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基于民族节俗活动构建的民族风情旅游新模式
随着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民族风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民族风情游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方向的转化,通过民族节俗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等方面的开发,民族旅游附带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从民族节俗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来看,大部分地区把节俗文化活动作为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节俗,如苗族有花山节、吃新节、龙船节、姐妹节等;侗族有集体做客的“行年”活动、多耶祭萨、尝新节以及农历立夏前的18天开始的大戊歌会等;回族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种类繁多的节俗文化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另外,不同民族在丧葬、婚俗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形式和讲究,不同民族、形式各异的民族节日活动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各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情感。通过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节俗活动,游客可以感受到民族旅游产业中异样的民族特色,为游客带来新鲜的体验,并使游客领略到多样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并因此衍生了各种各样的宗教祭祀活动,如回族的伊斯兰教教义是回族人生产生活的基本准则,通过回族教堂,回族人完成了人生的各种学习;苗族的信仰主要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多数苗族人信仰原始宗教,他们崇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等自然神,秋后的“西松节”是苗族的祭祖节日。宗教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也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如宗教教义的哲理性、建筑的艺术性、氛围的神秘性等,不同民族宗教祭祀形式的神秘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宗教文化增加了民族旅游产业的魅力。
(二)基于饮食、建筑等民族特色文化开发的特色旅游产品
不仅民族工艺品、节俗活动、宗教祭祀等活动具有一定的旅游经济价值,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民族建筑、民族饮食、民族体育等文化载体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以民族建筑为例,由于地理位置及文化习俗、技术水平不同,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民族建筑有不同的特色。南方地区的苗族、侗族有别具特色的干栏式吊脚楼,还有纯木结构建筑的侗族鼓楼,集中体现了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的特色。回族清真寺更是民族建筑的典范,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民族建筑结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为游客带来了新奇的视觉享受,也使游客从建筑中体会到了民族建筑文化的魅力。从民族饮食来看,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民族饮食是民族民众结合民族文化及自然饮食条件创造的富有特色的民族饮食和饮食制作模式,如甘肃回族的兰州拉面,宁夏回族的臊子面、油香、馓子,北京天津一带的回族卷果等;侗族的苦酒、侗粑、酸汤鱼等;苗家的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这些饮食都是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游客在品尝饮食及观看民族饮食的特殊加工工艺时,可以深切感受到别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增添了旅游乐趣,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吃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民族饮食在民族旅游产业中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民族旅游产业的特色旅游产品,为民族旅游创造了更多的旅游商机。另外,具有本土风情的体育文化等文化现象也为民族旅游增加了更多的看点,也是民族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经济中延展的限定性
虽然民族文化以各种方式与旅游产业结合,可以形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实践结合经验来看,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中的延展也有诸多限制,如节令时限、资源保护、文化的私密性、游客的认知等。
(一)民俗文化节令时限带来的时间限定
民族节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延伸和传承的通道。以回族的节日习俗为例,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是他们的民族节日,特别是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的开斋节是回族民众纪念回族人民克服重重坎坷仍然能够保持民族独立的民族节日,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开斋节当天,回族民众要穿着节日盛装,点燃芭兰香,共同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开斋节既是回族的节俗活动,更是回族强调其民族意识的特殊时段,因此,开斋节是隆重而庄严的,不能随意进行调整。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中的延展会受到节令日期所限,民族节俗并不是在所有的旅游时段都能开发。苗族也有很多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按照苗族的习俗所进行的节令节日,有一定的时限和文化内涵。与回族的开斋节一样,虽然苗族的过苗年等节日有浓重的苗族风情,但在民族旅游开发中,承载着苗族文化的苗年活动一年只能在限定的时段内进行,民族旅游产业只能在这个时段内对民族节俗活动的旅游经济效益进行充分延展,同样,其他少数民族的节俗活动都有时令限制。
(二)文化旅游资源需要进行适度性开发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适度,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属性,因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适度性开发主要基于两个出发点:第一,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相对于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再多的旅游资源也有枯竭的时候,且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受到开发时期、开发技术和开发模式等因素限制,并不能一次性开发到位,容易形成资源浪费,缩短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期限。因此,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民族文化的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适度开发,从而使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局面。第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当民族文化被参与到民族旅游产业中后,往往会因为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对传统民族文化歪曲或分割,破坏了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民族文化保护。特别是节庆文化资源,节庆活动作为民俗事象中文化因子最多、形式及内容开放性最强的民族文化,最容易产生变异。在文化通过民族旅游产业商品化中,要保证文化的“根”不变,保证“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不变。因此,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应当适度地、有限制地开发,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的延展应当以文化资源的保护为前提。
(三)宗教文化的私密性需要维护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可以共享和进行公众演示,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民族旅游产业会把民族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尽可能地进行开发,使得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被过度延展,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民族文化的神秘性、独立性,以及民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以宗教祭祀为例,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宗教祭祀活动。由于宗教源于人类对周围环境、生死的认知并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宗教祭祀活动具有深厚文化的内涵。有些还具有私密性,不宜公开。如果为了使民族旅游产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加选择地对民族宗教活动进行公众展示或评论,往往会使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宗教祭祀失去其神秘感或受到外界的批判和指责,损坏其在民族民众中的神圣地位。另外,部分民族风俗也不宜进行过度展示,虽然部分仪式活动对旅游者而言,有一定新鲜感,但是从民族个体本身而言是不合适的,如民族家庭的丧葬活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丧葬习俗,很多习俗承载着民族民众的文化认知意识,对外界而言这都是新奇的,有一定的旅游经济效益,但是对丧葬家庭而言,这是家庭的伤痛,不宜对外公开,如果为了展示民族文化而罔顾别人的伤痛而进行旅游开发,就违背了人理伦常。
(四)文化承载主体与游客之间存在认知分歧
1.1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山东农业产业结构几近完善。但是,仍有不少地方有待改进。比如:服务农业加工的第二产业和农业销售的第三产业,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短板所在,地方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适度政策倾斜,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此外,在山东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中畜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散户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难给农业经济以大的支持。由此,政府应该深入调查甑选适合地方养殖品种,并通过惠农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养殖规模、产业品牌。
1.2大力发展无公害化、绿色产品新农业产业时代,大众于无公害化、绿色食品的喜好程度大增,更多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农业安全质量问题。由此,山东省农业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健康作物种植计划。鼓励农户进行无公害种植,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化肥,尽量少用农药,在生产加工环节也应该注重农产品的时鲜性,不添加防腐剂,让送到消费者餐桌上的农产品新鲜健康。
2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性措施
2.1继续加大补贴力度,调动农民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十二五”期间,必须继续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力度,同时,就几项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具体:一是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政策。继续做好二轮延包的后续完善工作,积极稳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扩大试点工作。二是落实完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进一步搞好农民负担监管专项治理,明确治理重点、目标和措施,确保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效果,会同省纠风办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保证顺利完成各项治理任务。
2.2完善财政金融保障体系,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撑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山东农业经济将围绕着“高效”、“高端”、“高质”、“生态”的产业体系规划,借此实现广大农民增收的目的。而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需要庞大的财政金融支撑。由此,必须要优化省内涉农金融机构布局,扩大金融行业在省内的覆盖面积。借助当前山东省城镇化改革思路,放开政策鼓励商业性银行进驻山东,尤其是鼓励其渗透到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市县级,扩大其服务辐射区域。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扩大涉农金融服务项目,实现财产抵押、担保在农业经济产业的有效实施。根据本省省情探索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为科研行业、中小企业和农村企业提供资金保险业务服务,杜绝其发展的后顾之忧,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组建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资金充裕的区域发展银行,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要弄清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泡沫经济的涵义。
什么叫泡沫经济?《辞海》(1999年版)中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该书写道:“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最终股票价格暴跌,导致泡沫破灭,造成社会经济震荡。
(2)地价飞涨,也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如果地价飞涨,脱离土地实际价值越来越远,便会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地价暴跌,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危害。
(3)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4)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二、经济泡沫的利与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三、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
在搞清了泡沫经济的涵义以及泡沫的利与弊之后,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研究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这个主题了。研究的结果是:
1、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
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根本不同,它本身并不是泡沫经济。
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谈不上泡沫经济。
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中,房地产增加值一般要占到10%左右。房地产业以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事实已经证明,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是我国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所谓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的第二次”。
2、房地产业也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性。
应当承认,房地产业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经济泡沫,主要表现在:
(1)地产价格泡沫。如前所述,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这种虚涨的部分就属于经济泡沫。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如日本的地产价格暴涨就是鲜明的例证。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上涨了5倍,地价市值总额高达40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1991年以后地价暴跌,泡沫破灭,至今经济尚未恢复过来。地价虚涨是不能持久的,在一定阶段便会破灭。
(2)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超过部门的供给增长属于虚长,构成经济泡沫。按照通用的国际经验数据,商品房空置率达10%以内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超越过多,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开发商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失业率上升,经济混乱,社会动荡。
(3)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规律,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百业待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一例。
(4)房价虚涨泡沫。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此外,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价飞涨,开发商攫取暴利,购房者难以承受,由此也会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
可见,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把房地产业等同于泡沫经济。
3、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
四、辩证地看待当前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形势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已达到泡沫经济程度?这不是凭印象可以判别的,而是必须按照实际数据科学地进行评价。
衡量房地产市场形势必须树立一些基本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看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状况的适应度;其次要看商品房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态;再次,要看商品房价格的波动状况及其走势。只有抓住了这些基本标准,才能进行正确判别。
以上述基本标准来衡量,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主流是处于持续发展的繁荣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1)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求略大于供,呈现出供求两旺的态势。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上海市统计局的2002年1~6月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汇总资料,已登记的商品房预售面积1230.14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9.9%,批准的预售面积(1138.86万平方米)与实际预售面积之比为1∶1.08,实际预售面积略大于批准预售面积。已登记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大大超过商品房竣工面积(468.51万平方米)。不少优质楼盘,出现少有的排队购房现象。前几年累积的空置房逐步消化,大幅减少。住宅市场旺盛的需求,拉动着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繁荣的局面。
(2)存量房交易大幅增长,向着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方向发展。2002年1~6月,已登记的存量房买卖面积达到811.23万平方米,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日渐接近增量房交易,部分区内存量房产交易量已超过增量房交易量。预示着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逐步成熟。
(3)房地产开发投资更趋理性化,市场基础扎实。与20世纪90年代初那种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开发的情况不同,如今的房地产开发商普遍比较重视市场调研和目标市场定位,使房地产投资开发牢固地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以说属于市场需求拉动型投资扩张。2002年1~6月的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355.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3%,预计全年将超过700亿元,这对拉动投资需求,平衡供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是有益的。
(4)商品房价格稳中有升,基本合理。2001年上海的房价上升了8%左右,2002年上半年上涨了5.8%。从其成因来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楼盘品质提高、环境改善,成本推进型上升:二是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转换形成的需求收入弹性促进型上升;三是商品房阶段性、暂时性供不应求的需求拉动型上升。2001年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9.9%,而房价的增幅仍低于收入增长幅度。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房价稳中有升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合理的,它恰恰是房地产业景气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常人们喜欢用“冷”和“热”来形容房地产市场状态,这种通俗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提法应当用繁荣还是衰退,即景气度来表示。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处于正常发展的佳境状态,如果从房地产经济周期角度看,则是繁荣阶段的高峰期,笔者预测还会延续二三年时间。那种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扣上“泡沫经济”的帽子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也应当看到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泡沫过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过猛,隐含着再次出现供给过剩的危险。从现在开始就应适当控制土地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
(2)商品房开发结构过于向高档房倾斜,中低档住宅开发不足。要积极引导开发商多建中价位住宅,避免结构失调。
1经济价值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主要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特征、产地信息、产品声誉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对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产生的作用,强调其为地区和国家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具有本质上的自然环境唯一性和地方传统制作工艺的独特性,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结合较为完美,因而这类产品往往在一定地域中具有垄断地位,且具有一定的无法替代性,加之地域的限制,这类产品的产量通常都较为有限,造成了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因而产品的附加值较大。例如,牙买加的蓝山咖啡与普通咖啡相比,售价要高5~10倍;山东的章丘大葱在进行地理标志的注册后,产品的单价在两年间就提高了2~5倍。由于地理标志从产生时就能为国家和地区带来很好的经济利益,因而世界各国都渐渐加强了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同时,地理标识还能够对消费者应有的、合法的权益予以保护。就生产者而言,在技术能力、社会影响力、经济实力等方面,消费者均处于弱势;加之产品外表的相似度往往会对产品间的特征及质量起到掩盖的作用,为消费者获得产品相关的真实质量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增加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风险。地理标志是一种无形商品的质量保证书,能够对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起一定的帮助作用,使消费者受到地理标志的直接保护,并从中享受到合理的消费权益。
2政治价值
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是农业产业政策的工具及国际谈判中的筹码。例如,欧盟农业政策的核心是地理标志保护,欧盟农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本地区市场供应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农业产品的出口,同时对欧盟以外地区或国家的农业产品进口予以限制,以此实现对欧盟地区农业的保护。农业产品的地理标志还是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最重要的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进程的加快,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已被知识产权所取代。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陆续建立了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这一现象的出现使我国大部分行业均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其中,以农业最为明显。当前,农业科技及规模迅速发展和壮大,农业中智力劳动及商业竞争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知识产权也随之在农业的生产及经营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有效解决农民、农村及农业的问题,不但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有序发展,还能保证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因此,我国应将农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视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3文化价值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某个特定地区在长时间的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历史文化的底蕴较为深厚,具有特殊的传承历史及保护文化的作用。如果各类传统知识在某个地区发生持续的作用,这个地区的产品就会产生独特的特点、质量和声誉,并与其他地方类似产品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大部分国家基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双重考虑,对其进行了谨慎的保护。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1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会对农产品的品质、类型等造成直接的影响,由此使不同区域产生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和准地理标志农产品。另外,农产品的储存及运输方式较为特殊,能够对非农业的布局及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农业生产存在生物特性,不同的农业区域因其不同的地理区位、自然特点、发展政策以及历史进程等因素,使其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本地植根性,因此,最初因准地理标志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农业只能聚集在某些特性的地区并形成一定的特殊性优势,与此存在关联的其他产业为获取这一优势,受规模经济的影响,将其各要素逐渐向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所在地靠拢,进而使这一准地理标志农产品集群的优势增强。同时,地理标志农产品在生产中出现的分工合作也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某些生产职能开始分离出来并形成了一系列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相关独立产业部门。这些产业部门中不但包括农业产业部门,还包括工业产业部门和服务业产业部门,这些产业部门对农业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既为其提供了销售市场,又提供了生产原材料,因此各产业部门间形成了紧密的资金、资源、人力和生产技术联系。由于各种产业需求的出现,农业产业集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分工合作加强,并形成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研发、设计、营销、金融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一体化合作产业链,加强了信息流通的流畅度减少了交易障碍,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2农业品牌化发展
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农产品地域特征和品质的指示性较强,因而是一种天然的农业区域的品牌,具体体现在:第一,农产品地理标志指示了农产品的特定来源、特色和质量,消费者对农产品进行购买时,可根据农产品的相关标识获取其产地来源和品质等级信息,并识别出假冒标志的农产品,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品牌便利效应。第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人大多为专业的农民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这些组织通过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一宣传,较好地保护了农产品的特色,并能促使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质量,有利于区域品牌的打造和农产品市场声誉和认可度的提高,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市场品牌推广效应。第三,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中,农产品地理标志被定义为工业产权的一种,并且受到市场的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是标志农产品产地的无形资产之一。因此,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优质农业品牌代表方面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并进一步促进标志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
三结语
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诸如商业、金融、旅游、运输、通信、房地产、贸易、饮食、卫生、文化、教育、信息咨询服务业及各类技术服务业等)[2],是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中的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
2.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度技术
2.1贡献测度技术的提出
2.1.1概念所谓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在下文中简称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的测度),是指基于第三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决策引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总量和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对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然而变化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即如决策者要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决定提高文化行业的就业率,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工作者的就业政策,这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则不仅仅体现在国民经济就业形势的改善。优秀的文化实力能提高国民的精神力量,文化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民的精神状态,使之更加积极地投入生产生活中,其必然波及各行各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这就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典型案例。
2.2模型的建立
2.2.1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测度技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最直接的测量方式就是观察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也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假设,Yt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DP,Y''''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那么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率则为:A=Y''''Y式(2.1)2.2.2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速度贡献测度技术本部分的测度技术设计灵感来源于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的增长方程,古典增长理论是把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为资本、劳动、技术等,而本文的速度贡献测度模型则将用于第三产业的资本和劳动作为独立的变量从模型的资本投入变量与劳动投入变量分离出来,以测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假设生产函数为:Yt=At•f(L,K,Y'''')式(2.2)其中,Yt表示经济总量,At表示随着时间t变化的社会技术进步,L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投入量,K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量,Y''''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对式(2.2)两边求全导数,可得:dYtdt=f(L,K,Y'''')•dAtdt+(YtL)•(dLdt)+(dYtdK)•(dKdt)+(dYtdY'''')•(dY''''dt)式(2.2)两边同时除以YtdYtdt•(1Yt)=f(L,K,Y'''')•dAtdt•(1Yt)+(YtL)•(dLdt)•(1Yt)+(dYtdK)•(dKdt)•(1Yt)+(dYtdY'''')•(dY''''dt)•(1Yt)式(2.4)dYtdt•(1Yt)=dAtdt•(1At)+(YtL)•(1Yt)•(dLdt)•(1L)+(dYtdK)•(KYt)•(dKdt)•(1K)+(dYtdY'''')•(Y''''Yt)•(dY''''dt)•(1Yt)式(2.5)符号替换y=a+α•1+β•k+γ•y''''式(2.6)其中,y=dYtdt•(1Yt)表示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a=dAtdt•(1At)表示全社会的技术进步的速度,α=(YtL)•(LYt)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弹性,1=(dLdt)•(1L)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的速度,β=(dYtdK)•(KYt)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量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弹性,k=(dkdt)•(1K)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的速度,γ=(dYtdY'''')•(Y''''Yt)表示第三产业的对国民经济的弹性,y''''=(dY''''dt)•(1Y'''')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式(2.6)表达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由全社会的技术进步速度、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速度和资本投入的速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四大部分组成。那么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增速的影响则是由式(2.6)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的系数,即其弹性指标来衡量,即γ=(dYtdY'''')•Y''''Yt。
3.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