条件下,框架梁跨中的部位有次或者有较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却用来支配两肢箍筋的情况下,非加密区的间距采用200ram会导致非加密区的配箍不足,为此建议改成间距为200mm,这样不但可以保证非加密区的抗剪承载力,还能增加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抗剪能力。

六、结构周期折减数数值的问题

框架结构因为充墙的原因,使结构的实际的刚度大于计算的刚度,计算是周期大于实际的周期。得出了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不安全。因此对结构的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当采用砖砌体作为填充时,周期折减系数一般取0.6~0.7,当砖砌填充墙较少的情况下或使用轻质空心砌块的时候,周期折减系数应该在0.7~0.8,当采取全部用轻质空心砌块的时候,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9。

七、结构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当雨篷梁、楼梯平台梁的过梁支撑在框架上的时候容易形成短柱,所以应把短柱全长的箍筋进行加密。

(二)当纵向受拉筋的框架梁端的配筋率大于2%的时候,按照规定应该使其直径增加2mm。

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设计框架结构,设计人应首先判断实际工程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碰到的所有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给予解决,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判断,等处准确无误的答案后方可用于实际工程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 刘双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J].四川建材,2009,35(4):124,126.

[2] 杨新.浅谈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常见问题[J].中华民居,2011,(6):46-47.

[3] 崔立成.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