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年级猜猜他是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也有喵喵哦,别小看我,我也会使用催眠粉把对方的宠物动不了。
我还有会飞的小天使河马呢,他不仅厉害,防御也很高呢,我天天就给他练级呢升到了29级,40级才可以变成河马小天使呢,我现在才是小河马,我要尽快升到40级,我想起了一个办法,可以让小河马驻守我的农场,既可以的经验又可以打败别人。
我也有最高级的宠物,猜猜他是谁吧,他就是酷拉,45级什么就能打败,只有比45级高的精灵才能打败我的精灵酷拉。
我最喜欢的是青铜独角兽,他可以把精灵捆住,只有我的精灵打,要独角兽升到青铜独角兽很难,需要100个紫藤,我努力挖矿,我挖了一百个石头,我用那个这些石头来换紫藤,这样就把小独角兽变声了帅气的青铜独角兽。
关键词: 专题日记 习作教学 写什么 怎么写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是一种技能,宜于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巴金先生说过:只有写才会写。日记训练灵活方便,最易为小学生所接受、喜欢,最易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是实现反复练习、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提到日记,许多学生可谓是“爱之深,怕之切”,作文都不会写,天天写日记更不知该写什么。因此,在日记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进行了“专题日记”教学探究与实践。
一、明确内容,丰富主题
“专题日记”就是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专题内容,学生根据这个专题,组织材料写日记。
我给学生确定的日记专题是:星期一是“童话连续剧”,星期二是“猜猜他是谁”,星期三是“快乐读书屋”,星期四是“我爱我的家”,星期五是“校园趣事多”。这样每周往复,天天有内容写,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不用再为日记内容伤脑筋,只需要解决怎样把日记写好的问题。
二、指导写法,贵在坚持
要想让学生写好专题日记,每一个专题的具体的写法指导至关重要,要让学生有内容写之后,明白怎样写,从而解决了“有话不会说”的问题。
星期一:童话连续剧
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乐于写童话故事,根据这一心理。我确定了续编“童话连续剧”这一主题,让学生自己编创“动画片”,自己写中短篇童话故事。每周一集,让学生成为童话小作家。首先选定主人公,特点鲜明。第一集童话故事要先确定主人公,并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主人公要与众不同,可以是自己的化身,有超凡的能力或有出众的智慧,你想干什么办不到的事可让他在日记里替你完成,也可是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的影子。然后介绍他有什么突出特点,以后的故事围绕这个特点写。其次故事情节要曲折,充满情趣智慧。可以经历这样的过程:“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失败—再想办法—再失败—再想办法—最后成功—再遇到困难或危险。”这样的过程充满情趣和智慧,既可丰富故事情节,培养写作能力,又可让学生真正地动脑,培养学生的情智。再次结尾要留下悬念。故事的结尾留下悬念,在主人公遇到危险时戛然而止,下周再见。这样不仅可吸引读者,而且学生有时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把故事续写下去,写作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由于学生的生活认知和知识水平有限,大部分学生的童话连续剧不会有很多集。这样学生在每写完一部之后,我就引导其换其他内容开始下一部的创作。
星期二:猜猜他是谁
小学生习作中写人是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连自己的妈妈、老师都写不好。试想日常生活中最亲的人、学习生活中交流活动最多的人都写不好,能写好其他人吗?
于是我想到了这样的方法,引导、训练学生观察人物:每周介绍一位同学,重点介绍他的特点,如外貌特点、言行神态特点、行为习惯特点、优缺点等。但在日记中不能写这位同学的名字,让老师猜。如果老师一看就猜得出来,说明学生观察得细致,人物特点描写得生动、准确。
在开始进行人物介绍训练时,我先引导学生写特点鲜明的同学。结果,班级里的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先后成为写作对象。对于问题学生的介绍,我进行了正确的评价引导——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还应发现他的优点。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笔下的人物不再“千人一面”,而是形象具体、人物鲜活。
周三:快乐读书屋
在开展这一专题之前,我根据不同的年段推荐了不同的阅读书目,组织班级读书会的教学活动,并提倡、推动家长和学生间的“亲子共读”。然后指导学生写好每一周的读书笔记。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写法:提纲法、摘录法、感受法(写读后感)。
周四:我爱我的家
每周写一件家里的事,或家人之间发生的事,范畴宽泛,只要是跟家庭有关的事就可以。重点强调叙事要完整,事情的过程要清楚具体。
周五:校园趣事多
写学校一周中发生的最值得记的一件事,如:课堂学习、课下游戏、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兴趣活动小组、班队会、校内外劳动等,也可以写一写一周的学习生活总结。
开展专题日记教学之初我并没有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写,而是由易到难,有层次地一个一个地开展。先进行星期一的“童话连续剧”这个专题,该专题写好之后,再开“快乐读书屋”的专题,依次开“校园趣事多”、“我爱我的家”、“猜猜他是谁”的专题。这样学生不会因为一下子内容过多而厌烦,反而新奇不断,兴趣激增。
三、及时反馈,重在鼓励
学生每次写好日记,总是热切期待尽快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老师作出反馈,可以让学生更多更快地体验到成功、自信,进而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在专题日记的评改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激励方式:
1.态度激励。以学生写日记态度是否端正为评价重点,态度积极的重点表扬,树立榜样。
2.高分激励。老师的一个高分也许就是激发学生写日记热情的一个契机,所以,在评价学生日记时我从来不吝惜笔下的分数,能给高分不给低分,甚至在满分的基础之上再给加分。
3.评语激励。通过评语表扬、激励学生,有效保护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动机。
4.学生作品成集、成册。专题日记开展半个学期以后我就逐渐地把优秀的“童话连续剧”编成故事集,打印成文稿,装订成册,作为课外读物在班级传阅。一个学期以后,我又精选了各个专题的日记,编成了日记精品集,每个学生一册。
实践证明,学生在专题日记中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真情实感在习作中自然流露;在日记中留心观察,善于想象,在习作中也能继续发扬,专题日记为作文走向成功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一、 自然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情境自然延伸的课堂
良好的情境创设能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但是如果情境只是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入的作用,情境的运用就是浅层的。让创设的情境自然延伸,及时延伸,找到更多的触点,在延伸中提升、引领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触及数学的内涵和本质,这样的情境才是自然有效的。情境在教学中自然延伸,对后续知识的迁移有着持续作用;情境在教学中自然延伸,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透彻理解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15页)教学片断:
师: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召开家长会,你是怎样给爸爸、妈妈介绍你在教室里的位置的?
生:我在南边第2组第3排;
生:我在第4组第8排靠墙;
(学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介绍自己位置的说法不同,容易混淆。为了方便,我们把竖排叫做列,从左边起,分别是第一列、第二列……把横排叫做行,从前边开始分别是第一行、第二行……
师:现在统一了标准,你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吗?
生:我在第2列第3行;
生:我在第8列第6行;
……
师:现在谁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介绍一下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来确定好朋友的位置)
师: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下来后交流展示)
生:8-2;
生:5、4;
生:6列3行;
……
师:大家觉得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生:他们都是用两个数来表示的。
师:为什么要用两个数来确定呢?一个数不是更省事吗?
生:因为确定了他是第几列第几行才能确定他的位置。
师: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生: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师: 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其中第一个数表示的是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的第几行。同学们能够想到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来确定位置,很了不起。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可以用一对数表示,比如(5,4),表示第5列,第4行。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板书:数对)。请你用数对来确定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
创设情境不难,难的是怎样使这个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自然延伸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上述教学片段中师生始终关注现场情境,及时延伸,围绕“数对”问题,通过三个层次的延伸,掌握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所创设的情境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自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 自然的小学数学课堂是与生活自然融合的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课其实就是生活数学的一种影射、提取和应用,是简化的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带给学生更多的经历、体验,数学联系生活不仅让学生易于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且可以使学生用数学去体验生活。数学与生活自然的融合,使学生有了体验和创造生活的机会。自然的数学课堂提倡回归生活,把数学知识蕴于现实生活中,取材于自然,用身边真实、朴素的素材来揭示它最本质的规律和意义,这样的教学看似平淡,却能把握实质。
“吨的认识”(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下47~49页)教学片断:
师: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一个苹果约重 150( ),一箱苹果约重10( ),可以填什么单位呢?
生:一个苹果约重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可以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一辆大卡车能装多少苹果呢?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
师: 1吨到底有多重呢?
生: 1吨是1000个1千克。
生: 1吨有10袋大米那么重。
……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准备了一桶水,现在请同学们推举出一位大力士,先来提一提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实力。
师:请问你感觉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请你从这儿提到教室后面往返10趟,行吗?)到底有多重?我们来称一称。(20千克)
师:大家都提过水,这位同学也是大家推选的大力士,看他提这桶水的样子,你们觉得这桶20千克的水重吗?
生:重!
师:这桶水的质量是20千克,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来吗?可见1吨很——重!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说明1吨=( )千克?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想一桶水重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于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老师课前调查三年级同学的体重大约重25千克,现在请你们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约是1吨重?
生:约40个同学。
师:你能一次背起40个同学吗?
(学生都做出了惊讶的表情,笑了起来。)
……
师: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很重、很轻)
师:“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的重量,想想生活中哪些物体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做单位?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电脑出示四幅图)卡车、桥头的标志(能承受的物体重量)、电梯、火车上标的载重60吨。
师:许多物体的载重量用“吨”表示。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
以上课例,教师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桥梁,将数学与生活自然地融合起来,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取材,再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建立起用数学解释生活的模型,使之上升到“科学数学”,再引导学生用科学数学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这样的融合是自然的、有意义的。
三、 自然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把握自然生成的课堂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数学课堂需要预设与生成共舞,而动态生成的资源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种自然发现或真实体会,是学生真实思想的自然表达,是最具活力的教学因素。
“轴对称图形”(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56~59页)教学片断:
(在通过观察操作揭示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以后。)
师:你能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
生1(得意地说): “老师,我发现人也是轴对称图形。”
师(故意停顿一下):你的想法与众不同,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1:将人从中间对折,那么眼睛和眼睛、手和手等都会完全重合,所以人是轴对称图形。(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
师:你能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判断,很不错。看样子有人有不同意见。
生2:我不同意!人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我的牙齿掉了一颗怎么会完全重合呢?
生3:有的人左眼和右眼不一样大,所以人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4:我穿的衣服上面的图案两边不一样,我也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5:多数人都是轴对称图形。
……
师:同学们的看法好像都有道理,把老师弄糊涂了,请你们想一想到底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陷入思考)
生6: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什么来说的?
生7:图形。
师:前面我们确定的轴对称图形都是什么样的图形?
生7:平面图形。
师:现在你们想说什么?
生1:我知道了,人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人不是平面图形。
师:这下我明白了,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平面图形,不是指生活中的实物。虽然刚才这位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是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帮助我们进一步弄清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应该谢谢他!
师:人不是轴对称图形,但人具有对称特性。
……
上述课例,学生对“人是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是错误的,教师利用这个“美丽的错误”,生成并探讨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人具有对称特性但不是平面图形”两个问题,这样的生成是自然的、有效的。自然的数学课堂不怕出错,关键是教师要学会把它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让“错误”出彩。这样的资源稍纵即逝,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及时捕捉这些生成的信息,并且因势利导,使这些生成的信息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资源,这样的生成是自然而有价值的。
四、 自然的小学数学课堂是遵循规律的课堂
自然有序的数学课堂,首先要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用数学内在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认知状态,以积极的姿态获取新知;其次是遵循学生的心理需要,课堂教学尽可能活动化,在鲜活、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激励学生去主动学习;再次是遵循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和积极引导,鼓舞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树立自信,产生成就感。
“平移和旋转”(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24~25页)教学片断:
师:(出示物体运动的画面:电梯、风扇、火车、缆车、螺旋桨、钟摆等物体在运动)你来分分类,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分的。
生:电梯、火车、缆车、钟摆运动是一类。
生:螺旋桨、钟摆的运动是一类。
师:画面中的物体在运动,你们现在想运动吗?
生:想。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游乐园,用动作模仿一下录像里的运动现象。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小朋友玩摩天轮、滑滑梯、旋转木马、空中缆车、观光电梯等游乐项目的录像片断,学生兴高采烈地模仿着……)
师: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们现在能按他们的运动情况再分分类吗?
(同桌间尝试再次分类)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把图片分类贴到黑板上,你能做个模仿动作,然后给每一类起个名字吗?
生:风扇和摩天轮是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转的;空中缆车和观光电梯是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在空中直直地运动;滑滑梯自己是一类,因为它是斜着运动的。
生:我把观光电梯和滑滑梯分为一类,叫做上下移动类。
生:电梯、火车、缆车是一类,风扇、螺旋桨是一类。
师:那钟摆是怎样运动的?(用挂件演示)它是沿着一个中心运动,只不过摆动的幅度要小一点。
(学生用手势做出钟摆运动的样子)
师:像电梯、火车、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做平移。风扇、螺旋桨、钟摆这样的运动叫做旋转。
……
“平移与旋转”是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在刚开始分类时出现错误,这是真实的、自然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基础,通过观看熟悉、直观、形象的运动画面,产生模仿做运动的需要,然后描述、比划,这遵循了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性,初步对平移和旋转有了直观认识。接下来,学生对于钟摆的运动特点产生困惑,教师适时用挂件演示,使学生知道钟摆的运动也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只是摆动的幅度小,并让学生配以手势来加强理解,遵循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性。以上案例,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教学过程,但是启示我们,数学教学就应该顺应学生特点,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自然和谐地发展。
五、 自然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思想方法自然渗透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括两条主线,一是数学基础知识,这是一条明线,写在教材上,必须切实保证学生学好;二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一条暗线,并未直接写在教材上,教学中也要予以渗透。“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学生只有把数学知识上升为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
【关键词】提问 案例 目的 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提问的趣、度、量、衡。
一、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该注意到问题的趣味性,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问“你坐在第几排第几个”,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问“你能说一个位置,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是谁吗?”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提问,能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促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二、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难易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教师的高明。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表面上看似繁荣,但背后却会养成浅尝即止的不良习惯。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掌握课堂提问的“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这样结合实际来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使知识由教材中死的东西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容易接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课堂提问要做到少而精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原则中明确提出了课堂提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出发点就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不能离开教学目标,节外生枝提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去惩罚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所以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生活中的数学》时,活动之一:师问:用三张数字卡片3、7、9摆出不同的三位数,能摆几个?动手摆一摆。(学生动手摆一摆。)生:能摆6个。师:为什么这三张卡片能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生:因为卡片上的数字不同,每一个数字与其它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师:说说看,都组成了哪些三位数?生:379、397、739、793、937、973。师:同学们真行!如果换成3、0、9,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立即有学生回答,生A:6个。生B:4个。师:为什么是6个?为什么是4个?动手摆一摆。(学生摆一摆后,)师:现在请摆得4个的同学把你摆的数读给我们听,生:309、390、903、930。师:再请刚才认为可以摆6个数的同学把你摆的数读给我们听。生:只能摆4个数。师: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生:0不能放在百位上。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百位上?生:因为这里的百位是最高位,0不能放在一个数的最高位。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难度适中,把握准了“量”,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思考,得出了结论,从而达到了提问的预期目的。
四、课堂提问要做到积极评价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知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
提问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的“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身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的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应该做到:以表扬为主;鼓励求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而“问”师一门艺术,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深入钻研教材,熟练的掌握课堂提问的技能和技巧,在课堂上提问做到巧妙,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之目的,让提问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效用,为我们的教学生色,使我们的课堂更活跃,教学更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1] 熊开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迅速地了解这个世界的每个细节,迅速地忘记见过的每一个面孔,我只对新鲜的爱情和痛苦充满兴趣。这就是我的19岁,人家说这叫花季。
明君就出现在这所谓花季,但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愚蠢地把这叫花季,他神情严肃地把这称为"癫痫症状发作"。必须承认,他的这种说法悄悄地打动了我。
我第一次碰见明军,是在北京一间名叫"雕刻时光"的咖啡厅。那时我在北大生物系就读三年级,我有个听话的男朋友魏伟,正在读研究生。
这天晚上我再一次让魏伟带我去"雕刻时光"喝咖啡。我喜欢去那里,但魏伟端着咖啡索然无味地坐着,等我喝完,然后陪我离开。我听着轻柔的歌曲,这是一首《华沙的幸存者》,舒伯特作品,歌曲是忧伤空旷的:"我已经不记得整个事情的发生,我一定是长时间地失去了知觉……"这时候我看见了一个与歌曲同样忧伤空旷的人。他穿着整齐的西装,坐在咖啡厅的角落里,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脸有棱有角,神情落寞却没有期待的意思。他的对面放了一个黑色的皮包,这就意味着他并不欢迎有人坐在他的对面。他听着歌曲,非常专注,手指轻轻地扣打着桌面,非常有节奏感。
我不禁萌发了恶作剧的念头,没有跟魏伟打招呼就径直地走向那个男人,很不客气地问:"喂,这座位能坐吗?"他抬头看了一眼,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把那个黑色皮包拿了起来,放在自己一边。
我坐了下来。他丝毫没有谈话的意思,只是把眼光转向了更加空旷的地方。我有点烦躁,心里暗暗骂他是装酷。
"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我说。
"也许。"他说,依然没有什么反应。
"我肯定在什么地方见过你。你昨天来过这儿!"他抬头看了我一眼,说:"没有。""那你前天来过这儿。""没有。""我知道了,"我肯定地说,"大前天就是你坐在这个位置。""……"他奇怪地看了我一眼,"好吧,我不反对,也许我来过。""这就对了,"我笑着说。
这时候魏伟走了过来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说:"我碰见一个熟人,你先到旁边等我一会儿。"魏伟惊疑不定地看了他一眼,回到座位上去了。他说:"你男朋友?"我点点头,又摇摇头说:"凑合吧,也算个男朋友。"他淡淡一笑,叫来服务生,买单,就要离开。我喊了一声:"你要走吗?"他回头,简洁地说:"回到你男朋友那里去,过你幸福的生活。"说罢,身影迅速地隐失在夜色里。
我感到难言的苦闷。魏伟对我很好,没有人不夸奖他为人忠厚,整天在我面前诚惶诚恐的,不知道他哪一辈子欠了我的。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好丈夫。但我就是感到苦闷。我烦他没有脾气,一脸忠厚,连他戴的近视眼我都烦。
明君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他稳重镇静,他的眼神是忧伤的,但并不颓废。他的举止是优雅的,但并不骄傲。他完全沉浸于生活之中。我喜欢这种气质,我知道这是需要多少人生磨砺才能走到这步田地。我渴望再次看见他,我内心也相信他正在和我拥有同样的渴望。
我每天都去"雕刻时光",像寻找一位老朋友一样寻找他的身影。一个星期五的夜晚,我一直在咖啡厅里徘徊到11点多,准备再次失望地返回学校时,他却迎面而来。看见我,他有点惊讶。我说:"真巧,又碰见了。这下可找着人买单了。"他微微一笑说:"要是只想让我买单,容易。"他径直走向那个好像是专门为他准备的座位。
"我找过你好几次,每次都等到11点才走,"我直接地说,"但你好像并不是经常来这儿。"他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我,说:"但每天11点我才到这儿。因为这时候人最少。""你怕人吗?"我一问就觉出了这是个多么愚蠢的问题。
我凝视着他,心里充满了异样的感觉。这是宽厚、温暖、自在的感觉,他的目光就像一只宽大的手掌,把我轻轻托在空中,使我感到飘忽而且安全。他纵容我的恣意,却没有放纵我的泛滥,他只是在欣赏、赞叹、了解,我知道,他已经深深地懂得我的美丽。
凌晨,我们走出咖啡厅,夜色清新而且凉爽,一辆银灰色的桑塔纳在门口耐心地等待。他发动了车子,我就坐在他的侧面,车开得缓慢平稳,我感到有些疲倦,不禁将头靠在了他的肩上。很快到了校门口,我真的不愿意下车啊,我想让他就这样,一直开到无限遥远的地方。我不禁喃喃了一句:"开到地老天荒……""小雨,下车了。"他拍拍我的手背。
我怅然地推开车门,站在车窗前,问,"你真的要走吗?""只要你愿意。"他看着我。"你还会再来吗?""只要你允许。"他不再看我,转眼去看前面空旷的街道。我突然从车窗探头进去,在他脸上狠狠亲了一口,然后转身就跑。
我慢慢地疏远了魏伟,更加渴望跟明君在一起。我知道他有妻子,似乎还有一个7岁的女儿。但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对爱情负责,此外都与我无关。
我并不厌憎魏伟。他将来是个好丈夫,他来得太早了,现在我还不需要丈夫。
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去"雕刻时光",但并不经常碰见明君。我很有耐心地等候着他,从黄昏到黎明,就像是一个憔悴的情人。我乐意把自己变成这样,这样我感到生命有了重要意义。偶尔碰见了他,他就用手托着一杯暖暖的苦涩的咖啡(他从不放糖),微笑地听着,这就是我最喜悦的时光。
有时候我也问他:"你为什么不回家?"他说:"我为什么要回家?"我说:"你妻子在等你。"他反过来问我:"你为什么不回学校?"我说:"我讨厌那些课程。"他说:"你的老师们也在等你。"我模模糊糊地理解他的意思,正像我讨厌我的课程一样,他也讨厌他的生活。正如我讨厌我的课程并不表示我讨厌我的老师一样,他讨厌他的生活并不表示他讨厌他的妻子。事实上我很喜欢我们的老师,渊博、正直、聪明智慧,正如他也很喜欢他的妻子,善良、贤惠、温婉可亲。
中年人的生活与心灵,让我感到神秘而且伟大。
明君在西安一家外企医药公司的北京业务部任职,有一天我突萌奇想,要到他公司去看看。
我穿着一件墨绿色短裙,短到忍无可忍的地步的那种。然后戴着一副蝴蝶式的墨镜,脚上是一双纯白色凉鞋,仅仅两根橡皮筋把脚套在里面。在镜子里看着自己,我不禁哈哈地笑了起来,我想明君非得大吃一惊不可。
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的,我冲里面瞟了一眼,几个人正低着头站着,明君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狠狠地把钢笔扔到了桌子上。我的身影在门口一闪,就被明君看了个正着。他挥挥手,让那几个人出去,我大模大样地走了进去。"你来干什么?"我正要坐下,冷不防他一句话吓了我一跳。
"我……我来看看你。"我有点害怕了。他面无表情地站着,我也不好坐下,我从来没见过他那么威严,那么用力,我茫然失措地看着他,说:"我这几天有点想你了,我来看看你……""这是办公室。"他皱着眉头说,"瞧你穿的,成什么样子。要是员工,我早就请他走人了。"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裙子,觉得又是委屈,又是害怕,又是伤心,忍不住哭了起来:"人家每天都在想你,你见了人家就那么凶……"他转身把门关上,温和地拍拍我的头说:"好了,不哭了,我错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根漂亮的水晶项链,仔细地戴在我的脖子上,说:"这是以前别人送我的,送给你了。"我摸了摸项链,说:"这肯定是你为我买的。"他摇头说:"这是人家以前送给我的。送给你做纪念,因为我要回西安总部了。""你不在北京了?"我紧紧地抓住他的手,眼泪都要下来了:"那……我怎么办?""回你男朋友那里去,过你的幸福生活。""没有你我就没有幸福。"我坚决地说。
他仔细地把项链给我戴好,退后两步,看了看,说:"别傻了,没有什么幸福是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后来他果然去了西安,临走的时候我到首都机场送他,哭得跟泪人一样。我哭着说:"你走了我不知道会怎样。"他抚摩着我的头发说:"傻,我当然要走,将来我还会老的,还会死的。那你怎么办?坚强点,没有谁你也得活下去啊。"我问他:"那根项链是你专门买来送给我的,是不是?"
他微笑,摇头。
明君走了,我的生活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魏伟整天围着我转,经常跟我讨论他毕业以后就结婚的事情。我没有反对,这件事情好像就这样定了下来。我在魏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养得白而稍胖,像个蝉蛹。我这只蝉蛹再也不去"雕刻时光"了,那里永远都洋溢着明君的气味,令我难以释怀。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夏天,我去毕业实习。借着这个机会,我去了西安。但过去了两年的时间,我已经找不到明君了。我只是每天晚上无望地徘徊在各个咖啡馆,我对他的思念从来没有这样强烈过。西安的雨季来临了,这夜雨使我加倍地思念着他。
魏伟在大连一家轮船公司实习,他打电话告诉我,实习结束后他就来西安接我。两年前,魏伟的父母就作出了买房子的承诺,他们兑现了诺言,而下面应该轮到我了。
我感到软弱无助,这感觉让我更加思念明君。
晚上,我呆在一家叫作"金色海岸"的咖啡馆里,品着咖啡,听着音乐,希望这样打发这个漫长的雨夜,明天上午7点,魏伟就要到达西安火车站,我等着他把我带走。
音乐忽然停止了,下面放的是一首英文歌曲:"我已经不记得整个事情的发生,我一定是长时间地失去了知觉……"正是那首《华沙的幸存者》。我不禁失声叫了出来:"舒伯特啊。"周围的人都被吓了一跳,向我投来不满的目光。我有点窘迫地转过头去。
这时候,后面有一只手轻轻地蒙住了我的眼睛:"猜猜我是谁。"我没有去猜,我不需要去猜,我任凭那只手蒙着我的眼睛,任凭自己的泪水从手指缝里流了出来。然后一个身穿整齐西装的男人坐到我的对面,他微笑着说:"谁欺负我们的小雨了?"我扑在明君的怀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个够。我抽抽搭搭地说:"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着你了呢。我在西安都找了你3个多月了。"咖啡,依然是不放糖的那种,我拿过他的杯子,品了一口,又苦又涩,而后很香,最后很悠长的一种醇厚醉意。那首《华沙的幸存者》放了一遍又一遍,一直到咖啡馆里人都快要走光了,冷冷清清的。服务生正在柜台后打盹,音乐还是在低低回旋。我看了看表,已经是凌晨5点多了,有点寒意,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我拉了明君的手,出了咖啡馆,进了他的那辆桑塔纳,把马达打开,车子里顿时一片春意。
一想到天马上就要亮,我不禁一阵地绝望。我拼命地吻着明君,泪水湿透了他的衬衣。他轻声问:"小雨,你男朋友呢?"我泪汪汪地说:"他……天亮就到了,7点的火车,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慢慢地解开内衣,从胸口里掏出那个温热的水晶项链,对他说:"你看,我一直留在身边,这是我最宝贵的东西。"他说:"这是假水晶,骗你的。"我说:"瞎说。"我让自己紧紧地贴着明君的胸脯,我感到好安全,好温暖。我渴望他的拥抱,这拥抱令我无限喜悦,充满生命的光泽。我已经感觉到他的心跳,他有些激动。我期待着他拥抱我,紧紧地,我人生最美丽的时刻就在今宵。我贴在他耳边低声说:"抱抱我,今天我是属于你的……"但他还是把我轻轻推开了。他推开我的手轻柔但是坚决,有些迟疑,但没有犹豫。他说:"已经6点了,火车站很远,我们动身吧。"我倚在明君怀里,再也没了泪水。车子在慢慢地驶向火车站,我们都没有做声,只有汽车的轻微马达声在响。我想,这应该是最后一次看见明君了,最后一次,他会老去,死去,我也会,那么,在生命的另一个世界,我们还能再见面吗?我想我们会见面的,我们还会一起听那首《华沙的幸存者》……